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崆峒山的诗词
“发的说法的是”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描写崆峒山的诗词,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描写崆峒山的诗词,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描写崆峒山的诗词
描写崆峒山的诗词
【第一首】
六盘余脉兮陇右名山,
西接昆仑兮东望长安;
山川险阻兮控扼五原,
高岭崆峒兮雄视三关。
林壑优美兮古木参天,
鬼斧神工兮怪石巉岩;
奇险灵秀兮飞瀑鸣潭,
山环水抱兮宛若江南。
四季分明兮寒暑易迁,
九宫八台兮别有洞天;
云海飘渺兮百花绚烂,
十二美景兮天下奇观。
历史悠久兮香火绵延,
黄帝问道兮女娲补天;
玄鹤出洞兮广成炼丹,
仰观北斗兮俯看尘寰。
秦皇汉武兮一统中原,
效法黄帝兮西巡封禅;
司马杜甫兮感慨万端,
史家绝唱兮不朽诗篇。
唐兴禅院兮明修道观,
建筑奇伟兮风格炯然;
三教盛行兮互通互联,
和睦相处兮千古美谈。
三丰归隐兮脱俗超凡,
无心名利兮不畏皇权;
成祖求贤兮极致恭谦,
御制香书兮久仰真仙。
华山论剑兮逐鹿中原,
崆峒武术兮名不虚传;
修生养性兮颐养天年,
强身健体兮道法自然。
今日崆峒兮旧貌新颜,
国家名片兮生态乐园;
崆峒古镇兮气象万千,
旅游度假兮避暑休闲。
青云直上兮缆车飞旋,
好人好梦兮阖家同欢;
风调雨顺兮国泰民安,
伟大复兴兮中国梦圆!
【第二首】
黄河之南,陇宁之东,
奇岳横亘,名曰崆峒。
华夏名峰,丝路要冲,
仰俯三秦,扼喉陇东。
雄哉崆峒!伟岸天成。
其势骄纵,其貌崚嶒,
其形耿耿,其骨铮铮。
苍天厚土兮,屹陇东而望关中。
日月盈昃兮,耀紫光而雄风。
会当凌绝顶,荡胸生层云。
手可摘星辰,语惊天上人。
云中匿鹤影,雾里显蛟腾。
半壁听天风,深壑见潭深。
秀哉崆峒!万类滋荣。
突兀皋嵩,各俏其形,
千倾松林,四季皆春。
夕阳晚照兮,群山挥毫别样丹青。
云蒸霞蔚兮,林间演绎仙界幻景。
古松绝处逢生,虬枝坚岩盘根。
石阶直穿云中,天桥串连孤峰。
比黄山之倩丽兮,植黄土原之厚根;
取华岳之险峻兮,聚六盘山之空灵。
天公运匠心,妙手造绣锦。
厚哉崆峒,以道弛名。
人文始祖,恩泽神州,
轩辕西临兮,问道于广成子,
秦皇效临兮,汉武帝再登。
历代志士兮,许一腔热血忠魂;
文人骚客兮,留千古碑碣铭文;
盖以道尊兮,独步于古今。
古道祥云兮,伴飞黄土地几许垂虹,
古刹钟声兮,回荡河东人千年憧憬。
山有仙则灵,人有德则名,
昔先圣降于斯世,皆胸怀苍生,
奉天承运,惟其大智大德,
大勇大爱大使命,以天下之公,
利而为私利,生为圣人,
死为神灵,千古流芳万世留名。
篇2:描写崆峒山的作文
我的家乡在甘肃平凉,那里山青水秀,绿树成荫,最让人忘不了的是那座很有名的山——崆峒山。
那里,一座座的山峰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在山脚下,有一条终年缓缓流淌的小溪,小溪边栽满了四季常青的松柏。啊好一幅山水环绕的风景画卷!
崆峒山的顶峰有一个僧房,里面住着许多德高望重的僧人,每天清晨,他们都要进行晨练。伴着花香,和着鸟鸣,罩着薄雾,他们是那样专注,是那样闲静,是的那样雅致……在一边观望的我,被眼前的情景怔住了,啊!莫非我身处仙境?
