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早产儿日活动总结
“leeeeee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国际早产儿日活动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国际早产儿日活动总结,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国际早产儿日活动总结
据报道我国早产率在 3%- - 15% 之间,每年新增约180万早产儿。在我国当前的医疗保健环境下,3/4的早产儿经过系统强化干预后,拥有和正常儿童一样的健康素质。温州市妇幼保健所统计数据显示,我市近3年每年约有4000名早产儿出生,早产率在4-5%之间。
今年温州市参与国家第二周期早产儿干预项目,通过连续保健的双路径降低早产负担,尤其要关注早产儿出院后的系统保健,开展定期随访和健康检查,评价和指导生长发育。我市在国家早产儿干预项目的基础上,将早产儿干预进一步延伸拓展,于今年6月启动推广温州市“早产宝宝助推项目”,提出0-3岁早产宝宝以家庭为中心、社区早期发展指导室为基础、县级妇幼机构高危儿门诊为阵地,市高危儿干预中心为技术支持的干预模式。项目联动市、县、乡三级儿童健康服务专业机构,以全市妇幼健康服务分级管理为依托,以基层社区儿童全程健康管理为基础,指导家长掌握基本的家庭康复训练方法,将以往大型、专科医院承接的儿童康复干预延伸到基层,使评估为低发育风险的早产儿童在家门的社区医院即可享受到便捷的专业健康服务。
为引导社会加强关注早产儿发展,11月22日(本周日)温州市卫生计生委、温州市妇幼保健院举办“拥抱、护航早到的天使”为主题的早产家庭亲子医教互动活动。来自全市早产项目推广地区的儿童保健专业技术人员和早产家庭齐聚一堂,为早产儿优化发展共谋新篇。活动开设育儿讲堂、分享养育经验、还有萌宝互动等环节,着力营造促进早产儿优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更多热门相关文章推荐:
1.医院世界早产儿日活动总结
2.全民健身日活动总结
3.世界消除贫困日活动总结
4.小学11.9消防日活动总结
5.单位119消防日活动总结
6.2016纪检监察工作总结
7.公司11.9消防宣传日活动总结
篇2:国际早产儿日活动总结
据报道我国早产率在 3%- - 15% 之间,每年新增约180万早产儿。在我国当前的医疗保健环境下,3/4的早产儿经过系统强化干预后,拥有和正常儿童一样的健康素质。温州市妇幼保健所统计数据显示,我市近3年每年约有4000名早产儿出生,早产率在4-5%之间。
今年温州市参与国家第二周期早产儿干预项目,通过连续保健的双路径降低早产负担,尤其要关注早产儿出院后的系统保健,开展定期随访和健康检查,评价和指导生长发育。我市在国家早产儿干预项目的基础上,将早产儿干预进一步延伸拓展,于今年6月启动推广温州市“早产宝宝助推项目”,提出0-3岁早产宝宝以家庭为中心、社区早期发展指导室为基础、县级妇幼机构高危儿门诊为阵地,市高危儿干预中心为技术支持的干预模式。项目联动市、县、乡三级儿童健康服务专业机构,以全市妇幼健康服务分级管理为依托,以基层社区儿童全程健康管理为基础,指导家长掌握基本的家庭康复训练方法,将以往大型、专科医院承接的儿童康复干预延伸到基层,使评估为低发育风险的早产儿童在家门的社区医院即可享受到便捷的专业健康服务。
为引导社会加强关注早产儿发展,11月22日(本周日)温州市卫生计生委、温州市妇幼保健院举办“拥抱、护航早到的天使”为主题的早产家庭亲子医教互动活动。来自全市早产项目推广地区的儿童保健专业技术人员和早产家庭齐聚一堂,为早产儿优化发展共谋新篇。活动开设育儿讲堂、分享养育经验、还有萌宝互动等环节,着力营造促进早产儿优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篇3:国际早产儿日活动总结
为了给早产儿的.爸爸妈妈提供更多更好沟通、交流、学习的机会,9月16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在广州市儿童医院谭兆楼12楼大会议室成功举办了第二期早产儿之舟俱乐部活动,这次活动吸引了20多个家庭近40人参加。活动内容有新生儿科专家宋燕燕主任就早产儿神经发育的问题授课并答疑,并有早教专家现场指导父母如何在家里对早产儿宝宝进行早期视觉刺激。
活动的高潮为宋主任解答家长问题环节,众多家长争先恐后的向宋主任提出各种各种养育问题,宋主任均耐心为其一一解答,家长之间也积极的就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的讨论和交流,活动气氛非常热烈,爸爸妈妈的积极参与让授课老师感受到了他们对早产儿相关知识的渴求,活动持续进行三个小时,最后在一片热烈欢乐的气氛中结束。活动结束后仍有许多家长围绕在宋主任身边继续请教,不愿离开。
本次活颇有成效,但仍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完善,部分家长在意见回馈中提出希望能更具体细致的了解一些关于体格发育评估、辅食添加等方面的知识,大多数家长提出希望可以定期举办类似的活动,从而可以更有效的获得早产儿养育方面的知识,也能更方便得到早产儿专家的专业指导。
随着本院出生的早产儿日益增多,本中心希望所有的早产儿都能得到最专业、最全面、最系统的管理和关注。日后本活动拟每月举行一次,根据家长要求设置不同讲座内容,力求把本活动做大做好,为早产儿家庭铺开一条明亮的道路。
篇4:11.17国际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
