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认识菠萝的特性活动方案

认识菠萝的特性活动方案

2025-01-24 09:43:4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sunshine227”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认识菠萝的特性活动方案,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认识菠萝的特性活动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菠萝的特性活动方案

篇1:认识菠萝的特性活动方案

认识菠萝的特性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运用各种感官,感知认识菠萝的`特性。

2、在观察、交流中,了解削菠萝的正确方法。

3、幼儿在活中能仔细观察、主动探索。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菠萝,一份削好的菠萝。

2、菠萝拼图四张,观察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回忆感知菠萝的特征

1、猜谜

师:“今天我们小六班来了一位水果客人,想知道它是谁?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进行猜谜,发现这种水果是菠萝。

2、交流

师:你们是怎样猜出它是菠萝的?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我们发现菠萝

二、玩菠萝,感知菠萝外部特征。

3、玩菠萝

幼儿用眼看、用手摸、用鼻闻,充分探索菠萝的特征。

4、讲菠萝

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和感受,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字卡。

(菠萝的皮很粗糙,摸上去有刺,叶子上有刺,叶边有锯齿,硬等)

5、削菠萝

菠萝为什么又重又硬?它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幼儿根据已有经验猜测。)

请出水果超市的叔叔,当场示范削菠萝――观察第一步:去表皮,第二步:去疙瘩。

在看削菠萝时,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因为菠萝表皮又厚又硬,凹凸不平,所以要用特殊的工具来削。

三、吃菠萝,品尝菠萝果实的味道。

篇2:认识时钟活动方案

教学目的:1、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半点。

2、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实物挂钟一个,自制一座大钟(分针上有一只小兔,时针上有一只小乌龟)。

2、为每个幼儿准备硬纸片做的钟一个。

3、龟兔赛跑课件,幼儿一日作息图片5张,小猴、小老鼠、奥特曼、大灰狼等布动物。

教学过程:

一、教师出示挂钟

1、提问:它叫什么?家里还有哪些钟(大座钟,催我们早早起的小闹钟,还有人们为了携带方便,将钟做得很小,戴在手上,叫手表)?

2、钟的作用是什么?(时钟不停地走动,为人们显示时间,人们按时钟上的时间来进行工作,学习和休息)。

二、教师出示自制的大挂钟

1、请幼儿看看这个钟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小朋友们还看见过什么样的钟(正方形的,青蛙形的,心形的等)。

2、请幼儿看看钟上面有什么?(有1-12的数字,有二根针)教师讲解钟上的数字12总是在上面,6总是在下面,并教幼儿认识时针和分针的名称。

三、放龟兔赛跑课件给幼儿看,帮助幼儿认识较短的时针和较长的分针,感受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课件的内容是:兔子的脚长,跑得快,乌龟的脚短,跑得慢。有一天,兔子和乌龟在圆形跑道上赛跑,兔子跑了一圈,乌龟才跑一点点远。

四、教师将时针、分针都拨在12上,然后将长针转一圈,让幼儿注意短针有什么变化(走了一大格,或走了一个数字)教师反复拨几次,使幼儿明白长针(分针)每走一圈,短针(时针)就走一个字,这就是一个小时。

五、教师继续拨长针。边拨边告诉幼儿当短针(时针)正指向某一个数字,长针(分针)正指向12时就表示点钟。边拨边和幼儿一起说:一点钟、二点钟、三点钟直到十二点(即两针再次重合)为止。

六、请幼儿看一日作息图片,要求全体幼儿按上面的方法在自制的硬纸片钟面上拨出各个钟点(早上7点起床,上午9点上课,中午12点吃午餐,下午5点放学,晚上8点睡觉)。教育幼儿从小做到按时间进行各种活动,珍惜时间,上学不能迟到,放学时不能在路上贪玩。

