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复习二:古诗词识记
“kkhao323”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复习二:古诗词识记,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复习二:古诗词识记,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复习二:古诗词识记
(第二册)
13课:《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57、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58、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59、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60、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61、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14课:《滕王阁序》
62、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63、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64、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6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66、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67、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68、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69、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70、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71、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15课:《师说》(韩愈)
72、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7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7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7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76、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6课:《阿房宫赋》(杜牧)
77、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
78、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79、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80、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戌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81、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8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7课:《六国论》(苏洵)
83、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84、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85、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86、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87、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8课:《游褒禅山记》
88、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89、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也。
19课:《伶官传序》(欧阳修)
90、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天下者,可以知之矣。
9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92、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9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20课:《石钟山记》(苏轼)
94、《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95、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96、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21课:《项脊轩志》(归有光)
97、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J,亦遂增胜。
98、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99、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100、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秭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101、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22课:《五人墓碑记》(张溥)
102、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103、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104、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23课:《登泰山记》(姚鼐)
105、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106、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24课:《病梅馆记》(龚自珍)
107、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108、予购之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篇2: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复习一:古诗词识记
13课:《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14课:《勾践灭吴》(《国语》)
4、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历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5、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6、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7、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8、果行,国人相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15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0、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6课:《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13、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14、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17课:《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15、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16、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17、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18、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19、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0、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8课:《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2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2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4、王无罪岁,则天下之民至焉。
19课:《劝学》(《荀子》)
25、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8、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0、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0课:《秋水》(《庄子》)
3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岸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32、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33、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21课:《过秦论》(贾谊)
