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英语世界化与非母语英语国家的英语教育问题论文
“阿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试论英语世界化与非母语英语国家的英语教育问题论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试论英语世界化与非母语英语国家的英语教育问题论文,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试论英语世界化与非母语英语国家的英语教育问题论文
试论英语世界化与非母语英语国家的英语教育问题论文
摘要:与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是表音系统的语言相比,英语有着简单明了的语法系统,更容易学习。自16世纪开始,英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影响了英语在全球的传播和使用。另外,相比其他表音文字的语言,英语更容易学习、易于交流,英语成为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教育也随之蓬勃发展,然而许多非母语英语国家的年轻人过于崇拜英美文化、忽视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在英语的教育教学中,应通过改变现有教材模式、重视通识教育等多种方式平衡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播的关系,用批判性的思维来看待不同的文化。
关键词:世界化;英语教育;语言平衡;非母语国家文化
一、英语世界化的发展进程
英语本是英国人的本土语言,四百年前它的适用范围还仅在英伦三岛。从十六世纪末期英语便开始向外输送,从此它的适用范围的扩展速度快的惊人;到时,日常接触英语的人口就已经从十六世纪的500万人迅速发展到了20亿人口。到为止,世界上就已经有18个国家以英语为母语,并且有32个以上的国家还把英语作为了官方语言进行使用,而其余的其他国家几乎也都已经开始把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来进行使用。现今,英语已经是一门世界语言,成为全球化的语言,在世界外贸以及各个国家对外交流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同时,英语在这种广泛的被使用当中,也在各个地区中出现了变体,可以说英语也是在发展中传播,在传播中不断发展。不仅如此,个别英语的音节元素已经被其他语言所吸收,并成为其他语言中的一部分。由此可见,英语的发展速度极其快,且其对世界语言的影响力也非常大。
二、英语世界化的原因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关于英语世界化以及它发展的速度如此惊人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
第一,经过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其后的工业革命,英国农业、工业和商业繁荣,使英国在近代世界经济体系形成过程中遥遥领先,跃居领导地位,英国国力日趋强大,并开始向外扩张,与世界各地的交往日趋频繁。英国经济与贸易的发展也带来了带来文化的传播,最直接的表现便是语言的传播。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为语言的传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英语在全球各地的语言传播,并成为许多国家的官方语言。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各式各样的宣传媒介的普及,英美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从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英语的使用人数过三亿四千万以上,是在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在国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英语是属于表音文字的语言,而世界大部分国家的语言都是表音文字的语言。在这众多的表音文字中,英语以其简单明了的语法系统,较其他表音文字的语言来说更容易学习,也更方便交流。同时,英语的语法和词汇变化规则,也比其他表音文字的语言更加简单和固定,便于学习者掌握。相比较之下,像汉语等一类的表意文字的语言掌握起来比较困难,而且词法和句法的变化缺乏系统固定的规则,难于掌握,在这种比较之下,英语的优势也就更加突出了。因此,在世界各地,英语教育的蓬勃发展。
2、我们国家自然也如同其他国家一样,英语也是作为第二外语开始使用以及学习,随之英语的`教学便提上日程。
虽然,目前英语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很快,甚至英语中的有些音素进入我们的本族语言,如“秀”,原是英文中的“show”的发音,这一音素被我们借用过来,现已被收入词典。这些现象足以体现英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占据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英语的教育自然也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在重视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似乎忽视了我们的母语,作为非母语英语的国家,我们在教学中不能犯顾此失彼的错误,要协调母语和英语之间的关系,为我们母语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非母语英语国家英语教育中的问题――以中国为例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一个载体和依托,要了解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语言,首先就要了解这个国家或民族所处的文化背景。因此,我国在对学生英语的教育方面,各个学校以及外语教育机构也是以文化为导向,在对英美文化的了解中学习英语。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下,考试便是教育的向导,也就是说:考试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由于英语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因此,不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英语课程在所有课程当中占得比重非常大。自然也包括英美概况、英美文学等的英美文化课程。同时随着国际化的趋势加剧,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教育自然就成为了大部分人盲目崇拜英美文化的导向。导致民族意识越来越淡薄,甚至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审美观。
四、非母语英语国家平衡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播的建议
