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昌谷全诗及鉴赏
“阙糖糖脑壳痛”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春归昌谷全诗及鉴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春归昌谷全诗及鉴赏,欢迎阅读借鉴。
篇1:春归昌谷全诗及鉴赏
春归昌谷全诗及鉴赏
春归昌谷
[唐] 李贺
束发方读书,谋身苦不早。
终军未乘传,颜子鬓先老。
天网信崇大,矫士常慅慅。
逸目骈甘华,羁心如荼蓼。
旱云二三月,岑岫相颠倒。
谁揭赪玉盘,东方发红照。
春热张鹤盖,兔目官槐小。
思焦面如病,尝胆肠似绞。
京国心烂漫,夜梦归家少。
发轫东门外,天地皆浩浩。
青树骊山头,花风满秦道。
宫台光错落,装尽偏峰峤。
细绿及团红,当路杂啼笑。
香风下高广,鞍马正华耀。
独乘鸡栖车,自觉少风调。
心曲语形影,只身焉足乐。
岂能脱负檐,刻鹤曾无兆。
幽幽太华侧,老柏如建纛。
龙皮相排戛,翠羽更荡掉。
驱趋委憔悴,眺览强容貌。
花蔓阂行輈,縠烟暝深徼。
少健无所就,入门愧家老。
听讲依大树,观书临曲沼。
知非出柙虎,甘作藏雾豹。
韩鸟处矰缴,湘鯈在笼罩。
狭行无廓落,壮士徒轻躁。
【注释】:
装画:一作装尽。偏峰峤:一作遍峰峤。香风:一作香气。
笑貌:一作容貌。缯缴:乃(矢曾)缴之讹。廓落:一作廓路。
注:
1:束发方读书,谋身苦不早:束发,成童之年,束发为髻。《大戴礼》:“束发而就大学。”
2:终军未乘传,颜子鬓先老:终军,字子云,汉武时人。《汉书》载其“歩入关,关吏与繻。军问:何为?吏曰:为复传耳,还,当 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去。” 繻,帛制,以通行也。传,驿车。颜子,颜回,年二十九而白发。
3:天网信崇大,矫士常慅慅:天网,广收人才也。《政论》:“举弥天之网,以罗海内之雄。” 矫士,正直之士也。慅慅,《尔雅》 :“劳也。”《诗》:“劳心慅兮。”
4:逸目骈甘华,覉心如荼蓼:逸目,放眼也。骈,列也。甘华,甘美之食;华美之衣。荼蓼,二野菜名。荼味苦,蓼味辛。
5:旱云二三月,岑岫相颠倒:旱云,《吕氏春秋》:“旱云烟火。”岑岫,状云也。
6:谁揭赪玊盘,东方发红照:揭,举也。赪玊盘,状日也。赪,红色。
7:春热张鹤葢,兔目官槐小:鹤葢,车盖。刘桢:“盖如飞鹤,马如游龙。” 兔目,叶小如兔目也。
8:思焦面如病,尝胆肠似绞:尝胆,勾践事。〈〈呉越春秋〉〉云:“越王垂胆于户,出入尝之不絶。”
9:京国心烂漫,夜梦归家少:京国,长安也。烂漫,散漫也。
10:发轫东门外,天地皆浩浩:发轫,发车也。轫,搘轮之木也,将行则拔之。
11:青树骊山头,花风满秦道:骊山,在长安,上有华清宫。秦道,言长安外之官道。
12:宫台光错落,装画偏峰峤:回望长安也。
13:细緑及团红,当路杂啼笑:啼笑,花开若啼笑也。
14:香气下髙广,鞍马正华耀:见他人意气也。
15:独乘鸡栖车,自觉少风调:鸡栖车,陋车,〈〈后汉书〉〉: “车如鸡栖马如狗。” 少风调,不划耀,少风度也。
16:心曲语形影,秪身焉足乐:心曲,心内也。《诗》:“乱我心曲。” 秪,兹也;或,只也。
17:岂能脱负担,刻鹄曽无兆:负担,背负世俗之事也。刻鹄,〈〈后汉书〉〉,马援令侄学龙伯高,纵“刻鹄不成,尚类骛也。”
18:幽幽太华侧,老柏如建纛:纛,大旗也。
19:龙皮相排戞,翠羽更荡掉:龙皮,柏树皮也。排戞,排列也。荡掉,摇荡也。
20:驱趋委憔悴,眺览强笑貎:驱趋,犹急驱也。
21:花蔓阂行辀,縠烟瞑深僥:阂,隔也。行辀,行车。辀,车辕。縠烟,烟如薄纱也。深僥,幽深小径。徼,小路。
