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教案
“xuyaohua2009”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西亚教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西亚教案,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西亚教案
课题西亚教案1课型新授课时1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思想
1记住西亚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及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知道西亚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西亚的宗教特色以及与宗教有关的城市。
3.记住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主要产油国,输出路线和地区
重点地理位置及重要性;西亚的石油资源难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法讨论、交流、互动教具地图
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激
情
导
入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英联军轰炸伊拉克、导入战争发生的区域:这是一个充满硝烟和血腥的地区,从古至今发生了多次战争,很多强国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以便从中获利。你知道这是什么地区?他们为什么要想控制这个地区?联系实际、从新闻出发吸引学生兴趣。
学
生
自
主
学习
和
探
究一、自主学习阶段:先看课本后独立完成黑板上板书的自学提纲里的问题(题目如下)
(一)五海三洲之地
1.看《世界地图》,找找西亚在亚洲的.什么部位?
2.在西亚图上填注:
(1)三洲:亚、欧、非洲
(2)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土耳其、阿塞拜疆、以色列
(3)五海(湖):里海(内陆湖)、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3.看《世界地图》,找出连接印度洋与北大西洋的最近海上通道,并找出要经过的海、运河和海峡。
(二)干旱中的农牧业
1、哪一条重要纬线穿过西亚?读课本第七页图1-7回答:西亚的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其气候主要特征有?
2、讨论:西亚干旱自然环境给农牧业带来什么影响?
a不适宜大面积发展种植业,但是可以发展_业干旱少雨b由于降水稀少,农作物需要引水灌溉,农业多分布在_和_上
3、列举西亚的特色农产品
二、在科代表的带领下,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讨论自学中未解决的问题和新发现的疑难
三、各组科代表为代表交换各组意见,解答疑难问题,老师筛选问题并通过提示启发的方式帮助同学解决
四、巩固记忆知识点然后检测
在世界地图上找出西亚的位置和范围。
找出西亚周围的大洲和海洋,本地区分布的国家。
在图中找出重要的海洋和湖泊,记住他们的位置。
找到苏伊士运河
读《西亚地形图》根据上册学习的内容自由讨论,西亚主要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读书上的阅读内容“以色列的节水农业”,讨论如何节水的?
对我国有什么借鉴意义。我们应该学习哪些方面。
拓
展
应
用阅读“以色列的节水农业”。谈一谈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对我国有什么借鉴意义?
讨论问题,各组代表发言
板书设计1五海三洲之地
2干旱中的农牧业
课后记结合美伊战争,伊拉克及世界各地报复事件不断,社会反响较大,绝大多数学生对此较为关注,这正是培养学生地理兴趣,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地理的好时机。
==
说明:
1.本空间提供的西亚教案,均原创设计而成,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
2.对于部分环节不够完整的,请老师参阅其他西亚教案同类文章。阅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确有与法律抵触之处,可举报。
3.本空间的部分西亚教案未表明适用版本,请老师自己根据相关内容识别。
(原创作者:山东省莘县妹冢镇中心初中沈增军)
篇2:湘教版西亚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区的位置、范围,找到主要的国家和重要的宗教城市及临海、海峡、运河;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西亚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劣势,并讨论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和冲突。
3、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知道西亚地区的宗教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读图用图能力。
2、学会通过网络围绕西亚的重大事件搜集、整理、分析相关的信息资料。
3、通过小组讨论理解人地环境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探究问题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当前西亚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进一步培养学生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西亚是亚洲重要的组成,世界关注的热点,具有突出的自然和人文特色。“西亚”这一节内容以前面“亚洲”部分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为依托,对相关信息和知识进行了充实和提高,在“东南亚”、“南亚”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为后面不同尺度区域地理的学习打好基础。教材突出以下几点:①五海三洲两洋之地;②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③阿拉伯国家;④世界的石油宝库。并没有着重于某一个国家,而是对整个区域进行了总体描述,强调区域特征的整体性,其目的是呼应前面“认识大洲”和后面“走进国家”,承上启下,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和研究不同尺度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时数:
2课时。
四、教学重点:
1、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对本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影响。
五、教学难点:
1、联系三洲五海的枢纽地位。
2、西亚重要的石油运输线。
3、西亚地区的动荡不安与本地区的位置、资源、宗教的关系。
六、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读图分析为主的教学方法。
七、教具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
2、设计“课程学案”
八、教学时数: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音像导入)
讲述:今天我们的世界之旅将随着世界的焦点到一个古老、富饶,却又历经折难的地区——
大屏幕:在优美的阿拉伯音乐中播放一组西亚地区美丽风情景观,继而又播放一组血腥战争场景,骤然形成学生情感的强烈反差,把学生引入新课程。
师生互动:
①辨别、说明这些文字与图片上的事件的发生地。
设问:屏幕上的景观和事件都发生在什么地区?
板书:西亚
步骤一:位置重要
承转:西亚是被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西亚地区处在地球上的什么位置呢?
师生互动:
①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约6人一组),自主学习——“按图索骥”:读课本P46“西亚的国家和地区”图,完成“课程学案”第一题(4分钟) 。
②大屏幕:展示西亚的轮廓图,添加动画功能,创设情景对,话师生互动,检测、巩固自主学习效果。
③阅读课本P47的阅读资料“霍尔木兹海峡”,分别用一句话互相补充概括霍尔木兹海峡的重要性。
大屏幕:呈现“霍尔木兹海峡”示意图
学生发表见解:
④学生小结:西亚地区海陆位置特征,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补充板书)
板书:
五海三洲之地
位置重要 地中海 土耳其海峡 黑海
海运“咽喉” 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 红海
波斯湾 霍尔木兹海峡 阿拉伯海
步骤二:资源特征
承转:大家都知道,西方大国都十分关注西亚,除了看中西亚重要的地理位置外,还有别的什么因素吗?
