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几何形体乐园大班教案

几何形体乐园大班教案

2023-07-22 08:19:5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吱吱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几何形体乐园大班教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几何形体乐园大班教案,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几何形体乐园大班教案

篇1:几何形体乐园大班教案

几何形体乐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不受大小,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辨认几何形体,并分类。

2、通过游戏认识生活中的几何形体,体验游戏的'的愉悦感。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

2、幼儿玩具,

3、生活中物品,

4、练习卡片,

5、音乐律动。

活动过程:

一、热身,音乐律动《公共汽车》

师:老师收到了几何形体乐园的园长,给小朋友们发来的邀请函,请小朋友们去那里参观,老姐我们的小气车来了,请小朋友们上车,我们出发了。(播放音乐)

二、导入:情境导入(构建区和拼插区玩具混放)

师:不知道是哪位小朋友,玩完玩具没收拾好,请小朋友帮忙那收拾好,分分类摆放整齐。

提问:

1、小朋友们是怎么分类的?

2、构建区有哪些形体?(长方体,正方体,球体)三、练习:师:几个形体乐园的园长要和小朋友玩闯关的游戏,小朋友们有信心通关吗?过全关有奖品哦(勇士小勋章和一件形体礼物)1、第一关,课件,请幼儿观察图画上有哪些形体,并统计数量。(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2、第二关,生活中物品,老师说出一种形体,幼儿快速的找出行对应的物品,(可多次练习)并统计数量

3、第三关,练习卡,老师出示课件,幼儿根据课件提示在练习卡上练习(几何形体乐园练习片1、2)

小结:师:恭喜小朋友们过关,一会老师会发小勋章和礼物,现在老师要问小朋友,

1,我们今天到哪里参观了?(几何形体乐园)

2、在乐园里我们认识了什么几何形体?(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

活动延伸:

1、发现勇士勋章,和几何形体小礼物。

2、家庭小任务,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家中有哪些几何形体?并统计数量。(每位小朋友一张统计表格)活动结束:师: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跟几何形体乐园的园长再见,请小朋友们上车,我们要回家了!(播放开始音乐律动)

篇2:大班数学教案《感知几何形体》

大班数学教案《感知几何形体》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立方体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2.能开动脑筋设计制作教具。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正方体积木若干、同样大小的白色及彩色的正方形纸若干。

2.制作礼盒的平面图形若干、正方体的插片若干。

3.胶水及彩色水笔。

活动过程:

1.分组操作,感知正方体的特征

第一组:做礼品盒。用画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的图形纸,动手动脑做成礼品盒。

第二组:做数学角教具。“数一数,这块积木有几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的面,就拿这样的正方形的`纸,在每张正方形的纸上写1个数字或符号(+、一、×),写好贴在积木的每一个面上,供数学教学游戏用”。

第三组:让积木变漂亮。“这些积木旧了,你们数一数它们有几个什么形状、大小是怎样的面?”“请你选用大小、形状一样的彩色纸,把积木贴起来。”

第四组:插积木。用插片插出一个正方体。2.教师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小制作

(1)“礼品盒是什么形状的?数数看,它有几个面,大小是怎么样的?是什么形状的面?”

(2)“你们给数学角做的教具是什么形状的?它有几个什么形状的、大小是怎样的面?每个面有几个数字?”“用你们做的玩具,合在一起给小朋友出一道算术题好吗?”

(3)“这些五颜六色的积木真漂亮!数数看,一块积木用了几张什么形状的、大小是怎样的纸贴好的?你们把积木摞在一起吧。”

(4)“插了这么多积木,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插好一块积木需要用几块插片?插片的大小一样吗?一共有多少块积木?能用这些积木搭成一个大正方体吗?试试看。”

篇3:几何形体计算公式小学数学公式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几何形体计算公式小学数学公式]

篇4:几何形体的联想的说课稿

几何形体的联想的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九课《几何形体的联想》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美术课程中最新设计的创新思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在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部分首先指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本课据此设计,意在促进学生对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开发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依托学生熟悉的几何形体,引导学生进行兴味的联想和创意,进而将创意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学情分析

