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夜古诗
“此女淑女”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村夜古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村夜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白居易村夜古诗
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出了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前两句写村夜秋色的浓重,后两句描绘出乡村之夜的美景。诗人通过秋夜的凄清,透露了孤独寂寞的心情。
篇2:村夜古诗白居易
村夜古诗白居易
村夜
作者: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译文
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的秋草中,
小虫在窃窃私语,
山村的周围行人绝迹。
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田野,
只见皎洁的月光
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
满地的荞麦花
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
注释
⑴霜草:被秋霜打过的草。
⑵苍苍:灰白色。
⑶切切:虫叫声。
⑷绝:绝迹。
⑸独:单独,一个人。
⑹野田:田野。
⑺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黑色有棱,磨成面粉可食用。
赏析
这首诗没有惊人之笔,也不用艳词丽句,只以白描手法画出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信手拈来,娓娓道出,却清新恬淡,诗意很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行人绝迹,万籁无声,两句诗鲜明勾画出村夜的特征。这里虽是纯然写景,却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萧萧凄凉的景物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比直接抒情更富有韵味。
“独出门前望野田”一句,既是诗中的过渡,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又是两联之间的转折,收束了对村夜萧疏暗淡气氛的描绘,展开了另外一幅使读者耳目一新的画面: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
“月明荞麦花如雪”,这是十分动人的景色,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诗人暂时忘却了他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这奇丽壮观的景象与前面两句的描写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诗人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换写出人物感情变化,写来灵活自如,不着痕迹;而且写得朴实无华,浑然天成,读来亲切动人,余味无穷。《唐宋诗醇》称赞它“一味真朴,不假妆点,自具苍老之致,七绝中之近古者”。
对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的理解:因前后描写的景物不同,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寂寞而兴奋自喜的感情变化。诗人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乡村夜景,于清新恬淡中蕴含了浓浓的诗意。诗中描写村夜,既有萧瑟凄凉,也有奇丽壮观,对比中构成乡村夜景。
篇3:《夜泊水村》古诗
《夜泊水村》古诗
《夜泊水村》作者为宋代文学家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前言】
《夜泊水村》是宋代诗人陆游于淳熙九年在成都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写壮志未酬之意。”羽箭凋零“,“燕然勒铭”形成对照。颔联自抒豪情,一句“犹堪”、一句“何至”构成流水对。颈联写以身许国,而时不我待的矛盾。尾联回应首联“太息”,落到眼前,谓此夜泊船锦水,卧闻新雁,报国之情,难以抒怀。表达了诗人至老不衰的雄心壮志,谴责了那些空谈报国而无所作为的达官贵人。此诗意境沉郁,音情顿挫。
【注释】
夜泊水村:夜间把船停泊在临水的村庄旁
羽箭:箭尾插羽毛,称羽箭
太息:叹气
燕然: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勒铭:刻上铭文
老子:陆游自称,犹言老夫
绝大漠:横度大沙漠。绝,横度,跨越。
新亭:又名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
“一身"句:意谓自己有不怕死万次的报国决心。
青:黑色。再:第二次。
记取:记住,记着。
新雁:刚从北方飞来的雁
汀:水边平地,小洲
【翻译】
已经很久没有使用过腰间悬挂的羽箭,他们都已经羽毛凋落了。叹息着燕然山还没有刻下北伐胜利的事迹。我还可以横渡大漠,战斗沙场,诸位士大夫们又何至于在新亭相对涕泣,徒然无济于事。我一身用以报国,虽万死而不辞;双鬓已经斑白,再也无法使它变成黑色。只是记住江湖上我小船的停泊位置,卧在塌上听着秋天大雁落在水中小洲之上,一年又要过去了,我的雄心壮志还没有完成啊。
【鉴赏】
