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经典语录>徐志摩作品经典语录

徐志摩作品经典语录

2023-10-30 08:13:3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evan201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徐志摩作品经典语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徐志摩作品经典语录,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徐志摩作品经典语录

篇1:徐志摩作品精选语录

1.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2.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3. 人生不过是午后到黄昏的距离,茶凉言尽,月上柳梢

4. 让我花掉一整幅青春, 用来寻你。

5.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6. 我是个平常的人,我不能盼望在人海中值得你一转眼的注意。

7.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或得则吾生,不或则吾灭。

8. 我对你说着什么话才好,好像我所有的话全都说完了,又像是什么话都没说

9.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10. 月光你能否将我的梦魂带去,放在离她三五尺的玉兰花枝上。

11. 我是极空洞的一个穷人,我也是一个极充实的富人——我有的只是爱。

12. 我懂你像懂自己一样深刻。

13. 我独自冒着冷 去薄霜铺地的林子里 为听鸟语 为盼朝阳 为寻泥土里渐次苏醒的花草 但春信不至 春信不至 我是如此单独而完整 在无数个夜晚 我独自顶着冷风 伫立在老橘树下的桥头 只为听一曲夜莺的哀歌 我倚暖了石栏上的青苔 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 但夜莺不来 夜莺不来

14. 爱的出发点不一定是身体,但爱到了身体就到了顶点。

15. 爱,就让我在这儿清静的园内,闭上眼,死在你面前,多美!

16.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17.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18.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19. 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诗人,只是没有表达而已

20. 趁航在轻涛间,悠悠的,我见有一星星古式的渔船,像一群无忧的海鸟,在黄昏的波光里息羽悠游。

21. 你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22. 你说还是活着等,等那一天!有那么一天吗?——你在就是我的信心

23. 火车擒住轨,在黑夜里奔;过山,过水,过陈死人的坟;就凭那精窄的两道,算是轨,驮着这份重,梦一般累坠。

24. 怨得这相逢,谁作的主?——风!

篇2:徐志摩作品经典语录

1、这心里深处的欢畅,这情绪境界的壮旷,任天堂沉沦,地狱开放,毁不了我内府的宝藏。 ——徐志摩 《康河晚照即景》

2、我懂你像懂自己一样深刻。 ——徐志摩

3、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徐志摩

4、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 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 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 《再别康桥》

5、起一座虹桥,指点着永恒的逍遥,在嘹亮的歌声里消纳了无穷的苦厄。 ——徐志摩 《拜献》

6、我对你说着什么话才好 好像我所有的话全都说完了 又像是什么话都没说 ——徐志摩

7、你爱我,究竟是怎样的爱法? ——徐志摩

8、我的墨池中,有落红点点。 ——徐志摩

9、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徐志摩 《沙扬娜拉》

10、悄悄是离别的笙箫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徐志摩 《再别康桥》

11、我尝奋我灵魂之精髓,以凝成一理想之明珠,涵之以热满之心血,朗照我深奥之灵府。 ——徐志摩 《致梁启超》

12、于茫茫人海间寻灵魂之唯一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徐志摩

13、恋爱他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他来的时候我还不曾出世; 太阳为我照上了二十几个年头, 我只是个孩子,认不认识半点愁; 忽然有一天——我又爱又恨那一天—— 我心坎里痒齐齐的有些不连牵, 那是我这 一辈子第一 次的上当, 有人说是受伤——你摸摸我的胸膛—— 他来的时候我还不曾出世, 恋爱他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徐志摩 《恋爱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14、《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 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徐志摩 《志摩的诗》

15、你要真镇定,须向狂风暴雨的底里求去。 你要真和谐,须向混沌的底里求去。 你要真平安,须向大变乱,大革命的底里求去。 你要真幸福,须向痛苦里尝去。 你要真实在,须向真空虚里悟去。 你要真生命 ,须向最危 险的方向访去。 你要真天堂,须向地狱里守去。 ——徐志摩 《夜 六篇》

篇3:徐志摩作品

徐志摩,(18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1] 19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个 人 作 品 明 细