34、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35、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36、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37、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38、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9、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40、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1、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基业也。
4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2课:《鸿门宴》(司马迁)
44、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5、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46、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47、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48、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49、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23课:《兰亭集序》
50、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51、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4课:《归去来兮辞》(陶潜)
5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53、舟遥遥以轻?,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曦微。
54、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55、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56、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第二册)
13课:《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57、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58、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59、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60、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61、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14课:《滕王阁序》
62、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63、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64、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6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66、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67、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68、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69、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70、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b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篇3: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古诗词识记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1.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古诗词识记
2.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复习二:古诗词识记
3.20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复习一:古诗词识记
4.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复习三:古诗词识记
5.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古诗词
6.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测试题
7.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预测题及答案
8.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模拟试题
9.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备考练习题参考
10.20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预测题
篇4: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古诗词
1.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元。关汉卿《窦娥冤》)
2.着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阴。(元。关汉卿《包待制智斩鲁斋郎》)
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元。虞韶《日记故事》)
4.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元。李开先《宝剑记》)
5.花落水流红,用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元。王实甫〈西厢记〉)
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无名氏《争报恩》)
7.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8.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喜来春》)
9.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题墨梅》)
10.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元。李寿卿〈伍员吹萧〉)
11.养军千日,用军一时。(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
12.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明。汤显祖〈牡丹亭〉)
13.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明。刘基《卖柑者言》)
14.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对联)
1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东林书院门前对联)
16.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17.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18.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19.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20.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1.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古诗词识记
2.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测试题
3.历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真题及答案
4.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预测题及答案
5.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试题及答案
6.2016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模拟试题
7.2015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预测题
8.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备考练习题参考
9.2017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复习一:古诗词识记
10.2017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复习三:古诗词识记
篇5:成人高考高起点地理复习要点精选二
1 季风区降水较多,非季风区降水(较少)
2 我国大油田自北向南排列的是(大庆,辽河,华北,胜利)
3 陆地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是(植物)
4 鞍山棉纺织工业布局的依据是(平衡职工性别)
5 特大型船只由伦敦航行至香港,经过(马六甲海峡)
6 当前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
7 8月,印度盛行的风向是(西南)
8 长江流域从中游至下游依次是(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
