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百分数》教学设计教案
“Yklllll”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小学数学六年级《百分数》教学设计教案,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小学数学六年级《百分数》教学设计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小学数学六年级《百分数》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百分数。在具体情境中,解释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归纳能力。
3.让学生在操作和探索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非常喜欢旅游,并且去过好多地方。 (出示老师外出旅游的照片,并加以介绍)
【设计意图】:以自己为例,展示旅游照片,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谁来说说,你们都去过哪些名胜古迹? 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到山东的风景区去游览一下,好吗? (出示信息窗1)
2、师:谁知道,这几幅图分别是山东的哪些城市的什么景区?
生:……
师:读一读下面的几句话和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从旅游景区有关数据的统计导入新课,能发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二、体验合作,自主探究
(一)教学百分数的读法
师:16%、9%、9.3%怎么来读?
生:16%读作:百分之十六 9%读作:百分之九 9.3%读作:百分之九点三 (全班齐读,另举例指名读)
【设计意图】:学生对百分数的读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指导读出百分数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任意举出几个百分数让学生读,便于加深对百分数读法的印象。
(二)教学百分数的意义
1、师: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
(以16%为例,小组讨论,指明解释9%、9.3%)
得出结论: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师:百分数也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板书:百分数)
师: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
2、想一想,你在生活中那些地方见到过百分数?
【设计理念】: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中寻找百分数的信息,提高学生学习百分数的兴趣。渗透百分数的实际运用的普遍性。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练习巩固,知识延伸
自主练习
1、使学生体会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特别注意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课后练习第二题,仔细阅读题中的相关信息,说一说每个百分数表示的意义。
【设计意图】:在语言叙述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更好地对知识进行巩固。
3、课后练习第3、4题,尤其注意100%意义的理解。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走进生活、课后延伸,研究我们身边的数学,在进行计算巩固练习的同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4、课后第5题,联系已学过的分数的意义,把全国人口数看作单位“1”(100%),汉族人口占总数的92%,少数人口则占1-92%=8%
篇2:小学数学六年级《百分数》教学设计教案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和分数,特别是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这一内容是学习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和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百分数在学生生活、社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部分学生都直接或间接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百分数,对百分数有了一些零散的感性知识。所以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
教师点拨引导为辅的策略,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在积极思辨中发现,在具体运用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组织学生讨论外出旅游的问题,在观察旅游景点过程中引出了百分数,此时,学生已经隐约之中感悟到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数,是为了比较大小而通分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学生已初步感悟出百分数的含义,也初步感受了比较数据时使用百分数的好处。
二、密切联系生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是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知识,学生虽未正式认识百分数,但对百分数却并非一无所知。因此,上课之前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百分数,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知识对于个人的意义,对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这节课中,直接把学生调查到的数据和问题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学生是在理解和解释自己及同学调查得来的数据的过程中认识百分数的。
篇3:小学数学六年级《百分数》教学设计教案
1.优化知识结构,突出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
本单元教材在知识结构的安排上进行了优化,具体的编排顺序是:百分数的意义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问题→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率→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稍复杂)问题→税率、折扣的应用→利息知识,将传统教材中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有利于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为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留有足够的空间。
2.练习素材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材在练习编排上,选取了大量的现实素材,是与现实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部分,堪称“百科全书”,练习中有储蓄、国税、旅游收入等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有入学率、近视率、出勤率等反映学生生活的;有农作物产量增长百分比、果品产量增产成数、花生仁出油率等反映农业生产的;有半岛面积、陆地疆界线等反映地理知识的;还有反映科普、动物、矿产资源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多样的练习,相信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篇4:六年级数学百分数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教学设计
一、复习
1、出示复习题: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
2、学生找出这道题目的分率句,确定单位1,并根据数量关系列式:1400(1+)
二、新授
1、教学例3
(1)出示例题: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
(2)学生读题,找条件和问题,明确这道题是把谁看成单位1。
(3)引导思考:从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这句话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①今年图书增加的部分是原有的12%。
②今年图书的册数是原有的120%。
(4)学生讨论后分小组交流,并独立列式计算:
第一种:140012%=168(册)
1400+168=1568(册)
第二种:1400(1+12%)
=1400112%
=168(册)
2、通过这道题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都要用乘法计算)
3、巩固练习:完成P93做一做第1题。
三、练习
1、补充练习
(1)出示练习:
①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2100千克油菜子可榨油多少千克?
②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一个榨油厂榨出油菜子2100千克,用油菜子多少千克?
(2)分析理解:
A、出油率是什么意思?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B、第(1)题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应用什么方法计算?第(2)题是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这个数,可以怎样解?
(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学生做教科书练习二十二的第1、3、4题。
教学追记:
本部分内容是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这部分内容与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相似,只是相应的分率转换成了百分率。因此,在复习上,我安排了与例题较为相似的分数应用题,通过对题目的改变,让学生了解二者的联系。因为题型及解题方法几乎都相同,学生学起来也较为容易。
篇5:六年级数学百分数和分数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和分数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一)复习
1.读出下列的百分数.
20%120%100.5%12.3%
2.说出下列小数所表示的意义.
0.81.20.1251.75
3.把下面小数化成分数.
0.21.50.3751.25
4.把下面分数化成小数.
5.把下面各数写成百分数.
(二)引入
在生产、工业和生活中进行统计和分析时,为了便于比较和计算,有时要把小数或分数化成百分数,有时要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教师板书课题: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二、新授教学
(一)百分数和小数互化.
1.教学例1
把0.25、1.4.0.123化成百分数.
(1)小组讨论转化的方法
(2)教师提问:小数化成百分数分几步进行?0.25怎样化成百分数?
教师板书:
(3)学生独立将1.4、0.123化成百分数.
教师板书:
(4)做一做:把下面各小数化成百分数.
0.38、1.05、0.055、3
(5)总结把小数化成百分数的规律.
小结: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板书:
(6)口答:把下列各数化成百分数.
0.350.071.32.245
我们已经学会了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那么,百分数怎样化成小数呢?
2.教学例2
把2.7%124%0.4%化成小数.
(1)小组讨论转化的方法
(2)学生试做,老师巡视指导.
(3)集体订正.
教师板书:
(4)做一做:把15%80%3.5%化成小数
(5)总结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规律.
小结: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板书:小数百分数
(6)口答:把下面百分数化成分数:60%12.5%120%
(7)小结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二)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1.教学例3
把、、化成百分数
(1)思考回答:
①、、能直接化成百分数吗?
②把百分数变成什么样的数就可以化成百分数?
(2)学生试做并订正.
教师说明:分子除以分母,如遇到除不尽时,通常商算到小数第四位,再用四舍五入法取三位小数.同时要注意等号和约等号的使用.
教师强调:因为0.167是近似值,所以,而16.7%是从0.167改写成的,没有再取近似值,所以,如果把直接写成百分数,就要写成
(3)做一做:把下面分数化成百分数.
2.教学例4
把17%、40%、12.5%化成分数.
(1)学生试做
(2)集体订正
板书:
(3)做一做:把下面各百分数化成分数.
14%2.5%120%
(4)归纳总结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
篇6:六年级数学百分数成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9页“成数”、做一做及练习二第4、5题。
教学目标:
1、明确成数的含义。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2、通过成数的计算,进一步掌握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成数的理解和计算。
教学难点:
会解决生活中关于成数的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合作交流,引导探究。
教学准备:
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例如,报纸上写道:“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
同学们有留意到类似的新闻报道吗?(学生汇报相关报导)
二、新课讲授
1、理解成数的含义。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通称“几成”
(1)刚才大家都说了很多有成数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这些“成数”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增产“二成”,你怎么理解?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成数
分数
百分数
二成
十分之二
20%
(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
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
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
2、解决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2: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1-25%)
学生独立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
全班交流。
方法一:350×(1-25%)
方法二:350-350×25%
=350×75%
=350-350×0.25
=350×0.75
=350-87.5
=262.5(万千瓦时)
=262.5(万千瓦时)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第4、5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篇7:六年级数学《认识百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百分数的概念,正确读、写百分数,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会表述百分数的意义。
2.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
难点:
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分数?