11月17是世界早产儿日,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健康中心举办了主题为“拥抱、护航早到的天使”早产儿宝宝家庭亲子活动,共有40余组家庭参加活动。
首先由儿童保健部杨静部长为活动致辞,介绍了我院产科、新生儿科、儿童健康中心致力于全方位、系统化、多层次为父母与儿童提供健康促进服务,同时呼吁公众共同关注早产儿宝宝的健康发展。
活动中,我们邀请了一位特殊的“小嘉宾”,她就是我院出生体重仅580克的“拇指姑娘”小花,她还热情活泼的和全场的叔叔阿姨打招呼问好。通过观看幻灯片,让大家了解了“小花”三年来在医院进行系统化的早期干预训练,促进其智能与体格发育的过程。在座的家长们纷纷感叹,一个如此若小的生命,却又有如此奋发的生命力,让家长们意识到早期干预训练的重要性,奋发起努力照顾好早产儿宝宝的信心。
随后,早期综合训练师王瑛新老师对0-6个月的早产儿宝宝家长,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小月龄宝宝在家庭教养中的早期干预训练方法,让家长意识到从出生就应开始进行干预训练。接下来早期教育发展中心的杨丹老师、李静老师带领着6-18个月的早产儿宝宝一起体验了早教课。课程根据不同月龄宝宝的生理特点,设置了难易不同的活动。通过“小猫绕花园、虫虫飞”等手指游戏,以及“捏拢放开、小鸟飞、划小船”等大运动游戏,让家长体验了在游戏中也可以达到早期干预训练的目的。在游戏过程中宝宝们完成的都非常棒,将活动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活动过后,一位家长和我们这样说“通过这次的活动让他意识到了早期干预训练的重要性,重新认识到应该怎样养育好一个早产儿宝宝,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操作都让他受益匪浅。”希望更多的人能重视早期干预训练,让我们“早到的`天使”远离早产并发症。
篇5:11.17国际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
宣传活动主题:控制早产率、提高存活率、降低残疾率、优化早产儿生存质量。
早产儿概述:
1.早产儿:早产儿是指妊娠不足37周的新生儿,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因为母亲有各种疾病。有的原因不明。 ----《实用儿科学》
2.我国早产儿概况:中国城市早产儿流行病学初步调查报告显示:通过对我国较大范围的早产儿流行病学调查,对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7所城市医院~调查结果:产科出生的新生儿中早产儿发生率为 7.8% ;每年1%的比例递增。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01期》
3.早产儿是多种疾病的高危高发人群:
脑瘫:早产儿脑瘫发生率3%;出生体重≤1500g的脑瘫发生率是10-15%,脑室内出血发生率在50%以上,存活儿中约有39.5-60.6%发生脑瘫。----《中国优生优育(14)增刊》
智力低下:37周以前出生的早产儿智力低下发生率7.8%。----《医师报2008,4,18》
视听障碍发生率:出生体重≤1000g的早产儿9%有视觉障碍,11%有听觉障碍。----《医师报2008,4,18》
行为障碍:早产儿进入学龄期后55%存在学习困难,20%需要特殊教育等行为问题。----《大样本流行病学》
篇6: 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
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为降低早产儿死亡率,改善早产儿健康状况,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早产儿。11月14日上午,宜宾县普安镇中心卫生院利用预防接种日人多密集的特点,在预防接种门诊门口开展了以“有爱、有未来”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采取悬挂横幅、发放资料和叶酸、现场咨询、免费义诊等多种形式,为广大群众宣传早产儿相关科普知识,认真宣讲了早产儿预防、早产儿营养与喂养,特别是母乳喂养、早产儿护理、孕产期保健要点、儿童中医药保健服务、预防接种程序等方面的知识。并就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咨询和解答。此次活动共发放资料300余份,发放叶酸50余瓶,接受现场咨询50余人。
通过此次活动提高了群众对早产儿的认知度,增强了早产儿家庭的信心,提高了社会各界对早产儿的认知度,弘扬了医务工作者的爱岗敬业精神,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篇7: 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
每年的11月17日为“世界早产儿日”。为降低早产儿死亡率,改善早产儿健康状况,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呼吁社会各界更多关注早产儿,根据中、省、市《20xx年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的通知》的工作要求,我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
