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谷风》
“会飞的自由鱼”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诗经——《谷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诗经——《谷风》,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诗经《谷风》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婚,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畜,反以我为仇。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婚,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译文
山谷中大风飒飒作响,阴云满天雨水流淌。本应共同努力心心相印,不该如此发怒把人损伤。采来蔓菁和萝卜,却将根茎全抛光。不要背弃往日的誓言:“与你生死相依两不忘。”
踏上去路的脚步迟缓踉跄,心中充满了凄楚惆怅。只求近送几步不求远,哪知仅送我到门旁。谁说荼菜味苦难下咽,我吃来却像荠菜甜又香。你们快乐地新结姻缘,亲密得就像兄弟一样。
泾水因渭水流入而变浊,水底却清澈如故明晃晃。你们快乐地新结姻缘,不要把我来诽谤。别到我修筑的.鱼坝去,也别碰我编织的捕鱼筐。我的自身还不能见容,又怎能顾及我去后的情况。
就像到了深深的河流,用木筏或小船过渡来往;好比到了浅浅的溪水,便浮着游着来到岸上。往日家中有什么没什么,我都为你尽心地操持奔忙。凡是邻居有了难事,就是爬着也要前去相帮。
你不能体怜我也就算了,反把我当作仇敌孽障。拒绝了我的一片好心,就像货物无法脱手交账。以往生活在忧虑和贫苦中,与你一起患难同当。如今家境有了好转,你却把我当成毒物祸殃。
我准备好美味的菜食贮藏,为了度过冬季的匮乏时光。你们快乐地新结姻缘,却用我的积蓄把贫穷抵挡。粗声恶气地拳脚相加,还把苦活狠压在我肩上。全不顾惜当初的情意,“唯我是爱”真像空梦一场。
注释
(1)习习谷风两句:习习,和舒貌。谷风,东风,生长之风。以阴以雨,为阴为雨,以滋润白物。这两句说,天时和顺则百物生长,以喻夫妇应该和美。一说,习习,逢连续不断貌;谷风,来自大谷的风,为盛怒之风;以阴以雨,没有晴和之意;这两句喻其夫暴怒不止。
(2)黾(mǐn敏)勉:勤勉,努力。
(3)葑:蔓菁也。叶、根可食。菲:萝卜之类。
(4)无以下体:意指要叶不要根,比喻恋新人而弃旧人。以,用。下体,指根。
(5)迟迟:迟缓,徐行貌。
(6)违:恨也。
(7)伊:是。迩,近。
(8)薄:语助词。畿(jī机):指门槛。
(9)荼(tú图):苦菜。
(10)荠:荠菜,一说甜菜。
(11)宴:快乐。昏,即“婚”。
(12)泾、渭:河名。
(13)湜湜(shí时):水清见底。沚(zhǐ止):水中小洲。一说底。
(14)屑:洁。
(15)逝:往,去。梁:捕鱼水坝。
(16)发:打开。笱(gǒu苟):捕鱼竹笼。
(17)躬:自身。阅:容纳。
(18)遑:来不及。恤(xù序):忧,顾及。
(19)方:筏子,此处作动词。
(20)匍匐:手足伏地而行,此处指尽力。
(21)能:乃。慉(xù序):好,爱惜。
(22)雠(chóu仇):同仇。
(23)贾(gǔ古):卖。用:指货物。不售:卖不出。
(24)育:长。育恐:生于恐惧。鞫:穷。育鞫:生于困穷。
(25)颠覆:艰难,患难。
(26)于毒:如毒虫。
(27)旨:甘美。蓄:聚集。
(28)御:抵挡。
(29)洸(guāng光)、溃(kuì愧):水流湍急的样子,此处借喻人动怒。
(30)既:尽。诒:遗。肄(yì义):劳也。
(31)伊:唯。来:语助词。塈(xì系):爱。
篇2:诗经——《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沂沚。宴尔新昏,不我悄以。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之,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鞠,及尔颠复。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本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墍。
赏析:
本诗描写一个遭受丈夫遗弃的妇女的不幸命运,表达了对喜新
厌旧、背信弃义的男子的怨恨,同时也表示内心一种惋惜。诗以谷
风起兴,追述了往日生活,对了今日的遭遇,诉说了内心的痛苦和
无奈。主要采用对比手法,有男女主人公的对比,正是在对比中突
出了鲜明的性格和深长的感情。
篇3:《诗经: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宴尔新婚,不我屑以。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畜,反以我为仇。