【情景导入】
同学们一件事情我百分之百知道,是什么意思?
【新知探究】
1. 百分数的意义。
小组合作完成,说出书中各图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并写下来。比如:小学生的近视率为18%,也就是说小学生中近视的人数占全体小学生人数的一百分之十八。
各小组展示写的结果,进行评比。
请各小组讨论下面分数意义的异同。
(1)一块木头的质量是一块铁的质量的一百分之五十七。
(2)一块铁的质量是一百分之五十七千克。
2. 尝试归纳百分数的读写法。
(1)百分数的读法:
(2)百分数的写法:
【拓展归纳】
1. 百分数的意义与写法。
像18%、50%、64.2%...........这样的数叫做( ),百分数表示( ),也叫做( )或( )。
2. 百分数的写法。
注意百分号的两个小圆圈要写得小一些。
3. 百分数的读法。
不能读成“一百分之几”而读成“百分之几”。
【知识梳理】
这节课我学习了什么知识?
篇8:六年级数学《认识百分数》教学设计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分数,特别是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这一内容是学习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和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百分数在学生生活社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部分学生都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百分数,对百分数有了一些零散的感性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从学生实际入手,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并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和百分数改写方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百分数与分数的改写方法,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改写。
2、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分数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数感;在探索改写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思考。
3、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的意识,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分数和百分数改写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和掌握百分数与分数改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探索分数和百分数改写方法的过程中,理解各种不同的方法之间的联系,能合理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改写。
课前准备:师:多媒体课件 生: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明确目标。
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的数有哪些?(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我们知道,这些数之间都是有一定的联系的。例如,百分数和分数有怎样的联系呢?(百分数和分数都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学习,大家已经知道百分数和小数是可以互相改写的,相信大家一定会猜想到,百分数还与什么数也能互相改写?
3、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研究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板书课题: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使学生感受到各种不同形式的数之间的联系,激发起学生研究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的主动愿望;同时勾起学生对百分数与分数联系的已有认识,为学生联系已有的数概念有意义探索例题中的分数化成百分数打下基础。)
二、主动探究,发现方法。
(一)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1、出示例题3:青阳小学六年级一班的体育委员在调查了全班同学中会游泳和会溜冰的人数后,得到如下结果。
会游泳的 会溜冰的
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3/5 2/7
(1)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这里的3/5和2/7分别表示会游泳和会溜冰的人数所占的比率,能用百分数表示会游泳和会溜冰的.人数所占的比率吗?
3、学生尝试把3/5改写成百分数。
(1)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可能方法①: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3/5转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在改写成百分数。根据学生介绍老师板书:3/5=(3×20)/(5×20)=60/100=60%
可能方法②:用分子除以分母,把分数转化成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根据学生介绍老师板书:3/5=3÷5=0.6=60%
(2)教师小结:把3/5改写成百分数,可以把3/5转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在改写成百分数,也可以分子除以分母,把分数转化成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4、怎样把2/7改写成百分数呢?请大家也试一试。
(1)学生尝试后介绍改写方法:把2/7改写成百分数,要用分子2除以分母7,先改写成小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7=2÷7≈0.286=28.6%,同时介绍:计算中遇到除不尽时,一般保留三位小数,再改写成百分数,即在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这里的2÷7的结果0.286是个近似值,所以用约等号连接,但是把0.286化成百分数28.6%时,这两个数之间是精确相等的,只要用等号连接就可以了。
(2)组织对比:把把3/5改写成百分数有两种方法,把2/7改写成百分数时,怎么大家都选择用分子除以分母先改写成小数再改写成百分数的方法了呢?
引导学生感受到:因为2/5的分母5是100的因数,可以把分子分母同时乘一个整数,把2/5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比较简便,但是2/7的分母不是100的因数,那样做就很烦了。
5、引导小结:看来,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时,什么方法更有普遍性,一般我们可以怎么办?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练一练:把1/5、1/4、3/8、1/3、5/9改写成百分数。
(设计意图: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一般可以把分子除以分母改写成小数后再改写成百分数,这需要借助上一节课的知识为媒介,但我觉得并不需要去否定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的方法,它在某种特殊时候显得更为简便,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使其充分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合理性是很有必要的。)
(二)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
1、谈话:我们已经会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了,怎样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呢?你觉得可以怎么办?先自己举个例子试一试,再和组内同学交流你的方法。
2、组织全班交流:
(1)以23%为例说一说,可以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所以23%=23/100。
(2)再请一位同学举个例子说一说。以75%的改写为例,可以把75%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约分,所以75%=75/100=3/4。教师评价引导:是啊,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化到最简分数为止。
3、老师也来举个例子,2.8%怎样改写成分数呢?学生尝试后组织交流。
(1)可能方法①:把2.8%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2.8/100改写成分母是1000的分数,再约分,2.8%=2.8/100=28/1000=7/250。
(2)可能方法②:把2.8%改写成小数,再把三位小数改写成分母是1000的分数,再约分,2.8%=0.028=28/1000=7/250。
(3)组织对比,获得方法:方法①和方法②的第一步思路是不同的,但第二步都要把它转化成分母是1000的分数后再约分,所以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时,一般就没有必要经历把百分数改写成小数这一步了,我们可以直接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1000…的分数,再约分。
4、现在谁能说说怎样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5、练一练:把27%、40%、65%、145%、2.6%改写成分数。
6、想一想:通过刚才的练习与交流,你觉得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要注意什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呢?
(设计意图: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学生自主探索时也出现了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的落脚点都是改写成分母是100、1000的分数,实质上是一样的,所以我引导学生把它们归结为同一种方法,避免因人为追求方法的多样而增加学生理解掌握的难度。
整个探索阶段分两层展开教学,主要教学方式都是先让学生尝试进行改写,再组织学生展示其思维过程,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不断思考,吸纳同学的意见,调整自己的原有认识,深化对改写方法的理解,充分经历了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百分数改写成分数方法的主动建构过程,实现方法的有效掌握。)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十第4题。
篇9:六年级数学《认识百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在具体情境中解释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提高学生搜集、分析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充分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感受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1. 出示伦敦奥运会叶诗文比赛、获奖图片及西班牙《马卡报》网站最受欢迎女运动员评选结果,引出百分数。
2. 教学百分数读写。
3. 交流在课前找到的百分数。
(1)把你找到的百分数写在黑板上,并向大家简单介绍。
(2)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一写你找到的百分数,并和同桌说一说。
(3)从老师出示的信息中寻找百分数。
二、交流感想,引发问题。
1.看了这么多的百分数,你有什么想说的?
2.老师和你们的感受一样,但同时心里又有了疑问:人们为什么喜欢用百分数?你能不能也提一个问题,说说你的疑问?
3.提炼问题: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比较有什么异同?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看书自学,初步感知百分数的意义。
2.在实例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姚明加盟NBA第一年的投篮命中率为49.8%。
(2)中小学生近视的越来越多,有的班级近视率高达40%。
(3)今天学校的学生出勤率为99%。
3.小结: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4.反馈:说意义,谈感想。
(1)叶诗文以42.9%的支持率击败了三名世界名将。42.9%表示什么意思?
(2)我国神州飞船从神州一号到神州九号全部发射成功,发射成功率是100%。100%表示什么意思?
