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广东求职经验及笔经 面经
“乌头马角终相救”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中国农业银行广东求职经验及笔经 面经,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农业银行广东求职经验及笔经 面经,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篇1:中国农业银行广东求职经验及笔经 面经
中国农业银行(广东)求职经验及笔经 面经
找工作也有一段时间了,终于如愿的进入自己职业规划的起点银行业,还是比较满意的,从网申到签约,经历了挺长一段时间。很多记忆也要开始模糊不清了,所以我觉得有必要简略的,记录一下这个过程,以念,以思。
首先简单的透露下自己的情况。
男 党员 广东省某重点大学 本科 跟金融无关系的专业 身高不到180cm 瘦 长相很大众 低分过四六级 无奖学金 不是学生会的学生干部
网申
时间已无法记得,按照自身情况一一填写下来,该有的有,该无的不填,这个貌似没什么特殊要提的,就这样。等了挺长一段时间,顺利等到了笔试通知。
.12.14笔试 广州大学计算机楼 上午9:00
花絮:不喜欢坐车,所以大学几年了都没怎么去过大学城…..自然的,只能跟同学后面屁颠屁颠着去。由于路途还算遥远,7点多就蹦起来了,一番洗漱拉撒后,买个早餐,睡眼朦胧,步履阑珊的跟在同学后面。花了十几分钟穿过豪宅:XX花园,来到某某路,开始等大学城1号线,那时候大概是7:50左右。左顾右盼,东瞧西望,它就像领导出席会议一样,姗姗来迟~~期间,懊悔过8:15分左右有2号线没上~~挣扎过要不要打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在8:40分附近,终于等来了亲爱的1号线,上车一打听,才知道原来8:00钟那班车没发~~害我们那一个苦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都有意外,要有耐心。。。终于在迟到几分钟后进了考场。
过程:一共190道题目吧。。有数学,有常识,有文学,有图形,有经济,有多选,最后2篇共10小题的英文阅读理解。考前当然也有在应届生下载过一些资料,大致的看了下。但有过经验的同学都知道的,一般这种考前突袭也不能达到什么效果,也只是求个心安理得罢了。所以固然是没有走什么狗屎运可以撞上什么看过的题目,所以也只能踏踏实实慢慢做,会的拿下,不会的也只能靠RP了。
数学计算方面的题感觉都比较简单,就是用的时间多了点,基本都算完,没蒙;数列、图形类的行测部分,一般都是大致花点时间,蓄力思考,不行的话,我都果断放了,做个记号,想着有时间的话,再弄它。常识,文学的,靠的还是平时的积累,常识题量少点,不费力,文学的大多都是理解类,节省时间,很多直接语感过之,当然也稍加记号,以查。经济的最吃力也最不吃力,因为基本上都不会,考前小小的磨刀,光都没亮一下,所以基本都是几秒一题,刷刷刷,高铁似的。多选题没记错的话,好像也都是经济的,基本都是选两个,没怎么考虑,也考虑不来。虽然很多都放的很坚决,但是后面还是不够时间,导致剩3分钟左右看两篇英文阅读,只能强迫自己一目十行什么的,变成Fast Scanning了。英文的10道题感觉比较简单,时间关系,好几道也直接蒙了,
就这样,高度思维中,结束了2小时的奋战。总体感觉是没什么感觉。
感受:总体来说,时间还是比较紧的`,所以该果断的还是要果断,不要在某些题目上思考太多时间了。合理安排时间最重要。毕竟大家水平都差不多,该做会做的拿下,然后就让RP说话去吧。
2010.01.05 一面 农行大厦 15:00-15:40
