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游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雷人龙”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孔子游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孔子游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欢迎阅读借鉴。
篇1:《孔子游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孔子游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邵弘一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3.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一、复习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
二、精读课文:
1.反复轻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深的句子。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出示: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1)自由朗读。
(2)引导学生谈感受:这段话美在哪儿?写出了什么?
(3)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泗水春景这么美丽,所以孔子带弟子到河边游玩。齐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自由读,思考:
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水与真君子之间有那些相似的地方?
(3)“善施教化”后有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水的其它特点)
那你觉得能合理的补充那些特点呢?(心地善良、胸怀宽广、博学多才、孝亲敬长……)
(4)从中你有什么体会吗?
(孔子教育弟子做人,却没有直接进行说教,而是用水来打比方,巧妙地暗示弟子。孔子循循善诱、很聪明充满了智慧。)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8)分角色朗读3---9自然段。
出示: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1)自由读。
比较子路和颜回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你能不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有福同享”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这两段话。
(3)讨论:子路和颜回的性格你欣赏谁,不欣赏谁?
(4)孔子对子路和颜回的志向持什么态度?设想一下,孔子为什么这样做?(颜回、子路的志向表明了他们是一个真君子,孔子很满意。)
(6)分角色朗读课文10---17自然段
(7)孔子让学生在游玩中谈志向,你对这位大教育家又有何评价?
三、小结:
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孔子的故事,言论。
板书: 12孔子游春
哺育生灵――有德行
流必向下――有情义
看水、议水 穿岩凿壁――有志向 真君子
荡涤污垢――善施教化
篇2:《孔子游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孔子游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文中的成语,如:“意味深长”、“善施教化”、“司空见惯”等。
3.能运用“串词法”(成语)围绕课文内容说话,从而感知《孔子游春》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4.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论水”所蕴含的道理,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重难点:
1.能运用“串词法”(成语)围绕课文内容说话,从而感知《孔子游春》的主要内容。
2.能抓住关键词来体会孔子“论水”所蕴含的道理,并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前诵读的句子、六个成语、孔子论水的话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诵读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师:这些话是谁说的?(孔子。)
二、谈话揭题
1.谁能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一下孔子吗?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和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他为“天下之师” 。他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他的言行思想主要记录于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的《论语》。)
2.出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25前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同学们,这是1988年75位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首巴黎的时候发表的联合宣言中的一句话。读了这句话,感到自豪吗?让我们自豪地读读这句话。
过渡:那么,孔子到底有着怎样的智慧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孔子游春》这篇课文中去找一找。(揭题,读题)
三、寻找智慧
1.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或读不通顺的字或句子多读几遍。
2.抽读第2、8、10、16自然段,相机正音。
3.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文中的成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
(1)交流成语,然后质疑。
(2)现在老师选了6个成语,你能读正确吗?
出示六个成语:桃红柳绿、绿草如茵、司空见惯、意味深长、情不自禁、手舞足蹈。
(3)词语会读了,那么你能从这六个成语当中选择一些来说一说与课文内容、与孔子有关的话吗?
如:(1)泗水河畔,桃红柳绿、绿草如茵,孔子带着弟子们去欣赏美景。(2)孔子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说出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3)孔子和弟子们在泗水河畔谈论自己的志向,当孔子听到颜回的“志向歌”时,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
4.谁能用上六个词语来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5.浓缩这三句话,就是三个小标题,你能吗?——赏景、论水、言志。
6.根据小标题,快速将课文分为三段。(学生分段,交流。)
7.同学们,课文读通了,条理也理清了,下面我们就要到课文中去寻找孔子的智慧了。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看看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找到了孔子的智慧,并说说你的理由。
8.交流:找到了吗?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四、学习智慧
1.孔子说过,“仁者爱山,智者爱人”。意思是说,仁慈宽厚的人喜爱山,智慧聪明的.人喜爱水。孔子就是一位智者,他对水特别有兴趣。课文中他关于水的一番宏论,更是体现了他的智慧。请大家细细读读这段话,思考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讲的?
2.真君子是对品德高尚的人的一种敬称,而孔子认为“水是真君子”的理由是什么呢?
(指名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再板书。)
3.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细细读读这段话,抓住关键词来理解:水为什么是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是善施教化的?
4.交流A:水“有德行”
(1)水默默无闻,滋润万物,哺育众生,像君子一样无私仁厚。
(2)它哺育了谁?是啊,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真的要感谢水的大恩大德啊!
(指导朗读:请同学们怀着感激之情读好它!)
(3)其实,文章有一个地方就已经把水的这种德行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出来,不知你们发现了没有?(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这段主要写什么?)
