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我的小花园》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我的小花园》含反思

2023-01-31 08:34:0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喜欢喝水”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我的小花园》含反思,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我的小花园》含反思,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我的小花园》含反思

篇1: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我的小花园》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我的小花园》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表达自己喜爱花卉的情感。

3、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

老师有个小花园,你们知道里面有什么吗?

教师念歌词:我的小花园,种满了鲜花。这里有白花,那里有红花。每天早上,我给它浇水,茉莉和玫瑰,开放得多美丽。

欣赏歌曲录音,说说听到些什么。

二、学唱歌曲。

教师边按歌曲旋律节奏念歌词,边带领幼儿拍手。

教师放慢速度清唱,幼儿轻轻哼唱。

播放录音,幼儿跟唱。

幼儿完整学唱,鼓励幼儿在“茉莉和玫瑰”处替换自己知道或喜欢的花卉名。

幼儿再次完整学唱,注意休止符处要唱出跳跃的感觉,以表达欢快的情绪。

三、表演歌曲。

请幼儿蹲下做花园里的鲜花,教师做花园的主人,边唱歌曲,边走动着做与歌词相应的动作。其中在“我给它浇水”处摸幼儿的头部。

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唱才能让人觉得花园里的鲜花很美丽?怎样唱才能表现出花园的主人很高兴?

请一个幼儿做花园主人,其余幼儿蹲下仿花园里的鲜花,再次表演。教师注意用自身欢快的情绪来调动幼儿的表现欲望。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节奏轻快、有趣、优美的歌曲。目标是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能表达自己喜爱花卉的情感。

通过这个活动后,我觉得自己好的方面是利用游戏法,幼儿活动的兴趣很高。不足的方面是

:一、请幼儿第一遍欣赏时,幼儿录音磁带的歌曲太长,开始我让幼儿静静的听,到后来我让幼儿边拍手边欣赏,使幼儿的注意力有点分散。

二、在幼儿跟着老师弹唱时,幼儿的兴趣还很高,我却没有让幼儿再跟唱一遍,而是让幼儿分组跟唱了,使活动有些松散,幼儿的兴趣也稍微减低了。然后我还发现,利用歌词图谱法,幼儿很容易理解歌词并记住歌词。歌词:我的小花园,种满了鲜花。这里有白花,那里有红花。每天早上,我给它浇水,茉莉和玫瑰,开放得多美丽。

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改进不足的地方,不会再遇到同样的问题了,努力使每一个活动完整一些。

篇2:幼儿园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小树叶》含反思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小树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根据图谱掌握歌曲节奏与歌词,能唱准附点音符。

2、理解歌曲中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感,用两种歌声表现歌曲。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前结合认识秋季,观察秋风起树叶飘落景象。

2、节奏图谱与根据歌词绘制的.图谱想结合。

3、图片(光秃秃的大树在哭泣)

4、录音机、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听音乐做动作进活动室。

师:“秋天来了,你们想去看看外面的景色吗,让我们一起去郊游吧。”

2、发声练习《听》

师:“听,是谁在唱歌,请小朋友用歌声来告诉我。”

3、学唱歌曲《小树叶》

(1)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是谁在哭?”“原来是树妈妈在哭,你们知道大树妈妈为什么哭?”(让幼儿自由回答,引导幼儿观察树)“树妈妈在想念她的孩子小树叶,越想越伤心,所以哭了。”

(2)出示一封“小树叶”的信,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师:“刚才我收到了一封信,是小树叶寄给树妈妈的,你们想知道信上写了些什么吗?”(教师朗读信的内容)“小树叶在信上写了些什么?”“树妈妈听了小树叶的信后,心里会怎样想?”

(3)教师范唱歌曲。

师:“老师把小树叶写来的信编成了一首歌,你们想听吗?”

(4)出示节奏、歌词图谱,带领幼儿拍出节奏和有节奏的念歌词,重点帮助幼儿拍出附点音符节奏。

(5)幼儿看图谱听音乐完整演唱歌曲两遍,提示幼儿唱准附点音符。

4、启发幼儿用两种声音演唱歌曲的第一段和第二段。

师:“歌曲的第一段讲了什么?小树叶是怎样的心情?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歌曲的第二段讲了什么?小树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我们应该用什么声音演唱?”

