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古律诗歌欣赏

古律诗歌欣赏

2023-04-14 08:56:2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吴不再”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古律诗歌欣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古律诗歌欣赏,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古律诗歌欣赏

篇1:古律诗歌欣赏

古律诗歌欣赏九篇

身世浮沉碗不全,百花洲畔立吟坛。新知旧雨同会聚,二月春风赋雅言。

群贤共聚百花洲,笔落词飞赣水头。竞艺深忧眼底世,诗心落寞几时休。

伯臧才雄名早著,组社交贤百花洲。简庵国学四区善,倚声寄志诗气遒。彦和大器实晚成,渊厚家学肖父风。仙贻晓月追骚雅,汉魏风骨有远承。梦梅苦吟得郊岛,纪实白描似杜风。天声弃军从文吏,诗笔步追散原翁。艾畦清奇宗无定,朗润深婉行至诚。羽岩才俊结前辈,吟歌持论由心生。

散原诗法有儿承,乱世飘零作秋声。意切情真自公论,厚积薄发乃争衡。

晓月卢沟梦白头,扬眉翰墨话霜秋。魂断汗青两辛丑,唐风汉魏肌骨留。

士林称颂妙郎才,词曲书成四区开。秀逸雄风宗江右,沧桑遍历归去来。

梦梅常幽咽,诗成劲力挟。山河雄远势,风雨气隽洁。朴语多忧世,世道飘摇叠。多师方转益,悲歌当长嗟。

屈骚雅怨兼唐宋,强识博闻早垂名。瀑水匡庐声跌宕,飞歌曲曲对山灵。

同光后劲结宛社,诗道宗风气纷腾。各异同为骚墨客,山河破碎血泪横。

篇2:古律诗歌:寻题

古律诗歌:寻题

星宇幽高最顶泉,卫球笑奏腑中弦。

圣猿偶试翱飞艺,遗恨何将旮旯研;

青侈摘晗宵亮读,老愚采日借光年。

旷怀取乐谁知苦,冰雨来回濯斗渊。

定知俏兔又肥圆,何恨柔华未露扇。

时届凉秋霪雨晦,再磨璀璧亮情弦;

莫虚夯待云霏拭,多炼霞章炽韵煎。

诗熨霾霄其沸化,玉光讳际泼华天。

霄朗穹宽日月华,老秋煦焕抱春娃。

秀河笑涌奇芳乳,苍柏凝坚铁锈裟;

农舍幽冠包米亮,翠畦苑角菜葱花。

草山嫩唱牛羊穴,街市楼诚瑶汇华。

凉月怀愁切西山,凝目囚晖望紫寰。

无限桃思求曙告,昧情恋绪托霞潺;

翳云夯可遮三日,霪雨何能守百关。

欣遇和风千帚扫,彩虹塔上会交攀。

琪草噙霜根叶呼,那堪冷雪带冰荼。

契机值竭飞蓬乱,津血劬干啼溲枯;

虽使眠花羞涩郁,罕能抱翠惬寒隅。

煦春志远幽研穴,难报滋恩求鉴壶·。

一阳惠世憾才微,然觉冰渊已奋葳。

星火虽遭寒狱锢,燎原莫息势狂飞;

艳华更况北移返,春笛邮来南煦晖。

徒纵寒潮狂肆野,自融冽嶂助炎威。

篇3:古诗歌欣赏阅读

古诗歌欣赏阅读

《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忆江南》(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游子吟》(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季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敕勒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篇4:清韵诗歌一组古律

清韵诗歌一组古律

◎岁末感怀(步韵同题大漠孤烟直)

适来交替叹稠叠,断梦倏忽岁又别。

目送游丝一缕邈,心随素境百缘绝。

揄扬物价轮番涨,谑浪工资不补缺。

郊野萧然情已久,东风落地为私约。

◎今晨飞雪(步韵大漠孤烟直)

归途晓色雾侵晨,野里飞花二月春。

但使残冬无旱象,不知赶种有甘霖。

千条细杪癫狂舞,百侣粗枝自献殷。

莫管情人洋节度,一樽醴酒泛清芬。

◎勘探情怀(岁终)

