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徐志摩诗歌的看法
“西西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对徐志摩诗歌的看法,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对徐志摩诗歌的看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对徐志摩诗歌的看法
对徐志摩诗歌的看法
终其一生并没有真正地为诗歌本身迷醉过,狂乱过,所以他没有他的诗歌道路。他内心的诗意最终在和的庸俗堕落的斗争中被消解。和一起,提倡了诗歌“”、“建筑美”、“绘画美”的主张,并成为实践最成功的代表。绝对是天才的。徐志摩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徐志摩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永远、永远追寻新鲜热点和新奇。
在他诗性的骨子里,在他人生的词典里,无聊、平庸与缺乏生命活力的式的生活是永远地被剔出的,他就是一团鲜红跳蹦的火焰。也许我们会觉得他的人生的确是风景绚烂、奇彩无比且,但是他的人,他自己本身却近乎一种绝对的单纯。
志摩用欧洲的浪漫主义传统改造中国的传统,这使他的诗歌中呈现出了两方面的传统性。 传统性的最大是他的抒情中心主义,而且抒发的是浪漫情怀,而要求的是深刻的思想和复杂的技巧。他号称“诗哲”,但他基本上没有的思维,诗歌中的思想也是很弱的,简单,单纯,浅显。多于暗喻,直白多于暗示,感情多于理智;正是这些浪漫抒情范畴内的因素,使徐歌满足了老百姓对诗人形象惯有的审美期待。
不过,从历史上说徐志摩是现代新上最引人注目的诗人之一、是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柔美、清丽、和谐,颂扬理想;表达对爱情、自由、美的追求;擅长细腻的心理捕捉、缠绵的情感刻画,深得青年人的喜爱,影响至今不衰。它的美是,不是的奔流。他的诗歌,没有能成为时代的传音,没有成为民族集体的抒情,他的诗歌没有指向终极的意义。
附:论徐志摩诗歌意境的空灵美。
徐志摩是著名的现代诗人,他的一生短暂却辉煌,留给了我们一篇又一篇经典的创作。他生前创作的《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三部诗集构思都极其巧妙,充分展现了他超乎寻常的想象力。诗人的诗歌不仅文字美,而且还赋有绘画美、轻柔美、朦胧美。诗人在他的诗歌中呈现出清新脱俗的意境,有一种空灵之美。而这些与诗人的生活背景、个人经历、诗人诗歌的意象与意境、诗人丰富的情感不能分开。
一、诗人的生活背景与个人经历
1897 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自小过着富裕的生活,生活条件优越,是家里的长子。其父亲寄予他很好的期望。希望他长大后能从事金融事业,学习财经,走上经商之路。在他19岁时,由家庭包办,与宝山县巨门望族的女儿张幼仪结婚。想借这一婚姻成就徐志摩顺利进入金融行列。但事与愿违,徐志摩并不愿意屈服于家庭的束缚,对这样的婚姻更是充满了不满。他想要逃开被设计好的归宿寻找自己的新天地。于是,徐志摩毅然离开自己的家庭,走向了求学之路。他起先在北大攻读了法学,后赴美留学,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但骨子里有着倔强,追求自由、美的诗人并不甘于此,他似乎想要找到属于自己真正的方向。于是他坚决地放弃了经商之路,来到了充满梦幻般美丽的剑桥大学。在那里,他结识了伟大的诗人泰戈尔,在那里, 他遇见了为之倾心一生的才女林徽因。诗人在这所大学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深刻地感受到了自由、爱、美的思想。这对他后期诗歌质的飞跃定下了基础。可以说,徐志摩的一生都在追求自由,追求美,追求爱。而他的创作更是离不开这样的主题,这也是为什么他诗歌有一种空灵之美的根本所在。
二、诗人诗歌意境的绘画美
