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学习心得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学习心得

2022-06-16 08:21:5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不要吃鱼”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学习心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学习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学习心得

篇1: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直播学习心得

近日,我观看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里面讲述了十个感人的故事,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伴随着樊锦诗的脚步,我仿佛来到了那个戈壁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

说起莫高窟,相信大家都会情不自禁想起抬头一望满眼的飞天,工艺精湛的贴金画……而这背后也蕴含了樊锦诗的默默努力。

“党需要我们到什么地方,国家需要我们到什么地方,我们就到什么地方去。”1963年,樊锦诗从大学毕业,怀揣着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梦想,千里迢迢来到了大西北戈壁荒漠。那时,房子是土的,甚至水都是咸的,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她却选择了留下,顽强地坚持下去,这一坚持就是50余年。如今,本该退休享受天伦之乐的她,仍在为敦煌奋斗!当我看到她为敦煌操劳十分疲惫的背影时,心中无比震撼,敬佩与感动的泪水奔涌而出。樊锦诗的精神照耀神州大地!

为了守护敦煌,樊锦诗和丈夫彭金章两地分居长达,在他们的眼里,两人的爱情不是山盟海誓,而是各自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把小爱化成大爱。渐渐地,樊锦诗仿佛已经和敦煌融为一体,也习惯了这片大漠给予的馈赠。她的深情早已深深扎根于这片大漠。而彭金章也一直在默默关心她,坚持着写信给樊锦诗。或许,这也是一种十分伟大的爱情,它不是甜蜜恩爱,也不是山盟海誓,但是——它有着为国家默默奉献的爱。看到这里。我的眼眶再次湿润了,这让我想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句话:当你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也不因虚度年华而羞耻。是啊,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最大的成功,这一点,樊锦诗做到了。

“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从樊锦诗的感人事迹中,我见证了她那坚持不懈,默默奉献的大无畏精神。所以,我们青少年更要不负众望,担起保家卫国的重大责任,成为祖国的中流砥柱!

篇2: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直播学习心得

“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尽,光照人间;蒲公英随风飘落,化为肥沃的土壤。虽然蜡烛燃尽,但是烛光精神永不磨灭;虽然蒲公英化为一枝秃干,但是下一秒的大地依然芬芳……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视频。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让师生潸然泪下,心灵震撼。

我仿佛置身于爱的海洋,一个个高大的形象展现在眼前。有为了国家事业而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终结的林俊德;有为社会、为家人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陈斌强;有扶危救困捐献器官的'何玥……他们自我奉献,换来他人的幸福;他们以感人事迹,创造不平凡的人生。

他们感动中国,感动你我。

虽然他们远离我们,但是先进事迹感染着我们;虽然他们两鬓发白,但是光辉形象永远风度翩翩、充满活力!

陈斌强,一位普通的语文教师,,他的母亲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为了能更好地照顾母亲,他决定带着母亲上班。他用一根青色的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电动车带着母亲上下班。他清楚地记得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母亲用它背着自己。长大了,这布带便是自己的深情,自己用它背着母亲。有一天,母亲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所以,不论时间多么紧促,不管工作多么辛苦,自己都要拼尽全力,像小时候母亲无怨无悔的照顾自己一般去照顾她。他对待母亲没有丝毫懈怠,甚至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母亲的幸福,他在所不辞。虽然陈斌强知道,在母亲心里,也许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他为何整日陪伴在自己身边,但在她的内心深处,一定会感觉到无限温暖,一定会感觉到有一个值得依靠、信任的人围绕身边。陈斌强的朴实孝心,催人泪下;他的坚定执着,天地可鉴。

他虽然没有干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他却拥有平凡人没有的精神。他的孝心感动中国,他的孝心永驻人间!

童年,纯真幸福快乐。然而,12岁的何月却悄然离开,并且捐献出自身器官。她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对她如此残酷,她却像天使一样飞翔。她来过,又不曾离开,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年仅12岁的何玥,即将小学毕业,却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住院进行了第一次手术。9月初,病情突然复发,二次入院。此时肿瘤已扩散至脑部组织。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月17日零点10分,小何玥脑死亡,父亲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两个肾和一个肝捐给了三位患重病的患者。使得三位病人康复出院,她犹如死亡线上的小天使,为病痛之中的人增添了光明和希望,为恐惧死亡线上的人平添了爱的滋味。她小小的年纪,却拥有伟大的精神;她蓬勃的生命,却埋葬在童年中。她的生命闪烁着光彩,照亮他人的幸福路;她的精神散发芬芳,滋润每一个人的心田。