七、教师再将长、短针都拨到12上。请幼儿注意老师拨针,教师边拨边说分针从12开始走起,经过1、2、3、4、5指在6上面,正好走了半圈(多远了?)。这时,时针走在12和1的中间,这就是12点半告诉幼儿分针走半圈,指在6上面,时针就走半格,就是半点钟,然后教师依次拨1点半、2点半、3点半。

八、教师再请幼儿自己按上面的方法在纸钟面上拨出半点钟。请小动物检查是否拨对了(1点半小猴检查,6点半小老鼠检查,10点半奥特曼检查,最后老师说晚上6点了,出示大灰狼,请幼儿将钟反个面放在桌上,不让大灰狼看)。

篇3:认识小白兔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能够结合相关动词短句讲述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电脑、课件

教育过程:

一、谜语导入

小朋友们,老师知道你们不但有礼貌,而且个个还是个聪明的宝宝,现在老师这有个谜语请你们帮忙猜一猜:

红眼睛、白衣裳、尾巴短、耳朵长 ,不吃肉来不吃饭,爱吃萝卜和青菜。

幼:小白兔

师:看看你们猜得对不对?(出示课件1)

师:你们真聪明,你们喜欢小白兔吗?

幼:喜欢

师:谁来说一说小白兔长的什么样儿?

幼1:小白兔的眼睛是红的

幼2:他爱吃萝卜

幼3:他有长长的耳朵

师:我们仔细看看小白兔的耳朵怎么样?

幼:小白兔的耳朵是直的

师:小朋友们说的非常棒!但是有只小白兔长得很特别,出示课件2。

二、活动过程

(一)小白兔的烦恼

师:这只小白兔有什么特别呢?他很烦恼。

幼儿:他的一只耳朵是耷拉的。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他去找小伙伴玩,谁来说一说,小伙伴们会怎样对待它呢?师:小伙伴们是怎样笑话它的呢?

师:小白兔听了小伙伴们的话,很伤心,如果你是这只小白兔,伙伴们都笑话你,你会怎么想呢?你又会怎么做呢?

师:小白兔和你们想的一样,他也想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

篇4:认识小白兔活动方案

(二)、小白兔想办法

你们猜猜看,小白兔还想了哪些办法呢?让幼儿说说故事中的.原句。(倒挂在树枝上、把烧汤的锅戴在头上把耳朵遮住、在耳朵里插胡萝卜、把树枝和耳朵绑在一起、用鱼竿把耳朵钓住、用氢气球绑着耳朵。)它想的这些办法有没有用?可是小伙伴们还是取笑他,你觉得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看课件,完整欣赏故事。

(三)帮小白兔想办法

师:小白兔想了这么多办法也没使耳朵直起来,你们帮小兔想个办法吧?

(四)幼儿讨论续编

幼儿分组讨论续编故事,讲述给同伴和老师听。

通过观察课件图画,幼儿能够完整理解讲述故事内容,使幼儿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它。

篇5:认识小白兔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 认识小白兔的外形特征。

2. 知道小白兔最爱吃什么。

3. 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去。

4.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真兔子一只、兔子图片、头饰、毛绒玩具、青草、萝卜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师:请你跟我拍拍手,

幼:我就跟你拍拍手.

师:请你跟我拍拍腿,

幼:我就跟你拍拍腿.

师:请你跟我手背后,

幼:我就跟你手背后.

二、初步感知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客人老师,你们高兴吗?(高兴)

师:我们小班还来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认识它吗?(出示毛绒玩具)教幼儿初步认识小兔子。

师:小朋友见过真的小兔子吗?

三、进一步认识小兔子

师:我们一起观察一下,小兔子长什么样子?毛是什么颜色,眼睛呢?耳朵呢?嘴巴呢?几条腿,尾巴长什么样?

