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学资源>小学语文第一单元的复习方案

小学语文第一单元的复习方案

2023-10-18 08:08:3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上帝之名”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小学语文第一单元的复习方案,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小学语文第一单元的复习方案,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第一单元的复习方案

篇1:小学语文第一单元的复习方案

小学语文第一单元的复习方案

一、复习目标:

1.认识本组的27个生字,会写29个生字。

2.正确读写48个词语。

3.能正确读出本组课文中易错字的读音。

4.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段如: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桂林山水、第三课是记金华的双龙洞的3-6段以及《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中的五句古诗名句,了解五岳及五大淡水湖。

5.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品味大自然的优美,体会课文的写作特点,学会运用排比句。

二、复习重难点

1、重点: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段如: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桂林山水、第三课是记金华的双龙洞的3-6段心脏《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中的五句古诗名句

2、难点:了解课文的内容,品味大自然的优美,体会课文的写作特点,学会运用排比句。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师生共理目标:

1.认识本组的27个生字,会写29个生字。

2.正确读写48个词语。

3.能正确读出本组课文中易错字的'读音。

4.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段如: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桂林山水、第三课是记金华的双龙洞的3-6段以及《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中的五句古诗名句,了解五岳及五大淡水湖。

5.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品味大自然的优美,体会课文的写作特点,学会运用排比句。

本节课复习交三个目标,下一节课再学习后三个目标。

三、学生自己复习教师巡视

四、检查复习情况

五、做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6分)

Wánshǎn pínzhànbō lán zhuàn kuòcā shān wān yán

( )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7分)

瑕( )春( )绵( )锯( )稍( )折( )亭( )

暇( )泰( )锦( )据( )梢( )浙( )庭( )

3、多音字组词。(5分)

似 ( )卷 ( )转 ( )饮 ( )重 ( )

( ) ( ) ( ) ( ) ( )

5、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8分)

危峰() 突兀( )( ) 色彩( )( ) 水平( )( )

()()万千 ( )( )雄伟 ( )( )不断 ( )叶似( )

6、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6分)

1、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2、老师爱戴学生,学生尊敬老师。

3、通过参观学习,收获、教育很大。

7、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5分)

1、,长河落日圆。2、几行红叶树, 。

3、带雨云埋一半山。

4、落木千山天远大, 。

5、海上明月共潮生。

六、古诗填空。(12分)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朝诗人 。这首诗描写了洞庭湖 季的美景,从 这个词语可以看出。诗中“和”的意思是 。诗中把“湖面”比作 ,把洞庭湖比作 ,把湖中的君山比作 。

(2)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2、《独坐敬亭山》一诗中 , 表达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 , 是用了拟人手法。

3、《忆江南》一词的作者是 朝诗人 ,古诗中写景的是 , 。表达感情的是 ,表达了的 思想感情。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18分)

1、漓江的水真 啊, 得让你感觉不到 ;漓江的水真 啊,得可以看见 ;漓江的水真 啊, 得仿佛那是 。

5、桂林的山真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 ,像 ,像 , , ;桂林的山真 啊,像 ,像 , ,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啊 , , ,好象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6、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 ),时而( ),时而( ),时而( ),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1)一个( )字,点名作者是逆溪流而上。(2)找出句中两对反义词--( )()-()

(3)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是因为 (1分)

(4)最后一句运用了 修辞手法,烘托了作者愉快的心情和对涓涓溪流声的赞叹。

(5)用带点词语造句 (1分)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2分)

香山公园

香山公园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美感,它以巨大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中外的游客。

香山的自然风光很神奇。一年四季,随着的变化,面貌各不相同。这里山高,林密,因此春天要比别的地方来得迟,去得晚,是人们春游的理想处所。夏季,这里山多树多,异常清凉,是人们避暑的好地方。香山的秋枫是最具有特色的,也是最迷人的。每当秋霜降落时,漫山遍野的黄栌树舒枝展叶,美如锦,红似火,色如霞。凭高远望,山峦重叠,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时,特来观景的人们久立山顶,极目四望,流连忘返。

整个香山公园,最出名的景点要数“鬼见愁”了,“鬼见愁”即香炉峰,是香山的主峰。它山势险峻,攀登不易,连鬼神都望而生畏呢!四方游客到此,都想登一登,爬一爬。当人们气喘吁吁、筋疲力尽地登上顶峰,放眼四望,永定河、卢沟桥、石景山、颐和园、玉泉山尽收眼底。每当这时,人们常常情不自禁地叹道“无限风光在险峰!”