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宴尔新婚,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既诒我肄。
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注释:
1、习习:和暖舒适的样子。谷风:东风。
2、黾勉:努力,勤奋。
3、葑、菲:蔓菁、萝卜一类的菜。
4、不以:不用。下体:根部。
5、德音:指夫妻间的誓言。违:背,背弃。
6、迟迟:缓慢的样子。
7、中心:心中。违:恨,怨恨。
8、伊:是。迩:近。
9、薄:语气助词,没有实义。畿:门坎。
10、荼:苦菜。
11、荠:芥菜,味甜。
12、宴:乐,安乐。
13、泾:泾水,其水清澈。渭:渭水,其水浑浊。
14、湜湜:水清见底的样子。沚:止,沉淀。
15、不我屑以:不愿意同我亲近。
16、梁:河中为捕鱼垒成的石堤。
17、发:打开。笱:捕鱼的竹笼。
18、躬:自身。阅:容纳。
19、遑:空闲。恤:忧,顾念。
20、方:用木筏渡河。舟;用船渡河。
21、丧:灾祸。
22、匍匐:爬行。这里的意思是尽力而为。
23、慉:好,爱。
24、雠:同“仇”。
25、阻:拒绝。
26、贾:卖。不售:卖不掉。
27、育恐:生活在恐惧中。育鞠:生活在贫穷中。
28、颠覆:艰难,患难。
29、毒;害人之物。
30、旨蓄:储藏的美味蔬菜。
31、洸:粗暴。溃:发怒。
32、既:尽。诒:遗留,留下。肄:辛劳。
23、伊:惟,只有。余:我。来:语气助词,没有实义。墍:爱。
译文:
和熙东风轻轻吹,阴云到来雨凄凄。
同心协力苦相处,不该动辄就发怒。
采摘蔓菁和萝卜,怎能抛弃其根部。
相约誓言不能忘,与你相伴直到死。
出门行路慢慢走,心中满怀怨和愁。
路途不远不相送,只到门前就止步。
谁说苦菜味道苦,和我相比甜如荠。
你们新婚乐融融,亲热相待如弟兄。
有了渭河泾河浑,泾河停流也会清。
你们新婚乐融融,从此不再亲近我。
不要去我鱼梁上,不要打开我鱼笼。
我身尚且不能安,哪里还能顾今后。
过河遇到水深处,乘坐竹筏和木舟。
过河遇到水浅处,下水游泳把河渡。
家中东西有与无,尽心尽力去谋求。
亲朋邻里有危难,全力以赴去救助。
你已不会再爱我,反而把我当敌仇。
你已拒绝我善意,就如货物卖不出。
从前惊恐又贫困,与你共同渡艰难。
如今丰衣又足食,你却把我当害虫。
我处存有美菜肴,留到天寒好过冬。
你们新婚乐融融,却让我去挡贫穷。
对我粗暴发怒火,辛苦活儿全给我。
从前恩情全不顾,你曾对我情独钟。
赏析: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就是一个获得平衡的问题。正如时髦话说的,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少了另一半,这一半就失去平衡垮掉了。夫妻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夫妻各撑半边天,“人”字就树立起来了,家也就有了。
问题在于,取得平衡容易,保持平衡长久不变困难。建立家庭容易,维持家庭生活正常运转困难。追求尽善尽美,追求永恒,是人皆有之的共同理想。现实可以朝理想前进,却难以完全到达。中途转向或中途偏航是常有的事,完全达到理想境地却很少见。
常言说,天下没有不吵架的夫妻。夫妻的争吵可以在两个层面上进行:在具体的、有形的、物质的层面上争吵,比如为锅碗瓢盆油盐酱醋抚养子女孝敬公婆之类;在……理的、无形的、精神的局面上争吵,比如为性格冲突、观念差异、精神追求之类。可以说,这两个层面大的任何一种争吵,都有可能导致夫妻反目,分道扬镀,形同路人,视若仇敌,至死不相往来,甚至加害于曾经亲女。手足的对方。
也可以说,天下最亲密的关系是夫妻关系, 而天下最危险、最脆弱的关系也是夫妻关系。
然而,同“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不一样的是,对夫妻关系最大的威胁和危险是来自外部,来自外部力量的诱惑。夫妻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上的争吵导致 “人”字解体、平衡丧失,需要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在时间过程中多次的重复。一两次争吵不足以构成威胁,两三次、三五次甚至也不会有根本的妨碍,都还有妥协、缓和、补救、修好的回旋余地,都还可以退后一步天地宽。来自外部的威胁和诱惑,可以迅速地从根本上瓦解“人”字的平衡。这种致命的炸弹,常常就是另外一个具有挡不住的诱惑力的'异性。他或她出现在夫和妻之外,从外部吸引着妇或夫,先形成三角形,然后是一个“人”字垮掉,另一个“人”字搭起来。如今,这已是我们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了的情形。对此无论是褒是贬,反正在一天天发生,还一天天多起来,地球也照样在运转。这些都是后话。时光倒流百年、千年,与如今应当有很大的差别。那时,人与人之间,夫与妻之间有种种维护其间关系的规则,也就是被称为“道德”的东西。这些规则不能说不严格,但却不能说是平等的。比如妻子,她不是独立的,要依赖于丈夫。而丈夫可以不依赖妻子,甚至可以拥有妻子之外的妾。这样一来,规则对丈夫移情别恋网开一面,为夫妻关系遭受威胁和危害留下了一道不设防的地段。关系焉有不失去平衡的保证。