(4)小结:正是有了水的滋润,才有了桃红柳绿、青青的草色、茂密的森林,才有美丽的大自然,有可爱的生命。看来水的确有德行,是个真君子!
过渡:为什么说水有情义呢?
交流B:水“有情义”
(1)水和顺温柔,真似君子温文尔雅恬淡的性情。
(2)理解“或方或长”:当水流进方方的池塘,它就是方的;当它流进长长的溪流,它就是长的,它改变了自己,适应了别人,处处为他人着想。)
(3)理解“流必向下”(从中读出了水的“谦虚”。)
(4)小结:水温和、善良、有情义,像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过渡:水不仅有德行,有情义,还有志向呢,从哪体会到的呢?
交流C:水“有志向”
1.水穿山岩,凿石壁,胸怀志向,多像君子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2.从“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让你想到了哪些成语?(百折不挠、坚强不屈、坚忍不拔、勇往直前)水就像胸怀大志、百折不挠的真君子。
3.指导朗读——
①水的志向是什么?(奔向大海、滋润万物、荡涤尘埃)
②多次相机引读:为了实现它,水穿山岩——
③ 小结:水胸怀大志、百折不挠,是个真君子。
过渡:水还是一个善施教化的真君子呢,你知道为什么吗?
交流D:水“善施教化”
(1)水能荡涤污垢,还万物本真洁净的姿态,多像教人求真求善求美的君子风范。
(2)万物入水,水能帮助洗刷污垢,这一点多么像孔子。孔子周游列国后,回到鲁国,专心搞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也就是说不管是谁,无论他是富贵还是贫贱,只要肯学习,孔子都愿意去教化他。孔子是一位善施教化的君子。所以说水是一个善施教化的真君子。
5.孔子这段话从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四方面说明水是真君子。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水还有哪些像君子的品性呢?请你当一回孔子,来赞一赞心目中的水。
出示:水,它好像。
小结:看来水真是真君子呀!
6.现在我们来看这一段话。出示改写后的话。
齐读,这段话和课文对照有什么不同?
孔子为什么不先说水的品性?(自己在思考,也引导学生思考。)
7.真不愧是教育大师呀!
8.孔子是一位智者,今天他仅仅是在谈论水吗?他论水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希望弟子们能以水来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真君子”。)你怎么知道的?(意味深长)理解词语
9.让我们一起来意味深长地读读这段话,读出孔子对弟子的嘱托与期盼。
10.孔子从司空见惯的水中能看出深奥的道理,这是一种智慧;他还能借水来教育弟子要做真君子,这又是一种智慧。(机动:让我们把他的智慧牢牢地记在心里)那么他的弟子们明白老师的用意了吗?咱们下堂课继续学习。
五、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第八自然段。
2.了解孔子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
赏景
有德行
孔子游春论水有情义真君子
有志向
善施教化
言志
篇3:《孔子游春》第二课时 之一
《孔子游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邵弘一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3.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一、复习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
二、精读课文:
1.反复轻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深的句子。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出示: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1)自由朗读。
(2)引导学生谈感受:这段话美在哪儿?写出了什么?
(3)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泗水春景这么美丽,所以孔子带弟子到河边游玩。齐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自由读,思考:
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水与真君子之间有那些相似的地方?
(3)“善施教化”后有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水的其它特点)
那你觉得能合理的补充那些特点呢?(心地善良、胸怀宽广、博学多才、孝亲敬长……)
(4)从中你有什么体会吗?
(孔子教育弟子做人,却没有直接进行说教,而是用水来打比方,巧妙地暗示弟子。孔子循循善诱、很聪明充满了智慧。)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8)分角色朗读3---9自然段。
出示: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1)自由读。
比较子路和颜回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你能不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有福同享”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这两段话。
(3)讨论:子路和颜回的性格你欣赏谁,不欣赏谁?
(4)孔子对子路和颜回的志向持什么态度?设想一下,孔子为什么这样做?(颜回、子路的志向表明了他们是一个真君子,孔子很满意。)
(6)分角色朗读课文10---17自然段
(7)孔子让学生在游玩中谈志向,你对这位大教育家又有何评价?
三、小结:
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孔子的故事,言论。
篇4:《孔子游春》第二课时 之一
哺育生灵――有德行
流必向下――有情义
看水、议水 穿岩凿壁――有志向 真君子
荡涤污垢――善施教化
《孔子游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5:《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初步感受孔子作为一位老师的伟大形象。
2. 依托课文重点语段,感受和理解水的品格,进而感受和理解君子的品格。
3. 能背诵课文第2、8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孔子作为一位老师的伟大形象。
教学难点:依托课文重点语段,感受和理解水的品格,进而感受和理解君子的品格。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课堂作业纸。
【教学时间】2课时,连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孔子游春》是一篇新编的历史故事。从题目上看,故事的主人公应该是谁呢?
