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晚凉古诗词
“游客1918”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溪晚凉古诗词,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溪晚凉古诗词,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溪晚凉
唐代李贺
白狐向月号山风,秋寒扫云留碧空。
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
溪汀眠鹭梦征鸿,轻涟不语细游溶。
层岫回岑复叠龙,苦篁对客吟歌筒。
译文
一只白狐在向月嗥叫,山风吹来深谷的回声,秋夜的寒气扫净云絮,露出幽碧明净的天空;
谷底升起潮湿的烟雾,像白色的玉柱缓缓移动,银河无声地流转,向着东方,流转个不停;
溪边安睡着鹭鸟,野汀的宿雁正在作梦,只有溪水静静地流淌,轻溅的水花细语淙淙;
重叠的山峦连绵起伏,看似条条盘曲的卧龙,夜风吹动着竹林,为山外来客奏起箫笙。
注释
①碧空:幽碧明净的`天空。
②玉烟:指炊烟。幢:旌幡。青湿,疑指炊烟黑而湿润。烟黑白相杂,故云“玉”、云“白”。钱钟书举此句为例,以为长吉镂金刻玉,与法国诗人戈蒂埃同。
③银湾,即银河。晓转,指夜半银河渐东,转而至晓。一说,“晓转”,指光明如晓。
④“溪汀眠鹭梦征鸿,轻涟不语细游溶”句:鹭眠而听雁鸣,故惊醒而偶有飞起者。一说指群鸟寂然栖息,故下旬云波水轻涟,静而无声,非是。上句写静中有动;下句写动中有静,不可一以贯之。游溶,指溪水流动缓慢。不语,言水声之低小,非“无声”意。
⑤层岫回岑:指山势起伏曲折如龙,故日“复叠龙”。
⑥苦篁(huáng):苦竹。吟歌简,风吹篁竹,啸如歌吟。筒,竹管,箫笛均以竹管为之。
赏析
诗的前半篇描绘秋空的澄碧、瑰丽。起句以月、风点明“晚凉”题意,落想奇特。所谓“自狐号风”,不过写月下风声。鲍照《芜城赋》曰:“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风嗥雨啸,昏见晨趋。”诗人化用此意,想象风声如狐号,表明山风之厉。所以言“白”,因为月光下白色不可见,说“白狐号风”,不但使想象之情切合眼前之景,而且“白”字突现了月色之皎洁。“秋寒”之感缘于山风,次句说“秋夜的寒气驱散了浮云”。越发显得山风强劲,凉意侵人。“留”字用得巧妙,表明山风过后,浮云敛尽,天质独露,在我们眼前展现出澄碧而寥廓的夜空。
三、四句写晚烟、银河,情态生动,如织如绘。轻烟本呈淡青色,在溪水和夜露的潮润中,缓缓浮动,凝聚不散,显得“青湿”;月色朗朗,夜气澄清,晚烟在月光中洁净、明亮如玉。故日“玉烟”。再看那姿态,缭绕悬浮,摇曳不定,宛如风中飘动的白色幢幡。诗人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描绘,首先来自他细心的观察。“银湾”一词,意即银河,是诗人的造语,却十分妥帖。既称银河,便弯曲宛转如河水,使人产生“流”的感觉,银河在天边倾侧而下。恰似一弯流水奔向天东。“晓”字青银河皎皎,光明如晓;“晓转”便是闪光流转之意,又暗示月移星动,夜色渐深。秋月碧空,玉烟银湾,构成了一幅瑰丽多彩的图景。