22:少健无所就,入门愧家老:家老,家中长者。此言母也。
23:听讲依大树,观书临曲沼:听讲,退而听讲佛经也。
24:知非出柙虎,甘作藏雾豹:出柙虎,出笼之虎。柙,大木笼也。雾豹,《列女传》云:“陶大夫妻曰:妾闻南山有玄,雾雨七日 不下食,何也?欲以泽其毛衣而成其文章,故藏以逺。”
25:韩鸟处缯缴,湘鯈在笼罩:韩鸟,自谓也。盖昌谷,战国时属韩地也。或,吴正子以为用韩冯鸟事。韩冯鸟,见前注。缯缴,系 于箭上之丝绳也。鯈,小白鱼也。笼罩,捕鱼具也。
26:狭行无廓落,壮士徒轻躁:无廓落,不能释怀也。廓落,阔也。
篇2:春归昌谷
作者:李贺
束发方读书,谋身苦不早。
终军未乘传,颜子鬓先老。
天网信崇大,矫士常。
逸目骈甘华,羁心如荼蓼。
旱云二三月,岑岫相颠倒。
谁揭W玉盘,东方发红照。
春热张鹤盖,兔目官槐小。
思焦面如病,尝胆肠似绞。
京国心烂漫,夜梦归家少。
发轫东门外,天地皆浩浩。
青树骊山头,花风满秦道。
宫台光错落,装画偏峰峤。
细绿及团红,当路杂啼笑。
香风下高广,鞍马正华耀。
独乘鸡栖车,自觉少风调。
心曲语形影,只身焉足乐。
岂能脱负担,刻鹄曾无兆。
幽幽太华侧,老柏如建纛。
龙皮相排戛,翠羽更荡掉。
驱趋委憔悴,眺览强笑貌。
花蔓阂行b,e烟暝深徼。
少健无所就,入门愧家老。
听讲依大树,观书临曲沼。
知非出柙虎,甘作藏雾豹。
韩鸟处缯缴,湘鲦在笼罩。
狭行无廓落,壮士徒轻躁。
春归昌谷注音:
shù fā fāng dú shū ,móu shēn kǔ bú zǎo 。
zhōng jun1 wèi chéng chuán ,yán zǐ bìn xiān lǎo 。
tiān wǎng xìn chóng dà ,jiǎo shì cháng cǎo cǎo 。
yì mù pián gān huá ,jī xīn rú tú liǎo 。
hàn yún èr sān yuè ,cén xiù xiàng diān dǎo 。
shuí jiē chēng yù pán ,dōng fāng fā hóng zhào 。
chūn rè zhāng hè gài ,tù mù guān huái xiǎo 。
sī jiāo miàn rú bìng ,cháng dǎn cháng sì jiǎo 。
jīng guó xīn làn màn ,yè mèng guī jiā shǎo 。
fā rèn dōng mén wài ,tiān dì jiē hào hào 。
qīng shù lí shān tóu ,huā fēng mǎn qín dào 。
gōng tái guāng cuò luò ,zhuāng huà piān fēng qiáo 。
xì lǜ jí tuán hóng ,dāng lù zá tí xiào 。
xiāng fēng xià gāo guǎng ,ān mǎ zhèng huá yào 。
dú chéng jī qī chē ,zì jiào shǎo fēng diào 。
xīn qǔ yǔ xíng yǐng ,zhī shēn yān zú lè 。
qǐ néng tuō fù dān ,kè hú céng wú zhào 。
yōu yōu tài huá cè ,lǎo bǎi rú jiàn dào 。
lóng pí xiàng pái jiá ,cuì yǔ gèng dàng diào 。
qū qū wěi qiáo cuì ,tiào lǎn qiáng xiào mào 。
huā màn hé háng zhōu ,hú yān míng shēn jiǎo 。