1、描写香山的自然风光,作者按 顺序,写了 、、

三季的景色。

2、每当秋霜降落时,漫山遍野的黄栌树舒枝展叶, , , 。这句话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3、香炉峰又叫“鬼见愁”,是因为 。

4、第一自然段与第二、三自然段之间的关系是 。

九、习作:(21分)

可爱的校园里,处处都有我们的欢声笑语。仔细先一处景物,观察一下,再把观察到的按一定顺序写下来。注意写具体,写通顺。

篇2: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复习测试卷

关于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复习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àn zǐ ɡǎnjí qīnɡ kuài chì bǎnɡ jiǎn dāo wěi bā fǎnɡfú

( ) ( )( ) ( )( )( )( )

huó po wēi fēnɡ wǔ dǎo jù lǒnɡ yī quā xì yè

( )( ) ( )( )( )( )

zēnɡ tiān zàn ɡē ǒu ěr wàn zǐ qiān hónɡ liánpenɡ bì lǜ

( )( )( )( )( )( )

dào tián yī zhuǎn yǎn lüě ɡuò yīn fú qīnɡ tínɡ wū hēi

( )( ) ( )( ) ( )( )

ɡuānɡ jǐnɡhéhuā qīnɡ xiānɡ āi āi jǐ jǐ pò liè yīshanɡ

( )( )( )( )( )( )

jī línɡpiān piān qǐ wǔ shēnɡ jī ɡuānɡ cǎi duó mùyǎn zòu

( )( )( )( )( )

二、比一比组成词。

聚( ) 增( ) 翩( ) 漾( ) 稻( ) 符( )

骤( ) 曾( ) 篇( ) 羡( ) 蹈( ) 付( )

胀( ) 剪( ) 堂( ) 倦( ) 咏( )宾( )

张( ) 箭( ) 裳( ) 圈( ) 泳( )滨( )

蓬( ) 仿( )载( ) 沾( ) 装( ) 拂( )

缝( ) 访( )裁( ) 钻( ) 妆( ) 佛( )

三、想一想,填一填。

( )的春天 ( )的燕子 ( )的柳丝 ( )的羽毛

( )的细雨 ( )的花 ( )的`尾巴 ( )的翅膀

四、默写古诗。

咏柳 (贺知章) 春日(朱熹)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回答问题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1、找出描写外形的词语。

2、找出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的词语。

篇3: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复习测试卷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复习测试卷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复习测试卷三_实录_案例_教学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巧练基础

一、我读我写(要求正确、端正、匀称)

yǎn zòu wǔ dǎo yīn fú jīlínɡ zàn ɡē qīnɡ kuài

shēnɡ jī yīshanɡɡuānɡcǎi duó mù wàn zǐ qiān hónɡ

二、我会组词。

掠( )沾 ( )剪( ) 裁( ) 蜻 ( )

京( ) 站( ) 前( ) 栽( )清( )

三、我会找近义词和反义词。

增添 偶尔 聚拢 俊俏

近义词: ( ) ( ) ( ) ( )

反义词: ( ) ( ) ( ) ( )

四、我会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鸟飞向天空。 小鸟飞向(蓝蓝的)天空。

1.一条小路伸向远方。 一条( )的小路伸向远方。

2.红旗飘扬。 红旗( )飘扬。

3.他看书。 他( )看书。

4.这块空地是好地方。 这块空地是( )好地方。

五、我背我写。

1.才下过几阵( ) 的细雨。微风( )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的草,( )的叶,各色( )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 )的春天。

2荷叶( )的,像一个个( )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出来。有的( )。有的( ),露出( )。有的还是( ),看起来( )。.

3.不知细叶谁裁出,( )。

六、我会排。

( )借着楼道的光,我将教室的门锁好,走下楼去。

( )我关上楼道的灯,摸着黑下了楼。

( )写完作业,灯火通明的教室里只剩下我一人了。

( )一夜要浪费多少电啊!于是,我转身又上了楼。

( )我快速地收拾好书包,熄灭教室的灯,走出教室。

( )走到操场,我忽然想起楼道的灯没关。

拓展阅读

七、我读我做。

春秋时代有一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他苦学了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老师听完后,笑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访问他□你一定会有收获□□

第二天清晨,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海岛上,并告诉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十天后,我再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他累得气喘吁吁,心情烦躁地坐在沙滩上。前面是一望无际地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

十天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连夸奖说:“好,好,好极了!”