生:孔子
师:一般来说,题目上出现的人名就是文章的主人公,学习时要特别注意。请读课题。
生:读课题
师:读课题时不要扯着嗓子,再读。
生:孔子游春
二、把握身份
师:预习了吗?
生:预习了
师:出示句子: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话?
生:(一生)读
师:从弟子的眼中,你发现孔子的身份是什么?
生:老师
师:出示句子: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话?
生:(一生)读
师:从中你得知孔子的身份是什么?
生:老师
师:出示句子: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话?
生:(一生)读
师:从中你又得知孔子的身份是什么?
生:老师
品读“课堂”
1、感知“课堂”
师: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呢?今天学习——
生:孔子游春
师:老师最常做的就是上课,他一定有“课堂”。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孔子的课堂在哪里?用“﹋”画出来。
生:默读课文,找句子。
师:找到的请举手。指一生
生:泗水河边
师:再找具体描写的句子
生: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盛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他甜蜜的絮语……
师:把这段话用波浪线画出。(发言完请自动坐下)一起读读这段话。 生:齐读
2、比较“课堂”
师:
我很奇怪:这是孔子的课堂吗?
生:是
师:和我们现在的课堂比一比,孔子的课堂没有什么?
生:孔子的课堂没有黑板,没有桌椅。
生:没有粉笔,没有电脑,没有屏幕-------
师:没有黑板,没有桌椅,没有粉笔,没有电脑,没有屏幕------这是课堂吗? 再读,边思考:他的课堂虽然没有黑板,没有桌椅,没有粉笔,没有电脑,没有屏幕------,但你找到了什么?
生:默读这段话
师:瞧,在孔子的课堂里有什么?
生:孔子的课堂里有阳光、泗水、桃红柳绿、草色青青、春风、琴声、森林---------(有—还有---)
师:这样的课堂,实在是太奇特了!在孔子的课堂里有(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变红词语)
生:读:阳光普照、桃红柳绿、草色青青、春风习习
师:这样的课堂没有----没有-----
生:只有-------只有---
师:大自然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
生:是她宽广的胸怀
师:茂盛的森林
生:是她飘逸的长发
师:温暖的太阳
生:是她明亮的眸子
师:和煦的轻风
生:是他甜蜜的絮语
师:多么美丽的课堂啊!(师生合作读)阳光
生:普照着大地--------
3、移情“课堂”
师:假如你在这样的课堂,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感觉很轻松。
生:我感觉很欢乐和自由。
生:我感觉很舒适------
师:多么轻松、欢乐、自由、舒适的课堂啊!(配乐)阳光
生:配乐读: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盛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他甜蜜的絮语……
师:(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变成诗的形式)配乐师生合作读。
生:配乐师生合作读。
4、感悟写法
师: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课堂!原来,他的课堂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一半是看到的,一半是想到的。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第一大题:
看到————,想到————;
看到————,想到————;
看到————,想到————;
看到————,想到————。
生:答题
师:谁来说说你填的?
生:一生答
师:这么美的课堂,不要这么着急读。师生合作读。
生:看到广袤的大地,想到她宽广的胸怀; 师:真美啊!
看到茂盛的森林,想到她飘逸的长发; 师:想象丰富啊!
看到温暖的太阳,想到她明亮的眸子; 师:多么形象啊!
看到和煦的轻风,想到他甜蜜的絮语。 师:充满诗意啊!
四、品读“课文”
1、感知“课文”
师:要上课,光有课堂不够,至少还得有课文。默读,找出孔子的“课文”在哪里?用“﹋”画出来。
生:默读、圈画。
师:谁来说说你找的课文?
生: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他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师:用波浪线把这段话画起来。默读思考,找出水的特点,在读懂的地方划一划,写一写。
生:思考圈写。(师表扬学生的好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2、分析“课文”
(通过假设品读“有德行”)
师:让我们走进孔子的课堂——水。(课件出示:这一段)看第一句,读 生:齐读第一句话: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篇6: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并辨别“泗水春景”中“飘逸”、“眸子”、“絮语”三个词语的表达效果,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及语段,感受孔子的语言中“先分述后总述”的论述方式。
知识与技能:
感受泗水河边的醉人春景,体会“孔子论水”这段意味深长的话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并从中受到启发,感受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情感与价值: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体会并辨别“泗水春景”中“飘逸”、“眸子”、“絮语”三个词语的表达效果,感受泗水河边的醉人春景。
三、教学难点:体会“孔子论水”这段意味深长的话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并从中受到启发,感受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四、教学准备:课前收集孔子的生平简介,运用演示幻灯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春)读。同学们,当看到“春”这个字眼的时候,你的脑海里闪现了些什么呢?想到哪些描绘春天的成语、诗句或者是精彩的片段了呢?