(一)开展主题宣传活动,20xx“世界早产儿日”宣传主题为“有爱、有未来”。各医疗机构要围绕今年活动主题,利用电视、微信、LEd屏、悬挂横幅、印发宣传单等形式开展宣传,宣传早产儿相关科普知识,组织开展专家咨询、义诊等形式多样的现场活动。通过宣传,增强早产儿家庭信心,提高社会各界对早产儿的`认知度,弘扬医务人员敬业奉献的精神。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要发挥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产后管理方面的技术优势,指导备孕、已孕人员的知识培训及全区保健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市一、二院要利用“孕妇学校”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宣传,向孕妇讲解早产儿预防知识。区中医院要探索中医保健、中药服务,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各卫生院(中心)要利用宣传栏、LEd屏、悬挂横幅开展早产儿知识的宣传活动。
(二)开展早产儿相关知识培训。各助产机构要结合新生儿保健各项工作,针对产科、新生儿科、儿科、儿童保健等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早产儿预防、早产儿营养与喂养,特别是母乳喂养,早产儿护理如袋鼠妈妈护理,早产儿救治、早产儿出院后管理等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早产儿医疗保健水平。
(三)各医疗机构要结合工作实际,将宣传活动与医疗卫生双下乡、创建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工程相结合,创新方式方法,强化群众参与互动意识,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篇8: 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
11月13日,晴隆县卫计局、县疾控中心、妇保院利用赶集天人口集中的有利条件,集中开展主题为“有爱。有未来”20xx年“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
亮点黔西南讯11月13日,为降低早产儿死亡率,改善早产儿健康状况,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呼吁社会各界更多关注早产儿,黔西南州晴隆县卫计局、县疾控中心、妇保院利用赶集天人口集中的有利条件,集中开展主题为“有爱。有未来”20xx年“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悬挂宣传标语,工作人员向过往群众发放《母婴保健》等宣传资料2300份(册),并安排妇保院医护人员向过往群众讲解早产儿预防、早产儿营养与喂养特别是母乳喂养等相关知识。
篇9: 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
11月17日是“国际早产儿日”。据第一人民医院近年来数据显示,蚌埠市早产儿的出生比率在20%至25%,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xx年1月至11月15日,该院分娩量为2732例,共接诊576例早产儿。
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席康明介绍,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早产儿体重多低于2500克,其中出生体重在1000~1499克之间的早产儿称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1000克者称为超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稍有不慎就有生命危险。
今年该院出生的早产儿,特别是小体重小胎龄的婴儿比过去有提高。1500克以下的早产儿有24例,20xx克以下的早产儿有86例。
在该院新生儿科医生梅玮的印象中,今年抢救过的最小的早产儿只有800克,在妈妈肚子里呆了20多周就“着急”出来。小宝宝出生时手掌、脚掌如同枣一样大小,头还没有成年人的拳头大。
是什么原因导致早产儿增多?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曹雪梅介绍,高龄产妇的增加、试管婴儿的增多、环境污染严重、工作压力大等因素,是目前早产儿不断增多的几个主要原因。
此外,孕妇压力越大,早产发生率就越高,特别是紧张、焦虑和抑郁与自然早产关系密切。还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比如熬夜、晚睡晚起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增加早产发生率。另外,性生活开放、频繁流产等因素,这些都直接导致宫内环境不良,胎儿发育迟缓,出现早产现象。
“早产对胎儿的危害极大,由于全身脏器发育不成熟,早产儿免疫功能存在缺陷,常常会发生呼吸窘迫、窒息、肺部发育不全、神经系统异常、发育迟缓、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败血症等重症疾病。”曹雪梅提醒,孕妇定期产前检查,注意孕期卫生,孕晚期要控制性生活,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抽烟不酗酒,不要过度劳累和熬夜,.怀孕前规避不良的环境污染,远离二手烟的环境、装修的环境,多运动,保持心情舒畅。