1.在第1自然段的□内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用“√”在里给下列词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明白:①明亮( )②清楚( )③公开( )

苦学:①痛苦( )②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 ) ③有耐心地;尽力地( )

3.将词语与合适的解释用直线连起来。

扣人心弦 使人害怕的大风浪

惊涛骇浪 使人心情十分激动

4.仔细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再填空。

俞伯牙修改乐曲时,面对的是( ),身后是( ),“高明的琴师”其实是指两种声音,即一是( );二是( )。

真情习作

八、我们常常爱幻想,假如我是神笔马良,我要画出坚固的大堤,让洪水不再泛滥;假如我是市长,我要让所有的人都住上新房;假如我是一片云,我要飘向干旱地区,为人们下一场透雨……这些都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呀!请以《假如我是……》为题,把你的美好愿望写下来。

篇4: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复习的测试卷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复习的测试卷

反义词

乌黑雪白 俊俏丑陋 轻快沉重

鲜艳暗淡 增添削减 活泼(灵活)呆板

停止(结束)开始 好梦恶梦 朴素华丽

饱满干瘪 喜欢厌恶 快乐忧伤

练习:

写出下面词的反义词:

雪白( ) 丑陋( ) 厌恶( )

沉重( )快乐( )干瘪( )

鲜艳( )削减( ) 活泼( )

开始( )恶梦( ) 朴素( )

近义词

聚拢聚集、汇拢 轻快轻松 增添增加

掠过擦过、拂过 活泼生动 偶尔间或

姿势姿态 衣裳衣服 好梦美梦

朴素简朴 饱满丰满 缘故原因

晶亮晶莹 绽开裂开 干涸干枯

交错交叉 泼洒泼撒

练习:

给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一个近义词:

1、大家都聚拢过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

2、这些福字增添了过年的气氛。( )

3、小鸟从我耳边轻轻地掠过,我感到丝丝的凉意。( )

4、她低着头忙着,偶尔抬起头擦擦汗。( )

5、他跳跃的姿势真优美。( )

6、这个花骨朵饱胀得快要裂开了。( )

7、晶亮的水珠在叶子上滚来滚去。( )

8、什么原因使你缺席了?( )

9、因为大家破坏植被,小河干枯了。( )

10、交错的树枝就像一幅画。( )

篇5:小学语文第一单元复习题

小学语文第一单元复习题精选

一、复习课文:

1、《找春天》一课仿写

(1)柳树抽出嫩绿的枝条,那是春天的头发吧?

(2)小鸟叽叽喳喳,那是春天的歌声吧?

2、《草》是(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他写这首诗时才(16)岁。《草》这首诗原来的题目是《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描写了(草顽强的生命力),诗中赞美小草顽强生命力的句子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六)种景物,分别是(篱落、径、树、儿童、黄蝶、菜花)。诗的前两行是(静态)描写,后两行是(动态)描写。描写儿童找不到蝴蝶的原因的`诗句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笋芽儿》一文中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是(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长的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

5、在《小鹿的玫瑰花》中,鹿弟弟说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是因为(他不仅美化了环境,为别人带来了快乐,而且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快乐。)

二、背诵、背写:

1、背写第2课《古诗两首》。

2、背写第17页上的“读读背背”及补充的春联。

(1)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2)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3)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4)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5) 艳阳照大地,春色满人间。(6)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

3、背诵第18页上的“宽带网”。

春天里开的花可真不少,有 迎春花、玉兰花、杜鹃花,还有桃花、杏花、梨花、苹果花…… 许多城市或地区都有自己的市花或区花。如洛阳是牡丹花,北京是月季花,澳门是 莲花 ,香港是 紫荆花,郑州是 月季花。

三、听写:

脱掉解放摇头躲雨探望小溪棉花解冻田野未来油菜发烧追赶宿舍光荣干枯徐州商店世界笋芽呼唤呼喊山冈轰动喊叫竹笋兄弟哥哥微笑安静拐弯浇水骨头终于感谢逐渐抽空躺椅

四、比较组词:

羞(害羞) 俺(俺的) 鹊(喜鹊) 杜(杜鹃) 容(容易) 徐(徐徐) 蔬(蔬菜)

差(差别) 掩(掩护) 鹃(杜鹃) 牡(牡丹) 荣(光荣) 除(除法) 疏(疏远)

未(未来) 仍(仍然) 冈(山冈) 拐(拐弯) 烧(烧火) 冒(冒险) 度(温度)