类 型 出版时间 作 品 备 注
小说集 1923年 《轮盘》
戏 剧 1923年 《卞昆冈》
诗歌集 1924年 《志摩的诗》 收录的是1922年-1924年作品
1927年 《翡冷翠的一夜》 收录的是1925年-1927年作品
1931年 《猛虎集》
1932年 《云游》
散文集 1925年 《落叶》
1927年 《巴黎的鳞爪》
1928年 《自剖》
1929年 《秋》
日 记 1936年 《爱眉小札》 由其妻子陆小曼出版
1992年 《志摩日记》 由其妻子陆小曼整理,被后世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
翻 译 1927年 《曼殊斐儿小说集》 原著:曼殊斐儿
1927年 《赣第德》 原著:伏尔泰
1927年 《玛丽·玛丽》 原著:詹姆士·司芬士
其中著名诗歌精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雪花的快乐》《偶然》《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篇4:徐志摩作品

现代诗人、散文家。徐志摩原名章Γ字┥,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1/10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2/10

看一回凝静的桥影,

数一数螺钿的波纹,

我倚暖了石栏的青苔,

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

月儿,你休学新娘羞,

把锦被掩盖你光艳首,

你昨宵也在此勾留,

可听她允许今夜来否?

听远村寺塔的钟声,

象梦里的轻涛吐复收,

省心海念潮的涨歇,

依稀漂泊踉跄的孤舟!

水粼粼,夜冥冥,思悠悠,

何处是我恋的多情友,

风飕飕,柳飘飘,榆钱斗斗,

令人长忆伤春的歌喉。

――徐志摩《月下待杜鹃不来》

3/10

在那山道旁,一天雾鞯某上,

初生的小蓝花在草丛里窥觑,

我送别她归去,与她在此分离,

在青草里飘拂,她的洁白的裙衣。

我不曾开言,她亦不曾告辞,

驻足在山道旁,我暗暗的寻思,

“吐露你的秘密,这不是最好时机?”

露沾的小草花,仿佛恼我的迟疑。

为什么迟疑,这是最后的时机,

在这山道旁,在这雾盲的朝上?

收集了勇气,向着她我旋转身去:

但是啊,为什么她这满眼凄惶了

我咽住了我的话,低下了我的头,

水灼与冰激在我的心胸间回荡,

啊,我认识了我的命运,她的忧愁,

在这浓雾里,在这凄清的道旁!

在那天朝上,在雾茫茫的山道旁,

新生的小蓝花在草丛里睥睨

我目送她远去,与她从此分离

在青草间飘拂,她那洁白的裙衣!

――徐志摩《在山的那道旁》

4/10

我亦愿意赞美这神奇的宇宙,

我亦愿意忘却了人间有忧愁,

象一只没挂累的梅花雀,

清朝上歌唱,黄昏时跳跃;

假如她清风似的`常在我的左右!

我亦想望我的诗句清水似的流,

我亦想望我的心池鱼似的悠悠;

但如今膏火是我的心,

再休问我闲暇的诗情?

上帝!你一天不还她生命与自由!

――徐志摩《呻吟语》

5/10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徐志摩《偶然》

6/10

今晚天上有半轮的下弦月;

我想携着她的手,

往明月多处走

一样是清光,我说,圆满或残缺。

园里有一树开剩的玉兰花;

她有的是爱花癣,

我爱看她的怜惜

一样是芬芳,她说,满花与残花。

浓阴里有一只过时的夜莺,

她受了秋凉,

不如从前浏亮

快死了,她说,但我不悔我的痴情!

但这莺,这一树花,这半轮月

我独自沉吟,

对着我的身影

她在那里,阿,为什么伤悲,凋谢,残缺?