让幼儿观察并用语言表述出来。

师:小白兔,白又白。耳朵长,尾巴短。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幼儿跟老师学说儿歌。

四、游戏活动 《贴耳朵、嘴巴和尾巴》

师:草地上来了几只小兔子,小朋友仔细观察,小兔子少了什么? 请幼儿上来贴一贴。

五、结束活动

师:小兔子是怎么跳的,我们一起学一学。(放音乐)幼儿和老师一起跳,到室外活动。

活动反思:

幼儿兴趣特别浓厚,敢于说话,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特别是出示真兔子时,幼儿特别活泼,老师提问,幼儿都能大声回答。不足之处是,有的幼儿太活泼了,没注意听讲,下次我会设计好老师过渡语言,争取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篇6:幼儿园认识颜色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巩固对红、黄、蓝等颜色的认识。

2、通过变魔术游戏活动,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颜色变化带来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矿泉水瓶、瓶盖、颜料。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我们数一、二、三,把它请出来!

师:瓶子里有什么?这个水有没有颜色?

小结:水是没有颜色的,是透明的,而不是白色的。

师:水宝宝是透明的。现在,要把瓶子里的水变漂亮,我们一起念“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教师摇动瓶身,让水接触瓶盖里的颜料)师:水宝宝变色了,现在请小朋友来当一回小魔术师。

二、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水宝宝变色的秘密。

1.引导幼儿自由探索。

师:老师准备了好多瓶子,听好,每个宝宝从桌子上拿一个瓶子,(教.案出自: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我们一起学老师摇瓶子,要说:“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

师:请幼儿从桌子上取一个瓶子,用力摇,使其变色。

(老师鼓励孩子用力摇一摇)师:“你们变出来了吗?变出什么颜色了?”

2.巩固对红黄蓝等颜色的认识。

3.集中讨论,探索水宝宝变色的秘密。

师:我们的瓶子怎么能变颜色呢?

请哪个幼儿上来尝试摇动没有颜料的瓶子,再换上有颜料的瓶子再次试验。

师:这个怎么都变不出来,那个却变得出?好奇怪哦!

小结:其实老师把一个秘密放在了瓶盖里。这个盖子里有什么?盖子里有颜料,水宝宝就可以变出颜色了。

三、第二次探索,交换瓶盖感知两种颜色混在一起的变化。

1.教师出示瓶子,并进行示范讲解。

老师手里有一瓶红颜色的水,现在我要请另一个颜色和它做好朋友,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师:“在请幼儿进行操作之前,老师有几点要求。首先去跟其他颜色交朋友的时候一定要轻轻地,不然其他颜色就不跟你当朋友呢。换好瓶盖宝宝后一定要用力把它拧紧,不然当你在变魔术的时候水就会都倒出来了。

3.幼儿交换瓶盖,尝试将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观察色彩的变化。

(1)引导幼儿观察瓶子的颜色,再取不同颜色的盖子,换上。

(2)幼儿换好瓶盖后,摇晃瓶子。

(3)师:瓶子里的水有变化吗?变成什么颜色了?哇,颜色可真有趣,不同的颜色混在一起还会变成另一种新的颜色呢!

4.小结(1)个别幼儿进行交流讨论。

(2)对”魔术"进行验证。

四、延伸活动:《找颜色》

师:今天我们小熊班的小朋友都很能干,变出了这么多漂亮的颜色,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其它的颜色。

让我们去教室外面找一找其他漂亮的颜色吧。

篇7:幼儿园认识颜色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认识、区别红色、黄色、蓝色。

2、学习按颜色对物体进行分类。

3、乐意并愉快地参与数学活动,能在活动中大胆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按颜色对物体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兔子各1只,三种颜色的房子各1座。

2.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篮子各1个,三种颜色的雪花片若干。

3.箱子1个;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三位客人,小朋友猜猜看都有谁呢?

2.出示红色小兔子,提问:它是谁?

师:这只小兔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红红。

3.依次出示黄色、蓝色小兔子,方法同上。

二.送小兔子回家。

1.师:小兔子告诉我说它们今天要搬新家了,我们一起看看它们的新家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三间房子,请幼儿说一说,哪一间房子是红红的家?哪一间是黄黄的家?哪一间是蓝蓝的家?