这一刻,有很多人落泪,为了眼前平凡而伟大的事迹;这一刻,有很多人激情澎湃,为了心里的豪气与敬佩。童年或许对于我们来说是短暂的,但对于何玥来说却是永久的。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每当读到臧克家的这首《有的人》,我的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一个个感人形象。他们或许已经离开人世,但是他们的精神却像这蒲公英般永垂不朽;他们或许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们的品质却犹如蜡烛,照亮温暖每一个人的心灵。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爱无处不在,温暖永驻人间。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相信下一秒的大地,会长出无数蒲公英,芬芳传遍整片大地。

篇3:《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心得体会

2月8日晚,《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播出了。获得“度《感动中国》人物”荣誉的是:功勋科学家孙家栋,火海救人英雄王峰,扎根乡村36年的最美教师支月英,大学生村官秦玥飞,壮烈牺牲的歼15飞行员张超,大国工匠李万君,四川爱心医生梁益建,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新疆焦裕禄阿布列林,量子通讯科研带头人潘建伟。最后,盛典特别致敬了中国女排。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听着他们英勇事迹的介绍,不禁热泪盈眶。平凡的人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他们当中有不计名利,几十年如一日埋头钻研的科学家、工匠。有植根乡村,为了乡村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的教师、村官。有救死扶伤,给患者带来尊严希望的医者。有不顾威胁,坚守职业道德的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有为国捐躯的烈士和为救他人牺牲的平民英雄……

他们都拥有崇高的人格,拥有为国为民的崇高理想,用一生去执着坚持,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为事业默默付出,危急时刻冒死拼搏,为国人树立了崇高榜样。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引领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默默奉献的人,为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无穷的希望和生机!......

榜样在前,也许我们无法达到榜样的高度,但无论我们是什么职业、处在什么岗位,都要做好本职工作,提高自身业务技能,奋发进取,兢兢业业。立足岗位,坚定理想信念,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篇4: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心得体会

今天我观看了“感动中国”颁奖晚会。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令我非常感动。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30年对家里不闻不问,70多岁了,愿望还是让核潜艇“更上一层楼”;年过九旬的高龄老人刘盛兰,自己都很穷,却靠捡破烂资助不能上学的孩子;只因为风雪之夜把生的希望留给了自己,就愿意守住誓言的陈俊贵;因为自己是一个村官,就带领村民们致富,甘心做老百姓贴心人的段爱平;来坚持每周出诊6天的98岁医生胡佩兰……

这十个人各有其感人之处,但最让我内心震撼的还是绝症母亲姚厚芝。知道自己身患绝症,却不愿意做手术。问她为什么这么做,她含泪回答:“如果做手术的话,孩子就没有钱上大学了。”为了让孩子上大学时有足够的学习费用,姚厚芝绞尽脑汁才想到了绣十字绣。抱着这样一个想法,她忍着病痛的折磨,穿针引线,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缝制成了巨幅十字绣《清明上河图》……

“病压垮了身体,但不能摧毁母爱。草根母亲呕心沥血,为孩子缝补梦想,而深厚的爱,更铺就孩子精神的未来。请上天给你多一些时间,让你把美好的愿望,织进这春天的图景。感动中国感动你我——伟大的母爱。”

听着主持人宣读着颁奖词,我的眼睛模糊了。我的眼前浮现出了妈妈慈祥的笑容,眼角淡淡的皱纹……我的爸爸、妈妈在苏州打工,只有星期天才回来。妈妈一回来总是忙碌着,整理房间,在厨房准备我和弟弟爱吃的饭菜,晚上收拾完后在一旁看着我做作业,然后陪我谈谈心……

记得那是一个冬天的傍晚,风很大,还下着雨。望着窗外的风雨,心想怎么回去呢?然而,我准备出校门时,就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妈妈,她竟然冒雨来接我了,在寒风冷雨中,妈妈冻得瑟瑟发抖,无情的风儿不住地掀翻妈妈的雨披。

我赶忙叫了一声妈妈,妈妈一把拉住了我,问我冷不冷,分明地,我看见雨水在妈妈的脸上直淋下来,头发也湿湿地粘在额头上,冷的应该是妈妈。妈妈来了好长时间了,怕错了接我的时间。

这时,妈妈将雨衣脱了下来,将我包严实了,自己打伞,妈妈担心我冻着,一路上,我觉得妈妈就像一棵树,为我遮风避雨。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让我们牢记母亲的恩情,学会感恩父母吧!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

