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好友唱和诗

好友唱和诗

2023-09-23 08:40:5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宙斯不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好友唱和诗,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好友唱和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好友唱和诗

篇1:好友唱和诗

好友唱和诗集锦

有月常牵有梦人,谁裁秋色载诗轮。

清高只送多情客,优雅同招俊雅邻。

月上金樽生妙笔,韵飞玉宇惜良辰。

邀朋漫赋今宵梦,美满人间高处寻。

圆月常牵有梦人,涂鸦秋色载诗轮。

澄高暗送多情客,雅静明分寂寞邻。

仰借思肠疏玉镜,好题红叶酿佳辰。

销魂最是今宵夜,几许清欢淡墨寻。

圆月常牵有梦人,平分秋色载诗轮。

清高只送多情客,雅静明分寂寞邻。

香入金樽生妙笔,醉由雪桂酿佳辰。

销魂最是今宵夜,几许清欢淡墨寻。

掬以清光遥赠人,应怜沧海转冰轮。

闲吟即兴常随口,远在空间若比邻。

佳节中秋圆满月,天香今夜惜芳辰。

函花又对瑶台镜,雅意还酬神话君。

冰心共我惜伊人,见满今宵又一轮。

伐伐丁丁还玉树,盈盈楚楚自芳邻。

纤云怀远来南极,紫气飞高动北辰。

谁信清辉能浅醉,流年喜掬悄呼君。

恰到中秋明月夜,夜深谁倚琼楼?

琼楼有女正凝愁,愁看凝白露,白露染清眸。

天上微寒无尽意,人间总是情稠。

今宵别后莫回头,西风从此冷,碧树叶难留。

凭窗只影痴痴伫,独迎月上高楼。

他人圆梦我凝愁,霓虹灯闪处,点点亮星眸。

为寄浓情云天外,语思堪比星稠。

年年望尽柳稍头,若无春信到,枉在梦秋留。

天道酬勤转未休,一冬一夏一春秋。

今逢处暑低温减,时过中元婉月柔。

知了烦冤何处诉,槐阴有梦不曾收。

云舒云卷随风在,碧树梧桐叶正稠。

倚窗探暮念何休?一叶一花数落秋。

岸上柳风温已减,云边诗意雅先留。

香消野陌无情别,雁过清山有梦收。

但在露蝉声乐里,几番把盏诉风流。

篇2:好友唱和诗

【一】(-11-10)

即兴续雅神话才友:落叶——文/芳草思思

若即若离忙不休,终携好梦入洪流。

清魂自傲相思赋,共与知音奠落秋。

*

即兴落叶——文/花好月圆之神话

落叶离枝一岁休,同尘同土任风流。

有情欲供人前老,无奈还经万古秋。

【二】咏银杏树

七律:轱辘体·流金片片展秋容——文/芳草思思

【题牛郎师友京城银杏树照·银杏:秋的矜持】

中华新韵

(2016-11-09)

流金片片展秋容,不枉千年诞毓精。黄叶犹惊情梦笔,青枝看老世尘风。

先临桃李铺春色,再傲霜天烁翠红。银杏枝头征道性,都城十里探幽中。

银杏呈祥列燕京,流金片片展秋容。枝繁叶茂纤尘净,蒂固根深亘古通。

昂首向天征日月,无心附贵立云青。世间谁比沧桑貌,只为风华显俊灵。

萍踪倩影宿楼东。桑叶堪量今古荣。绮树枝枝连玉果,流金片片展秋容。

香飘旷野英姿飒,色傲山林气魄生。悟道请禅从此处,修身养性雅心情。

独立闲阶十里城,长留梦笔奠华浓。姿丰送爽遮炎日,枝敢凌霄搏颢穹。

琼叶层层雕碧野,流金片片展秋容。雄魂借墨撩骚客,万木千花谁与争。

栖霜饮露向天横,泽慧黎民为世崇。供养新柔情婉婉,平分凉静梦重重。

高枝常伴人生醉,扇叶招来世纪行。远看京城披绣锦,流金片片展秋容。

篇3:好友唱和诗

踏莎行:步韵烟雨红尘

文/芳草思思(2016-05-31)

草没轻烟,风揉细雨,花红欲乱香盈路。飞鸿怎寄柳春来?情思一梦何相付?

淡性修真,绵怀抱素,闲听云水生禅绪。寸衷未许染纤尘,心田好种菩提树。

//

烟雨红尘原玉:

杨柳生烟,梨花带雨。鹧鸪啼过清幽路。东风漠漠总无情,凭阑心思空分付。

指上流光,云中尺素。往来多少伤离绪。阳关曲罢已黄昏,斜阳影照合欢树。

【临江仙】赞寒溪诗社诗友交流会

【步韵樊南先生】

文/芳草思思(2016-05-29)

凭网知音结伴,偷闲文化交游。归来教尔悔封侯。景天情梦寄,绮韵任谁留?