5、幼儿扮演“小树叶”,围着“树妈妈”唱歌跳舞。

师:“现在老师来扮演树妈妈,小朋友你们来做小树叶,围着妈妈唱歌跳舞。”

教学反思

歌曲《小树叶》是一首情感丰富的拟人化的歌曲,生动地表现了小树叶积极乐观的形象。歌曲把大树比作妈妈,树叶比作孩子,充满了童趣,也洋溢着人间的温情。歌曲要求孩子唱出了树叶宝宝对大树妈妈的不舍和期盼来年春天归来的乐观。由于歌曲的两段歌词表达两种不同的情绪,因此歌曲的学习是采用分段教学的方法。第一段表现了小树叶离开妈妈后的不舍与害怕,第二段表现了小树叶春天归来时的乐观情绪,为了让孩子们体验这种情感,我采用到方法配合曲调进行肢体动作表演和歌曲内容展现丰富的表情,在我的带动下,幼儿表现积极,以热情饱满的情绪表演“小树叶”。本节课是学唱歌曲,我并没有刻意以教唱为主,而是在幼儿亲身体验,直观感知、创设情境中去感受小树叶对妈妈的爱,让孩子们在表演唱中获得了最直观的知识。歌曲中有一个难点:“春天我会回来打扮树妈妈。”这句话孩子们不好理解,我没有特意去解释,而是以一种欢快的情绪带动幼儿情绪,来促使孩子对歌曲的理解。这首歌曲唱起来很美,孩子们很喜欢,只要一吹风,孩子们听到树叶在响,就会情不自禁的唱起《小树叶》这首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篇3: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小树叶》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小树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体验大树和树叶之间的亲密关系。

2、理解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绪,学习用舒缓、跳跃声音来演唱不同的段落。

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磁带以及录音机教师自备秋天背景图;自制活动教具小树叶若干片;幼儿人手一份小树叶道具。

重点与难点活动过程(预设):

(一)换位移情。

提问:小朋友,你们离开妈妈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呢?

(二)学唱歌曲。

1、熟悉歌词。

(1)秋天到了,许多小树叶离开了树妈妈,它们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呢?我们去问问它。

教师朗诵第一段歌词,并将小树叶粘贴在秋天背景图上。

(2)“我们一起来问问小树叶吧!”幼儿学习按节奏朗诵第一段歌词。

(3)猜想:小树叶会怎么说呢?

(4)我们来听听小树叶是怎么说的,引入第二段歌词。

幼儿学习按节奏朗诵第二段歌词。

2、欣赏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演唱整首歌曲,提问: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感觉?

(2)教师分段范唱,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理解歌曲不同段落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提问:

(第一段)离开了妈妈的小树叶心里是不是很害怕?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出对小树叶的关心呢?(教师引导幼儿用舒缓、连贯的声音演唱第一段。)

(第二段)离开妈妈的小树叶非常勇敢、坚强、乐观、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出小树叶的坚定、勇敢?(教师引导幼儿用跳跃、断顿的声音演唱第二段。)

3、幼儿学唱。

(1)幼儿随弦律哼唱两遍。

(2)幼儿边唱边尝试用“小树叶”道具做动作表达自己的感情。

(三)尝试领唱和伴唱。

1、教师领唱,幼儿用“啦”伴唱旋律。

2、个别幼儿领唱,其他幼儿用“呣”伴唱旋律。

活动反思:

本学期的优质课评选活动结束了,每次的优质课活动结束后都让我受益很多。从刚入园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到现在的得心应手,对于教具的应用、语言的组织、师生的互动、环节的设计、目标的设定、教态等都有了自己比较成熟的看法。通过讲课、听课的过程,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于本次的教学活动,我做了如下反思:

1、对于本节活动的目标我进行了修改,第二个目标是让孩子创编动作。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修改成表演歌曲,本目标完成的比较好。本节活动是一节小的表演区没有重点的环节。所以我进行了学习节拍、节奏的练习。

2、开始是和小树叶做游戏,孩子们都能随着老师的指令玩游戏。游戏后,通过游戏地引导进行练习发声。也为下个环节做铺垫。

3、看图谱学歌词,孩子在学习拍打节奏时都能跟着老师的动作来拍。

4、在学习歌曲弹琴的过程中孩子不太感兴趣,应该把弹琴的环节放在听音乐的前面,这样孩子会感兴趣。还有在学习歌曲时,我的语言没有激发孩子的兴趣,所以要选序渐进的学习歌曲,

5、歌词的理解,第一段是妈妈对孩子说的话,第二段是小树叶对树妈妈说的话,再激发孩子的理解歌词,在开始部分要有孩子跟大树妈妈的互动,弹琴和欣赏的环节换过来,打扮树妈妈时可以让那个孩子多捡几片树叶。

6、我在以前的音乐活动中加上了游戏,通过游戏孩子们提高了学习歌曲的乐趣。

篇4: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用心听音乐,根据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的高低做动作,辨别C大调的各音,训练听觉。

2、正确地使用节奏乐器,会用相应的乐器演奏打击乐,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3、通过视唱、打节奏,掌握弹奏方法,练习弹奏曲子,激发幼儿的兴趣,体验集体演奏的快乐。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5、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活动准备:

1、语言节奏谱一张

2、打击乐器数个

3、打击乐谱一张

4、乐谱表一张

5、电钢琴数台

活动过程:

1、《律动》进场,

1)老师发口令:“小兵们准备出发”幼儿“是”在进行曲的音乐伴奏下有精神地走步。

2)音乐变弱:幼儿轻轻走路,老师按音乐的节奏轻声说:

发现敌人,认真侦察!幼儿弯腰半蹲着轻轻地走,手做持枪状边走边做寻找状进行侦察。

3)音乐变高(高音区)幼儿挺胸抬头走路,老师发令:

准备射击!幼儿做向天空射击打枪状,嘴里发出:!!纾纾

4)音乐变强:幼儿用力走路,老师

发现敌机,准备开炮!幼儿做向飞机开炮状,嘴里大声发出声音:

轰!轰!轰!轰!