3.送小兔子送回家。

要求:将红红、黄黄、蓝蓝分别送回与它相同颜色的家。

4.大家一起检查。

三.游戏:魔术箱变变变。

玩法:将箱子摇晃几下,从里面取出一样礼物,并告诉大家,你拿到的是什么颜色的什么礼物,然后送给相应的小兔子。

即教师先示范,将箱子上下摇几下,再从中取出一样礼物,告诉幼儿:这是红色的苹果。老师将它送给红红。

请一部分幼儿上前操作。

四.集体游戏:玩雪花片。

1.师:今天小朋友们帮了小兔子们一个大忙,它们很感谢你们。瞧,它们还给小朋友们带来好玩的玩具呢。

2.出示雪花片,提问:这是什么?都有什么颜色?(红、黄、蓝)

3.幼儿自由玩玩具,老师巡视,并提问个别幼儿:“你拿到了什么颜色的雪花片?”

4.将玩具送回家。

(1)出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篮子各一个,并让幼儿按颜色将玩具送回家。即:红色雪花片送回红色篮子,黄色雪花片送回黄色篮子,蓝色雪花片送回蓝色篮子。

(2)大家一起检查,看看小朋友是否将玩具送对家。

五.延伸活动

请孩子们回家后,找一找家里有哪些物品是红色的,哪些是黄色的,哪些是蓝色的,并试着将它们分类放好。

篇8:认识自我活动策划方案

认识自我活动策划方案

一、活动主题:正确定位你自己

二、活动材料:《我很重要》

三、活动方式:阅读与思考

四、活动步骤:

(一)导入新课(幻灯片)

(通常,我们形容一个人异想天开,想得到自己能力以外的东西,会用一个短语——“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可如今,癞蛤蟆也敢给天鹅写情书了)——投影《癞蛤蟆写给天鹅的情书》一文的节选

(癞蛤蟆之所以敢给天鹅写情书,是因为它认识到了自己的可爱之处,认识到了自己的独一无二。它的这一举动,改变了几个世纪以来人们的世俗观念,它用它单薄的生命向世界宣告了“我很重要”——同时投影题目《单薄生命的响亮宣言——我很重要》

注:此处同学们反映很强烈,很感兴趣。但是这种很独特的开头方式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而是借鉴网上其他人的文章)

(二)品读与鉴赏

请同学们认真品读文章,思考以下问题:

(1)认真品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2)每个人提出对于课文理解的两个问题

同学们提问完毕以后,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师提问:

1)文章标题是“我很重要”,为什么开头说了很多我不重要?

2)文章从几个角度来说明自己很重要?最能引起你心灵上共鸣的是哪一部分?

3)“我很重要”能否改成“我最重要”?为什么?

明确:

开头说不重要是同后文形成对比,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

文章从以下角度来讨论“我很重要”:

1)因为我是自然界的精华汇聚而成的

2)因为我们不可以推卸历史神圣的承诺

3)因为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机遇的产物

4)因为我们面对着无法承载的亲情。

5)因为我们面对着无法承载的爱情

6)因为我们面对着无法承载的友情。

7)因为我对于我的工作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

“我很重要”不可改为“我最重要”,因为后者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

(三)作文句子练习

用平实的语言改写

“我们是一株亿万年苍老树干上最新萌发的绿叶,不单属于自身,更属于土地。人类的'精神之火,是连绵不断的链条,作为精致的一环,我们否认了自身的重要,就推卸了一种神圣的承诺。”

“我的别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他们的羽毛。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线消失的远方……”

(四)课后作业

1)“咬文嚼字”上的相关习题

2)思考:生命是那么的重要,实际生活中却总有那么多的人选择舍弃:如顾城、三毛、川端康成、茨威格;如陈宝莲、张国荣,甚至如董存瑞、黄继光……当然还有现在的中学生、大学生,甚至硕士博士生。你是如何看待这些行为的?