shǎo jiàn wú suǒ jiù ,rù mén kuì jiā lǎo 。
tīng jiǎng yī dà shù ,guān shū lín qǔ zhǎo 。
zhī fēi chū xiá hǔ ,gān zuò cáng wù bào 。
hán niǎo chù zēng jiǎo ,xiāng tiáo zài lóng zhào 。
xiá háng wú kuò luò ,zhuàng shì tú qīng zào 。
春归昌谷翻译:无
春归昌谷字词解释:
1:束发方读书,谋身苦不早:束发,成童之年,束发为髻。《大戴礼》:“束发而就大学。”
2:终军未乘传,颜子鬓先老:终军,字子云,汉武时人。《汉书》载其“i入关,关吏与]。军问:何为?吏曰:为复传耳,还,当 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去。” ],帛制,以通行也。传,驿车。颜子,颜回,年二十九而白发。
3:天网信崇大,矫士常:天网,广收人才也。《政论》:“举弥天之网,以罗海内之雄。” 矫士,正直之士也。,《尔雅》 :“劳也。”《诗》:“劳心兮。”
4:逸目骈甘华,心如荼蓼:逸目,放眼也。骈,列也。甘华,甘美之食;华美之衣。荼蓼,二野菜名。荼味苦,蓼味辛。
5:旱云二三月,岑岫相颠倒:旱云,《吕氏春秋》:“旱云烟火。”岑岫,状云也。
6:谁揭WT盘,东方发红照:揭,举也。WT盘,状日也。W,红色。
7:春热张鹤,兔目官槐小:鹤,车盖。刘桢:“盖如飞鹤,马如游龙。” 兔目,叶小如兔目也。
8:思焦面如病,尝胆肠似绞:尝胆,勾践事。〈〈以酱呵铩怠翟疲“越王垂胆于户,出入尝之不绝。”
9:京国心烂漫,夜梦归家少:京国,长安也。烂漫,散漫也。
10:发轫东门外,天地皆浩浩:发轫,发车也。轫,w轮之木也,将行则拔之。
11:青树骊山头,花风满秦道:骊山,在长安,上有华清宫。秦道,言长安外之官道。
12:宫台光错落,装画偏峰峤:回望长安也。
13:细绿及团红,当路杂啼笑:啼笑,花开若啼笑也。
14:香气下{广,鞍马正华耀:见他人意气也。
15:独乘鸡栖车,自觉少风调:鸡栖车,陋车,〈〈后汉书〉〉: “车如鸡栖马如狗。” 少风调,不划耀,少风度也。
16:心曲语形影,~身焉足乐:心曲,心内也。《诗》:“乱我心曲。” ~,兹也;或,只也。
17:岂能脱负担,刻鹄无兆:负担,背负世俗之事也。刻鹄,〈〈后汉书〉〉,马援令侄学龙伯高,纵“刻鹄不成,尚类骛也。”
18:幽幽太华侧,老柏如建纛:纛,大旗也。
19:龙皮相排妫翠羽更荡掉:龙皮,柏树皮也。排妫排列也。荡掉,摇荡也。
20:驱趋委憔悴,眺览强笑:驱趋,犹急驱也。
21:花蔓阂行b,e烟瞑深侥:阂,隔也。行b,行车。b,车辕。e烟,烟如薄纱也。深侥,幽深小径。徼,小路。
22:少健无所就,入门愧家老:家老,家中长者。此言母也。
23:听讲依大树,观书临曲沼:听讲,退而听讲佛经也。
24:知非出柙虎,甘作藏雾豹:出柙虎,出笼之虎。柙,大木笼也。雾豹,《列女传》云:“陶大夫妻曰:妾闻南山有玄,雾雨七日 不下食,何也?欲以泽其毛衣而成其文章,故藏以R。”
25:韩鸟处缯缴,湘在笼罩:韩鸟,自谓也。盖昌谷,战国时属韩地也。或,吴正子以为用韩冯鸟事。韩冯鸟,见前注。缯缴,系 于箭上之丝绳也。,小白鱼也。笼罩,捕鱼具也。
26:狭行无廓落,壮士徒轻躁:无廓落,不能释怀也。廓落,阔也。
春归昌谷赏析:无
春归昌谷后世评价:
1,黎简评曰:此篇章法甚老。六句重结句。旱云,作奇峰也。胆肠句,重第八句。旱景着浩浩二字,怕人。宫台六句,罔肯念乱之意, 词特深婉。忽插入太华一段,于老柏更描写,六句与上宫台六句喧寂相对,以况己之无聊。重老字韵.