篇5: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心得体会

几天前观看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节目。认真观看后,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有的人默默笔耕写下不朽名篇获诺贝尔奖;有的人因前往灾区为孩子运送捐资丧失生命;有的人。

在的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很多:孝更绝伦足可矜之陈斌强,何处春江无月明之何h,悲莫悲兮生别离之高秉涵,爝火燃回春浩浩之高淑珍,动人以行不以言之陈家顺,冰雪为容玉作胎之张丽莉,孝更绝伦足可矜之陈斌强。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张丽莉老师。

张丽莉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她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任教。5月8日,放学时分,张丽莉在路旁疏导学生。一辆停在路旁的客车,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撞倒了。车轮从张丽莉的大腿辗压过去,肉都翻卷起来,路面满是鲜血,惨不忍睹。被轧伤后她有时清醒有时昏迷,在送医院的途中,还对大家说:要先救学生。昏迷多天后,张丽莉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经过抢救,张丽莉被迫高位截肢。她的亲人和医护人员都不敢想象她知道真相的后果会是怎样,但张丽莉很快接受了事实,还反过来安慰父亲说:“当时车祸的场景我还记得,很幸运,如果车轮从我的头碾过去,你们就看不到我了,我救了学生,也保住了命,今后一定会幸福的。”有人问张丽莉,“你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28岁了,我已和父母度过28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刚刚开始。”我想,这一刻,有很多人泪落,为了他们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我想,这一刻,有很多人激情澎湃,为了心里蜇伏许久的豪情。有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的感动,来唤醒心中的良知和激情。有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的人物,来引领我们走向新的辉煌。

倡导正能量!这次让我深深的意识到了孝顺和行善是最不能等的事情,自己所要追求的梦想必须立即行动,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加油!在欣赏别人的感动同时,更要学会感动自己,在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努力感动自己,幸福快乐生活。

篇6: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

“我们现在已经站在了一个风暴之眼,我们要保卫我们的武汉,保卫武汉人民”——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他身患绝症,步履蹒跚地坚持与时间赛跑,与新冠周旋,日日夜夜奔赴在一线,为重症患者抢出生命通道,顾不上同为医务人员不幸被感染的妻子……在疫情的“风暴之眼”中,他坚定的身影令人动容。他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了希望,以萤烛之光,点燃了信念的光芒。

面对绝症,有的人会崩溃,有的人会疯狂,有的人静静等待。然而难以想象,张定宇院士是以怎样的精神力量支撑,笑对病魔,日复一日燃尽所有能量,奋战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最前线!他曾说:“性子急,是因为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他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他感恩:“当我们为了抢救病人不顾一切,背后支撑我们的,是整个中国!”

泱泱华夏,有这么多国士无双、鞠躬尽瘁的专家,兢兢业业的白衣战士,勇做逆行者,冲锋在前,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救死扶伤,驱散疫情的阴霾,为我们筑起一道道安全的城墙。疫情与灾难终会成为岁月的尘埃,总有一天,这里没有歇斯底里的哭喊,没有绝望与黑暗。春风会吹开这里的樱花,疾病肆虐过的冰冷土地下,是即将破土而出的春天。

篇7:关于《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

感动,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澈而又明亮。

感动,如熏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变得纯净而又宽敞。感动,如令人心折的白雪。领略白雪,我们的内心变得安静而又平和。

当这个世上已无感动的足迹的时候,那它也就随之成了一个冰封的天地。冷酷,亦无情。然而我想,真正的感动,的确伤感,可是它补心,并且化作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有的时候,感动让人脆弱,因为它总是触碰你内心里最软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你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人,有尊严,善良坚强的活着的时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气。

当我看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节目中的10个英雄人物,伟大的感人事迹令我的心灵震撼,并为之动容。同时也引发了我的深思。其中,有几个人物令我记忆犹新。“春风化雨,秋月生辉,用救赎的力量点燃心灯,用坚强的意志见证奇迹。”这是组委会给孙炎明的颁奖词。

从警28年来,孙炎明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扎根基层,默默耕耘,把全部精力与心血都奉献给了公安事业。7年前得知自己患有脑癌时,乐观向上的他决定只给自己一个小时时间的悲伤,并在手术后以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投入到工作中,用自己的爱心感化羁押在看守所的失足人员。

