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2025-01-08 08:40:3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一路向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0篇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篇1: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熟悉学生情况,建立课堂常规。

2、通过学唱《上学歌》和欣赏《快乐的一天》,培养学生听音乐与唱歌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指导学生听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并能自编简单的动作,表现《上学歌》活泼愉快的情绪。

重点难点

1:学唱歌曲,并感受到歌曲愉快的情绪,能通过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2:感受乐曲情绪,能自编动作表现出音乐的情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

【导入】一、常规培训

1、老师先讲今后上课的要求。手平放在腿上,两脚平放在地上,不要乱动,背要挺直,有利于正确的发声。书放在乐椅的扶手上,今后带一只笔一块橡皮,不要在带其他东西。要爱护音乐书这个朋友。再请学生自己说一说今后应怎样表现。(调动积极性,自己感受到应遵守的纪律和要求)

2、发声动作应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全体起立,跟老师找到双手放的位置,放的方式,再跟老师体会吸气和呼气的变化,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腹部变化的规律。

跟教师练唱小乐段,感受正确发声方法的运用。

3、进教室的要求:听音乐并根据音乐节奏自编动作边做边走到自己的位置。

听音乐练习

【讲授】二、新授

1、导入 :

“同学们,今天大家都是第一次上学,高兴吗?那谁能说一说你的这一天是怎样过的,你都经历了那些事。”

“好,接着,我们来听一首”快乐的一天“,看是不是你做的事情。”

2、听音乐的第一段“早早起”

请生说一说这一段听过后有何感受

看图,这一段表现了小朋友早晨起来的情景,请生根据音乐表现的内容,边听边用动作表现。

“早晨起床后应该做什么?”“上学去”“这时你的心情怎样?路上看到什么景色?”

3、直接听第二段,请生边听边做动作表现。

“那么在上学途中,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4、学唱《上学歌》

① 教师范唱歌曲,请学生模唱歌曲。

② 读歌词,注意咬字要清楚。

③ 歌曲处理:

中速、充满朝气地演唱。

“太阳天空照,花儿对我笑,” 连贯舒展

“小鸟说:早早早” 轻松、亲切、富有弹性

“我去上学校……爱劳动” 情绪饱满、富有激情、节奏明快。

“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坚实有力,表现出决心

注意以上几点,教师范唱后,学生练唱。

④ 请同学根据歌词给歌曲编舞蹈,边唱边跳,看谁表演的好。

5、分别听“来学习”、“做游戏”、“放学了”、“静静睡”,

并请生边听边根据乐曲情绪、表现的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听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段的情绪是怎样。

6、完整复听乐曲,并做动作。演奏到“上学歌”处齐唱,做动作。

【活动】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上学歌”,也欣赏了“快乐的一天”,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好好学习;长大立功劳;养成良好习惯;热爱学习等)

希望同学们今后向歌曲唱的那样好好学习、快快乐乐。

【活动】四、板书设计

上学歌

情绪 欢快、富有朝气

篇2: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篇3: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二课时

识字二

识字四

教学内容:日月水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4个生字,认识2种笔画,按笔画记忆字形,结合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生字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借助拼音正确地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3.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4个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书写“禾”和“火”两个字。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禾”和“火”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4个生字,认识2种笔画,按笔画记忆字形,结合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生字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借助拼音正确地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3.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4个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书写“禾”和“火”两个字。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禾”和“火”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悟汉字的演变过程。

出示太阳图片,学生认识。教师引导:太阳与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很久以前,古人也非常喜欢太阳,那么古人是怎么记录太阳的呢?电脑演示:古人就是用这个符号来记录的,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为了便于书写,就把这弯曲的笔画写成这样这样的字了。(出示“日”)这一课还有几个生字也是从图形变化来的,你们想不想看一看?打开书看看这些生字是怎样变化来的?

二、出示图片,认识事物

1.教师出示课本图片,让学生认识上面的事物。

2.小组交流这些事物在那里离,你见过吗?

3.读一读这些事物的字音。

4.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读音是否正确?

三、学习生字。

1.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

2.教师抽读卡片,顺读,逆读,打乱读。

四、了解字义。

1.这些生字大家读得真棒,那么你们在生活中用过这些字吗?想想,一会儿说给大家听一听。

2.你们说得真好,能试着用月()日说一说吗?

你们知道得真多,“日”和“月”可以用来表示时间,说的真不错!

五、记忆生字的字形

1.导语: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呀?

2.先认识2种新笔画“竖钩、横折撇”,学生跟着老师一起书空。

3.请同学们看书上的笔顺跟随,伸出小手试着在桌上按笔顺写一写。

4.请同学跟着老师一边书空笔顺一边说笔画。

5.请同学拿出铅笔,把这4个生字按笔顺描红,一边描一边按笔画记忆字形。

六、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日 月 水 火

课后反思:

篇4: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课题

日月水火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图画与汉字的关系,认识“日、月”等8个生字。

2.会写“日、田”等4个生字和捺、点2个笔画。

3.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

2.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日、火”等字。

课前准备

1.制作象形字图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本课生字卡片。(师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

1.游戏激趣:教师集中出示8张象形字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交流画面内容,结合自己的感受说一句或几句完整的话。

2.导入新课:这些不仅仅是一幅幅图画,还是一个个汉字呢!

1.仔细观察每一张图片,看清图片上画的分别是:太阳、月亮、水、火、山、石头、田地、禾苗。没见过“田地”“禾苗”的同学,要认真听其他同学的介绍。

2.根据老师的描述,观察老师手中的图片,大致猜猜是什么字。

低年级孩子想象力极强,在学生猜测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呵护学生的童心童真,即便是猜错了也要适当地鼓励、表扬,以免打击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敢于想象的童心。

二、借助图画,学习生字(用时:15分钟)

1.为每组同学发放8张字理图片,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猜测图片表示的是哪一个字,并想想为什么这样猜。

2.组织学生进行汇报,要求学生不仅说出猜出的字,更要说出猜测的理由。

3.逐一播放8个字的演变动画,验证学生的猜测。验证成功后领读生字,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4.组织学生再次展开小组合作,借助手中的字理图片读准生字的字音,并请组长整理易错字音。重点指导“水、山、石”的读音。