在这里空气是那么清鲜,畅游于崆峒山之间,总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在这种境界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回望,又想坐下来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岁月如流,往事如烟。如今离开家乡已有五年了,记忆中的崆峒山依然那样清晰,使人无法抹去,无法忘却。
家乡的崆峒山啊,我爱你。
篇3:描写崆峒山的作文
崆峒山是一个漂亮的处所,一年四季都很美。
春天,树木都开端发芽了,有的树长了一两片叶子,有的树叶子已经长了良多,有的树仍是干树枝,我学会了羽毛球。有的树下长了很多野花、野草,就像给大树编了一个美丽的花环。
夏天,树木都绿了,树木绿油油的,草也长了满满一山。晚风吹过,放眼望去,整座山变成了绿色的大陆。
秋天,树上的叶子缓缓变黄了,小草跟野花也收起了本人娇艳的衣裙,山路上也匆匆有了落叶,一些小虫依然在暖暖的阳光下欢唱,顺着弯弯的小路,拾级而上,你一定不会感到由于是秋天而扫兴,你必定会为这种俏丽的风景沉醉。
冬天,北方的第一场雪落在这座神秘的山上,从山下远眺望上去,那苍劲大树,那古老的庙宇都悄悄的破在那陡峭的山岩上,是那么肃穆肃穆。
啊,如许美丽的崆峒山!
篇4:描写崆峒山的作文
崆峒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那里风景优美,如同仙境一般。怎么不信吧,那就看我的介绍。
我先简介一下,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要冲,自然景观奇险灵秀,人文景观古朴精湛,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科考价值。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之美誉。崆峒山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森林覆盖率90%以上,有各类动植物1300多种。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功;林海浩荡,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山水一色,有漓江神韵。
在山脚下往山头上望,云遮雾涌,神秘莫测,渐渐地雾越变越浓上面似乎是皑皑白雪。在半山腰往下看一眼望不到谷底,往山顶看真是雾锁山头山锁雾,山套山,雾涌雾。由于那里树木茂盛,所以就像走进大森林般的感觉。站在山顶往下望只见浩瀚的林海。
这里最壮观的景色还是通天桥了。通天桥它长约五十米左右。地势险峻,景观奇特。走在桥上我们就像是腾云驾雾的神仙。
这就是崆峒山,如同仙境一般。如果你有时间一定要到崆峒山走走看看。
篇5:描写崆峒山的作文
崆峒山是古丝绸之路要冲,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之美誉。
今天呢,我们就要一起去那里玩。刚到那儿,迎面而来的就是郁郁葱葱的大山,蓝天白云也不甘示弱,它们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好像都在迎接我的到来。
爬山的路特别难走,大部分是台阶,而且非常陡,很少有平台。爬山的人不算多,有的人在努力往上爬;有的人累了喝点水、吃点小零食,补充完能量,继续往上爬;还有的人在借助登山杖的力量往上爬。
到了天梯下,一仰头,就看到了直通云霄的天梯,看来天梯真的要通到银河那儿!我们休息了一会儿,攒足力气,开始往上爬。听说这个天梯有70多度,是崆峒山最陡的一段路。我的手攥紧铁链,一刻也不敢松开。我的脚也踩住地面,我的眼睛也死死盯住前面的台阶,不敢乱看。
走了好一会儿,我们才到了一个平台,忽然,我听见了哗啦啦、哗啦啦的声音,我寻这声音找去,发现了一处小瀑布,瀑布的源头在山顶,水清清的,真像一个人在流眼泪呀!
我们好不容易爬到了山顶,我往下一看,什么东西都在我的视野里,有碧绿的大山,像巨人一样的.大山,还有长长的高速公路,真漂亮呀!