花絮:有同学在4号已经面了,所以知道是群面,比较放心。个人觉得群面,不用面对着面试官,紧张不起来,所以思维放的开,较易把握。(很多同学可能不同意我的观点,但我自己是这样的:面对着面试官,1对1,1对多,多对1,多对多都会紧张,然后思维很难放开,拘束的很~~当然,这跟我没有太多的面试经验有很大的关系)。
更衣洗漱完毕,孤身直奔楼下,打印三份简历,小心贴上照片自不用云。本来自己打算是坐地铁去的,恰好在打印处遇到一位也去农行面试的同学(经管学院的,男,暂且叫A吧),哪楼哪学院拉扯几句,结伴而行,A君说可以直接公车,所以直奔公车站,那天贼冷,穿着单薄正装,顶硬往前奔,颇有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去兮不复返之态。
车站上遇到A君的同学,B(男),C(女),于是壮大队伍,上车闲聊而去。当然车上还有其他一些显而易见去农行面试的,但都没搭讪了。“找工作的心酸苦楚,有趣小事,同学就业情况,offer几个等等~~”应该也算是求职路上聊天必备问题了吧,由于我那时候还没有offer,A,B,C都有offer了,小小的失落。那时候就想:这一面的3600多人里,有offer的应该一大堆,他们心态放松,酱油情调,自然发挥出色,挥刀自如,越想越有点紧张。不过自己还是有点自信,所以慢慢的,也不太在意了。
坐了9个站(好像),头开始晕的时候,终于见到了农行大楼,小小的惊讶了下,因为事先不认识它,原来它的外表是如此突出的,脑海中闪过西式、皇宫,当然,进去了就发现,跟普通大厦没什么大的区别。登记,12楼等候,检查四六级,写个名字牌等等。10人一组开始,俗称:群殴。
过程:来的早了,直接跟上一个时间段的人进去的,10人中9男1女,无认识的,无交流过的。进去3个面试官,皆男士,一个主持人,女士。女士大致讲了下规则,直接开始。
规则:3分钟审题,每人1分钟讲述观点,15分钟团队讨论,3分钟推选出来的领导总结。
题目比较简单易懂,大致如下。
X公司是销售电子xx产品的,市场占有xxxxxxxx~~~年增长xxxxx,xxx是X公司的销售经理,由于某些原因要辞职,现急需招募一名销售部经理。候选人:
张三:X公司销售副经理,有能力,但是喜欢独来独往,xxxxxx(忽略细节)
篇2:中国农业银行笔经
各位同学们,给大家送上农行新鲜的笔经。
今天我考试十分匆忙,不过幸好还是准时到了考试地点了。笔试题目难度不是很大,但是由于我复习得太晚了,复习得不是很全面,因此感觉做起来还是很磕磕绊绊呐。
笔试一共分为四个部分。一,常识+农行知识+专业课;二,行测;三,英语;四,性格测验。
第一部分,其实难度不是很大,只可惜我复习得不够扎实,感觉好多猜的,常识部分几乎一猜到底啊。记得常识题里有考过,XX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2020奥运会主办城市,“三农”计划第几年,上海自贸区的核心,最美乡村女教师。cpu 后面800的意义,dns之类的。农行的专业知识里有考过,农行的全称,哪个产品不是农行的,农行上市时间,农行品牌形象。
第二部分行测虽然题目不是很难,可惜时间有点紧张啊。数字和图形的推理还是蒙了几道,还有给张平面图,求折完之后哪张不是的之类的,我真的是空间想象力有限啊,果断猜。。。。
第三部分的英语基本就是托业了,读研期间我就考过一张托业证书,其他的证要么没考,要么考了没过,幸好托业还是有点用的。阅读不是很难,但就是要把握住时间,貌似我旁边的同学好像英语部分没有完成呢。
性格测验就不多说啦,大家按自己的真实想法来吧,跟着自己的心走就好啦。