2.同学们,春天就是这样生机勃勃、多姿多彩、如诗如画,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带领弟子们去游春的情景。
板书课题,简介孔子
孔子,二千四百多年前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提到孔子,就不得不提《论语》,这是一部记录他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籍,千百年来被人们所传诵。
3、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4、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说
二、精读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过渡:泗水河涨潮了;孔子带领弟子们来游春,在泗水河畔他们看到了怎样的美景呢?
生说
2、出示幻灯: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①请大家小声地读一读这段文字,用心去体验、享受这美好的春光。
②这段话中有你不认识的字吗?
知道“袤”是什么意思吗?(南北的长度叫“袤”,“广”是指东西的长度。)广袤;指土地的长和宽。
“眸子”(本指瞳人,泛指眼睛。)
“飘逸”,洒脱,自然,与众不同;“习习”,形容风轻轻地吹;“和煦”,温暖;“絮语”,A、絮絮叨叨地说;B、絮叨(说话罗嗦)的话。
③扫除了这些拦路虎,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把这段话读得更加通顺、流畅。
同学们,这段文字我非常喜欢。读完一遍,我就忍不住读第二遍、第三遍,你们呢?再读
④看到那美妙的景象了吗?你们也喜欢这段文字吗?能把你们的阅读感受拿出来一道分享吗?
你感受到了什么?
春天是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你们看,金色的阳光,粉红的桃花,嫩绿的柔柳,青青的小草,再加上泗水的绿波,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多迷人人啊。
3、作者写春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明是春风,孔子却把它看成――(生补充);明明是大地,孔子眼里却成了――;明明是太阳,孔子看来就成了――。
4、瞧!这就是比喻的'魅力,能够把世间万物都写活了,写美了,写得就像是一首诗啊!来我们一起欣赏这如诗如画的美景!(齐读)
不知道同学们留意到没有,在这段话的末尾有一个省略号,我想这个省略号的作用大家一定明白。那么,你能通过想象,把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补充上吗?请看幻灯,同桌的同学讨论交流一下,我们可以把漫天的云朵、峻峭的山峰。绚丽的鲜花比作大自然这位伟大母亲的什么?
漫天的云朵是她洁白的裙子。
峻峭的山峰是她强劲的筋骨。(强劲的手臂、臂膀)
绚丽的鲜花是她迷人的微笑。(美丽的绣花鞋)
是她。(滔滔的江河是她流动的血液)
同学们,你们看,一个小小的省略号竟能引发我们这么多美妙而又神奇的想象
⑤感情朗读,引导背诵。
你能推荐一位同学把这段文字美美地读给大家听听吗?
二、研读3―9自然段 1、泗水河畔的景色那么美,可是孔子的心情却不在这儿,他在干什么?看水
2、他看出了什么?指名说
出示幻灯片2: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他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3.指名读,表扬:这段不好读,你读得很不错!
4.自读:其他同学也试着读读看。
4、孔子对水有着一番怎样的高见?(指名说)
5、板书:真君子
6、何谓君子?我们生活中也常说一些有关君子的话,你知道哪些?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7、水在孔子眼中不仅是“君子”,且是“真君子”,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默读此段,找出依据。
8、交流。
板书:有德行 有情义 有志向 善施教化
9.能听懂孔子的意思吗?
1、指导方法:不过老师相信大家静下心来,结合自己平时看到的、听到的,细细地揣摩,就一定能读懂。请大家静下心,提起笔,细细品,写出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只品一句、一个词也行。
2、生品读、批注。
3、。交流点拨:
①有德行 理――哪些东西离不开水?(师点出水的无私)指名该生读句。
②有情义 理――你见过方的水吗?但是把它装进长的瓶子里,它就变成?