爬崆峒山虽然很累,但是看到了美丽的风景,我很开心。
篇6:描写崆峒山的作文
大口呼吸着雨后初晴那清爽的空气,我们从平凉市乘车向西行驶了十余公里后,终于来到了素有“西来第一山”之美誉的崆峒山。仰望高山,层层叠叠的树木为大山披上了春天的新装,连绵起伏的山脉如绿色的波涛在翻滚。几座亭台楼阁轻凌于悬崖绝壁之上,绝壁处古树参天,给大山平添了几分古朴精致的人文景观。
一路上山,我们尽情享受大自然完美无缺的杰作。你瞧,小路两边长满了各式各样的树木。有的已成为参天大树;有的还只是抽出几片嫩叶的小树苗;有的树干笔直,树冠直插云霄;有的树杈弯弯曲曲,像弓腰驼背的老翁。小草小花随风摇摆,像在欢迎远客的到来。我们经过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林阴小道,便来到一条又直又高的石阶下。我抬头望望,好长的一段阶梯啊!就好像通往天空一样,怪不得名为“上天梯”呢!我为自己打打气,向上登去。可刚登到一半,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阶梯上石缝里的青苔好滑,让我的脚都有点不听使唤了。瞧瞧下面,又望望上面,真是进退两难。没办法,登呗!“功夫不负有心人”气喘吁吁的我终于登上了“上天梯”,毕竟“有志者事竟成”嘛!
在一路小鸟歌声的鼓励下,我们登上了崆峒山山项,成功的喜悦充溢着我的心胸。“沙沙……”微风吹拂着山间郁郁葱葱的树丛,这美妙的声响和那露水般清亮的鸟鸣共同奏响一曲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协奏曲。登上崆峒山的第一感觉如此美妙,我的心情自然如那阳光一样明亮。俯视山下,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仿佛群山都在向我微笑。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群山的绿却带给人迥然不同的美感:深沉的深绿,清新的翠绿,活泼的嫩绿纵横交错在一块儿,织成了一张色调柔美的毯子。在群山中央,有一潭烟波浩淼的湖,那湖蓝得纯净,蓝得恬雅,蓝得让人无限陶醉。绿色轻舟的湖岸边,零星的几点琼楼玉宇,显得更加典雅宁静,富有诗情画意。此湖名为弹筝湖,虚无缥缈的,真有一曲悠扬的曲调从亭里飘来,萦绕在我的耳际。
这美丽的崆峒山真让我体味到了“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感觉。
篇7:描写崆峒山的作文
峰山又名崆峒山,是古代赣州“八景”之一,名曰“宝盖朝云”。
————题记
我来自江西应用技术学院的一名大一新生,怀揣着我的大学梦来到这里。我所在的班上有点特殊,可能是因为是理工类学校,我班上没有女生。
一周的计算机实训结束了,我们又策划着去哪里玩,经朋友的介绍,峰山是个不错的选择,峰山位于赣州城区南端章贡区沙石镇,峰山自晋代以来便是赣州的名山。唐以前叫仁空山,宋代更名为崆峒山,清朝末年开始称做峰山。历代都是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地方,苏东坡把它列为赣州八景之首,是赣州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峰宝盖峰海拔1016米,也是整个山的最高点。峰山山脉形势险峻,森林茂密,风景秀丽,是古代赣州“八景”之一,名曰“宝盖朝云”。
我们下定决心要“征服”它,我们早早的来到沙石镇,来到沙石的三岔路口,一条路去峰山要19公里,一条路去王母渡24公里。由于路程遥远,坐着小车往峰山出发了,十个人挤着这小车里也其乐融融,司机大叔和我们聊起了峰山上的一位大爷,他每个星期都会来峰山,而且他还是北京奥运会火炬手,还更是“马拉松牛人”没准等下你们就能遇到他。
聊着聊着我们就到峰山的半山腰了,我们下车了,一路走一路拍,没走十分钟,就看到一位老大爷推着一辆自行车朝我们走来了,自行车前面写着“奥运火炬手,77岁跑马7次,七旬老人骑车走遍全国”,看到这个我们就想起司机说的那位老人了。我们走上去问他“你就是谢贤柏爷爷吧,我们能和你合个影吗?”老人愉快的答应了,老人把车停好,从口袋拿出五六枚奖牌是“国际马拉松成功纪念奖牌”还给了我们名片,里面有他的微博。谢贤柏大爷自己还带有相机,架在车上,我们合影了,大爷还将晚上回去把照片发上微博,你们可以去看看!没想到,谢大爷还挺时髦的。