5.组织组长汇报难读易错的字音,集中板书在黑板上,范读、领读、开火车读。

6.组织学生开展游戏巩固活动。

(1)看图读字。 (2)图字对照读字。 (3)直接读字。

7.引导学生运用8个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生活说一句话或一段话。

1.根据图片自由猜字,如果猜出来的字认识,就大声读一读,如果猜出来的字不认识,就把它写在图形旁边。

2.汇报,可以采用“我猜出的字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的句式。

3.仔细观察动画演示,如果猜对了,就跟着动画大声读出这个字,如果猜错了,就仔细听听老师是怎样讲的。

4.小组合作:先对照图片自读生字,圈出读不准的字音,再向小组同伴请教,最后组长记录同伴容易读错的字音,提供给老师。

5.认真倾听老师和同学的范读,还是读不准的字就看看生字对应的图画。

6.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或文字,快而准地抢读。注意“水”“石”和“山”都是翘舌音。

7.自由表达,例如:看着妈妈做的鸡腿,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1.学生在猜测生字时要允许有不同意见,然后在思辨中学生更能印象深刻。

2.学生在汇报“为什么这样猜”的时候要鼓励学生说完整话。教师不要怕浪费时间,直到学生说好,多叫几个学生重复说。

3.本课生字学生多数都很熟悉,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准“水”“石”“山”。

4.学生在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句子时,可能会出现不符合逻辑的情况,教师要引导其他学生正确对待,不要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并对发言学生的“敢于表达”提出表扬,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三、观察演示,练习书写(用时:15分钟)

1.播放“日”“田”的笔顺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每一个生字的写法。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指导“日”的笔顺,掌握“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3.组织学生练写生字。巡视指导。

4.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书写成果,师生点评。

1.认真观察笔顺动画,一边观察一边书空练习。掌握不准的请老师再播放一次。

2.仔细观察课后生字书写内容,看清楚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什么位置,看不清楚时请教老师或同学。

3.先描红,再练写一个。

4.仔细观察自己的书写,说一说哪一笔写得好,哪一笔需要重新写。

引导学生比较“日”与“田”的区别,发现“日”窄窄长长的,上下一样宽;“田”宽宽扁扁的,上大下略小。

四、互动游戏,巩固识字(用时:5分钟)

组织学生做“我画你猜的游戏”,老师来画图,学生来猜字。

看老师黑板上画的图,分别猜出对应的生字。

在猜字的游戏中,一定要让学生说一说猜字的理由。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组织学生按照要求进行猜字游戏。

两名同学一组,一名同学根据字形或其象形特征进行表演,另一名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字。

游戏的目的重在复习生字,不能偏离这一主题。

二、图文对照,巩固识字(用时:15分钟)

1.出示字卡,引导学生复习生字。

2.指导运用:在8个生字中选择喜欢的字宝宝,为它组词,再说一句完整的话。

1.领读、自由读、小组读、齐读8个生字:“日、月、水、火、山、石、田、禾”。

2.小组合作,组词造句。如:给“日”组词:日月、日子。给“月”组词:日月、月亮。用“月亮”说一句话:晚上,月亮挂在天空中。

学生在组词和说一句话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一定要让他们敢说,教师及时纠正,重点是鼓励。

三、观察临摹,指导书写(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认识笔画“捺”和“点”,并在田字格内示范写法。

2.播放“禾”“火”笔顺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每一个生字的写法。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指导“火”的笔顺。

4.组织学生练写生字。巡视指导。

5.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书写成果,师生点评。

1.根据教师的讲解,读出笔画名称,并练习书空,掌握两个笔画的书写要领。

2.认真观察笔顺动画,一边观察一边书空练习。掌握不准的请老师再播放一次。

3.仔细观察教材上的生字书写内容,看清楚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什么位置,看不清楚时请教老师或同学。

4.先描红,再练写一个。

5.仔细观察自己的书写,说一说哪一笔写得好,哪一笔需要重新写。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观察能力相对较弱,教师要尽量多示范,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四、拓展应用,积累巩固(用时:5分钟)

1.利用课件出示教材上的6幅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对应的汉字。

2.积累巩固:在家长的帮助下找一找能用图画表示的汉字。

1.观察图画,自由猜测,完成课后习题“猜一猜,连一连”。

2.利用网络或者图书馆查找资料,把图画打印出来或者画下来。

课后的猜一猜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通过自由猜测和同伴互助,更能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篇5: 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教学要求

复习学过的同偏旁的字;区别形近字;能正确拼读音节,写出词语;巩固要求会认的了;会用“常常”口头造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会按先左后右的笔顺规则写字。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点击放大

第一课时

(完成一——六题)

一、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练习《复习三》的内容。板书:复习三)

二、练习第一题: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1.指名读题目,讲清要求。

2.出示小黑板(上面写着“言字旁、绞丝旁、女字旁、口字旁”这四种偏旁),指名说出这四种偏旁的名称。

3.写出带有“言字旁、绞丝旁、女字旁、口字旁”这四种偏旁的字。(指名一人写在小黑板上,其他人写在书上。)

提示:想一想这些偏旁跟什么有关呢?一边想一边写,“言字旁”、“绞丝旁”每个偏旁写三个字;“女”“口”每个偏旁写两个字。

4.订正小黑板上的字,并读一读。

答案:

言字旁——许、识、让、说、话。

绞丝旁——经、绿、红、细。

女——妈、好。

口——叶、听、叫、吹、响。

三、练习第二题:读一读,比一比

1.出示小黑板:

日——目羊——样本——木

王——玉石——右向——响

指名读一读。

2.说一说每组后面的字与前面的字相比,在字形上有什么不同。(“目”比“日”多一横;“玉”比“王”多一个点;“本”比“木”多一横;“样”比“羊”多个木字旁。“响”比“向”多个口字旁;“右”的撇出头,“石”的撇不出头。)

3.指名口头组词,区别字义。

四、练习第三题:

1.读一读题目。

2.先自己小声拼读音节,再指名读音节。

3.看拼音写词语。

4.订正。

五、练习第四题:读一记

1.出示小黑板,自己练习小声读。

红旗英雄集体白鸽燕子

帮助结实勇敢杀害静悄悄

2.指名认读,要读正确。

六、练习第五题:看图说句子,用上“常常”这个词

1.读一读题目,讲清题目要求。

2.说一说“常常”是什么意思?和“天天”的意思一样吗?