9 (伏尔加河)是只流径一个国家的河流
10 我国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形态,主要是(流水侵n的结果)
11 当北京炎热多雨时,意大利首都罗马的季节是(炎热干燥的夏季)
12 地震烈度的大小同震级,震中距离远近等有(直接关系)
13 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级有(辽宁山东)
14 我国旱涝灾害形成的最重要原因是(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15 (埃及)隔苏伊士运河与亚洲接壤
16 美国著名的宇宙航空研究中心是(休斯敦)
17 国家多的半岛(巴尔干)
18 纺织是(轻工业)
19 北回归线所经过的亚洲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20 极圈一年中有一半时间(是极昼)
21 已知甲城在乙城的正南,甲30s,40e,乙是(30s以北,如30n,40e)
22 中南半岛上与我国为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
23 位于五大洲之间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
24 印度到大西洋近便的航线(红海-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25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少的主要主要原因是(受夏季风影响小)
26 京沪线与陇海线的交点是(徐州)
27 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灾害最为严重的(几个国家之一)
28 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是(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29 水能与煤炭石油比较其优点(不污染环境,是清洁的能源)
30 (向斜)是一种地质构造
31 太原的钢材运到郑州(铁路)
32 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搬运作用以(流水)为主
33 (地中海气候)由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
34 我国水资源的究竟和时间分配特点(地区分布不均,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35 以工业为主,农牧业不占重要地位的是(英国,意大利)
36 我国三大平原共同的地形特征是(主要都是河流冲积形成的,地势低平)
篇6: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高分复习技巧
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高分复习技巧
1、要仔细审题。
在考试过程中,解答每一道题都要审好题,不仔细审题,容易答错、答偏。审题时不能粗枝大叶,不可求快,有些题要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以免答非所问。单选题要看清楚是选正确的一组还是错误的一组。简答题要看明白题意,看清要求回答什么,是一问还是两问。作文则要明确题目、材料及其要求中的限制部分和未限制部分,准确、全面地把握题意。
2、要认真答题。
①答题的程序,一般是按照试题的次序,一道一道地往下答,如果遇到难题或一时答不出来的'题,先跳过去。也有人先写作文后答题。考生可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答题程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要掌握好时间,留给写作的时间不要少于50分钟(大、小两篇作文)。②答题的要求,选择题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简答题要看清楚是用文章原句回答还是用自己的话回答,有没有字数的限制。作文要注意标点写在格内(标点占格)。③复查,做完全部试题后要认真检查一遍,查漏补缺,有些题还要重新审题,防止误答和漏答。
3、不同类型的题,要用不同的答题方法。
①选择题:如果能瞬时准确地把答案找出最好。假如没有把握,就采用排除法,即从排除最明显的错误选项开始,把接近正确答案的选项留下,再作分析比较,逐一否定,最终选定正确答案。科技说明文的选择题,先看题再看文,然后按顺序答题。答题可采用对位法,即把选择项(命题语言)和原文(材料语言)相关的部分对照比较,辨析经命题者的语言转换后,选项是否符合文意,即可作出判断。
②简答题:现代文阅读,先看题,再看文,然后依次答题。答案语言要简明,要点要鲜明,表述意思要清楚,不要写上一大串多余的话,以至于把正确的要点淹没了。
③文言文先看文,再看题。文言文试题选文篇幅不长,但因为有语言障碍,看它两遍,大致了解写的是什么事、什么人、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哪个人物是主要的,想想作者写这件事、这个人要说明什么,然后依次作答。个别词、句没看懂,不一定会影响答题,按自己的理解来答好了,不要慌。
④作文:动笔前先构思,“意在笔先”,打腹稿或列个提纲都可以。列提纲过程就是根据中心意思筛选材料并把它条理化的过程。如何写作文应该有个通盘的考虑。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主次不分,中心不顾,就像“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这是写作的大忌。
4、卷面要整洁、字迹要工整,标点符号要正确使用。
卷面脏乱,字迹潦草,让人无法辨认,反映了答题态度不够严肃,也是对阅卷老师的不尊重,会影响成绩的评定。因此,考试时要认真对待,不要马虎从事。考生一定要沉着应考,仔细审题,认真作答,相信自己能考出好成绩。
篇7: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模拟试题
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模拟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24分,每小题4分)
第1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 他领导的科研小组研制出的新产品,为节能作出了重大贡献。
C. 从义理、考据和辞章这三者中,义理应当是灵魂,是统帅。
D.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答案:D
第2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他在课堂上随便聊天,甚至接听手机,还不以为然。
B. 他对以前的所做所为,感到痛心疾首,决心重新做人。
C. 我们主任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失之偏颇,问题本身并没有那么严重。
D. 听了张教授的一堂国学课,如醍醐灌顶,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答案:A
第3题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文言实词数量很大,词义__________丰富,用法也比较复杂;文言虚词__________数量有限,但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__________是多方面的。__________,正确理解词义和判断使用功能,__________成了读文言文的基础。
A. 相当 则 却 因此 就 B. 相当 虽然 却 因此 就
C. 不但 则 仍 当然 必然 D. 不但 虽然 仍 当然 必然
答案:B
第4题 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 但是 甚至 而且 B.甚至 可是 即使 况且
C.尽管 可是 即使 而且 D.即使 但是 甚至 而且
答案:D
第5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面对世界迅猛发展的势态,中国要为自己的发展努力打下物质基础和精神准备。
B. 从小学、中学、大学这三个人生学习阶段中,中学的教育至关重要。
C. “3·15”晚会上,对于那些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的厂家,消协给予了不留情面的曝光。
D.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都忘不了你们对我的关怀与支持。
答案:D第6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木讷 纳税 呐喊 方枘圆凿B. 蝉联 单于 禅让 蟾宫折桂
C. 旌旗 菁华 荆棘 泾渭分明 D. 剽悍 飞镖 漂染 虚无缥缈
答案:C
二、(16分。每小题4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面试题。
①__________右耳、右视野的所闻所见总是传给左脑;左耳、左视野捕捉到的信息,则全部输入右脑;在左、右脑之间,有一条被称为“脑梁”的管道。
②脑梁起到沟通左右脑的作用,使它们协调合作,维持大脑的正常运转。美国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斯佩里博士的实验证明,人的“脑梁”一旦被阻断,右脑获得的图像信息便无法输送给左脑的语音职能部门。他曾在脑梁阻断者的左视野内放上螺母、螺栓,然后问:“这是什么?”回答是“不知道”。可是当问“这东西如何使用”时,患者便双手拿起螺母螺栓,将它拧到一起。
③这项实验证明__________。
④右脑与左脑不同,还在于它的信息容量比左脑大得多。当今,计算机的能力之大令 人惊叹。到目前为止,计算机的容量最大已达100亿比特,如果将人脑记忆换算成比特,那么一个人的大脑每秒钟能接受lo亿比特的信息。当然,人还有“忘却”这个特点,但是即使假如99%被忘掉,只有1%被记住,人的一生能记忆的信息量为10的16次方,仍高于计算机100万倍。
⑤人的记忆宛如一盘盘录像带,所有看型堕场景、所有听到的事情,都被无一疏漏地 录下来。右脑,恰似一座能无限收藏录像带的巨型仓库。为了便于提取,给每盘带上依场景、情节的不同贴上标签,这便是左脑的功能之一语言的职责。
⑥右脑的记忆容量是左脑的l00万倍,在那些只重视左脑开发的家庭、幼儿园、学校 中,孩子们右脑“仓库的空地”,将会越来越大。
第7题 第⑤段画线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其作用是( )
A. 形象地说明右脑在记忆中的巨大作用。
B. 形象地说明人脑在记忆中需要大量接收和储存信息。
C. 形象地说明人脑在记忆中的巨大功能。
D. 形象地说明人脑在记忆中接收信息时的特点。
答案:D
第8题 第⑥段画线的句子,其含义是( )
A. 孩子们的右脑的记忆功能将越来越得不到充分利用。
B. 孩子们的右脑的记忆容量将越来越大。
C. 孩子们的右脑将会越来越加剧退化。
D. 孩子们的右脑的负担将会越来越重。
答案:A
第9题 在第①段空白处应填入的一句是( )