――徐志摩《客中》

7/10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再别康桥》

8/10

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

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

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

手扪索着冷壁的粘潮,

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

头顶不见一线的天光

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

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

――徐志摩《生活》

9/10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徐志摩《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10/10

在春风不再回来的那一年,

在枯枝不再青条的那一天,

那时间天空再没有光照,

只黑蒙蒙的妖氛弥漫着

太阳,月亮,星光死去了的空间;

在一切标准推翻的那一天,

在一切价值重估的那时间:

暴露在最后审判的威灵中

一切的虚伪与虚荣与虚空:

赤裸裸的灵魂们匍匐在主的跟前;

我爱,那时间你我再不必张皇,

更不须声诉,辨冤,再不必隐藏,

你我的心,象一朵雪白的并蒂莲,

在爱的青梗上秀挺,欢欣,鲜妍,

在主的跟前,爱是唯一的荣光。

――徐志摩《最后的那一天》

篇5:徐志摩作品读后感

徐志摩作品读后感

假期中,有两篇文章让我记忆犹新,一篇是《我所知道的康桥》,教我写作。另一篇是《赋得永久的悔》,教我感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大多数人都知道这句情诗,而徐志摩先生更是家喻户晓。每当读到徐志摩先生写的诗亦或散文,总是很荣幸。

他是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他的作品用词严谨,生动形象,尤其是《再别康桥》,他的妙笔勾勒出来的`康桥之景,让人如临其境,心旷神怡。“笔下生花”一词用在他的作品上,更是再合适不过了。

读到这篇文章,我仿佛跟着徐志摩先生的视角,领略对他意义不一般的景点,那就是康桥。“看一回凝静的桥影,数一数螺钿的波纹: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我闭上眼,先摸一摸书上的文字,感受隐约的桥影,再摸一摸书口,胜似一阵阵水波纹,接着我摸一摸书封面,觉得有一丝清凉。声临其境,我仿佛就是来到了康桥,来到了这个让徐志摩先生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座桥。

分不清是康桥因他的文字而丽,还是他的文字因康桥而活。

赋得永久的悔——作者季羡林先生是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中国当代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和巴利文专家。我想,对于如此美好的身份,作者肯定也会很满意吧。

文中倒数第二个段,最后几句。告诉了答案“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作者没有为自己的多重身份感到骄傲,反而愿意用这一切换来母亲的笑容。娓娓道来的人间之情,感人肺腑。

读完全文,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他的母亲的“永久的悔”。半夜作者时常在梦中惊醒,渴望在梦中见上母亲一面,却是“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我想,那种痛彻心扉的滋味,实在不好受。

所以,要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不做让自己后悔的事。

温一壶月光入酒,揽一缕清风如梦。在书香中,我懂得从未有的哲理,看着从未有的景色,何乐而不为呢?

篇6:徐志摩主要作品诗集

我记得扶桑海上的朝阳,

黄金似的散布在扶桑的海上;

我记得扶桑海上的'群岛,

翡翠似的浮沤在扶桑的海上——

沙扬娜拉!

趁航在轻涛间,悠悠的,

我见有一星星古式的渔舟,

像一群无忧的海鸟,

在黄昏的波光里息羽优游,

沙扬娜拉!

这是一座墓园;谁家的墓园

占尽这山中的清风,松馨与留云?

我最不忘那美丽的墓碑与碑铭,

墓中人生前亦有与山峰与松馨似的清明——

沙扬娜拉!(神户山中墓园)

听见折风前的流莺,

看阔翅的鹰鹞穿度浮云,

我依着一本古松瞑眸:

问墓中人何似墓上人的清闲?——

沙扬娜拉!(神户山中墓园)

健康,欢欣,疯魔,我羡慕,

你们同声的欢呼“阿罗呀喈”!

我欣幸我参与着满城的花雨,

连翩的蝴蝶飞舞,“阿罗呀喈”!

沙扬娜拉!(大阪庆典)

增添我梦里的音乐——便如今——

一声声的木屐,清脆,新鲜,殷勤,

有况是满街艳丽的灯影,

灯影里欢声腾越,“阿罗呀喈”!