3.观察第一幅图。

先给两个小朋友起名字。(小明和小刚)

说说他们在干什么?(小明和小刚给小树浇水。)

用上“常常”这个词,这句话怎样说?(小明和小刚常常给小树浇水。)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小明和小刚经常给小树浇水,不是只浇一两次。)

4.观察第二幅图。

先给图中的小女孩起个名字。(小兰)

说说小兰在干什么?(小兰帮妈妈洗碗。)

用上“常常”这个词,这句话怎样说?(小兰常常帮妈妈洗碗。)

“小兰帮妈妈洗碗”和“小兰常常帮妈妈洗碗”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七、练习第六题:读一读

1.自己小声练习读。(提示: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拼拼上面的.音节。读的时候遇到标点符号要停顿。)

2.指名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按先左后右的笔顺规则写字。

一、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练习写字。下面我们先来认认几个字。

二、指导写字

1.出示卡片:打、快、很、轻、路、领,指名认读。

这几个字都是左右两部分组成的。按什么笔顺规则来写呢?(这一问不必回答)

2.老师在田字格小黑板上逐个写这六个字。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左右两部分组成的字,按什么笔顺规则写呢?(按先左后右的笔顺规则写。)

3.指导写“打”。

(1)观察范字。

看看左右两部分一样宽吗?(左窄右宽)

再看看左右两部分一样高吗?(左高右矮)

接下来看一看每一笔写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上。

(2)老师示范。

先写左边的提手旁,提醒第三笔是“提”。再写左边的“丁”。“丁”的横写在右半格横中线上边一点,竖钩的收笔处与提手旁的下端在同一水平线上。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描两下,临写四个。

4.“快、很、轻、路、领”这五个字的指导方法、练习步骤与指导“打”字基本相同。要求学生先观察好左右两部分所占的比例,再看看左右两部分是否一样高,最后看清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按先左后右的笔顺规则练习写字。每个字描两个,临写四个。

篇6: 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

(完成一--四题)

一、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练习《复习七》的内容。(板书:复习七)

二、练习第一题;照样子连一连,读一读。

1.出示卡片,练习拼读

zuōcàisōugāngēnqīn

zhuōchāishōugānggēngqīng

2.板书:

捉zuōzhuō

指名读“捉”,说说它是哪个音节拼出来的?(zhuō),老师将“捉”与zhuō用线连起来。

3.读一读题目要求:照样子连一连,读一读。把这道题做在书上。

4.订正。读一读。

答案:

捉zuō刚gān菜cài

zhuōgāngchài

跟gēn收sōu亲qīn

gēngshōuqīng

三、练习第二题: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1.板书:

欢()

指名读一读这两个字,说说它们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吹”和“欢”右边都是“欠”,“吹”的左边是口字旁,“欢”的左边是又字旁。)然后口头组词。

2.用同样的方法练习另外两组形近字。

“该”和“刻”,“该”的右边和“刻”的.左边相同都是“亥”,“该”的左边是言字旁,“刻”的右边是立刀旁。

口头组词:应该、立刻、刻苦。

“外”和“处”这两个字都有“卜”,“外”的左边是“夕”,“处”的外边是“”。

口头组词:外边、外面、外国;四处、到处、用处。

3.把用熟字组成的词语写在书上的括号里。

答案:

吹(吹风)该(应该)外(外面)

欢(欢快)刻(刻苦)处(到处)

四、练习第三题:读一读,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指名读三个句子。

我家只养了一只小鸡。

林跃为什么能成为优秀运动员?

奶奶望着窗外的大雨,心里很着急。

说说带横线字的读音有什么不同。

只zhǐ(只养了)为wèi(为什么)

zhī一只小鸡wéi(成为)

着zhē(望着)

zháo(着急)

(“只、为、着”是多音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有不同的读音。)

五、练习第四题:选字填空,再读一读。

1.板书:它、她、他

说一说这三个字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2.选字填空。选择合适的字填在书上的括号里。

3.订正。读一读三个句子。

答案:

(她)是我奶奶,已经退休了。

(他)是男声合唱团的。

树上有一只小鸟。(它)的叫声真好听。

篇7: 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一、单元分析

教学建议: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这几个重点词语可以进行删换、比较,感受用词的准确生动,领会遣词造句的准确感。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体现教材的整体性,注意前后的联系。教学本单元内容时要全面的调动学生的感官器官,用眼睛去看春天、用耳朵去倾听春天、用手去触摸春天,让学生去寻找春天,与生活相联系。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要求会认的58个生字,会写29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不带注音的短文,让孩子尝试着自己阅读、借助图画或其他方式认生字,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三、教学中的重、难点

1、单元训练重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

2、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使学生知道春天的`特点。

3.、通过读不带注音的短文,让孩子尝试着自己阅读、借助图画或其他方式认生字,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四、教学建议

1.积累写春的词语、诗句,扩充词汇量,进行大量的说词训练。 ①本单元有四字词语,有古诗,显然,积累的意义很大,可以让学生积累的基础上学用,用上其中一两个词语写话。②对于构词率高的字,要以口头组词的形式,进行大量的说词训练。

2.引导发现加偏旁、换偏旁的识字方法,练习自主识字。强调自主发现,不要越俎代庖。

3、口语交际要注意单元整组的回应与整合。

识字1春夏秋冬

(第1课时总第74课时电教第1课时)

篇8: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一、比一比,再组成词语写下来。

苗(   )捅(   )畔(   )施(   )谜(   )

描(   )桶(   )伴(   )拖(   )迷(   )

光(   )老(   )尾(   )谨(   )镇(   )

恍(   )姥(   )娓(   )紧(   )慎(   )

二、填写四字词语。

( )( )动听 身( )( )境 ( )( )施教 有( )( )类

( )( )而止 引( )( )胜 ( )( )大悟 ( )( )不通

起( )转( ) ( )李( )门  远近( )( ) 和( )( )色

三、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学生  (   )的人才 (   )的影响

(   )的优点  (   )的故事 (   )的思维

(   )的心田  (   )的种子 (   )的老师

(   )的想象力 (   )地告诉 (   )地问

播下(  )   谈起(  )  伸出(  )

四、照样子,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例:贫穷——(贫困)(富裕)

聪明—(   )(   ) 谨慎—(   )(   ) 忍让—(   )(   )

勇敢—(   )(   ) 谦虚—(   )(   ) 深远—(   )(   )