徐志摩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善于创造意象的诗人,他诗歌中的意象陌生而熟悉,善于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灵活的运用到其诗歌作品中,使平凡的事物带有诗意般朦胧的色彩,并创造出独特的意境,使得诗人诗歌意境具有绘画美、轻柔美、朦胧美。
诗人善于在诗歌中运用云彩、杨柳、夕阳等意象,构造出具有缤纷色彩的意境,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眼前呈现出一幅又一副的画面。如《呻吟语》“我亦愿赞美这神奇的宇宙,我亦愿意忘却了人间的忧愁,像一只没有挂累的'梅花雀,清朝上歌唱,黄昏时跳跃。假如她清风似的常在我左右,我亦想望我的诗句清水似的流,我亦想望我的心池鱼似的悠悠;但如今膏火是我的心,再休问我闲暇的诗情――上帝!你一天不还她生命与自由!”在这首诗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只梅花雀在清晨、在午后、在黄昏时欢快地歌唱。游戏于树梢间,有清风拂过,有鱼儿游弋。画面优美,人在其中悠闲自在。
三、诗人诗歌意境的轻柔美
徐志摩的诗歌有一种轻柔之美。由雪花、柳絮等意象构成的意境往往使诗轻盈而优美。在诗歌《再别康桥》中,整首诗都萦绕着一种淡淡的离愁,细细品读,即能感受到轻柔之美。“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边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在诗句中,我们仿佛看见一位青年学者踮着脚尖轻轻的来,又轻轻的离开,河畔的杨柳犹如穿上新装的新娘,河水在荡漾,水草在招摇,诗人的心也随之波动,一切都那么的轻盈,害怕去打扰这样的美景。诗人要将这里的美景永远地留在康桥,只愿不打扰一切的悄然离开。
四、诗人诗歌意境的朦胧美
徐志摩的诗不需要你动脑筋去思考他到底要表达什么。我们要欣赏的就是诗歌所蕴含的多种诗意。梦幻般的朦胧美,犹如轻纱,犹如薄雾,似浓似淡。如徐志摩的诗《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短短几行字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使之形象化,全诗整体读来就如同一幅唯美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让人流连,让人深思。“云――水”,“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相互交织。我们很难分辨清楚,但欣赏者却可以感受到一股朦胧的美感透彻心肺,感受人生路途中的交错。人生,必然会有这样一些“偶然”的“相逢”和“交会”。而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必将成为永难忘怀的记忆而长伴人生。这首诗简单,但也美丽,其美丽正因为其朦胧。那萍水相逢,不小心又错过的朦胧诗意被徐志摩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他的很多诗歌作品就是用他朦朦胧胧若隐若现的形式创造意象并抒发情感的。
所以,我们说徐志摩的诗有一种空灵美,朦胧中透着清晰,轻描淡写中却有着浓郁而深厚的情感。他在诗歌中构筑的富丽多彩的艺术世界,具有绘画美,轻柔美,朦胧美,推动了现代诗歌的发展。
篇2:徐志摩《对月》诗歌
徐志摩《对月》诗歌
“现在你是倦了老了的,不错,月,
但在你年青的时候,
你倒是看着了些个什么花头?”
“啊!我的眼福真不小,有的事儿甜,
有的庄严,也有叫人悲愁,
黑夜,白天,看不完那些寒心事件,
在我年青青的时候。”
“你是那么孤高那么远,真是的,月,
但在你年少的时光,
你倒是转着些个怎么样的'感想?”
”阿我的感想,哪样不叫我低着头
想,新鲜的变旧,少壮的亡,
民族的兴衰,人类的疯癫与荒谬,
哪样不动我的感想?”
“你是远离着我们这个世界,月,
但你在天空里转动,
有什么事儿打岔你自在的心胸?”
“啊,怎么没有,打岔的事儿当然有,
地面上异样的徵角商宫,
说是人道的音乐,在半空里飘浮,
打岔我自在的转动。”
“你倒是干脆发表一句总话,月,
你已然看透了这回事,
人生究竟是有还是没有意思?”