5)老师弹奏急促的下重滑音表示敌机被打落并说:

敌机被消灭了―,幼儿边欢呼边跳跃,脚走八分音符的节奏,嘴里欢呼,

师:“对,我们胜利了,高兴吗?(高兴)那我们表示一下吧,笑一个吧!”

师:小兵们好!幼儿:“指挥官好!”今天,我们科苑幼儿园来了很多客人老师,我们小兵应该怎么说:“客人老师好!英语:“goodmoningtearch”531|531|幼儿全体坐在地下

2、语言节奏游戏《指挥官在做什么》

出示语言节奏卡:边问边做动作

指挥官:

1)××××|××××|×××―|

小兵小兵|幼:拍拍小手|吹喇叭―|

我在干啥|

2)×・×××|×・×××|×××―|

小・兵小兵|幼:拍・拍小手打打鼓―|××××|

我在干啥|

3)××××|××××|×××|

小兵小兵|幼:

我在干啥|

3、训练听觉:小兵的本领真大,不但小手很能干,而且耳朵也很灵敏,来!一起听听音吧!

倾听教师弹出:说出音名,可做手势:上、中、下

135|135|1─(3、5)

356|356|3─(5、6)

671|671|6─(7、1)

师:我们的小兵真能干,幼:嘿嘿,我真棒!

4、新授:

(一)今天,我们小兵来学个新本领,看着乐谱演奏好吗?(好)

1)一一介绍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简(叮嗒哗啦)

2)出示图形卡片,引导幼儿探索三种乐器的不同声音

师:小兵们,你们看这张图片上的符号代表什么乐器?)

3)请小兵们把这些声音学出来(叮、哗啦、嗒)

4)现在我们跟着好听的音乐用手演示一遍

活动反思:

我这次上的语言活动是一节反馈汇报课,这次活动是根据绘本《给姑妈笑一个》改编的,在这次活动我先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让孩子们体验玩的快乐,享受游戏的快乐。接下来就是看故事,先看故事第一部分,让孩子们了解只要人物,姑妈和宝宝,主要事件就是姑妈想要宝宝笑一个,接下来我是再看故事前先让孩子们看卡片,并且让孩子们自己来理解卡片内容,中一班的孩子们很聪明,观察很仔细,能准确理解画面内容。再看故事内容,看到故事里讲的和自己发现的是一样的会有成就感。最后让孩子们想办法让宝宝笑一个,孩子们都积极思考。最后告诉孩子笑是可以传递,让孩子把笑传给宝宝、周围的老师、身边的人。爱笑的宝宝人人爱。

篇5: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感受乐曲的雄壮气势,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

2.能边听音乐边看指挥分声部进行乐器演奏。

3.表演中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动作,使自己的节奏与同伴保持一致,体验与教师合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雷神》音乐、《雷神》图谱、铃鼓、碰铃、响板、沙锤、大鼓。

活动过程:

1.倾听音乐,感受乐曲的雄壮气势,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引导幼儿倾听音乐,感受乐曲的雄壮气势。

师:这首乐曲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2.再次欣赏歌曲,用身体动作感受乐曲的旋律和节奏。

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感受、表现乐曲。幼儿随音乐在教师的语言暗示下,完整的用动作表现音乐。

师:请小朋友再来听一遍音乐,用自己喜欢的身体动作来感受乐曲的旋律和节奏。

3.分段出示《雷神》节奏图谱,根据图谱节奏,引导幼儿边听边用身体动再来感受乐曲旋律和节奏。

(1)师:听第一段音乐可能发生了什么,你可以用什么身体动作来表现?教师依次出示图谱,幼儿依次用动作来感受、表现不同部分的音乐旋律。

(2)幼儿尝试跟随音乐看图谱用动作表现音乐。

(3)分声部做身体动作,为打击乐器做准备。

4.引导幼儿为《雷神》乐曲自主进行配乐。

师:小朋友听一听、想一想,你觉得在乐曲的什么地方适合用什么样的乐器来进行演奏。

重点引导幼儿听乐曲的过渡部分,下雨打雷部分,引导幼儿听音乐适合用什么乐器。

5.幼儿尝试和同伴合作进行演奏。

(1)幼儿初步尝试用乐器进行演奏。

(2)启发幼儿讨论在合适的地方加入大鼓,突出乐曲中雷神的形象。

(3)加入大鼓,引导幼儿用乐器进行演奏。

(4)交换乐器。幼儿专注看教师指挥进行集体表演,体验与同伴合作进行演奏的乐趣。

6.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到表演区用乐器继续进行演奏。

《雷神》课后反思

《雷神》这节节奏乐活动的设计很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在循序渐进中自然的感受理解音乐,然后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到最后的用乐器演奏音乐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