篇10: 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关于开展20xx年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的通知》(国卫妇幼儿卫函104号)文件精神要求。为降低早产儿死亡率、改善早产儿健康状况、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我院开展了“有爱、有未来”为主题的早产儿知识系列培训活动。
X月X日上午我院开展了“有爱、有未来”为主题的早产儿知识培训活动,共有10余名早产儿在家长的陪伴下回到医院参与活动。宝宝们被妈妈抱回到了他们的出生地。首先由儿科医生对他们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评估生长发育状况。之后儿科胡主任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早产儿特点、护理知识与技能等内容。早产宝宝家长们仔细聆听、认真记录、踊跃提问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家长们表示,医院服务非常周到,更重要的是今天学习到了很多保健知识,知道怎么更好地护理孩子,对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更有信心了。
X月X日下午在我院会议室,对儿科、妇产科和新进医护人员进行了早产儿预防、早产儿营养与喂养、早产儿护理、救治以及早产儿出院后管理等相关知识培训。参训人员认真学习、积极主动地提问,使这次培训更有意义。培训结束后,参训员对早产儿预防、早产儿营养与喂养、早产儿护理、救
治以及早产儿出院后管理等相关知识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其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为以后临床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通过本次活动提高了我院早产儿医疗保健的水平,普及了早产儿保健知识,增强了早产儿家庭的信心,提高了社会各界对早产儿的认知度,让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早产儿。
篇11: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
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日”,为倡导、呼吁全社会共同行动对早产儿及早产儿家庭提供支持与帮助,11月14日,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新生儿救护中心携手医护、早产儿家属举办了一场题为“用爱守护,用心关注”的世界早产日大型公益活动,活动共吸引了100多个家庭参与。
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新生儿救护中心一直致力于新生儿救治工作,仅,医院就收住早产儿约2300人,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249人,超低出生体重儿21人。医院曾成功抢救胎龄仅25周,出生体重仅700克的超低出生体重儿,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
篇12: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
早产儿的体重和胎龄正在屡创新低。世界早产儿日将至,xx院新生儿科内举行了一场主题为“托起早产希望,共燃生命之光”的特殊早产儿联谊活动,近20名早产儿回到医院接受免费体检干预。
一个案例>>31周早产儿体重仅500克
“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昨日上午,伴随着优美的音乐,7岁的奇奇一边唱着童谣,一边跳起舞蹈。如果不是医护人员介绍,想必谁都不会相信,奇奇就是7年前,本报报道的出生时仅仅500克重的龙凤胎女婴,当时她仅有手掌般大小。
“当时如果放弃了,现在怎么有这么幸福的一双儿女。”看着渐渐长大的女儿,母亲陈女士流下了幸福的眼泪。她说,怀孕31周,她生下了1600克的儿子和500克的女儿,女儿当时身长30厘米,手臂就只有成年人的小指头般粗细,腿也只有大拇指般粗。
一组数据>>仅去年就收治早产儿1742人
“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1500万早产儿出生,发生率占新生儿的10%,而我国每年约有117万新生早产儿,并且这一数字呈明显逐年上升趋势。”吉大一院新生儿科副主任武辉介绍,医院收治的1/3患儿均为早产儿,只有184例,而就涨到了1742例,其中小于34周的早产儿占1/2。
“由于早产儿生存能力差,并且许多早产儿即使有幸生存下来,也面临终生残疾,包括学习障碍和视力、听力等问题。”武辉告诉记者,早产儿的各个脏器发育都不成熟,出生后便会伴有多种并发症,因此,很多家长对早产儿的信心不足,中途放弃。
一份调查>>六成孕妈都有妊高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什么早产儿比率也在上升呢?