(3)出示中国、印度、美国、日本森林覆盖率,选一个说说它表示的意义。
出示有关环保小知识,沙漠化信息,让学生谈感想,提建议。
(二)感受百分数的优越性。
1.(出示绿峰农场植树实验情况统计表)你觉得应该选哪种树,能用算式说明你的理由吗?
2.《叶诗文荣膺最受欢迎女运动员》报道。
3.小结:使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
(三)百分数与分数的的异同。
1.先出示一条线段,(长1米),平均分成两份;再出示另一条线段(长度是第一条的一半)。问:你能想到什么?为什么?
2.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区别?
3.除了意义上的区别,其他地方比较,你还能发现什么?
四、巩固练习,
1.下列分数能改写百分数吗?
(1)一张桌子的宽是 米。
(2)一张桌子的宽是长的
2.选择适当的百分数填在括号里。
2% 62.5% 105% 200% 99% 100%
(1)甲车间加工了105个零件,经检验全部合格,这批零件的合格率是( )。
(2)你知道吗?一个成年人,脑的重量约为1.5千克,约占体重的( )。
(3)波音767客机的飞行速度(850千米/时)约是上海磁悬浮列车行驶速度(430千米/时)的( )。
(4)“迅雷”软件可以提高影音文件的下载速度,张老师使用“迅雷”只用十分钟就下载了一部电影的( )。
3.写百分号(10个)比赛,用今天所学知识说说你的完成情况。
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名言:天才=1%的灵感+99%的汗水
篇10:六年级《百分数》教学设计
六年级《百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第十一册P77~78)。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交流、整理等学习活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感受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通过解释百分数的实际意义,体会百分数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和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经历信息收集、交流和表达的过程,促进个性化的数学理解和表达。
4、学会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个人的学习成果,初步建立自我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教学重点:
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以及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意义。
1、谈话引入:下个月就要举行达标运动会了,同学们都在加紧锻炼、争取达标。体育老师对班上三个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测试,采集了如下信息:
组别 全组人数 达标人数
第一小组 10 9
第二小组 25 23
第三小组 20 19
哪个组的达标情况更好呢?
单从全组人数或从达标人数上能不能判断哪个组的达标情况更好?引导学生思考达标人数与全组人数的关系,发现计算“达标人数占全组人数的百分之几”最合理。(将表格最后一栏补充完整)
2、教师指出,像90/100、92/100、95/100这样的数就是百分数。
让学生再说一说这几个百分数的含义,并小结:这几个百分数都是(达标人数)与(全组人数)相比较的结果,表示(达标人数)是(全组人数)的百分之几。
百分数是表示几个数之间的关系,怎样的关系?揭示百分数的'意义并板书: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3、教学百分数的读写。
上面几个数还有一种表示方法,你知道吗?“%”叫百分号,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会读这几个百分数吗?板书:90% 读作:百分之九十
[设计意图]“达标运动会”是学生熟悉的情境,“怎样判断哪个组的达标情况更好”也容易激发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探究欲望。学生在比较过程中发现单从全组人数或达标人数上不能判断哪个组的达标情况更好,进而萌发寻求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的思路。通过教师适当点拨,学生发现计算达标人数是全组人数的几分之几不容易看出结果,算出百分之几才便于比较。这样,不仅揭示了百分数的实质,而且使学生强烈感受到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对百分数的意义和作用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二、交流信息,加深理解。
1、读一读下面含有百分数的信息。
(1) 青岛啤酒厂七月份的啤酒产量是六月份的140%。
(2) 我国耕地面积仅占全世界耕地面积的7.1%。
(3)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一次性筷子的出口大国。
(4) 据了解,西欧某国家发射人造卫星的成功率为90%,我国发射人造卫星的成功率是100%。
(5) 学生的近视率应引起高度重视。据统计,某市学生的近视情况如下:小学生18%,初中生49%,高中生64.2%。(附条形统计图)
师:有些信息很容易看出是哪两个数进行比较,但有些信息中两数关系就不太明显了。你能具体解释一下(3)、(4)、(5)中百分数的含义吗?
2、练习:在规定的时间内自由写百分数。老师喊“停”后,以10个为标准,你完成了任务的百分之几?(两人板演)
篇11: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在具体情境中,解释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初次探究
1.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产生共鸣
喜欢踢足球或看足球吗?(播放足球比赛录像片断)
2.提出问题 引发思考 初次探究
刚才比赛中我们中国队的一名队员罚球球进了,你看到了吗?高兴吗?是啊,真是太高兴了,不光你们高兴,全国人民都高兴。
今天,我正好有一个关于罚球的问题想请大家帮忙(投影表格)
罚球总数
进球数
7号
22
10号
18
13号
43
是这样的,某校足球队,在一次十分重要争夺冠军的比赛中,获得了一个非常宝贵的罚点球的机会,计划从这三位罚点球成绩较好的队员中挑选一人去罚这个点球。如果你就是主教练的话,你认为让谁去最好呢?为什么?
罚中次数多,他罚球的质量就一定是最高的吗?
如果学生说出应知道罚球总数,就出示下表。
罚球总数
进球数
7号
25
22
10号
20
18
13号
50
43
现在有了罚球总数,你认为让谁去最好呢?能一下子看出来吗?怎么办?动手算算?
各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学生口述,教师板书过程。)
现在你能一下子看出来吗?这些分数各表示什么?
它们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像这样的数我们可以把它写成另外一种形式,学生尝试写。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百分数。(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再次探究
1.自主学习合作研究 探究新知
看来罚点球的问题,我们用上百分数就可以解决了。那关于百分数,你想知道什么,你想知道百分数的哪些知识?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学39页,看你能获得百分数的哪些知识,不明白的可以小组讨论解决。还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我们全班讨论。
2.展示交流 解决疑难 再次探究
通过刚才的自学、讨论,你已经了解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引导学生展示交流通过自学、讨论所获取到的百分数的有关知识,如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读写等,教师及时点评、鼓励,相机板书、讲解,适时追问、引导,组织讨论、释疑,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读写百分数。)
(1)百分数的意义。
根据学生的展示,教师板书: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百分比、百分率。
在具体情境中尝试解释、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A 尝试解释
大家已经知道,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了,那你能根据这个意义(指板书)来说说88%表示的意义吗?
你能说一说另外两个百分数90%和86%表示的意义吗?
B 再次解释(课件出示教师课前收集的有关百分数的数据)
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 ,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0.36%。
,某市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上一年的118%。
期末考试,我们班学生的及格率为100%。
山西名酒汾酒中酒精占一瓶酒总量的53%。
伊利牛奶的包装上写着:含蛋白质2.5%
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百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可以小于100,也可以等于100,还可以大于100
C 交流资料
课前,大家收集了我们身边带有百分数的资料,现在请你们小组交流一下,看看这些百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小组交流,教师参与)
小组推荐代表在实物投影展台上展示交流,师随机引伸拓展。
D 百分数为什么又叫百分率呢?课件出示下题,组织学生口答。
下面哪些分数可以写成百分数来表示?哪些不能?为什么?
1、鸡的只数是鸭的75/100。
2、一根绳子用去的米数是总米数的51/100。
3、一堆煤重97/100吨。
为什么第一、二题中的分数可以写成百分数,而第三题不能呢?
前面我们学过分数了,分数可以表示两个意思,一表示分率,二表示具体的数值,而百分数呢,只能表示分率,不能表示具体的数值。所以说后面带单位的不能用百分数表示。特别强调它只能表示分率。
百分数还叫什么?百分比强调它主要是两个数的比较。
(2)百分数的读写
关于百分数你还知道些什么呢?(读、写法)强调:读作“百分之几”而不是“一百分之几”。师示范写出88%,重点强调%的写法。
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为了与分数区分,一般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写成这种带有百分号的形式。分母和分数线简写成%。
请你到黑板上来写一个百分数,写你喜欢的百分数。
看了他们写的百分数,你觉得写百分号时要注意什么呢??