诗的后半篇写地面景象,极显秋夜之静谧。溪边的沙汀是水鸟栖息嬉戏之地,此刻早已寂无声息。诗人想象白鹭正梦见征鸿远去,引起悠远的梦思。这种巧妙的构想,将人的情态赋与水鸟,意在唤起读者的生活经验,由眠鹭酣梦之深感受到溪边的寂静。接着又拟水如人,“不语”二字,意味着白昼水面的喧闹早已消逝,溪水在夜色的抚摸下安歇。诗人用一连串形容词“轻”、“细”、“游溶”,分别描写水波轻动、波纹细微、水流徐缓之状,十分细腻逼真。
七、八句写远山、近竹,这是岸上景色。夜看远山,不辨草木,惟见山影。“层”字显出峰峦重叠之势,“回”字写出山体盘旋曲折之形,“复叠龙”三字更将山势比作鳞甲重叠、蜿蜒盘曲,的乌龙。诗人未写竹影,只写风动苦篁泠泠有声。仿佛箫管奏呜。同过客的吟诵相应和。读者则从这竹声的描绘中,想象到星光之下竹影幢幢、随风摇曳的动人景象。
全篇描写,重在“静”境的表现。诗人巧运匠心,寓静于动,将夜中景物写得情态生动,色泽鲜明,而且富于活力,愈显出夜的静谧。尤令人叹服之处是,诗人善于驰骋想象,将不易觉察、也就不易表现的大自然的声息,化为生动具体的形象,使人可睹可闻,而且情趣横生。奇妙的想象贯穿全诗,成为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在语言上,诗人善于锻字炼句,且反复勾绘,每一景物都刻划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元和八年(公元8)春李贺辞官家居,次年秋入潞欲从戎有所作为,此诗或为这年秋天家居时所作。
篇2:李贺《溪晚凉》鉴赏
《溪晚凉》
唐代:李贺
白狐向月号山风,秋寒扫云留碧空。
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
溪汀眠鹭梦征鸿,轻涟不语细游溶。
层岫回岑复叠龙,苦篁对客吟歌筒。
《溪晚凉》译文
一只白狐在向月嗥叫,山风吹来深谷的回声,秋夜的寒气扫净云絮,露出幽碧明净的天空;
谷底升起潮湿的烟雾,像白色的玉柱缓缓移动,银河无声地流转,向着东方,流转个不停;
溪边安睡着鹭鸟,野汀的宿雁正在作梦,只有溪水静静地流淌,轻溅的水花细语淙淙;
重叠的山峦连绵起伏,看似条条盘曲的卧龙,夜风吹动着竹林,为山外来客奏起箫笙。
《溪晚凉》注释
①碧空:幽碧明净的.天空。
②玉烟:指炊烟。幢:旌幡。青湿,疑指炊烟黑而湿润。烟黑白相杂,故云“玉”、云“白”。钱钟书举此句为例,以为长吉镂金刻玉,与法国诗人戈蒂埃同。
③银湾,即银河。晓转,指夜半银河渐东,转而至晓。一说,“晓转”,指光明如晓。
④“溪汀眠鹭梦征鸿,轻涟不语细游溶”句:鹭眠而听雁鸣,故惊醒而偶有飞起者。一说指群鸟寂然栖息,故下旬云波水轻涟,静而无声,非是。上句写静中有动;下句写动中有静,不可一以贯之。游溶,指溪水流动缓慢。不语,言水声之低小,非“无声”意。
⑤层岫回岑:指山势起伏曲折如龙,故日“复叠龙”。
⑥苦篁(huáng):苦竹。吟歌简,风吹篁竹,啸如歌吟。筒,竹管,箫笛均以竹管为之。
篇3:李贺《溪晚凉》鉴赏
诗的前半篇描绘秋空的澄碧、瑰丽。起句以月、风点明“晚凉”题意,落想奇特。所谓“自狐号风”,不过写月下风声。鲍照《芜城赋》曰:“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风嗥雨啸,昏见晨趋。”诗人化用此意,想象风声如狐号,表明山风之厉。所以言“白”,因为月光下白色不可见,说“白狐号风”,不但使想象之情切合眼前之景,而且“白”字突现了月色之皎洁。“秋寒”之感缘于山风,次句说“秋夜的寒气驱散了浮云”。越发显得山风强劲,凉意侵人。“留”字用得巧妙,表明山风过后,浮云敛尽,天质独露,在我们眼前展现出澄碧而寥廓的夜空。