2,阙名评曰:此篇章法大端,似窃法于杜之北征。
李贺人物轶事:
李贺的小布袋究能装得下多少好诗。
明代著名思想家李卓吾在评论《水浒传》时曾指出:“非世上先有是事,即令文人面壁九年,呕血十石,亦何能至此哉!”这里所说“呕血”一事,跟晋代大名士阮籍因他母亲丧逝而喝酒二斗后,便大哭起来并“因吐血”之事大为不同。李卓吾所用的典故,正是唐人李商隐所写《李长吉传》里的李贺少年写诗故事。
李贺天才早熟,他在七岁时便写得一手好诗文,而且当即就名动京城。其时担任吏部员外郎的'大文豪韩愈及侍郎皇甫听说有这种奇事后,开始还不大相信,说:“要是古人,那还罢了;而今天居然有这样的奇人,那我们怎么能失之交臂呢?”说罢,二人便联袂着要去探访个究竟了。
见到李贺还是个小不点儿的孩子时,两位大人当即遂出题让他写作,以便验证李贺到底有无真才实学。这李贺却也并不惊慌,向两位大人深施一礼,然后便援笔写了一首在文学史足以流传的名作《高轩过》,这首古诗说的是:
篇3:昌谷诗诗词
昌谷诗诗词
昌谷五月稻,细青满平水。
遥峦相压叠,颓绿愁堕地。
光洁无秋思,凉旷吹浮媚。
竹香满凄寂,粉节涂生翠。
草发垂恨鬓,光露泣幽泪。
层围烂洞曲,芳径老红醉。
攒虫锼古柳,蝉子鸣高邃。
大带委黄葛,紫蒲交狭涘。
石钱差复籍,厚叶皆蟠腻。
汰沙好平白,立马印青字。
晚鳞自遨游,瘦鹄暝单峙。
嘹嘹湿蛄声,咽源惊溅起。
纡缓玉真路,神娥蕙花里。 (原注:近武后巡幸路。)
苔絮萦涧砾,山实垂赪紫。
小柏俨重扇,肥松突丹髓。
鸣流走响韵,垄秋拖光穗。
莺唱闵女歌,瀑悬楚练帔。
风露满笑眼,骈岩杂舒坠。
乱筱迸石岭,细颈喧岛瑟。
日脚扫昏翳,新云启华閟。
谧谧厌夏光,商风道清气。
高眠服玉容,烧桂祀天几。
(原注:谷与女山岭阪相承,山即兰
雾衣夜披拂,眠坛梦真粹。
香神女上天处也,遗几在焉。)
待驾栖鸾老,故宫椒壁圮。 (原注:福昌宫在谷之东。)
鸿珑数铃响,羁臣发凉思。
阴藤束朱键,龙帐着魈魅。
碧锦帖花柽,香衾事残贵。
歌尘蠹木在,舞彩长云似。
珍壤割绣段,里俗祖风义。
邻凶不相杵,疫病无邪祀。
鲐皮识仁惠,总角知腼耻。
县省司刑官,户乏诟租吏。
竹薮添堕简,石矶引钩饵。
溪湾转水带,芭蕉倾蜀纸。
岑光晃縠襟,孤景拂繁事。
泉樽陶宰酒,月眉谢郎妓。
丁丁幽钟远,矫矫单飞至。
霞巘殷嵯峨,危溜声争次。
淡蛾流平碧,薄月眇阴悴。
凉光入涧岸,廓尽山中意。
渔童下宵网,霜禽竦烟翅。
潭镜滑蛟涎,浮珠噞鱼戏。
风桐瑶匣瑟,萤星锦城使。
柳缀长缥带,篁掉短笛吹。
石根缘绿藓,芦笋抽丹渍。
漂旋弄天影,古桧拿云臂。
愁月薇帐红,罥云香蔓刺。
芒麦平百井,闲乘列千肆。
刺促成纪人,好学鸱夷子。
篇4:《春怨》全诗原文及鉴赏
《春怨》全诗原文及鉴赏
【解题】
此诗作年不详。唐时曾收入顾陶编《唐诗类选》。题一作《伊州歌》,《乐府诗集》卷七九引《乐苑》云:“《伊州》商调曲,西凉节度盖嘉运所进也。”诗中用句句相承、环环相扣、层层倒叙的手法,怕惊梦不得到辽西与征人相会,因此不教莺啼,为不教莺啼而把莺打起,则其怨的内容可不言而喻。全诗颇具民歌风味,自然平易,曲折含蓄。谢榛《四溟诗话》卷一称此诗“摘一句不成诗”,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云:“不惟语意之高妙而已,其篇法圆紧,中间增一字不得,着一意不得,起结极斩绝,然中自舒缓,无馀法而有馀味。”沈德潜《唐诗别裁》云:“一气蝉联而下者,以此为法。”
【全诗】
《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注释】
1.妾:诗中女主人自称。辽西:唐之辽西有二,一在今北京怀柔县南,一在今锦州以北,辽河西岸,为隋辽西郡所在。或者辽西为边地之泛称,无须斤斤于具体地名之考释。
【注释】
①打起:打走。②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③辽西:今辽宁省西部,唐时为边塞之地,此处代指丈夫征戍之地。
【译文】