师生互动一:
①小组自主协作学习:阅读课本P50最后一自然段至P51第二自然段,完成“学案”第二题 (3分钟) ——分别从空间(分布)和数量(储量、产量、出口量)两个方面探求石油资源在西亚地区的分布特征,明确该地区石油资源在世界占有的重要地位。
学生发表见解:
大屏幕:呈现“西亚主要产油国的位置特征”及“西亚地区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统计图”。
②设问:假如我们生活在西亚地区,身边有这么丰富的石油资源,我们成立一个石油公司,这个公司该如何运作?市场在哪?
学生发表见解:
大屏幕:呈现“世界各地区石油产量、消费量比较图
学生发表见解:
师:怎么把石油运出去?请各学习小组尽快讨论确定你们认为最合适的运输工具和线路。
学生互相质疑、补充,发表见解:
大屏幕:动画演示,师生小结:
板书:
分布: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石油宝库 储量:丰富 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
产量 90% 出口
主要海运线路:(3条)
步骤三:宗教文化
承转:阿拉伯人把石油称为“魔鬼的汗珠”,为石油而战,是西亚地区多场战争的的共同特点。但“没有了石油,停止的只是机器;没有了水停止的却是生命。”为了谋求西亚地区的石油资源,西方大国频频插手该地区的事务,西亚地区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之间为了争夺水源而使血流成河,根源在哪?
活动二:
大屏幕:西亚地区的气候资料图和景观图
小组自主协作学习:读图,归纳总结出西亚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
学生发表见解:(气候炎热干旱——水源缺乏,总结出争夺水源也是该地区的“战因”之一,学会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为下面学习西亚地区的农业做好铺垫。)
小结:“油多水贵”是西亚地区最突出的资源特征。
板书: 水源争夺:气候干旱
承转:生存的环境往往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些人文特征。西亚地区气候干旱,荒漠广布,恶劣的自然环境不仅使人们养成善战的习性,也使得居民的宗教、民族意识相当强烈。
分小组自主协作学习:阅读课本P50一至三自然段及“阅读”材料(2分钟)
同桌讨论:①归纳西亚地区的宗教特点
②用一句话介绍耶路撒冷在三大宗教中的地位
大屏幕:宗教城市、宗教建筑的图片资料
学生发表见解: (互相补充)
小结:由于西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要道,所以东西方文化在这里频繁交流,多民族在这里汇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导致本区的宗教纷争十分尖锐,成为本区不安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板书:
麦加——伊斯兰教圣地
宗教纷争
耶路撒冷——“三教”圣城
学习小结:
大屏幕:要求的提出
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学习完成“学案”第三题。
②学生互疑互答(如有课堂未能解决的问题,课后上互联网或查阅资料,下节课交流)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了解到西亚地区不管是自然特征还是人文特征,都极其错综复杂,各种矛盾十分尖锐,和平之路坎坷而漫长。但我们相信,只要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一起努力,西亚地区终会迎来和平的曙光,因为世界的主题永远是:和平与发展。同学们还要继续西亚地区问题的观察和研究,下一课时我们将把重点放在西亚地区争端的解决和经济的发展上。
(附)
板书设计:
五海三洲之地
A、位置重要 地中海 土耳其海峡 黑海
世 海运“咽喉” 地中海 伊士运河 红海
界 波斯湾 霍尔木兹海峡 阿拉伯海
热
B、石油宝库
点 分布: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储量:丰富 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
西 产量 : 90% 出口
主要海运线路:(3条)
亚 c、水源争夺:气候干旱
麦加——伊斯兰教圣地
D、宗教纷争:
耶路撒冷——“三教”圣城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西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一节课时我们把重点放在探讨西亚地区的和平建设和经济的发展上。
步骤四:出路
活动一:
问题:目前西亚地区大多数产油国的经济收入主要依赖石油的出口,但西方大国利用其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操纵着国际市场上的原油价格,曾使一桶原油的价格不如一打女人丝袜的价钱高。你认为西亚各产油国应如何保障自身的合理利益?
篇3:湘教版西亚教案
七年级学生在升入初中一学期后,对地理学习掌握了初步的方法,教师在初一下学期就是要用较好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在这节课中,用了多媒体课件,又用了板书,较形象的吧知识要点进行系统整理,也直观的在黑板上给以明确,如:西亚五海三洲二洋的地理位置。通过草图,也让学生可以增加填图训练,更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如由石油之争引导落后挨打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
篇4:西亚和北非教案
【教学重点】1.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自然环境的特征
【教学难点】1.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教学用具】西亚北非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课件)阿拉伯民族服饰图、石油产区景观图、撒哈拉沙漠景观图
(提问)这三幅图表现了世界上哪个地区的地理景观?
西亚和北非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块神秘的土地。
(讲授研讨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开篇,讲解教材将西亚、北非合为一个地区的原因。
(提问)根据同学们的日常获得的知识和刚才提供的图片,能不能说说有哪些国家属于西亚和北非?
(课件展示)西亚北非政区图
引导学生先在地图中确认西亚北非的范围,然后依次找出主要国家并进行填图练习。
(教师演示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西亚北非政区图
(提问)
1、西亚北非从纬度位置看,大体在多少纬度之间?属于什么纬度地区?哪一条重要纬线穿过本区?从他的纬度位置来看,它应该以何种温度带的气候类型为主?
2、西亚和北非周围面临哪些海洋?其中海有几个?大洋有几个?里海是不是海?
3、本区有哪些主要的海峡?
4、西亚、北非分别属于哪个大洲?除了这两大洲之外,周围还紧邻哪个大洲?