五、查字典填空。

1.“天资聪明”中的“资”,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字典里的“资”有四种解析:①财物,钱财;②供给;③指出身,经历。“天资聪明”是第(  )种解析。“天资聪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材施教”中的“施”,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字典里的“施”有四种解析:①给;②把财物送穷人或出家人;③用上,加上;④实行,施展。“因材施教”是第(  )种解析。“因材施教”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选词填空。

反映 反应

(1)有什么情况要及时(    )。

(2)经过努力,他的书法(   )有进步。

七、把下列有毛病的句子改过来。

(1)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他的话,我禁不住不禁要哭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要你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就能改正自己的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宁正在做完作业,小红就来喊她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用加点的字造句。

1.这个故事,有思想,有人物,有形象,有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遇到了田老师,仍然像四十年前恭恭敬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习,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作见面礼或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做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孔子和学生》中,孔子是我国________。他认为学生“颜回”是_____的人;“子贡”是______的人;“子路”是________的人;“ 子张”是__________的人。说明了孔子教育学生十分注重________________。

2.三人行,必有__________。择其_____而从之,其_____而改之。

3.吾爱吾师,_______________。

4.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有_______________,术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百花厅。读后完成练习。

(一)

田老师执教四十年,桃李满门,弟子不下三千,现在已年近古稀,退休归里十年了。

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老人拄着拐杖散步,仍然像四十年前一年级那样,恭恭敬敬地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念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终身难忘!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桃李满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插柳之恩”指的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跟田老师谈起往事时,会说些什么话来表达我的深深感念之情?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我对田老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用横线划出表现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的语句来。

(二)迟到以后

我离教室越来越近。传达室的挂钟告诉我,我(竞  竟)迟到了30分钟!每走(近 进)一步,我的心就跳得格外剧(烈  列)。 “谁叫你起得这么晚呢?你看还有10分钟,第一节课就要下了!”我暗暗责备自己,并担心老师会严(历  厉)地批评我,同学们会投来责备的

目光……

走到教室门口,我更慌张了。是进,还是退?我忧郁不决。但是,我忽然想到,在这关键时刻,后退一步,就是容忍自己的错误,就是向自己的弱点退步;前进一步,就是克服缺点的开始,就能多学点知识。想到这里,我毅然地抬脚跨进教室。

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报告!”我才喊出口,几十双眼睛刷地一下盯在我身上,我赶紧低下头,只感到脸上阵阵发烫。这时,老师走了过来,严肃而又亲切地询问我:“李文同学,你今天怎么来得这么迟呢?”我轻轻地回答:“我……我……昨晚看电视看得太晚了,今天睡过了头。”我的头更低了。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情,亲切地叫我坐下,诚恳地说:“珍惜这短短的几分钟吧!”我偷偷地看了一下周围,同学们的目光也是和善的……

亲切的教诲,善意的目光,使我忐忑不安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我暗下决心,要把损失的时间补回来。我坐好后,迅速拿出书和笔记本,带着悔恨和决心,认真记下了这宝贵的几分钟内学到的知识。

1.划去第1自然段中用得不当的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犹豫不决:__________

(2)全神贯注:__________

(3)忐忑不安: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责怪—(   )眼光—(   )严肃—(   )错误—(   )

4.把课文中画线的句子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地说说“我”的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体会“我的头更低了。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情,亲切地叫我坐下,诚恳地说:‘珍惜这短短的几分钟吧!”我偷偷地看了一下周围,同学们的目光也是和善的……’” 这句话后的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认为文中的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篇9: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1、看拼音写词语。

péng yǒu ___________________

shuō huà ___________________

nǐ men ___________________

wàn suì___________________

chūn jié___________________

mǔ qīn___________________

chūn tiān lái le ___________________

x?ǎo péng yǒu men zhǎng gāo le 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词语补充完整。

亲( )好( ) 红( )绿( ) 春( )大( ) 柳( )花( ) 泉水( ) ( ) 百( )齐( ) ( )致勃勃 ( )往( )来 ( )颜( )色 ( )暖( )开 ( )歌( ) 语 ( )里( )云( )花盛( ) ( )风拂( )

3古诗乐园-填空。

春晓

( )眠( )觉晓, 村居 孟浩然

( ) ( ) ( )啼( )。 ( ) ( )莺( ) ( ) ( ) ( ),

( ) ( ) ( ) ( ) ( ), 拂堤( )柳醉( )烟。

( ) ( ) ( ) ( ) ( )。 ( ) ( )散( )归( ) ( ),

( )趁( ) ( ) ( )纸鸢。

4、组词。

有 门 东 百 高 声 万

友 们 冬 白 亮 生 升 方 早 明

草 朋

5、对的打勾。

朋(péngpén) 绿(lǜlù)草(cǎochǎo)声(shēng sēng)

行(hánghán)醒(xǐnxǐng) 争(zèng zhèng) 软(luǎn uǎn) 龄(línglín) 经(jīngjīn) 亲(qīn gqīn) 诗(shī sī) 醉(zuì zùn) 散(sàn sǎn)

6反义词。

矮- 黑- 少- 有- 去- 闲- 今-

7、写出几对反义词。

长 ---短

( )---( ) ( )---( ) ( )---( )

( )---( ) ( )---( ) ( )---( )

8、换偏旁。

活 话( 说话 ) 朋( )( )爷( )( )放 ( )( )各( )( )

9、写出班级中5位同学的名字。

10、访写。

例:春天,果树开花了。梨化花开了,苹果花也开了。我们村成了花园。

篇10: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五篇识字课文,口语交际“我说你做”。第一篇课文直接展示出我们要认识的汉字;第二篇课文用一首儿歌教我们识字,《口耳目》通过图文结合和读诗歌的方法教我们认识人体各器官及4种姿势,《日月水火》用图文的方法介绍常见的自然事物,对韵歌则用对子歌告诉我们自然景物的对韵。

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我说你做”。有五项内容。分别是趣味识字,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单元学情分析

学生初入学,既对小学学习感到新鲜,又可能因学习任务的繁重而存在紧张,畏惧的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儿童身心的特点,尽可能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此外,要引导学生注意汉字的.读音,为下一部分的拼音教学做好前期准备。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40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和10个笔画。

2、学习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象形字识字、看图识字、对对子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初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3、背诵课文《金木水火土》《对韵歌》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读书和写字的习惯。

5、学会清晰表达,爱护自己,尊敬别人,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对交流有兴趣,感受交流的快乐。