三、四句写晚烟、银河,情态生动,如织如绘。轻烟本呈淡青色,在溪水和夜露的潮润中,缓缓浮动,凝聚不散,显得“青湿”;月色朗朗,夜气澄清,晚烟在月光中洁净、明亮如玉。故日“玉烟”。再看那姿态,缭绕悬浮,摇曳不定,宛如风中飘动的白色幢幡。诗人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描绘,首先来自他细心的观察。“银湾”一词,意即银河,是诗人的造语,却十分妥帖。既称银河,便弯曲宛转如河水,使人产生“流”的感觉,银河在天边倾侧而下。恰似一弯流水奔向天东。“晓”字青银河皎皎,光明如晓;“晓转”便是闪光流转之意,又暗示月移星动,夜色渐深。秋月碧空,玉烟银湾,构成了一幅瑰丽多彩的图景。
诗的后半篇写地面景象,极显秋夜之静谧。溪边的沙汀是水鸟栖息嬉戏之地,此刻早已寂无声息。诗人想象白鹭正梦见征鸿远去,引起悠远的梦思。这种巧妙的构想,将人的情态赋与水鸟,意在唤起读者的生活经验,由眠鹭酣梦之深感受到溪边的寂静。接着又拟水如人,“不语”二字,意味着白昼水面的喧闹早已消逝,溪水在夜色的抚摸下安歇。诗人用一连串形容词“轻”、“细”、“游溶”,分别描写水波轻动、波纹细微、水流徐缓之状,十分细腻逼真。
七、八句写远山、近竹,这是岸上景色。夜看远山,不辨草木,惟见山影。“层”字显出峰峦重叠之势,“回”字写出山体盘旋曲折之形,“复叠龙”三字更将山势比作鳞甲重叠、蜿蜒盘曲,的乌龙。诗人未写竹影,只写风动苦篁泠泠有声。仿佛箫管奏呜。同过客的吟诵相应和。读者则从这竹声的描绘中,想象到星光之下竹影幢幢、随风摇曳的动人景象。
全篇描写,重在“静”境的表现。诗人巧运匠心,寓静于动,将夜中景物写得情态生动,色泽鲜明,而且富于活力,愈显出夜的静谧。尤令人叹服之处是,诗人善于驰骋想象,将不易觉察、也就不易表现的大自然的声息,化为生动具体的形象,使人可睹可闻,而且情趣横生。奇妙的想象贯穿全诗,成为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在语言上,诗人善于锻字炼句,且反复勾绘,每一景物都刻划得淋漓尽致。
《溪晚凉》创作背景
元和八年(公元8)春李贺辞官家居,次年秋入潞欲从戎有所作为,此诗或为这年秋天家居时所作。
《溪晚凉》作者介绍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篇4:溪晚凉,溪晚凉李贺,溪晚凉的意思,溪晚凉赏析
溪晚凉,溪晚凉李贺,溪晚凉的意思,溪晚凉赏析 -诗词大全
溪晚凉作者:李贺 朝代:唐 体裁:七古 白狐向月号山风,秋寒扫云留碧空。
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
溪汀眠鹭梦征鸿,轻涟不语细游溶。
层岫回岑复叠龙,苦篁对客吟歌筒。
篇5:桃花溪古诗词
桃花溪古诗词
原文: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解:
1、飞桥:高桥。
2、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3、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韵译:
隐隐看见一座长桥被野烟隔断;在石屿的西畔借问打渔的小船。
桃花随着流水终日地漂流不尽;桃花源洞口在清溪的'哪段哪边?