此诗写出作者虽怀报国壮志而白发催人的悲愤。古今诗人感叹岁月不居、人生易老者颇多,但大都从个人遭际出发,境界不高。陆游则不同。他感叹双鬓斑白、不能再青为的是报国之志未酬。因而其悲哀就含有深广的内容,具有崇高壮烈的色彩。此联为“流水对”但其后关连,不是互为因果,而是形成矛盾。读者正是从强烈的矛盾中感到内容的深刻,产生对诗人的崇敬。陆游类似的诗句尚有“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等。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于山阴奉祠,时作者已家居九年。 山阴是江南水乡,作者常乘小舟出游近村的山水,夜泊水村为即景之作。首联写退居乡野、久离疆场、无缘抗敌的落寞怅惘。“羽箭久凋零”,足见其闲居的郁闷。 “燕然未勒铭”,典出《后汉书·窦宪传》:窦宪北伐匈奴,追逐单于,登燕然山(即今蒙古杭爱山),刻石纪功而还。燕然未勒,意谓虏敌未灭,大功未成。这一联用层递手法,“久凋零”,乃言被弃置已久,本就失落、抑郁;“未勒名”,是说壮志难酬,则更愤懑不平。起首就奠定了一种失意、悲愁的感情基调。
颔联抒发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志愿,表达了对那些面临外寇侵凌却不抵抗、无作为的达官贵人的指斥。上句是说大丈夫在神州陆沉之际,本应“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才对,怎么可以安然老死呢?一个“犹”字道出他不甘示弱的心态。“绝大漠”,典出《汉书·卫将军骠骑列传》,是汉武帝表彰霍去病之语。两鬓萧萧,仍然豪气干云,朝思梦想着驰骋大漠、浴血沙场;这就反照出朝廷中的那些面对强虏只知俯首称臣割地求和而不思奋起抵争的.文官武将的奴相。(另一说是取老子(李耳)骑青牛出关,绝于大漠之中而悟道的传说)“诸君何至泣新亭”,典出《世说新语· 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风景不殊,正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同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作者借此典,表达了他对那些高居庙堂的衮衮诸公在国家山河破碎之际要么醉生梦死,要么束手垂泪的懦弱昏庸的精神面貌的不满。
颈联以工稳的对仗,揭示了岁月蹉跎与夙愿难偿的矛盾。“一身报国有万死”,尽管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尽管生命是短暂的,但是为了拯救国难,“我”却甘愿死一万次。“一”与“万”的强烈的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拳拳爱国心与殷殷报国情,诚可谓掷地有声。“双鬓向人无再青”,这一句是说,岁月不饶人,满鬓飞霜,无法重获青黑之色,抒发了对华年空掷、青春难再的感伤与悲愤。即便我抱定了“为国牺牲敢惜身”的志向,可是又谁能了解我的苦心我的喟叹呢?这两句直抒胸臆,是全诗之眼。
尾联点破诗歌题面,回笔写眼前自己闲泊水村的寂寥景象。你想,一个老翁,处江湖之远,眼看着干戈寥落了,铁马逝去了,战鼓静灭了,大宋江山是任人宰割了,他的心怎不会如刀割一般的苦痛!“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可是梦醒之后呢,所看到的是荒寒的汀州上寻寻觅觅的新雁,哪里有可以安栖的居所!这怎不教人潸然落泪呢?这两句是借象表意,间接抒情。
全诗以夜泊水村所见的景象而写怀遣闷,而落笔却跳转到报国之志上,寄慨遥深。“壮士凄凉闲处老”(陆游《病起》),有心报国却无路请缨,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矛盾,这是这首诗慷慨悲歌的一个根本原因。用典贴切,出语自然,感情充沛,“浑灏流转”(赵翼 语),使本诗在悲歌中又显出沉雄的气象。
篇4:村夜
在老家的那些日子里,我每一天晚上我都躺在家门口的草坪上,欣赏着美丽的夜景。
我的目光随着一只正在飞向鸟巢的鸟儿,看到了许多美丽的风景。
我先是看见了光芒闪烁的萤火虫,它们像一个个点着灯笼的引路人,在位其他的草虫引路,他们就是虫子的好交警吧。
我的目光落在一棵树上,看见刚刚飞回家的鸟妈妈,鸟妈妈正在为她的可爱的孩子喂食。我于是感慨道:真是世上只有妈妈好,鸟儿们又这样的好妈妈,我真是替鸟儿们感到幸福。
我的目光又被一群虫子音乐演奏家们所吸引了,池塘里的小青蛙“呱、呱、呱”的高歌。草坪里的草虫“嗡嗡嗡”的奏乐。归巢的鸟儿也在叽叽喳喳的高歌一曲。还有萤火虫为他们聚集灯火。一会儿这场虫子演唱会结束了。
一片树叶搂在了我的脸上,我突然行了,我拿着那片树叶看着叶子上的纹理,我感悟到了生命的奥秘,生命的轮回。于是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不让我的生命留下遗憾。
这天晚上,我不仅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还悟出了许多道理。
篇5:村夜
太阳落山了,只留下一边羞红的晚景。
平静的小溪清澈的连玉石也比不上。水中倒映着弯弯的垂柳和生机勃勃的小花、小草,时不时,天空中飞过的鸟儿看上去像是游在水里,而鱼儿侧像从天空中飞过。微风吹过,小溪上,波纹一圈圈扩大,可过了一会又恢复了平静,晚霞的最后一抹光亮也落下去了,可远去的云霞有些金灿灿的。夏天,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外面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向晚的微风,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他们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冬天,他们在屋里点着蜡油灯,边吃饭,边谈笑着一天中的乐趣。这时,这种生活是他们忘去了一天得劳累。夜晚,他们进了梦乡,这时,蛙叫虫鸣好似组成了一个乐团正在演奏他们的合曲。啊!这种生活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啊!每天傍晚听着蛙叫虫鸣入睡那是多么舒适。
篇6:村夜
秋天的一个傍晚,我们一家人在外婆家过夜。吃过晚饭后,感觉肚子有些撑,于是我就推开门,出去逛逛乡间的小路。
我边走边看脚下的小路,首先是一段窄窄的石子路上,踏在上面就像站在铁道上。经过一段石子路后来到了一条草地路。看着绿油油的草坪像一块块绿地毯整齐地扑在小路上。这时要是光着脚丫行走,小草一定会把你“逗”得咯咯笑!