打走了黄莺儿,不教它在枝上鸣啼。它的啼叫哟!惊破了我的好梦,那梦中我正在辽西。
【导读】
这是一个美丽的春天的早晨,树上的黄莺在婉转地啼叫,可是一个少妇却怒气冲冲地要赶走这只黄莺。这只黄莺哪里知道,正是自己的啼叫惊醒了少妇的美梦,因为在梦里她正与征戍的丈夫相聚在辽西。
这首诗从思想意义上看,只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却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它是一首怀念征人的诗,反映了当时兵役制度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这首诗语言生动活泼,具有民歌色彩,章法上与众不同,通篇词意联属,句句相承,环环相扣,通篇只说一事,四句只有一意,却不是一语道破,一目了然,而是层次重叠,极尽曲折之妙,每一句都令人产生一个疑问。这首诗采用层层倒叙的手法,本是为怕惊梦而不教莺啼,诗人却倒过来写,最后才揭开了谜底。这首小诗不仅在篇内见曲折,而且还在篇外见深度。这首诗在盛唐时即已广泛流传。诗中用一个举动和心理自白,描绘出少妇的娇憨和对远人思念之深情。
【鉴赏】
这是古代爱情诗的名篇,写一个少妇对远在辽西戍边的丈夫的思念。起首一句以白描手法描写少妇的一个动作:“打起黄莺儿。”黄莺有美丽金黄的翎羽,歌喉婉转动听,令人喜爱。这个少妇为什么却要“打起黄莺儿”呢?这一句不仅用“黄莺”照应题中“春”字,而且提出了一个“悬念”,读者自然会产生疑问,并急于寻求答案。次句即揭示这个少妇的内心愿望,对第一句作出解释。原来“打起黄莺儿”的目的是“莫教枝上啼”: 她把黄莺儿赶跑,为的是不让它在树枝上叫。这一句点明了题中的.“怨”字。人们不禁仍要追问: 为什么怕它枝上叫呢?第三句说明原因是“啼时惊妾梦”,怕它的叫声会惊醒自己的梦。但这个解释还会使人继续引起疑惑。因为黄莺啼鸣,天已破晓,本该是梦醒起床的时候了。这个少妇为什么这样怕惊醒她的梦呢?她做的是什么梦呢?最后一句“不得到辽西”答复说,她是怕黄莺儿惊破了自己去辽西的梦。然而,她为什么要梦辽西?诗人还是没有明说。不过,读者可以想象到: 她是想与远征辽西的丈夫梦中相会。诗写到这里,便戛然而止了。
这首小诗运用活泼流畅的语言,通过捕捉少妇一个极平凡的动作和揭示她的内心活动,个性化地含蓄地抒写了她对远戍不归的丈夫的刻骨思念,以小见大地反映出当时唐朝为了应付频繁战争不断抽丁服役,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在唐诗中,写思念远人而梦中相会,或欲梦而不成的诗不少。这首诗却别出新意,构思巧妙。首先,诗人成功地运用层层倒叙的手法。少妇怀念征人,积思成梦,被啼莺惊醒,所以要赶走它,诗人却倒过来写,最后才揭开谜底,说出了答案。但又没有说尽,把少妇梦辽西的原因、梦醒后的孤寂凄凉等等,都留给读者去想象、思索。这就显得言少意丰,耐人咀嚼。其次,作者写少妇刻骨相思,不从正面而从侧面落笔,以怨嗔黄莺惊梦出之,除诗题中着一“怨”字外,诗中并未用“思念”之类的字眼,反而更显出少妇怀念丈夫的痴情深意。
这首诗章法圆紧。虽分四句,实咏一事,悬念叠出,蝉联而下,脱口一气呵成。南朝乐府《吴声歌·读曲歌》云: “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写女子恨天亮鸟啼惊破好梦,希望一夜能有一年那么长。《春怨》诗就取《读曲歌》 意,因而富于南朝民歌清新婉转风韵,但更精炼、有余味,音节更清脆可爱。作者金昌绪仅存此诗一首,却成为传世名作,可谓孤诗名家。
【赏 析】
这是一首怀念征夫的古诗。它的成功之处,第一是它的艺术构思,第二是细节的描写。
此诗第一句犹如奇峰突起。黄莺晨起啼叫,很悦耳,为何招来这位少妇的“打起”?又因何事而“莫教枝上啼”呢?真是使人茫然不解。接下来就说是因为惊了她的梦,而这个梦又非同一般,是在辽西和丈夫团聚啊! 到这时我们才明白了“打起”之因。少妇如此珍惜这既短暂又虚幻的梦中相聚,可见其思念之苦之切。本诗不仅角度新颖,且采用层层倒叙的手法,其巧妙的构思引人入胜。