唯一剩下的东西,就是内在的“良心”了。可是,良心也是非常脆弱的,即使有朝夕相处建立起来的“一日夫妻百日恩”,也难以抵御新人的诱惑。
所以,昔日的妻子被抛弃,道德规则本身就负很大一部分责任,播下了悲剧的种子。弃妇,便是由这种子开出的幽怨的花朵。
篇4:诗经 谷风
诗经 谷风
《谷风》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它的出现,表明古代妇女在爱情和婚姻生活中,很早就处在弱者的地位,充当着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的牺牲品,她们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
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婚,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婚,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注释】
1、习习(飒sà):犹“飒飒”,风声。谷风:来自谿(西xī)谷的风,即大风。
2、以阴以雨:等于说为阴为雨。风雨比喻男子暴怒。
3、黾(敏mǐn)勉:努力、尽力。
4、有:犹“又”。三、四句是说我已经尽力做到和你同心,你不该又发怒。“怒”字和篇末“有洸有溃”相应。
5、葑(封fēng):蔓菁。菲(非fēi):芦菔。
6、以:用。下体:指根茎,喻人内在本质。葑和菲的根叶都可以吃。采食葑菲,不能不根叶并用,比喻丈夫对妻不应该只重颜色,不重德行。
7、德音:是《诗经》里常见的熟套语,在这里兼指道义和恩意。莫违:言前后不要相反。
8、及尔同死:等于说“与子偕老”。就是到死都不分离。
9、迟迟:慢慢地。这个妇人终于被逐,出门时走得慢腾腾地。
10、中心:即心中。违:相背。她不甘心走也舍不得走,脚步向东而心向西,所以是“有违”,所以会“迟迟”。
11、伊:语助词,犹“维”。迩(ěr):近。
12、薄:发语词。畿(基jī):就是“机”,门限。上两句是弃妇希望丈夫相送的话,言不要你送远,你就送我到门边吧。
13、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这两句是说,荼(徒tú)菜的味道,虽然很苦,在我看来已经甜得像荠菜似的了。就是“人人都道黄连苦,我比黄连苦十分”的意思。
14、宴:乐。新婚:指丈夫娶新人。下句“如兄如弟”形容丈夫新婚之乐,对照自己被弃之苦。
15、泾、渭:都是水名,源出甘肃,在陕西高陵县合流。这一句是说泾水和渭水相形之下才显得浊。弃妇以泾水自比,渭水比新人,清比美,浊比丑。
16、湜湜(实shí):水清见底貌。沚(止zhǐ):应从《说文》、《玉篇》等书所引作“止”。这句是说泾水在止而不流的时候也是澄清的,可见得也不是真浊。比喻自己的容貌若不和新人比也不见得丑。
17、不屑:犹“不肯”。以:与。“宴尔新婚,不我屑以”两句是说你现在因为乐新婚之故才不屑和我同居。
18、梁:是石堰,拦阻水流而留缺口以便捕鱼。逝:往。
19、笱(苟gǒu):竹器,承对梁的缺口,用来捉顺水游出的鱼。发:打开。“毋逝我梁,毋发我笱”这两句是要求丈夫不许新人动旧人的东西。
20、躬:身。阅:容。
21、遑恤我后:言何必顾及后人呢。遑:何。《礼记》、《左传》引“遑”作“皇”。“皇”通“况”。以“况”释此句亦可通。以上四句有见于《小雅?小弁》篇,或是引用当时的谚语。大约这位弃妇本来要为亲生子女保存一些东西,转念一想自身既不能见容,还顾得了子女么。恤:爱惜。
22、方:见《汉广》。舟之:用舟渡过。
23、亡:读为“无”。“何有何亡”言不论有无。
24、就:遇见。(第四章)前四句是下二句的比喻,言家事无论难易都努力操持。
25、匍匐(蒲伏púfú):伏在地上,手足并进。在这里用来形容急遽和努力。以上二句是说凡邻居有灾祸都急急救助。
26、能:应依《说文》所引移在句首。慉(蓄xù):同“蓄”,爱好。“能不我慉”等于说乃不我好。雠(仇chóu):同“仇”。
27、既:尽。阻:犹“拒”。
28、贾(古gǔ):卖。用:货物。以上二句言我的善意尽被拒而不纳,好像商贩卖货而不能销售。《易林》引诗用作“庸”,就是“傭”。“贾傭不售”就是说如人要卖身为傭而不能自售。亦通。
29、育:长养,指经营生计。鞫(菊jú):穷。这句连下句就是说从前经营生计,惟恐陷入无以为生的穷境,以至于和你同遭生活困乏之苦。
30、颠覆:谓困穷。
31、既生既育,比予于毒:言生育已经顺利,有了财业之后,你就看待我像毒虫似的了。
32、旨:甘美。蓄:收藏过冬的菜,如干菜、腌菜之类。一说蓄是菜名。
33、第六章前四句说你在燕尔新婚的时候就将我抛弃了,是把我当做在穷乏时期权且备用的东西,好像“旨蓄”在冬天备用一样罢了。
34、有洸(光guāng):相当于“洸洸”,有溃(愧kuì):相当于“溃溃”,是水激怒溃决之貌,用来形容暴戾刚狠的样子。
35、既诒我肄:既:尽。诒:给。肄(异yì):劳苦之事。这句是说尽把劳苦的事使我担负。
36、来:语辞,犹“是”。塈(戏xì,又读季jì):取,同“娶”,借指“爱”。伊余来塈:即维我是爱。末两句是以旧情动之,言你就不想想当年吗,你是那样爱过我的呀。
【讲解】