对于孙炎明来说,过得非常充实、幸福、快乐,非常有收获,这让他有强大的信任感,用心去做值得做的事情。他的体会是:如果你想人生有意义,就从本职岗位、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孙炎明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没有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朴实的情怀和默默的奉献,一朝爱岗不难,难就难在从业几十年如一日地敬业,孙炎明难能可贵地做到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事业与岗位的执着坚守,让他这个平凡的基层监管人民警察不再平凡。说完了爱岗敬业的孙炎明,再来说一说诚信仁义的孙家兄弟。人间有真情,有真爱。“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他们兄弟俩以诚信为本,每年坚持大年三十前将工人们的工钱一分不少地发到每一个农民工手中。20年关,在北京承建工程的哥哥孙水林为赶在年前把工钱发到农民工手上,返乡途中遭遇车祸,一家五口身亡。在天津的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来不及处理哥哥的身后事,赶在腊月二十九返回湖北黄陂,在账本丢失的情况下,按照农民工自己报的账目,给60余位农民工发放了33、6万元工钱。信义兄弟坚守“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的信念,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道德的真义、责任的力量和人格的伟大。

“不论是建筑领域还是其他领域,无论干任何事,诚实守信最可贵,得信义者得市场,诚信是立身之本。孙家兄弟的壮举,足以让那些克扣工钱拖欠工资的老板汗颜,”有关专家认为,孙家兄弟的义举是一个家族对忠信的传承,是一个商人对传统道德的坚守,是一个企业家对现代契约责任的履行。哥哥遇不幸,弟弟义无返顾接力送薪,替哥哥发放良心工钱,这是诚信仁义的真诚体现,是中华民族恪守的道德标准,是对传统道德的可贵坚持。孙家兄弟的行为充分体现了道德与责任是社会前行的基石。

《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 【2】

黄文秀同志一名宣传部女干部,2018年3月,黄文秀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埋头苦干,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206月17日凌晨,她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以下是学习学习时代楷模黄文秀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她“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担当。担当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没有对党、国家和人民的担当,再美丽的梦想都会失去颜色。曾经有同学问过黄文秀为什么要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偏偏回到贫穷的家乡?黄文秀坚定地回答说“我就是要回来的人”。当前,不少出生于山区农村的年轻同志,都把“走出这些山”“到条件好的大城市去”作为梦想,在参加工作后更忘了仍然贫穷的家乡。但出生于革命老区百色的黄文秀,她从走出那一片养育她的故土时,就下定了“要回来”的决心,并用实际行动予以践行。正如黄文秀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的,“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黄文秀传承了老区的革命精神,勇敢地担起了带领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任务,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意志,用担当和实干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学习她“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奉献。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做到一心为民、一切为民、一生为民,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我。“脱贫攻坚,决不让一个人掉队”,在担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的一年多里,她帮助百坭村发展电商,将当地的砂糖桔等土特产远销全国各地;她为百坭村申请通屯的路灯项目,让村民走夜路不用再打手电筒;她挨家挨户走访全村建档立卡户,清晰地记录每一户的致贫原因。经过她和她的“百坭村乡村振兴地表超强战队”的努力,2018年,百坭村88户贫困户成功实现脱贫。为了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过上幸福日子,黄文秀把她最美的青春岁月献给了脱贫事业,以忘我的奉献融入到了贫困群众之中,融入到了贫困村的发展之中,融入到了她心中的“长征”之中。我们要学习黄文秀同志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群众舍身忘我、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党和人民群众记住我们最美的样子。

学习她“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奋斗。人立于世,总要有那么一股精气神的,而不懈奋斗,就是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最强音”。正如《苔》这首小诗表达的,再小再卑微的个体,即使没有阳光的照耀,也有属于自己的青春芳华,也要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绽放出美丽的花朵。黄文秀很“小”,她只是全国数十万工作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第一书记中的一员;黄文秀也很“大”,她在平凡的岗位上,用一颗赤诚之心带领群众实现了脱贫目标,用奋斗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用青春奋斗浇筑了最美的“生命之花”。年轻党员干部作为党的事业接班人,就要做到信念如磐、意志如铁、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既要“只争朝夕”,也要“久久为功”,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奋力实现“小我”向“大我”的升华。

榜样是最好的激励,也是最好的引领。生逢伟大时代,肩负伟大使命,每位党员干部和年轻同志都要以黄文秀同志为镜,放下计较和争论,放下犹豫和纠结,放下迷茫和失落,把有限的青春用奋斗填满,放到对国家对人民的奉献中去,走好我们这一辈的长征路,干出一番不负青春不负时代的事业。

篇8:关于《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

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终于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观后心理暖烘烘的。热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着。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看后我非常感动,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动,眼泪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世界上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默默的付出只为能够让孩子过的更好,她从未想过你能回报她点什么,她的一生都在为你担忧和操劳,从来不会抱怨“累”,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妈妈我爱你!