沙扬娜拉!(大阪庆典)

仿佛三峡间的风流,

保津川有青嶂连绵的锦绣;

仿佛山峡见的险巇

飞沫里趁急失似的扁舟—

沙扬娜拉!(保津川急湍)

废一关湍险,驶一段清涟,

清涟里有青山的倩影;

撑定了长篙,小驻在波心,

波心里看闲适的鱼群——

沙扬娜拉!(同前)

静!且停那桨声胶爱,

听青林里嘹亮的欢欣,

是画眉,是知更?像是滴滴的香液,

滴入我的苦渴的心灵——

沙扬娜拉!(同前)

“乌塔”:莫讪笑游客的疯狂,

舟人,你们享尽山水的清幽,

喝一杯“沙鸡”,朋友,共醉风光,

“乌塔,乌塔”!山灵不嫌粗鲁的歌喉——

沙扬娜拉!(同前)

十一

我不辨——辩亦无须——着异样的歌词,

像不逞的波澜在岩窟见吽嘶,

像衰老的武士诉说壮年时的身世,

“乌塔乌塔”!我满怀滟滟的遐思——

沙扬娜拉!(同前)

十二

那是杜鹃!她绣一条锦带,

迤俪着那青山的青麓;

啊,那碧波里亦与她的芳躅,

碧波里那掩映着她桃蕊似的娇怯——

沙扬娜拉!

十三

但供给我沉酣的陶醉,

不仅是杜鹃花的幽芳;

倍胜于娇柔的杜鹃,

最难忘更娇柔的女郎!

沙扬娜拉!

十四

我爱慕她们体态的轻盈,

妩媚是天生,妩媚是天生!

我爱慕她们颜色的调匀,

蝴蝶似的光艳,蝴蝶似的轻盈——

沙扬娜拉!

十五

不辜负造物主的匠心,

她们流眄中有无限的殷勤;

比如熏风与花香似的自由,

我餐不尽她们的笑靥与柔情——

沙扬娜拉!

十六

我是一只幽谷里的夜蝶:

在草丛间成形,在黑暗里飞行,

我献致我翅上美丽的金粉,

我爱恋万万里外的明星——

沙扬娜拉!

十七

我是一只酣醉了的花蜂:

我饱啜了芬芳,我不讳我的猖狂:

如今,在归途上嘤嗡着小嗓,

想赞美那别样的花酿,我曾经恣尝——

沙扬娜拉!

十八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篇7:徐志摩主要作品诗集

这是冬夜的山坡,

坡下一座冷落的僧庐,

庐内一个孤独的梦魂:

在忏悔中祈祷,在绝望中沉沦;——

为什么这怒嗷,这狂啸,

鼂鼓与金钲与虎与豹?

为什么这么幽诉,这私慕?

烈情的惨剧与人生的坎坷——

又一度潮水似的淹没了

这彷徨的梦魂与冷落的僧庐?

篇8:徐志摩达标作品

徐志摩(1897.1.15~1931.11.19),现代诗人、散文家。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1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31年11月19日早八时,徐志摩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他要参加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者举办中国建筑艺术的演讲会。当飞机抵达济南南部党家庄一带时,忽然大雾弥漫,难辨航向。机师为寻觅准确航线,只得降低飞行高度,不料飞机撞上白马山(又称开山),当即坠入山谷,机身起火,机上人员——两位机师与徐志摩全部遇难。

诗歌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共四集 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共四集 小说集:仅《轮盘》 戏剧:仅《卞昆冈》 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等 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1915年,与张幼仪结婚,后于1922年3月在柏林离婚。 与林徽因的感情没有结果,而后遇到了陆小曼。 七夕节是中国的情人节,就在牛郎织女相会的那天,1926年在北京北海公园进行了一场人们议论了很久的婚事。与陆小曼结婚,胡适做介绍人,梁启超为证婚人。

篇9:徐志摩作品再别康桥

徐志摩作品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作品原文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

软泥上的青荇⑴,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⑵;

在康河的柔波里,

甘心做一条水草!