教学后记:

本节课同学反映强烈,特别是归结我很重要的理由时。

但修改部分不尽如意,他们对原文比喻的本体领悟不深,或者说不正确。需要老师做引导。

篇9:学前班认识人民币活动方案

二、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种类及用途;能熟练、准确地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等。

3、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从小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通过活动对幼儿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100元、50元、20元、10元等八种不同面值的纸币和1元、1角的硬币,了解它们的颜色、图案。

2、难点:练习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家乡特产,。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幼儿人民币学具若干套、压岁包一个。

五、课时安排:

共两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安静律动《请你像我这样做》。

2、谈话,揭题。

(师出示压岁包)小朋友们,请猜一猜这是什么?我们再来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这么多的钱、钞票,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人民币”。

3、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并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民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你能说出它们是多少吗?

师小结:看数字可以判断人民币的面值,其实在我的数学奇妙屋里还有很多的方法,快跟我来一起看看吧!

4、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及种类。

①、认识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正面、背面图案、颜色及数字。

100元 红色 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人民大会堂

50元 绿色 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布达拉宫

20元 棕色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桂林山水

10元 蓝黑色 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长江三峡

5元 紫色 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泰山

1元 橄榄绿 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西湖

5角 紫色 正面:国徽苗族壮族人物头像

背面:国徽

1角 棕色 正面:高山族满族人物头像

背面:国徽

②、了解人民币的种类。

长方形,像纸张一样的人民币叫纸币;圆圆的、硬硬的、金属材料做成的叫硬币。

③、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

5、游戏:看谁说得快又准。

师手里拿着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从中随便抽出一张,让幼儿快速、准确地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6、赞家乡,买特产。

刚才大家在看到人民币上那些美丽的风景时都很激动,其实我们的家乡洋县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好地方。不信,就快快坐上我的“快乐大巴”一起去瞧瞧吧!注意,今天还有一位特殊的小客人哦!Let’sgo!

①、逐一了解家乡的各个景点。

梨园景区--------开明寺宝塔---------蔡伦墓---------华阳

②、了解家乡的特产。

黄金梨、香菇、紫薯、五彩米、土蜂蜜、枣糕馍等。

③、帮助外国小朋友购物,正确使用人民币。

幼儿每人一套人民币学具,按照每种特产的价格快速地找出相应的人民币。

7、小结幼儿的收获,并教育幼儿不但要爱护人民币,更要节约开支,不乱花钱。

篇10:学前班认识人民币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2.了解人民币的作用,知道购买物品时要付钱。

3.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徽,要爱护人民币。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购物的经验,在生活中接触或使用过的人民币。

2.物质准备:

教具:各种大小不同的夹子若干,布置成夹子商店,每个夹子分别标有1~10不同的价格;面值分别为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和硬币若干。

学具:《幼儿用书》人手一册,记录纸,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夹子商店。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布置成夹子商店的教室,引导幼儿观察室内有什么?每种夹子多少钱?引导幼儿认识汉字“元”。

2.认识人民币。

——教师(出示面值分别为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和硬币):你们认识这些钱吗?这些钱上有什么?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钱吗?

——引导幼儿观察人民币,了解人民币上有图案和数字,以及我们国家的国徽,它是我们国家的勤,叫人民币。让幼儿知道人民币上有国徽,就代表了我们国家,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教师:这些钱一样吗?什么地方不同?

——让幼儿知道人民币时用来购买物品的,引导幼儿了解每种人民币的面额。

3.兑换人民币。

——教师指一个标价为4元的夹子:如果我想买这个夹子,可以怎样付钱呢?

——请幼儿思考并用人民币示范,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他是怎么付钱的?为什么要这样付钱?

——继续引导幼儿思考其他的付钱方法。如:可以付四个1元的钱,也可以付两个2元,还可以付1个2元、2个1元。

——请个别幼儿说说想买几元钱的夹子,可以怎么付钱?