在本节的音乐节奏乐活动《雷神》中,乐曲极富感染力,节奏感强。我同时运用故事情境与乐曲相结合方法,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借助图谱帮助幼儿更进一步的感受理解音乐的旋律与节奏。当幼儿熟悉乐曲后,在循序渐进中获得愉悦的身心体验以及美的享受,从空手演奏到合作演奏再到交换乐器演奏,在多层次中支持幼儿的身体表现。

本次活动的教学效果较好,大部分幼儿能在玩中学,学中乐,充分感受了音乐并演奏了乐曲。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幼儿的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在演奏乐曲活动中,节奏感强的小朋友就会更容易的投入到活动中,但一些开小差的小朋友就更慢的融入到活动中,在活动中我也应该尝试让幼儿来担任指挥,在后续的活动中,我会充分发挥孩子的能动性,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音乐潜能。

篇6: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够根据音乐的节奏做动作,表现角色的特点。

2、尝试用韵讨论、协商、练习等方法,在团队中合作进行游戏。

3、遵守游戏规则,体会合作游戏的快乐。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图片:熊大、熊二、光头、枪。

2、贴标志线:两条绿色,中间二条红色。

【活动过程】

一、教师表演韵律、分层次熟悉音乐,尝试进行动作匹配。

1、教师表演,出示图片,猜测动作。

2、师幼共同听音乐,进行动作的匹配。

3、讨论“想一想”的动作与音乐的匹配,再次倾听音乐。

4、讨论“走路”的动作与音乐匹配,进行节奏的练习。

二、运用层层递进的方式,探索游戏的规则。

1、教师和一个幼儿的示范游戏。

2、一个幼儿和一个幼儿的示范游戏。

3、两个幼儿和两个幼儿的示范游戏。

两个人怎样才能最后摆出一样的动作?(商量好)

4、两组幼儿练习在规定乐句内商量最后的统一动作。

5、两组幼儿随乐游戏。

三、随乐游戏,探索策略。

1、探索游戏中角色的变化:组长的任务。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商量好出最后什么呢?

2、游戏中的队形变化,由直线变为圆圈。

商量好的结果,怎样又快又准确的通知给组员,还不能被其他人看到呢?

3、邀请客人老师游戏,生成高级榜样。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篇7: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能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拍打节奏。

2.能看图谱演奏乐曲,并进行简单的合奏。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启发式谈话,导入活动。

1、演唱歌曲《在农场里》引入。“秋天到了,农场里可忙碌了,有很多小动物都去帮忙,我们也去看看吧。现在我们就用好听的歌声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2、引出课件:马。“农场里的动物可真多,今天还有一位动物也来农场里做客了,我们听是谁?”

3、练习用手拍打马蹄的声音。“小马正朝我们走来了,听马蹄声真好听:一匹小马走来了,两匹小马走来了,许许多多小马走来了(教师手拍腿念儿歌)。”

二、用身体部位练习节奏。

1、幼儿模仿马蹄声。老师刚才的声音像不像马蹄声音啊?那你们也拍拍腿,让我们一起听听你们的马蹄声是什么样的?幼儿自由拍。

2、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马蹄声的种类:∣__∣,∣_∣。并集体练习。

预设一:“老师发现啊,我们小朋友都拍的不一样,有的是这样拍的——”请个别小朋友演示,集体练习。

预设二:“小朋友都是这样拍的,我们一起来试试,(拍主要节奏,),老师还听到过小马这样慢慢地去走路的,拍另一种节奏,我们一块儿来学一学。拍节奏。

3、启发幼儿运用各种身体感官来模仿马蹄声。“还有哪些身体部位可以发出马蹄的声音来?”(手、脚、嘴)教师带幼儿分别用不同的部位练习节奏:∣__∣,∣_∣。

4、游戏:小马儿歌。附儿歌:小马摇着尾巴,哒哒哒哒去玩耍,东边跑跑,西边跑跑,哒哒哒哒,真快乐。

“老师发现你们可真像一群小马,现在啊,你们就是一群可爱的马宝宝,老师呢就是你们的马妈妈好不好,现在跟着妈妈一块儿来玩个游戏。”带幼儿念儿歌,做动作。

三、小马去运粮。

1、情景引入:刚才我们去农场玩了,发现农民伯伯种了很多粮食,太忙碌了,那我们去帮他把粮食给运回去,好不好啊?(好)