1、提高教师的跨文化素质。在中国,许多英语教师根据个人学习和经验积累习得和教授跨文化知识,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尽可能的为英语教师提供国外进修的机会,积累更多的跨文化知识,同时也要求教师提升其文化底蕴,充分了解本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客观地介绍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传播英美文化。
2、要改变现有的文化教材的模式,我们在对学生英美文化的教材编写上,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大谈特谈英美文化以及其优点,而是要从生活中的实
篇2:母语思维与英语写作
母语思维与英语写作
母语思维对二语或外语学习的影响历来是语言学家们研究的重点,也是引起争论的热点之一.外语学习能不能利用母语思维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从语言具有共同性及母语和目的语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母语思维在外语教学中应有的作用.从写作的角度分析了母语策略与母语迁移的关系.由此,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作 者:魏小玲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刊 名:教师 英文刊名:TEACHER 年,卷(期): “”(24) 分类号:H3 关键词:心理语言学 母语思维 英语写作篇3:英语写作与母语痕迹
英文写作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全国各地考试信息看,写作在考试中占的分值在加大,是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写作是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综合反映。
一、英文写作问题的根源在于思维本身。
英语写作课历来是英语教学的难点之一,英文写作能力也是中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颇感头痛的技能之一。学生英文写作成绩低的原因不可否认有临场方面的问题,如审题不准,仓促动笔但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没有掌握英语语篇思维模式(Written doscourse pattern),按照中文的语篇思维模式写英文作文,那么英文语篇思维模式与中文语篇思维模式差异何在呢?Robert B Kaplan在他的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中指出:英文语篇思维模式为亚里士多德的线条式(Aristotelian linear);而东方人的语篇模式是迂回式(Circular)。英语语篇思维模式是直线形的,以主题句一层层地展开主题,进行论述;而东方人往往绕着主题的外围转而不从主题直接入手展开讨论。
英文语篇思维模式的特点是:先概括、后细节;先抽象、后具体;先综合、后分析,直接了当地声明论点,然后逐渐地、有层次地展开阐述。中文语篇思维模式则甚为丰富,灵活多样,尤其是在中文的迂回式和隐含型语篇思维模式中,有时根本就没有明确提出论点,而是文字上留有余地,涵义留给对方去推测。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对英文语篇思维模式不适应,往往自然而然地拿中文语篇思维模式来套用,结果写出了中文式的英语作文,这种中国式英语对英语为本族语的人来说是“别扭”的,他们感到没有地道英文那样流畅。英文写作不是一个单纯的语法、句子、词汇的运用问题,也不是简单的框架结构、段落安排问题,而是一种交织着浓厚的社会、文化观念的语言思维活动。
二、英文写作中的母语痕迹。
汉语和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各自代表了东西方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因此,写作中英语和汉语的结构、词序,连结手段等方面有各自的特征。英语表达方式上是“焦点透视(focus-attention)”,在句子层面的反映是,重要的部分应放在句首,不表示强调的状语以地点、时间的顺序排列在词尾。而汉语则是先偏后正的造句原则,先交待时间、地点等,再进入事情本身;中国学生写英语作文时往往按照汉语的习惯,形成了“句首状语句”这一中文式英语句型,这是中国学生的英语作文中由于受母语的干扰而常犯的错误之一。英语的焦点透视还表现在:一个句子以一个谓语动词为支点,其它动词要么以非谓语形式出现,要么在从句中作谓语。而汉语动词没有形态变化,往往是一个句子中有多个动词,呈散点透视。所以,中国学生写英语作文时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表达方式的影响,结果多动词句在学生的英文作文中比比皆是,这是中国学生在英语作文中常犯的错误之二。
逗号连接句也是中国学生在英文写作中受母语影响而产生的一种造句方式。学生写英语作文时,也总感到一个句子还没表达完,便不自觉地一逗到底。这样就造成句子关系含混,主次不明,重点不突出,影响了交流的目的,这是中国学生英文写作中常犯的错误之三。在篇章层面上,汉语文章的逻辑性在于内容。是“形散而神不散”,汉语的形式制约机制松驰而语义严谨;而英语的形式制约机制相对严谨。文章必须以一定的外露语言形态来确保作者思想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发展。因此,中国学生往往按照汉语的习惯,写英语作文时也省去了必要的连接转换词,创造了许多缺少连接转换词的句子,这是中国学生在英文写作中常犯的错误之四。从上所述可见学生受母语影响之深,所以他们的英文习作就是汉语英译。
三、英文写作教学的对策分析。
中国学生英文习作,可以看出他们不善于变换句型使文章表达形式多样化,他们往往只立足于内容的表达,而不注意形式的完善,结果形式阻碍了内容的表达。我们在英文写作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式英语是一种跨文化语言交际中的干扰变体。它被母语是英语的人认为是“有缺陷的英语(deficient English)”,被看作是“不合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同时,要向学生介绍英语篇思维模式(written doscourse pattern)。并用中文篇思维模式进行对照,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模仿英语篇思维模式的层次模式训练,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学生的英语作文才能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才能将“写作英语思维”落到实处,才能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忽视实际语法能力的培养。忽视汉、英民族文化的比较,把语言和文化分裂开来,使学生仅是机械地学到了英语词汇和语法条文,对所学语言缺乏感觉认识,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普遍不足。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即应强调英语知识的学习,还要注意写作交际技巧的考查与训练。我们应明确记住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流的能力。”
文/李桂萍
篇4:英语教学与英语国家文化背景浅析
英语教学与英语国家文化背景浅析
语言教学不能脱离其文化背景.一个国家特有的宗教、民俗乃至人们的性格、喜好都会影响到语言.因此,要想学到地道、纯正的.英语,井将其正确运用于日常变际中,就必须努力掌握其后深层的文化底蕴.