四十余年路向长,他乡故土怕思量。

情含远志千般美,意泊今朝万顷荒。

讳老不知髭鬓改,赂春常做少年狂。

岁终野调衔诚愿,新雪催梅漏异香。

◎无题

宵床倚枕叹愆期,途次何因倦体羁。

风驾雪奔原作牧,云迷路向梦成枝。

埋年忆往多空虑,过好当今更适宜。

犹是乡情难给力,一丝零碎到晨曦。

◎休假

车征瘦雪路零残,风袭郊原客鸟盘。

日进帷墙房觉暖,夜来窗牖榻生寒。

绮思俊雅填金缕,逸致清文咏木兰。

井陌偷闲方半晌,不期已把假休完。

篇5:席慕容《古乐府》诗歌欣赏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暮与朝

篇6:古诗歌句阅读欣赏

古诗歌句阅读欣赏

其一《旅游杂感》

琴岛不复旧人潮,海韵天风犹自熙。

文创新思吸睛瞬,农家客栈唱羌彝。

其二《日报博饼记》

桌前围攘看六博,团团手气比文缘。

轻采蟾桂真意外,许是来年诗心拳。

其三《值班小录》

丝路绵延交西域,缤纷物美出远邻。

石榴汗血与蒲桃,禄山原来粟特人。

其四

晨起照镜书页间,我与轻尘共老多。

梳辫结发扮小鬟,废寝忘餐看画娑。

七夕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彤云缥缈回金辂,

明月婵娟挂玉钩。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同有诗情自合亲,不须歌调更含嚬。

朝天御史非韩寿,莫窃香来带累人。

篇7:古词风韵-诗歌欣赏

古词风韵-诗歌欣赏

1.天仙子

寒蝉泣寂,摧怆幽梦,酒醒时已暮。

铅尘浮华多薄幸,莫将夤缘道无情。

渌水清湲,娇花正浓,晙阳春又去。

若入天上白玉京,天河载渡参商星。

2. 望江南

情正苦,

夜云浸远山。

晚景苍凉风声怨,

清商一曲君不见。

弦断惊塞雁。

3.浣溪沙

残霞撩拨忧思。

点滴更漏声细。

轻帐枕函香,

夜雨薄衾空偎。

相忆,相忆

长宵听阶不寐。

4.丑奴儿

纤纤豆蔻菁菁树,应不觉羞,应不觉羞,应是风絮满花都。

漫漫红尘悻悻诉,欲往还留,欲往还留,欲束情丝心还缚。

5.减字青玉案 戏

倏听醒木一声收,别情郎,芳草洲。

剧中伊人佳期候。

雨打梧桐,月照西楼,寂寥缠更漏。

烟花烬落清幽筑,霜染秋菊应多愁。

相思惹得人消瘦。

可怜温柔,说书人合扇,说从头。

6.月夜 (其一)

银河星稀五更天,树影孤峭照不眠。

蛙声做对但觉苦,哀人可晓春满园。

满园春色怨无月,无月只道是无缘。

无缘莫恨花开早,开早岂知心易变。

7.声声慢

袅袅娜娜,娉娉婷婷,盈盈弱弱依依。

翘首觐望来路,絮雪渐稀。

独秀一枝红梅,最伤心、朔漠天气。

箫声断,信微茫,念君何时归期。

只道去年雪里,欢笑语、执手拥诉情谊。

葬花垂泪,难销长相别离。

飒飒西风恣意,春迢递、凄凄迷迷。

寸心上,剪一段懵憧记忆。

8.雨霖铃 高三备考时冬至有感

凄寒冬至,争相食飨,恨无微暖。

酒饭堪堪果腹,故乡远,望尽炊烟。

书卷解译未通,休憩梦须惊。

灯晕淡,对影研读,人面清癯影也惓。

最怨隆冬苦寒,又怨那,光阴疾如箭。

情怀托将何物,丹青笔,清词一卷。

忍待春焕,明日许是青云咫尺。

雏鹰凭风怒振翅,任海北天南。

9.更漏子 其一

秋意沉,夜微凉,日落渐灰天向。

黄芦织,暝度閬,风透红纱帐。

鸳鸯衾,锦花床,兰釭星火微烊。

一幕幕,一方方,思绪绞愁肠。

10.更漏子 其二

暮末风,阴天雨,奏萧悲音回荡。

歧途雁,断城乌,暂栖疏叶杨。

清商毕,柔情去,落英败满潇湘。

簌簌叶,泠泠雨,咽呜抚情殇。

11.月夜 (其二)