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丈夫因境遇变化或用情不专而遗弃结发之妻,在《诗经》这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中已多有反映,《卫风·氓》是一篇,这首《邶风·谷风》又是一篇。同样是用弃妇的口吻陈述被弃的痛苦,与《氓》相比,《谷风》中的女子在性格上不如前者决绝果断,因此在回忆往事和述说情怀时怨而不怒,使人读后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感,然而在艺术风格上,则更能体现被孔子称道的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
从全诗的叙说来看,这位女子的丈夫原来也是贫穷的农民,只是由于婚后两人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年轻妻子的辛劳操持,才使日子慢慢好过了起来。但是这种生活状况的改善,反倒成了丈夫遗弃她的基因。这个负心汉不但不顾念患难中的糟糠之妻,相反却喜新厌旧,把她当作仇人,有意寻隙找岔,动辄拳脚相加,最后终于在迎亲再婚之日,将她赶出了家门。诗中的弃妇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如泣如诉地倾吐了心中的满腔冤屈。
这首诗在抒情方面最可注意的有以下几点:首先是选取了最能令人心碎的时刻,使用对比的手法,凸现了丈夫的无情和自己被弃的凄凉。这个时刻就是新人进门和旧人离家,对于一个用情专一、为美好生活献出了一切的女子来说,没有比这一刻更让人哀怨欲绝的了。诗由此切入,非常巧妙地抓住了反映这一出人生悲剧的最佳契机,从而为整首诗的抒情展开提供了基础。而一方面“宴尔新昏,如兄如弟”的热闹和亲密,另一方面“不远伊迩,薄送我畿”的绝情和冷淡,形成了一种高度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了被弃之人的无比愁苦,那种典型的哀怨气氛被渲染得十分浓烈。
其次是借用生动的比喻言事表情,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全诗共分六章,每章都有含蓄不尽的妙喻。如第一章入手便以大风和阴雨,来表现丈夫的经常无故发怒;以采来蔓菁萝卜的根茎被弃,来暗示他丟了根本,视宝为废。这主要用于言事。第二章则转用食荼如荠、以苦为甜,来反衬人物在见了丈夫新婚时内心的苦涩程度,远在荼菜的苦味之上。这又是主要用于表情。另如第三章的“泾以渭浊,湜湜其浊”,是用泾水因渭水流入表面变浊、其底仍清,来比喻自己尽管被丈夫指责却依然不改初衷的清白;第四章以河深舟渡、水浅泳渡,喻写以往生活不论有何困难,都能想方设法予以解决;第五章用“贾用不售”比丈夫的嫌弃、“比予于毒”喻对己的憎恶;第六章又把自己往日的辛劳比作御冬的“旨蓄”,将丈夫的虐待喻为湍急咆哮的水流。这些比喻取喻浅近,无不切合被喻情事的特征,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最后,作品的一唱三叹、反覆吟诵,也是表现弃妇烦乱心绪和一片痴情的一大特色。从首章的“黾勉同心,不宜有怒”、“德音莫违,及尔同死”,到二章的“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从三章的“毋逝我粱,毋发我笱”,到四、五章的前后对比,再到六章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在反覆的述写和表白中,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弃妇沉溺于往事旧情而无法自拔的复杂心理。顺着这一感情脉络的延伸展开,循环往复,人们更能接近和触摸这个古代女子的善良和多情的心,更能感受到被弃带给她的精神创痛。至于作品在二、三、六章中一面再、再而三地出现“宴尔新昏”的句子,又在断续错杂的回忆和抒情中,突出和强调了丈夫背信弃义对她产生的强烈刺激,她无法忍受眼前出现的这一现实,更不能以平常之心来接受这一现实,所以反覆咏之,以示铭心刻骨,难以忽忘。
由此可见,这首诗在抒写弃妇哀怨方面是很有特色的。它的出现,表明古代妇女在爱情和婚姻生活中,很早就处在弱者的地位,充当着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的牺牲品,她们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尽管作品没有直接对负情男子作明确的谴责,但最初的信誓旦旦和最终的弃如脱靴,仍为此作了有力的点示,具有深刻的警世作用。
篇5:诗经:谷风·习习谷风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
将恐将惧,维予与女。
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习习谷风,维风及颓。
将恐将惧,置予于怀。
将安将乐,弃予如遗。
习习谷风,维山崔嵬。
无草不死,无木不萎。
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注释:
1、习习:大风声。
2、维:是。
3、将:方,正当。