评析:
这是借陶潜《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写的写景诗。诗由远外落笔,写山谷深幽,迷离恍惚,隔烟朦胧,其境若仙。然后镜头移近,写桃花流水,渔舟轻泛,问讯渔人,寻找桃源。诗的构思婉曲,意境若画,有景有情,趣味深远。蘅塘退士批注:“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记》。”这话不无道理。
篇6:优秀唯美文章:晚凉
白日的燥热已散,在这向晚未晚的时辰,起了风,下了雨,还有彼伏的雷声。
从铁丝窗望出去,目之所及,依旧是苍翠的矮山,笔直的马路,稀疏的车辆。
天空一片乌蓝,只留下一抹绚丽的橘红色,映衬之下,尤为鲜艳,像是老妇人的唇彩。
天与地只隔着花瓣的一丝,碧草的一缕,乔木的一枝。
凝立在这无涯的浩渺里,空空如也,仿佛一丝不挂地回到了开始之初,一路的柳絮炊烟,一路的欢歌悲戚,蒸发,上升,漂浮在空气里,合着泥土的清芬。
光阴将生命分成两岸,你在左岸,我在右岸,皎皎河流,泱泱水波,脉脉不得语。
记忆的桔梗上,开满了丁香花,雪花,一个弥漫体味,一个透露心悸。
初见时,你焦急的眼神里满是等待,我就这样走进视线,你以为这是期盼的到来,我以为这是命运的牵引。
像刚刚开始的梦,又像梦初醒,你的目光投影在我的心,但瞬间又消失了踪影。
默,心如沉底的鱼,不再游走,不再吐泡,躺在枯叶腐烂的沙堆里,回想迢遥的梦,绝望的窒息。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来,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再听见真切的呼唤,再确信,再靠近。
我想做个归人,不想做个过客。
放一把火灰烬心里那片荒草地,烧干那些水洼,还有鸟、虫,都在这里死去。
岁月的洪流或许会冲蚀你的容颜,但丝毫不减我无意间的柔情。
慢一点,再慢一点,你赴约的脚步声如此急促,在担心一个转身就是一辈子吗?
停一下,再停一下,看看瓦楞边的飞霞,听听客船里的琵琶。
在桥下寻一处僻静的地方,发凉的石头,迎接你毫不知情地到来,幽幽的兰草,又目送你毫不知情地远去。
我曾经是雪花,温柔地落在你的掌心,又刹那沦入毁灭。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某个寂寥的午后,你若听见山林里响起若有若无的悠远的歌声,那是我腐烂肉体灵魂的新生。
一场从来遇见的遇见,一场错过,一场颠倒,你错过了你等待的姑娘,我错过了我命运牵引的情郎。
公众号:捡拾光阴的碎片
篇7:《晚望》古诗词鉴赏
《晚望》古诗词鉴赏
【原文】:
晚望
(宋)徐侨
陂沼盈盈闲绿水,郊原浩浩涌青禾。
烟连山际无人语,只有晚归樵牧歌。
【注释】:
①陂:bēi,池 塘。
②青禾:青苗。
【翻译】:
池塘里清澈的绿水安然而平静, 原野里广大无际的青苗翻滚飘动着。暮烟弥漫的山间空旷寂静,没有人谈笑的声音,只有那晚归的樵农在放声地唱着牧歌。
【赏析】:
诗人望见的景物有:满塘的绿水、无际的青苗、弥漫的山烟、放歌的归樵等。最后两句诗以声衬静,更显其静,诗人通过晚归樵夫的放歌来衬托暮烟弥漫的山间空旷而宁静,表现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前两句描绘春色之美:清澈的绿水,无际的青苗。后两句以声写静,更突出了山间的空旷宁静。全诗表现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情,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篇8:关于童年的美文欣赏:童年·凉溪·泥鳅及其他