笔绘春城婉静,笺藏俗世清幽。古香书画醉盈眸。寒溪诗社处,雅客竞风流。

//

【临江仙】寒溪诗社诗友交流纪感

文/樊南词客

太白曾来凭吊,东坡数次闲游。散花滩上觅吴侯。抔樽迎客至,官柳挽宾留。

今日风调雨顺,诸君到此寻幽。登高望远豁吟眸。武昌风景好,人物更风流。

//

【贺新郎】读牛郎师友鹅湖之会日志有感·一

文/芳草思思(2016-05-20)

【步韵辛弃疾】

古往今来说。是文人、传情弄赋,必生钩葛。

陶醉辛陈鹅湖会,何叹心寥如雪?牵思忆、莫悲华发。

也学前贤吟对答,煮青梅、把酒中宵月。

诗谱曲,春调瑟

*

草根贵族无分别。度闲余、雅情共筑,趣来同合。

秋品渊明东篱菊,冬咏惊魂傲骨。夏荷里、痴添佳绝。

撷取时风成妙句,语流香、墨笔研穿铁。

幽兴起,梦花裂。

//

【贺新郎】读牛郎师友鹅湖之会日志有感·二

文/芳草思思(2016-05-26)

【步韵辛弃疾】

漫品辛陈说。不光寻、当时天下,几多瓜葛。

尤爱中华纤纤字,蘸墨吟风唱雪。了心梦、韵疏霜发。

留得传情词阕阕。但难知、多少良辰月,

无解语,空萧瑟。

*

借诗忆度红尘别。筑文人、无悔世上,死生离合。

何况山河英雄铸。只有清魂傲骨,好承接、古今佳绝。

试请重温鹅湖会,醉壶觞、拨曲征弦铁。

能叹到,肝肠裂。

(注:牛郎师友指导修改后!谢谢牛哥!)

//

【贺新郎】夜读辛陈唱和词有感并寄牛郎·一

文/花好月圆之神话

【步韵辛弃疾】

芹论何消说。慨中兴,天时不与,空留纠葛。

对酒当歌歌难歇,遗恨前朝未雪。身渐老,鬓怜霜发。

闲置将军成词客,醉高楼,遥望中天月。

弓作乐,箭鸣瑟。

*

鹅湖相会终离别。纵不舍,英雄本是,志心能合。

江左何人豪情似?祖逖刘琨风骨。翻此曲,教人痴绝。

欲咏铿锵心头热,更熊罴嚼啖生铜铁。

快大白,莫腔裂。

//

【贺新郎】夜读辛陈唱和词有感并寄牛郎·二

文/花好月圆之神话

【步韵辛弃疾】

往事成传说。算君王,求贤不觅,太公诸葛。

暖暖临安风熏日,不度燕山飞雪。缔约毕,欣欣黄发。

举目杭州何思蜀,只见天沉醉西湖月。

歌舞起,换琴瑟。

*

与君再会鹅湖别。叹光阴,白驹过隙,百年离合。

老去廉颇无人问,马革难求裹骨。历二世,英雄死绝。

忠愤遗民流尽血,恰官家输尽盐和铁。

悲欲啸,玉壶裂。

//

【贺新郎】拟辛稼轩怀陈亮兼谢神弟思妹·一

文/牛郎

【步韵辛弃疾】

心事逢谁说。伫溪云,层峦亦是,屡惊裘葛。

泉挂青峰飞珠玉,似应昆仑崩雪。人何故、戋戋霜发?

词采空教经纬在,束美芹,携满襟明月。

庸子剑,淮阳瑟。

*

恍然一梦风尘别。怅如今、残山剩水,暮云四合。

君去要知鹅湖岸,不渡皮囊软骨。更侧耳,鸿偏凄绝。

壮岁旌旗如烟散,客江南,北顾心犹铁。

举大白,髭须裂。

//

【贺新郎】拟辛稼轩怀陈亮兼谢神弟思妹·二

文/牛郎

【步韵辛弃疾】

时事焉能说。暗硝烟,明明白白,看成瓜葛。

飞浪滔天无波钓,空怅望千堆雪。频剃了,这冲冠发。

一豆于中谁战战,弄斯文、一豆鸡窗月。

干戈息,作琴瑟。

*

十年华丽全身别。偶拾零、非稼非吏,笑他乌合。

旗帜高擎长击节,马上汉魂魏骨。倒亦诵,吐纳真绝。

父老牵连荆州是,垦许昌、犁亦阿瞒铁。

东逝水,甚名裂。

//

辛弃疾原玉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华发。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两三雁,也萧瑟。