那我们现在都来写百分数。课件出示下列题目:
写出下列百分数,比比谁写得好看
百分之十八 百分之九十二
百分之三十 百分之零点三
百分之三十八点五 百分之四
百分之一百 百分之一百五十
百分之一点零二 百分之六十八
我这里提供了10个百分数,你如果写完了呢,还可以自己出题目再写,这样算超额完成任务。
用刚学到的百分数,每人说一句话,让别人来猜一猜你写了几个。
四、回归生活 应用提高 拓展延伸
1、出示一张格子图让学生说一说其中蓝色的占整个图的百分之几?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用百分数来表示成语
其实百分数的知识不仅数学课堂上要学,语文知识中也会遇到。
(课件出示)你能用百分数来表示下面的成语吗?
百发百中 百里挑一 十拿九稳 一举两得 半壁江山
我们上数学课把语文中的有些成语也巩固了一番,用我们刚才说到的成语就是?(一举两得)
五、全课总结 畅谈收获 结束本课
通过四十分钟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一个百分数来评价一下自己课上的表现吗?比如:我对同学们这节课上的表现的满意度为100%。
最后老师想用这句话来结束我们今天这节课:“天才是1%的灵感+99%的汗水”。一个人的成功是与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分不开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希望同学们都能付出100%的努力去创造你们未来人生100%的辉煌。
篇12: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教案精选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够正确的读写百分数、运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
与
方法 使学生经历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和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使学生感受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结合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 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及手段 课件
教 学 流 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2分钟)
师:同学们,课前教师让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收集到了吗?在哪儿收集的?容易找吗?这说明了什么?
既然百分数这么有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好吗?你想学习有关百分数的哪些知识?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0分钟)
1、百分数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三杯糖水)
你认为哪杯糖水更甜?
学生争论后得出不好判断的结论。
老师给出三杯糖水中糖的含量:7克、13克、9克。问:这下能判断吗?还需要什么条件?
再给出糖水的重量:20克、50克、25克。问:这下能判断吗?看什么?
生:看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这样能判断哪个杯更甜吗?怎样就容易看出来了?(通分)
师: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是一个分率,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所以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板书)
2、百分数的写法:
师: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板书)师示范写35%。
请一位学生板演26%、36%,其他学生在本上写。
师生交流:百分数怎样写规范、美观?
①两个小圆圈要写的小一点。②斜线的倾斜程度。
3、由刚才的不好判断,到现在的一目了然,是谁帮了我们的忙?大家在课前已经收集了许多生活中的百分数,你现在能说说这些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吗?好,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四人小组交流,说说你收集的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全班交流)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你收集的百分数?说说它的意义。
4、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百分数,想不想看?
课件出示:读一读
(1)我国的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
(2)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
(3)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共获得51枚金牌,占金牌总数的16.9%;
(4)我国发射人造卫星的成功率是100%。
这些百分数都表示什么意义,你知道吗?
看了这些信息,你想说什么?
(三)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5分钟)
1、小组讨论: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回答: ①分子 ②分母 ③读法 ④意义等的不同。
课件出示:
下面哪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哪个不能?说说为什么?
一堆煤 吨,运走了它的 。
百分数是分数吗?分母是100的分数是百分数吗?
得出结论:分数即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百分数是特殊的分数。
(四)、拓展应用
1、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成语里也有百分数。
课件出示:请将下列词语用百分数表示出来
十拿九稳 百里挑一 百战百胜 一举两得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总 结
1、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用一个百分数表示你的满意程度。
2、对教师满意吗?也用一个百分数表示。
3、最后,教师送给同学们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
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作业设计 做一做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14% 读作:百分之十四
65.5% 读作:百分之六十五点五
120% 读作:百分之一百二十
心得反思
第2课时
学期总第 课时
教学课题 百分数与小数互化
主备教师 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月 日
20 月 日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或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在计算、比较,分析、探索百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探索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索意识。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通过合作交流,得出结论,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 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进行两者之间的互化。
教学难点 归纳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 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流 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指生回答。
生1:带有百分号的数叫百分数。
生2:表示一个数是另一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
2、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要把百分数单独列一单元?
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不能带计量单位;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叫分率,也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能带计量单位。
百分数与分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在生活中广泛的运用到,所以有必要单独为一单元。
3、我们学过了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板书课题
二、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1:为什么要转化?
生2:怎样转化?
师:对呀,为什么要相互转化呢?引导学生说出转化的意义。一是便于计算,二是便于比较。(板书),那怎么转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主要研究的内容。不过,百分数怎么转化成小数,小数又怎么转化成百分数,老师想把讲台让给你们,请同学们来当小老师,让讲台成为你们的舞台。
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学生自学课本84页(两分钟)
2、小组讨论(三分钟)
3、指生上台汇报,集体交流小数转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1)出示例1:(要求学生讲)
(2)小老师甲:要把小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把这个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3÷5=0.6= =60%
4÷6≈0.667 = =66.7%
(3)小老师乙: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个过程先把小数化成了分数,显得麻烦了些。而我可以将小数直接化成百分数的。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就行了。
(4)教师说明: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时,原数就扩大100倍,再添上百分号,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大小是不变的。
4、师:学到这里也累了,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学完了吗?(没有,还有百分数转化成小数的方法没学),噢,那我们接着学百分数如何转化成小数的。
(1)出示例2:(要求学生讲)
(2)小老师丙:要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可以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用分子除以分母,把分数转化成小数。
(3)启发学生口述每题的转化过程,板书:
750×20%
=750÷
=750×0.2
=150(人)
750×20%
=750×
=750×
=150(人)
(4)小老师丁:老师,我的方法更简便,能将百分数很快地直接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5)使学生明白:当把百分数的百分号去掉时,原数就扩大了100倍;然后再把它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的大小不变四、拓展应用
做一做
五、总 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和大家说点什么?
作业设计 练习十八6、7题
板书设计 百分数与小数互化
例1、3÷5=0.6= =60%
4÷6≈0.667 = =66.7%
例2 750×20% 750×20%
=750÷ =750×
=750×0.2 =750×
=150(人) =150(人)
心得反思
第3课时
学期总第 课时
教学课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主备教师 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20 月 日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过程
与
方法 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具体含义,弄清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及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流 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1 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
2 列式计算:4是9的百分之几?
50是200的百分之几?
3 解答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4 出示课件复习题:
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5 学生读题,找出题中的单位1,并独立解答。
6揭示课题:如果把这道题的问题变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应该怎样解答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继续研究的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二)教学实施
1 出示例3
(1)指名读题。
(2)让学生找出题中的单位1,并画出线段图。
(3)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板演,并说出自己画图的依据。
(4)启发学生思考: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长百分之几是哪两个量比较?哪个量是单位1.(板书:增加的÷原计划的)
(5)学生尝试列式计算。(1名同学板演)
(6)想一想这道题还有其他的做法吗?
板书:14÷12≈1.167=116.7%
116.4%-100%=16.7%
(7)比较两种算法的相同点是什么?
2 将例3中的问题改为“原计划比实际少百分之几”?该如何解答呢?
(1)提问:这道题中是那两个量进行比较?把哪个量看成单位1,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学生列式,老师板书。
(14-12)÷14
(3)比较观察
将例3改变问题后的列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除数发生了变化?三、拓展应用
(1).分析数量关系。
(1)求今年产量是去年产量的百分之几,是把( )看作单位“1”,是( )和( )比,所以用( )÷( ).
( 2)求今年小麦的产量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是把( )看作单位“1”,是( )和( )比,所以用( )÷( )。
(3)求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是把( )看作单位“1”,是( )和( )比,所以用( )÷( )。
(2).操场上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
(3).一辆自行车原价是312元,现价比原价降低了168元。降低了百分之几?