武辉表示,早产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母体因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孕妈妈怀孕期间有各种疾病,或者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孩子早产的几率就会比普通孕妇高出很多。
“今天参加我们活动的早产儿,60%的.妈妈都有妊高症,包括之前我们所做的调查,多数以上早产儿孕妇妈都有三高症状,她们都知道怀孕了吃药对孩子不好,但却往往忽略了高血糖、高血压对胎盘的影响。”
一种担忧>>孕妇心理压力过大也易早产
除了自身因素,武辉表示,孕妇心理压力越大,早产发生率越高,特别是紧张、焦虑和抑郁与早产关系密切。一般职女性在怀孕中晚期都仍然坚持工作,如果这时不善于调节工作压力带来的紧张情绪,一直处于较强工作强度下,就容易引发早产。此外,怀孕前熬夜、晚睡晚起的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增加早产发生率。
一个提醒>>孕妈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武辉提醒备孕的妈妈们,如果打算要宝宝,提前就要控制好饮食,注重营养均衡。其次,凡有紧张、焦虑或抑郁的孕妇要积极通过自我调节或心理辅导、咨询等,使不良心理状态得以改善,恢复健康、平静心态。孕妇还要养成早睡早起、充分休息的生活习惯。此外,武辉提醒各位家长,一定要走出误区,如果孩子是早产儿,家长大可不必担心,只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孩子同样可以健康发育。
篇13: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
11月14日上午8:30(利用每周一孕妇建册人群较多,特此宣传提前举行,让辖区的更多居民受益),宣传人员在妇儿保咨询台前布置好活动现场,准父母及儿童家长热切的询问,并对宣传资料的内容及制作精美表示肯定。宣传日当天除重点发放本溪市明山区卫生局印制的《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儿童早期教育》,也重点发放了自制彩页的材料《孕妇如何预防早产》、《如何加强早产儿免疫》、《早产儿施以抚触治疗效果好》,自制宣传手册《孕妇保健手册》、《婴幼儿保健手册》、《0-36个月儿童中医指导手册》及公共网页上下载的海报和画布,资料受到居民的热烈好评,宣传时一位孕妈妈居民们说:“宣传资料种类多,颜色好看,希望多了解关于孕婴相关知识。”还一起发放了自制的《社区健康报》、《新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手册》等26种宣传资料。活动持续到10::30结束
此次活动制作宣传横幅一幅;共有50余人次进行了咨询,接收到宣教资料的居民共计100人,发放宣传资料26种共计1500余份;此次宣传、咨询活动受到广大居民的欢迎,通过本次宣传活动,新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众号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通过“有爱.有未来”为主题宣传活动,采取发放宣传资料、播放DVD光碟、关注新明微信号等多种宣传途径,营造宣传氛围。广泛普早产儿育养的知识技巧,提高群众理解早产儿的生理特性,同时医护人员自身也得到了一次学习,使新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不断完善,母婴保健服务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篇14:世界早产儿日活动总结
为呼吁社会更多关注早产问题,减少早产导致的健康问题和死亡,世界卫生组织设立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日”。昨日,由陕西省医学会新生儿分会主办、西安市第四医院承办的陕西省首届早产儿沙龙暨早产儿管理学术会议在西安举办。专家介绍,中国每年早产儿的出生率约为10%,并逐年增加,早产儿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陕西省医学会新生儿分会主任委员、西安市第四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倪黎明介绍,在中国,早产儿的发生率约有10%。在陕西,据统计,省妇幼保健院每月住院的早产儿约105名,西安市第四医院也有近100名。近几年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早产儿的发生率正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在我省乃至西北地区目前成功救治的最低体重早产儿,就是本报在10月份曾经报道过的体重只有640克的早产儿“小雨点”,经过90多天的救治健康出院。
倪黎明表示,虽然随着医学技术的逐渐发达,目前对早产儿的救治率逐步提高,可早产儿依然面临诸多健康问题:有的孩子肺发育不成熟,会出现呼吸窘迫;有的孩子肠道发育不成熟,喂养困难;有的孩子可能会有颅内出血……有研究显示,没有经过特殊干预的早产儿智力低下发生率为7.8%,脑瘫发生率为3%,还有可能出现视听障碍等。
目前针对早产儿的干预研究结果显示,早期规范干预可减少早产儿脑瘫的发生率,促进早产儿精神心理行为发育及体格发育。