6、学会用较慢的速度朗读、背诵课文。

7、了解课外阅读的途径,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和大家分享课外阅读成果。

单元教学重点

1、会写17个字和10个笔画,认识40个生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读书和写字的习惯。

3、了解汉字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4、背诵课文《金木水火土》《对韵歌》

5、背诵《咏鹅》

单元教学难点

1、会写17个字和10个笔画,认识40个生字。

2、了解汉字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读书和写字的习惯

4、了解课外阅读的途径,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和大家分享课外阅读成果。

教学措施

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识字,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识字的基础上朗读,背诵课文。

单元课时安排

天地人1课时

金木水火土2课时

口耳目2课时

日月水火2课时

对韵歌2课时

口语交际――我说你做1课时

语文园地一3课时

快乐读书吧1课时

合计14课时

篇11: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读拼音,写笔画。(10分)

hénɡnàpiěshùdiǎn

()()()()

zhàoyànɡzixiězì.

二、照样子写字。(6分)

kànpīnyīnxiěcíyǔ.

三、看拼音写词语。(24分)

tiānwénkāiménérzi

dàhuǒrénkǒuqīɡè

zàizhènɡquèdedúyīnxiàmiɑndǎ“√”.

四、在正确的读音下面打“√”。(16分)

做(zuòzòu)家(jiājā)

声(shēnshēnɡ)窗(chuānɡchuān)

绿(lǜlù)片(qiànpiàn)

跳(tiàodiào)山(shānsān)

shùyishùyǒujǐhuà,tiànzàixiānɡyìnɡde()lǐ.

五、数一数有几画,填在相应的()里。(8分)

不四禾下九

三画()四画()五画()

wǒhuìlián.

六、我会连。(6分)

出上热左

下冷右入

bǎhéshìdecíyǔliánqǐlái.

七、把合适的词语连起来。(8分)

踢皮球

kàn

看水果

jiàn

吃毽子

拍报纸

bǎbúshìyílèidecíhuáqù.

八、把不是一类的词划去。(6分)

1.日月云鸟

2.木禾火竹

jiàshénɡ

3.打球书架跳远跳绳

bǎzhènɡquèdáàndexùhàotiánzài()lǐ.

九、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8分)

①春天②夏天③秋天④冬天

1.大雪人()2.谷穗()

3.草芽()4.青蛙()

ɡēnjùkèwénnèirónɡzàisuǒxuǎndedáànxiàmiɑnhuà“√”.

十、根据课文内容在所选的答案下面画“√”。(8分)

1.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绿色的衣裳,暖和的.衣裳)。

cāochǎnɡ

2.我们的(操场,小学堂)最漂亮。

篇12: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找出下列音节中的声母,抄在()中。

bó qǔ lí zuo dǎ piāo ní zhōng

() () () () () () () ()

二、用“——”画出整体认读音节。

yī qù èr sān lǐ,yān cūn sì wǔ jiā。

tíng tá iliù qī zuò,bā jiǔs hí zhī huā。

三、读拼音,写笔画。

piě héng zhén à shù wān gōu

() () () ()

shù héng piě shù zhé shù zhé zhé gōu

() () () ()

四、看拼音,写词语。

shuǐ niǎo dà xiǎo shàng xià huǒ shān

() () () ()

shuǐ shān mù mǎ xiǎo niǎo shān shuǐ

() () () ()

五、选择正确的读音。

早 (zǎo zhǎo ) 三 (sān shān ) 火 ( hǒu huǒ )

四 ( shì sì ) 钟 ( zhōn gzōng) 床 (chuán chuáng)

篇13: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1、看拼音写词语。

péng yǒu shuō huà nǐ men wàn suì chūn jié

mǔ qīn chūn tiān lái le,xiǎo péng yǒu men zhǎng gāo le。

2、把词语补充完整。

亲( )好( )红( )绿( )春( )大( )柳( )花( )泉水( )( )百( )齐( )( )致勃勃( )往( )来( )颜( )色( )暖( )开( )歌( )语( )里( )云( )花盛( )( )风拂( )

3古诗乐园—填空。

春晓

( )眠( )觉晓,村居孟浩然

( )( )( )啼( )。( )( )莺( )( )( )( ),

( )( )( )( )( ),拂堤( )柳醉( )烟。

( )( )( )( )( )。( )( )散( )归( )( ),

( )趁( )( )( )纸鸢。

4、组词。

有 门 东 百 高 声 万

友 们 冬 白 亮 生 升 方 早 明

草 朋

5、对的打勾。

朋(péng pén)绿(lǜ lù)草(cǎo chǎo)声(shēng sēng)

行(háng hán)醒(xǐn xǐng)争(zèng zhèng)软(luǎn ruǎn)龄(líng lín)经(jīng jīn)亲(qīng qīn)诗(shī sī)醉(zuì zùn)散(sàn sǎn)

6反义词。

矮-黑-少-有-去-闲-今-

7、看图写出几对反义词。

长---短

( )---( )( )---( )( )---( )

( )---( )( )---( )( )---( )

8、换偏旁。

活话(说话)朋( )( )爷( )( )放( )( )各( )( )

9、写出班级中5位同学的名字。

8、访写。

例:春天,果树开花了。梨化花开了,苹果花也开了。我们村成了花园。

篇14: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

一、易读错的字

三(sān √ shān )月 四(sì √ shì)个

上(shàng √ sàng) 天 小手(shǒu √ sǒu)

足(zú √ zhú)球 站(zhàn √ zàn) 立

坐(zuò √ zhuò)下 水(shuǐ √ suǐ)火

虫(chónɡ √ cónɡ)子

二、易写错的字

口:第二笔是横折。

耳:第三笔是竖。

手:第一笔是撇,第四笔是弯钩。

火:注意笔顺是点、撇、撇、捺,先写两边后写中间,中间是“人”。

云:第二横要比第一横长一点。

禾:最后一笔是捺。

虫:第五笔是提。

三、会写的词语

一二 三人 上下 人口 耳目 小手 日光

田地 禾苗 大火 虫子 云朵 山上 八十

六、近义词

站—立 行—走 卧—躺

七、反义词

上—下 大—小 今—古 天—地 分—合

八、佳句积累

1.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2. 云对雨,雪对风。花对树,鸟对虫。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

3. 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下, 日月照今古。

4.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雪花)