(引导学生在图中依次找出并进行填图练习,注意大洲之间的界限)
(总结)西亚北非的位置极其特殊,有人将其概括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启发式提问)西亚北非一直是一个不稳定的地区,从古至今发生了多次战争,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地理位置重要,使得很多强国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以便从中获利。那么,它的重要性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课件展示)丝绸之路、苏伊士航海线路图、土耳其海峡图
(学生讨论)注意在讨论过程中思考下列问题:
1.印度洋通往大西洋的航线最便捷的路线;
2.俄罗斯及中亚各国想通过黑海进入地中海必须经过哪个海峡?)
(讲解)陆路——有铁路、公路通三大洲。
航空——由我国飞往东非、北非、西欧,都经过新疆、西亚。
海运——苏伊士运河:印度洋-大西洋
土耳其海峡:黑海-地中海
(总结)西亚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而今更成为海、陆、空运输的要道及中转站。(要求学生用笔勾画出来)
(承转)西亚北非不但地理位置特殊,而且在其它方面也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该地区的地形。
(课件展示)西亚北非地形图
(提问)1、西亚北非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
2、平原主要分布在哪里?
教师简要介绍两河流域及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课件展示)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古代文明
(讲解)在西亚和北非地区,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它是目前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
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的死海。
(课件展示)死海
简要讲解死海名称的来历及特点。
(课件展示)世界气温途、世界降水量图、世界气候类型图、阿斯旺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提问)西亚北非地区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什么?这种气候有什么特点?
(讲解)由于该地区炎热干燥,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在北非的阿齐济耶曾出现过57.8°C的世界最高温记录,而且本地区降水稀少,有的地区甚至几年不下雨。很多国家地面没有河流,成为“无流国”
(引导学生在地形图中找出没有河流的无流国)
(提问)造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注意引导学生从纬度、海陆因素、地形、洋流的影响等方面考虑)
(教师简要总结)
(进一步观察气候类型图)在本地区是否只存在热带沙漠气候?
(课件展示)地中海式气候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提问)该种气候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气候类型?
(利用图表进行分析,简要讲解这种气候的成因)
(承转)通过前面几个区域的学习,我们能够发现,气候会对当地的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高温少雨的气候使得本地区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大家从图上能看出有什么独特之处吗?——北非西亚地区在气候的影响下,沙漠广布,尤其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课件展示)撒哈拉沙漠景观
(学生活动)沿北回归线量算撒哈拉沙漠从大西洋岸到红海边的距离(约5200km)
(讲解)刚才计算撒哈拉东西距离,表明横跨整个北非;现在再看一看南北纵贯情况,北起地中海,南抵苏丹草原。总共面积777万平方千米,占非洲总面积的1/3,比澳大利亚大陆还要大,堪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承转)“撒哈拉”原意是“一块广阔的不毛之地”。尽管“地上光秃秃,沙子砾石满地铺”,但是,地下却与地上有着截然不同的状况,撒哈拉沙漠的地下水、石油能源、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地下水出露地表的地方还分布有小块绿洲。
(提问)撒哈拉沙漠正在扩大蔓延,人们已经意识到沙漠化的危害。这么大的土地应当如何利用,如何改造?
(学生讨论)
(总结)人类是可以用植树种草的生物措施来预防。
(新课结束,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西亚和北非重要的地理位置、气候及其影响下的自然环境。通过学习,我们应该发现,自然环境的各要素如气候、水文、地形、生物彼此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地理环境。而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只有生产方式合理,人类与地理环境才能协调发展。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篇5:西亚和北非教案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1、范围和国家
2、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交通要道
苏伊士运河 土耳其海峡
3、高原为主的地形
4、炎热干燥的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
5、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
教案点评
教案最明显的特点是注重对知识目标中重点、难点知识的落实与突破。教学设计上采用充分运用多媒体演示,注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指导、演示,让学生根据观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参与意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篇6:世界地理西亚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西亚的地理位置及其战略意义
(2)理解西亚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内在的联系
(3)了解西亚的能源资源及输出线路及市场
(4)理解西亚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了解以色列农业特色,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知识与技能:
(1)能够在西亚地图上找出五海、三洲、二洋,主要地形区及河流
(2)能够根据各种图表,指导学生读图,分析西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3)能够分析西亚气候类型及成因
情感价值与态度观:
(1)通过对区域的学习,培养学生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念
(2)通过对本区域资源及战争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加强全球感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该区重要的战略地位
(2)该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3)该区石油资源的输出线路
(4)该区农业发展的优劣
(5)如何指导学生读图析图的基础上对该区的自然环境进行分析,并对该地的工农业区位进行讨论
(6)本区气候分布和成因及对该地区的影响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千年争端,今日焦点》,大家看这个视频,根据视频中给你的信息,去地图上找找看,这个区域位于世界的哪个角落?
学生活动:亚洲西部、地中海地区、非洲北部中东等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找地方,一方面考察学生对世界地图上事物相对位置的熟悉程度及对这地区的时事了解情况,另一方面也让同学们通过视频更了解此地区的现状,增加直观的感受
教师活动:这块区域我们电视上经常看到听到的名词叫中东,包括非洲北部和西亚部分,不管是在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特征都有很多的相似性,比如这里都信奉伊斯兰教,服装都是白色长袍,我们称之为阿拉伯国家,今天我们通过这一地区的一部分---西亚的学习来更好的认识和了解此地区,(呈图)刚才我们通过视频看到,这一区域目前为止仍战火连绵,依你平时的了解,你觉得战争的根源是什么?