最后求职以来,我觉得找工作还是该早点准备呐,不管是行测的复习还是其他什么,不然到现在真的是一种很被动的状态啊,另外,一些什么公司能多投就尽量多投啊,有笔试面试机会的一定得好好把握啊,机会是用一次少一次啊。我目前笔试面试机会都不是很多,offer就更别提啦,绝对是求职小ds一个,只期望在接下来的求职过程中,我可以好好加油,不辜负自己的努力,不辜负爸妈的希望,绝对不能放弃啊。
篇3:笔经_笔试经验-求职笔试经验
笔经_笔试经验-求职笔试经验
成绩出来了,笔试62,上机22,基本实现了我考前保笔试弃上机的打算。我是寒假前报的名,当时看见大家都报了,我也随大流报上了,因为看到报网络的太多,感到含金量太低,数据库也不太感兴趣。想想我是信息管理系的(我的专业是管理科学,一个本科层次很少见的专业),以为考信管可能简单点,就报了信管了。然后跑文化市场弄了本高教出的教材,也没有报什么班,就开始了我的三级备考路,其实年前也没怎么看,到放寒假才看了第一章,过年时还象征性的把课本带回家,然后开学又原封不动的拿回来了,已经时二月底了,原来以为是四月底考试,后来听同学说是四月一,当时一想坏了,赶紧上网找资料,看经验,发现考信管的太少了,资料少,谈经验的也少(这个坛子置顶的一篇竟然是的,这也是我写这篇经验的原因,衷心希望考信管的兄弟姐妹能吸收以前的经验教训。少走一些弯路)。在一些论坛好不容易找了点资料,其中有个信管复习笔记,(很多地方都能找到,baidu google 一搜就是了)我吐血推荐,非常细非常全(但还是有些东西还是没有),打印出来,以后这就最好的资料。我初步分析了一下,现在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因为我以前学过一年的c++,可以说还算有点编程基础,而且大家的经验是上机比笔试好过,所以我决定保住笔试,上机先不管,能过就过,不过下次再来。
首先,我仔仔细细的看了遍教材,虽然这是件很枯燥的事,但教材就是重点中的重点,这是最好的资料,把知识点无论大小,多寡,统统划出来,然后对比复印的材料,上面有的不用写了,在空白处补充上上面没有的,越详细越好,千万不要嫌麻烦,现在麻烦一点,复习的时候省很多很多力气)不用强记,主要是有个大体的印象,三级信管的最大的难点就是太琐碎,太杂乱,开始我只是机械的看,发现很混乱,只是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就让我很头晕,几次都看不下去了,后来我决定,跳出枝枝叶叶,用整体的观点学习,复印纸张的背面是空白的,然后我采用大括号的形式做了个每一章的概括,从左往右,展开每一节,每一节再展开,这样层层展开,越来越细,越来越准确,最后整章的重点全都概括进来了,而且非常清楚,什么逻辑设计阶段用什么图,物理设计阶段用什么图一目了然,用这种方法做到最后,可以完全扔到课本了,根本不用为了一个小知识去翻课本了,我认为那种方法即使把书翻烂了,也不会有好的效果,而且严重打击信心,总觉得好像书上有数不清的知识点,明明在那写着,为什么我以前看书的时候怎么没有看到,
这样把整本书通一遍,就开始做题了,我在学校的图书馆借了两本,上面有很多例题,带着分析,有的是真题,有的'不是,而且每一章还用星号标了出来,星号多的就是重点。少的就是相对不重点的,这样通过做题,你慢慢就体会到课本中那些方面是考试重点了,因为很多题总是反复的考查那个几个地方,然后仔细分析你做错的题,最好把他们以填空题的形式抄你打印的那个材料上,最好是对应着相应的章节相应的知识点处,以便以后复习能集中起来,而且抄写更能加深你的记忆,这样就完成了第二阶段,这样你会发现那份打印的材料上已经密密麻麻了,如果总结的好的化,大约20页的纸上已经写不开东西了,这时候你望着这本写满了字迹的材料确实会有很大的成就感,会发现自己的信心无比的高涨。
