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学资源>数学书的读后感

数学书的读后感

2023-01-21 08:31:5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避世老太”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数学书的读后感,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数学书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书的读后感

篇1:数学书读后感

《趣味数学》这本书和它的名字一样有趣。每次我都会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奥数乐翻天”讲的是两三个穿插有数学问题的生动小故事;“数学奇趣馆”是有关“头脑黑客”、“无敌计算王”、“布克”、“阿宝”四人之间的故事,并把数学问题蕴含在情节跌宕的故事中,浅显易懂。

我最喜欢的还是“数学名人堂”。

每一期“数学名人堂”都会告诉读者一位数学家从小时候不喜欢上学到最后成为数学家的故事。每一期故事,我都认真阅读,因为书里讲的每一位数学家他们从小对数学充满了热爱,虽然不喜欢考试,有时甚至逃学、旷课,可对知识的渴求和执着引领着他们,最终登上了成功的顶峰,成为了著名的数学家。

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三秒给答案,不给是笨蛋”这个版块。数学知识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个版块主要就是教给大家同类题的做题规律。每一类型题只要找对了规律,甭说三秒,一秒就能说出答案。

《趣味数学》已经伴随我好几年了,让我们在趣味中学习,在快乐中进步。《趣味数学》是本好书,是我学习中的良师益友。它使我的学习充满乐趣,也使我变得热爱思考。

篇2:数学书读后感

《趣味数学》这本书和它的名字一样有趣。每次我都会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奥数乐翻天”讲的是两三个穿插有数学问题的生动小故事:“数学奇趣馆”是有关“头脑骇客”、“无敌计算王”、“布克”、“阿宝”四人之间的故事,并把数学问题蕴含在情节跌宕的故事中,浅显易懂。

其中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数学名人堂”。每一期“数学名人堂”都会告诉读者一位数学家从小时候不喜欢上学到最后成为数学家的故事。每一期故事,我都认真阅读,因为书里讲的每一位数学家他们从小对数学充满了热爱,虽然不喜欢考试,有时甚至逃学、旷课,可对知识的渴求和执着引领着他们,最终登上了成功的顶峰,成为了著名的数学家。

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三秒给答案,不给是笨蛋”这个版块。数学知识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个版块主要就是教给大家同类题的做题规律。每一类型题只要找对了规律,甭说三秒,一秒就能说出答案。

《趣味数学》已经伴随我好几年了,让我们在趣味中学习,在快乐中进步。《趣味数学》是本好书,是我学习中的良师益友。

篇3:数学书读后感

原来数学在生活中也有这么大的用处:在《智斗蜘蛛精》里,八戒被4个女妖围在了中间他得先打死头儿蜘蛛精但他不知道她变换以后的位置,然而数学观察到了:位置是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的,每变4次又回到原来的位置,根据这个规律能列出一个除法算式:(变阵的次数=n)n÷4=□…□这个余数是几,就是几号位置。

还有一次在《悟空戏猕猴》那一集里,1~66报数,(以一、二、一、二的顺序报凡是报以的都有可能是自己,直到最后那个才是自己,不过悟空让数学猴不能报数)悟空要数学猴一次把自己指出来数学猴马上就说:“64号,你是悟空,你出来吧。”原来他是这样想的:有五只羊,9只羊一排,最后留下的一定是8号他的规律是2,4=2×2,8=2×2×2……对于66来说,具有最大特点的数就是64因为64=2×2×2×2×2结果这才找出了孙悟空。

所以,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数学,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

篇4:数学书读后感

《玫瑰与教育》是窦桂梅老师的教育随笔集。这本书记录了她最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显现的种种反思,和其他一些书籍相比它没有长篇大论的教育理论、理念论述,而是记录了她对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态度,以及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

为了自己能像“冰心玫瑰”那样绚丽和高贵,她一路拼搏,一路汗水。一个吉林师范的中师生,先从吉林一实验小学,再到北京,而且当上了北京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其间受到过国家xxx棠委的接见,参加过国家教育报告团,出版了不少教育专著,这些成就肯定包含着她的心血和汗水,也是对她的付出的汇报。从她对自己的成长和成名的描述,虽有被“逼”之感,但更多的是自己在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后,所做的许多工作是很令人佩服的。

品味这朵这芬芳的玫瑰,她为我们每一个热爱教育、献身于教育的人做出了做好的榜样。

篇5:数学书读后感

暑假期间,我有幸拜读了张景中院士所写的书,它让我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所在。

我很佩服张景中老师,他在书中讲的不单单是数学知识,有很多语言的技巧和故事也包含在内,让我感受到数学的思维多么严谨。就拿第一章来说吧,《交换和条件》,在数学里的加法交换律,是把这几个数字怎么交换相加都可以。但在语言中许多事情或语序颠倒,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你说小明一边吃水果还一边看着书,那就让人认为他爱学习,就连吃水果时也要看书;但如果把语序颠倒一下,那又截然不同了。小明一边读书还一边吃水果,那说明他读书不认真,三心二意。他说的真的很对,这太有趣了吧。