随着地势的不同,水的形状又会发生哪些改变呢?句式拓展,
水流进湖泊,就成了( );水遇到悬崖峭壁,就化身为( );
遇到窄小的地势,就成了( );汇合在一起,奔腾而去,就成了( )
师点:有形却无形,水就是这样谦恭温柔。)请女生一起读句。
③有志向 不理。在学生谈完体会后,直接请该生/男生读出水的这种勇气与毅力吧!(3)水的“志向”
柔弱的水穿山岩,凿石壁时竟然“从无惧色”,让我们想到了滴水穿石的精神。水有一个志向,那就是奔向大海!。它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就不怕任何艰难险阻,。这就是流水的志向!同学们,我们谁来试着读出这柔弱的水,它的刚强!(练读、齐读)
④善施教化
从“荡涤”体会到水帮助别人把污垢洗刷得非常干净;“善施教化”告诉我们水特别善于教育别人。
在这里有一个词语同样需要我们好好体会――“万物”。通过这个词语你有体会到什么?(水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
万物入水,水都能帮其洗刷污垢,污浊的变得洁净,灰暗的变得明亮,其实孔子自己也就像水一样善施教化,孔子有3000弟子,不管是谁,无论他是高贵还是低贱,无论他是贫穷还是富有,只要他肯学习,孔子都愿意对其教化。孔子和流水一样,善施教化,都有着高尚的情操,谁来把流水的这一品质读一读?(练读: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
7.再次鼓励学生:同学们用心领悟,真会读书。了不起!
10、水只有这四点美德吗?还有哪些美德?(课件出示)思考并回答。
11、难怪孔子意味深长地说出了这样一段话,让我们一起感受孔子地意味深长。(配乐朗读)
12、解决第三问题省略了什么呢?
(1)我们想想,这儿省略了什么?
(2)是水的其它特点?也是谁的其它特点?
(3)是水与君子共有的特点,谁能补充的?(引导学生说水的或者说君子的其他特点。如:透明-纯洁;无边无际-胸襟宽广;
静静流淌→默默无闻;海纳白川-肚量大、包容等)
(4)小结:水具有那么多君子般的特点,由此看来――学生齐说“水是真君子啊!(读、评价,读出赞叹的语气)
(4)孔子的一番话深深地打动了弟子们的心,难怪弟子们听了无不惊讶。我们齐读第九自然段。
(5)孔子巧妙地用水打比方,来启发弟子做人,由此,你看出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平易近人,循循善诱)
三、论君―感受水与君子之间的联系
1.师:孔子仅仅是在谈水吗?他也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怀啊!②君子有德,君子如水,孔子的一言一行,也让我们看到了君子如水一样的风范!让我们读出对“真君子”的敬佩!
③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孔子的话语如太阳般温暖着我们,读出我们对孔子的敬意吧!
四、总结:
孔子竟能从这司空见惯的流水中悟出如此深刻的道理,真不愧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啊!他带弟子走进生活,走进泗水河畔,让一花一草含情,一树一木开口,一山一水育理,永生活这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教育弟子做人要做水一样的真君子!接下来他会向弟子们提出怎样的问题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共同学习。
五、精读10―17自然段
1、过渡:孔子总是想方设法开导弟子,他期待着每一个弟子都能成为真君子。于是,他兴致勃勃地和子路、颜回谈起了志向。
2、请同学们自己读10―17自然段,我们看看子路和颜回各有怎样的志向?用笔画出有关词句。
子路的志向是什么?谁来读子路的话?(出示12自然段)你准备怎样读?(评价,让大家感受子路直率、豪爽的特点)
(2)再来看颜回,他的志向是什么?谁来说(出示17自然段)。
联系孔子论水的话,说说从颜回和子路的志向中,你感悟到什么?
(子路乐善好施,有如水的哺育众生,有情有义;颜回希望成为不好表功的人,他的谦虚沉稳,正如水的和顺温柔。)
3、有志之人就是让人刮目相看,同学们有什么志向?想做一个怎样的人?
指名说,追问:你是怎么立下这一志向的)
(2)师:一言既发、驷马难追,请同学们牢记自己的诺言、志向,做个真君子。
4、听同学们谈志向,老师很开心;孔子听子弟说志向,他有什么反映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学生默读14―16,讨论交流。
(2)师小结:孔子对弟子的志向是一样的肯定、一样的欣赏。
5、师:如此美好的春光,如此动人的师生情,让我们感受到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出示17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通过课文的描述,你体会到了什么?(师生情谊浓,板书:师生情谊浓)该如何读出这浓浓的师生情谊啊?(指读,齐读,读出这份浓浓的情谊。)
同学们,喜欢孔子吗?孔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对待弟子是那样的和蔼可亲,教育学生是那么的循循善诱,他一生都在追寻着“品德高尚、有情有义、志存高远、善施教化”的“君子”形象。他是古代“仁师”的典范,真不愧为“万世师表”!希望同学们也能做一个真君子!
篇7: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一、学习汇报
1、说一说:“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可以看出孔子是个 的人;“竟”表达了学生 的思想感情。
2、写一写:模仿写句子
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盛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他甜蜜的絮语……
二、组织学习
1、继续精读课文:
出示: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自由读。
比较子路和颜回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分角色朗读这两段话。
3、讨论:子路和颜回的性格你欣赏谁,不欣赏谁?