寂夜冷月伴,裘枕似铁寒。

清露结成霜,残花空自怜。

梦晰伊人颜,又依何君畔。

冽风销我面,我面泪痕干。

12.更漏子 (其三)

芳华年,愁无侣,自是哀婉风情。

莫如是,相思意,江岸薄暮暝。

飘絮雪,青丝雨,倚醉习舞阁中。

琉璃心,鸳鸯枕,只愿与君同。

13.长相思

远山黛,远山青,晓芙玉露踏花行,痴心玉壶冰。

天又雨,天又晴,呆弄严妆目空灵,恍惚千重影。

14.酒泉子

斜倚画伞,沿河漫步踏青。

著轻衫,闻早莺,春意浓。

娇容寂寞念檀郎,潦水云鬓轻。

酥雨柔,烟柳翠,杏花红。

篇8:古峪末人诗歌欣赏

古峪末人诗歌欣赏

我在这里,一直都在

在这里生,在这里长

遥远或咫尺的将来也该在这里

合上看了一辈子的眼

这里有老城

南北两面断破的土墙,含蓄

多少先人们期盼的梦染血的泪

这里的所有已不再年轻,很久的`老去了

它的血肉穿过无数辉煌的五铢钱和开元

它的泪曾装进了黄釉罐

可惜岁月的单刀流不给一息怜悯

将它流出来,恰巧呵

命不有此,九龙纹身的铜镜发现了

它要为后辈们留一点警醒

后辈们,我们当笑还是该哭恸呢?

我们的将来就在,在那里

全在这里的梦够一条长河么?

别着急,这一条峪千百年长河里

一草一木、一溪一流、一土一生物都有

微末的我们

拭亮我们的眼睛

在沟里,在梁上去用心看

一直把心贴着目不转睛

我也陪着大家,陪着星星月亮

陪着每一块石碑故冢,永远陪着

等到你们发现

等着你们陪着我一起

篇9:律绝诗歌

律绝六首诗歌

七绝 孤独求乐

你我皆是孤独者,

唯有诗书肯伴我,

书中寻乐到处是,

诗词歌赋孤独果!—新韵,仄起,首入

七绝 致红梅

雪里红梅一曝光,

血气方刚一“男”郎,

诗词歌赋真是棒,

我是须眉也心慌!——新韵,平起(首句入韵)

七律藏头 致学生

永 葆青春羞花容,

萍 水相逢见真情

庆 功还需把酒敬,

峰 险风光看山顶,

金 银无缺富贵命,

贝 贝可爱笑盈盈,

一 步高升步步惊。

家 庭和睦快乐行。——藏头,新韵,七律平起(首句不入韵)

后记:学生:刘庆峰于永萍夫妇,千金刘金贝。

五绝,再复红梅

诗友赋诗忙,

唯我无事伤,

看你斗志扬,

惹我灵感痒。——新韵,五绝平起(首句入韵)

七绝 接龙

诗 词歌 赋韵情长!

美女引来诗书郎,

五一山上花飘香,

香气熏醉多情郎。——新韵平起(首句入韵)

网友:智慧潇洒 回复 梦幻原玉:

芳菲五月满楼香,

细雨丝丝润蜜窗。

墨洒满笺遥相寄,

诗词歌赋韵情长!——新韵七绝平起(首句入韵)

五绝,复梦幻

梦幻现真容,

后患有无穷,

魔鬼悄悄至,

夜路小心龙。——新韵,平起首入

篇10:韦应物《五言古律》古诗赏析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这三首韦应物的诗,写在一处,乍看时,很象都是五言律诗。如果读一遍,辨辨音节,就知道前二首是五言古诗,末一首才是五言律诗。不过这二首五言古诗,完全采取律诗的篇法句法,同样是四韵八句,不过用的是仄声韵。同样有两联对句,不过次序小有移动。同样把四联分为起承转合。因此,也有人以为这是仄韵的律诗。不过,再研究研究,如果说它们是律诗,尽管用了仄声韵,平仄还得粘缀,第一、三、五、七句,应该都以平声字收尾,上下句中间的平仄也该协调,而这两首诗都不具备这个条件,所以,归根结蒂,还是古诗。