“啊,一句总话,把它比作一台戏,
尽做怎不叫人烦死,
上帝他早该喝一声‘幕闭’,
我早就看腻了这回事。
篇3:徐志摩经典诗歌
生活
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
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
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
手扪索着冷壁的粘潮,
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
头顶不见一线的天光
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
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
①写于1928年5月29日,初载1929年5月10日《新月》月刊第2卷和3号,署名志摩,后收入诗集《猛虎集》。
篇4:徐志摩经典诗歌
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r,飞r,飞r――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地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r,飞r,飞r――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地,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融,消融,消融――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①写于1924年12月30日。发表于1925年1月17日《现代评论》第一卷第6期。
篇5:徐志摩经典诗歌
黄鹂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
①写作时间不详,初载1930年2月10日《新月》月刊第2卷第12号,属名徐志摩。
篇6:徐志摩经典诗歌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有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夜半松风
这是冬夜的山坡,
坡下一座冷落的僧庐,
庐内一个孤独的梦魂;
在忏悔中祈祷,在绝望中沉沦;——
为什么这怒叫,这狂啸,
金鼓与金钲与虎与豹?
为什么这幽诉,这私慕,
烈情的惨剧与人生的坎坷——
又一度潮水似的淹没了,
这彷徨的梦魂与冷落的僧庐?
篇7:徐志摩经典诗歌
火车擒住轨
火车擒住轨,在黑夜里奔:
过山,过水,过陈死人的坟:
过桥,听钢骨牛喘似的叫,
过荒野,过门户破烂的庙;
过池塘,群蛙在黑水里打鼓,
过噤口的村庄,不见一粒火;
过冰清的小站,上下没有客,
月台袒露着肚子,象是罪恶。
这时车的呻吟惊醒了天上
三两个星,躲在云缝里张望;
那是干什么的,他们在疑问,
大凉夜不歇着,直闹又是哼,
长虫似的一条,呼吸是火焰,
一死儿往暗里闯,不顾危险,
就凭那精窄的两道,算是轨,
驮着这份重,梦一般的累坠。
累坠!那些奇异的善良的人,
放平了心安睡,把他们不论
俊的村的命全盘交给了它,
不论爬的是高山还是低洼,
不问深林里有怪鸟在诅咒,
天象的辉煌全对着毁灭走;
只图眼着过得,裂大嘴打呼,
明儿车一到,抢了皮包走路!
这态度也不错!愁没有个底;
你我在天空,那天也不休息,
睁大了眼,什么事都看分明,
但自己又何尝能支使运命?
说什么光明,智慧永恒的美,
彼此同是在一条线上受罪,
就差你我的寿数比他们强,
这玩艺反正是一片湖涂账。
①对于1931年7月19日,初载同年10月5日《诗刊》第3期,署名志摩。此诗原名《一片糊涂帐》,是徐志摩最后一篇诗作。
篇8:徐志摩经典诗歌
云游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
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
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
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
你更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
有一流涧水,虽则你的明艳
在过路时点染了他的空灵,
使他惊醒,将你的倩影抱紧。
他抱紧的是绵密的忧愁,
因为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
他要,你已飞渡万重的山头,
去更阔大的湖海投射影子!
他在为你消瘦,那一流涧水,
在无能的盼望,盼望你飞回!
①写于1931年7月,初以《献词》为题辑入同年8月上海新日书店版《猛虎集》后改此题载同年10月5日《诗刊》第3期,署名徐志摩。
篇9:徐志摩经典诗歌
她是睡着了
她是睡着了--
星光下一朵斜依的白莲;
她入梦境了--
香炉里袅起一缕碧螺烟.
她是睡熟了--
涧泉幽抑了喧响的琴弦;
她在梦乡了--
粉蝶儿,翠蝶儿,翻飞的欢恋.
停匀的呼吸,
清苍渗透了她的周遭的清氛;
有福的清氛,
怀抱着,抚摸着,她纤纤的身形!
奢侈的光阴! 静,沙沙的尽是闪亮的黄金,
平铺着无垠,
波鳞间轻漾着光艳的小艇.
醉心的光景,
给我披一件彩衣,缀一坛芳醴,
折一枝藤花,
舞,在葡萄丛中,颠倒,昏迷.