这首诗又通过“打黄莺”这一细节描写,生动而细腻地刻划出这位少妇的心理活动,余味无穷。
【思考题】
1.《春怨》诗和李白的《子夜吴歌》(其三)写的都是征夫从征、妻子思夫,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作者小传】
金昌绪,生卒年不详,馀杭(今属浙江)人。大中年间以前在世。见《唐诗纪事》卷十五。
篇5:杜甫《伤春》全诗鉴赏
杜甫《伤春五首》全诗鉴赏
伤春五首
杜甫
巴阆僻远,伤春罢始知春前已收宫阙。
天下兵虽满,春光日自浓。
西京疲百战,北阙任群凶。
关塞三千里,烟花一万重。
蒙尘清露急,御宿且谁供。
殷复前王道,周迁旧国容。
蓬莱足云气,应合总从龙。
莺入新年语,花开满故枝。
天青风卷幔,草碧水通池。
牢落官军远,萧条万事危。
鬓毛原自白,泪点向来垂。
不是无兄弟,其如有别离。
巴山春色静,北望转逶迤。
日月还相斗,星辰屡合围。
不成诛执法,焉得变危机。
大角缠兵气,钩陈出帝畿。
烟尘昏御道,耆旧把天衣。
行在诸军阙,来朝大将稀。
贤多隐屠钓,王肯载同归。
再有朝廷乱,难知消息真。
近传王在洛,复道使归秦。
夺马悲公主,登车泣贵傧。
萧关迷北上,沧海欲东巡。
敢料安危体,犹多老大臣。
岂无嵇绍血,沾洒属车尘。
闻说初东幸,孤儿却走多。
难分太仓粟,竞弃鲁阳戈。
胡虏登前殿,王公出御河。
得无中夜舞,谁忆《大风歌》。
春色生烽燧,幽人泣薜萝。
君臣重修德,犹足见时和。
幔:帐幕。
《伤春五首》是一组五言古诗,作于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春,时杜甫在阆中。先年十月,吐蕃侵入长安,代宗走避陕州,次年春蜀地方知,杜甫为此写了这组诗。
天青风卷幔,草碧水通池。
这两句是说,蜀地的.春日天气晴和,春风轻吹,掀动幔帐,一池春水荡漾,两岸草色碧绿,一派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象。诗句清新明快,写景如画,对仗工整。
篇6:春望的全诗鉴赏
春望的全诗鉴赏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注释:
国破山河在:言山河依旧,而人事已非,国家残破。春到京城,而宫苑和民宅却荒芜不堪,杂草丛生。国:国都,即京城长安。破:(被)冲开;攻下。这两句有两种解说:一说是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花开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鸟鸣也感到心惊。另说是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花也流泪,鸟也惊心。二说皆可通。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恨别:悲恨离别。
烽火:这里指战争。
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两个春天过去了。
抵万金:家书可值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抵:值。
搔:用手指轻抓。浑:简直。欲:将要;就要。
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浑:简直。胜:能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白头:白发。城:指长安城。
参考译文1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戴不了了。
参考译文2