4、孔子对子路和颜回的志向持什么态度?
5、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6、分角色朗读课文10---17自然段
7、孔子让学生在游玩中谈志向,你对这位大教育家又有何评价?
三、拓展练习:
本课中有不少成语给文章增添了魅力现在请同学们任选其中的两个造句。
(桃红柳绿、意味深长、司空见惯、情不自禁、
温文尔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手舞足蹈)
1、同桌交流、讨论。
2、指导造句,评议。
3、把句子写下来。
四、总结学法:
1、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论志向这三部分内容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
2、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五、学习建议
1、我想说:
(1)读完这篇课文,我们对孔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有了更多的了解,你喜欢孔子吗?你现在觉得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
孔子,您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师啊!
(2)面对这样一位仁人君子,一位充满智慧、和蔼可亲、对弟子循循善诱的好老师,()同学们一定有话想说。
2、走近大师,将孔子有关故事、言论告诉亲朋好友: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经典名言: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与人为善”。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3、这学期我们的课文中有许多老师的形象,如海伦・凯勒的老师安妮・沙利文、莫泊桑的老师福楼拜、《孔子游春》中的孔子,他们的教育方式怎么样?你喜欢吗?说说你的看法。
篇8:《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总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生生字词
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
2、孔子是什么人?你们还知道他的哪些名言?
3.揭示课题:孔子游春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每句话。
②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说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
出示成语:
桃红柳绿意味深长司空见惯情不自禁
温文尔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手舞足蹈
(3)指导书写生字
①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②引导评价,适当范写。(突出字的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及笔顺)
③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
四.默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体上写了几部分内容?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三部分内容: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论志向)
五.选择你所喜欢的那一部分,读给同桌听。
六、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及本课中的成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第八自然段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
2、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
1、分组听写词语
1)阳光普照桃红柳绿翩翩到来草色青青绿草如茵
2)波澜起伏不知疲倦奔流不息荡涤污垢善施教化
3)意味深长温文尔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手舞足蹈
2、利用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泗水河边的真美啊,令我们如痴如醉!可是,同学们知道吗?孔子的`心情却很不平静。他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
二、解读“游春”,识君子
1、浪漫的泗水春景让人赏心悦目。孔子有句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不论是波平浪静还是汹涌澎湃,不论是潺潺细流还是浩浩荡荡,不论是清水一泓还是烟波浩淼,都能让孔子这样的智者流连忘返。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又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第3——9自然段,找出孔子那充满智慧和灵性的语言。
2、交流
出示“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水是真君子啊!”(指生读)
3、理解这句话
1)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水是真君子啊!)
2)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联系孔子的话想想填填。出示:
水是真君子,好像有德行,因为
水是真君子,好像有情义,因为
水是真君子,好像有志向,因为
水是真君子,好像善施教化,因为
3)你能围绕其中的一点说说你的理解吗?
4)这段话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5)事实上,孔子的这番话是有感而发的。是眼前的水,调动起了他这么多的感概!找一找,孔子眼前的泗水是怎样的?试着揣摩孔子的内心,把孔子没有表达的内容表达出来。
6)水,生活中随处可见。课文中用了那个成语?
7)让我们走近这位“真君子”,去感受它的伟大。(齐读这段话)
8)哪些人是君子?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一说吗?学生交流
4、其实,孔子就是一位真君子
交流对孔子的认识和理解
5、齐读第8自然段
三、领悟用心,指名志向
1、孔子意味深长地给弟子们谈水,弟子们领悟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9——19自然段,边读边想。
2、交流
1)子路是怎样回答老师的询问的呢?能把他的志向和水的品质联系说说吗?子路的话该怎么读呢?(子路:像水一样有情义,和顺温柔、和朋友有福同享。朗读时要表现子路是歌急性子)
2)颜回呢?(像水一样默默无闻,滋润万物,不为自己表功。朗读时要表现颜回的温文尔雅)
3、同学们,假如我们跨越千年,来到了泗水河边,来到了孔子的身边,成了孔子的一名弟子,你能谈谈自己的志向吗?