(4).甲校学生人数比 乙校多5%,乙校学生人数比甲校少百分之几?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类怎样的百分数应用题?解答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作业设计 做一做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例3、14÷12≈1.167=116.7%
116.4%-100%=16.7%
答:(略)
心得反思
第4课时
学期总第 课时
教学课题 “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
主备教师 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2015年 月 日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掌握稍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能进一步理解百分数应用题与相对应的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
过程
与
方法 增强应用意识,体会百分数在实践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提高学生类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找准单位“1”,掌握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找准单位“1”,掌握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流 程 二次备课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口算 3/4×4 2/3÷2/3 1+12%
(2)、20的3/5是多少? 30的70%是多少?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自主提问,生成问题。
1、教师口述信息: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
2、抽生复述刚才听到的信息。
3、学生提出相关百分数问题,引入例题。
预设问题:①、增加了多少册? ②、今年有多少册图书? ③今年的图书册数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二)、解决问题,引出例题。
1、出示例4:
师述:用刚才的信息加上同学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例4。
例4: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现在有多少册图书?
2、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1)、重点指导分析“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
引导:思考“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是什么意思?在那见过类似的问题?如果把12%换成一个分数你会解决吗?(我们可以借助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方法来解决百分数应用题。)等量关系是什么?(今年图书册数=原来图书册数+增加的册数)单位“1”是那个量?我们先求什么?(即问题①)求增加了多少册就是求什么?怎么列式?(1400×12%)(教师指导一个数乘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2)、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式解答,强调过程的完整性。(抽生板演)
(3)、抽生说说算式的意义,回顾解题思路,说说解题的关键点是什么?(找单位“1”和等量关系。)
(三)、一题多解,拓展思维。
思考:解决这类问题还有什么方法?
(1)、提示:借助刚才提出的问题③思考。
(2)、学生独立思考列式。1400×(1+12%)
(3)、抽生说思路。
(4)、借助线段图分析“今年的图书册数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5)、找准解决问题关键点。
(6)、列式解答。
(四)、分析特征,自主归类。
1、师生一起归类,这类题属于“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2、回顾这类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三、联系实际,对比提升。
1、改编例4并解答。
学校图书室现在有图书1568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今年图书有多少册?
(1)、学生自主思考解答。
(2)、小组合作解答。
(3)、全班交流。
2、分析这道题与例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比较今天学的这类题与分数应用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课件出示例5
学生试做,师板书:
1×(1-20%)×(1+20%)=0.96
(1-0.96)÷1=0.04=4%
四、拓展应用
比30米多60%是( )米。 40千克比( )少20%。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作业设计 课后做一做
板书设计 “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
例4 1400×(1+12%)
=1400×112%
=1568(册)
答:(略)
例5 1×(1-20%)×(1+20%)=0.96
(1-0.96)÷1=0.04=4%
答:(略)
心得反思
篇13: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
课本第84--85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
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需求
谈话引入:学校篮球队组织投篮练习。李星明等三名队员的投篮情况如下:
姓名
投篮次数
投中次数
李星明
25
16
张小华
20
13
吴力军
30
18
提问:根据这张表,你认为哪位同学投篮练习的成绩好一些?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法,并在讨论中确认最后一种方法是合理的。(在统计表右边增加“投中的比率”一栏)
二、自主探究,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引入百分数。
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完成统计表。指名说说16/25、13/20、3/5分别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
提问: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你能比较出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吗?
指出: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
指名口答改写结果,教师板书。
2、揭示百分数的意义。
(1)提问:64/100表示哪两个数量比较?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
(2)指出:像上面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3、介绍百分数的读、写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提问:通过阅读这段文字,你知道了什么?教师进一步示范64/100的读、写方法,并要求学生模仿着读一读、写一写。
指导做练习十四第1题。
指导做练习十四第2题。
提问:根据题中的百分数,你对我国的西部地区有了哪些直观的印象?
三、指导完成“试一试”,加深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指导完成第(1)题。
启发: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45%,如果把女生人数看作100份,那么男生人数相当于这样的多少份?由此,你知道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分之几吗?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几比几?
2、指导完成第(2)题。
3、提问:通过解答上面两题,谁来说说百分数为什么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四、巩固应用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3、做练习十四第3题。
告诉学生: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不能用来表示具体的数量。这是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五、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表现得怎样?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2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88-89页练习十四第4-1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2、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与比之间的内在联系。
3、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教学难点: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的理解。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说一说什么叫做百分数?
2、出示判断题
(1)一种商品降价15%,现价是原价的15%。…………( )
(2)大于45%而小于46%的百分数不存在。……………( )
(3)有99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0%。…………( )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4题。
师:如果把地球总面积看作100份,那么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分别占多少份?
2、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
指名说一说比是怎样改写成百分数的?
3、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
师问:你是怎样将百分数改写成比的?先读题,说一说题中两个百分数的含义。 独立完成并汇报。
4、完成练习十四第7题。
先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指名口答第(1)题。
5、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
指名口答。
思考:如果将65和35相加,结果是多少?
6、完成练习十四第9题。
学生完成后师指出:百分号前面的数可以大于100。
思考:如果将佳美超市的营业额看作100份的话,至诚超市与大达超市各应看作是这样的多少份?
7、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三、拓展延伸
出示练习十四第11题。
师小结:若两校总人数相同,则女生人数也相同;若两校总人数不同,则女生人数也不同。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见解
四、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在哪些知识上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3课时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内容:
课本第86-87页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2-15题。
教学目标:
1、利用已有知识迁移、类推、发现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规律和方法。
2、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3、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发现等数学学习活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探索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知引入
1、出示例2。
师问:1.15倍是指什么?110%是什么意思? 讨论:比较两位同学完成仰卧起坐个数多少的方法?
师再问:求谁完成的个数多?
2、师明确:要比较两位同学完成仰卧起坐个数的多少,就是要比较1.15和110%这两个数的大小。
二、讨论比较方法
1、师:讨论一下,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出这两个数的大小?
2、组织交流讨论结果。
归纳:(1)可以把1.15改写成百分数,与110%比较。
(2)也可以把110%改写成小数,与1.15比较。
3、体会互化方法
(1)师问:怎样将1.15改写成百分数呢?
师板书:1.15=115%
(2)完成比较
因为115%﹥110%;所以1.15﹥110%。王红完成的多。
想一想:那怎样将110%改写成小数进行比较呢?
三、归纳改写方法
1、完成试一试。
师呈现去掉中间环节的两个等式:
0.3=30% 0.248=24.8%
问:百分号前面的数与原来的小数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师:谁能总结一下小数直接改写成百分数的方法?
2、师:根据刚才总结出的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想一想,怎样直接将百分数改写成小数呢?
指名说一说,并相机总结。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师:再说一说小数直接改写成百分数的方法。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师: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发现进行逆推,并在应用规律解题的基础上,适当总结。
3、完成练习十四第12题。
4、完成练习十四第13-15题。
(1)指名说一说:1.36和3.9改写成百分数的过程和结果。
(2)师:200%和0.7%是怎样改写成小数的?
五、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掌握了什么本领?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4课时 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教学内容:
课本第87页例3,“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6-20题。
教学目标:
1、利用已有知识迁移、类推、发现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规律和方法。
2、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进一步体会数学
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3、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发现等数学学习活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分数、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小黑板出示
1、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百分数。
0.12 1.8 5 0.07 0.109
2、把下面的百分数改写成小数。
106% 0.8% 34% 200%
3.、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小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例3。
(2)引导讨论。
师问:你会用百分数表示上面的分数吗?