倪黎明介绍,早产大概有多个方面原因,比如宫内感染、多胎妊娠、情绪紧张、不良生活习惯,孕妇抽烟喝酒都是致病原因。另外,遗传因素也会导致早产。所以提醒孕期妇女,首先调整好情绪和心态,出现抑郁或焦虑等应尽快调节;孕期加强保健,防止感染;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比如孕期妇女应戒烟戒酒等;怀孕期间应积极做好保健和监护工作,及时发现孕期疾病并尽早处理。
昨日,来自西安市第四医院、唐都医院、省人民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等多家医院的多名新生儿科专家进行了早产儿管理经验分享。同时多位早产儿家长也来到现场,专家现场针对孩子成长方面的提问进行了解答。
篇15:世界早产儿日活动总结
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1500万早产儿出生,早产不仅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继肺炎之后导致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今天,湖南省儿童医院发布该院住院早产儿数据,专家分析,认为“早产儿包括晚期早产儿”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如不及时救治将会给家庭带来终生遗憾。
早产新生儿应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根据湖南省儿童医院住院患儿数据统计,医院收治早产儿2339例,较医院收治的早产儿1384例增多了955例,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胎龄在37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差”,湖南省儿童医院医院早产儿ICU主任高喜容教授介绍。如果护理不当或救治不及时,许多早产儿即使有幸生存下来,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视力、听力或者智力方面的缺陷,给整个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分析,每年约有100万例婴儿死于早产并发症。近来,全球早产儿发生率快速增,现约为10%,中国每年出生早产儿在100万以上。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中国在迎来新一轮生育高峰的同时,由于新生儿基数的变大,再加上赶生“二孩”的高龄孕妇更是早产的高危人群,早产儿的数量或将在未来的1-2年出现阶段性增加。早产儿由于发育未成熟,容易发生许多并发症和后遗症,家长、社会、医院、政府等各方面都要重视早产儿的特殊医疗保健问题,采取措施预防早产的发生,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在实现人口增长的同时从根源上提升人口素质。
晚期早产儿难受重视,已成为健康“隐形杀手”
“出生胎龄在34周-37周的称为晚期早产儿,又称为‘近足月儿’。其出生率约在所有早产儿总数的2/3”,高喜容说。通常家长和社会的关注焦点都在28周-32周出生的早产儿,越小越重视。而事实上,晚期早产儿往往也要拼闯五大生命难关,才能摆脱死亡威胁,如不住院规范治疗,将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甚至导致死亡。
就在11月16日,一名来自益阳、胎龄35周零4天出生的“晚期早产儿”因抢救无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早产儿ICU病房不幸夭折。“看到孩子的转诊记录和当地医院的病历资料,还有家长几乎崩溃的样子,我十分难过”,高喜容坦言。“这个孩子是头胎,出生4天患儿黄疸家长不顾医生的劝阻,强行带孩子出院,生后8天黄疸加重反应不好,仍在家给孩子办喜酒。直到生后9天才到医院就诊,并从益阳转送到我院时,孩子没能抢救得过来”。
专家:晚期早产儿生存要闯五大生命难关
“早产儿救治虽然非常困难,但我国救治水平已大幅度提高,随着医疗技术的改进,早产儿存活率已显著提高,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早产儿存活率已超过90%”,高喜容表示。,医院成功救治了全国最低出生体重500g宝宝,目前孩子已9岁半在读小学三年级,智能发育正常。
早产儿,尤其是晚期早产儿,需要闯过5个生命关卡,才算是发育正常的健康宝宝。
一是黄疸关,晚期早产儿也容易发生黄疸,其黄疸高峰和持续时间可能较足月儿推迟。因血脑屏障发育更不成熟,体内的胆红素更易穿过血脑屏障,从而诱发高胆红素脑病,甚至留下脑瘫等严重后遗症。因此,早产儿应严格监测黄疸变化,频次为1-2次/天,直至黄疸明显消退。
二是感染关。母亲宫内感染是引起早产的原因之一,而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更加容易感染,二者互为影响。早产儿更易发生重症肺炎、败血症、甚至脑膜炎、多器官功能损伤。几乎早产儿都应该住院治疗,立即进行血液培养,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治疗,直到观察和检查排除了感染。