四、拓展阅读,亲近孔子
1、孔子是一位不凡的老师,他循循善诱,利用大自然的一切来教育学生。孔子一生中留下许多经典的名句,被他的学生收集在《论语》一书中。“练习7”中就有孔子的名言。
2、出示孔子论学习的名言,学生诵读、积累。
板书设计
23孔子游春
循循善诱有德行
充满智慧有情义真君子
有志向
善施教化
篇9:《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凭借文字,入情入境,感受泗水河边浓浓的春意。
2、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走进孔子高尚的精神世界。
3、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和艺术气息,感受语文学习的博大和美丽。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吟春诵春,引入春景。
1.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首歌吧。会唱的跟在后面唱,不会的哼哼也行。
2.春天,仿佛是大自然的精灵,总是在我们不经意间,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妆点着世间万物。你们能找到春天吗?“春回大地千山秀”,中国还是一个文化的国度,你能从诗歌之中找到春天吗?
3、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中,也有一段写春的语句,找出来读读看,看什么地方打动了你,拨动了我们的心弦。
4、出示: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1)说说,感动你的是什么?哪个词?
(2)在作者的笔下,大自然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引导想象,描述自己脑海中的形象。
(3)在你的想象中,大自然还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导读:这是一位美丽的母亲……这是一位多情的母亲……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4)配乐朗读。
(5)读到这个地方,我不禁想起了我最喜爱的一首歌,或许,我们在欣赏完这首歌后,我们对这段话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歌曲:《多情的土地》
(6)再读课文。
(7)过渡:这么美的春景,一定也激起了同学们对春天的美好回忆和无限向往,这位伟大的母亲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赞颂的地方。我们也能用这诗一般的语言赞美她吗?
是她()的()
()是她()的()
(二)孔子论水
过渡:就在这美丽的泗水河畔,15前的一天,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来这儿尽情地游玩。他们在游玩之时都谈论了些什么呢?
(1)了解一个人的心灵世界,走进一个人的心灵世界,读读他的话,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让我们凭借着孔子的话,走进孔子伟大的精神世界……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2)指名读。
(3)你知道孔子的这番宏论是围绕哪两个字来展开的吗?
(4)你又知道孔子的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吗?
(5)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呢?孔子看出了水有哪四种精神?
(6)你能围绕其中的一点说说你的理解吗?
(7)相机指导朗读,引导深入理解。
(8)同学们,孔子仅仅赞美的是这泗水河里的水吗?他赞美的是水的精神,更准确地说是诸如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教化等等等等这样被他称之为“君子”所具有的精神。
(9)什么是君子?那是堂堂正正的人,那是壮怀激烈的人,那是虚怀若谷的人……孔子一生都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征程中完美着、践行实自已这颗“君子”的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0)同学们,孔子,这是单单说给学生们听的吗?不,他也是说给自己听的呀,那也是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啊。说这句话的时候,孔子47岁。一个四十七岁的人还对自己精神的修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是多么了不起啊。
(11)也正是孔子这伟大的精神,赢得了历史的高度评价——(出示)
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呢?
(12)还记得课前听的《论语》吗?这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语录的,这是我们中华儿女宝贵的精神食粮,想读吗?让我们一起来读。孔子还有一句话: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四、教学结束:
让我们带着对孔子的崇敬,再读一遍。
篇10:《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语言,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
2、熟读课文,能揣摩课文前后的联系,感受文中洋溢着的深情。
3、初步学会批注式阅读的方法。
4、会借助互联网自主学习并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由“春”导入
1.说春天的词语猜季节。
鸟语花香绿草如茵万象更新繁花似锦…………
2.板书:春
3.扩展春天的词语、诗句等。
二、思考。
1.板书课题。
孔子游春
2.你想了解些什么?
三、听朗读,初步感知课文。
演示课件。(配乐朗诵)
四、交流、反馈。
你听明白了什么?
(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
五、还有很多问题,你打算如何解决?
1.借助网络,自主学习。
2.自主选读,感悟语言、批注阅读。
板书:阅读的感受、发现的疑问、提出的挑战
(学生自主选读,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体现教为学服务。)
3、交流。
六、教学:“泗水春景”
今天是一个好日子,我们不紧迎来了听课的老师,连“泗水旅游公司”的经理也赶到了这里。
我就是“泗水旅游公司”的经理,我们这里景色优美,眼看“5.1”黄金旅游就要到了,可是还缺导游,听说金南中心小学六(3)班的同学不但人长得潇洒、美丽,而且能说会道。今天我是来招聘导游的。
你们想不想报名参加导游竞聘?
我们怎样才能做好导游?
(1)学生读2节。
(2)指名读课文。
(3)设计导游词。
(4)学生交流。
(5)大家表演精彩极了,本公司决定,全部录用。
(在学生自主选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语言表达的意境美,表达方式的美,更好地诵读好这段文字。)
七、学习字词。
八、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回家你打算作些什么?
篇11:《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二、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片。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
2、孔子是什么人?你们还知道他的哪些名言?