作 者:高媛蛭 作者单位:唐山市体育运动学校,河北唐山,063000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7) 分类号:G642 关键词:文化 语言 宗教 性格 民俗篇5:澳洲非英语国家移民就业艰难
据澳洲星岛日报报道,澳洲统计局(ABS)的数据显示,英语非母语人士的就业道路艰辛,即使找到工作,也通常与自己过去的工作经历迥然不同。
据了解,在澳洲逾十五岁的1570万人口中,430万人出生于国外,有130万人是移民身份,其中近70%来自英语非母语的国家。移民的失业率为5.6%,比总失业率5.1%略高出少许。
来自英语非母语国家的移民,找工作处境艰难,失业率高达6.7%,而英语国家移民的失业率仅为3.6%。来澳前有大学文凭或学历的移民,失业率明显低于仅有普通教育的人士。在寻工过程中,西北欧移民的教育证书最有可能被澳洲认同,相反来自北非或中东移民的证明不被认可,形同“废纸”。
但在澳的22.6万名新西兰公民,失业率仅为3.8%,而他们的就业或寻工比率为76.6%,远高出全国的平均水平
报告还显示,在澳移民改变职业的机率很大,为半对半。在经理和辅助专业人员中,近70%移民的职业完全改变,41%的技术移民签证持有者也不再重操旧业。
篇6:非语言交际与英语课堂教学
非语言交际与英语课堂教学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概述了非语言交际的信息内容、分析了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的'关系,阐述了非语言交际的交际功能,并就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该如何运用非英语交际行为来提高教学质量提出几点建议.
作 者:范莉娣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刊 名:世纪桥 英文刊名:BRIDGE OF CENTURY 年,卷(期): “”(9) 分类号: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 英语 课堂教学篇7:双语教学中母语与英语平行发展探讨的论文
关于双语教学中母语与英语平行发展探讨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双语教学 母语平行发展
论文摘要:本文从我国学术界对双语教学的不同观点入手,分析了双语教学的优点和我国发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指出我国在实行双语教学时,要注意保持母语和英语的平行发展,既要强化母语的优势,保证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又要兼顾现代社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重视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地位,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国际型人才。
2001年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为更好地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需要,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引进原版外语教材,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1]由此,我国的双语教学发展进入高潮时期,许多高校相继进行了双语教学的实践。
然而,双语教学在我国学术界引起极大的争议。一方面,学者肯定了双语教学对改善我国英语教学耗时长,见效慢的弊端所起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一些著名的学者纷纷撰文,对双语教学的发展表示质疑,甚至提出反对的意见。马庆株教授指出,英语在中国学校教育的地位严重地影响了汉语作为母语的地位。[2]包天仁教授认为,采用不适合中国国情、教情、学情的双语教学,不仅不可以解决中国的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问题,而且容易出现母语学不好,英语也学不好的局面。[3]本文从我国学术界对双语教学的不同观点入手,分析了我国发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指出我国开展双语教学应该兼顾母语和英语的平行发展。
一、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双语教学关系到中国长远的切身利益。不可否认,世界经济和文化的重心在美国和欧洲,其传播方式从来就是从中心向边缘地带扩散。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地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必须加强英语学习,才能够较快地学习和掌握发达国家的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
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领域为例。印度软件业远远胜于中国同行:印度出口软件年总值在62亿-85亿美元。而中国1999年的软件出口只有1.3亿美元,历年出口累记总值还不到10亿美元。中国软件工业创汇只有印度的1/50-1/60。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印软件同行在世界市场竞争中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别?印度是一个双语国家,官方语言是英语。从形式上看,一个国家讲一种语言,似乎是独立的象征,但英语作为一种工具,却无意中使印度人更快地走向实质上的独立,顺利地走出种群的约束。很多人未必会想到印度是世界上位于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的第三个科技大国。自8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世界的高科技需求,印度迅速地,甚至奇迹般地发展了自己的软件产业,软件生产量已经占世界软件总量的16.7%。比尔・盖茨惊呼“印度将会在21世纪成为软件的超级大国”。这个实例提醒我们,外语教育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以及“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双语教学”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加入WTO,互联网普及的大背景下,应21世纪新型人才的需要而产生的。世界的发展,需要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与合作。新世纪的学生必须具有很强的国际意识和国际视野,既懂得东方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又能以欣赏的态度,汲取西方文化中优秀的传统与价值观念。因此,高校双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能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学生既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吸收借鉴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既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又具有开放、平等与尊重的全球意识。开展双语教学,不仅涉及到未来一代的语言交流与语言水平的提高,更涉及到多元文化的认同和与世界各种文化的和谐发展。其目的是为了改变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单语制教学模式,促进我国多元文化的发展,培养一大批精通外语,具有全球化思维观念和广阔的全球视野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加强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的需要