最后,就是开始做成套的真题和重拾教材查找最后的遗漏了,同时开始以那本材料为根本进行最后的冲刺了。其实因为你已经对上面的知识点很熟悉了,基本上不费太大的力气。最后,我想强调的是考试前看课本非常重要,切记切记。考试那天我们考场竟然只用20几个人考信管,我做了40分钟就第一做完出来了,下午考上机,抽了个简单题,冒泡排序的,可毕竟很久没编程了,把一个j写成了i,就这一个地方,就完了。
这就是我自己的一个月的备考经验,实话说可能会让一些人很失望,
篇4:广东电网面经
广东电网面经
为一直想往南边走,所以对南网,确切地说是广东电网那边的单位就比较关注,广州局当然是重点关注的单位之一,早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听闻广州局开始招聘了,很早就在华电发了消息,然后逐次有重大、武大。总之一路跟踪下来,才到了我们学校。开始形式也比较诧异:交简历到研工组。后来才知道是委托学院先把关,选出20分左右的简历寄到广州局去。自然很激动地投了,而且心里也有点担心一开始就被扼杀掉~~。不过过了一段时间,有同学的简历退回来了,我的幸存下来了,心里有些欣喜,不过毕竟路还远呢。
收到笔试面通知,在前面有提到过,就是在面深南瑞的那一天。那天从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赶回来面深南瑞,手机在公车上响的,漏接了,回来发现一个研工组的未接电话,回了一个,W导接的电话,说那边抽了10个研究生参加明天的笔试面试,我在其中,希望把我机会,好好准备下。要知道,那天我碰到了这么多事(深南瑞、武电力职院、南瑞继保、广州局),心里很难平静的,所以也没看书、也没准备,而且以前听说电力局笔试面试都是很简单,不看实力看缘分的,就平静心情准备第二天的考试。
下面说一下面试:
在笔试过程中,就陆续叫人下去面试了,我们华工的据说因为主场,所以留在最后面,交卷出来(当时算是交得比较早的,所以有机会跟监考的C主任询问了一下面试安排)得知我们可能下午才能面到,说是可以先去吃饭的。然后就吃饭、等待、忍不住下去看看、跟C主任再聊聊、得知还得等一会、恰逢ZN、上来实验室、一起看电影、忍不住下去看看、跟C主任再聊聊、得知还得等一会、再上来、ZN去大教室、得知已经排序(我第三个)。于是过去静候,等待总是很折磨人。轮到快到我的时候,忽然很紧张很紧张,加上有点冷,忽然就像发抖,这个时候就跟C主任轻聊几句,放缓一点紧张情绪,
终于进去了,很好,每次不管怎么样,一进面试场地就镇定了许多。面试也很意外,没有例行的自我介绍,上来劈头就说:哦?继保的啊。我马上补上一句:继保侧重自动化系统方向的,主要是数字化变电站保护接口方面。然后他马上就逮住这方面,问了一系列光纤电力互感器、IEC61850方面的东西,问的都比较泛,问题起得也很大,比如你简述一下IEC61850的内容啊、对此有什么看法啊,很少涉及到技术细节。于是我用太极面试法去跟他打太极。后来忽然话锋一转,他就把主动权抓过去了,开始了纯粹的专业技术面,涉及范围很广,其中一阵子我一不小心陷入了讨论高平保护通信信道问题,让我很是捏了一把汗,狠劲顶着,好不容易转了话题,谈了一下采样问题、行波保护问题等。最后快完的时候我很惴惴不安,补充说之前回答的很多问题在具体项目上没有涉及,都是些书本知识、有些许了解,结合自己的理解回答的',不知道回答的对不对。然后那边说没事,就这样吧。面完出来心里很没底,设想一下,一场战斗尽是在打太极,完事之后肯定很抑郁,心里远没有面南瑞一样畅快淋漓地恶战以后的痛快。而且根据经验,供电局最后给offer总是很迟的,再早的话,也得等他全国招聘信息汇总以后,掐指一算,应该要个十几天的样子吧,所以心里也就放下了。