(3)师根据学生发言评点两种方法。
方法一:将分数先改写成小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方法二:将分数先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2、教学方法一。
师问:分数可以怎样改写成小数?
指出:在除不尽的情况下,一般保留三位小数,也就是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3、教学方法二。
(1)师:有时候,也可以将分数先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例如:3/5=60/100=60%
(2)像这样很容易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还有哪些?
(3)这种方法有没有局限性呢?引导学生思考。
(4)引导归纳:将分数先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这种方法有它的好处和局限性,同学们要合理善用。
4、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再归纳。
师:根据以上学习,说一说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方法。哪些地方要特别注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师:分数化成百分数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
(1)能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先将分数化成父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2)不能的,用除法先将分数改写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3)除不尽时,要保留三位小数;
(4)百分数化成小数,要注意运用约分和通分。
2、完成练习十四第16题。
独立完成、评价。说一说“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思考过程。
3.完成练习十四第17题。
先分别说一说:4/7和9/11改写成百分数的过程,125%和0.6%改写成分数的过程。
4、完成练习十四第18题。
提醒学生:能化简的要先化简。
5、完成练习十四第19、20题。
指名分别说一说每组中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意义。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知识?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5课时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教学内容:
课本第91页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类推、迁移旧知,掌握“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
教学难点:
解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知引入
出示例4及统计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已知的条件,以及根据这些条件所能解决的问题。
2、在学生讨论中相机提出教材中的问题
3、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4。
(1)探索列式。
师问:如果要求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怎样列式?
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是一样的
(2)探索计算。
师:你会计算出结果吗?
师:这两种方法都是可以的,具体计算时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完成“试一试”。
师:要求王红跑的路程是林小刚的百分之几?怎样列式,你是怎样计算的?
指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通常直接用一个数去除以另一个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第1题。
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2、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指名回答列式及结果,进一步明确方法。
生完成后汇报交流。
3、完成练习十五第2题。
提醒学生:单位“1”是什么?这两题在列式时要注意什么?
4、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6课时 百分率
教学内容:
课本第92页例5和“练一练”,练习十五第4-8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百分率的意义,完善统计的初步知识,了解百分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兴趣。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率的意义。
教学难点:
有关百分率的计算。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新知引入
出示例5及统计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已知的条件,以及根据这些条件所能解决的问题。
2、在学生讨论中相机提出教材中的问题。
3、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5。
(1)出示例5及统计表。
师:什么叫做出勤率?
师指出:出勤率就是实际出勤人数占应出勤人数的百分之几
师:你会求出周一田径队的出勤率吗?
指名回答,适时板书。
39÷40=0.975=97.5%
(2)总结出勤率的计算方法。
师:任意选择两天的数据,分别算出相应的出勤率。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第2题。
先说一说成活率的含义,再列式计算。
2、完成“练一练” 第3题。
要引导学生充分交流,以进一步体会百分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独立完成、评价
3、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
直接写出得数,完成集体核对。
生完成后汇报交流
4、完成练习十五第5题。
提醒学生:单位“1”是什么?在列式时要注意什么?
5、完成练习十五第6题。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五第7、8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7课时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教学内容:
课本第93页例6和“练一练”,练习十五第9-1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
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
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引
1、说出数量关系式。
红花比黄花多1/3。
( )× =( ) ( )÷( )=
2、口答,只列式不计算。
①5是4的百分之几?4是5的百分之几?
②甲数是50,乙数是40,甲数比乙数多多少?甲数比乙数多的是乙数的百分之几?
③甲数是48,乙数是64,甲数比乙数少多少?甲数比乙数少的是甲数的百分之几?
3、应用题。
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提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怎么思考?
二、探究
1、出示例6。
指名读题后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
分析题目提供的信息、师生共同画线段图。
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1)单位“1“的量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谁和单位”1“的量进行比较?
(3)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能否转化成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4)有几种解法?
学生独立尝试解决这道题。
全班交流解决方法。
指名说说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追问: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怎样计算的?要求4公顷相当于16公顷的百分之几,又是怎样算的?综合算式应该怎样列?
进一步引导:还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吗?
“根据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计划的百分之几”,你会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列式计算后追问:这里得到的125%与刚才得到的25%这两个百分数有什么关系?
联系学生的讨论明确:从125%中去掉与单位1相同的部分,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百分数。
2、出示问题: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启发:根据例题中问题的答案猜一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学生作出猜想后,暂不作评价。
提问:这个问题又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
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
要求“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
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还能列出不同的算式吗?
学生列式计算后讨论:这个答案与你此前的猜想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3、和例6比较。
小结:与例题中的问题都是把实际造林面积与原计划造林面积进行比较,但由于比较时单位1的数量不同,所以得到的百分数也就不同。
三、完成“练一练”
1、要求学生自由读题。
2、学生讨论后,要求他们各自列式解答。
3、根据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的表现,相机提问:计算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新的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后,组织适当的交流。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五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如果有学生感到困难,可启发他们先画出相应的线段图,再根据线段图进行思考。
2、做练习十五第10题。
先让学生说说对问题的理解,再让学生列式解答。可提醒学生把计算的商保留三位小数。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时,通常可以怎样思考?计算过程中还要注意些什么?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五第11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8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96页练习十五第12-17题.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巩固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
百分之几”问题的思考方法。
2、进一步明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能够分析不同的情况,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如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二、练习:
(一)根据下列问题你能想到怎样的数量关系。
1、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
2、实际超产百分之几?
3、一种服装售价降低百分之几?
4、用水量九月份比八月份节约百分之几?
(二)口答。
1、100千克比80千克多百分之几?
2、35人比40人少百分之几?
(三)完成练习十五的第13题。
学生自己读题后独立解决。
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解答第(2)题时还有别的方法吗?
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同?
(四)完成练习十五的第15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组织交流和比较。
重点把第(2)、(3)题与第(1)题比较。
(五)只列式,不计算。
1、学校开展节电活动,十月份用电由计划的200度降低到120度,降低了百分之几?
2、同学们参加达标活动,达到优的原有50人,现在增加了15人,增加了百分之几?
3、十月份计划生产1000台机器,实际超额200台,超产了百分之几?
(六)完成练习十五第16题。
学生读题,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贵百分之几”,就是“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多百分之几。”
学生解答后交流思考过程。
(七)完成练习十五第17题。
学生独立解答。可以用计算器计算。完成后交流。
(八)根据所给信息,选取条件和问题,编写题目并解答。
①今年造林40公顷
②去年造林32公顷
③今年比去年多造林8公顷
④去年比今年少造林8公顷
⑤今年比去年多造林百分之几?
⑥去年比今年少造林百分之几?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五第12、14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9课时 纳税
教学内容:
课本第97页例7,“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3、培养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渗透生活即数学的教学思想。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了解纳税
教师介绍: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种。
提问:你知道生活中到税务部门纳税的事吗?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税,纳税额应该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7。
出示例7:星光书店八月份的营业额中应纳税部分是60万元。如果按该部分的5%缴纳增值税,这个书店八月份应缴纳增值税多少万元?
指名学生读题后全班学生再次读题。
提问:题里的按营业额中应纳税部分的5%缴纳增值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尝试练习。
学生可能有下面两种方法:
方法1: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
方法2: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集体订正,教师板书算式。说说这题你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
强调: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
2、做“试一试”。
提问:这道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5000元的20%是多少?再求实际获得的奖金。
学生板演与齐练同时进行,集体订正。
3、完成练一练后全班交流。
三、反馈练习
只列式不计算。
1、一家运输公司10月份的营业额中应纳税部分是260000元,如果按该部分的3%缴纳增值税,10月份应缴纳增值税多少万元?
2、李华买了一辆12万元的汽车,按规定买汽车要缴10%的购置税。他买的这辆汽车一共要付多少元?
