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惊蛰的古诗
“weriuy8”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描写惊蛰的古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描写惊蛰的古诗,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篇1:描写惊蛰的古诗
描写惊蛰的古诗
惊蛰
春雷隆隆万物长,黄鹂鸣柳垒高仓。
一片园地桃色红,布谷声声茂绿浓。
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
惊蛰
一声霹雳醒蛇虫,
几阵潇潇染紫红。
九九江南风送暖,
融融翠野启春耕。
一声春雷惊醒在冬眠的蛇虫,几场潇潇春雨把花儿染红。春风给偌大一个江南送来融融暖意,翠绿的原野昭示着春耕即将开始。
菩萨蛮
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
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
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
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春天里,突然有些莫名的愁绪,昏睡似醉一直不清醒。惊蛰已经到了,杏花初开,烟雨湿栏杆。唾壶敲破,无人能和,心中寥落。今晚需加衣,不知那人知不知道。
有怀正仲还雁峰诗
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
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
半夜时分,松树涛涛作响如瀑布倾流而下,回忆起以前坐在西斋一起秉夜读书。惊蛰节气的雷声中,细雨蒙蒙,伴着落梅,那情形,好像被筛子筛下来的一样。送朋友上船的时候还微笑,送朋友回来之后就有些失落了。合上书卷,心意无人知晓,从窗子里望去,外面一片新绿春意,等待杜鹃鸟的啼叫。
惊蛰日雷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半夜一声雷响,早上的时候,蛰虫的洞穴和花房都已经打开。原野辽阔,风毫无阻碍直冲进来吹灭烛火,紧接着雷电闪耀,雨势迅猛,打在窗户上。草木的.精神马上焕然一新,和冬天的时候完全不同。只有院中的石龟和房上木雕的大雁对春天的回归毫无反应。
观田家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春雨过后,所有的花卉都焕然一新。一声春雷,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都被惊醒了。农民没过几天悠闲的日子,春耕就开始了。自惊蛰之日起,就得整天起早摸黑地忙于农活了。健壮的青年都到田地里去干活了,留在家里的女人小孩就把家门口的菜园子收拾收拾,准备种菜了。
他们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回到家天已经很晚了,还得把牛牵到村子西边的溪沟里让它饮水。这样又累又饿,他们自己却不觉得苦,只要看到雨水滋润过的禾苗心里就觉得很是欢喜。可是即使他们整日这样忙碌,家里也没有隔夜的粮食,而劳役却是没完没了。看着这些,我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奉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
《惊蛰二月节》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春天惊蛰到来,春光普照了大地。桃花开得正艳,老鹰化作春鸠。时间有些紧迫,嫩芽争先恐后地冒出来,人间也开始忙忙碌碌,开始耕种了。
荆园杂诗
小园得雨藓苔滋,
不觉春来物候移。
昨夜新雷又惊蛰,
百虫悽抑助敲诗。
小园得雨苔藓滋润,不知不觉气候已经变了,昨天听到了新春的第一声雷,无数的虫鸣响起帮助我推敲诗歌。
惊蛰
杏花村酒寄千程,
佳果满前莫问名。
惊蛰未闻雷出地,
丰收有望看春耕。
杏花盛开,村中自酿的薄酒和果实摆满,一起祝福美好的前程。惊蛰还没到雷声已经响起,丰收的希望就看春耕。
春居杂兴
一夜春雷百蛰空,
山家篱落起蛇虫。
无端蚯蚓争头角,
触破莓苔气似虹。
一夜春雷震响,所有动物蛰伏的洞穴都空了。在山上居住的人家的篱笆附近有蛇虫开始出没。蚯蚓也开始争先恐后,纷纷钻破苔藓地面,显得气势如虹。
诗人通过对蚯蚓被春雷唤醒后,变得气势如虹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力和刚健精神的赞美。
篇2:描写惊蛰节气的古诗
二十四节气惊蛰诗词
《有怀正仲还雁峰诗》
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
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
《蕃厘观感琼花》
后土祠南裔,坤维婚室家。
国封严典礼,宫祀尚褒嘉。
不是神灵异,焉能眷迩遐。
应须有玉女,到此赏琼葩。
丽服从空降,明妆倚日斜。
同挥五云扇,共驻七香车。
月录羞调粉,风姨罢散花。
青童迦绺节,金母屏彤霞。
故事唐时盛,佳名数代夸。
尘根虽下界,天意在中华。
雪襄珑部巧,冰销刻镂瑕。
人间惟独尔,地上更何加。
万葩殊寥落,群芳避艳邪。
玫瑰诚执御,芍药等泥沙。
圣运俄惊辍,兵强忽肆拿。
外讹难核实,真雁遂真牙。
雷雨还惊蛰,潜藏重发牙。
帝枝微旧崛,新叶漫荣荂。
尤品终芜没,珍不逐水涯。
两朝成草莽,九斋杂龙蛇。
古殿兰旗暗,残记桂煅賖。
警颜愁想像,珠树绝骄奢。
寂寞无双誉,徘徊但自嗟。
八仙聊免俗,消得实栏遮。
《魏倅同杜仲高游黄龙洞次韵》
风流别驾临苕溪,行厨携客寻幽奇。
五湖浩荡三江永,绿净不知凡几顷。
凭高纵望心目开,便可一倾三百杯。
疑与尘寰不同宇,弹压风光须妙语。
只恐挥毫惊蛰龙,金相玉质音玲珑。
《夜闻警》
几年官军破郡邑,远客孤村谁脱急。
卧听邻鸡三鼓鸣,流言敌骑一宵及。
抱衾携幼强趋走,复岭重山且深入。
为闻北人畏和暖,安得如今便惊蛰。
长秋南奔苦岚瘴,翠华连巡犯卑湿。