针对初一学生十四五岁的年龄特点,已经有能力认识立体的几何形体,再加上学生对素描的学习很感兴趣,本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造型表现能力非常有必要。

教学目标

1、认识几何形体,掌握其结构特点。

2、掌握形体变化的基本规律,发挥想象力,把几何形体组合变化组成画面。

3、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身边周围事物由哪些几何形体组成。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并了解各种几何体,掌握其结构。

2、能够从具体的形象概括为抽象形体,掌握其形体变化的规律。

3、能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分析,回归于生活。

教法学法:示范、欣赏、观摩、自主体验。

教具学具:

教具:课件、白板、水彩笔 学具:素描纸、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了上节课教学内容素描几何体锥形的内容,巩固了素描的五大调子的知识。分析了几张锥形结构的图片,内容包括自然风光-山、建筑、包装-瓜子袋、家具、工业设计-灯泡、水壶、灯罩、陶艺,为了使学生关注现实生活。

教学目的:以点带面,温故知新,引入本课内容,了解其他几何形体。

二、授新课

第一环节 欣赏

1、出示法国画家塞尚的话,即一切物体的形态都可以概括为几何形体。

2、通过对石膏几何体结构的分析,认识几何体。

3、通过欣赏俄罗斯绘画大师马列维奇的《雨后乡间之晨》,了解将画中的风景用几何形体概括的方法,理解自然中的形态。另加入几幅其它作品,使学生对这一艺术形式加深映像。

第二环节 示范

人可以概括为几何形体吗?试想可以分成几部分?各类似哪种几何形体?使用白板给学生示范了用圆球或立方体概括人体。向学生说明表现方法。

第三环节 学生课堂练习。

1、画大小不同的.圆联想到圆柱。

2、画大小不同的相似长方形联想到长方体。

3、画大小不同的相似三角形联想到三棱椎。

教师查看学生作业,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提升、拓展知识、推出透视概念,画教室(立方体内部)中的物体,这是一个难点,引出下一课的学习点。

教学反思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每一环节的连贯语不太清楚。

2、到示范和练习环节课堂秩序有些乱。

3、在示范环节有学生不能理解到位。

原因分析:

1、在表述上没仔细想,应该多提炼语言。

2、学生的注意力仅仅可维持20分钟左右。

3、学生年龄及个体差异,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多引导。

篇5:六年级《几何形体的体积》总复习教案

六年级《几何形体的体积》总复习教案模板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138页。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复习,加深学生对各形体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进一步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概括化的整理。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估测、测量、计算、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生活大数学”的现代教育观,并学会比较、分析、总结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3、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几何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

2、教学难点:灵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教具:

多媒体电脑平台、软件,鱼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景)

1、教师为学生营造感兴趣、愉悦、轻松的学习情景——为小金鱼搬家。

2、引出复习课题——几何形体的体积。

二、整理(提供材料)

(一)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1、长方体的体积。

(1)出示长方体鱼缸,倒水、观察、估测。

(2)测量,计算水的体积。

(3)复习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V=abh。

2、正方体的体积。

(1)倒水,把水倒成正方体。

(2)计算正方体形状的水的体积。

(3)复习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V=a

3、圆柱的.体积。

(1)倒水,测量圆柱的底面直径和水的高度。

(2)计算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复习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V=sh。

4、整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有没有内在的联系?(V=sh)

(二)圆锥

1、出示圆锥体鱼缸。

2、观察、回答: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V=sh÷3 )

3、复习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电脑演示:一个圆柱,圆柱变化成圆锥)

4、拓展。出示一个长方体,长方体也象刚才那样变化,那将是一个什么图形?它们的体积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电脑演示:一个长方体,长方体变化成四棱锥)

三、应用。(联系实际)

1、综合性练习

(略)

2、实践性思考。

出示一个“鼓形”鱼缸,怎样计算鱼缸里水的体积?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略)

篇6:《几何形体的联想》教学反思

《几何形体的联想》教学反思

本课的学习注重对形体的感受,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和联想创意的能力。通过解构一些形体,让学生学会透过表面理解形体内在的形态和构成。