四、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内容?认识到什么?如果没有纳税,国家就筹集不到必要的资金为大家办事。因此,我国宪法规定每个集体和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希望同学们长大了争当纳税先锋,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1-3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0课时 利息
教学内容:
课本第98页例8,“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4-6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储蓄的含义。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3、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教学重点:
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利用计算公式进行利息计算。
课前准备:
存款单、有关利率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从师生谈话中引出”压岁钱"的话题。
师:老师与你们一样大的时候,过年最开心的也是能拿压岁钱,那么你们现在过年一般能拿到多少压岁钱?
师: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有压岁钱拿,但是不管多少,都是长辈对我们的关心。你们拿了那么多的压岁钱,是不是都买鞭炮放了?那么你们是如何处理压岁钱的呢?(引导学生存入银行)
2、联系生活,理解有关利息的知识。
师:压岁钱有那么多,除了一部分消费外,多余的存银行。那么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储蓄的知识?(生1:定期利率比活期利率高。生2:活期可以自由地拿,定期不到时间要用身份证才能拿。……)
师:储蓄有定期和活期之分,定期储蓄的利率较高,就是拿到的什么比较多?(生齐答:利息。师板书)
师:那么谁来举例说明一下哪一部分是利息呢?
(师:那么存人的一千元又叫什么呢?(生:本金。师板书)
师:看来定期储蓄的利率比较高,定期储蓄中又分了一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整存整取。我们来看下这张表,你知道了些什么?(出示例1的储蓄年利率表)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8。
学生读题后说说题目的意思
教师提问:应该选择哪种年利率来计算?为什么?
学生独立尝试后交流。
让学生把计算利息的公式补充完整。补充问题:两年后他从银行拿回的钱一共是多少?
2、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交流核对。
3、完成练一练。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六第4题。
四、课堂总结
什么是利息?什么是本金?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决定?你还知道什么?如何计算利息?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5、6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1课时 折扣
教学内容:
课本第99页例9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7-10题。
教学目标:
懂得商业打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相同,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重点:
按折扣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对折扣的理解,并正确列出算式。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春节假期是人们旅游和购物的好时机,许多商家都看准这一机会,搞了许多促销活动。课前我让同学们去了解一些商家的促销手段,有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信息。
刚才很多同学都说出了一个新的词:打“折”。同学们所说的“打八折、打五折、打七六折、买一赠一、买四赠一”等都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打“折”。
二、实践感知,探究新知
1、提问:看到“打折”两个字,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全班交流。
小结:工厂和商店有时要把商品减价,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出售。这种减价出售通常叫做打“折”出售。
出示:华联超市的毛衣打“六折”出售。
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那如果打“五折”是什么意思?打“八折”呢?
小结:“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提问:一件衬衫打“八五折”出售是什么意思?打“七六折”呢?
质疑:刚才很多同学课前了解到的的信息中都有打“折”一词,现在请你说说你了解到的信息是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打折信息的意思。
提问:说一说下面每种商品打几折出售。
① 一辆汽车按原价的90%出售。
② 一座楼房按原价的96%出售。
③ 一只旧手表按新手表价格的80%出售。
2、教学例9。
学生自己读题。
出示例9的场景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取到哪些信息。
提问:你知道“所有图书一律打八折销售”是什么意思吗?
提问“现价是原价的80%”这个条件中的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要以哪个数量作单位1?这本书的原价知道吗?你打算怎样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尝试。
全班交流算式和思考过程
解:设《趣味数学》的原价是ⅹ元。
ⅹ×80%=12
ⅹ=12÷0.8
ⅹ=15
答:《趣味数学》的原价是15元。
3、引导检验,沟通联系。
启发:算出的结果是不是正确?你会不会对这个结果进行检验?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检验,再交流交验方法。
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可以求实际售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看结果是不是80%;也可以用原价15元乘80%,看结果是不是12元。
4、指导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成语故事》的现价与原价有什么关系,知道了现价怎样求原价。再让学生根据例题中小洪的话列方程解答。学生解答后交流:你是怎样想到列方程解答的?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相等关系?你又是怎样检验的?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六第7题。
指名口答。
2、做练习十六第8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对学生解答的情况适当加以点评。
四、课堂总结
提问:回忆一下,打折是什么意思?一件商品的现价、原价与折扣之间有什么关系?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9、10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2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1页练习十六第11-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内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
教学难点:
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找出下列各题中的单位“1”,并说出下列句子的含义。
(1)一件上衣打八折售出。
(2)今年的营业额比去年增加20%。
(3)定期三年的存款年利率是5.00%。
2、计算。
40%X=144 X-25%X=3 X+20%X=180
二、比较练习
(1)一台电视机原价1800元,打九五折销售,现价多少元?
(2)一台电视机打九五折后的售价是1710元,原价多少元?
学生独立练习,完成后讨论比较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六第12题。
读题,引导提问:“一共可取回多少元”是什么意思,首先必须求出什么?
学生独立解答。
2、做练习十六第13题。
(1)引导学生弄清题中两个分数的不同含义。
(2)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3)独立解答,完成后交流解法。
3、独立完成第14、16题。
学生独立练习后由学生进行交流评讲。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11、15、17题。
六、指导阅读“你知道吗”知识。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3课时 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1)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2--103页例10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已学会的一些基本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引出列方程解一些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方法。
2、能根据题中的信息,熟练地找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找等量关系。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练习
(一)解方程:
χ+40%χ=7 χ-15%χ=10.2 140%χ-χ=0.5
(二)列出方程解应用题。
(1)阳光机械厂有职工130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 。阳光机械厂男、女职工各多少人?
(2)阳光机械厂中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少26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3/5。阳光机械厂男、女职工各多少人?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0,出示例10。
(1)读题,理解题意
问:6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你能想出怎样的数量关系式?
(2)让学生根据上面的分析画线段图
(3)学生列方程解答
(4)交流解答过程及结果
(5)让学生尝试检验 ;
(6)小结:这样的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求的是什么?我们可以怎么思考?
2、教学“练一练”。
(1)第1题,先把数量关系填写完整,再列方程解答。
(2)第2题,学生独立尝试解答,完成后交流讨论:
1、是怎样想到列方程解的?
2、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等量关系?
三、课堂总结
今天学的百分数应用题有什么特点?解决这类题目怎样思考?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七第1-3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4课时 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2)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4页例11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4-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2、通过练习,体会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正确理解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找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练习
(一)找出单位“1”
1、一本书已经看了40%。
2、实际比计划节约 25%。
3、今年产量比去年提高12%。
4、乙数比甲数少20%。
(二)根据所给信息,说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一条路,已修了全长的60%。
2、一种彩电,现价比原价降低10%。
3、松树的棵数比柏树多1/3。
(三)列式解答。
钱大伯原计划培育400棵树苗,实际比原计划多培育20%,实际培育树苗多少棵?
学生独立解决后全班交流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1。
出示例11:
(1)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题意、说数量关系式。
提问:比原计划多20%,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3)让学生画图,根据图进一步理解以上问题。单位“1”知道吗?
(4) 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相关数量。
(5)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原计划的棵数+比原计划多的棵数=实际培育的棵数。
(6)让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
(7)检验。
2、进行对比。将复习题和例11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3、教学“练一练”
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提问:题中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是怎样的?
三、巩固练习
1、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75%比30的25%多1.5,求这个数。
(2)一个数的25%比它的75%少30,求这个数。
2、对比练习。
①某工厂六月份用煤60吨,六月份比五月份少用煤25%,五月份用煤多少吨?