学生活动:石油、水、宗教、民族、大国之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战争的分析,找出战争的原因,从而点出本课的核心问题,为接下来的课程学习作为铺垫,从战争原因来分析该地区的基本状况,也培养了学生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观念
教学环节:明确地理位置
教师活动:通过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总结出有以下几个原因,大国之争、石油之争、宗教之争、水源之争。自从新航线开辟以来到现在的21世纪,大国们都在为争夺此地区而明争暗斗了几百年,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作适当的引导
师生互动:找出西亚地区的五海三洲二洋及三大海峡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生读图识图,对此地区的相对位置更熟悉,也为之后石油线路的输出作铺垫。
教学环节:干旱的自然环境
教师活动:尽管被五海包围,但命运之神并没有给这个地区带来湿润的水汽,反而此地区的国家为了生存而进行水源的争夺(呈现该地区的降水量图)请大家描述此地区的降水分布特点
篇7:世界地理西亚教案精选
☆教学过程
导入:西亚和北非地区虽然分别属于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但西亚和北非不仅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而且在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矿产资源等方面都有很大相似性,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区域在民族、语言、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又具有相同性,所以把西亚和北非合为一起讲述。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1、范围和国家
导读:西亚和北非有哪些国家?(西亚以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分开,北非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亚洲分开,以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分开。国家有西亚的土耳其、叙利亚、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富汗、沙特阿拉伯、巴勒斯坦、以色列、约旦;北非的埃及〈地跨两大洲〉、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
2、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交通要道
导读:①西亚北非从纬度位置看,大体在多少纬度之间?属于什么纬度地区?哪一条重要纬线穿过本区?从他的纬度位置来看,它应该以何种温度带的气候类型为主?(纬度处于120N-420N之间,北回归线穿过西亚和北非南部,绝大部分处于300N以南的低纬地区,热带气候为主)
②西亚和北非周围面临哪些海洋?其中海有几个?大洋有几个?里海是不是海?有哪些主要的海峡、运河?(两洋:大西洋、印度洋;三洲:亚、非、欧;五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内流湖〉;海峡: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运河:苏伊士运河。)
③西亚、北非分别属于哪个大洲?(亚、非)除了这两大洲之外,周围还紧邻哪个大洲?(欧)
讨论:西亚北非一直是一个不稳定的地区,从古至今发生了多次战争,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地理位置重要,使得很多强国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以便从中获利。那么,它的重要性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西亚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要道
①古代的“丝绸之路”说明西亚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
②现代海陆交通要冲
A、印度洋通往大西洋的航线最便捷的路线?(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B、俄罗斯及中亚各国想通过黑海进入地中海必须经过哪个海峡?(土耳其海峡)
归纳:海、陆、空运输的要道及中转站:
陆路——有铁路、公路通三大洲;
航空——由我国飞往东非、北非、西欧,都经过新疆、西亚;欧洲飞往非洲南部必须经过北非上空。伊朗首都德黑兰是重要国际航空中心。
海运——苏伊士运河:印度洋-大西洋;
土耳其海峡:黑海-地中海。
(2)两个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
①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连通地中海和红海,使大西洋到印度洋的航程比绕道非洲好望角缩短了8000-10000千米,可通航25万吨级的轮船。
②土耳其海峡
土耳其海峡由达达尼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博斯普鲁斯海峡组成,海峡最窄处只有750米,是连通黑海和地中海的唯一海上通道,控制了俄罗斯、中亚等国通往地中海的海上要塞,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仅博斯普鲁斯海峡公路大桥,每天通过的汽车就达6万辆以上。
3、高原为主、平原狭小的地形
(1)以高原为主
西亚北非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多在200米以上。著名的高原有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土耳其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在高原的边缘有地势较高的山岭耸立,著名的有西亚的兴都库什山,北非的拉特拉斯山,山脉多在1000米以上。
(2)平原面积狭小
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伊拉克的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及埃及的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亦称两河平原〉。早在几千年前,这里都是人口墨迹、经济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人类历史上著名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文明;现在这些平原地区也是所在国的人口、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区。在地中海沿岸也分布有狭窄的平原,同样也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本区平原面积狭小,但地位很重要。
(2)断陷地带——死海
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断陷而成的死海,它是东非大裂谷的一个组成部分,属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死海不是海,而是一个内陆湖泊。海拔为-400米,是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也是世界上盐度最大的湖泊(比一般海水的盐度高七八倍)。
4、炎热干燥的气候
(1)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导读:①西亚北非地区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什么?(热带沙漠气候)这种气候有什么特点?(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有的地区甚至几年不下雨。很多国家地面没有河流,成为“无流国”。)造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纬度—气压带、风带及其性质;海陆因素—距海远近、风向;地形—地势高低、山脉走向、迎风坡和背风坡;洋流的影响等方面考虑)
本区大部分地区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北信风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常年高温干燥(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可达200℃以上,以热带为主;年降水量少于200毫米。甚至有些国家或地区基本上常年不降一滴雨,被称为“无流国”,为干旱地带),于是形成大面积的沙漠地带,著名的有北非撒哈拉沙漠,西亚阿拉伯沙漠。
②本地区是否只存在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这种气候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气候类型?