*

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

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

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

长夜笛,莫吹裂。

篇4:好友唱和诗诗歌

好友唱和诗集锦诗歌

【一】

今日小雪

文/花好月圆之神话

日夜兼程不暂闲,风花月后又冬天。

昨日雪飞眉下落,今朝节至晓来寒。

梧桐叶尽情怀老,银杏枝空蝶梦残。

人世喧喧纵横去,天行长健复将看。

*照片摄于此时,颔联失粘收

*

七律:雪·依韵神话才友

文/芳草思思(-11-22)

临空撕破一冬闲,可为怜梅度冷天?

黄叶未消秋月老,冰花已伴梦情酣。

飘摇万里征尘味,方醉三杯蕴锦篇。

不及东风常送绿,甘随雅意润心田。

【二】

(2016-12-03)

出句:黄果树前观宇宙,标烟名称知多少?(来自网络)

对句:白龙井下酿杜康,把酒人生醉几何?(芳草思思)

【三】

七律:题牛郎师友京城抓拍照(见上图)·点烟

文/芳草思思(2016-12-02)

飘女春城寻牡丹,东方吉庆起思澜。

中华烟裹一支笔,华夏诗量长白山。

妙语西湖多画苑,雅斟玉溪绕中原。

论牵宇宙红双喜,怎比黄金握手间。

【注】诗中含以下烟名:

1、飘。2、春城。3、牡丹。4、东方。5、吉庆。6、中华。7、一支笔。8、华夏。9、长白山。10、西湖。11、画苑。12、玉溪。13、中原。14、宇宙。15、红双喜。16、黄金17、握手。

烟名有重复字,个别字有出律,不改!

*

【七律】也题牛郎抓拍照--点烟

文/花好月圆之神话

大唐公主立街前,君子道行逢偶然。

赤焰可怜飞彩凤,朱唇轻启散云烟。

阿诗玛里诗增味,黄鹤楼中鹤是仙。

随拍不似苗家女,牡丹一朵放空间。

【诗中含以下烟名: 公主,君子,彩凤,云烟,阿诗玛,黄鹤楼,苗家,牡丹】

*

【七律】题牛拍抽女照 * 步韵神弟思妹

洒家何人

翠影谁偷一粒丹,芳唇欲满涨微澜。

秋波试养回肠气,春苑更撩仰面山。

渐渐鼻息通上界,飘飘风羽下长原。

匹夫应识真胸臆,不废吹灰雾霭间。

【四】

五律:读牛哥日志有感抽烟

文/芳草思思(2016-12-10)

几度红尘倦,三更碾转抽。

丝丝牵寂寞,缕缕绕何休。

苦涩心中过,伤悲指下流。

千根燃不尽,一缕对谁愁。

(注:神话才友和牛哥帮助指导修改后!谢谢二位妙笔修改)

*

五律 (读牛哥日志有感抽烟即兴和芳草思思)

文/花好月圆之神话

寂寞淹无日,消闲几度柔。

一腔胸吐气,双孔鼻通流。

苒苒圈虚有,殷殷意不休。

可怜灰烬里,能抵几分愁?

*

【五律】题自拍抽女照*步韵思妹神弟

洒家何人

化境清香细,粘唇荐齿柔。

吸深如酒醉,吐屡合风流。

坐长多飘渺,行枯两罢休。

试问云雾散,可剥一层愁?

【五】

【七律】题自拍抽女照

洒家何人(牛郎)

难能嗝后美佳佳,云雀风轻喜白沙。

绿茗未烹香自溢,黛眉新展态横斜。

缭烟渐至驴肝肺,淤沫羞从玉米牙。

楚楚应怜犹历历,成精万莫癞虾蟆。

*

七律:吸烟(依韵牛哥题自拍抽女照)

文/芳草思思(2016-12-11)

谁先弄草尝滋味,才得烦思指缝排?