从这本书中,我读到了语言而魅力;从数学家笔下,我看到了数学的世界;我在数学的世界里,体验它的神奇。

这本书帮助我学习数学,不,不仅仅是数学,是由数学把我引向了另外一个世界。

篇6:数学书读后感

第一次看到书名《印度数学》,和封面上的小标题—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学课。我就在想,印度数学?它和我们学的数学有什么不一样么?数学还有不同的?“最神奇的数学”,为什么神奇?神奇在哪?难道不用加减乘除?带着满心的疑问,我翻开了书。

书里讲的也是加减乘除,那神奇在哪呢?它的神奇就在它算式的算法。咦?难道不是按个位,十位的竖式计算方法吗?没错,印度数学的计算方法还真不是这样,不信?我举个例子吧。比如两位数减两位数:92-43,它的计算方式是把92分成90+2,43分成50-7,再从高到低计算,整数相减,个位相加。

书里还有许多计算方法是我看不明白的,比如面积计算法,一元一次和两元一次的计算。

果然,印度数学的这些计算方法和我们学的很不同,但是真的很有趣。我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数学还有这样的啊。

篇7:数学书读后感

《小学数学》这本书是由特级教师吴正宪、张丹两位老师主编的。本书从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的角度,针对小学数学教师的公开研讨、常态教学,按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来编排。

本书共六章:第一章是新课程理念下“运算教学”的研讨;第二章是新课程理念下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研讨;第三章是“应用题”教学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第四章是新课程理念下“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研讨;第五章是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第六章是课堂观察和如何评价一堂课。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在反思着自己的教学,我是怎么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处理是否得当。我结合解决问题教学,重点阅读了《“应用题”教学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一章,深受启发。以下记录自己从书中和教学中悟到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一般能力的策略思考:

1、从问题素材的选择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2、从数量关系的分析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3、从解题方法的辨析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4、从问题的创编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我还要继续读这本书,思考书中的'理论,别人的教学实践,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能力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篇8:数学书的读后感

去年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好书,名字叫《要命的数学》。一开始,我就很喜欢这本书,因为它的书名很特别。说心里话,原来我不是特别喜欢数学,有时也觉得数学很“要命”.正是一股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翻开了这本书……

哈,没想到一读才发现,这本书还真好看!它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短小而精彩、刺激的故事。像有这样一个故事——1927年4月的一天晚上,美国芝加哥上主街的一家饭馆里,美国最大社会头目不会数学,但又不愿意对半分付饭钱,就跟别人打了一架,所有的人都死了。瞧,数学会“要人命”吧。

还有个令人称奇的故事。数学家泰格为坎索上校办了17件事,并索要了一笔奇怪的报酬:办了第一件事要1便士,办了第二件事要2便士,每办完一件就加倍增加。可是坎索上校是个数学白痴,他竞同意了——天哪!最终他要付给泰格1310英镑71便士。所以说,学好数学很有帮助,至少能让自己明白要该花多少钱。看来,以后我要好好学数学才行。

这本书的故事还有很多,每个故事都是那么有趣。在读这些故事的过程中,我慢慢喜欢上了数学。

当然,这本书还帮助我学会了一些计算的方法。如怎样快速计算大数等,对我很有用处。还有很多的解题技巧,能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题做对。我不禁又想起一次数学考试来。在考试前,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解答一般奥数题都通行的“钥匙”,那就是举一反三。但我当时根本没有当回事。因为我觉得,学数学就是要背定理,记住了定理不就是举一反三吗?结果,我那次数学只考了91.5分。事后我十分后悔。这本书对我的触动很大。看来,学数学光背定理是不正确的,只有举一反三,思维开阔,才能真正学好。

其实,做什么事情都要这样,单单靠一种办法是不行的。有时需要我们发散思维,多开动脑筋,多想出几种办法来,打破传统,从不同的方法中选择其中最有效的一种,达到最佳效果。写作文也是如此。要是光靠死记原来的写作原理,曹雪芹就不可写出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把历年来的所有传统方法都打破了。