5.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篇15: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

一、我会读

1.重点字

天 地 人 你 我 他 一

二 三 四 五 上 下 口

目 耳 手 足 站 坐 日

月 水 火 山 石 田 禾

对 云 雨 风 花 鸟 虫

六 七 八 九 十

2.易读错的字

四个 sì 三月 sān 上天 shàng

小手 xiǎo 虫子 chóng 足球 zú

坐下 zuò 站立 zhàn 水池 shuǐ

二、我会写

1.重点字

一 二 三 上 口 目 耳

手 日 田 禾 火 虫 云

山 八 十

2.重点词语

一二 三九 上古 门口 耳目 手足

日光 田地 禾苗 火车 虫子 云朵

山川 八方 十分

3.形近字组词

三、词语积累

1.近义词站——立 行——走 卧——躺

2.反义词上——下 大——小 今——古

站——坐 天——地

四、背诵

1.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2.云对雨,雪对风。花对树,鸟对虫。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

3.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

4.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

5.《咏鹅》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篇16: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

第1部分是易读错的字,由于南北口方口音,地方口音的差异,其中s和sh的,发音容易出错,例如:shang天和sang天,四和是、水和虽等在读音上的差别,同学们应该注意这些字之间的差异,切莫一开始就已经记住了一个错误的读音,将来要改正确就很难了,另外大家读音的准确离不开唇齿间的密切配合,所以大家在学习拼音时要学会变换口型,注意唇齿的位置。

第2部分是易写错的字,众所周知,在一年级笔画顺序的学习是汉字同学们的必修课,要想学好语文,在低年级语文想学好要写好汉字当然就要知道字体结构,清楚正确的笔画顺序才能够写好汉字。

第3部分是字词积累,共有14个词语是本单元学习中的重点词语,大家不仅要会写,还要会读,还要会组词语,会造句子等等要求。

第4部分是形近字,这是小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一个部分。当然也是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另外多音字在本单元中我们共学习了两个多音字,分别是地和行,大家要学会区别注音区别组词,当读音不一样时,他们的意思肯定不一样,用法当然也就不一样。

第5部分是多音字,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根据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

第6部分是近反义词,近反义词的学习是一年级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语文基础的重要组成板块,其中上下大小古今风和等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抱团学习,分组学习,同学们学会一个就等于学会了两个在课文中他们以对应歌的形式来展现出来,生动有趣,乐于学习和记忆,最后给大家列举了家具积累和古诗词的背诵,其实在像骆宾王的鹅鹅鹅这首诗,大家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熟读背诵了。

篇17: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比较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总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同样多、多些、少些 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椅子和花片 学习方式:游戏活动、体验交流、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交流空间 情 境 创 设 教师谈话引入: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这节课,我想请几位同学来玩做椅子游戏,谁想来?(教师在教室前面准备好5把椅子) 6个小朋友玩做椅子游戏,其他同学观察结果。 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探 究 与 体 验 (一)认识多少 1、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2、提问:椅子为什么不够啦?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小朋友和椅子一一对应的图,提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二)认识同样多 1、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从游戏中学到知识,真棒!现在老师又拿来一把椅子,我们再来做一次游戏,怎么样? 2、这一次的结果怎么样?   3、出示小朋友和椅子一一对应图,提问:小朋友和椅子怎么样?(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讨论,知道有6个小朋友,5把椅子,小朋友多,椅子少。 学生全班交流,说出小朋友比椅子多,椅子比小朋友少。       6个小朋友接着做游戏,其他学生观察讨论。       学生自由发言:得出这回都有座位了。 全班交流,小朋友和椅子同样多 两次游戏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 践 与 应 用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教师提出要求:摆黄色的花片要与红色的花片同样多。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出示水果图,提问: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动手摆,动口说。         学生观察水果图,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 通过让学生动手摆、动口说,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画比较多少,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二课时:高矮、长短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交流空间 情 境 创 设 情境引入: 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高矮,谁想来?   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   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谁矮?         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 师生比高矮这一活动,即贴进生活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探 究 与 体 验 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   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让学生亲自比较,广泛交流,认识高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认识长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比较,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实 践 与 应 用 1、实践活动 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2、完成“练一练” 第1题:出示第1题图,提问:哪座房高?哪座房矮?还可以拿什么进行比较? 第2题: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 第3题: (1)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 (2)教师拿出3根线绳照图的样子演示一下,验证学生的答案 第4题:出示图,提问:谁个子高?谁个子矮?为什么? 第5题:出示图,提问:图上的事物你可以怎样进行比较?     几名学生到前面进行排队活动,然后大家一起来交流和讨论排队的情况。         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全班交流。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自由回答。   持怀疑态度的学生可亲自验证。   学生直接回答。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排队的实践活动,即能帮助学生体会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练一练中的题目,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实际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讨论,全班交流,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第三课时:大小、轻重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 学习方式:观察讨论、亲自体验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交流空间 情 境 创 设 出示两幅情景图,提问;谁大?谁小?谁轻、谁重? 观察画面,全班交流。 通过观察情景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大小轻重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探 究 与 体 验 1、教师拿出1个苹果和1个羽毛球,提问:谁轻?谁重?   2、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亲自体验一下轻和重的感觉。   3、教师拿出一听较小的饮料和一个较大的面包。 (1)猜一猜,谁轻?谁重? (2)把饮料和面包放在天平上。 (3)让学生用手掂一掂。   4、出示两幅天平图。 提问: (1)你发现了什么?天平两端一样高,说明了什么? (2)一个菠萝和一个梨,哪个轻?哪个重? (3)把一个菠萝和一个梨放在天平上进行验证。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轮流用手掂苹果和羽毛球。         学生猜测。   学生仔细观察,知道饮料重面包轻。 学生轮流掂饮料和面包的轻重。     学生观察图,交流自己的看法。     学生尝试推理,各抒已见。   学生仔细观察天平两端,怎么样 ?讨论:说明什么?尝试简单推理验证。 关于轻重的内容,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相对少一些,让学生经历猜一猜、掂一掂 ,然后在天平上看一看这一过程,充分重视了学生的亲自体验,为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创造了有利的空间。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交流,培养了学生的简单推理能力。   实 践 与 应 用 完成“练一练”的内容 第1题:出示水果图,提问:西瓜、菠萝和桔子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第2题:出示天平图:提问:一双鞋和两个本哪个重?一只鞋和一个本哪个重?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给重的做记号。 第3题:出示两幅天平图,提问:肥皂、牙膏和香波谁最重?谁最轻? 请你给最重的涂红色,最轻的涂黄色。       第4题:出示两幅图,提问:图上的事物,你可以怎样比较?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全班交流 学生在书上做记号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学生在书上涂色。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记号,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     本题的两幅图反映的是同一件事,教师在指导学生看懂题目后,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理念。  