3、揭示课题: 孔子游春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每句话。
②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说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
出示成语:
桃红柳绿意味深长司空见惯情不自禁
温文尔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手舞足蹈
(3)指导书写生字
①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②引导评价,适当范写。(突出字的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及笔顺)
③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
四、默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体上写了几部分内容?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三部分内容:泗水春景孔子论水 师生论志向)
五、选择你所喜欢的那一部分读给同桌听。
六、作业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第一、二题
篇12:《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语言,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
2、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所蕴含的道理,领会孔子的教育方法,感受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3、感受孔子的师者魅力,初识孔子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
难点是孔子论水的话中所蕴含的道理,重点则领略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感受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课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赏景)(论水)(言志)。
今天就让我们回到2500年以前的.泗水河畔,追随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去感受那里融融的春意,去聆听圣人的教诲。
二、自主学习
学习板块(一)-------赏景
1、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
(1)这段话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出了泗水春景的美?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读一读。
(2)段末的省略号省略了 ,我也能试着补充。
2、展示交流
(1)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
(2)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 茫茫的大雾是她迷人的面纱;绵绵的细雨是她激动的泪水……
(3)感情朗读。
学习板块(二)--------论水
1、默读第8段孔子说的话,思考: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双横线画下来。
(2)孔子认为真君子和水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3)静下心来,走到字里行间,看看你对水的哪种品性感触最深,说说自己的理解。
(温馨提示:你可以联系咱们学过的有关水的课文、名言、诗句等等,来谈谈自己的理解感受)
2、展示交流:
(1)A有德行
从“哺育”“一切生灵”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想到了母亲,想到了世间的万物的生长离不开水……)
师创设情境:没有水,就没有——
没有水,就没有——
没有水,就没有——
所以,水是生灵的母亲,对她我们要心怀感激,读——
这是花朵对阳光,子女对母亲的感恩——读
这有德行的水,就是真君子!
B有情义
1.生先谈自己的感受。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给它半亩方塘它就是方的,给它一个圆形的人工湖,它就是圆的,给它宽阔的河道,它就是万里长河,给它九曲十八弯,就是一条黄河,给它一弯羊肠小道,它就是潺潺小溪。它不计较周围环境,总是和顺温柔,你就还它个和顺温柔,读——
这和顺温柔的水就是真君子!
C有志向
生先谈自己的感受。
从“穿,凿”你体会到了什么?(表现了水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孔子说“三军可夺其帅,匹夫不可夺其志”,有志者事竟成,人无志则不立。我们一起读,把水的坚定志向读出来,水穿山岩——这坚定无畏的水啊,是真君子!
D善施教化
生谈感受。万物入水,都能变得洁净美好。这多么像善于教人求真善美的君子啊!你能读出它的善施教化吗?
这善施教化的水,是真君子!
(2)水仅仅有这四点美德吗?那么水在你的心中还有怎样的品性呢?你也像孔子一样来赞美心中的水吧。选择其中的一句,把它补充完整。
生交流。
此时,我觉得同学们也理解了孔子,也拥有了那份“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智慧了。
合作探究:
孔子今天仅仅是在向弟子们介绍水吗?由此,你看出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3)感情朗读。
学习板块(三)-------言志
孔子这样循循善诱的用意,弟子领会了吗?
1、自读10——19自然段,用“-----”画出子路和颜回及孔子的志向,从中,你又感受到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2、展示交流
听了他们的志向,再结合前面的论水,你觉得
子路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勇猛无惧的……真君子)
颜回是一位——(温文尔雅的,……的真君子)
孔子是一位——( 善施教化或心中有大爱……的真君子)
3、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弟子们能够领悟孔子的弦外之音,师生间能够畅谈志向,不仅仅是孔子教育的智慧,还有他们师生间结下的那份浓浓的师生情意。快速从课文中找到能够体现孔子和弟子间那份浓浓的师生情意的句子。
小结:明媚的春光里,悠扬的琴声,快乐的舞蹈,师生之间那浓浓的情意,这些都使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齐读最后一段。
三、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不仅领略了圣人的智慧,更进行了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此时,我不禁想到司马迁的话:
出示:“高山仰止,景行(háng)行(xíng)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想到在1988年,75位诺贝尔获得者发表的共同宣言中的一句话:
出示:“人类要想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要回首二千五百年前,向孔子寻求智慧!。”
2.孔子的智慧不是一节课能领悟,而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领悟,去践行的。
推荐阅读:于丹的《论语心得》,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走入生活,感悟孔子的智慧。
四、达标检测
板书设计:
孔子游春
赏春 春意浓
论水 真君子!!!……
言志 春意更浓
【《孔子游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相关文章:
2.孔子游春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