不过当你认为你的推测很有道理的时候,事实总是那么的令人惊讶!面完第二天晚上,也就是星期五晚上,在准备第二天去武大电力专场的那当儿,忽然就收到了一条短信,说是请你尽快到武汉陆总医院体检,并把结果寄到地址XXXX广州电力局人力资源部XXX收。如果体检结果审核合格,就被我们单位录用。短信是前后分两条的,当时我愣了好一会,连接起来反复看了两次,才想起来似乎这就是广州局的初期offer……。晕乎了一阵子觉得太假了,告诉DANDAN,然后说确认一下,网上查了一下这个号码的归属地,NND,还真是广州……才想起来,意外就是意外,你想得到就不叫意外了。此后知道要了两个研究生,CJD和我,不过后来追加了CYC,当然这是后话了。
往后的事情就比较例行公事了,体检,寄过去,当然心里还是有点担心被黑掉,想黑你的话,何患无辞?不过很快就打消了这个疑虑,因为又是蛮意外的让我们把协议寄过去。当然这个事情也引发了以后的一点小混乱,稍后再提。总之,我的求职路途不敢保证说是画上句号,但是估计也画上了分号吧。
篇5:奥美新兵笔经面经
奥美新兵笔经面经
首先大家可以看下上面这个网址是关于奥美新兵计划的介绍,开始的时间比较诡异,记得当时是双专结束后的一个周六在应届生上看到的,针对的是09,10届的毕业生。上海招3人。进来之后基本和管理培训生一样,奥美公关、广告、互动还有其他一些部门各待3个月,一年的全职实习。看网上的介绍,这次的新兵不同于一般实习,将享受正式员工待遇。今天面试结束后也有MM问了相关的问题。这个在后面详说。
可能是第一次开展新兵计划,加上开始的时间比较早,网申上海共收到600+份(不算是很多)这是今天面试官介绍的。这份网申,当时做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不同于其他公司繁琐令人发指的网申,奥美很简单。第一页是填写基本资料,姓名,联系方式,学校专业这些,重头戏在后面的.PPT部分,给了4个问题,回答做成PPT,不超过2M上传。
Q1: 介绍下自己,为自己做个广告
Q2:如果你拥有世界上所有的财富,你希望从事什么职业?
Q3:奢侈品泛滥的现在,是否应该提倡节俭?(这个具体怎么问的记不太清~~)
Q4:如何说服一位你敬爱的老师从事整合营销行业?
我的PPT中,Q1和Q2回答的比较俏皮,一共做了6张应该是,存着呢,需要的话可以发给大家。做的途中一度想放弃,想法太多。后来看到应届生BBS上有同学发帖子说特意去搜了专业的模版来做,个人觉得没必要,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选模版的时间总是比做内容的时间多,再专业的背景,给奥美这样看惯了各种美的人来看,也显得苍白,关键是内容,
Q1方面,千万不要自以为是的把简历复制黏贴,这样不仅不会加深印象,更会让人觉得呆板没创意。
网申之后过了有两个礼拜,8月25号晚上看到6点40未接的陌生电话,打过去问,果然是奥美,不过人家下班走人了。于是第二天早上8点半,睡梦中再次接到了电话,通知周三上午去进行2个小时的笔试。网上去搜过笔经,问题很OPEN,所以没准备什么,天马行空,总是能写出点什么来的。
周三上午到世纪商贸的路上,问路途中碰到了奥美的一位正式员工,上外的MM,很巧,和我一个专业的,于是问了问MM奥美内部对此次新兵计划的看法,她说会是重点栽培的对象。笔试3道题,我那批共有19个人,有上大会展专业的GG,以及其他。
Q1:现场播放一则广告,用英文写一篇评论。
最近电视台上在放的一则中国移动广告,一对母女的对话,:“不是离不开手机,是离不开你。”
大致分了两个角度来写,一是选择平民百姓为主角,讲叙温情故事,一方面节省制作成本,另一方面更易引起共鸣。
二是这则广告抛开商业作用,也有很好的公益宣传效果,不是在卖商品,而是平易近人的传播中国移动改变生活的理念。
Q2:英翻中
一篇讲失业的文章,就是在欧洲一些国家,失业也享受很好的生活。比较长,个别单词不会,但大意还算掌握准确。
Q3:写作。500字。中文英文皆可。
篇6:巨人网络笔经面经
巨人网络笔经面经
今天我的心情就如这天气一样阴冷且下着雨一样的冰冷!...