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韵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阒菀粞赌训茫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赏析一:
杜甫的《春望》,虽然是一首仅有八句的五言律诗,但作者是以无限的爱国激情和炽热的思乡情感写成的,因此,它在读者的心目中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成为千古传颂的杰作。
全诗从“望”写起:“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开始诗人就向读者展示一幅战乱造成的凄凉画面,原来繁华的长安帝都,如今成了破乱不堪的断壁残垣,虽说山河还在,但已面目全非。一个“深”字描绘出荒凉的景象,杂草已经长了很深却没有人来管理。这开头两句,为全诗的主题,作了自然而生动的辅引。紧扣“春望”的题目,接着写出看到这般惨景的感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为了国家的安危,不惜离别妻室儿女,千里迢迢去长安投奔肃宗皇帝,共谋兴国大业,不想如今已是国破凋敝,民不聊生,怎不叫人悲痛万分。感念之时,仿佛那花儿都跟着流泪;再加上离别亲人的伤怀,一听到鸟儿的叫声,都能震惊不安。前一句用了一个“溅泪”,后一句用了一个“惊心”,从而有力的加深了诗句的特殊效果。不是一般的流泪,而是一个泪珠一个泪珠、叭嗒叭嗒地往下滴落,如果静心细听,仿佛能听到泪珠的声音,说明伤心已经到了极点,这正好给下一句,一听到鸟儿叫就心惊不安作好前呼后应。这种拟人夸张的描写,正是前人所说的“加一倍写法”,它比平直的抒发悲怀,效果更加深切、更为感人。
诗的前四句写的是春望之景,后四句写的是春望之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一直打了一年多,从去年的三月打到今年的三月,战争不知毁掉了多少人家的生命财产。从这字里行间,我们不但看到了战场上的硝烟,而且看到了战火中的百姓,在兵荒马乱中,拖儿带女,背井离乡的悲惨情景。这两句是作者对战争的控诉,是祈求和平的呼喊。为了国家的安宁,他曾几度举家迁徙,几乎没过过安定的日子,如今和家人天各一方,连一封家书都难以见到。“抵万金”的比喻,写出了诗人思念亲人的焦虑心情。
诗写到结尾时,诗人把满腹的凄楚、悲愤一下子喷涌出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9岁才结婚,投奔肃宗途中遭叛军俘获,在长安潦倒十余载,又因上书营救宰臣被贬,这重多的磨难,使他50岁就满头白发,而且越抓越少,少的连结冠的簪子都插不住了。至此,一个爱国思家的诗人形象,鲜明地树立在人们面前,千百年来,这个高大的形象,受到了一代又一代无数读者的称颂。
赏析二: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冬,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叛军攻陷长安,七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此时,杜甫自鄜州羌村只身北上欲投奔肃宗,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带到长安。至德二年(757)春,杜甫在长安眺望美好的春色又降临到满目残败的京城,伤时感乱,忧国思家,写下了这首五律名篇。