4、与:助。女:同“汝”,你。
5、转:反而。
6、颓:自上而下的旋风。
7、寞:同“置”。
8、遗:遗忘。
9、崔嵬:山高峻的样子。
译文:
谷口呼呼刮大风,大风夹带阵阵雨。
当年担惊受怕时,唯我帮你分忧虑。
如今富裕又安乐,你却弃我掉头去。
谷口呼呼刮大风,大风旋转不停息。
当年担惊受怕时,你搂我在怀抱里。
如今富裕又安乐,将我抛开全忘记。
谷口呼呼风不停,刮过巍巍高山岭。
刮得百草全枯死,刮得树木都凋零。
我的好处你全忘。专门记我小毛病。
赏析:
这首的主题,旧说大体相同,《毛诗序》说:“《谷风》,刺幽王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绝焉。”朱熹《诗集传》也说:“此朋友相怨之诗,故言‘习习谷风’,则‘维风及雨’矣,‘将恐将惧’之时,则‘维予与女’矣,奈何‘将安将乐’而‘女转弃予’哉,”“习习谷风,维山崔嵬’,则风之所被者广矣,然犹无不死之草,无不萎之木,况于朋友,岂可以忘大德而思小怨乎?”但他没有将伤友道之绝与刺周幽王硬拉到一起。方玉润《诗经原始》认同朱熹的观点,并力驳《毛诗序》 “刺幽王”之说穿凿空泛。从此诗的内容考察,这该是一首被遗弃的妇女所作的诗歌。今人高亨的《诗经今注》、程俊英的《诗经译注》等均取此说。陈子展《诗经直解》虽仍取旧说,但又说:“此诗风格绝类《国风》,盖以合乐入于《小雅》。《邶风-谷风》,弃妇之词。或疑《小雅-谷风》亦为弃妇之词。母题同,内容往往同,此歌谣常例。《后汉-阴皇后纪》,光武诏书云:‘吾微贱之时,娶于阴氏。因将兵征伐,遂各别离。幸得安全,俱脱虎口。……(《小雅》曰:)“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风人之戒,可不慎乎!’此可证此诗早在后汉之初,已有人视为弃妇之词矣。”
诗中的女主人公被丈夫遗弃,她满腔幽怨地回忆旧日家境贫困时,她辛勤操劳,帮助丈夫克服困难,丈夫对她也体贴疼爱;但后来生活安定富裕了,丈夫就变了心,忘恩负义地将她一脚踢开。因此她唱出这首诗谴责那只可共患难,不能同安乐的'负心丈夫。
诗歌用风雨起兴,这手法同《邶风》中的那篇《谷风》如出一辙,两诗的主题也完全相同,这大概是在风雨交加的时候最容易触发人们的凄苦之情。被丈夫遗弃的妇女,面对凄风苦雨,更会增添无穷的伤怀愁绪,发出“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哀叹。
此诗语言凄恻而又委宛,只是娓娓地叙说被遗弃前后的事实,不加谴责骂詈的词句,而责备的意思已充分表露,所谓“怨而不怒”,说明主人公是一位性格善良懦弱的劳动妇女。这也反映了几千年以前,妇女就处在被压迫的屈辱境地,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地位。
前人评此诗说:“道情事实切,以浅境妙。末两句道出受病根由,正是诗骨。”(陈子展《诗经直解》引孙缄语)
篇6:诗经谷风翻译
诗经谷风翻译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矣。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求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注释】:
黾:勉强为之
畿:指门槛
湜湜:音时,水清见底
其沚:音止,水洲;
梁:捕鱼水坝。
笱:捕鱼竹笼
慉:音序,爱悦
洸:音光,动武打人
塈:音系,怒也
【译文】:
山谷中大风飒飒作响,阴云满天雨水流淌。本应共同努力心心相印,不该如此发怒把人损伤。采来蔓菁和萝卜,却将根茎全抛光。不要背弃往日的誓言:“与你生死相依两不忘。”
踏上去路的脚步迟缓踉跄,心中充满了凄楚惆怅。只求近送几步不求远,哪知仅送我到门旁。谁说荼菜味苦难下咽,我吃来却像荠菜甜又香。你们快乐地新结姻缘,亲密得就像兄弟一样。
泾水因渭水流入而变浊,水底却清澈如故明晃晃。你们快乐地新结姻缘,不要把我来诽谤。别到我修筑的鱼坝去,也别碰我编织的捕鱼筐。我的自身还不能见容,又怎能顾及我去后的情况。
就像到了深深的河流,用木筏或小船过渡来往;好比到了浅浅的溪水,便浮着游着来到岸上。往日家中有什么没什么,我都为你尽心地操持奔忙。凡是邻居有了难事,就是爬着也要前去相帮。
你不能体怜我也就算了,反把我当作仇敌孽障。拒绝了我的一片好心,就像货物无法脱手交账。以往生活在忧虑和贫苦中,与你一起患难同当。如今家境有了好转,你却把我当成毒物祸殃。
我准备好美味的菜食贮藏,为了度过冬季的匮乏时光。你们快乐地新结姻缘,却用我的积蓄把贫穷抵挡。粗声恶气地拳脚相加,还把苦活狠压在我肩上。全不顾惜当初的情意,“唯我是爱”真像空梦一场。
【赏析】:
同样是用弃妇的口吻陈述被弃的痛苦,与《氓》相比,《谷风》中的女子在性格上不如前者决绝果断,因此在回忆往事和述说情怀时怨而不怒,使人读后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感,然而在艺术风格上,则更能体现被孔子称道的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