2、出示路途及路标课件。“我们运粮食是时候要经过很多地方,我们一块儿看大屏幕。(山坡、森林、小路)经过这么多地方,很容易迷路的,那我们应该怎么走才不迷路?(地图,路标)森林里给我们准备好了音乐路标。

3、练习图谱(路标)节奏。∣__∣(手),∣_∣(手)。

4、去运粮。让幼儿跟音乐看图谱打节奏。前两遍用手,最后一遍让幼儿用脚走(小马跟着妈妈去散步)。

四、分角色进行演奏。

1、出示脚印图谱,引导幼儿认知。“我们走过了这么多地方,妈妈发现一路留下了很多脚印,我们一块儿来看大屏幕。”

2、幼儿、妈妈分别看图谱练习节奏。并比较妈妈和宝宝的脚印走起来有什么不同。“两遍的脚印一样吗?脚印是谁走的?”

3、幼儿尝试合奏。“现在老师跟你们玩一个切西瓜的游戏——玩游戏。这一半宝宝你们来做马妈妈好不好,这一半宝宝你们继续是马宝宝。那我们跟着音乐一块儿出发吧。”让两拨孩子分别站在自己图谱前随音乐拍节奏。

五、结束。

1、引出乐器:“我们身体的很多地方都可以发出好听的马蹄声,有好多的乐器也可以发出马蹄的声音,下次来我们就拿着乐器区运粮

2、随乐曲《赛 马》出活动室。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把粮食送到更远的地方去。

篇8:公开课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感应特定音型。

2、乐于尝试创意造型及律动即兴模仿。

3、体验音乐活动的愉悦并大胆在集体中表现。

【活动准备】

1、图片、唱名卡;

2、各式道具,有:布球、花环、琴槌、软垫

3、乐器:鼓。

教学队形:坐位—半圆形;站位—圆形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定位为熟悉音乐旋律,感应特定音型。

2、教学的难点则确定即兴动作创作。

【活动过程】

(一)暖身造型活动。

1、幼儿自然进场和教师打招呼,坐在椅子上。(运用手势下行姿势打招呼“小朋友好”“男孩子好”等)。

2、教师转身戴上“老树怪”的头饰,口中点数“1、2、3、变”,伴奏的老师敲三次鼓边,最后敲鼓面。

师:我是老树怪,跟随鼓点走。鼓声速度均匀,4拍一组,第4拍老树怪定造型,做各种表情,并询问幼儿:“是什么表情?”并请个别幼儿来试试。

3、老师伴奏,学生听鼓点做律动。引导语:我们一起来和老树怪玩玩,看看谁走的动作和大家的不一样。幼儿造型时教师可以拍照的形式给予鼓励。(可根据实际情况,如幼儿掌握不错,可鼓励两人一组造型)

(二)唱名。

1、老师指唱唱名卡,幼儿持布球指唱。(唱名卡事先贴好在白板上)

引导语:老树怪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礼物。

2、出示唱名音阶。教师在钢琴上定出C调的d,练声2遍,注意匀速。

3、教师有意识以慢速和幼儿逐个找出“d,t,l,s”的四音唱名音阶练习“上下行”两遍。提问幼儿,帮助巩固上下行的认识。

4、旋律模唱。单个唱名练习,教师利用钢琴由慢速到匀速,幼儿哼唱。

篇9:公开课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的气氛,能大胆地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快慢节奏。

2、初步掌握“塔|踢踢|塔|空”的节奏型。

【活动准备】火车图谱,小雪花片16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火车)小朋友,你们看沈老师请来了谁和我们一起来学本领呢?(火车)

你们一定很想和小火车学本领吧!好,沈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你们想听吧?可是沈老师有要求的噢?请你仔细地听一听音乐,想一想小火车会做哪些事情呢?

二、初步感知乐曲(第1次完整欣赏乐曲)

1、谁来说一说,你听到小火车在干嘛呢?没有听出来,没关系,那沈老师来说一说吧,我有听到小火车在呜呜的鸣笛噢?告诉你我是怎么听出来的吧!沈老师听到音乐呜呜的时候,我就知道小火车进火车站在鸣笛了。(听第一段乐曲)

2、(第2次全曲欣赏一遍)现在沈老师请你再来仔细的听一听,想一想,猜一猜小火车在干嘛呢?(招呼乘客上车、火车开动)

(1)教师跟音乐表演

第一段:手做动作,鸣笛两次

第二段:配合歌词:火车要开,快快上来

第三段:慢速前进——渐渐快速前进(教师双手拍膝盖根据节奏由慢到快)

3、分析乐曲,大胆的用肢体动作表现。

(1)刚才很多小朋友都听出火车在鸣笛了?火车鸣笛几次呢?你想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跟音乐我们来一起试试)

