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大全
“szjdj”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课外古诗词大全,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课外古诗词大全,希望您能喜欢!
篇1:课外古诗词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篇2:课外古诗词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篇3:课外古诗词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篇4:课外古诗词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篇5:七下课外古诗词
【山中杂诗】(吴均?南朝)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王维?唐)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岑参?唐)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涧】韦应物?唐)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唐)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约客】(赵师秀?南宋)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赵翼?清)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山中杂诗》中①描写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一句是: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②写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从窗户里飘了出来的是: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③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的两句是: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竹里馆》的作者是王维,诗中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的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峨眉山月歌》中①连用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这五个地名分别是: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
②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月映清江美景的两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4、《春夜洛城闻笛》中①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②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逢入京使》一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想怀亲之情的句子: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6、《滁州西涧》中①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②诗中有画,景中寓情的两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江南逢李龟年》中言过去之衰,为下文作了铺垫的是: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8、《送灵澈上人》中写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的是: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9、《约客》中用对句写景,道出黄梅时节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的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0、《论诗》中①道出诗歌创作应求新求变,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的是:江山
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②纵览中华五千年历史,英雄辈出,书写了一幅又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使人想起清人赵翼在《论诗》中的名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③表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人才辈出”传诵千古的名句: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④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七下课后古诗鉴赏参考资料
一、山中杂诗
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本诗所展现的画面。
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飞来飞去,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2、请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说说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写了四处场景: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向檐、云出窗里,生动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情。
3、“竹中窥落日”中的“窥”字可否改为“望”字?谈谈你的看法。
不能。因为“窥”是从缝隙中看的意思,表现出竹林幽深茂密,意境清幽;“望”则是向远处看的意思,境界开阔疏朗,与诗歌整体意境不合。所以不能改。
4、诗中说明了一个道理:拥有独到的观察角度,就会欣赏到与众不同的景物。
二、竹里馆
1、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
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高声长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2、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
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的心情。独坐、弹琴、长啸。
三、峨眉山月歌
1、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连用五个地名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的江行体验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2、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
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3、说一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处。
“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5、三、四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表达了作者的 依依惜别和对友人的
思念之情。
四、春夜洛城闻笛
1、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 ,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感情的思想感情。
2、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
“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3、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诗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4、“折柳”在诗中指《折杨柳》曲,“柳”与“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借“柳”表达与亲朋好友离别时的留恋之情,请你默写一句古诗中含有“柳”的诗句。
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
五、逢入京使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凭君传语报平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4、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六、滁州西涧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表现出来的景象。
我单单喜爱这涧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一只小船独自悠闲地横泊在水边,任凭潮来潮去。
2、在诗人笔下,幽草的寓意是什么?
生于偏僻之处而不甘堕落、坦然、安贫乐道的高尚气节。
5、人们历来称赞“野渡无人舟自横”中的“舟自横”三字,结合整首诗歌,请你也来品一品这三个字的妙处吧。
“舟自横”三字,一说小舟处此清闲之地,闲而无用,表达诗人的不被重用的忧伤情怀;一说小舟处此激流之中,坦荡悠然,表达诗人的宽广胸怀;两种心情交织在一起,构成诗歌丰富的精神内涵。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恬淡闲适的胸襟和脱俗隐逸的忧伤情怀。
七、江南逢李龟年
1、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2、“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不只是写景。不仅点明暮春时令,而且隐喻着彼此飘零、社会**、民生凋敝等家国之情。)
3、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4、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
思想感情:抒发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的.感慨之情。
八、送灵澈上人
1、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送别的画面。
幽深的竹林郁郁苍苍,灵澈上人所在的寺院就在竹林深处,天近傍晚,悠远的钟声隐隐传来,似乎在催促他赶紧回去吧。我目送灵澈上人离去的背影,只见他头戴斗笠,身披斜阳,独自向青山深处去了,只留下我呆呆的出神。
3、请你尝试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可以结合人物的身份、诗歌的环境等理解分析)。 虽怀才不遇却闲适、虽宦途失意却淡泊的情怀,也隐隐表露出诗人欲归隐的情绪。
4.体会一下“苍苍”“杳杳”的妙处。
“苍苍”二字写竹林寺所处之地的深邃. “杳杳”二字写竹林寺的深远。 “苍苍” “杳杳”四个叠字,极精练的描绘出一幅深远的青山寺庙图。
九、约客
1、诗歌的前两句都运用了叠字,请从内容方面谈一谈叠字运用的作用。
“家家”修饰雨,表现了江南多雨的气候特征,营造了一种烟雨迷蒙悠闲清静的诗境;“处处”修饰蛙声,写农村景象,生机盎然。隐约写出诗人待客的悠然而略显孤寂的心情。
2、“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请你进一步发挥想象,描绘主人公当时的动作、神情和心理。
已经深夜时分,约好的客人却没有到来。诗人一只手拖着下颌,两眼呆呆地凝视着火红的灯花,另一只手随便拿起一枚棋子,随意地敲落在棋盘上,发出清脆的响声,直把灯花震落下来。唉,这漫漫长夜该怎样度过呢?