从全诗的叙说来看,这位女子的丈夫原来也是贫穷的农民,只是由于婚后两人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年轻妻子的辛劳操持,才使日子慢慢好过了起来。但是这种生活状况的改善,反倒成了丈夫遗弃她的原因。这个负心汉不但不顾念患难中的糟糠之妻,相反却喜新厌旧,把她当作仇人,有意寻隙找岔,动辄拳脚相加,最后终于在迎亲再婚之日,将她赶出了家门。诗中的弃妇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如泣如诉地倾吐了心中的满腔冤屈。
这首诗在抒情方面最可注意的有以下几点:首先是选取了最能令人心碎的时刻,使用对比的手法,凸现了丈夫的无情和自己被弃的凄凉。这个时刻就是新人进门和旧人离家,对于一个用情专一、为美好生活献出了一切的女子来说,没有比这一刻更让人哀怨欲绝的了。诗由此切入,非常巧妙地抓住了反映这一出人生悲剧的最佳契机,从而为整首诗的抒情展开提供了基础。而一方面“宴尔新昏,如兄如弟”的热闹和亲密,另一方面“不远伊迩,薄送我畿”的绝情和冷淡,形成了一种高度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了被弃之人的无比愁苦,那种典型的哀怨气氛被渲染得十分浓烈。
其次是借用生动的比喻言事表情,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全诗共分六章,每章都有含蓄不尽的妙喻。如第一章入手便以大风和阴雨,来表现丈夫的经常无故发怒;以采来蔓菁萝卜的根茎被弃,来暗示他丢了根本,视宝为废。这主要用于言事。第二章则转用食荼如荠、以苦为甜,来反衬人物在见了丈夫新婚时内心的苦涩程度,远在荼菜的苦味之上。这又是主要用于表情。另如第三章的.“泾以渭浊,湜湜其浊”,是用泾水因渭水流入表面变浊、其底仍清,来比喻自己尽管被丈夫指责却依然不改初衷的清白;第四章以河深舟渡、水浅泳渡,喻写以往生活不论有何困难,都能想方设法予以解决;第五章用“贾用不售”比丈夫的嫌弃、“比予于毒”喻对己的憎恶;第六章又把自己往日的辛劳比作御冬的“旨蓄”,将丈夫的虐待喻为湍急咆哮的水流。这些比喻取喻浅近,无不切合被喻情事的特征,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最后,作品的一唱三叹、反覆吟诵,也是表现弃妇烦乱心绪和一片痴情的一大特色。从首章的“黾勉同心,不宜有怒”、“德音莫违,及尔同死”,到二章的“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从三章的“毋逝我粱,毋发我笱”,到四、五章的前后对比,再到六章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在反覆的述写和表白中,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弃妇沉溺于往事旧情而无法自拔的复杂心理。顺着这一感情脉络的延伸展开,循环往复,人们更能接近和触摸这个古代女子的善良和多情的心,更能感受到被弃带给她的精神创痛。至于作品在二、三、六章中一面再、再而三地出现“宴尔新昏”的句子,又在断续错杂的回忆和抒情中,突出和强调了丈夫背信弃义对她产生的强烈刺激,她无法忍受眼前出现的这一现实,更不能以平常之心来接受这一现实,所以反覆咏之,以示铭心刻骨,难以忽忘。
由此可见,这首诗在抒写弃妇哀怨方面是很有特色的。它的出现,表明古代妇女在爱情和婚姻生活中,很早就处在弱者的地位,充当着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的牺牲品,她们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尽管作品没有直接对负情男子作明确的谴责,但最初的信誓旦旦和最终的弃如脱靴,仍为此作了有力的点示,具有深刻的警世作用。
篇7:诗经《谷风》相关赏析
诗经《谷风》相关赏析
谷风
先秦:佚名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婚,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畜,反以我为仇。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婚,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谷来风迅又猛,阴云密布大雨倾。夫妻共勉结同心,不该动怒不相容。采摘萝卜和蔓青,难道要叶不要根?往日良言休抛弃:到死与你不离分。
迈步出门慢腾腾,脚儿移动心不忍。不求送远求送近,哪知仅送到房门。谁说苦菜味最苦,在我看来甜如荠。你们新婚多快乐,亲兄亲妹不能比。
渭水入泾泾水浑,泾水虽浑河底清。你们新婚多快乐,不知怜惜我心痛。不要到我鱼坝来,不要再把鱼篓开。既然现在不容我,以后事儿谁来睬。
好比过河河水深,过河就用筏和船。又如河水清且浅,我就游泳到对岸。家中有这没有那,为你尽心来备办。左邻右舍有灾难,奔走救助不迟延。
你不爱我到也罢,不该把我当仇家。我的好心你不睬,就像货物没人买。从前害怕家贫穷,患难与共苦经营。如今家境有好转,嫌你厌我如毒虫。
备好干菜和腌菜,贮存起来好过冬。你们新婚多快乐,拿我积蓄来挡穷。粗声恶气欺负我,粗活重活我担承。当初情意全不念,往日恩爱一场空。
注释