(2)在招呼乘客时,列车员是怎么说的呢?(火车要开,快快上来)我们看看它的节奏是怎么样的!感知塔|踢踢|塔|空”的节奏型。(结合图谱)我们一起听听有几个塔|踢踢|塔|空(教师和幼儿跟着音乐一起拍手练习)

(3)乘客都上火车,火车一开始是怎么样开的呢?(接着火车又怎么开的呢?你想用什么动作来表现火车开动呢)?(教师和幼儿跟着音乐一起用肢体动作来表现)(结合图谱)

4、跟着乐曲,大胆地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的快慢节奏。

三、全曲欣赏

1、火车在途中往往要有停靠站,听听,这首曲子里有几个停靠站;你是怎么听出来的或者你是怎么知道的?(哪句乐句是火车停靠的时候)

2、幼儿变成一列火车,进行全曲律动

四、结束活动

现在,我们的小火车要开走了,鸣笛就用挥手的动作跟客人老师再见吧!

篇10:公开课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游戏目的:

1、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增进幼儿间亲密的情感。

2、倾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不同。根据音乐旋律和节奏匹配动作,遵守游戏玩法与规则。

3、引导幼儿探索在双圈上如何交换玩伴的方法,增强幼儿间的合作能力及创造能力。

准备游戏:

音乐《伙伴舞》、地面设好双圈图案。

游戏过程:

一、体验游戏:

1、听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开火车进入活动场地,根据音乐的变化做相应的动作,熟悉音乐的旋律。

(1)请幼儿说说听《伙伴舞》这个音乐旋律的特点。(时快时慢、

(2)回忆开始入场时做的动作。

2、增加难度进行游戏《两小无猜》:教师向幼儿解释“两小无猜”的意思——一男一女从小在一起玩耍,两人十分要好,非常亲密。

3、教师讲述游戏玩法及规则。

(1)第一小节游戏规则:让我们开成小火车,让我们开成小火车,让我们开成小火车,开开开开停。(音乐停时,两个小朋友抱起来)

(2)第二小节游戏规则:让我们找个好朋友,让我们找个好朋友,让我们找个好朋友,大家一起来跳舞。扭扭拍拍拍跳跳拍拍拍朋友再见上火车啦!

(A段音乐第2乐句停一定要找到朋友。B段音乐一男一女两个好朋友在一起做动作,音乐结束游戏停止。)

二、师生一起探讨如何在圈上找朋友。

1、到双圈上两个小朋友合作游戏。

2、探索不同玩法。教师:“刚才我们是固定的小朋友,下面我们交换伙伴玩一玩好不好?”

圈上找朋友可以探索出由易到难很多种方法:

(1)男孩不动,女孩顺时针依次移动一个小朋友;(第一段音乐)

(2)女孩不动,男孩绕着走;(第二段音乐)

(3)两个圆圈顺逆时针同时转动。(第三段音乐)

(4)用第四段音乐连续交换伙伴。

3、跟着音乐运用三种方案完整交换一遍。

此环节可视幼儿现场所想到的进行改动。

游戏结束。

篇11: 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逛公园》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逛公园》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乐曲的结构,以及连贯流畅的旋律。

2、能注意倾听同伴的'歌声,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歌声。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了解歌曲内容。

提问:先是谁陪谁逛公园的?(先是爸爸,接着爸爸带妈妈逛公园;妈妈带着小弟逛公园,最后我不带小猫去公园),那么你的心情会是怎样呢?(快乐)为什么我不带小猫去逛公园啊?(因为它不捉老鼠)

2、演唱歌曲

(1)教师示范唱歌曲。

(2)教师带领幼儿琴声学习演唱歌曲。

3、儿随歌曲旋律唱歌曲。

(1)听着音乐,幼儿轻声哼唱歌曲,注意歌词与乐曲旋律的匹配。

(2)幼儿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能表现出歌曲诙谐、幽默的情趣。

4、全体幼儿跟音乐齐唱。

反思:

《逛公园》是一首愉快而又带些诙谐有趣的歌曲,节奏明快,根据活动目标主要是让幼儿注意弱起拍唱,并能拍准重拍,能在重拍处及时带人。在活动中不仅要学唱歌曲还要按照规则游戏,还要注意圆圈的顺逆时针走,对于大班上学期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掌握的知识点还是蛮多的。

这个律动的加入可能会延长课堂时间,如果加入律动,可改为边唱边走,拍准强拍,也可作为课前准备。教师第一次范唱可改为清唱,让幼儿听清楚歌词。钢琴伴奏声音一定要低一些。在游戏中教师一定要清楚强调“带人”的规则――在第一强拍处。角色表演唱这部分可放在前面学唱歌曲时,放在后面会影响幼儿游戏的投入。游戏处应注意对幼儿情绪的收放自如,对于猫抓住了老鼠也应给写奖励(贴花纸)。当猫捉老鼠时教师应关注好“爸爸、妈妈、小弟”,从而不至于让他们感到冷场。