顾我飘零岂足念,注目寒江忘久立。
《冬至日闻雷》
土圭日已南,百年生有期。
新阳潜地脉,惨惨群阴微。
尚觉云气昏,严飚弄寒威。
狂雷与骤雨,奔逐如喧鼙。
百虫误惊蛰,生理亦已亏。
向晚怒声息,散雪交余辉。
凌寒山驿孤,持盃空自疑。
《惊蛰》
【晋 陶渊明】
促春透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人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得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陶渊明的诗以田园生活为主要题材。这首诗描写了春雷后天气转暖的特征,表达了作者安于现状、安于山野的田园生活。
《观田家》
【唐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洞水。
饥动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凛无宿储,摇役扰未已。
方渐不耕者,禄食出间里。
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Q卷本《韦苏州集》。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清丽闲淡,和平之中时露幽愤之情。反映民间疾苦的诗,颇富于同情心。是中唐艺术成就较高的诗人。这首诗是韦应物任某地刺史时所作的。字里行间表达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以及自身无劳而领捧禄的惭愧心情。
诗词今译:春雨过后,所有的花卉都焕然一新。一声春雷,蛰伏在土堆中冬眠的动物都被惊醒了。农民没过几天悠闲的日子,春耕就将开始。自惊蛰之日起,就得整天起早摸黑地忙于农活。健壮的青年都到田地里去千活,留在家里的女人、小孩就把家门口的菜园子收拾收拾,准备种菜了。他们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回到家天已经很晚了,还得把牛牵到村子西边的溪沟里让它饮水。这样又累又饿,他们自己却不觉得苦,只要看到雨水滋润过的禾苗,心里就觉得很是欢喜。可是即使他们整日这样忙碌,家里也没有隔夜的粮食,而劳役却是没完没了。看着这些,我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捧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
这是一首田园诗。诗人前面两句描写了春雨过后一片美好的田园景象,农民自惊蛰起就要开始春耕。一家人整天起早贪黑地忙碌于农活,家中却无隔夜粮,劳役还远没有结束。后面一句,诗人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棒禄却来自乡里,心中万分惭愧自责。这种思想感情的抒发是唐代田园诗中的一个特点,并且作为古典诗歌中的优良传统一直为后世流传。
《惊蛰日雷》
[宋 仇远]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唯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仇远((1247-1326)。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仇远的词风大致与北宋词人周邦彦和南宋词人姜夔相近。传世的作品有《一七言诗卷》。
《义雀行和朱评事》
【唐 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势余。
口街黄河泥,空即翔天隅o一夕皆莫归,晓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幼幼。
雏既通迪飞,云间声相呼:〕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贾岛(779-843),字浪〔闻)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琢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
有《长江集》10卷,录诗370余首。另有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这首诗描写了惊蛰时节燕雀的活动情景。在诗中,诗人赞颂了燕雀的勤勉,并以此自勉:“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感觉自己还不如小小的燕雀,甚是惭愧呀!
篇3:描写惊蛰节气的古诗
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
张元干 〔宋代〕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篇4:描写惊蛰节气的古诗
惊蛰夜大风雪落惊寝
胡俨 〔明代〕
急霰洒窗纸,飙风翻竹枝。划然衾觉冷,正是梦醒时。
晓起瓦皆白,春回花不知。老来肌骨瘦,无那被寒欺。
篇5:描写惊蛰节气的古诗
惊蛰家人子辈为易疏帘
范成大 〔宋代〕
二分春色到穷阎,儿女祈翁出滞淹。
幽蛰夜惊雷奋地,小窗朝爽日筛帘。
惠风全解墨池冻,清昼胜翻云笈签。
亲友莫嗔情话少,向来屏息似龟蟾。
篇6:描写惊蛰节气的古诗
惊蛰后雪作未已阴之湖庄
曹彦约 〔宋代〕
甲拆多应满药栏,跨缧心已拂轻鞍。
正疑阴因仍飞雪,岂有春中却沍寒。
启蛰候虫犹自闭,向阳梅子自能酸。
误成严冷非天意,说与人心作好看。
篇7:描写惊蛰节气的古诗
幕客云日为惊蛰节忄双然有作
孙承宗 〔明代〕
谁负旋乾手,当春起蛰虫。
鱼龙惊寂寞,天地喜昭融。
墐户身方远,昂霄意已雄。
俗聋谁与破,予欲问丰跂。
篇8:描写惊蛰节气的古诗
次韵王正之惊蛰有感言归
史浩 〔宋代〕
闻说天家起阿香,揽桃催杏脸无央。夜蟾不解照仙李,朝雨何妨梦楚王。
知买扁舟成折柳,剩哦佳句作甘棠。故园风物虽云好,何必归程遽许忙。
【描写惊蛰的古诗】相关文章:
1.惊蛰古诗
2.古诗 惊蛰
4.惊蛰的古诗
6.关于惊蛰的古诗
7.惊蛰节气的古诗
10.描写荷花古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