英语是最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目前,许多非英语国家在开设外语课程时,都不约而同地首选英语,在实施双语教育时,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母语/英语双语教育。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化语言。
我国历来非常重视英语,始终把它作为中学三大核心课程(语文、数学、外语)之一。与其它学科相比,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最多的。但是,多年来我国英语教学存在着一个严重的弊端,即学英语而很少用英语,英语应用能力差,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脱节。因此,英语成为了一门费时多,收效差的课程。很多学生经过8年甚至12年的英语学习,却不能比较熟练地阅读英语原版书籍,尤其是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传统的教法、学法已经很难适应新的发展需要了。
用教学语言来促使外语语言能力的发展,这是双语教学的优点之一。由于学习的需要,学生自然会产生努力学习外语的动机和兴趣,而且这种动机和兴趣比在单纯的语言课程上所产生的更加持久。与专门的语言教学不同,双语教学使学生通过对教学语言的感受来达到提高外语水平的目的,学生在努力弄清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意思的同时,外语听力和外文知识将在有意与无意之中得到强化,其中外语听力的提高将对学生外语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关键作用。
二、双语教学应注重母语和英语的平行发展
批评或反对实施双语教学的学者提出,双语教学会弱化我国学校教育中母语的地位。南开大学教授马庆株认为,双语教学的推广侵犯了汉语作为国家教学语言的地位。[2]2005年度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强调,对于重视外语学习和使用而忽略或者削弱自己国家语言及其文字学习和使用的现象,要进行纠正。[2]那么,双语教学中应如何对待母语和英语的关系呢?笔者认为,在进行双语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持汉语和英语的均衡发展。
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不同文化的冲突和交融。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文化和先进技术,发展本国的经济和文化,同时保持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成为世界上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难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作为世界主要通用语言的英语,在中国学校教育的地位不断加强。双语教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对中国外语教学的补充,受到学者和学校的青睐。
中国双语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加强英语的教学效果,培养一批能熟练应用英语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是通过专业学科的双语教学方式,让学生接触、了解该领域最新的、最前沿的科技信息,帮助未来的一代更快的接受国外的先进技术,同时也促进中国先进文化技术的传播。学好英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还可以加强中国的对外宣传,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为中国和世界的联系提供语言的保障。
然而,发展双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不能以削弱母语的地位为代价。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还是思想和文化的载体。语言“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经历和思维方式。”[4]语言作为本民族的文化成果,凝结着该民族对世界的看法,体现了本民族的价值观念。语言不是单纯的交流工具,也是民族的一种标志,是一种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文化归属意识”乃至世界观建构的媒介。
因此,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会重视保护本民族语言的母语地位,控制外来语言对本民族或国家语言的冲击和同化,并且加强自身语言在本土以外的推广,提升自己语言的国际地位。历史上,很多征服者在武力征服一个民族的同时,都力图通过推行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在思想和意识形态上完成对被征服者的最终同化和奴役(如历史上诺曼征服时期法国语言和文化对英国语言和文化的冲击,大英帝国时期英国对被殖民地的文化和语言的渗透)。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独立的国家在赢得政治上的独立后,纷纷摈弃原殖民地的语言,确立自己国家民族语言的母语地位,以保证在文化和思想上摆脱原殖民地的统治,完成真正意义的独立。
然而,目前在我国国内某些领域却过分强调英语的地位,甚至在双语教学中使英语在教学中的语言地位超过母语,威胁汉语的国家语言主权地位。上公布的“双语教材系列”和该网站统计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显示,中国的双语教学实际上就是英语的单语教学。过度地强调英语在学校教育的地位,挤压学生汉语的使用,结果会剥蚀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影响学生掌握汉语和汉民族文化。马庆株教授指出,在幼儿教育中实行双语教学,甚至在有些地区汉语学习让位于英语学习,这样会使孩子从小就产生一种英语的地位高于汉语的观念,从小亲近西方文化,认同西方文化,而丧失对中国传统语言和文化的认同感。[2]这种过分重视英语,忽略母语的双语教学既不利于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又具有开放、平等与尊重的全球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也违背了双语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汉英两种语言,成为双语人才。
汉语是汉民族交流的语言,传递了中国古老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新一代的中国人不仅要有全球化的国际视野,也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中国要发展,要向发达的国家学习先进的技术和文化,最终的目的是建立拥有强大经济实力和优秀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中国。因此,中国的双语教学既要增强英语教学中的西方文化含量,又要在多层次的双语教学中系统引入和加强中国文化教育,保证学校教学中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平行发展。
三、结语
双语教学是中国在国际化大背景下采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我国在实行双语教学时,要注意保持母语和英语的平行发展,既要强化母语的优势,保证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又要兼顾现代社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重视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地位,培养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国际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燕庆明.信号与系统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彭泽润.“英汉双语教学”跟“国家汉语战略”矛盾--语言学家、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马庆株教授访谈录[J].北华大学学报,2005(2).