闲绪由它经世故,清香随口解忧怀。

何曾梦语床边寄,几度光阴灰下埋。

慵懒渐消鸿鹄志,千金燃去自身乖。

*

【七律】拟抽者诗****步韵思妹

牛郎

漾漾流涎何以止,悬喉如鲠乱摸排。

杨私毫末偏看胫,柳认春风暂坐怀。

稍解眉头平寂寞,宁教胸次有尘埋。

笑他七尺鸿鹄胆,一例秋声事事乖。

杨,杨朱有一毛不拔之说。柳,柳下惠有坐怀不乱之典。

*

(再题牛哥所拍之抽女照)步韵牛郎、芳草思思

文/花好月圆之神话

京城之雾霾何在?尾气难调口气排。

有瘾烟民熏肠肺,无盐丑女畅胸怀。

叉腰堪比英雄横,昂首能将谟母埋。

许是人家有贤德,莲花一吐可真乖。

篇5:元稹唱和诗语言表达特点

元稹唱和诗语言表达特点

元稹一生仕途失意,然而却意外造就了其诗歌上的成就,由于其失意的内心需要倾诉,所以在他仕途不顺时写了很多唱和诗,这些唱和诗无论从形式上还是语言表达特点上对后世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行九,世称元九。河南洛阳人,六世祖时迁居长安。生于唐大历十四年,死于大和五年(779—831年)。元稹的一生,命运多舛,爱情上失意,仕途上也屡屡被贬,自十五岁登明经科到五十三岁去世,短短的一生五次被贬。元稹的兴趣不在诗歌,他一生的真正抱负是“达则济亿兆,穷则济毫厘”,诗歌只是他抒发牢骚的一个工具,然而他的仕途不顺却意外地成就了他的诗歌。纵观元稹一生的诗歌创作,大部分都是创作于被贬时期,他一生中诗歌创作的高峰期都是在贬谪时期,尤其是被贬江陵、通州时期,可以这样说恰恰是政治上的失意成就了他文学上的辉煌。本文主要就其唱和诗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次韵作品大量出现

所谓次韵是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关于唱和诗的类型,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三交代得比较清楚:“和诗用来诗之韵曰‘用韵’,依来诗之韵尽押之不必以次曰 ‘依韵’,并依其先后而次之曰‘次韵’。”可见次韵难度最大。在元稹的唱和诗里不仅出现了大量的次韵相酬诗,而且元白还首创了五十韵、百韵次韵唱和以及次韵组诗唱和的形式。如白居易的《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云:

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 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疏狂属年少,闲散为官卑。分定金兰契,言通药石规。交贤方汲汲,友直每偲偲。有月多同赏,无杯不共持。秋风拂琴匣,夜雪卷书帷。高上慈恩塔,幽寻皇子陂。唐昌玉蕊会,崇敬牡丹期。笑劝迂辛酒,闲吟短李诗。儒风爱敦质,佛理赏玄师。度日曾无闷,通宵靡不为。双声联律句,八面对宫棋。

元稹的《酬翰林白学士代书诗一百韵》云:

昔岁俱充赋,同年遇有司。八人称迥拔,两郡滥相知。逸骥初翻步,鞲鹰暂脱羁。远途忧地窄,高视觉天卑。并入红兰署,偏亲白玉规。近朱怜冉冉,伐木愿偲偲。鱼鲁非难识,铅黄自懒持。心轻马融帐,谋夺子房帷。秀发幽岩电,清澄隘岸陂。九霄排直上,万里整前期。勇赠栖鸾句,惭当古井诗。多闻全受益,择善颇相师。

两首诗分别以“司,知,羁,卑,规,偲,持,帷,陂,期,诗”为韵。据卞孝萱统计,元稹次白居易韵者55首,白居易次元稹者26首。

二、语言质朴,感情真挚

纵观元稹的唱和诗,无一不是平实的语言,然而朴实无华的语言却无不包含真情,无论是在情场上的生活中的还是官场失意时的唱和诗,元稹都习惯用平常语来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酬乐天频梦微之》云: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这首诗是元稹在接到白居易的《梦微之》而和的一首诗。白居易《梦微之》:云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白诗在诗中写出了自己内心因思念远方的元稹而惆怅,即便是面对早上的微风拂面也不能拂去心中的惆怅,思念元稹但却不能见面,于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元稹的和诗前二句写对白居易的答谢,紧接着的三四句说了自己对白的'思念,但是与白不同的是自己却没能够梦见他。简单的一句“惟梦闲人不梦君”道出了自己因思念朋友但却连梦中都不能相见的相思之苦!“文章看似不喜平”可见元稹是深解其味的。

再如《予病瘴乐天寄通中散碧腴垂云膏仍题四韵以慰远怀开拆之前因有酬答》云:

紫河变炼红霞散,翠液煎研碧玉英。金籍真人天上合,盐车病骥轭前惊。愁肠欲转蛟龙吼,醉眼初开日月明。 唯有思君治不得,膏销雪尽意还生。

篇6:元稹唱和诗的艺术特色

元稹唱和诗的艺术特色

稹一生仕途失意,然而却意外造就了其诗歌上的成就,由于其失意的内心需要倾诉,所以在他仕途不顺时写了很多唱和诗,这些唱和诗无论从形式上还是语言表达特点上对后世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行九,世称元九。河南洛阳人,六世祖时迁居长安。生于唐大历十四年,死于大和五年(779—831年)。元稹的一生,命运多舛,爱情上失意,仕途上也屡屡被贬,自十五岁登明经科到五十三岁去世,短短的一生五次被贬。元稹的兴趣不在诗歌,他一生的真正抱负是“达则济亿兆,穷则济毫厘”,诗歌只是他抒发牢骚的一个工具,然而他的仕途不顺却意外地成就了他的诗歌。纵观元稹一生的诗歌创作,大部分都是创作于被贬时期,他一生中诗歌创作的高峰期都是在贬谪时期,尤其是被贬江陵、通州时期,可以这样说恰恰是政治上的失意成就了他文学上的辉煌。本文主要就其唱和诗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次韵作品大量出现

所谓次韵是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关于唱和诗的类型,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三交代得比较清楚:“和诗用来诗之韵曰‘用韵’,依来诗之韵尽押之不必以次曰 ‘依韵’,并依其先后而次之曰‘次韵’。”可见次韵难度最大。在元稹的唱和诗里不仅出现了大量的次韵相酬诗,而且元白还首创了五十韵、百韵次韵唱和以及次韵组诗唱和的形式。如白居易的《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云:

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 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疏狂属年少,闲散为官卑。分定金兰契,言通药石规。交贤方汲汲,友直每偲偲。有月多同赏,无杯不共持。秋风拂琴匣,夜雪卷书帷。高上慈恩塔,幽寻皇子陂。唐昌玉蕊会,崇敬牡丹期。笑劝迂辛酒,闲吟短李诗。儒风爱敦质,佛理赏玄师。度日曾无闷,通宵靡不为。双声联律句,八面对宫棋。

元稹的《酬翰林白学士代书诗一百韵》云:

昔岁俱充赋,同年遇有司。八人称迥拔,两郡滥相知。逸骥初翻步,鞲鹰暂脱羁。远途忧地窄,高视觉天卑。并入红兰署,偏亲白玉规。近朱怜冉冉,伐木愿偲偲。鱼鲁非难识,铅黄自懒持。心轻马融帐,谋夺子房帷。秀发幽岩电,清澄隘岸陂。九霄排直上,万里整前期。勇赠栖鸾句,惭当古井诗。多闻全受益,择善颇相师。

两首诗分别以“司,知,羁,卑,规,偲,持,帷,陂,期,诗”为韵。据卞孝萱统计,元稹次白居易韵者55首,白居易次元稹者26首。

二、语言质朴,感情真挚

纵观元稹的唱和诗,无一不是平实的语言,然而朴实无华的语言却无不包含真情,无论是在情场上的生活中的还是官场失意时的唱和诗,元稹都习惯用平常语来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酬乐天频梦微之》云: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这首诗是元稹在接到白居易的《梦微之》而和的一首诗。白居易《梦微之》:云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白诗在诗中写出了自己内心因思念远方的元稹而惆怅,即便是面对早上的微风拂面也不能拂去心中的惆怅,思念元稹但却不能见面,于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元稹的和诗前二句写对白居易的答谢,紧接着的三四句说了自己对白的思念,但是与白不同的是自己却没能够梦见他。简单的一句“惟梦闲人不梦君”道出了自己因思念朋友但却连梦中都不能相见的相思之苦!“文章看似不喜平”可见元稹是深解其味的。

再如《予病瘴乐天寄通中散碧腴垂云膏仍题四韵以慰远怀开拆之前因有酬答》云:

紫河变炼红霞散,翠液煎研碧玉英。金籍真人天上合,盐车病骥轭前惊。愁肠欲转蛟龙吼,醉眼初开日月明。 唯有思君治不得,膏销雪尽意还生。

面对白居易的关心倍至,元稹没有过多的言辞而只一句“唯有思君治不得,膏销雪尽意还生”,可见对朋友的思念比病症还“顽固”,即便是“药”到也不能“病除”。语言质朴无华,然而蕴含其中的深情感人至深。正是这平实浅易的诗句,却能勾起人们的情思,唤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

三、叙事性强,以诗代书

叙事性强,是元稹唱和诗的'一大特色,元稹的多数唱和诗都起了书信的作用,尤其是长篇排律,如元稹的《酬乐天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白居易的《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东南行一百韵》这些诗多是叙述生活中的日常琐事,如元稹的《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云:

篇7:刘禹锡唱和诗创作的主客观条件

刘禹锡唱和诗创作的主客观条件

刘禹锡是中唐杰出的诗人,受当时唱和之风影响,创作了大量的唱和诗。

在刘禹锡819首诗中,唱和诗约为250多首,占1/3左右。目前对刘禹锡唱和诗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而主要的研究成果集中表现在文集整理、作家作品以及问题争鸣三个方面。在作家作品研究中,又多关注于刘禹锡的生平、思想和咏史诗、讽刺诗、民歌体乐府诗上,而对其唱和诗的关注还比较薄弱,对刘禹锡创作唱和诗的原因还鲜见报道。本文试图对刘禹锡唱和诗创作的主客观条件作一番探悉,以此了解刘禹锡唱和诗创作的缘由。

一、刘禹锡唱和诗创作的客观条件

(一)社会环境

中唐德宗、宪宗等皇帝好文,尤其是在位时间长的德宗,把初盛唐就有的好文风尚又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贞元、元和时期,进士科达到最繁盛阶段,名公大臣好多出于进士科。而进士科考试,主要取决于诗赋,文辞优劣在主考官选人中居于决定性地位。刘禹锡有诗819首,唱和诗约有250多首,占30%左右。正是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刘禹锡留下了至今仍被人们传颂的唱和诗篇,成为古代诗歌领域的一块瑰宝。

(二)元稹、白居易的唱和影响一时诗坛的创作风气

元稹、白居易都是唐代著名诗人,一直以“元白”并称于世。二人“死生契阔三十载,歌诗唱和九百章。”① 他们的唱和始于贞元十八(802)年,止于大和五年(831)元稹去世,历时三十年,唱和之作逾千首。

元和初年,元、白唱和以讽喻诗唱和为主,多采用古体诗形式,两人毫不避忌,直抒胸怀,交换对时局的批评意见,诗意明白显露,语言浅易流畅。从唱和诗单篇来说,它们是元白唱和诗中思想性最强的部分。

二、刘禹锡唱和诗创作的主观条件

(一)互相学习、互相追慕的崇拜心理

原唱作者寄出诗作,和诗者往往因为一首诗独特的内容、风格或新奇的表达手法而被吸引,产生强烈的心理认同和学习模仿原诗的创作心理。这时候,和诗者对原诗的欣赏认同是产生和诗冲动的基础,欲学习模仿并企图超越对方的心理则成为其内在的动力。这种崇拜心理集中体现在刘禹锡与白居易的唱和活动中。刘禹锡与白居易堪称中唐杰出的诗人,他们的诗歌特色是各有千秋,各具风格。白诗平易浅切,且有情韵;刘诗凝炼含蓄,且有神妙。在一往一返的唱和过程中,两人互相学习,互相追慕。使他们的诗歌创作都有所提高。白居易在《与刘苏州书》中云:“得隽之句,警策之篇,多因彼唱此和中得之。”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附论》又有一段描述:“乐天自言其与微之时文之病……盖乐天平日之所著求改进其作品而未能达到者,梦得则已臻其理想之境界也。”由此可见,两人在相互崇拜心理的驱使下,互相学习,提高了自身的创作技巧。

(二)传情达意、表达思想的沟通心理

诗之唱和,不是人们刻意所为,而是一种自然的行为。就诗本身而言,它天然具有此一功能;就诗作者来说,他又天然具有这种渴求。早在《论语・阳货》中,孔子就提出诗“可以群”的观点,并认为“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而诗又是诗人“志之所之”,情感抒发的结果。“情动于中”,正是通过诗去“嗟叹之”,“永歌之”,诗已成为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由此可见,人们很早就把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情感交流工具和社会交际工具来使用,诗之唱和正是这种功能高度发达的必然结果。通过诗歌的互相酬唱所表达的劝勉、慰藉之情对于诗人相当重要,迭吟递唱之下,刘禹锡正是在这种心理需要的感召下进行唱和诗创作的。

(三)以韵相挑、示才过人的竞争心理

阿德勒认为,人类一切行为都受“向上意志”的支配,人天生就有一种追求优越的倾向 。文人诗歌的唱和行为就有向对方追求优越的心理倾向。元稹《上令狐相公诗启》云:“居易雅能为诗,就中爱驱驾文字,穷极声韵,或为千言,或为五百言律诗以相投寄,小生自审不能一以过之,往往戏排旧韵,别创新辞,名为次韵相酬,盖欲以难相挑耳。”他们在唱和中普遍存在争胜的心态,在唱和这样一往一返的.较量中,势必要求唱和双方在诗艺才学上苦心积虑,力求在立意、诗才、用韵等方面创新出奇,以胜过对方,获得超越对方的喜悦与满足感。

元稹、刘禹锡、韦楚客会于白居易宅,论南朝兴废事,白居易倡议各赋《金陵怀古》诗一篇,“刘骋其俊才,略无逮让,满斟一巨杯,请为首唱。饮讫,不劳思忖,一笔而成。白公览诗曰:‘四人探骊,吾子先获其珠,所余鳞甲何用?’三公于是罢唱。但取刘诗吟味竞日,沉醉而散。” 这便反映了诗歌唱和中诗人互相争胜的心理。