一阵秋风吹来,把我的裙子吹掀起来了。路边的小树就跟着我的群摆一起在风中摇摆。树上的小鸟站不了,就向天空飞去。我继续向前走,来到一个小木屋前,木屋就像一个小盒子,里面放着一个刚刚烤熟的红薯,还冒着浓浓的烟呢!
我走累了,就躺在草地上,一抬头看见满天的星星就像无数双小眼睛在看着我。于是我对着那些‘小眼睛’开始数起来:“一颗、两颗、三颗……”马上就要数到月亮旁边的那颗星星了,看见美丽的月亮我忘了数到几颗星星了。看着洁白的弯月像把明晃晃的镰刀,我想:原来不只是十五的圆月才好看,弯弯的月牙也是一样的美丽。
乡村的夜景真美啊!要是能长期住在这里就好了!我喜欢乡村的夜景,以后要经常来逛逛乡间美丽的小路。
篇7:村夜
我曾听说过,乡村晚上的天空很美,星星挂在天上,一闪一闪的,宛如一个个小眼睛。
一个傍晚,我跑上了老家的楼顶,那时,已近黄昏,天空中的云被落日烧成了一片红色,万紫千红,像是走进了云的世界一般。
夜幕降临,天空变成了黑蓝色,月亮也浮现在了天上。不久,星星也出来了。刚开始的时候,只有几颗星星,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就看不到,又过了一会儿,星星多了起来,在空中像是哪位画家把白色的颜料用喷枪喷上去一样。我又向身后抬头望去,一颗北极星分外耀眼,一直在亮着不灭。而在它一边的北斗七星也并不逊色于北极星,七颗星星排成一个烟斗的样子,好像还在冒着烟呢!
在黑黑一片的地方,几只提着灯笼的萤火虫忽飞忽落,它们提着的小绿灯,也一会儿亮一会儿暗了。这一幕不禁让我想起了儿时喜欢的歌来,轻轻地唱着:“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
草丛中响起了小小的蝉鸣声,蝉果然(不愧)是大自然的歌唱家和演奏家,有了叶子和泥土就能演奏出一曲曲的歌儿来,那种优美的“沙沙”声,并不是一般人能听得明白的。
这般宁静的景象,是属于我的,这一切远离喧闹、远离繁华的地方,也正是我向往的。
篇8:村夜
在乡下,我常常睡不着觉,因为乡下的蚊子太多。一天晚上,月光如水一般朗照着大地,我决定出去走走。
我先来到了一块麦田,阵阵凉风吹拂着我的脸,好舒服呀!比起白天的燥热,晚上的闷热,我庆幸自己的决定。微风吹动麦子,发出刷刷的响声,向田里看去,真像一片海,麦浪一浪接着一浪。风中泥土的气息还夹着浓浓的麦香钻入我的鼻子,我找到了城里不曾有过的美好感受。
月光透过一棵高大的孤树落下了斑驳的树影。树下是一片香瓜地,墨绿的叶子挨挨挤挤的,若不是有香瓜的味道,也许你会误认为那是一片荷塘。这让我也想起了那首歌,还有朱自清写的那篇散文《荷塘月色》。远处有一个瓜棚,那里有人正在进进出出,棚外的一堆篝火在燃烧。我知道那是乡下人用来驱赶蚊虫的。
回头望去,小村就在一片灯海处,村后的远山依稀可见轮廓。啊!原来乡下的夜景有着与城里不一样的美丽。
篇9:村夜
去年五一放假时,我们全家一起去了乡村游玩。
太阳已落下,而夜幕也悄然降临了。我坐在一块空旷的草地上,蛐蛐的叫声如同一阵阵旋律优美动听的乐曲。我贪婪地允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这儿的空气真 清新。远离了城市的喧哗,显得这儿更美了。我舒服地坐在草坪上,不经意时,发现了一处被我遗忘的景色,那就是漆黑的天空。皎白的月光映照在我的脸上,好像 整个乡村都笼罩着一团神秘的气息。我开始注意天空了,月亮如同千万孩子的妈妈,而星星就是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小孩子。这种美,是我从城市生活中从未看见过 的,这时,时间仿佛被定格在了这一刻。突然,一声狗叫打破了乡村的宁静,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只好依依不舍地回去了。在路上我还在埋怨这条狗,为什么叫, 不然我还可以沉浸在这如诗如画般的优美环境里呢。
乡村的夜晚是独一无二的,我希望这个五一还可以到乡村去玩。
【村夜古诗】相关文章:
1.村晚古诗
2.枫桥夜泊 古诗
3.枫桥夜泊-古诗
4.夜书所见 古诗
5.春夜喜雨 古诗
6.夜书所见古诗
7.村晚古诗朗读
9.枫桥夜泊古诗鉴赏
10.古诗春夜喜雨鉴赏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