1.邶(bèi):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2.谷风:东风,生长之风。一说来自大谷的风,为盛怒之风。
3.习习:和舒貌。一说逢连续不断貌’。
4.以阴以雨:为阴为雨,以滋润百物,以喻夫妇应该和美。一说没有晴和之意,喻其夫暴怒不止。
5.黾(mǐn)勉:勤勉,努力。
6.葑(fēng):蔓菁也。叶、根可食。菲:萝卜之类。
7.无以下体:意指要叶不要根,比喻恋新人而弃旧人。以,用。下体,指根。
8.德音:指丈夫曾对她说过的好话。
9.迟迟:迟缓,徐行貌。
10.中心:心中。有违:行动和心意相违背。
11.伊:是。迩:近。
12.薄:语助词。畿(jī):指门槛。
13.荼(tú):苦菜。
14.荠:荠菜,一说甜菜。
15.宴:快乐。昏:即“婚”。
16.泾、渭:河名。
17.湜(shí)湜:水清见底。沚(zhǐ):水中小洲。一说底。
18.屑:顾惜,介意。一说洁。
19.逝:往,去。梁:捕鱼水坝。
20.发:“拨”的假借字,搞乱。一说打开。笱(gǒu):捕鱼的竹篓。
21.躬:自身。阅:容纳。
22.遑:暇,来不及。恤(xù):忧,顾及。后:指走后的事。
23.方:筏子,此处作动词。
24.亡(wú):同“无”。
25.民:人。这里指邻人。
26.匍(pú)匐(fú):手足伏地而行,此处指尽力。
27.能:乃。慉(xù):好,爱惜。
28.雠(chóu):同“仇”,仇人。
29.贾(gǔ):卖。用:指货物。不售:卖不出。
30.育:长。育恐:生于恐惧。鞫(jū):穷。育鞫:生于困穷。
31.颠覆:艰难,患难。
32.于毒:如毒虫。
33.旨蓄:蓄以过冬的美味干菜和腌菜。旨,甘美。蓄,聚集。
34.御:抵挡。
35.穷:窘困。
36.有洸(guāng)有溃(kuì):即“洸洸溃溃”,水流湍急的样子,此处借喻人动怒。
37.既:尽。诒(yí):遗,留给。肄(yì):劳苦的工作。
38.伊:句首语气词。一说维。余:我。来:语助词。一说是。塈(jì):爱。
鉴赏
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丈夫因境遇变化或用情不专而遗弃结发之妻,在《诗经》这部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中已多有反映,《卫风·氓》是一篇,《邶风·谷风》又是一篇。同样是用弃妇的口吻陈述被弃的痛苦,与《卫风·氓》相比,《邶风·谷风》中的女子在性格上不如前者决绝果断,因此在回忆往事和述说情怀时怨而不怒,并没有对负心汉进行直接的谴责,然而在艺术风格上,则更能体现被孔子称道的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
从全诗的叙说来看,这位女子的丈夫原来也是贫穷的农民,只是由于婚后两人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年轻妻子的辛劳操持,才使日子慢慢好过了起来。但是这种生活状况的改善,反倒成了丈夫遗弃她的原因。这个负心汉不但不顾念患难中的糟糠之妻,相反却喜新厌旧,把她当作仇人,有意寻隙找岔,动辄拳脚相加,最后终于在迎亲再婚之日,将她赶出了家门。诗中的弃妇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如泣如诉地倾吐了心中的满腔冤屈。
这首诗在抒情方面最可注意的有以下几点:首先是选取了最能令人心碎的时刻,使用对比的手法,凸现了丈夫的无情和自己被弃的凄凉。这个时刻就是新人进门和旧人离家,对于一个用情专一、为美好生活献出了一切的女子来说,没有比这一刻更让人哀怨欲绝的了。诗由此切入,非常巧妙地抓住了反映这一出人生悲剧的最佳契机,从而为整首诗的抒情展开提供了基础。而一方面“宴尔新昏,如兄如弟”的热闹和亲密,另一方面“不远伊迩,薄送我畿”的绝情和冷淡,形成了一种高度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了被弃之人的无比愁苦,那种典型的哀怨气氛被渲染得十分浓烈。
其次是借用生动的比喻言事表情,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全诗共分六章,每章都有含蓄不尽的妙喻。如第一章入手便以大风和阴雨,来表现丈夫的经常无故发怒;以采来蔓菁萝卜的根茎被弃,来暗示他丢了根本,视宝为废。这主要用于言事。第二章则转用食荼如荠、以苦为甜,来反衬人物在见了丈夫新婚时内心的苦涩程度,远在荼菜的苦味之上。这又是主要用于表情。另如第三章的“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是用泾水因渭水流入表面变浊、其底仍清,来比喻自己尽管被丈夫指责却依然不改初衷的清白;第四章以河深舟渡、水浅泳渡,喻写以往生活不论有何困难,都能想方设法予以解决;第五章用“贾用不售”比丈夫的嫌弃、“比予于毒”喻对己的憎恶;第六章又把自己往日的辛劳比作御冬的“旨蓄”,将丈夫的虐待喻为湍急咆哮的水流。这些比喻取喻浅近,无不切合被喻情事的特征,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最后,作品的一唱三叹、反复吟诵,也是表现弃妇烦乱心绪和一片痴情的一大特色。