第一首是作者从扬子津乘船回洛阳时,给一位朋友告别。这位朋友姓元,排行老大,官职是校书郎,故称元大校书。按韦应物诗集中提到过不少姓元的,有元侍御、元仓曹、元六昆季、元伟、元锡、元常,还有弹琴的元老师、吹笛子的元昌。韦应物的哥哥住在广陵。韦家与元氏是姻亲,元家也住在广陵。韦应物有一首《滁州园池宴元氏亲属》,诗中有一句道:“竹亭列广筵,一展私姻礼。”可以从而揣测这些情况。还有一首“送元锡、杨凌”的诗,其一联云:“况别亲与爱,欢筵慊未足”,和此诗首句同。这位元校书,可能就是元锡。

第一联就点明和亲爱的朋友凄然分别,泛船在江天烟雾中。第二联接着说泛船者是归洛阳去的人,怀念的是广陵城的钟声树影。广陵就是扬州。第三联说今天彼此分别,不知将来还能在何处相遇。最后一联因离情别绪而引起感伤:人世间的事情也正象江上的船,跟着水淌去,永远飘浮无定。

第二首是因为怀念一个全椒山中的道士,因而寄一首诗去。全椒是滁州的一个属县,这首诗大约是韦应物做滁州刺史时作的。所以第一联说:今天我的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住在山里的道士。如果作散文,接下去就该说明“冷”与“忽念”的关系,但韦应物作的是诗,这一关系留给读者自己去体会。第二联描写他想念的那个道士此时的生话情况。在山坳里砍了些木柴,捆束起来,挑回去煮饭。饭是什么呢?是白石子。古代曾有一个成了仙人的道士,住在山中煮白石子当饭米吃。后来就用这个典故,形容修道者的清寒生活。第三联说明自己想念之情。在这风雨之夜,很想带一瓢酒,老远的到你那里去慰问你。可是,第四联说,在寂寞的空山中,满地都是落叶,叫我到何处去寻觅你的踪迹呢?

第三首是在滁州时,遇见一个梁州的老朋友,喜而作诗。唐代的梁州,即今陕西南郑县,在汉水的上游。故第一联追忆自己在江汉一带作客时。认识了这位老友,每次相逢,总是喝醉了才回家。笫二联说:人的行迹象浮云之无定,自从分别以后,时光象流水一样,转眼十年。第三联说:如今在淮河上又遇到了,虽然我们俩欢笑之情,依然和十年前一样,可是两人的头发都已稀疏而花白了。第四联是假设的问答句法。是什么原因,你不回梁州去呢?哦,大概是因为淮上秋山,风景秀美,使你舍不得回家吧。

这三首诗,文字浅显,绝无费人思索的词句,思想过程,层次分明,极为自然。译成散文,也是一篇散文诗。它们代表了韦应物全部五言诗的风格。历代以来,文学批评家都把这种风格用一个“淡”字来慨括,或曰古淡,或曰雅淡,或曰闲淡。总之是表示文字和思想内容的质直素朴。文字不加雕琢,思想没有隐晦。

这一种风格的诗,创始者是陶渊明,梁代的锺嵘作《诗品》,品评汉魏以下许多诗人的作品,他对陶渊明的诗,评论道;“文体省静,殆无长语,写意真古,辞必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大意是说陶渊明的文体简净,没有多馀的话。一意求真、求古,文辞和兴趣都和婉惬当,我每次读他的诗,总会想到他的人格。一般人都叹赏他的素朴。

陶渊明身后,非但没有人继承他的诗风,反而盛行了极其浓艳庸俗的宫体诗,直要到初唐的陈子昂、张九龄才有意用陶渊明的风格,来肃清宫体诗的流毒。跟着就出现了王维、孟浩然、储光羲诸人,使当时的'五言诗,趋向于清淡一派,成为盛唐诗的一个特征。