A. 脑梁在人脑的记忆功能中占有重要位置。B. 右脑的记忆功能比左脑要大得多。
C. 左右脑是怎样协作配合的呢?D. 人的大脑是怎样发挥记忆功能的呢?
答案:C
第10题 在第②段空白处应填入的一句是( )
A. 如果脑梁阻断,人便处于失语状态,仍具有认知能力。
B. 如果脑梁阻断,人便处于无法用语言表述物体的状态,但仍能通过形象认出物体和了解它的使用方法。
C. 脑梁一旦被阻断,人便不知道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但仍能凭感觉了解事物的某些特点及其使用方法。
D. 脑梁若被阻断,人便处于失语状态,就没有认知能力。
答案:B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10分)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面试题。
粱实秋写过一篇散文《寒梅着花未》,涉及到文艺的批评方法、诗的艺术特质和诗人气质这些重大的理论课题,倘若写成理论专著,他自会旁征博引有理有据纵横驰骋,以充分阐释他的诗学见解和美学观点。可是在一篇千字散文中完成这种命意[注],是十分困难的,不仅需要容量的浓缩,而且需要在散文文本允许的限度之内,以散文的笔致完成理论观点的传达,自然需要散文的大手笔和理论大家共聚一身的禀赋了。
这篇文章先援引了刘延涛先生有关王维的一段议论,引文指出刘大杰先生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批评王维“对于民生漠不关心”,论据是王雏的五言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见了乡人,不问民生的疾苦,不问亲友的状况,只关心窗前的梅花,可知这派诗人,除了他个人以外,对于现实社会,是完全闭着眼了。”梁实秋以率直明彻的文风,首先表明同意刘延涛的见解——刘大杰对王维“实在责备太过”,他继而指出这是由于文艺批评‘‘堕入了一般庸俗的邪见——以为凡是文学作品皆千篇 一律的反映民间疾苦,否则便是无视于现实社会。”紧接着他便明确立论:“殊不知文学范围很广,社会现象复杂,文学创作不能限于某一单独题材。我们评论作家,也不应单凭一首小诗来论定作者全部的性格。”在这篇短文中,梁实秋简述了王维的生平和际遇,并指出他写此诗时,大约是开元盛世,很难要求他询问“来日朱门前,有无冻死骨”之类的话。语言在平静中舍激越,于恬适中显泼辣。他又结合王维的诗,谈到诗的艺术特质:“诗不比散文,要特剐讲究情趣格调。四友斋丛话说‘五言绝句当以王右丞为绝唱’,评价实在很高。五言绝句,局面很小,容不下波澜壮阔的思潮,只好拈一星半点灵机隽语,既不可失之凝滞,亦不可过于庄严。像王维这首杂诗,温柔潇洒,恰如其分,不愧为绝唱。凡是有过离乡羁旅经验的人,谁不惦念其家园中的一草一木,人情所系,千古无殊。”这确是以平朴笔墨阐释了诗的.艺术真谛。
【注】命意。作文时的根思。
第11题 梁实秋认为“文艺批评一一般庸俗的邪见”是什么?(6分)
答案:凡是文学作品皆千篇 一律的反映民间疾苦,否则便是无视于现实社会。
第12题 作者认为“五言绝句”“只好拈一星半点灵机隽语”的原因是什么?(6分)
答案:局面小,容不下波澜壮阔的思想。
第13题 第一段中“这种命意”所指的内容是什么?(6分)
答案:充分阐释他的诗学见解和美学观点。
第14题 作者认为用散文完成理论观点的阐述,需要具备什么条件?(4分)
答案:需要散文的大手笔和理论大家共聚一身的禀赋。
第15题 第二段中,梁实秋对刘延涛和刘大杰的观点,分别持有什么态度?(3分)
答案:同意刘延涛的见解,否定刘大杰的观点。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试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细小的尘埃。
第16题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描写景物时采用了什么样写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分)
答案:(近处田野的远处是波光粼粼的水面;远处山脊背后是突兀的青翠的峰峦。)由远及近、由低到高;给人颇有层次、立体感。
第17题 从诗的内容看,“极目”和“无氛垢”的原因是否是相同的?说说你的理由?(5分)
答案:是相同的(雨后);因为雨后,明净清新,才能够“极目”看得更远。也因为雨水的作用,空中才“无氛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鄜延①境内有石油②。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 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浥③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 皆黑。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④文为 “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