4.幼儿操作活动。

——请幼儿选一个夹子,想一想可以怎样付钱,然后在纸上记录下来。

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结合班级中布置得“工艺作坊”中的出售物品,让幼儿进行购物游戏,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对钱币的兴趣。

篇11:幼儿园认识镜子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对镜子的操作活动,使幼儿知道镜子可以照人和物,会反光的现象。

2.引导幼儿萌发探索镜子的兴趣和爱好。

3.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老师一面大镜子,上面贴猫的图案,幼儿每人一面小镜子

2.《镜子总动员》多媒体课件

3.找一个天气晴朗、阳光充足的天气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了解镜子的特征

1.每个小朋友一面小镜子,请幼儿自由玩耍。

要求:观察你的镜子是什么形状的?摸上去感觉怎么样?镜子是用什么做的?

小结:镜子有圆形的、有方形的,摸上去感觉凉凉的`、滑滑的,镜子是用玻璃和水银做的。

2.请幼儿说一说玩镜子时发现什么有趣现象。

提问:你是怎么玩镜子的?你发现镜子有什么本领?

小结:镜子能照出人和物,还能反光

二.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各种各样的镜子

1.导语“我们生活中除了照人的平面镜,还有许多镜子,我们一起看一看还有哪些奇妙的镜子”。

2.通过观看课件,让幼儿知道还有凹透镜和凸透镜,对人们有很大贡献。

三.游戏《猫捉老鼠》,了解镜子可以反光

把幼儿带到室外,找一面正对阳光的墙壁。

1.用游戏的口吻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老师的镜子反射到墙上,你们看象什么?”(猫)“你们也用镜子反射光当老鼠,我们一起做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

2.一起玩游戏,使幼儿体验到镜子反光的有趣现象。

活动延伸:

找一找日常生活中什么东西可以当作镜子使用。

篇12:幼儿园认识镜子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能逐页细致地观察画面,理解放事内容,感受小猫的机智勇敢。

2、初步了解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特点,知道狮子上当的原因。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朋友的书·我探索我快乐》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认识小猫和狮子吗?你觉得是小猫大还是狮子大?可是,有件事情真好笑,有只小猫却说是自己大,狮子小,而且狮子最后也同意了这个观点,这是怎么回事呢?看了书,你就知道啦!

二、集体阅读《小朋友的书·我探索我快乐》第15~16页“小狮子照哈哈镜”,理解故事内容

1、明确看图的顺序

2、逐页观察图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三、幼儿边看书边听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猫?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主题是镜子,在活动中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有关镜子成像的原理,而是用孩子们喜欢的动画人物形象作为情景、以孩子们对放大镜及哈哈镜的原有知识经验作为载体,层层深入,引导孩子探索、发现有关平面镜的成像问题。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整个活动都能在我的引导下积极的思考与探索,整个活动的目标达成度比较高。

幼儿园活动方案

篇13:大班认识时钟活动方案

大班认识时钟活动方案

教学目的:1、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半点。

2、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实物挂钟一个,自制一座大钟(分针上有一只小兔,时针上有一只小乌龟)。

2、为每个幼儿准备硬纸片做的钟一个。

3、龟兔赛跑课件,幼儿一日作息图片5张,小猴、小老鼠、奥特曼、大灰狼等布动物。

教学过程:

一、教师出示挂钟

1、提问:它叫什么?家里还有哪些钟(大座钟,催我们早早起的小闹钟,还有人们为了携带方便,将钟做得很小,戴在手上,叫手表)?