我喜欢这本书,它带给我的不只是学好数学的办法,更给了我学习其他知识和做人、做事的一些理念。

篇9:数学书的读后感

我这几天都在看数学老师推荐的巜奇妙的几何图形》的数学课外书,有6本,我看了《飞翔的圆》这本书的作者是雷奥与帕拉斯,你们是不是要知道圆是什么样的。

我们有时在晚上可以看见满月,满月就是那个圆,可是有更神奇的东西,如美国的圆形的火坑和英国亚瑟王的圆桌子模状,还有奥林匹克的标志和它们的硬币,还有用圆规画的圆,我们用圆在日厉上圈出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圆还有一部分叫扇形,圆中有个半圆也是圆的一半,半圆形的底部是整个圆的直径,即那条穿过圆心线。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半圆形的东西,比如孔雀开屏时我们一下就觉得很耀眼,因它尾巴几近展出一个完美的半圆形。还有古希腊埃皮达鲁斯圆形剧场中间也是圆的。我们的零食上那个饼也有圆形的形状。

有一次在电视上我看到人家去玩,看到摩天轮也是圆的,它很容易转起来也可以滚动起来,还有旋转木马转起来也是圆的。

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都是圆的,只要我们稍微想一下都可以找到圆形,圆的知识真的很奇妙让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圆的定义,以上就是我看了这本书的感想!

篇10: 数学的书读后感

有关数学的书读后感

寒假,我读了一本有关数学的课外书《马小跳玩数学》,让我更深一步地了解数学,受益匪浅。书里的'许多数学故事形象生动,虽然大多数的数学理论我都懂,但俗话说得好嘛!“温故而知新”,就算会了也要多多巩固巩固。这本书不仅有数学理论,还有一些大数学家的故事。让我来给你们讲讲吧!

“有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名叫欧拉,13岁的欧拉靠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巴塞尔大学。在他年仅28岁时,为了计算一个彗星的轨道,他奋战了三天三夜,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过度的工作使欧拉得了眼病,就在那一年他右眼失明了,可他更加勤奋地工作,仅剩的一只左眼视力衰退,最后双目失明。但工作就是他的生命,他决心用加倍的努力,来迎接命运对他的挑战。眼睛看不见,他就口述,由他的儿子记录,继续写作。欧拉凭着他惊人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在黑暗中整整工作了。”一个愿意为数学而付出生命的人,想想数学的魅力有多么大。他让我真正明白了:“当你喜欢干一件事情,它让你快乐,你为他付出生命都值得,因为你喜欢。”

数学这门学科,不需要你去死记硬背,它只要你去悟,就能懂得其中的理论。当你遇到一条非常难的题目,你费尽心思,不断思考,最终揭开谜底时,你会发现,心底里会有一种成就感,很自豪。数学就是这样,他让你不断思考,不断超越,不断创新……

好好努力,学好数学。

篇11: 读数学书的读后感

读数学书的读后感

教学之余,我拜读了《小学数学教师》这本书,读完以后,回想自己的数学教师生涯感受颇多……

在这本书里,我能体会到她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是怎样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让学生感受数学鲜活、好玩儿,同时我又能感受到她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又是怎样让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数学知识,怎样帮助学生赢得学以致用。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她们爱数学,她们爱教学生数学。“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吸引她们去努力探求问题的答案,成为贯穿她们数学教育的一条主线。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思想与能力的获得是永存的。因此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教学必须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的。新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对数学教学的要求正反应了上述要求,数学教学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模式更多地转变到“以激励学习为特征、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创造、个性发展将受到更多的`重视。数学教学将更重于培养、发展学生的广泛的数学能力。

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范老师说在“玩”中教数学、学数学是学生体验数学、喜欢上数学的好办法。这对于小学生里来说确实是一个好办法,让孩子看到的数学不是一张严肃的面孔。在教学上,留给学生的作业就是做玩具。结果老师收到了学生们制作的许多漂亮的模型和手工纸模艺术品,如长颈鹿、飞机、火箭、仿古花瓶、未来汽车等等。这让我想到,其实我们的作业可以不必那么机械,只停留在读读写写上,可以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生活,动起来,玩起来。例如,我们在教学方向与位置一单元时就让学生回家设计校园的平面图,孩子交上来的作业五花八门,可是却渗透了学生的智慧和快乐。

在书中还写到,每年我都要组织学生到郊外的大自然中去玩,但我强调,玩不是无目的的疯玩、傻玩,要能够在玩中学到知识和技能。在这本书里,张老师还特别介绍了一个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感受到数学鲜活、好玩儿的办法,为了让学生们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形成科学探索精神。

篇12:数学书大发现

数学书大发现_小学作文

五年级下学期快要结束了,数学课程也已全部学完。可在这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我们所使用的数学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存在一些不足与矛盾,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最令人奇怪的`是,这些不足大部分都集中在第三章《约数与倍数》之中。

在讲约数与倍数的意义时,书中先为我们介绍了“整除”的意义: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整数a便能被整数b整除。也就是说,a是b的倍数,b是a的约数。

在后面讲约数与倍数时,书中说“一个数最大的约数是本身,最小的约数是1;最小的倍数是本身,没有最大的约数”。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0不能是任何数的倍数或约数。但讲整除的意义时,只是说整数b不等于0,没有给整数a一个明显的界定。假如我用0作a,除以b,按照意义0就是b的倍数咯?定义并没有说a不能等于0啊!可如果是这样,不是与后面所讲的内容有矛盾之处吗?