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令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 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⑤矣。造煤人盖未知石烟之利也。石炭烟亦大,墨人衣。予戏 为《延州诗》云:“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 阳尘。”
第18题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说说它的含义。(6分)
答案:于是就大量地制作,那标识有“延川石液”的墨就是它。这句话证实了作者对石液用途的看法。
第19题 从文中看出作者最先开始使用的是什么物品?对它的预期怎样?(4分)
答案:延川石液(或石油烟灰制作的墨);预期是“必大行于世”。
第20题 第二段中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作者忧虑的是什么?提倡使用的是什么?有何理由?(6 分)
答案:忧虑是造煤人大量砍伐山林使之成为“童”山;提倡采用“石烟”墨;因为“石烟”墨的原料“石油”“生于地中无穷”。
五、作文(60分)
第21题 请以“见异思迁”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60分)
答案:略。
篇8: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作文考试应试技巧
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作文考试应试技巧
对于参加成人高考的考生来说,由于平时做题不多,不够熟练,考试时很多人感到时间不够用。因此,在平时模拟练习时要计算每部分考题所用的时间,特别把握好作文的时间。
很多平时成绩不错的考生在考场上会出现写不完作文的情况。可以先用50分钟的.时间写完作文,然后再回答其他题目。
如何才能使作文获得较高的成绩呢?
首先,考生对作文不要抱有过高的期望。
作文是一道含分最高的考题,不少考生对其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甚至使用一些非常的手段,如押题、背诵一些范文,等等。“其实,这种做法无异于赌博,押中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届时如果准备好的篇章文不对题,岂不是自己把自己害了吗?”
第二,把握作文特点,发挥自己擅长的文体,赢得阅卷老师青睐。
由于成人高考作文采取自拟题目的形式,建议考生把大的题目往小拟。平时训练作文立意时,可采用一题多立意的方式,以提高立意构思的能力,争取在考试时写出有思想认识深度、立意新颖的文章。
此外,考试不再对文体进行限制,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由地选择自己熟悉、擅长的文体。对一般考生来说,在复习时,选择记叙文和议论文两种文体进行练习就可以了。
最后,要注意布局谋篇,严格限制字数。作文题目要求考生在短小的篇幅中完整地表达意思,这就特别要求考生重视文章的布局,注意层次之间的联系。“考生在练习时要注意布局谋篇,搞清作文结构,而不要重复的话写一大堆,这样既超出字数浪费时间,又得不到阅卷老师的好感。”
篇9: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24分,每小题4分)
第1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 他领导的科研小组研制出的新产品,为节能作出了重大贡献。
C. 从义理、考据和辞章这三者中,义理应当是灵魂,是统帅。
D.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答案:D
第2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他在课堂上随便聊天,甚至接听手机,还不以为然。
B. 他对以前的所做所为,感到痛心疾首,决心重新做人。
C. 我们主任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失之偏颇,问题本身并没有那么严重。
D. 听了张教授的一堂国学课,如醍醐灌顶,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答案:A