2、钟的作用是什么?(时钟不停地走动,为人们显示时间,人们按时钟上的时间来进行工作,学习和休息)。

二、教师出示自制的大挂钟

1、请幼儿看看这个钟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小朋友们还看见过什么样的钟(正方形的,青蛙形的,心形的等)。

2、请幼儿看看钟上面有什么?(有1-12的数字,有二根针)教师讲解钟上的数字12总是在上面,6总是在下面,并教幼儿认识时针和分针的名称。

三、放龟兔赛跑课件给幼儿看,帮助幼儿认识较短的时针和较长的分针,感受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课件的'内容是:兔子的脚长,跑得快,乌龟的脚短,跑得慢。有一天,兔子和乌龟在圆形跑道上赛跑,兔子跑了一圈,乌龟才跑一点点远。

四、教师将时针、分针都拨在12上,然后将长针转一圈,让幼儿注意短针有什么变化(走了一大格,或走了一个数字)教师反复拨几次,使幼儿明白长针(分针)每走一圈,短针(时针)就走一个字,这就是一个小时。

五、教师继续拨长针。边拨边告诉幼儿当短针(时针)正指向某一个数字,长针(分针)正指向12时就表示点钟。边拨边和幼儿一起说:一点钟、二点钟、三点钟直到十二点(即两针再次重合)为止。

六、请幼儿看一日作息图片,要求全体幼儿按上面的方法在自制的硬纸片钟面上拨出各个钟点(早上7点起床,上午9点上课,中午12点吃午餐,下午5点放学,晚上8点睡觉)。教育幼儿从小做到按时间进行各种活动,珍惜时间,上学不能迟到,放学时不能在路上贪玩。

七、教师再将长、短针都拨到12上。请幼儿注意老师拨针,教师边拨边说分针从12开始走起,经过1、2、3、4、5指在6上面,正好走了半圈(多远了?)。这时,时针走在12和1的中间,这就是12点半告诉幼儿分针走半圈,指在6上面,时针就走半格,就是半点钟,然后教师依次拨1点半、2点半、3点半。

八、教师再请幼儿自己按上面的方法在纸钟面上拨出半点钟。请小动物检查是否拨对了(1点半小猴检查,6点半小老鼠检查,10点半奥特曼检查,最后老师说晚上6点了,出示大灰狼,请幼儿将钟反个面放在桌上,不让大灰狼看)。

篇14:幼儿园认识序数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从不同的方向识别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帮助幼儿初步理解序数的实际意义。

2、幼儿能灵活准确地运用“第几”表示物体的位置。

活动准备

1、小猫头饰10个。

2、幼儿已学会唱歌曲《找小猫》。

活动过程

一、游戏:找小猫。

1、复习歌曲《找小猫》。

2、交代游戏规则。

今天我们来做个《找小猫》的游戏。有10只小猫坐在前面,音乐响起,我们随音乐唱歌,当音乐停止时,必须找到并说出排在第几位的小猫不见了。

3、请10个幼儿分别带上头饰,坐成一排,其余幼儿闭上眼睛随音乐唱歌,音乐声中教师轻拍一只或两只小猫的头、暗示他们找地方躲好。

4、乐曲结束后,提问:从左至右数,排在第几位的小猫不见了,请幼儿回答,如果答对了,藏起来的小猫就出来,游戏继续进行。

5、游戏进行几次后,教师要求幼儿说出从左至右排在第几位的小猫不见了,在说出从右至左不见了的小猫是排在第几位的。

二、引导幼儿讨论。

1、为什么从从左边数是第3只小猫不见了,而从右边数是第8只小猫不见了。

2、小结:方向改变了,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也变了。

三、我在第几排。

1、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座位是第几排。

个别幼儿回答后,集体验证。

2、让幼儿按做早操的位置站好,然后说说自己从前往后数在第几排,从后往前数又是在第几排。

幼儿园认识序数活动方案

篇15:幼儿认识比较主题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1、会区分物体的厚薄,并会正确运用“厚薄”表述比较的结果。

2、能从3——5个厚薄不同的物体中,找出等量的物体。

3、能对3——5个物体进行正逆排序。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黄瓜、胡萝卜、百萝卜、书、积木等若干。

活动过程:

1、引题。教师出示厚薄不同的两本书,请幼儿比一比、说一说,哪本厚?哪本薄?