篇10:徐志摩经典诗歌
沙扬娜拉一首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①1924年5月29日,徐志摩陪泰戈尔一行前往东京讲学。在访日期间,他写了长诗《沙扬娜拉十八首》,收入在中华书局1925年8月版的诗集《志摩的诗》中。
篇11:徐志摩经典诗歌
徐志摩经典诗歌
《在那山道旁》
在那山道旁,一天雾濛濛的朝上,
初生的小蓝花在草丛里窥觑,
我送别她归去,与她在此分离,
在青草里飘拂,她的洁白的裙衣。
我不曾开言,她亦不曾告辞,
驻足在山道旁,我暗暗的寻思,
“吐露你的秘密,这不是最好时机?”
露沾的小草花,仿佛恼我的迟疑。
为什么迟疑,这是最后的时机,
在这山道旁,在这雾盲的朝上?
收集了勇气,向着她我旋转身去:
但是啊,为什么她这满眼凄惶了
我咽住了我的话,低下了我的头,
水灼与冰激在我的心胸间回荡,
啊,我认识了我的命运,她的忧愁,
在这浓雾里,在这凄清的道旁!
在那天朝上,在雾茫茫的山道旁,
新生的小蓝花在草丛里睥睨
我目送她远去,与她从此分离
在青草间飘拂,她那洁白的裙衣!
《呻吟语》
我亦愿意赞美这神奇的宇宙,
我亦愿意忘却了人间有忧愁,
象一只没挂累的梅花雀,
清朝上歌唱,黄昏时跳跃;
假如她清风似的'常在我的左右!
我亦想望我的诗句清水似的流,
我亦想望我的心池鱼似的悠悠;
但如今膏火是我的心,
再休问我闲暇的诗情?
上帝!你一天不还她生命与自由!
《苏苏》
苏苏是一痴心的女子,
象一朵野蔷薇,她的丰姿;
象一朵野蔷薇,她的丰姿
来一阵暴风雨,摧残了她的身世。
这荒草地里有她的墓碑
淹没在蔓草里,她的伤悲;
淹没在蔓草里,她的伤悲——
啊,这荒土里化生了血染的蔷薇!
那蔷薇是痴心女的灵魂,
在清早上受清露的滋润,
到黄昏里有晚风来温存,
更有那长夜的慰安,看星斗纵横。
你说这应分是她的平安?
但运命又叫无情的手来攀,
攀,攀尽了青条上的灿烂,——
可怜呵,苏苏她又遭一度的摧残!
《变与不变》
树上的叶子说:
“这来又变样儿了,
你看,
有的是抽心烂,有的是卷边焦!”
“可不是,”
答话的是我自己的心:
它也在冷酷的西风里褪色,凋零。
这时候连翩的明星爬上了树尖;
“看这儿,”
它们仿佛说:
“有没有改变?”
“看这儿,”
无形中又发动了一个声音,
“还不是一样鲜明?”
——插话的是我的魂灵。
篇12:徐志摩经典诗歌全集
徐志摩经典诗歌全集
诗歌一: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诗歌二: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有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夜半松风
这是冬夜的山坡,
坡下一座冷落的僧庐,
庐内一个孤独的梦魂;
在忏悔中祈祷,在绝望中沉沦;--
为什么这怒叫,这狂啸,
金鼓与金钲与虎与豹?
为什么这幽诉,这私慕,
烈情的惨剧与人生的坎坷--
又一度潮水似的淹没了,
这彷徨的梦魂与冷落的僧庐?
诗歌三:海边的梦
我独自在海边徘徊,
遥望着无边的霞彩,
我想起了我的爱,
不知她这时候何在?
我在这儿等待--
她为什么不来?
我独自在海边发痴--
沙滩里平添了无数的想思字。
假使她在这儿伴着我,
在这寂寥的海边散步?
海鸥声里,
听私语喁喁,
浅沙滩里,
印交错的脚踪,
我唱一曲海边的恋歌,
爱,你幽幽的低着嗓儿和!