我到过泰国的苏梅岛,蔚蓝而浩瀚的海让人惊叹不已;也曾忘情于九寨沟的五花海、五彩池,童话世界、原始风光令人浮想联翩;在武胜师范求学三年,响水滩的河水奔腾不息,一年四季,昼夜轰鸣,也是人生最难忘的乐章;也曾登临南部县的灵云山,俯瞰嘉陵江水滔滔东去,思绪万千……仁者喜山,智者乐水,江河湖海,入眼入心,无不喜爱。但是,最让人魂牵梦绕的,还是故乡的小溪和小河呀。
我的故乡在西充县槐树镇谢家沟。故乡的记忆,全在那一条小溪,那一条蜿蜒的小河。
我的老家三间房子,低矮而窄小。背靠着青梅山,面朝着后头山,山前山后栽上了绿绿的柏树,还有高大的青冈树、细柔的苦楝子、碧闪闪的榆树、油亮叶阔的桐子树……树下的荆棘和灌木繁茂,红色的马桑子,结着鲜红的泡儿的不知名的藤状植物,肥肥的地瓜根,甜甜的草根子……带给了孩提时代的我无限的乐趣。
但是,没有哪里的乐趣比得上小溪和小河呀。
我家院坝前,一条小溪款款绕流,溪水清清亮亮、优优雅雅地唱着歌儿跑向远处。两岸的芭茅和柳树,摇曳着身姿,在溪水边害羞地照着镜子。树上的蝉儿不知疲倦地歌唱,在轻风中,和着潺潺的水声。多数时候,溪水浅浅的,流动的时候溅起轻柔的水花。一到涨水的日子,溪水就变成了山洪,怒吼着,撕咬着,卷舔着,满满的一沟。
涨水的日子毕竟少。在记忆中,小溪永远是娟娟秀秀,温温柔柔。最令人喜爱的是,它是那样的凉爽。夏天的日子多热啊,但是小溪却是别有一番滋味。把脚丫伸进溪水,一股凉意顿时让人神清气爽。我的脚,我的手,我的每一处皮肤,都想浸入溪水,享受凉凉的爱抚。在凉爽的感觉中,我的心情变得平静,消去了烦躁;我的快乐油然而生,不需要理由。小溪就是天然的冷空调,天然的水吧和氧吧,我愿意整天泡在凉溪里。
这条小溪是从哪里来的呢?孩提时候的我很多次很多次去探秘。初夏的中午,蝉儿在歌唱,趁爸爸妈妈没有注意的时候,一个人蹑手蹑脚来到小溪边,无声无息地脱掉凉鞋,小心翼翼地挽起裤腿,穿一件背心,光着脚丫走进小溪里。呀,多么惬意的感觉!水儿凉凉的,溪水亲吻着我的小腿,脚底下的沙石调皮地搔着我,脚板痒酥酥的。我要踩着溪水向上走,去寻找那神秘的起源之地。
小溪时而宽,时而窄;时而深,时而浅。宽的地方,水流缓缓的;窄的地方,水流变急了,甚至有小小的漩涡。有一段是一个很深的洞,让小小的我感到害怕,我有些不敢从水里面走过去。小溪的水太清澈了,水底的小石子啦,小坑坑啦,泥土啦,长在水底的草啦,全都看得清。凭着自己的经验,能判断可不可以冒险涉水。大多数时候,总是轻巧而安全地过了洞,但是也有例外。有时水太深了,自己估计不足,走着走着感觉无法过去,会打湿裤裆的,很多次还是径直趟过去了——怕什么呢?打湿裤裆的感觉其实也很享受的。冰冰凉凉,有时溪水太凉了,以至于在夏天的时候自己还会打一个寒颤,但是小孩子就喜欢这种刺激呀!也有特别深的地方,我真的不敢过去。试了几次,实在太深,怕是连背心都会被打湿的,就放弃了,抓着溪边的草,后退着回来,从岸上走几步,到了水浅的地方,接着又踩进溪水里。
顺着溪水向上走了很久,出现了分岔,我当然选择了宽的那边继续向上。就这样一直到了山脚跟。溪水是从山坡上倒挂下来的。山坡很陡,荆棘丛生,溪水像一根银白的粗线,潺潺飞下。
没法溯溪而上,只得从坡的小路爬上去。
小溪是从半山腰的地边上流出来的,我坚持着往前探,终于找到了源头——不是一个泉眼,而是半山中的一块田!