篇8:描写崆峒山的作文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多啦哎梦在爬树,当我们爬上树顶时,我发现了一本书,我们把这本书拿上,眼前就出现了一道白光,一转眼我们就来到了一座山上,我和多啦哎梦不知道这是什么山。我就对多啦哎梦说:“多啦哎梦,你从你的百宝袋里,把笔记本电脑拿出来吧!”多啦哎梦说:“好的,我这就拿。”说完,多啦哎梦就在自己的百宝袋里,摸索起来,没过三分钟,多啦哎梦就把笔记本电找了出来,我用笔记本电脑查了一下,我和多啦哎梦所待得山是崆峒山。
崆峒山的丹霞地貌甚为丰富多采,是我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时代最老的紫红色岩层所形成的丹霞地貌。以顶平、身陡、麓缓为基本特征。顶平,是受古夷平面及较缓的岩层面所控制而在山顶形成较平的地面,其上在一部分覆盖有薄层黄土,林木茂盛,许多道观、佛寺修建在这些平缓山顶上。身陡,是受岩层的垂直节理控制,沿这些垂直节理、裂缝侵蚀及平行崩塌后退,形成许多高达数十米至一二百米的高耸悬崖峭壁。在崖壁上,节理与节理相交或节理与层理相交之处,是一弱点,易受凹片状风化不断剥落,形成大小不一的洞穴。崖壁间则形成石堡、石墙,造就许多奇险景观。麓缓,是由松散的崩塌岩块、岩屑堆积而成,其中一些较巨大的岩块及岩块之下的空洞形成小风景点。崩积缓坡上绿树浓荫,别具情趣。
崆峒道教以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而闻名天下,为中国道教创源之一,称黄老道。有传说中的容成公、赤松子。周幽王时有长桑子徒韦震居崆峒山修炼;秦汉时“黄老”盛行,秦始皇、汉武帝造访崆峒;唐代有钟离权、伍符等修道崆峒;北宋乾德年间道士陈宗秀与终南山铜匠陈训铸天圣铜钟;明代道士张三丰避居崆峒5年,并多传闻轶事。崆峒山正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成为古丝绸之路旅游热线上的一个亮点。
崆峒山,以其峰林耸峙,危崖突兀,幽壑纵横,涵洞遍布,怪石嶙峋,蓊岭郁葱而引人入胜。集自然美、历史美、人文美、传说美于一身,给人的美感强烈。崆峒山山势雄伟,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如巨浪排空;环境深幽,令人陶醉;奇峰怪石、崆峒云海、苍翠清秀……有道是“有山无水显不出山的气度,有水无山显不出水的精神”,崆峒山前有弹筝峡泾河萦回,后有后峡胭脂河湍流,交汇环抱于望驾山脚下,山水相映,相得益彰。既有北国之雄,又兼南方之秀,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和“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又因相传为仙人广成子修炼得道之所,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亲临问道广成子于此山而被道教尊为“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还以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而闻名于世,被列为天下十二仙山之一。
了解了一些资料后,我和多啦哎梦准备,在崆峒山上玩一玩,没有注意到脚下有一个大洞,跌了进去,我和多啦哎梦惨叫了一声。
我真开眼睛一看,原来是一场梦。
【描写崆峒山的诗词】相关文章:
1.崆峒山导游词
2.甘肃崆峒山导游词
3.描写竹子的诗词
4.描写扇子的诗词
5.描写初雪的诗词
6.描写下雪的诗词
7.描写中秋节的诗词
9.描写长江的诗词
10.描写战争的诗词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