3、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4、诗中主人公当时是什么心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当时待客时悠然而略显孤寂、候客不至心情烦躁不安。通过一个细节描写“闲敲棋子”表现出来。
篇6:初中课外古诗词名句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5.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潜《移居》)
7.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北朝民歌《木兰诗》)
8.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北朝民歌《木兰诗》)
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梁·王籍《入若耶溪》)
10.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1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
13.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唐·王维《山居秋暝》)
15.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唐·李白《送友人》)
16.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是秋霜?(唐·李白《秋浦歌》)
17.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1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19.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20.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2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2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唐·李白《将进酒》)
2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2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25.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唐·李白《夜宿山寺》)
26.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带。(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7.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木槛遣心》)
2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
2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3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相二十二韵》)
3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蜀相》)
3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白二十韵》)
3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35.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37.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唐·杜甫《梦李白》)
38.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唐·白居易《卖炭翁》)
3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40.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唐·白居易《琵琶行》)
41.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唐·白居易《琵琶行》)
4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
43.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唐·白居易《琵琶行》)
44.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唐·白居易《卖炭翁》)
4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46.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47.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唐·温庭筠《望江南》)
48.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9.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50.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二首》其二)
51.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唐·高骈《山亭夏日》)
5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5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
54.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5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5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57.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唐·李商隐《贾生》)
58.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唐·李商隐《锦瑟》)
5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6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6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僧云览诗中之句)
6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黄 鹤楼》)
63.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唐·秦韬玉《贫女》)
64.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岑参《逢入京使》)
65.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唐·于良史《春山夜月》)
66.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6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69.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晏殊《蝶恋花》)
70.大江东云,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2.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宋·苏轼《浣溪沙》)
74.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宋·苏轼《江城子》)
7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冬景》)
76.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
77.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
7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79.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8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8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柳永《雨霖铃》)
8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83.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宋·范仲淹《苏幕遮》)
8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85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
86.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宋·李清照《一剪梅》)
87.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
88.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难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89.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9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9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92.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宋·陆游《诉衷情》)
9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
9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志》)
9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梅尧臣《雪梅》)
96.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9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绝句》)
98.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明·夏完淳《别云间》)
99.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100.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编辑者 南柯)
篇7:中考课外古诗词鉴赏
欧阳修
百啭①千声随意移②,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③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①啭:鸟婉转地叫。②移:移动,这里指飞翔。③向:在。
15.“始知锁向金笼听”中的“知”在诗中的意思是 。(1分)
16.本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2分)
答:
17.从对画眉鸟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向往怎样的生活?(2分)
答:
篇8:中考课外古诗词鉴赏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在这首词中,作者用了“亲射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典故。(2分)
9.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上片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B.“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鬓微霜”着意写自己的年老,表达因年事已高而无法作战的哀叹。
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豪放的。
答案
8.(2分)遣冯唐;射天狼
9.(3分)C
【课外古诗词大全】相关文章:
1.课外古诗词原文
4.课外的话
5.课外读后感
6.古诗词
7.白居易课外古诗
8.一年级课外谚语
9.四年级课外歇后语
10.课外社会实践报告书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