前天接到巨人网络公司的面试通知时..心情激动不已...史玉柱是我非常欣赏的企业家之一.巨人网络公司也是我很向往的一家网游公司..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机会,心想一定要好好的把握这次机会.....
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徐汇区浦原科技园...踏进这小区.真的.感到无比科技的气息.....来到巨人公司...先到前台签到..然后有人领我到会客室去等...哇...会客室里好多像我一样满怀梦想的人啊..足足有20-30个人呢......我找了个位置坐下....大概30分钟这样...有个主管拿了些资料过来..让大家看..看好了分批跟他进去进行机试.....当时我好担心啊...手都出汗了.....跟着他我顺着走道看过去...这里的工作环境好好啊..这里的工作氛围好好啊..就是我喜欢的那类型.....然后10个人一批的这样在那每人自己选一台机子进行机试....20分钟后我完成了.当时心情7上8下的...居然神奇的通过了..心里舒了一口气.....等着所有人都做完后....被淘汰的人居然有一半这样呢....回到会客室.主管又给我们剩下来的人每人发了两张试卷...开始笔试....我汗.....好久了我都没考过试..今天一来就考两次..郁闷啊.....选择题...判断题..间答题.....1个小时这样他们就来收 卷子.....然后叫大家先回去等通知.....就这样那一夜我失眠了....第二天接到了电话说我通过笔试拉..叫我去过面试.....哇..心里呀..开心啊激动啊.跑到卫生间里对着镜子开始跳舞了起来.难看是难看了点,主要是没人看到,呵呵~.眼看自己一直以来的愿望就要慢慢实现了.....马上准备好奔赴“战场”........到了巨人公司后.看..夷..昨天30来个人现在就只剩9个人了....残酷啊.这时我觉得我真幸运啊...过了会就开始面试了..3个考官对着我们9个人.问啊问...我感觉我回答得不是很好..心想有点摇......谁知我又过了..然后他们我们发了堆专业资料..说明天开始培训1个星期.每天都要考试..考不合格当场淘汰.....
今天考试了...3人没通过其中就有我一个.当场就被宣布淘汰了..现在还剩下6个人..还有几天呢..希望他们都能通过吧..我今天倒在了这巨人的脚下....心里真的很难过..出公司的那一刹那.心里好痛好难过噢.....觉得自己真没用..突然有种不敢去找工的感觉了..太残酷了..几天下来.说淘汰就直接淘汰了....也罢~失败就失败了...我相信还会有机会的..在那倒下我就再从那起来....我相信会好的!
篇7:“面经”真是求职真经?
为了更快找到工作,不少毕业生白天奔波于各类招聘会,晚上则守在电脑旁,潜心研究“面经”,企业招聘人员表示切忌过分拘泥于“面经”,他们最注重的还是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
“面经”实际就是一些“过来人”总结的“面试实录”,包括企业面试的各个环节设置、所有题目的问答过程,甚至连面试的时间地点、交通路线都十分详细,不少细节处还有“友情提醒”。点开各大高校BBS求职版,当下不可或缺的“热帖”是不少毕业生的详细面试经历,这些前辈的“面经”点击率热得烫手。
“比就业指导课更贴近实际。”大四学生小刘说,有一次他听了一个多小时的就业指导课,老师说来说去都是理论。这种纸上谈兵的课程让学生大呼不解渴。他很希望“面经”这种形式能够进课堂。
学生反映“面经”最上手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大学开展的就业指导大致可分为三大“门派”:侧重政策传达、理论知识的“学院派”;模拟创业过程、面试场景,提高学生实战能力的“模拟派”,以及各大校园BBS上和博客里的“面经”,这被学生奉为“草根派”的实用教材。
很多应届毕业生觉得求职时用得最上手的“武器”还是“面经”。湖南大学大四学生小朱说:“我经常在就业论坛上看看‘前辈们’的求职经历体会,从鲜活的事例中能够得到许多启发,帮我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湖南师大新闻专业毕业生章彬说:“比如网上有一个帖子告诉我们面试时怎样缓解紧张,对我就很受用,