通过对本课的教学,首先是对学生的感触,就是太低估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了!出乎意料的是学生能将不同的几何形体组合穿插在一起,创造出不同的.形象,学生能将简单的圆、长方体等变换成椅子、动物等的形象,很让我惊讶。当然了,在装饰方面还有点欠缺。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教学中导入和主体环节衔接的连贯语不太自然,显得有点突兀。

2、在示范环节我示范的内容太多,课堂秩序显得有些乱。

3、在教学中,我讲的内容有点多,未充分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和发言权,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做到:

1、在课下认真备课,顺教材,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多听,多学,多练。

2、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做课堂的主导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3、注意学生的个体能力差异。示范的环节主要示范有代表性的几何形体组成,其它的一些方式如:伸缩、变形、穿插、切割等让孩子来思考、讨论,同时也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设计,教师不能限制的太多,不能禁锢他们的想象,要让他们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

篇7:形体课教案

一、课题:

《小兔子乖乖》

二、教学任务:

1、学习《小兔子乖乖》。

2、复习巩固节拍练习组合、头部训练组合与勾绷脚训练组合。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小兔子乖乖》舞蹈训练学生的模仿能力。

2、通过舞蹈中的蹦跳步训练学生脚腕的力量和弹跳的能力。

3、复习巩固节拍练习组合,重点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使学生基本做到能随着音乐节奏拍手,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吻合。

4、复习巩固头部训练组合,训练学生颈部的自由灵活。

5、复习巩固勾绷脚训练组合,让学生在两人配合的过程中学会勾绷脚,同时训练了头部和手腕的灵活度。

三、具体教学过程:

1、教授《小兔子乖乖》舞蹈(约20~25分钟)

首先给同学们讲《小兔子乖乖》的故事,然后让学生们自己发挥想象力模仿小兔子和大灰狼,并请一名女生和一名男生上前戴上面具分别扮演小兔子和大灰狼。然后请同学们模仿老师的动作学习小兔子和大灰狼的动作。模仿小兔子时主要训练学生的蹦跳步;模仿大灰狼时主要注重训练学生的表情和神态的模仿能力。最后,由全班男生来扮演大灰狼,女生扮演小兔子,并选出模仿好的同学上前表演。之后,男女生再调换角色。

2、复习巩固两遍节拍练习组合(约5分钟)

3、复习巩固两遍头部训练组合(约5分钟)

4、复习巩固两遍勾绷脚训练组合(约5分钟)

篇8:形体课教案

教学目的:

通过让学生练习芭蕾舞站姿和芭蕾舞的手位脚位基本扶把动作来锻炼高2不是舞蹈专业的学生的形体让她(他)们有良好的体态和气质

准备活动:

以各关节为主,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关节损伤,增强各关节肌肉韧带的弹性和灵活性,促使大脑中枢神经兴奋、克服人体活动上的生理惰性,振奋精神。

教学过程

芭蕾站姿:挺拔舒展手,脚呈芭蕾一位站好注意呼吸和眼神

芭蕾手位:结合音乐教授学生芭蕾舞各个手位

扶把练习:通过扶把练习掌握身体各部位规范的单一动作,克服站立时的腰部无力向下的毛病,增强躯干的力量,增加腿部肌肉的力度、开度及灵活性。

1、擦地

2、蹲

3、小踢腿

组合练习:通过动作的单一练习和组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动作的协调性,是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放松联系:调整呼吸拉伸身体

下课前总结

篇9:中班幼儿进行几何形体教学之我见

中班幼儿进行几何形体教学之我见

幼儿进行几何形体初步知识教学是幼儿园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对幼儿进行数学方面教学的启蒙教育,内容应该包括数和形、空间和时间等方面.笔者根据多年的`幼儿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作 者:王小红  作者单位:如皋市长江中心幼儿园 刊 名:成才之路 英文刊名:THE ROAD TO SUCCESS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1 关键词: 

篇10:大班宝宝识字乐园教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识字兴趣,能够积极参与识字游戏。