(四)游戏娱乐、风雅应酬的慕闲心理

诗人于从政闲暇或退休时追求自适。紧张、繁乱的从政生活及宦途荣辱中感受到的烦恼在诗酒唱和的游戏、娱乐中得到调节。中唐时期,唱和诗的社交功能增强,唱和诗成了诗人间交往应酬的工具。“白乐天洛中高退十有余年,度日娱情,惟诗与酒。追游唱和,著在文籍。”裴度大和八年(834)暂居洛阳,“视事之隙,与诗人白居易、刘禹锡酣宴终日,高歌放言,以诗酒琴书自乐,当时名士,皆从游之。” 刘禹锡开成元年(836)授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这一时期,由于诗人享有优厚的物质生活待遇,又闲居洛阳,无所事事,文酒之会的圈子便对他越来越具有吸引力,终于藏掖起早年的犀利锋芒,转而萌发了明哲保身的思想苗头。便形成追慕闲适的心理。“热衷于征管逐弦,陶醉于诗酒风流。”⑩创作了很多应时、应节、应景、应宴的唱和诗。

篇8:刘禹锡和白居易唱和诗的艺术特色

刘禹锡和白居易唱和诗的艺术特色

在中晚唐诗坛上,以刘禹锡、白居易为代表的唱和诗创作可谓风靡于一时。

作为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刘禹锡、白居易均在诗坛上享有盛名。陈寅恪先生曾说:“乐天一生诗友,前半期为元微之,后半期则为刘梦得。”以唱和诗为例,可见刘白二人的深厚感情。唱和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创作体裁作品,在传统诗歌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要全面古人的思想世界以及文学创作动态,有必要研究唱和诗,尤其是在中晚唐时期里,刘白二人的唱和诗活动就值得我们去认真探究。本文将从体裁运用、风格互仿等层面浅析刘白唱和诗的艺术特色。

一.体裁运用

刘、白二人作为一代文坛英寸,在唱和作品中,二人自然会运用到多种体裁,诸如古体诗、近体诗均有涉及。尤为特殊的是,二人除了诗歌唱和体裁之外,还有词体的唱和,即《忆江南词》的唱和词。这两首词被后人一致认为是“诗人‘依声填词’的最早自白”i,而笔者以为,这种词体唱和亦是刘、白诗风成熟的标志之一。

《忆江南词》所配音乐为燕乐,白居易依声填词,改名为《忆江南词》。后来它又有许多别称,如《望江南》、《春去也》等词调。其名目虽多,但词调依旧为单调,词体形式为二十七字、五句,长短依次为三、五、七、七、五言,平仄层次错落,通首平韵,且三、四句相互对仗。

刘禹锡受此影响,亦作《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附和。由于刘禹锡长期处于贬谪之地,所以他没有白居易那份闲情逸趣,因而,诗人在伤春而兼怀人中,语言虽俏丽,感情却深沉婉转,这使得他的这首词具有婉丽之风韵。因此,况周颐评价刘禹锡词说,其词“流丽之笔,下开北宋子野、少游一派。”

二.风格互仿

刘白二人唱和时间一长,其诗风必定会在互相感染、互相促进。从总体上看,白诗受到刘禹锡诗风的影响,其诗风趋于凝练含蓄,而刘诗受白居易诗风的影响亦有趋于平易浅近的倾向。

1.白居易仿效刘禹锡的凝练含蓄。清沈德潜在《说诗语》里就曾说:“大历十子后,刘禹锡骨干气魄,似又高于随州。人与乐天并称,缘刘、白有《唱和集》耳,白之浅易,未可同日语也。”就刘禹锡的具体文学创作而言,其诗风游离在中唐两大诗派之外,他的诗风既不同于元白诗派的通俗平易,也有别于韩孟诗派的奇险怪僻,其诗风大致为骨干气魄、格意奇高。他在《董氏武陵集记》所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片言可以明百意”要求文学创作要凝练且深蕴。基于这种文学理念,刘禹锡认为诗歌“工生于才,达生于明”。他的诗歌意境往往因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互相交融,而形成了浑融完美的艺术境界。另外,所谓“境生于象外”,是指作者通过文字刻画的种种物象来表达其在作品中的意旨,其妙处就在于言简义丰中能提供艺术美感,以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从而使诗歌有韵外之致。