(2)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
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3)温带大陆性气候
在西亚的东部还有一部分因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而形成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伊朗、阿富汗等国境内,具有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集中于夏季的气候特征。
〖小结〗西亚和北非气候干燥的主要原因(《创新方案》考点1)
①本区处于120N~420N之间,北回归线穿过南部,绝大部分处于300N以南的低纬地区,这是造成本区气温高的主要原因。
②从北非阿拉伯半岛,地表起伏较小,海岸比较平直,红海虽处北非和阿拉伯半岛之间,但海面狭小,海洋水气影响,加强了气候的干旱性,伊朗高原和小亚细亚半岛虽濒临海洋,但周围被山脉环绕,地形闭塞,阻挡了海洋湿气深入。
③西亚和北非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气候干燥。1月,本区大部分被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稳定少雨,此时,虽然地中海地区受西风控制,气旋活动频繁,降水较多,但范围较小;7月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到地中海地区,本区受自陆到海的东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湿度低,降水很少。
4、撒哈拉大沙漠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高温少雨的气候使得本地区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大家从图上能看出有什么独特之处吗?(北非西亚地区在气候的影响下,沙漠广布,尤其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撒哈拉沙漠的范围有多大?(从大西洋岸到红海边,北起地中海,南抵苏丹草原。总共面积777万平方千米,占非洲总面积的1/4,比澳大利亚大陆还要大,堪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2)形成原因
①北非位于北回归线两侧,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干热的下沉气流,且非洲大陆北宽南窄,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范围大,干热面积广;
②北非与亚洲大陆紧邻,东北信风从东部陆地吹来,不易形成降水,是北非更加干燥;
③北非海岸线平直,东侧有埃塞俄比亚高原对湿润气流起阻挡作用,使广大内陆地区受不到海洋的影响;
④北非西岸有加那利寒流经过,对西部沿海地区起到降温减湿作用,使沙漠逼近西海岸;
⑤北非地形单一,地势平坦,起伏不大,气候单一,形成大面积沙漠。
(3)特点
资源宝库:地下水、石油能源、矿产资源非常丰富;蔓延扩大。
(4)利用和改造
人们已经意识到沙漠化的危害,这么大的土地应当如何如何利用、如何改造逐步被人们重视。现修建了从阿尔及利亚纵贯撒哈拉沙漠的大公路,科学家们不断的进行考察,探险家、旅游者络绎不绝,到这里观光。可通过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预防蔓延扩大。
篇8:世界地理西亚教案精选
一、教学目标:
掌握西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点:西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五、教学过程:
导入:观看图片,分析图片反映出来的区域特征,引出西亚的学习。
1.西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与范围
经纬度位置:20°N-40°N,30°E-70°E;北回归线横贯南部;海陆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交通位置:古代丝绸之路——古代东西方交通要道。
西亚20国:
波斯湾沿岸(8国):伊朗、伊拉克、沙特、科威特、巴林、阿联酋、阿曼、卡塔尔;
地中海沿岸(7国):土耳其、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叙利亚、塞浦路斯、黎巴嫩;
外高加索(3国):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
也门、阿富汗(2国)。
(2)地形:高原为主的地形。
安纳托利亚高原、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死海:位于死海---约旦地沟的最低部,在以色列与约旦交界处;断裂陷落而成,是东非大裂谷的北部延续部分。死海是地表最低的地方,湖面比地中海海面低400米,平均深度301米。死海海水盐份高达30%,草木万物根本无法生存,这是死海名称的由来。
(3)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分布于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
探究:西亚气候干热的主要原因?
副热带高压和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有地形阻挡,湿润空气难以进入;纬度较低,蒸发旺盛。
(4)河流:降水少,河流稀少,河流短小,靠冰雪融水补给,流量小,季节变化大。
无流国:沙特、科威特、阿曼、阿联酋、卡塔尔、也门、巴林。
[思考]红海( 40°E和北回归线穿过)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原因主要有: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四周为沙漠,淡水注入少;形状封闭,海水不易和其它海域交换。
(5)资源: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
以波斯湾为中心,有一条巨大石油带南北延伸,储量大、出油多、埋藏浅、油质好、出口多等特点。
2.西亚的人文地理特征
(1)人口与宗教——以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为主的社会。
本区有约4亿多,主要是白种人,主要是阿拉伯人(1.2 亿),通用阿拉伯语。大多信仰伊斯兰教,西亚是伊斯兰教、__、犹太教的发祥地 圣城-----麦加(沙阿)、耶路撒冷。
西亚地区为何又叫阿拉伯国家?
阿拉伯国家——西亚的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通用阿拉伯语。这些国家被叫做“阿拉伯国家”(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国家)。
篇9:初一湘教版西亚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认识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土耳其海峡。
能在西亚的填充图上准确的填出西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能力目标
了解西亚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西亚地区的宗教特色以及与宗教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城市——麦加、耶路撒冷。
教育目标
了解西亚也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是犹太教、基督教的发源地。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能够正确填图
教学难点:
1.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提高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
教学方法
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板图、班班通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
二、导入新课
由新闻直接指出硝烟弥漫的战场——伊拉克。找学生指出伊拉克所在的位置,由此引出伊拉克的所属区域——西亚地区。联系实际、从新闻出发吸引学生兴趣。
板书:第三节 西亚
三、讲授新课
通过读图确认伊拉克的位置,了解西亚的范围
读图找出亚洲欧洲、非洲,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大西洋、印度洋 ㈠五海三洲之地
通过读图掌握西亚的地理(海陆)位置:
1.间接的沟通着大西洋与印度洋
2.位于亚洲的西南,地处亚、欧、非三大洲的交界地带
3.位于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和阿拉伯海之间
所以被称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㈡交通要道(古代、现代)
找学生介绍历史上所学的古代丝绸之路的知识。
从古代起,西亚地区就是重要的交通要道,简单介绍现代铁路、公路、航空运输途经西亚的情况。强调其重要性
㈢主要国家、首都
指导学生读世界地图以及图2-17西亚的国家图。在图2-17中找出西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伊拉克—巴格达、阿富汗—喀布尔、
土耳其—安卡拉、科威特—科威特、伊朗—德黑兰、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叙利亚—大马士革、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 等国
利用填充图册12页的题目进行练习。填注两洋、三洲、五海、大洲分界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巴勒斯坦、埃及、土耳其、科威特等名称的位置。
㈣阿拉伯国家、宗教
启发学生根据所看新闻报道回忆西亚地区居民的外貌、穿着打扮,西亚居民多数为阿拉伯民族,主要为白色人种,日常生活中以白色头巾、白色长袍包裹全身,男子蓄须,女子以面纱遮脸。语言以阿拉伯语居多。宗教以伊斯兰教为主 麦加是伊斯兰教第一圣城。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将耶路撒冷做为圣城。 简单介绍巴勒斯坦地区以及巴以之间的矛盾冲突。试着分析引发矛盾、战争的主要原因。