篇12: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熊出没》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熊出没》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够根据音乐的节奏做动作,表现角色的特点。

2、尝试用韵讨论、协商、练习等方法,在团队中合作进行游戏。

3、遵守游戏规则,体会合作游戏的快乐。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图片:熊大、熊二、光头、枪。

2、贴标志线:两条绿色,中间二条红色。

【活动过程】

一、教师表演韵律、分层次熟悉音乐,尝试进行动作匹配。

1、教师表演,出示图片,猜测动作。

2、师幼共同听音乐,进行动作的匹配。

3、讨论“想一想”的动作与音乐的匹配,再次倾听音乐。

4、讨论“走路”的动作与音乐匹配,进行节奏的练习。

二、运用层层递进的方式,探索游戏的规则。

1、教师和一个幼儿的示范游戏。

2、一个幼儿和一个幼儿的示范游戏。

3、两个幼儿和两个幼儿的示范游戏。

两个人怎样才能最后摆出一样的动作?(商量好)

4、两组幼儿练习在规定乐句内商量最后的统一动作。

5、两组幼儿随乐游戏。

三、随乐游戏,探索策略。

1、探索游戏中角色的变化:组长的任务。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商量好出最后什么呢?

2、游戏中的队形变化,由直线变为圆圈。

商量好的结果,怎样又快又准确的通知给组员,还不能被其他人看到呢?

3、邀请客人老师游戏,生成高级榜样。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小百科:熊出没:《熊出没》是深圳华强数字动漫有限公司出品的系列动画片中的第一部,丁亮、邢旭辉导演,武斌、侯喆编剧。该片主要讲述了森林保护者熊兄弟与破坏森林、采伐原木、占领土地开发创业实验田的光头强之间上演的一幕幕搞笑对决的故事。

篇13:《我的小花园》大班音乐教案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图谱教学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唱准弱拍起唱的歌曲,发展幼儿的节奏感。

3、感受歌曲清新、优美的特点。

二、活动准备:

1、花园情景图一张,节奏谱若干,图谱一张;

2、录音机一架,磁带一盒,钢琴一架。

三、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律动《新疆舞》入室

2、发声练习《逛公园》,要求愉快地演唱并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3、节奏练习:

我的花园种满了什么?(鲜花)

0//0/

――――――

0X/XXXX/X0

――――――

这里有什么颜色的花?(白花)

0//0

――――

0X/XXX/X0

――――

那里有什么颜色的话?(红花)

0//0/

――――――

0X/XXXX/X0

――――――

(二)结合图谱,理解内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2、师有表情地示范清唱一遍歌曲,表现歌曲清新、优美、舒畅的特点。

3、提问:听了刚才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三)学习歌词,掌握节奏。

1、幼儿完整跟读。

2、分句朗诵并根据歌词用体态节奏表示。

3、幼儿根据图谱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四)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按旋律朗诵歌词。

2、提醒幼儿注意休止符,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3、认识图谱中“”(连贯)“”(放声唱)“”(弱拍起唱)的符号。

4、重点练唱弱拍起唱的句子,引导幼儿利用打拍子的方法帮助掌握并唱准音。

5、幼儿练唱,采用合唱、轮唱、分组唱、个别唱等形式学唱歌曲。

(五)幼儿复习舞蹈《拾豆豆》。

(六)律动《兔子舞》出室。

篇14:《我的小花园》大班音乐教案

这个星期我们进行了主题《大树和小花》,而“我的小花园”是这个主题下的一个艺术活动,这是一首节奏轻快、有趣、优美的歌曲。花园里的`情景通过歌曲的形式唱出来,对于幼儿来说非常有兴趣。这首歌曲在教学中,要求幼儿用欢快的情绪来演唱,那么教师用自身的情绪来调动幼儿的情绪这一点非常重要。歌曲中休止符处要唱出跳跃的感觉,是幼儿学唱这首歌曲的难点,需要教师利用适当的方法来引导幼儿唱好这首歌曲。

在教学活动中,我利用歌词图谱法,孩子们很容易地理解了歌词并记住了歌词。这首歌曲歌词浅显易懂,却描绘出美丽的自然风光。再通过图片的介绍,让幼儿去发现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充分体现歌曲中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在活动中,我还用游戏的方式串连活动,活动中预设了花儿开了、花儿在哪里几个小游戏。孩子们跟着音乐的旋律表现了一朵朵美丽的花儿开放的情景,也充分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

纵观整个活动过程,我发现孩子们做了游戏忘了唱歌,把幼儿的情绪再调动一些,让幼儿在游戏化的活动中更能表现自己。

篇15: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小花园》

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小花园》

活动目标:

1、通过图谱教学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唱准弱拍起唱的歌曲,发展幼儿的节奏感。

活动准备:

1、花园情景图一张,节奏谱若干,图谱一张;