2、通过游戏“比一比”感知物体的厚薄。

(1)引导幼儿从座位底下拿出书和旁边的幼儿进行比较,并能用“厚薄”表述比较的结果。

(2)找一找:请幼儿在3——5本书籍中找出一样厚或者一样薄的书。

2、小组操作活动。

(1)排一排:提供厚薄不同的黄瓜片、胡萝卜片、书、积木等,引导幼儿将每类物品按从厚到薄或从薄到厚的顺序排序。

(2)涂色:按图示给图中的物体根据厚薄的不同涂上不同的颜色。

3、运用多媒体展示幼儿操作作品。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益智区提供厚薄不同的物体请幼儿排序;并能根据图示进行涂色。

生活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引导幼儿寻找幼儿园、家里和周围环境中厚薄不同的物体。

篇16:大班活动方案认识植物

目标:

1、喜欢和老师、小伙伴一起参观、发现幼儿园的各种植物;

2、尝试运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看到的植物;

准备

一些花草树木的图片

过程:

1、和幼儿一起参观幼儿园的小花园,并布置一项任务:要求每一位幼儿找一棵树做你的好朋友;

2、回到活动室,和幼儿一起讨论自己找到了什么树做你的好朋友,并说说你的好朋友是什么样子的;

3、教师根据幼儿述说,出示相应的图片,一起认识各种各样的树,包括其外形特征等,如树的粗细、高矮等;

生成与反思:

在带领一大群的孩子到室外观察时,总有一部分的孩子游离于集体之外,但是我也分身乏术,只能顾及到我身边的一些孩子,有一半的孩子围在我身边,我们一起找树,观察各种植物,还有将近一半的孩子自己在寻找他们的朋友,所以在回到活动室,组织大家讨论时,大部分的孩子能讲出他所找到的植物朋友,在讨论时,有一个小朋友说:“我发现有一棵树上的叶子都掉光了,而有些树上的叶子还是绿绿的,这是为什么呢?”由此引出了下一个活动:“常绿树和落叶树”。

篇17:学生认识消防安全活动方案

学生认识消防安全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明白消防要以预防为主。要让消防的观念深入人心,必须先在孩子心中树立这样的观念。

2.通过活动,教给孩子一些方法,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真的遇到火灾这一类的情况时才能比较冷静地去面对。

3.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能力。

活动内容:演讲、知识竞答、解说。

活动时间:班会课

活动人员:4.1班全体学生

活动准备:收集有关消防安全方面的资料;制作消防标志;制作头饰。

活动过程:

主持人甲:火,是一种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力。

主持人乙:火,在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主持人甲: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分开。

主持人乙:因为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带来了健康和智慧,从而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

主持人甲:但是,失去控制的火又能成为一种具有很大破坏力的灾害。

主持人乙:所以,我们必须将消防安全记心中。

主持人甲:让我们听听火苗们的自述吧!(表演者:田佩灵、丁珏、孙琳、黄俊宇等)

主持人乙:听了火苗们的诉说,看来不得不引起我们大家的注意了。你会保护自己吗?我来考考你们吧!

进行第一轮必答题的'比赛

主持人甲:我们经常会在商场、电影院、医院等公共场所看到一些消防标志牌。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用途吗?就让消防宣传员来给大家讲讲吧!(表演者:陈楠妤、龙也等)

进行第二轮抢答题的比赛

主持人甲:火灾,能烧掉茂密的森林、广阔的草原、高大的楼房,夺去人的生命和健康。

主持人乙:其实,只要我们能防患于未然,火灾也并不是那么可怕的。让我们将消防安全记心中,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行列当中吧!

【认识菠萝的特性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1.幼儿园认识主题活动方案

2.认识动物的幼儿园活动方案

3.论新闻活动的审美特性

4.菠萝作文300字

5.菠萝的谜语

6.我爱菠萝

7.《认识年月日》教学方案

8.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钟》的教学方案

9.三角形的特性

10.种菠萝日记400字

下载word文档
《认识菠萝的特性活动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