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以及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新闻的良好习惯。
四、小结与作业:目标检测上的题目
教学后记:
中东恐怖事件不断,社会反响较大,绝大多数学生对此较为关注,这正是培养学生地理兴趣,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地理的好时机。
篇10:初一湘教版西亚教案
知识目标
1、了解西亚的自然地理环境,比如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主要河流等。
2、了解自然环境与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关系,以及当地发展节水农业所取得的成就。
3、掌握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和主要产油国。根据地图,了解西亚石油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的路线。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育目标:通过对西亚石油资源的强调,指导学生认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地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和主要产油国。
2.根据地图,了解西亚石油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的路线。
教学难点:
通过对西亚石油资源的强调,指导学生认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地观。
教学方法
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板图、班班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通过复习总结西亚独特的人文特点,并指出西亚的自然环境也很独特,跟非洲的北部非常相似。通过复习总结西亚独特的人文特点,并指出西亚的自然环境也很独特,跟非洲的北部非常相似
二、讲授新课:
㈤以高原为主的地形特征 指导学生读图分析,提示分析地形特征的四个方面(平均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特点)学生分别分析西亚地形的四方面特征。
重点强调
1.以高原为主的地形
2.中部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波斯湾
(可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波斯湾连成一条线作为西亚东侧边缘的高)以此加深印象
㈥炎热干旱的气候
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伊朗高原和小亚西亚半岛中东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黑海、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阿拉伯半岛的西南有小部分热带草原气候。大部分较干燥。在如此干旱的地方,对于人、动物和植物,水都是非常重要。强调西亚地区大部分属干旱地带。
㈦河流
找出西亚两条著名的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并指出这里是古代巴比伦文化的发源地,以此来增加趣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伊拉克战争引出1991年海湾战争,从而引出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
㈧世界石油宝库
1.西亚石油的储量、产量、输出量居世界首位。
2.西亚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
3.西亚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重要产油国。
分析书51页图2-24西亚石油海上运输路线 阅读“霍尔木兹海峡”
强调霍尔木兹海峡的重要性“西方的生命线”。
阅读“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阅读材料,“西亚石油资源和生产特点”
三、作业:《课程基础训练》相关内容。
教学后记:
学生对西亚的自然地理环境非常熟悉,“以高原为主的地形”、“炎热干旱的气候”、基本上学生都能分析或描述出来,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学生不太熟悉,对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孕育的古巴比伦文化有兴趣。有关西亚的石油学生也很熟悉,但对“石油在当地经济以及世界经济中的影响”的认识不够准确。
篇11:关于西亚教案粤教版
利:其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学习起来事半功倍。这是地理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将对学生终身学习地理乃至其他知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了《西亚》这节内容,我们从中获得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有用吗?从西亚经济的发展中学习可以借鉴的经验,就是对我们有用的知识。而这样的知识是极富有生命力的。
其三,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理念,学生参与、实践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培养。
其四,体现了学科的综合、渗透。
弊:1、内容较多,时间不够充分,学生强化、巩固不够。
2、需要学生有足够的相关知识的储备,否则教授和学习都有难度。
篇12:七年级地理下册《西亚》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西亚》教案湘教版
一、课型:新授课
二、课时安排:第1课时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认识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土耳其海峡。
能在西亚的填充图上准确的填出西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过程与方法
了解西亚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西亚地区的宗教特色以及与宗教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城市——麦加、耶路撒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西亚也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是犹太教、基督教的发源地。
四、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能够正确填图
五、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提高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
六、教学方法
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七、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板图、班班通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
(二)、导入新课
由新闻直接指出硝烟弥漫的战场——伊拉克。找学生指出伊拉克所在的位置,由此引出伊拉克的所属区域——西亚地区。联系实际、从新闻出发吸引学生兴趣。
板书:第三节 西亚
(三)、讲授新课
通过读图确认伊拉克的位置,了解西亚的范围
读图找出亚洲欧洲、非洲,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大西洋、印度洋
五海三洲之地
通过读图掌握西亚的地理(海陆)位置:
间接的沟通着大西洋与印度洋
位于亚洲的西南,地处亚、欧、非三大洲的交界地带
位于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和阿拉伯海之间
所以被称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交通要道(古代、现代)
找学生介绍历史上所学的古代丝绸之路的知识。
从古代起,西亚地区就是重要的交通要道,简单介绍现代铁路、公路、航空运输途经西亚的情况。强调其重要性
主要国家、首都
指导学生读世界地图以及图2-17西亚的国家图。在图2-17中找出西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伊拉克—巴格达、阿富汗—喀布尔、
土耳其—安卡拉、科威特—科威特、
伊朗—德黑兰、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叙利亚—大马士革、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 等国
利用填充图册12页的题目进行练习。填注两洋、三洲、五海、大洲分界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巴勒斯坦、埃及、土耳其、科威特等名称的位置。
阿拉伯国家、宗教
启发学生根据所看新闻报道回忆西亚地区居民的外貌、穿着打扮,西亚居民多数为阿拉伯民族,主要为白色人种,日常生活中以白色头巾、白色长袍包裹全身,男子蓄须,女子以面纱遮脸。语言以阿拉伯语居多。宗教以伊斯兰教为主
麦加是伊斯兰教第一圣城。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将耶路撒冷做为圣城。
简单介绍巴勒斯坦地区以及巴以之间的矛盾冲突。试着分析引发矛盾、战争的主要原因。
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以及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新闻的良好习惯。
(四)、小结与作业:
目标检测上的题目
板书设计
西亚(1)
五海三洲之地
交通要道
主要国家、首都
宗教
西亚(2)
一、课型:新授课
二、课时安排:第2课时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西亚的自然地理环境,比如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主要河流等。
了解自然环境与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关系,以及当地发展节水农业所取得的成就。
掌握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和主要产油国。根据地图,了解西亚石油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的路线。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西亚石油资源的强调,指导学生认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地观。
四、教学重点:
掌握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和主要产油国。
根据地图,了解西亚石油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的路线。
五、教学难点:
通过对西亚石油资源的强调,指导学生认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地观。
六、教学方法
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七、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板图、班班通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通过复习总结西亚独特的人文特点,并指出西亚的自然环境也很独特,跟非洲的北部非常相似。通过复习总结西亚独特的人文特点,并指出西亚的自然环境也很独特,跟非洲的北部非常相似
二、讲授新课:
以高原为主的地形特征
指导学生读图分析,提示分析地形特征的四个方面(平均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特点)学生分别分析西亚地形的四方面特征。
炎热干旱的气候
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伊朗高原和小亚西亚半岛中东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黑海、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阿拉伯半岛的西南有小部分热带草原气候。大部分较干燥。在如此干旱的地方,对于人、动物和植物,水都是非常重要。强调西亚地区大部分属干旱地带。
河流
找出西亚两条著名的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并指出这里是古代巴比伦文化的发源地,以此来增加趣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伊拉克战争引出1991年海湾战争,从而引出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
世界石油宝库
西亚石油的储量、产量、输出量居世界首位。
西亚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
51页图2-24西亚石油海上运输路线
强调霍尔木兹海峡的重要性“西方的生命线”。
阅读“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阅读材料,“西亚石油资源和生产特点”
三、作业:
目标检测上的题
四、小结:
本课主要内容
篇13: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地理教案
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地理教案
【教学重点】
1、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自然环境的特征
【教学难点】
1、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教学用具】西亚北非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课件)阿拉伯民族服饰图、石油产区景观图、撒哈拉沙漠景观图
(提问)这三幅图表现了世界上哪个地区的地理景观?
西亚和北非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块神秘的土地。
(讲授研讨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开篇,讲解教材将西亚、北非合为一个地区的原因。
(提问)根据同学们的日常获得的知识和刚才提供的图片,能不能说说有哪些国家属于西亚和北非?
(课件展示)西亚北非政区图
引导学生先在地图中确认西亚北非的范围,然后依次找出主要国家并进行填图练习。
(教师演示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西亚北非政区图
(提问)
1、西亚北非从纬度位置看,大体在多少纬度之间?属于什么纬度地区?哪一条重要纬线穿过本区?从他的纬度位置来看,它应该以何种温度带的气候类型为主?
2、西亚和北非周围面临哪些海洋?其中海有几个?大洋有几个?里海是不是海?
3、本区有哪些主要的海峡?
4、西亚、北非分别属于哪个大洲?除了这两大洲之外,周围还紧邻哪个大洲?
(引导学生在图中依次找出并进行填图练习,注意大洲之间的界限)
(总结)西亚北非的位置极其特殊,有人将其概括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启发式提问)西亚北非一直是一个不稳定的地区,从古至今发生了多次战争,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地理位置重要,使得很多强国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以便从中获利。那么,它的重要性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课件展示)丝绸之路、苏伊士航海线路图、土耳其海峡图
(学生讨论)注意在讨论过程中思考下列问题:
1、印度洋通往大西洋的航线最便捷的路线;
2、俄罗斯及中亚各国想通过黑海进入地中海必须经过哪个海峡?)
(讲解)陆路――有铁路、公路通三大洲。
航空――由我国飞往东非、北非、西欧,都经过新疆、西亚。
海运――苏伊士运河:印度洋-大西洋
土耳其海峡:黑海-地中海
(总结)西亚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而今更成为海、陆、空运输的要道及中转站。(要求学生用笔勾画出来)
(承转)西亚北非不但地理位置特殊,而且在其它方面也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该地区的地形。
(课件展示)西亚北非地形图
(提问)
1、西亚北非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
2、平原主要分布在哪里?
教师简要介绍两河流域及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课件展示)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古代文明
(讲解)在西亚和北非地区,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它是目前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
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的死海。
(课件展示)死海
简要讲解死海名称的来历及特点。
(课件展示)世界气温途、世界降水量图、世界气候类型图、阿斯旺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提问)西亚北非地区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什么?这种气候有什么特点?
(讲解)由于该地区炎热干燥,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在北非的阿齐济耶曾出现过57、8°c的世界最高温记录,而且本地区降水稀少,有的地区甚至几年不下雨。很多国家地面没有河流,成为“无流国”
(引导学生在地形图中找出没有河流的无流国)
(提问)造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注意引导学生从纬度、海陆因素、地形、洋流的影响等方面考虑)
(教师简要总结)
(进一步观察气候类型图)在本地区是否只存在热带沙漠气候?
(课件展示)地中海式气候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提问)该种气候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气候类型?
(利用图表进行分析,简要讲解这种气候的成因)
(承转)通过前面几个区域的学习,我们能够发现,气候会对当地的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高温少雨的气候使得本地区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大家从图上能看出有什么独特之处吗?――北非西亚地区在气候的影响下,沙漠广布,尤其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课件展示)撒哈拉沙漠景观
(学生活动)沿北回归线量算撒哈拉沙漠从大西洋岸到红海边的距离(约5200km)
(讲解)刚才计算撒哈拉东西距离,表明横跨整个北非;现在再看一看南北纵贯情况,北起地中海,南抵苏丹草原。总共面积777万平方千米,占非洲总面积的`1/3,比澳大利亚大陆还要大,堪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承转)“撒哈拉”原意是“一块广阔的不毛之地”。尽管“地上光秃秃,沙子砾石满地铺”,但是,地下却与地上有着截然不同的状况,撒哈拉沙漠的地下水、石油能源、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地下水出露地表的地方还分布有小块绿洲。
(提问)撒哈拉沙漠正在扩大蔓延,人们已经意识到沙漠化的危害。这么大的土地应当如何利用,如何改造?