这海边还不是你我的家,
你看那边鲜血似的晚霞;
我们要寻死,
我们交抱着往波心里跳,
绝灭了这皮囊,
好叫你我的恋魂悠久的逍遥。
这时候的新来的双星挂上天堂,
放射着不磨灭的爱的光芒。
夕阳已在沉沉的淡化,
这黄昏的美,
有谁能描画?
莽莽的天涯,
哪里是我的家,
哪里是我的家?
爱人呀,我这般的想着你,
你那里可也有丝毫的牵挂?
诗歌四:她是睡着了
她是睡着了--
星光下一朵斜依的白莲;
她入梦境了--
香炉里袅起一缕碧螺烟.
她是睡熟了--
涧泉幽抑了喧响的琴弦;
她在梦乡了--
粉蝶儿,翠蝶儿,翻飞的欢恋.
停匀的呼吸,
清苍渗透了她的周遭的清氛;
有福的清氛,
怀抱着,抚摸着,她纤纤的身形!
奢侈的光阴! 静,沙沙的尽是闪亮的黄金,
平铺着无垠,
波鳞间轻漾着光艳的小艇.
醉心的光景,
给我披一件彩衣,缀一坛芳醴,
折一枝藤花,
舞,在葡萄丛中,颠倒,昏迷.
看呀,美丽!
三春的颜色移上了她的香肌,
是玫瑰,是月季,
是朝阳里的水仙,鲜研,芳菲!
梦底的幽秘,
挑逗着她的心--纯洁的灵魂--
像一只蜂儿, 在花心恣意的唐突--温存.
童真的梦境!
静默,休教惊断了梦神的殷勤;
抽一丝金络,
抽一丝银络,抽一丝晚霞的紫曛;
玉腕与金梭,
织嫌似的精审,更番的穿度--
化生了彩霞,
神阙,安琪儿的歌,安琪儿的舞.
可爱的梨涡,
解释了处女的梦境的欢喜,
像一颗露珠,
颤动的,在荷盘中闪耀着晨曦!
诗歌五:阔 的 海
阔的海空的天我不需要,
我也不想放一只巨大的纸鹞
上天去捉弄四面八方的风;
我只要一分钟
我只要一点光
我只要一条缝,
象一个小孩爬伏
在一间暗屋的窗前
望着西天边不死的一条
缝,一点
光,一分钟。
诗歌六:生 活
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
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
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
手扪索着冷壁的粘潮,
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
头顶不见一线的天光
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
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
诗歌七:残 破
一
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
当窗有一团不圆的光亮,
风挟着灰土,在大街上
小巷里奔跑:
我要在枯秃的笔尖上袅出
一种残破的残破的音调,
为要抒写我的残破的思潮。
二
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
生尖角的夜凉在窗缝里
妒忌屋内残余的暖气,
也不饶恕我的'肢体:
但我要用我半干的墨水描成
一些残破的残破的花样,
因为残破,残破是我的思想。
三
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
左右是一些丑怪的鬼影:
焦枯的落魄的树木
在冰沉沉的河沿叫喊,
比着绝望的姿势,
正如我要在残破的意识里
重兴起一个残破的天地。
四
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
闭上眼回望到过去的云烟;
啊,她还是一枝冷艳的白莲,
斜靠着晓风,万种的玲珑;
但我不是阳光,也不是露水,
我有的只是些残破的呼吸,
如同封锁在壁椽间的群鼠
追逐着,追求着黑暗与虚无!
诗歌八:云 游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
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
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
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
你更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
有一流涧水,虽则你的明艳
在过路时点染了他的空灵,
使他惊醒,将你的倩影抱紧。
他抱紧的是绵密的忧愁,
因为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
他要,你已飞渡万重的山头,
去更阔大的湖海投射影子!
他在为你消瘦,那一流涧水,
在无能的盼望,盼望你飞回!
诗歌九:黄 鹂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
【对徐志摩诗歌的看法】相关文章:
1.徐志摩诗歌
3.徐志摩的诗歌
4.徐志摩优美诗歌
5.徐志摩诗歌读后感
7.徐志摩经典诗歌
9.徐志摩的诗歌鉴赏
10.徐志摩的诗歌欣赏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