从首章的“黾勉同心,不宜有怒”、“德音莫违,及尔同死”,到二章的“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从三章的“毋逝我粱,毋发我笱”,到四、五章的前后对比,再到六章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在反覆的述写和表白中,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弃妇沉溺于往事旧情而无法自拔的复杂心理。顺着这一感情脉络的延伸展开,循环往复,人们更能接近和触摸这个古代女子的`善良和多情的心,更能感受到被弃带给她的精神创痛。至于作品在二、三、六章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宴尔新昏”这样的句子,又在断续错杂的回忆和抒情中,突出和强调了丈夫背信弃义对她产生的强烈刺激,她无法忍受眼前出现的这一现实,更不能以平常之心来接受这一现实,所以反复咏之,以示铭心刻骨,难以忽忘。
由此可见,这首诗在抒写弃妇哀怨方面是很有特色的。它的出现,表明古代妇女在爱情和婚姻生活中,很早就处在弱者的地位,充当着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的牺牲品,她们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尽管作品没有直接对负情男子作明确的谴责,但最初的信誓旦旦和最终的弃如脱靴,仍为此作了有力的点示,具有深刻的警世作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遭到丈夫遗弃的女子写的诉苦诗。从朱熹的《诗集传》、方玉润的《诗经原始》,到今人高亨的《诗经今注》和程俊英的《诗经译注》等均取此说。陈子展《诗经直解》说:“《邶风·谷风》,弃妇之词。或疑《小雅·谷风》亦为弃妇之词。母题同,内容往往同,此歌谣常例。”诗中的女主人公被丈夫遗弃,她满腔幽怨地回忆旧日家境贫困时,她辛勤操劳,帮助丈夫克服困难,丈夫对她也体贴疼爱;但后来生活安定富裕了,丈夫就变了心,忘恩负义地将她一脚踢开。因此她唱出这首诗谴责那只可共患难,不能同安乐的负心丈夫。
篇8:诗经小雅《谷风》
诗经小雅《谷风》
《谷风》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习习谷风,维风及颓。将恐将惧,置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
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旧说大体相同,《毛诗序》说:“《谷风》,刺幽王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绝焉。”朱熹《诗集传》也说:“此朋友相怨之诗,故言‘习习谷风’,则‘维风及雨’矣,‘将恐将惧’之时,则‘维予与女’矣,奈何‘将安将乐’而‘女转弃予’哉,”“习习谷风,维山崔嵬’,则风之所被者广矣,然犹无不死之草,无不萎之木,况于朋友,岂可以忘大德而思小怨乎?”但他没有将伤友道之绝与刺周幽王硬拉到一起。方玉润《诗经原始》认同朱熹的观点,并力驳《毛诗序》“刺幽王”之说穿凿空泛。从此诗的内容考察,这该是一首被遗弃的妇女所作的诗歌。今人高亨的《诗经今注》、程俊英的.《诗经译注》等均取此说。陈子展《诗经直解》虽仍取旧说,但又说:“此诗风格绝类《国风》,盖以合乐入于《小雅》。《邶风·谷风》,弃妇之词。或疑《小雅·谷风》亦为弃妇之词。母题同,内容往往同,此歌谣常例。《后汉·阴皇后纪》,光武诏书云:‘吾微贱之时,娶于阴氏。因将兵征伐,遂各别离。幸得安全,俱脱虎口。……(《小雅》曰:)“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风人之戒,可不慎乎!’此可证此诗早在后汉之初,已有人视为弃妇之词矣。”
诗中的女主人公被丈夫遗弃,她满腔幽怨地回忆旧日家境贫困时,她辛勤操劳,帮助丈夫克服困难,丈夫对她也体贴疼爱;但后来生活安定富裕了,丈夫就变了心,忘恩负义地将她一脚踢开。因此她唱出这首诗谴责那只可共患难,不能同安乐的负心丈夫。
诗歌用风雨起兴,这手法同《邶风》中的那篇《谷风》如出一辙,两诗的主题也完全相同,这大概是在风雨交加的时候最容易触发人们的凄苦之情。被丈夫遗弃的妇女,面对凄风苦雨,更会增添无穷的伤怀愁绪,发出“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哀叹。
此诗语言凄恻而又委宛,只是娓娓地叙述被遗弃前后的事实,不加谴责骂詈的词句,而责备的意思已充分表露,所谓“怨而不怒”,说明主人公是一位性格善良懦弱的劳动妇女。这也反映了几千年以前,妇女就处在被压迫的屈辱境地,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地位。
前人评此诗说:“道情事实切,以浅境妙。末两句道出受病根由,正是诗骨。”
【诗经——《谷风》】相关文章:
2.诗经
3.诗经全集
4.诗经七月
5.诗经 关雎
6.诗经 思无邪
7.诗经 国风
8.诗经 取名
9.诗经爱情
10.诗经:东山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