看了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动中国”十几年来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和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都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还有许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

昨晚一共有十位英雄。他们都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而做出奉献的人。

他们每一个人都非常的伟大。有的是为了自己最爱的事情不惜牺牲生命。有的坚守自己的岗位。机智的化险为夷。有的为了保护队友,宁愿自己受伤...在这十名作出奉献的人之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杜富国了。他的故事令我非常的感动。

2018年10月11日的下午。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四队,在雷场开展扫雷作业。27岁的杜富国和他的战友艾岩,沿山坡搜排时,发现了威力巨大的手榴弹。当杜付国发现了这个威力巨大的手榴弹时,对他的战友艾岩说:你离我远一点。由我来检查。当杜富国轻轻的剥开手榴弹周围的伪装层时,轰的一声,现场发生了爆炸。杜富国下意识的往艾岩一侧倒下。据他身后仅有两米多远的艾岩,仅面部受了轻微擦伤。杜富国炸成重伤。

连身上的防护服都成了碎片。经过两天的抢救,杜富国终于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他醒来的第一句话竟然不关心自己,还问他的战友艾岩怎么样。当战友们说艾岩只受了轻微的擦伤时,杜富国的心才放下来。杜富国得知要开展第三次大规模扫雷。他主动报名要求去最前线。为了挽救杜富国的生命,医生不得不把他的眼球和双手截肢。杜富国当时并不知道他要接受这么残酷的现实。他还说能不能不截肢我还想继续扫雷。杜富国不但自己不抱怨,还安慰自己的亲人战友。

2018年11月16日下午。已扫雷场的移交仪式上。杜富国的战友们手牵着手,唱着军歌,以此向老百姓表示脚下的每一寸地图都是安全的,当战友们告诉杜富国的时候,杜富国的心就放下了。虽然说他现在再也无法用眼睛看到最后一块儿雷场移交。但他和战友们几年来征服的雷区也是让他成为军人而感到的自豪,喜悦。他和他的父亲来到了节目现场。虽说他看不见,可是他的父亲给他描绘了奖杯的形状,他一定也能想到。听完这个故事我真的是特别感动,他宁愿自己受伤,也不愿意让两个人都受伤,还不如一个人受伤呢。愿意把所有的苦都让一

个人咽下去。你退后,让我来形象地说明了他当时自告奋勇的精神。杜富国的颁奖辞是: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这几句颁奖词说明了杜富国遇到危险时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危险不让艾岩受伤。哪怕自己。受严重的伤,无法给妈妈一个拥抱。在看见妻子的笑脸,但是看到老百姓们的平安,他也如足了。

这就是我观看《感动中国》的感悟,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帮不了大忙也能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让我们的中国能够成为一个友善,讲文明,懂礼仪的文明国家。

篇9: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

在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张超和张楠的先进事迹。

张超生前是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一级飞行员。入伍12年来,他始终怀揣“强军梦”“飞行梦”“舰载梦”,精飞苦练不停歇,履职尽责不懈怠,超越自我不止步,多次参加重大演习演练和军事行动,磨砺成长为优秀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今年4月在执行任务中,他不幸以身殉职,年仅29岁,被批准为革命烈士。张楠生前是武警山东省总队临沂市支队直属大队一中队班长。他自觉接受沂蒙精神滋养熏陶,始终恪守“当兵就要当好兵”的铮铮誓言,时刻以冲锋的姿态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先后圆满完成多项重大任务。去年7月在担负我驻索马里大使馆安全警卫任务中,他遭遇恐怖袭击壮烈牺牲,被批准为革命烈士。

近一段时间,张超和张楠的先进事迹经媒体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认为,张超和张楠身上生动体现了从军报国、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矢志强军、精武强能的使命担当,不畏牺牲、冲锋在前的英雄气概,崇德向善、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不愧为“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优秀代表。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1.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

2.《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

3.《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的心得

4.《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直播观后感

5.2022《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作文

6.感动中国人物颁奖

7.2022年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通用)

8.感动中国颁奖晚会

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女排精神学习心得

10.感动中国人物的优秀学习心得精选

下载word文档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学习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