②某工厂六月份用煤60吨,五月份比六月份多用煤25%,五月份用煤多少吨?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七第4-8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5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5--106页练习十七第9-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2、通过练习,沟通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找准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找出下列各题中的单位“1”,并说出下列句子的含义。
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60%。
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0%。
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25%。
加工一批零件,已完成了80%。
树苗的成活率是95%。
今年的猪肉单价比去年上涨了80%。
二、比较练习
第一组;
(1)一桶油共35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和剩下各是多少千克?
(2)一桶油用去的比剩下的少21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和剩下各是多少千克?
(3)一桶油剩下的是28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的是多少千克?
(4)一桶油用去了7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的是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练习后将这四题逐一比较(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二组;
(1)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30%,第二天修了40米,两天正好修了全长的一半,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2)一根钢管长30米,第一次接去全长的 ,第二次截去 米,还剩多少米?
学生独立练习后将这两题进行比较(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七第10题。
(1)读题,理解含有分数的条件,说出等量关系。
(2)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2、做练习十七第14题。
(1)引导学生弄清题中两个分数的不同含义。
(2)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3)列方程解答。
3、独立完成练习十七第11、12、13题。
学生独立练习后由学生进行交流评讲。
四、课堂总结
让学生说说这节所学的知识。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时怎样思考?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七第9、15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6课时 整理和复习(1)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7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2、通过类比和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
教学重难点:
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1、让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了什么?
小组讨论:是怎样理解利率、税率和折扣的?
举例说说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百分数应用题。
我们已学习了哪几种类型百分数应用题?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
(2)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3)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二、复习(百)分数应用题的思考方法
1、先判断单位“1”的量,再说出数量关系。
平山绿茶的单价是太湖碧螺春单价的60%
种一批茶树,已种了80%
太湖碧螺春的面积比平山绿茶的面积少20%
茶苗的成活率是95%
今年的茶价比去年提高了20%
某商品打八折出售
数学期中考试的优秀率为52%
实际节约了15%
今年比去年增产25%
归纳总结:单位“1”的量×(百)分率 = (百)分率对应的量
2、分类归纳,集中比较。
(1)饲养场有鸡500只,鸭600只,鸭是鸡的百分之几?
(2)饲养场有鸡500只,鸭600只,鸡比鸭少百分之几?
(3)饲养场有鸡500只,鸭600只,鸭比鸡多百分之几?
(4)饲养场有鸡500只,鸭是鸡的120%,鸭有多少只?
(5)某公司2002年平均每月的销售额是12万元,如果按销售额的15%缴纳消费税, 该公司全年应缴纳多少消费税?
(6)我校今天学生的缺勤率是2%,有420人到校上课。全校有学生多少人?
(7)一种商品,按原价的八折出售是160元。原价是多少元?
(8)王大妈买了1500元的国家建设债券,定期3年,如果年利率是2.89%。到期时她可以获得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3、先列式,然后思考:
(1)这些应用题分别是哪一种类型的百分数应用题?
(2)每种类型的百分数应用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对以上各题,可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归纳出三种类型。
通过对比,使学生加深理解,巩固百分数各类型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三、指导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6题
1、完成第1、2题。
(1)先独立完成。
(2)交流点评。
(3)总结有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特点及思考方法。
2、完成第3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总结:当单位“1”已知时,可以直接用乘法求出相关的未知量;当单位“1”未知时,通常用方程解答。
3、完成第4题。
(1)理解出油率的意思。
(2)明确出油的原料、油、出油率的关系。
(3)填表计算。
4、完成第5、6题
(1)先画图
(2)解答
(3)强调:单位“1”的量已知和未知时的不同处理方法。
四、课堂总结
这节学过后你进一步明白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与应用第7、8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7课时 整理和复习(2)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8页“练习与应用”第9-13题。“探索与实践”第14-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巩固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和实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百分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3、通过评价与反思,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补充训练
(一)根据信息,先提出问题,再选择不同的方法解答。
(1)某水果种植专业户今年秋季收水果50000千克,十月份卖出了45% ,十一月份卖出了30%,_______?
(2)中大附小开展节约用电活动,十月份用电450度,比九月份节约了10%,?
先由学生同桌合作提出问题,再又全班学生交流后独立解决,最后全班交流做法
(二)一组基本应用题。
1、菜籽的出油率是42%。榨制出200千克菜油,需多少千克菜籽?
用450千克菜籽能榨制多少千克菜油?
2、我校本月用电1200度,比计划用电节约200度。节约百分之几?
3、学校科技组有20人,舞蹈组人数是科技组的20%,又是田径组的30%。田径组有多少人?
4、某服装厂一月份计划生产5000套童装,实际生产了5800套,实际比计划超产了百分之几?
5、一台电脑原价4500元,现在降价900元出售,降价了百分之几?
6、一套家具降价400元后以3600元出售,降价了百分之几?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进行交流评讲
二、练习与应用
1、完成第10、11题。
(1)独立解答。
(2)交流算法。
2、完成第12题。
(1)理解题意,适当解释“合金”的意思
明确:一块黄铜的千克数由两部分组成,是一铜的,一是锌的千克数。
三、探索与实践
1、指导第14题。
(1)理解题意。
(2)布置任务。
2、指导完成第15、16题。
让学生课后分组调查必要的数据填写完成。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与应用第9、13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8课时 互联网的普及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0--11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实际,通过调查、整理数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百分率的认识。
2、让学生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整个统计过程,体会选取样本进行调查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再利用样本的统计资料分析整体状况的统计思想。
3、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阅读与讨论
1、师:同学们,你们了解互联网吗?谁上过网,利用互联网我们可以做哪些事呢?
全班交流。
说明: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学习、工作、经商、娱乐等等,互联网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2、出示P110表格。
问:你能读懂这个表格吗?互联网普及率是表示什么意思?
2002年互联网普及率是多少?表示什么?2004年呢?2010年呢?
追问:你知道2002年互联网普及率是4.6%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吗?为什么用上网人数除以人口总数?
看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交流。
二、统计与分析
1、调查方案设计。
师:同学们,你们上过网吗?在哪里上的?要想知道我们班同学中互联网的普及情况可以从哪方面了解这个问题?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要知道我们班学生互联网的普及率就要知道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上网的有多少人。
追问:如果老师想知道我们六(2)班学生家庭互联网的普及率,又需要我们事先做怎样的调查呢?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
2、数据统计。
(1)分组设计统计表。
要求:自己设计统计表,统计出本小组接入互联网家庭户数、上网学生数及同学家庭成员上网人数。
小组之间交流设计统计表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评选出最佳统计表。
(2)学生分组统计。
利用刚才评选出的最佳统计表统计本小组的情况,并在全班交流。
(3)全班情况统计。
讨论:怎样在小组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全班接入互联网户数、全班上网学生数、及全班同学家庭成员上网人数统计?
汇总全班统计数据。
3、统计计算普及率。
(1)学生计算普及率。
师:我们已经把全班接入互联网户数、全班上网学生数及全班同学家庭成员上网人数统计出来了,仅看看这些数字我感觉还不够清楚,达不到数据分析的目的,我们最好还要怎样做?(算出普及率)
你们会算吗?试一试。
(2)对普及率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上面的统计和分析,你认为我们班同学家庭互联网的普及率怎样?有什么想法?
过渡:我们现在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很高,说明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那你们在互联网上都做些什么呢,你能进行一个调查吗?想一想应该怎样设计统计表?
4、学生上网内容调查。
先小组统计,再全班汇总。
让学生计算出查阅资料、学习知识、阅读新闻、联系同学、下载音乐的人数各占上网人数的百分比。
引导思考:通过上面统计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师适时引导学生:网络有利有害,要科学合理上网。
三、回顾与反思
引导学生交流:通过这一节课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向学生介绍数据统计的方法和作用。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六年级《百分数》教学设计教案】相关文章:
3.百分数教学设计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