(学生讨论)
(总结)人类是可以用植树种草的生物措施来预防。
(新课结束,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西亚和北非重要的地理位置、气候及其影响下的自然环境。通过学习,我们应该发现,自然环境的各要素如气候、水文、地形、生物彼此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地理环境。而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只有生产方式合理,人类与地理环境才能协调发展。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十二章西亚和北非
第一节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1、范围和国家
2、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交通要道
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
3、高原为主的地形
4、炎热干燥的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
5、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
篇14:初中《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地理教案
初中《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地理教案
【教学重点】1.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自然环境的特征
【教学难点】1.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教学用具】西亚北非教学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 >课件)阿拉伯民族服饰图、石油产区景观图、撒哈拉沙漠景观图
(提问)这三幅图表现了世界上哪个地区的地理景观?
西亚和北非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块神秘的土地。
(讲授研讨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开篇,讲解教材将西亚、北非合为一个地区的原因。
(提问)根据同学们的日常获得的知识和刚才提供的图片,能不能说说有哪些国家属于西亚和北非?
( >课件展示)西亚北非政区图
引导学生先在地图中确认西亚北非的范围,然后依次找出主要国家并进行填图练习。
(教师演示 >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西亚北非政区图
(提问)
1、西亚北非从纬度位置看,大体在多少纬度之间?属于什么纬度地区?哪一条重要纬线穿过本区?从他的纬度位置来看,它应该以何种温度带的气候类型为主?
2、西亚和北非周围面临哪些海洋?其中海有几个?大洋有几个?里海是不是海?
3、本区有哪些主要的海峡?
4、西亚、北非分别属于哪个大洲?除了这两大洲之外,周围还紧邻哪个大洲?
(引导学生在图中依次找出并进行填图练习,注意大洲之间的界限)
(/Article/Index.html>总结)西亚北非的位置极其特殊,有人将其概括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启发式提问)西亚北非一直是一个不稳定的地区,从古至今发生了多次战争,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地理位置重要,使得很多强国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以便从中获利。那么,它的重要性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 >课件展示)丝绸之路、苏伊士航海线路图、土耳其海峡图
(学生讨论)注意在讨论过程中思考下列问题:
1.印度洋通往大西洋的航线最便捷的路线;
2.俄罗斯及中亚各国想通过黑海进入地中海必须经过哪个海峡?)
(讲解)陆路——有铁路、公路通三大洲。
航空——由我国飞往东非、北非、西欧,都经过新疆、西亚。
海运——苏伊士运河:印度洋-大西洋
土耳其海峡:黑海-地中海
(/Article/Index.html>总结)西亚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而今更成为海、陆、空运输的要道及中转站。(要求学生用笔勾画出来)
(承转)西亚北非不但地理位置特殊,而且在其它方面也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该地区的地形。
( >课件展示)西亚北非地形图
(提问)1、西亚北非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
2、平原主要分布在哪里?
教师简要介绍两河流域及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 >课件展示)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古代文明
(讲解)在西亚和北非地区,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它是目前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
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的死海。
( >课件展示)死海
简要讲解死海名称的来历及特点。
( >课件展示)世界气温途、世界降水量图、世界气候类型图、阿斯旺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提问)西亚北非地区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什么?这种气候有什么特点?
(讲解)由于该地区炎热干燥,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在北非的阿齐济耶曾出现过57.8°C的世界最高温记录,而且本地区降水稀少,有的地区甚至几年不下雨。很多国家地面没有河流,成为“无流国”
(引导学生在地形图中找出没有河流的无流国)
(提问)造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注意引导学生从纬度、海陆因素、地形、洋流的影响等方面考虑)
(教师简要/Article/Index.html>总结)
(进一步观察气候类型图)在本地区是否只存在热带沙漠气候?
( >课件展示)地中海式气候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提问)该种气候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气候类型?
(利用图表进行分析,简要讲解这种气候的成因)
(承转)通过前面几个区域的学习,我们能够发现,气候会对当地的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高温少雨的气候使得本地区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大家从图上能看出有什么独特之处吗?——北非西亚地区在气候的影响下,沙漠广布,尤其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 >课件展示)撒哈拉沙漠景观
(学生活动)沿北回归线量算撒哈拉沙漠从大西洋岸到红海边的距离(约5200km)
(讲解)刚才计算撒哈拉东西距离,表明横跨整个北非;现在再看一看南北纵贯情况,北起地中海,南抵苏丹草原。总共面积777万平方千米,占非洲总面积的1/3,比澳大利亚大陆还要大,堪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承转)“撒哈拉”原意是“一块广阔的不毛之地”。尽管“地上光秃秃,沙子砾石满地铺”,但是,地下却与地上有着截然不同的状况,撒哈拉沙漠的地下水、石油能源、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地下水出露地表的`地方还分布有小块绿洲。
(提问)撒哈拉沙漠正在扩大蔓延,人们已经意识到沙漠化的危害。这么大的土地应当如何利用,如何改造?
(学生讨论)
(/Article/Index.html>总结)人类是可以用植树种草的生物措施来预防。
(新课结束,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西亚和北非重要的地理位置、气候及其影响下的自然环境。通过学习,我们应该发现,自然环境的各要素如气候、水文、地形、生物彼此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地理环境。而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只有生产方式合理,人类与地理环境才能协调发展。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十二章 西亚和北非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1、范围和国家
2、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交通要道
苏伊士运河 土耳其海峡
3、高原为主的地形
4、炎热干燥的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
5、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
>教案点评
>教案最明显的特点是注重对知识目标中重点、难点知识的落实与突破。教学设计上采用充分运用多媒体演示,注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指导、演示,让学生根据观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参与意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一文由中国教案站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西亚教案】相关文章:
2.阿克西亚作文
7.教案
8.曹冲称象教案
9.《时分秒》教案
10.燕子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