韦应物受王、孟的影响极大,他跟着走这条创作道路,但是后来居上。他是越过了王、孟而直接继承陶渊明的,我们应当注意,为什么锺嵘说:他每次读陶渊明的诗,总会想到他的人格。可见诗的风格,并不光是艺术表现手法的成果,还有作者的性格在内。王、孟等人,只学到了陶渊明的艺术表现手法,他们的性格却远没有陶渊明的冲和旷达。他们的五言诗,多数是具有陶诗的态度仪表,而缺乏陶诗的精神。韦应物诗所反映的是一个品德极为高尚的人格。他淡于名利,对世情看得很透彻,不积极,但也不消极。他的生活态度是任其自然。他的待人接物是和平诚恳。这些性格,都可以从他的诗中感觉到。他的文学风格,主要是产生于性格的流露,其次才是艺术手法的高妙。一个“身作里中横”的无赖少年,到中年以后,却一变而为淡泊高洁的诗人,韦应物一生的思想过程,可见是非常突出的。

也象陶渊明和杜甫一样,韦应物的诗,在当时却並不被重视。我们说韦应物的诗高于王、孟,但在当时,王、孟的名气还是高于韦应物。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曾提到过韦应物。他说:“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然当苏州在时,人亦未甚爱重,必待身后,然后人贵之。”可知韦应物诗的评价,是在他死后才逐渐高起来的。

在选讲的三首诗中,第二首《寄全椒山中道士》是最著名的作品。宋元以来,许多人都赞赏这首诗。对于“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这两句,几乎公认为奇特之笔。洪迈说:“结尾两句,非复语言思索可到。”(《容斋随笔》)沈德潜说:“这两句是“化工笔,与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处不关语言意思。”(《唐诗别裁》)这两个评语的观点是相同的,都以为这两句出人意外,一般人想不到,但又觉得很自然,不象是苦心思索出来的。全诗八句,都是叙述自己,但其效果却都是描写这位山中道士的隐居修道生活。结尾两句更点明了这位道士隐居之深。

苏东坡极喜欢韦应物的诗,他有两首摹仿韦应物的诗。其一首是在惠州时,读了韦应物这首《寄全椒山中道士》,就用原韵和了一首。寄给罗浮山中的邓道士。现在把那首和诗抄录在这里:

一杯罗浮春,远饷采薇客。

遥知独酌罢,醉卧松下石。

幽人不可见,清啸闻月夕。

聊戏庵中人,空飞本无迹。

这首诗用很大的气力来摹拟韦应物诗格,但是得到的评论却不佳。洪迈说,东坡天才,出语惊世,他的和陶渊明诗,可以和陶渊明並驾齐驱,但是和韦应物这首诗,却是比不上。洪迈没有指出,为什么比不上。清人施补华的《岘傭说诗》作了解释:“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作,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盖东坡用力,韦公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意,微妙之诣也。”这个分析,可以认为是中肯的。所谓用力、不用力,尚意、不尚意,实在就是自然和不自然,东坡诗中用“遥知”、“醉卧”、“不可见”、“本无迹”这些词语,都是竭力用描写手法来表现邓道士。这种句法,韦应物却不屑用。即此一端,东坡已是失败了。

篇11:如果,如果诗歌欣赏

如果,如果诗歌欣赏

1·如果有信仰,

就选择坚持,

不顾风霜雨雪的阻挡,

勇往直前,把颓废抛给过去。

2·如果有耐心,

就选择执着,

不管时光是否悄悄流去,

等待,守候心中的那朵花开。

3·如果有信心,

就选择 百炼成钢,

不怕火与水的锻炼和摧残,

最坚强的.心留给世人见证体验。

4·如果心中有爱,

就选择爱情,

不怕真诚和信任的考验,

用它们调味生活里的平淡。

5·如果有爱心,

就选择春天,

不畏惧冬的寒冷和黑暗,

用阳光温暖,用春雨浇灌,

那渴望展现生命绿色的干涸心田。

6·如果,还有更多的如果,

就选择对生命的尊重,

不畏惧流年的苍老,不畏惧四季的更换,

用从容的背影面对寂寞的变迁,

用爱和思念流淌荒芜的平原,

期待生命的绿洲会再一次出现。

作者:菩提

网名:菩提 笔名:幽兰谷溪

写于2015年2曰日09:55

【古律诗歌欣赏】相关文章:

1.名篇古诗歌欣赏推荐

2.诗歌欣赏

3.《浣溪沙》古词欣赏

4.古言诗歌:李白

5.爱国的古诗歌

6.忘记诗歌欣赏

7.诗歌欣赏:《夜行》

8.再别康桥 诗歌欣赏

9.远方诗歌欣赏

10.雪诗歌欣赏

下载word文档
《古律诗歌欣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