三是呼吸关。研究发现,胎龄34周出生早产儿患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概率是胎龄38周以上出生婴儿的40倍。加上出生时可能有胎粪吸入、感染性肺炎等的损伤,早产儿需早期使用表面活性物质,上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
四是喂养关。早产儿胃肠功能不成熟,更易出现喂养不耐受、腹胀等情况。母乳对早产儿的免疫、营养和智力方面都非常有利,母乳喂养的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减少,还可减少成年后高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五是脑损伤。研究表明,35周出生的早产儿其脑重量仅约为足月儿脑重量的2/3,也就是说35周-40周胎儿的脑重量还可增长50%。黄疸、感染、呼吸、喂养问题处理不当,都将对孩子的脑发育造成影响。轻者患儿长大后更易发生学习障碍、心理行为异常等情况,自闭症的发生风险也随之增高;重者将造成脑瘫、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等不可挽回的损伤。
同时高喜容呼吁,预防早产儿出生,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在关注小早产儿的同时一定要关注晚期早产儿。在适龄生育期,夫妻双方都应积极锻炼身体,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为生育健康的宝宝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孕期孕妈妈更应重视保健,远离易造成胎儿损伤的环境和因素,定期做好产前检查,积极预防早产。“而对于这些过早到来的宝宝们,必须要在医院多待些日子进行密切的观察和护理,积极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篇16:世界早产儿日活动总结
的时候,刚上临床实习不久,在新生儿科遇见一个29周的早产儿,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早产儿。
娇小的身躯像只小猫咪,皮肤薄而娇嫩,可以依稀见到皮下的血管,四肢瘦弱不堪,成年男人的手掌足可以覆盖他的整个身躯,当时并没有觉得他的可爱而是好奇这么小的生命如何坚强的存活下去。
入院后宝宝的呼吸越来越快,出现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表现,医生很快就给他气管插管用了呼吸机治疗,记得那时主任说他需要补充一种肺表面活性物质(猪肺磷脂注射液,固尔苏)来让肺更成熟。
但当时这种药最近也需要到上海才有,而且特别昂贵,家属由于经济原因没能购买这种药物,这个早产宝宝在机械通气后2天由于病情没有改善最终家属放弃了治疗,由于经济和医疗资源的限制这个早产宝宝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真的非常可惜。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早产儿的出生率逐年升高,报道美国早产儿的发生率是12.7%,同年我国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的调查资料表明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由原来的5%上升至8.1%。
WHO组织发布的《全球早产儿报告》中通过统计全球184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全球早产儿发生率平均为10%,该报告还表明早产儿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位原因,这次报告第一次提出早产儿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20中国新生儿协作网统计报道:中国不同地区早产儿的发生率平均为9.9%。早产儿发生率的提高也使得各地NICU早产儿的病人越来越多,而且胎龄越来越小,体重越来越低,对医生及医疗水平的挑战也越来越大。
早产儿病人的增多,医生对早产儿管理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20中华医学会新生儿分会整理了《早产儿的管理指南》在中华儿科杂志发表,各地区对早产儿的管理也更加规范化。
不同胎龄及不同出生体重的早产儿住院时间是不同的,一般胎龄越小体重越低住院时间越长,费用越高。
篇17:世界早产儿日活动总结
10月26日,德阳妇幼保健院顺利开展“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此次活动主题是“有爱、有未来”。活动当天,儿科住院部护士长王勉在我院保健大楼5楼健康教育科宣教室,向22个家庭讲解了新生儿日常护理、新生儿脐带护理以及宝宝沐浴洗澡、早产儿喂养技巧等相关知识。
通过本次活动,准爸爸准妈妈基本掌握护理新生儿的技巧,认识到产前检查的重要性,尤其是高危人群的早期和适宜的围产期保健。
【国际早产儿日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10.国际家庭日活动通讯稿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