这么高的山腰,居然有一块半圆形的水田,我感到太吃惊了!周围全是麦地,或是长满树木和柴草的山坡。这一块田,在蓝天白云之下,简直就是一块美玉,简直就是天上的一朵祥云!我情不自禁地走进田里,哎呀,这水怎么如此冰凉,比小溪里的水凉多了。我向着田的最里面走去,我想知道田里的水是怎么来的,水为什么这么多呀?我看到,田的最里面是一道高高的坎,坎壁下高高低低有十几个泉眼,泉水慢慢地从那几个嘴巴里吐出来,寂然无声,明明朗朗。怪不得小溪的水,四季长流不绝。可能是因为水太过冰凉,所以田里没有鱼儿,这让我觉得很遗憾。
从此,在春天和夏天,我总爱光着脚丫,独自重回水田。田里面,春天里有蝌蚪,夏天里可以看到青蛙。盛夏时这里稻子铺满了田,水田穿上了绿色的锦缎,蝉儿在田边的树上歌唱。我或是坐在田边凉荫之下小憩,或是弯腰戏水取乐,或是寻找田边的黄鳝眼,然后用手指循着眼洞勾进去,直到惊喜地感觉到指尖摸到了洞里黄鳝那软软的身体,然后猛地加力,有时候还真抓住了它,连着泥水,黄鳝扭着身体想逃,使劲地在我的手臂上缠绕,金黄黑亮,滑的很。然后,我就蹦蹦跳跳回家去,让妈妈给我做炒黄鳝吃。黄鳝的肉绵软绵软的,肉香和蒜苗的香味混在一起,真是难得的美味呀!
半山的水田毕竟太远了。更多的时候,我就在老屋旁边的小溪里玩。小溪的边上,长满芭茅,栽有柳树,还有枝繁叶茂的核桃树,高大的梧桐,妩媚的榆树,夏日的阳光再毒,有了这些树儿,小溪就永远是阴阴凉凉的,是天然的避暑游玩之所呀。
小溪里鱼是很难见的,螃蟹倒是很多。无论是硕大的,还是嫩小的,都抓过无数。烧螃蟹吃,是童年欢乐的曲调,余音袅袅几十年。
最难忘的是捉泥鳅。老屋旁的小溪,有一个较深的地方,也有点开阔,成了一个小小的池子。溪水异常干净,干净到可以喝进肚子里去。搭两块较大的石头,方便人站立,这个池子就成了淘菜洗衣的好去处。池子里的水天天换新的,时时来鲜的,正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呀。不过这些对于小孩来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在这里洗手洗脚。小孩子永远是爱玩水的,不管手脚是否需要洗,都要来这里打湿了,玩上半天。除了令人乐开花的凉爽,更重要的是,这里可以捉泥鳅。
泥鳅的身体大概就巴掌那么长吧,有大有小,深黑而微微斑驳,滑滑的,眼睛小小的,看起来像是头上的两颗小黑痣一样,嘴巴上有几根胡须。它有时浮到水面,吐出小小的水泡;有时贴在水底,似乎悠闲地睡着了;有时会几条十几条聚在一起,不知在开着什么有趣的会。我脱掉鞋子,小心翼翼地走进水池,生怕弄浑浊了水,轻轻地把手伸向泥鳅,慢慢地捧在手心里,然后缓慢向上,直到离开水面也别合上手,因为只要惊动了泥鳅,它就会用力地扭动,滑滑的身体让你很难抓住它。手摊着,摊着,慢慢地,慢慢地,然后放进盆子里,它就逃不掉了。如果手伸进水里的时候就惊动了泥鳅,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它们胡乱窜不说,还会钻进泥里,必须等好久好久,泥鳅们重新来到泥外,放松了警惕才好捉。小时候捉泥鳅是多么快乐呀,整个中午都在和泥鳅斗智斗勇,直到把泥鳅捉完了,或是捉到自己累了才罢。神奇的是,水池里的泥鳅明明已经被我捉完了,怎么第二天又出现了几条,有时甚至是十几条,二十几条呢?泥鳅似乎永远捉不完,完了又有,完了又有,整个夏天,捉泥鳅让我刺激而开心。