2、培养幼儿参与识字游戏的规则意识。

3、学习人独生子“握”、“林”、“叼”、“海”、“学习”。

活动准备:

1、大挂图

2、大字卡

活动过程:

(一) 导入部分:复习导入。

出示大挂图,教师带领幼儿朗诵儿歌。 幼儿一边读,教师一边指着相对应的生字。

(二) 扩展部分:认读生字。

“小朋友你们看,在这张地图上有很多的字宝宝,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下红色的字宝宝,和他们来交个朋友。”

1、一一出示生字,通过分析字形来教幼儿认读。 (1) 因为小朋友们遇见新朋友都要和他“握手”,所以“握”字的偏旁部首是“扌”旁。

(2) 树“林”里有很多的树,树可以做成木头,所以“林”由两个“木”组成。 (3) 小狗用嘴叼东西,所以“叼”的偏旁部首是“口”旁。 (4) 大海里有很多的水,所以海的偏旁部首是“氵”旁。 (5)

人从小就要开始“学习”,所以“学”的下面是“子”字。

2、请幼儿分别用这些生字组词造句。 (1) 握:握手 握拳 握着 (2) 林:森林 树林 园林 (3) 叼:叼过来 叼着 叼走 (4) 海:大海 海边 海浪

(5) 学习:妈妈让我好好学习。

(三) 识字游戏,巩固认读。

1、“字宝宝排第几?”

游戏玩法:将生字摆成一行,分别在下面按顺序写上

1、

2、

3、

4、5,老师带领幼儿拍手,提问幼儿,如:“小朋友,我问你,握手的(握)字排第几?”小朋友拍手回答:“老师,我告诉你,握手的(握)字排第一。”

2、“谁不见了?”

游戏玩法:把生字放在黑板上,请幼儿闭上眼睛,老师悄悄把其中的一个字宝宝拿走,幼儿睁开眼睛,说出哪个字宝宝不见了。

3、“夺红旗”。 游戏玩法:将幼儿分成两组,面对面坐好。每组相对的幼儿为一队,按照顺序依次起立进行抢答,谁先说出老师手中的生字,谁就得一面红旗(画在黑板上),游戏结束,哪组获得的红旗多,哪组获胜。

活动延伸

将生字放入活动区,请幼儿自由组织游戏进行复习活动。

篇11:大班宝宝识字乐园教案

活动目标:

1.教幼儿认识书写的田字格,使他们知道田字格的上下左右位置的名称。

2.教幼儿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

活动准备:

田字格范样,4种小动物(鸡、鸭、鸟、牛)的小图片,每种动物各有红黄蓝绿4张(图片大小越为田字格的1/4),操作卡片《文字的“家”》

活动过程:

1.认识文字的“家”。

教师首先出示田字格范样,告诉幼儿,小学生学习写字就在田字格中写。接着,向幼儿展示若干小学生的田字格本,让幼儿自由观察认读田字格及格中的字 。

2.替动物找“家”

教师与幼儿一起观察分析田字格。提问:它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告诉幼儿田字格部分名称: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

接下来,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游戏“动物找家”,帮助幼儿巩固认识田字格,先将红黄蓝绿4只小鸡的图片分别放入田字格的上下左右各格,要求幼儿正确说出每只小鸡的各自住的位置。

然后用鸭、鸟、牛等不同动物图片替换小鸡的图片继续玩游戏,帮助幼儿掌握田字格的构成及其各部分的名称。

3、用实物帮助幼儿掌握田字格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幼儿操作)

4.帮助字找“家”。

在幼儿熟悉田字格结构之后,教师与幼儿一起重点认识理解文字在田字格里的布局。教师师范将“鸡”的虚线图形字卡画入田字格与幼儿边讨论模写连虚线“鸡”在田字格内的位置。

5.替自己的姓找“家”。

让幼儿分组拼搭出田字格,教师即兴在每张纸上(大小与田字格积木一样)写出自己的姓,要求幼儿把写有自己姓的纸片分别放在积木拼搭的田字格上,注意摆正位置。

篇12:大班综合《玩偶乐园》教案

大班综合《玩偶乐园》教案

活动目标:

1、巩固了解多种玩偶,初步认识杖头木偶;

2、尝试用多种废旧材料制作玩偶;

3、体验与玩偶做游戏及自制玩偶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玩偶若干(提线偶、指偶、手偶),杖头木偶一个;

2、布置好“玩偶剧场”活动场景、屏风、多媒体设备、音乐;

3、制作玩偶的废旧材料(纸盒、小药瓶、饭勺、信封等)。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学学小玩偶走路。

2、观看玩偶表演,了解玩偶的名称。

3、幼儿自由玩各种玩偶,了解玩偶的表演方式。

4、出示图表,巩固对各种玩偶的认识。

5、介绍具有扬州特色的杖头木偶。

6、讨论用废旧材料制作玩偶的`方法。

7、幼儿自制各种玩偶。

(为幼儿提供富有层次的操作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

8、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制的玩偶,与自制玩偶共同表演。

篇13:大熊猫乐园大班美术教案

大熊猫乐园大班美术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各种圆表现熊猫的基本特征,并用黑色和白色给熊猫涂色。

2、观察熊猫的图片,观察熊猫的外形特征,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动作姿势的熊猫形象。

3、喜欢熊猫,有保护熊猫的意识。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难点】

自己安排画面,添加相应的背景丰富画面

【活动准备】

1、幼儿的画纸、记号笔、油画棒人手一份。

2、熊猫的头、身体、脚、尾巴各4份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以猜谜活动为导引,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脑蛋圆圆的,眼睛黑黑的,身穿黑白衣,爱吃嫩竹子。

2、教师告诉幼儿熊猫是我国的.珍稀动物,是国宝,我们人人爱护大熊猫。

二、出示熊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外形特征。

1、提问:

(1)熊猫长得什么样子的?熊猫哪个部位的毛是黑色的,哪个部位的毛是白色的?

(2)熊猫的头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3)熊猫的眼睛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4)熊猫的耳朵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5)熊猫的身体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6)熊猫的四肢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7)教师总结:熊猫的头圆圆的,耳朵象半圆,熊猫的身体胖胖的,象个气球,四肢短短的,有点象椭圆形,它的身上有黑色和白色的毛。

2、老师这里有了熊猫头、身体、脚、尾巴,请小朋友上来放一放熊猫会有哪些姿势?

3、请3―4个幼儿上来摆放,大家一起学学熊猫姿势。

三、幼儿学习作画。

1、今天我们就要来熊猫。谁来告诉大家,熊猫是怎么画的呢?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在画纸上进行简单示范,让幼儿了解正面熊猫的基本画法。

2、教师引导幼儿想象不同姿态的熊猫。

教师:熊猫乐园的熊猫都在干什么呢?熊猫们会做什么呢?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绘画出1―2中不同姿态的熊猫。

四、交代要求,幼儿绘画熊猫,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

1、鼓励幼儿画出熊猫的不同姿态,并能想象一定的情节,如熊猫爬树、熊猫玩球、熊猫顶伞等。

2、提醒幼儿涂色时,要顺着一个方向轮廓线来回地涂色,保持画面整洁。

五、展示幼儿的作品,进行讲评。

让幼儿烁烁自己画的熊猫在干什么?并选出自己喜欢的图画,说说为什么?

【活动反思】

在日常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用此方法制作各种小动物,并应用于各游戏活动中。如:进行探索活动,用磁铁使熊猫动起来;语言角的故事表演(边听故事边摆弄各种小动物,加深幼儿对故事的记忆和理解);用于教室的环境布置(让孩子参与环境布置,体验成功的快乐)。

【几何形体乐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1.六年级《几何形体的体积》总复习教案

2.《几何形体的联想》教学反思

3.大班形体活动:运动雕塑

4.形体的组合教案

5.马兰花形体活动教案

6.饼干乐园教案

7.初中数学几何证明教案

8.形体教案 手位-摘果子

9.大班数学教案:圆柱体的乐园

10.大班游戏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动物乐园》

下载word文档
《几何形体乐园大班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