这首五言律诗,首联以工对的'句式和概括的笔法,描写了春望所见国都残破荒凉的景象。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的沦陷,一个“深”字表现了景象的凄凉,并且景物的描写之中寄托了深沉的感慨,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此联对仗工巧,“国破”对“城春”景象相反,而“国破”与“山河在”、“城春”和“草木深”也都是意思相背而出,巧用对比反衬,翻新出奇。颔联以拟人化的手法借物传情、移情于景,巧妙地传达出了春望的内心感受,手法别致而意蕴深厚。颈联写春望所感发的国忧家愁,上句紧扣“感时”写国忧,下句紧承“恨别”抒家愁。“烽火连三月”形象地概括了战乱不息的局势,“家书抵万金”又写出了盼望家人音讯的急迫心情。尾联以春望中诗人自我形象的描写而结尾,诗人直接传达出的是衰老的感叹,但何尝不是国破家愁所致?意脉不仅浑然贯通,而且增加了内心深处的愁苦与悲哀的抒写。
这首诗以“春”为背景,以“望”为线索,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前四句主要是写春望之景,睹物伤怀。首联情寓景中,颔联移情于景。后四句主要是写春望之情,忧国思家。颈联借物言情,尾联以人传情。此诗结构巧妙,各联之间注意呼应勾连,层层相因,浑然一体。诗歌以国忧家愁为情感底蕴,风格沉郁悲凉,而又是以景、事、人的形象传达情感意蕴,因此又有意在言外、含蓄蕴藉的效果。
篇7:《感春》的全诗鉴赏
有关《感春四首》的全诗鉴赏
“三杯取醉不复论,一生长恨奈何许”这两句是说,喝上三杯酒,求得一醉,还有什么再说的.呢?一生之中的绵绵长恨,真是无可奈何啊!诗句反映出诗人此时情绪低落,语带感伤,可见其虽遇赦,却不能还朝,身处边远志不得伸的苦闷。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出自韩愈《感春四首》
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遍处处。
东西南北皆欲往,千江隔兮万山阻。
春风吹园杂花开,朝日照屋百鸟语。
三杯取醉不复论,一生长恨奈何许。
皇天平分成四时,春气漫诞最可悲。
杂花妆林草盖地,白日坐上倾天维。
蜂喧鸟咽留不得,红萼万片从风吹。
岂如秋霜虽惨冽,摧落老物谁惜之。
为此径须沽酒饮,自外天地弃不疑。
近怜李杜无检束,烂漫长醉多文辞。
屈原离骚二十五,不肯哺啜糟与醨。
惜哉此子巧言语,不到圣处宁非痴。
幸逢尧舜明四目,条理品汇皆得宜。
平明出门暮归舍,酩酊马上知为谁。
朝骑一马出,暝就一床卧。
诗书渐欲抛,节行久已惰。
冠欹感发秃,语误惊齿堕。
孤负平生心,已矣知何奈。
我恨不如江头人,长网横江遮紫鳞。
独宿荒陂射凫雁,卖纳租赋官不嗔。
归来欢笑对妻子,衣食自给宁羞贫。
今者无端读书史,智慧只足劳精神。
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霜白趋埃尘。
乾愁漫解坐自累,与众异趣谁相亲。
数杯浇肠虽暂醉,皎皎万虑醒还新。
百年未满不得死,且可勤买抛青春。
篇8:春归昌谷,春归昌谷李贺,春归昌谷的意思,春归昌谷赏析
春归昌谷,春归昌谷李贺,春归昌谷的意思,春归昌谷赏析 -诗词大全
春归昌谷作者:李贺 朝代:唐 体裁:五古 束发方读书,谋身苦不早。
终军未乘传,颜子鬓先老。
天网信崇大,矫士常。
逸目骈甘华,羁心如荼蓼。
旱云二三月,岑岫相颠倒。
谁揭W玉盘,东方发红照。
春热张鹤盖,兔目官槐小。
思焦面如病,尝胆肠似绞。
京国心烂漫,夜梦归家少。
发轫东门外,天地皆浩浩。
青树骊山头,花风满秦道。
宫台光错落,装画偏峰峤。
细绿及团红,当路杂啼笑。
香风下高广,鞍马正华耀。
独乘鸡栖车,自觉少风调。
心曲语形影,只身焉足乐。
岂能脱负担,刻鹄曾无兆。
幽幽太华侧,老柏如建纛。
龙皮相排戛,翠羽更荡掉。
驱趋委憔悴,眺览强笑貌。
花蔓阂行b,e烟暝深徼。
少健无所就,入门愧家老。
听讲依大树,观书临曲沼。
知非出柙虎,甘作藏雾豹。
韩鸟处缯缴,湘鲦在笼罩。
狭行无廓落,壮士徒轻躁。
【春归昌谷全诗及鉴赏】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