----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

寻梦?撑一支长篙⑶,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⑷;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1]

字词注释

⑴青荇(xìng):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黄色。

⑵招摇:这里有“逍遥”之意。

⑶篙(gāo):用竹竿或杉木等制成的撑船工具。

⑷溯(sù):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篇10:徐志摩作品分析

徐志摩作品分析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曾就读于沪江大学、北京大学,后留学欧美,1922年回国后,先后北京大学、光华大学、大夏大学等高校任教。他参加并发起新月社,为“新月诗社”的著名诗人。1925年主编《晨报副镌•诗刊》。1928年任《新月》杂志主编。1931年因飞机失事遇难。著有诗集《志摩的诗》、《裴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影响深远,被人们誉为“一手奠定中国诗坛的人”。散文集有《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等,散文成就不亚于诗歌。

徐志摩早期诗歌多表现对资产阶级理想的向往与追求,也有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痛苦生活和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诗作。后期诗歌多表现理想破灭后的彷徨、感伤、空虚和颓废情绪。他的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一方面,他的诗语言清新,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

另一方面,诗人主张艺术的诗,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尤重音乐美。

徐志摩再别康桥写于一九二八年,是徐志摩在剑桥大学讲学后归来的途中所写。此诗是徐志摩最著名的诗篇之一,抒写了诗人故地重游,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诗人在剑桥留学的两年中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追求“爱、自由、美”的生活理想,追求英国式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理想。然而回国后,诗人屡屡受挫,曾经似“快乐的雪花”般的诗人,变成了“卑微”的“残苇”,发出了绝望的叹息。理想的幻灭更激起诗人对往昔康桥岁月的回忆与珍惜,诗人以这样的心绪再次漫步康桥上。因此诗歌反映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理想幻灭的感伤,更有对母校的挚爱、依恋,以及淡淡的离情别绪。全诗以三个“轻轻的”起笔,将至深的情怀幻化为西天的云彩,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情感表现得真挚、隽永。

这首诗艺术特色鲜明,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人善于从生活中捕捉鲜活、富有个性特征的景物形象,糅合诗人的情感与想象,构成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从而营造了优美、明丽的意境。那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河中的波光艳影,还有那软泥上的青荇……各种物象相映成趣,无不浸透着诗人对康桥的无限深情。尤其诗人的比喻独特而又贴切,手法巧妙,使情与景水乳交融,丰富了诗歌内涵,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本诗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诗歌语言清莹流丽,音节抑扬合度,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可以说是“三美”俱备,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堪称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新月派: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为了实现这一理论原则,新月派诗人在诗歌艺术上做了有益的尝试,首先是客观抒情诗的创作,即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为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然后再用想象来装成那模糊影像的轮廓,把主观情绪化为具体形象。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主创造的时期。

“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音乐美指的是诗歌的音节,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建筑美是指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绘画美指的是诗歌的词藻,用词注意色彩,形象鲜明。

代表人物:分前新月和后新月时代。前新月时代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代表人物,后新月时代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

篇11:徐志摩代表作品

徐志摩代表作品

徐志摩(1897.1.15~1931.11.19),现代诗人、散文家。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1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2,

道一声珍重3,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4的忧愁5——

沙扬娜拉!

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飏,飞飏,飞飏,——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飏,飞飏,飞飏,——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地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飏,飞飏,飞飏,——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地,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一星弱火

我独坐在半山的石上,

看前峰的白云蒸腾,

一只不知名的小雀,

嘲讽著我迷惘的神魂。

白云一饼饼的飞升,

化入了辽远的无垠;

但在我逼仄的心头,啊,

却凝敛著惨雾与愁云!

皎洁的晨光已经透露,

洗净了青屿似的前峰;

像墓墟间的磷光惨澹,

一星的微焰在我的胸中。

但这惨澹的弱火一星,

照射著残骸与余烬,

虽则是往迹的嘲讽,

却绵绵的长随时间进行!

【徐志摩作品经典语录】相关文章:

1.徐志摩作品再别康桥

2.徐志摩经典爱情语录

3.徐志摩经典励志语录精选

4.饶雪漫作品酸甜语录

5.郭妮作品语录

6.关于徐志摩经典爱情伤感语录

7.席慕蓉的作品语录精选

8.徐志摩小说

9.徐志摩诗歌

10.徐志摩诗词

下载word文档
《徐志摩作品经典语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