再翻到第三章的第2讲《能被2、5、3整除的数》,说到奇数和偶数时,也证明了整除的意义:0能被2整除,所以是偶数。既然0能被数整除,为什么不能做某数的倍数呢?

除了上面有矛盾之处,我还发现了一个更加明显的错误。就在这一讲,对能被2、5、3整除的数的定位。“个位是偶数的数,能被2整除”,“个位是0或5的数,能被5整除”,“一个数的各位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就能被3整除”。如此说来,124.5能被2整除,20.1能被5整除,3.4能被3整除咯?我想,在“数”字的前面添上个“整”字,定律才算成立吧!

书的最后一页写道:限于编者水平,这套教材难免有缺点和错误,欢迎提出批评和修改建议。我虽然找到一些矛盾和缺点,但为了谨慎起见,大家也来讨论一下,看看这些缺点是否真的存在。

篇13:数学启蒙书推荐

01、《奥德赛数学大冒险》

推荐适用年龄:11-14岁

作者:安素玎,姜尚均

插图者:朴哲权

译者:郑淑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年:-11-1

▼推荐理由

与传统的数学课外书不同的是,这套书不但知识丰富,而且情节惊险十足,语言风趣幽默,配图活泼,是真正符合孩子阅读趣味的学习书,它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真正喜欢上数学。

02、《有趣的数学旅行》

推荐适用年龄:11-14岁

作者:金容国,金容云

译者:杨竹君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年:2014-9-1

▼推荐理由

本套书包括《数的世界》、《几何的世界》、《逻辑推理的世界》、《空间的世界》4册,通过介绍追求数学最伟大的真理和数学最纯真的美的数学家们的故事,讲述数字的个性和有趣的问题,带领你走出传统观念的数学世界。

03、《幻想数学大战》

推荐适用年龄:7-10岁

作者:图画树

译者:李学权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出版年:-7-1

▼推荐理由

在漫画中融入数学学习知识,分册循序渐进介绍各个年龄阶段的数学学习要点,孩子在阅读漫画故事的同时,就能学到数学知识,从而充分调动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

04、《冒险岛数学奇遇记》

推荐适用年龄:7-10岁

作者:【韩】宋道树

作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出版年:-6-1

▼推荐理由

为了培养孩子的奥数思维,用创造力解决问题,本套书把数学细分为多个领域,向孩子们一一阐释;书中配套练习题,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了书中的解题技巧后,马上动笔实践,加深印象。

05、《可怕的科学•经典数学系列》

推荐适用年龄:11-14岁

作者:卡佳坦•波斯基特

译者:李建广,张小洪,张攀

出版社: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年:-1-1

▼推荐理由

用孩子们看得懂的语言、孩子们喜欢的形式,很透彻地阐述了基本概念,这是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做的不够好的、奥数老师在课堂上没多少时间讲的,另一方面,间接地帮助孩子练习了阅读能力。

06、《安野光雅数学绘本》

推荐适用年龄:3-6岁

作者:安野光雅

译者:艾茗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出版年:-7-1

▼推荐理由

一本非常巧妙的纸上游戏,生动有趣的设计,让简单的1-10的数字概念更加精准,让孩子慢慢感受到1和9、2和8、3和7,这样很重要的10的合成与分解,增减恒等概念孩子们会逐步建立。

07、《数学帮帮忙》

推荐适用年龄:7-10岁

作者:新蕾出版社

出版社: 2013-4-1

▼推荐理由

数学帮帮忙(全25册,多功能数学绘本,荣获美国《学习杂志》教师推荐儿童读物奖,人教社小学数学教育专家推荐,这套书米思吴有货,要买的话可以优惠哦

篇14:数学书作文

数学书作文

今天下午,我在家里没有事干,便随手拿起一本数学课外读物翻阅,看见其中有这样的一道题目:

小红用3个“8”和4个“0”写出了一个七位数,小红读这个数的时候,她的奶奶只听见小红读了两个“零”字。问小红写出的的这个数可能是多少?

我冥思苦想,反复地思考和琢磨,终于按顺序想出了四种不同的答案,这四种不同的答案分别是:8080800、8080080、8080008、8000808。

从这一道题目中,我明白了无论做哪道题目都不能只满足于想出一种答案。考虑问题时要全面、有序,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真正地学好数学。

【数学书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1.书读后感

2.读后感的书

3.哲理书读后感

4.红书读后感

5.书读后感200字

6.《大王书》读后感

7.曹文轩书读后感

8.谜语书读后感

9.数学读后感

10.《数学》读后感

下载word文档
《数学书的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