第3题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文言实词数量很大,词义__________丰富,用法也比较复杂;文言虚词__________数量有限,但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__________是多方面的。__________,正确理解词义和判断使用功能,__________成了读文言文的基础。
A. 相当 则 却 因此 就 B. 相当 虽然 却 因此 就
C. 不但 则 仍 当然 必然 D. 不但 虽然 仍 当然 必然
答案:B
第4题 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 但是 甚至 而且 B.甚至 可是 即使 况且
C.尽管 可是 即使 而且 D.即使 但是 甚至 而且
答案:D
第5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面对世界迅猛发展的势态,中国要为自己的发展努力打下物质基础和精神准备。
B. 从小学、中学、大学这三个人生学习阶段中,中学的教育至关重要。
C. “3・15”晚会上,对于那些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的厂家,消协给予了不留情面的曝光。
D.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都忘不了你们对我的关怀与支持。
答案:D
第6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木讷 纳税 呐喊 方枘圆凿B. 蝉联 单于 禅让 蟾宫折桂
C. 旌旗 菁华 荆棘 泾渭分明 D. 剽悍 飞镖 漂染 虚无缥缈
答案:C
二、(16分。每小题4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面试题。
①__________右耳、右视野的所闻所见总是传给左脑;左耳、左视野捕捉到的信息,则全部输入右脑;在左、右脑之间,有一条被称为“脑梁”的管道。
②脑梁起到沟通左右脑的作用,使它们协调合作,维持大脑的正常运转。美国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斯佩里博士的实验证明,人的“脑梁”一旦被阻断,右脑获得的图像信息便无法输送给左脑的语音职能部门。他曾在脑梁阻断者的左视野内放上螺母、螺栓,然后问:“这是什么?”回答是“不知道”。可是当问“这东西如何使用”时,患者便双手拿起螺母螺栓,将它拧到一起。
③这项实验证明__________。
④右脑与左脑不同,还在于它的信息容量比左脑大得多。当今,计算机的能力之大令 人惊叹。到目前为止,计算机的容量最大已达100亿比特,如果将人脑记忆换算成比特,那么一个人的大脑每秒钟能接受lo亿比特的信息。当然,人还有“忘却”这个特点,但是即使假如99%被忘掉,只有1%被记住,人的一生能记忆的信息量为10的16次方,仍高于计算机100万倍。
⑤人的记忆宛如一盘盘录像带,所有看型堕场景、所有听到的事情,都被无一疏漏地 录下来。右脑,恰似一座能无限收藏录像带的巨型仓库。为了便于提取,给每盘带上依场景、情节的不同贴上标签,这便是左脑的功能之一语言的职责。
⑥右脑的记忆容量是左脑的l00万倍,在那些只重视左脑开发的家庭、幼儿园、学校 中,孩子们右脑“仓库的空地”,将会越来越大。
第7题 第⑤段画线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其作用是( )
A. 形象地说明右脑在记忆中的巨大作用。
B. 形象地说明人脑在记忆中需要大量接收和储存信息。
C. 形象地说明人脑在记忆中的巨大功能。
D. 形象地说明人脑在记忆中接收信息时的特点。
答案:D
第8题 第⑥段画线的句子,其含义是( )
A. 孩子们的右脑的记忆功能将越来越得不到充分利用。
B. 孩子们的右脑的记忆容量将越来越大。
C. 孩子们的右脑将会越来越加剧退化。
D. 孩子们的右脑的负担将会越来越重。
答案:A
第9题 在第①段空白处应填入的一句是( )
A. 脑梁在人脑的记忆功能中占有重要位置。B. 右脑的记忆功能比左脑要大得多。
C. 左右脑是怎样协作配合的呢?D. 人的大脑是怎样发挥记忆功能的呢?
答案:C
第10题 在第②段空白处应填入的一句是( )
A. 如果脑梁阻断,人便处于失语状态,仍具有认知能力。
B. 如果脑梁阻断,人便处于无法用语言表述物体的状态,但仍能通过形象认出物体和了解它的使用方法。
C. 脑梁一旦被阻断,人便不知道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但仍能凭感觉了解事物的某些特点及其使用方法。
D. 脑梁若被阻断,人便处于失语状态,就没有认知能力。
答案:B
【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复习二:古诗词识记】相关文章:
9.成人高考考试时间
10.如何复习成人高考英语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