2、录音机一架,磁带一盒,钢琴一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律动《新疆舞》入室

2、发声练习《逛公园》,要求愉快地演唱并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3、节奏练习:

我的花园种满了什么? (鲜花)

0 / / 0/

DD DD DD

0 X / X X X X / X 0

DD DD DD

这里有什么颜色的花? (白花)

0 / / 0

DD DD

0 X / X X X / X 0

DD DD

那里有什么颜色的话? (红花)

0 / / 0 /

DD DD DD

0 X / X X X X / X 0

DD DD DD

(二)结合图谱,理解内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2、师有表情地示范清唱一遍歌曲,表现歌曲清新、优美、舒畅的特点。

3、提问:听了刚才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三)学习歌词,掌握节奏。

1、幼儿完整跟读。

2、分句朗诵并根据歌词用体态节奏表示。

3、幼儿根据图谱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四)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按旋律朗诵歌词。

2、提醒幼儿注意休止符,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3、认识图谱中“ ”(连贯)“ ”(放声唱)“ ”(弱拍起唱)的符号。

4 、重点练唱弱拍起唱的句子,引导幼儿利用打拍子的.方法帮助掌握并唱准音。

5、幼儿练唱,采用合唱、轮唱、分组唱、个别唱等形式学唱歌曲。

(五)幼儿复习舞蹈《拾豆豆》。

(六)律动《兔子舞》出室。

活动反思:

歌唱活动是幼儿园艺术表现中最通俗、最普及、最容易让幼儿所理解和喜爱的,也是最富有感染力的一种表现形式,设计这次音乐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幼儿认识音符,体验作品中的幽默的情趣,从而激发幼儿乐唱、会唱、自主唱的意识、并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篇16: 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夸夸我》含反思

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夸夸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唱歌曲,能按照歌曲旋律、节奏仿编新的歌曲。

2、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各自的长处,感受仿编过程的快乐。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欣赏图片

小班的郭老师画了许多画,我用相机拍下来了,小朋友们想看吗?(逐张播放图片)

二、学习说歌词

1、学习前两句

郭老师的画画的怎么样?我很想夸一夸她。

-----教师用歌词有节奏的'夸郭老师,重复夸2-3遍。(小班的郭老师本领大,她画的作品真是顶呱呱)

-----你们听清楚我是怎么夸的吗?我们一起来夸一夸。

2、学说旁白部分

-----提问:刚才郭老师的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呀?

小结:画了一只小鸟在天上飞,画了一个喜洋洋在骑滑板车,画了........

-----我们来挑两张画向大家介绍一下,我来问,你们来答好不好?

用节奏问答:画的什么呀?画的什么呀?画一个圣诞老人送礼物,画一个光头强砍大树。

3、学习后两句

-----郭老师的画画的这么棒,我们叫来更多的小朋友和我们一起来夸夸她吧!

-----我们试试用节奏来叫来更多的人

大家快快来呀,大家快快来呀,我们大家一起都来把她夸。

4、从头到尾完整夸一遍

三、学唱歌曲

-----老师今天真是越夸越有劲,我们唱着来夸好不好?

-----完整唱歌曲2-3遍。

四、创编歌曲

1、替换旁白部分

我们试着换两张图片来夸一夸郭老师。

2、替换主人公、旁白

-----夸了半天郭老师,郭老师都有点不好意思了,我们来夸夸其他人好不好?

-----讨论:我们要夸夸谁?她有什么优点?

-----从讨论结果里提炼歌词,演唱。

-----以此方式轮流夸班内不同幼儿,夸谁谁站在半圆中心。

五、结束活动

总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点,我们平时要多看到别人的闪光点,大家在集体中和睦相处。

【活动反思】

一次区角活动时,幼儿在玩的同时不停的互相告状,我很苦恼。为了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在集体活动时和睦相处我特意设计了本节活动。按照歌唱教学的基本模式设计了本节活动。

活动开始我以图片导入,让孩子们通过画面对郭老师产生崇拜感,由于大一班的电视机与本班不同,播放图片时我很陌生,操作不熟练致本环节有些冷场。活动中幼儿夸得很尽兴,尤其是站在半圆中间的幼儿更是自信心十足,这时口袋里的手机没完没了的响个不停,我才意识到忘了将手机调为震动,影响了活动气氛。

通过活动幼儿对自己多了一份自信,也能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别人的优点,活动效果不错,希望今后班内集体活动中能多一些宽容和笑声。

【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我的小花园》含反思】相关文章:

1.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跳绳》含反思

2.幼儿园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花园王国》含反思

3.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落下来》含反思

4.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神奇的小细管》含反思

5.幼儿园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小毛驴》含反思

6.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喜洋洋》含反思

7.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星星》含反思

8.幼儿园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加油干》含反思

9.幼儿园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昆虫音乐会》含反思

10.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参观飞机场》含反思

下载word文档
《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我的小花园》含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