篇18: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唯一的听众》

1、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激思,以读促悟;在读中感悟体验,在读中培养语感,学习语言,在读中受到熏陶。

2、长文短教。作为第一课时,紧紧围绕老教授的言行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感受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沮丧、蹑手蹑脚、抱歉、溜走、羞愧、兴奋、尽心尽力、割舍”等词语。

2、学习老教授的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老教授对“我”的爱护和鼓励,一步步走向成功所起的巨大作用,感受老教授的良苦用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3、继续学习写人物通过抓住人物语言、神情、动作、心理等方面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

品味描写老教授真诚的语言和神态的语句,体会其心理及其对主人公一步步走向成功所起的巨大作用,进而体会老教授的良苦用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教学难点:明白老教授说自己是耳聋,体会她的良苦用心。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检查字词。

1、直接揭示,理解“唯一”。(只有一个,与众不同,对故事的发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检查字词。

词语:沮丧 蹑手蹑脚 抱歉 溜走 羞愧 兴奋 尽心尽力 割舍

(1)读准词语,特别是多音字“兴”“尽”;

(2)正确书写“沮丧”“抱歉”“羞愧”等常用难写的词。

二、再读课文,提炼主线。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从“唯一的听众”切入,提炼主线。

出示: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1)“那时”是什么时候? (2)再读句子,你有什么问题?

三、抓住语言和眼神,感受人物

1、再次走入课文,老妇人是一位怎样的人?划出有关的语句,并做简单的批注。

2、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3、重点品读老妇人的语言。出示:

“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1)读句子,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2)老妇人为什么要说自己耳朵聋?你还从哪儿感受到老教授的良苦用心?

(3)从“每天早晨”你体会到什么?

a、这是老妇人委婉地给我提出要求,要求我每天早晨去练琴,激励我要持之以恒,与此同时,老妇人也要每天早晨来听。

b、老夫人为什么要每天早晨都来当我的听众?是我的琴声好听吗?

(4)指导读好这三句话:你能相像出老教授说话时是什么表情?什么语气?