在捉泥鳅的时候,家里养的猫猫就迫不及待地等着了。它来到小溪的池子边,围着盆子打转,喵喵地叫着,嘴巴似乎想伸进盆子的水里吃鱼却又怕打湿了胡子,把爪子伸进盆子抓鱼又怕水,急不可耐,眼睛瞪着我,叫声又响又急,似乎催着快点奖赏给它一条泥鳅。
我当然会奖赏它的。因为这只猫实在是太乖了。它是一只三花猫,皮毛有黄、白、黑三种颜色,比双色或单色的猫漂亮许多,是猫中的美女。更重要的是,三花猫最避鼠,老鼠最怕的就是三花猫了。自从我们家里有了三花猫,老鼠们就退避三舍了。(别的猫老鼠就不太怕,有的猫就在近处,老鼠也不躲避——哪里还有猫的威严啊!)况且,我家的猫太通人性。有一天晚上,月光朗朗,四下里静悄悄的,我突发奇想对它说话,想看看它能否听懂我的话。我说:“猫咪咪,打个滚,打个滚!”它竟然在地上一个翻滚过去,又一个翻滚过来,真的,喜得我想把它融进心里去。
我捞出一条大泥鳅扔到水盆外,猫猫一下咬住它,嘴里发出很粗的低吼,然后就走到岸边,不知躲在哪里享受美味去了。
有一件事很费解的,直到现在也没有搞明白。有一天傍晚,我捉了二十多条泥鳅。我把装泥鳅的盆子端回家,放在街沿上。天就要黑了,妈妈说,明天再杀泥鳅吧。我担心猫猫偷吃,用一个红苕篼篼扣住盆子,还压了一块砖,才放心地睡了。没有想到第二天早上揭开篼篼一看,所有的泥鳅都不翼而飞了。它们到哪里去了呢?这成了孩童时候最神秘的一件事情了。
我家是单家独户,不过,孩子们永远是爱一起玩一起瞎闹的。小溪下游的孩子们也来了,和我一起捉泥鳅。大家一起捉泥鳅,是多么愉快呀,小溪里荡漾着我们的歌声:
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
小溪的洞子里到处是泥鳅。
天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鳅,
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
小牛的哥哥带着他捉泥鳅,
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
……
有一天,他们邀请我到村口的河边去捉蝉子。河边?河在哪里?小溪再往前流几百米,就汇进了河里呀。
我哪里还控制得住激动的心情呢?悄悄商量好了,第二天,趁爸爸妈妈睡午觉就跑了。小伙伴早等着我了,跑到离家一百米的地方,我们的部队就汇合了。
我们向村口的河奔去。这条河,贯穿了整个村子,蜿蜿蜒蜒的,像一条明亮的带子。坐在河边,我的心飞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老屋前的小溪最终流进了小河,小河淙淙奔向哪里呢?应该是大河吧,大河又流向哪里了呢……
小河比小溪也宽不了多少,可能因为谢家沟是个夹皮沟的原因吧。河水碧绿碧绿的,在中午的阳光下冒着水汽。河边,很多很多的白蜡树,还有洋槐树、大核桃树、大桑树……蝉子就在树上叫着,它们的合唱此起彼伏。这边的合唱才刚刚停歇,那边的合唱又开始了,有时远远近近的都齐唱起来。我们的目光在树上寻找,看见了,看见了!蝉子就停歇在树干上,树杈上,树枝上。高处有,低处也有。黑色的身体,头上的两边是黑色的眼睛,它们都长着透明的长而宽的翅膀。它们唱歌的时候,翘着尾巴,肚子下面似乎裂开了一样。它们使劲地演唱的时候,没有想到我们的小手已经伸向它们了。小手终于捂住蝉子了,它成了我们的玩物。我们让它欢叫,放在耳朵旁听它抗议。我们看它鸣叫的时候,肚子下的腔就打开了。我们用线绑住它的腿,然后看它飞出去,又被线扯回来。