[3]刘华蓉.双语教学要慎重[N].中国教育报,2002-09-03.
[4]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7.
篇8:新英语900句 国家与国籍
Countries and nationalities 国家与国籍
751. What's your nationality? Are you Japanese? 你的国籍是什么?你是日本人吗?
752. What part of the world do you come from? 你是哪国人?
753. I was born in Japan, but I'm a citizen of U.S.. 我生在日本,但我是美国公民。
754. I'm a Chinese by birth. 我生在中国,是个中国人。
755. What's the area of the Philippines in square kilometers? 菲律宾的面积有多少平方公里?
756. Do you know the population of Sweden? 你知道瑞典的人口有多少吗?
757. Who is the Prime Minister of Britain? 英国的首相是谁?
758. Beijing is the capital of China. It's a cosmopolitan city.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它是一个国际都市。
759.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census, our population has decreased. 根据最近调查,我国的人口减少了。
760. The country is rich in water resources. It has many big fresh lakes. 这个国家水资源丰富,有很多淡水湖。
761. The industrial area is centered largely in the east. 工业区大部分集中在东部。
762. Politically, the country is divided into twenty-four provinces. 这个国家在政治上划分为24个省。
763. This nation is noted for its rapid economic growth. 这个国家以经济快速增长著称。
764. July 4 is the Day of Independ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7月4日是美国的独立日。
765. How old do you have to be to vote in the national elections? 你们多大年纪才能参加国民选举?
篇9:试论英语与母语的平衡及互补关系
试论英语与母语的平衡及互补关系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及我国社会对英语的渴望及需求,在北京奥运会即将来临之际,英语学习有了更加迫切的现实需求,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及当代大学生除应不断提高英语水平之外,还应加强母语的修养和训练,不能忽略母语对英语的'影响.
作 者:王春霞 WANG Chun-xia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 刊 名: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1) 分类号:H31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英语教学 英语和母语 协调发展篇10:母语思维、外语思维与英语阅读调查分析
母语思维、外语思维与英语阅读调查分析
中国大学生在英语阅读中一直受到母语思维和外语思维影响.从母语思维视角进行培训、测试等实验后得出结论:母语正迁移转化到英语阅读中,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学习的`过程;阅读不仅需要英语语言知识,还需要将已有的必要的汉语语言知识转化到阅读中;再者,英语水平是母语思维的前提条件.在英语阅读教学基础阶段仍需加强英语语言教学,当具备了一定的英语水平,母语正迁移才可能在英语思维创造的前提下进行转化,否则母语思维就成为“空中楼阁”.
作 者:陆亚丽 LU Ya-li 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公共外语部,山西,太原,030012 刊 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8(6) 分类号:H0-05 关键词:母语思维 外语思维 英语阅读 迁移篇11:英语语音体系的规约与非规约
英语语音体系的规约与非规约
The Great Vowel Shift clearly shows the variation process in the phonological development. The phonological development regularity from the conventional and unconventional perspective has been discovered.
作 者:孙圣勇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刊 名:成功(教育版) 英文刊名:SUCCESS 年,卷(期):2007 “”(9) 分类号:H3 关键词:conventions unconventions phonology regularity【试论英语世界化与非母语英语国家的英语教育问题论文】相关文章:
1.国家的英语作文
3.英语教学策略论文
4.英语教学法论文
8.英语故事教学论文
9.英语优秀教学论文
10.英语音标教学论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