”
更高明的学生则把就业指导课和“面经”结合起来。湖南师范大学学生李静说:“学校不同的老师会给我们传授不同的知识。艺术系的老师告诉我们面试时的穿着、礼仪、形态等;辅导员会给我们做职业测试等,看自己适合从事哪种职业;我们有时会有模拟面试,有时会有小组讨论模拟策划,还是有用的。”
部分高校采纳“面经”教学
湖南省教育厅毕业生就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面经”因为非常有针对性,有故事性有细节,可操作性也比较强,所以受学生青睐。目前许多高校正在摸索既实用又容易被大学生接受的指导方式,部分高校就业指导课已经融入了“面经”的形式,如邀请成功就业的师兄师姐现身说法。
据了解,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这块上的专职教师很少,通常由学校社会、心理等相近专业的教师“包办”,有的老师本身就十分缺乏职场经验,具体指导学生就业实战,力不从心。所以有的同学反映还不如一些论坛上的面试经验好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蒋阳飞说:“网上的一些好的内容可以借鉴,由于每个企业的文化不同,面试的侧重点不同,‘面经’不能完全照搬过来。就业指导课是比较系统化的,若能与“面经”相结合是最好的。”
湖南商学院的就业指导老师认为:“如果学生普遍反映‘面经’用得上手,那我会上网去查这些资料用到课件中。全校每年都会好几次邀请优秀校友和一些成功签约的毕业生来讲课,这也和‘面经’效果相似。”
“面经”虽好但不可迷信
“一味潜心研究面试经验,并没有真才实学,一样找不到好工作。”面对网上铺天盖地的“面经”,人才市场的负责人提醒道。
招聘会上,应届毕业生朱新就嘱咐自己不要冷场,要尽力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我当时就是记着网上的这几句话了,所以说了很多,结果用人单位的反映不是很好,还觉得我夸夸其谈。”朱新现在说起来还有些懊恼。
针对毕业生追捧各种“面经”的现象,记者也采访了一些企业负责人,所有企业均表示,招聘过程中最看重的还是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那些根据“面经”而来的口若悬河、对答如流,远远也抵不过一张优异的成绩单和英语、计算机等资格证书。他们提醒正在找工作的毕业生,“面经”可以参考,但有真才实学才是根本。
篇8:面经:大智若愚
面经:大智若愚
举手式(武术术语,动手之前的姿势,从该姿势可以看出何门何派,借指求职者在求职面试前的心理状态)
代表人物:毕福剑——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金牌栏目有《星光大道》、《暑期七天乐》等,
成功案例:大智若愚,轻松应聘。
20世纪80年代,毕福剑从部队退伍到地方后,曾有一段时间在家待业。一天,他在街头看到北京广播学院导演系招生的广告,便抱着“玩一把”的心态花四元钱报了名,没想到近千名应试者只有他笑到最后!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当天,毕福剑感叹地说:“我做梦也想不到这么幸运的事会落到我的头上,
当初我若知道最终只招一人,打死我也不敢报名啊!”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毕福剑被分配到中央电视台工作。试想:如果毕福剑事前知道北京广播学院只招一人,他敢去报名吗?如果毕福剑没有北京广播学院的过硬文凭,他能分到中央电视台工作吗?所以说,越是重要的应试越要大智若愚的`轻松心态。
事后诸葛:毕福剑成功的案例告诉职场的人们:在重要的应聘面试前,有些情况是不能去了解打听的,有时模糊一些,粗放一些,就是我们所说的大智若愚一些,往往能减轻心理压力,从而增加应聘面试的成功几率。不信?你试试!
【中国农业银行广东求职经验及笔经 面经】相关文章:
2.同济笔经
3.国贸笔经
4.申银万国笔经
5.AC尼尔森笔经
7.外汇中心笔经
8.金融机构的笔经
9.厦门国际银行面经
10.上海农村商业银行笔经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