刘禹锡的诗多用凝练含蓄的语言表现社会世事,以再现诗歌的现实意义。白居易诗受其艺术感染亦十分明显,如《春词》:“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诗歌在凝练传神之中,将诗人一腔幽怨、哀戚之情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2.刘禹锡仿效白居易的平易浅切。刘禹锡在唱和诗中多次赞赏过白居易的才华:“才子声名白侍郎,风流虽老尚难当”。可见,刘禹锡对于白居易的诗歌才华十分欣赏、钦佩。在刘白二人唱和之中,二人经常在谈文说道中,互相学习。白居易“意到笔随,景到意随”的创作手法,对刘禹锡影响亦颇大,如刘禹锡的《秋中暑退赠乐天》:“暑服宜秋著,清琴入夜弹。人情皆向菊,风意欲催兰。岁稔贫心泰,天凉病体安。相逢取次第,却甚少年欢。”全诗因眼前景,而写心中事,景因情而现,情因景而生,将好友之间的相互关切之情,在“意到笔随”之中,自然贴切地融化在诗中。另外,需要提及的.是,刘禹锡所创作的带有浓厚民间文学色彩的《杨柳词》、《竹枝词》等诗歌佳作,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受到了白居易主张学习民间歌谣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的影响。

透过刘白的唱和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中唐文人的哀恨离愁与情感波动,也可以从中看出中唐文人在思想世界里的微妙变化。虽然现代学者多鄙薄此类艺术价值不高的唱和诗,但存在即合理,笔者以为,唱和诗作为文学创作活动,它不仅涉及到诗人文化精神领域的变化,更与古代文学传播以及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因而,要深入研究中唐文人的思想精神世界以及文学发展特点,决不可忽视对刘白唱和诗的艺术研究。

篇9:《彼岸花和诗》诗歌

《彼岸花和诗》诗歌

从门缝里张望着这条窄街,

挑着担的货郎、摇扇走过的举人……

你在等待那个瞎子算命先生?

传说他算得很准,定有什么秘诀。

他能否算出自己命运里的一阙,

不让瘦檐上的雨水将他滴疼?

有什么样的风不吹破衣裳和书本,

盲杖是否能戳破即将来临的夜?

伴随他的是那盏永不燃起的灯?

即使闪耀光华也无法将其看见,

他是否摸着它发愣?

被他算过的'人兴许真的如愿,

经过他时会多掏几个铜钱,

可他测不出门后有个偷窥他的人。

《蔓茱莎华·4》(纳兰明媚和赵阳)

用星星的角度看世界

只看到不知名的挪动

算不到星星的命,对吧?

还算准吗?

雨水喜欢滴痛我的虚无

八字在皇母娘娘的枕头底下

记忆是吹不破的书和衣裳

窗外挂起了黎明

心中的灯永不灭,能添点油吗?

你忘记了,我知道

火冰冷,灯冰冷,尽管没灭

火的命能算吗?问问灯去吧

还不知道天还会不会亮

不如算算何时天明

篇10:和郑相演杨尚书蜀中唱和诗,和郑相演杨尚书蜀中唱和诗姚合,和郑相演杨尚书蜀

和郑相演杨尚书蜀中唱和诗,和郑相演杨尚书蜀中唱和诗姚合,和郑相演杨尚书蜀中唱和诗的意思,和郑相演杨尚书蜀中唱和诗赏析 -诗词大全

和郑相演杨尚书蜀中唱和诗

作者:姚合  朝代:唐  体裁:五排   天福坤维厚,忠贤拥节旄。江同渭滨远,山似傅岩高。

元气符才格,文星照笔毫。五言全丽则,六义出风骚。

圣日麻双下,洪炉柄共操。宠荣连雨露,先后比萧曹。

唱绝时难和,吟多客讵劳。四方虽纸贵,谁怕费钱刀。

篇11:唱

唱正文:

唱唱

上海市虹口区第四中心小学 三(4)班 周思远

呼呼地北风会唱歌,

沙沙地小雨点会唱歌,

轰隆隆地雷电会唱歌.

波浪滚滚的大海会唱歌,

凶猛地鲨鱼会唱歌.

哗哗地小河流水会唱歌,

可爱的小鱼会唱歌.

大眼睛的青蛙会唱歌,

嘴巴似镰刀的`猫头鹰会唱歌.

夏天树上的知了会唱歌,

秋天草丛里的蟋蟀会唱歌.

汽车的喇叭会唱歌,

轮船的汽笛会唱歌,

唱唱唱,真开心!

(投稿:男 于 20xx-9-7 14:29:58 编审: xsw)

【好友唱和诗】相关文章:

1.唱古诗

2.好友留言板

3.好友留言

4.唱脸谱教案

5.同学录好友留言

6.好友生日寄语

7.好友印象评语

8.毕业好友留言

9.好友新婚祝词

10.好友相聚感言

下载word文档
《好友唱和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