蝉子会蜕壳的,那蝉蜕黄亮剔透,很轻巧。据说,蝉蜕是中药,可以卖钱的,我们找到了很多,终究没有卖到过钱,可是我们仍然乐此不疲。
初夏季节,河水并不深。洪林说,我们去逮鱼吧。于是大家欢呼着跑进河里。
我们选好了河的一段,我们要“竭河而渔”。上游由几个小伙伴负责截断河水,下面由另外几个负责。怎么截断呢?用手挖来河里、河边的泥巴,做成一道小小的“堤坝”横在河道里就成了。当上下两道泥巴“堤坝”累成以后,就把中间的水抛出去。我们齐心协力地用手抛水,里面水位渐渐降低,到我们汗如雨下的时候,河道里终于几乎没有水了,鱼儿们逃无可逃,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开始抢鱼了,以至于大家的脸上身上沾满了泥巴,都成了小花猫了。大家互相嘲笑,把鱼穿在一截细长的柳树枝上,提着自己捉的鱼,心满意足地回家去。
有一天,我独自一人到小河里捉鱼。因为我知道,小河上有一座桥,桥下有一个石头腔,石头腔里有很多鱼。我把腔口筑了小小的堤,还没有向外抛水,就迫不及待地伸手进去搅动,哎呀,里面的鱼惊恐地挣扎乱窜,“砰砰砰砰”之声不绝于耳,听得我心花怒放!那一天,我捉到了二十多条鲫鱼呢。外祖母给我煎鱼,那可是真正的野生鱼啊!
初夏过去了,小河的水渐渐变深了。洪林说,要教我游泳,我激动得无法形容。
于是天天盼着他来教我。有一天中午,他轻手轻脚地走过我家门前的小溪,给我使了一个眼色,我马上会意了。
我们偷偷地来到河边。我们都脱了个精光。夏天的中午,阳光火辣辣的,河边不会有大人的。
洪林说,你就拉着岸边的白蜡树枝,使劲地板吧。我很兴奋,用一根绳子拴在腰间,另一头拴在白蜡树上。洪林自己游向上游去了,似乎在向我炫耀。我拉着绳子,用手刨,用腿板。过了一会儿,觉得游泳可能就这么简单吧,就私自解开了绳子。我丢开绳子,得意地用手刨啊,用脚蹬啊,似乎自己早就是游泳健将了。不料,身体向河中心移动,脚下踩不着河岸了,身体由不得我,下沉了!我慌了,更加使劲地乱蹬,越蹬越移向河中心,越蹬越是往下沉。
糟了,糟了!我根本就没有学会。我喝了两口河水了,我被呛了!我肯定会被淹死了!死亡狞笑着向我撞来。
幸运的是,洪林恰好游回来,看不见我,但是看到了水面上那几根我脑袋顶的头发。他飞快地游过来,有力地抱着我的腋窝两边,脚下踩水,把我救上了岸。
我心有余悸,洪林责怪我,我后悔莫及。现在想来,真是幸运至极呀。
当然,日后我还是学会了游泳。成年以后,想起孩提时代,小溪的惊险,洪林的恩情,牢牢地印在心里了。
现在,因为举家都住在城里,只有祭祖上坟的时候才回故乡去。故乡寂寥少人,当年的玩伴都已人到中年,而且在外打工,老家整个村子留守的人也屈指可数,儿童相见不相识,令人唏嘘。故乡的小溪,夏季的日子里它还是那么凉,水里或许还是有泥鳅,岸边的蝉儿依然在歌唱,每次看到小溪和小河,就想起小时候的欢乐来,只是,我永远也不可能下去捉泥鳅或是游泳了。
公众号:天府散文
【溪晚凉古诗词】相关文章:
1.溪桥晚兴阅读答案
5.晚秋游中溪,晚秋游中溪唐彦谦,晚秋游中溪的意思,晚秋游中溪赏析
6.凉思读后感
7.月凉语录
8.古诗词
9.茂名高凉岭
10.秋意浓凉人意抒情散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