4、比较感悟,体会后置式表达的。

篇19: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1我们的学校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10个生字,学习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2结合工具书和生活见闻理解“坐落”“浓密”“晨曦”“掩蔽”“絮语”“茁壮”“拔地而起”等词语,欣赏并积累文中生动形象的词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山里学校环境的美和山里孩子成长的快乐,进一步产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山里孩子成长的快乐。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读激趣 1谈话:同学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从山里学校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朋友,来,打个招呼。(打开课文)你们想知道关于他们的什么呢?――学生提问 2来,听听山里的伙伴是怎样向我们介绍自己的学校的。(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他们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哪些情况?然后自由发言。 二、自读感知 过渡:山里的孩子为了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分享快乐和幸福,特别写了这篇文章,叫《我们的学校》。来,我们一起学一学。 1读课文题目:比较去掉“我们的”前后读起来感觉有什么不同,读出自豪感。 2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讨论词义,老师巡视。 4检查学习情况,相机帮助学生理解部分词语。 三、品读欣赏 1同学们,读了课文,这个学校的环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根据插图和课文的描述,加上自己的合理想象,用彩色笔画出学校的草图。 2在这样美的校园里,山里的孩子们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根据学生对重点句的欣赏,老师相机指导朗读并归纳: (1)快乐游戏。 (2)与大自然交朋友。 (3)认真学习。 3这么美的环境,这么难得的学习条件,山里的孩子们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1)自读第5~9段,展示自己读得好的句子。 (2)说说自己朗读时的感受,想想从哪些地方看出山里的孩子成长是幸福的。理解最后两段话的意思。 四、读写延伸 过渡:在这么美的校园里学习,山里的孩子们是多么快乐、幸福、自信和自豪,让我们也投入大山的怀抱,和山里的孩子一起,也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 1美美地读课文。 2让我们也来向山里的孩子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吧!请学生说,并鼓励学生将自己说的写下来。 板书设计  (1)快乐游戏。  (2)与大自然交朋友。   (3)认真学习。  2雪儿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发生在受伤的孩子和受伤的白鸽之间的故事,题目是:雪儿。 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⑴自由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一说你知道的我和雪儿之间的故事。 ⑵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前面的生字。 ⑶运用理解六法并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明媚 敷药 喃喃 哀伤 艰难险阻 忠实 盼着 弧线 施展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3、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词语: ⑵指名逐个读,指名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读准子音。 ⑶指名解词。明媚:鲜明艳丽。 敷药:涂药、搽药。 喃喃:小声叨唠。 哀伤:非常悲伤。 艰难险阻:繁重的困难和危险的阻挡。 忠实:忠诚可靠。 盼着:迫切地希望。 弧线:圆周的一段,本文比喻白鸽飞行的轨迹。 施展:发挥、显示。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在精读课文时去体会理解。 ⑷齐读生字词。  ⑸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按盼望--渴望--快慰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想想每部分讲了什么。 学生自学讨论: 四、精读第一部分 1、导读。 从第1自然段看,你能了解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吗?从第2自然段看,我是怎么对待受伤的白鸽的? 2、讲读。 ⑴用○圈出第1自然段中表示情感的词。向往是什么意思?明媚的春光又是什么意思?你知道明媚的春光指哪些?我为什么非常向往明媚的春光? ⑵爸爸捡回一只受伤的白鸽,什么样子?读一读这些语句,说说我当时的心情怎样。 用横线画出第2自然段中我对刚到家的小客人的做法。读一读,谁能概括一下? 为何给它取名雪儿呢? 这一系列的做法说明了什么? ⑶过了几天,雪儿和我的关系怎样?具体表现是什么? 飘飘悠悠可以换成哪个词?蓝天白云跟雪儿有什么关系?跟我又有什么关系? 3、指导朗读。 4、过渡:我的盼望有没有成为现实?请同学们课后预习下面的内容。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⑴有钢笔描红。⑵读一读,比一比,再组词。 2、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2、指名口述故事的第一部分。3、我的盼望成为现实了吗?请看地第二部分。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我了解到雪儿有哪些本领?这使我的心情更加怎样? 2、讲读。 用波浪线画出并理解描写信鸽本领的词。用波浪线画出并理解表示信鸽品格的词。 正因为信鸽有以上高超的'本领、忠实的品格,人们称赞它是什么?也正因为如此,我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更盼着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 3、指导朗读。4、小结并过渡。 三、精读第三部分 1、导读。 自由放声朗读第三部分,侃侃哪些动作能够作者的情感。边读边圈出有关词语。2、讲读。 3、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作者惊喜--矛盾--快慰的情感变化。 四、总结全文 1、指名学生看看板书,口述全文。 2、讨论:我的腿伤好起来后,会做些什么令父母惊喜一番呢? 3、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2雪儿 精心照料:洗澡 敷药 取名 放飞蓝天我:轻轻捧起 望 快 慰 雪儿:望 感激 祝福 人鸟情深 3小萝卜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在朗读过程中,联系上下文和查阅的资料理解关键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小萝卜头盼望解放、渴望自由的情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引入 1课前组织学生搜集有关白公馆、渣滓洞、小萝卜头的资料,相互交流。 2引出小萝卜头的故事,唤起学习欲望。 二、初读课文,检查识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减字,做到正确、流利。 2从语境中抽象出字、词,检查认读情况。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以图激情,朗读理解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第1~5段。 提问: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主要人物,他们是什么身份? 出示重点句:他把书放在楼栏杆旁,双手抓住比他还高半头的楼栏杆,踮起脚,看白公馆墙外的群山。 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出示小飞虫插图,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教师读第8段的第一句,出示小飞虫。提问:孩子们认识它吗?你觉得小飞虫对你来说是“新事物”吗? 小组里说说你平时捉到小飞虫是怎样对待它的? 过渡语:为什么小萝卜头觉得小飞虫是“新事物”呢?他又会怎样对待小飞虫呢?请同学们自读第6~12段。 3教师让学生联系图画,朗读第6~12段。提问:小萝卜头觉得小飞虫是“新事物”,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 小萝卜头看到小飞虫后是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的?请把相关的词语、句子勾画出来。 出示重点词句,学生动作辅助,教师引导感悟小萝卜头的心情。 (1)他追着,跑着,直跑到刘思扬靠近的铁窗附近,不住地挥着小手,叫着。 (2)“哟,多好看的小虫!”小萝卜头尖叫了起来,伸手捉住了它。 (3)小萝卜头两手轻轻捧着那只小虫子,唯恐伤害了它。 (4)他把盒子重新打开,轻声说道:“飞吧,你飞呀!” (5)小萝卜头高兴地拍手叫道:“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 指导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小萝卜头的内心感受。可比赛读,可齐读。 4比较你和小萝卜头对待小飞虫的态度,在小组里谈谈自己的体会。 五、拓展升华,启发教育 1小飞虫飞了,小萝卜头为什么那么高兴?联系上下文和自己查阅的资料,理解“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了”“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板书:向往自由) 2小萝卜头的愿望实现了吗?他为什么没能像小飞虫那样飞出去?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 3想想小萝卜头对自由美好的向往,再想想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你有什么感受?又有什么打算呢?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小萝卜头对自由的向往。 六、课后作业 1 抄写生字,词语。2同学间互相交流了解到的“红岩”故事,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3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我与小萝卜头比童年”的演讲比赛。  附:板书设计 小萝卜头 向往自由 插图 (贴与图对应的重点句) 4*一座铜像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比利时人民把小英雄的雕像看作是独立精神的象征的原因。 3、学习小英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比利时人民为什么把小英雄的雕像看作是独立精神的象征。 2、学习小英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看到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一座铜像、也许是说明文) 2、课题有什么特点?(数+量+名),还学过见过哪些文题是这样的? 3、预习前接触这个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铜像?什么样?在哪里?) 4、利用书上插

篇20: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挂图),使学生了解各种朗读、背诵的形式,能够正确的朗读、背诵的姿势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及背诵习惯。

2.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健康的课外书报的习惯。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图画

1.图上小朋友在做什么?

2.图上的小朋友怎样朗读?

二、小结要领

身正肩平双手拿书 左右两臂 自然平放 目光课本 保持距离

眼睛课本 距离一尺(33厘米)

三、模仿评判

1.请几个学生模仿训练,并由大家评判

2.评判中指出一些错误姿势的危害

四、集体训练

五、把握训练要点,勤于朗读背诵

六、小结

在一年级时,我们已经知道了读书写字的姿势,掌握了握笔写字的方法,还知道了保护视力的一些要求。今天我们又知道了朗诵的姿势和朗读的要领。今后,我们要天天坚持,自觉接受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图画

1.指导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简说图意。

二、指导学生观察集体背诵图(一、二幅)

1.提问:背诵时课本和文具盒怎样摆放?

2.这些同学怎样坐的,他们的双肩和双臂怎样?眼睛向着什么地方,态度神

情怎样?

3.背诵时还要注意什么?

4.全班学生模仿图上的学生,集体背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教师评判。

5.图上的同学背诵的是哪篇课文?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观察三幅小图,按图模仿训练

1.观察左下方小图。

2.观察中间小图。

3.观察右面小图。

四、小结

这一课我们通过看图学习,掌握了背诵正确的姿势要领,了解了背诵的形式,知道了看图背诵的方法。今后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就要做到多读、勤背、乐背。

第三课时

一、观察上面三幅图

1.从图上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2.图上的一个小朋友借到了一本心爱的课外书,他笑得多开心呀!

学习两条格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多读书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不断进步,还能使我们学会写,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读课外书的好习惯。

3.观察第二幅图,告诉孩子阅读要点:眼看,心记,不出声。

4.观察第三幅图。图上几个小同学在干什么?表情怎样?

5.小结三幅图。 二、观察下面两幅图

1.从第一幅上可以看出这是在什么地方?同学们在干什么?

2.说说去阅览室看书的过程: 挑书――借书――看书

3.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4.观察第二幅图讲解。

三、小结

乐于阅读课外书报,主动去寻求知识,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1.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2.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3.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4.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5.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6.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7.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8.一年级上册教案语文教案

9.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10.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下载word文档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