末(末尾) 扔(扔掉) 岗(岗位) 别(别人) 浇(浇花) 帽(帽子) 渡(渡过)

列(列车) 绵(绵羊) 探(探听) 摇(摇头) 躲(躲开) 店(商店) 枯(干枯)

烈(热烈) 棉(棉花) 深(深浅) 遥(遥远) 射(照射) 站(车站) 苦(苦难)

芽(发芽) 菜(白菜) 换(交换) 第(第一) 歌(唱歌) 抽(抽水) 净(干净)

讶(惊讶) 彩(彩色) 唤(呼唤) 弟(弟弟) 哥(哥哥) 油(石油) 静(安静)

微(微笑) 才(刚才) 西(西瓜) 大(大家) 安(平安) 本(本来) 呼(呼吸)

薇(蔷薇) 材(木材) 牺(牺牲) 达(到达) 按(按时) 笨(笨重) 乎(胖乎乎)

五、多音字:

jiě (解放) bēn (奔跑) chōnɡ(冲浪) cánɡ(藏身)

解 奔 冲 藏

xiè(解数) bèn (投奔) chònɡ(冲床) zànɡ(西藏)

jī (茶几) chǔ(处理) sù (住宿) jǐn (尽管)

几 处 宿 xiǔ(一宿) 尽

jǐ(几个) chù (到处) xiù(星宿) jìn (尽情)

luò (落叶) sā(撒娇) zuān (钻研) láo (唠叨)

落 撒 钻 唠

là(落下) sǎ(撒种) zuàn (钻石) lào(唠磕)

ɡǔ (骨干) sàn (散步) dì (土地) shù (数学)

骨 散 地 数

ɡū (骨朵儿) sǎn (散文) de (渐渐地) shǔ(数一数)

六、填空:

1、填入合适的动词:

(脱掉)棉袄 (冲出)家门 (长出)嫩芽 (演奏)乐曲 (穿过)山谷

(抽出)枝条 (长出)叶子 (闻到)香味

2、填入合适的修饰词:

(可爱)的小姑娘 (解冻)的小溪 ( 丁丁冬冬)的琴声(绿色)的叶丛

(粗重)的嗓音(美丽)的世界(明亮)的世界(长长)的辫子(快活)地游泳

(健壮)的竹子(浓密)的绿叶(高兴)地说(静静)地躺着(欢乐)地歌唱

(明媚) (晴朗) (温暖) (广阔)

(迷人)的春光 (蓝色)的天空 (灿烂)的阳光(美丽)的田野

(美好) (广阔) (明媚) (绿色)

(弯弯) (柔软)

(长长)的小溪 (细细)的枝条

(清澈) (嫩绿)

七、近义词:

躲-(藏) 触-(摸) 奔-(跑)寻-(找)健壮-(强壮)四周-(周围)

仍然-(仍旧) 呼唤-( 呼喊 )仔细-(细心)美丽-(漂亮)骄傲-(自豪)

常常-( 经常 )渐渐-(慢慢) 滋润-(滋养)照射-(照耀) 浓密-( 茂密 )

惋惜-(可惜)温暖-(暖和)

八、反义词:

脱-( 穿 )吐-( 吞 )枯-(荣) 生-( 死 )疏-( 密 )深-( 浅 ) 落-( 升 )

无-( 有 )哭-( 笑 )快-( 慢 )温暖-( 寒冷 ) 漆黑-( 明亮 )健壮-(瘦弱)

常常-(偶尔) 浓密-(稀疏)美丽-( 丑陋 ) 仔细-(马虎) 温暖-(寒冷)

九、量词:

一 ( 个 ) 孩子 一 ( 朵 ) 野花 一 ( 片 ) 漆黑 一 ( 件 ) 衣服

一 ( 株 ) 竹子 一 ( 丛 ) 玫瑰 一 ( 只 ) 黄莺 一 ( 阵 ) 微风

十、四字词语:躲躲藏藏遮遮掩掩叽叽喳喳

十一、造句(例句):

1、渐渐地:雨渐渐地停了。 ( 我渐渐地长大了。)

2、静静地:小鹿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听音乐。)

3、惋惜地:妈妈惋惜地对我说:“这次考试,你要是在认真点就好了。”

小明惋惜地对我说:“这次拔河比赛,我们班又输了。”

4、……像……,像……:弯弯的月牙儿像小船,像镰刀,又像眉毛。(结合园地一复习)

(1)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2)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

(3)蘑菇像一把小伞。(4)蜻蜓像一架小飞机。

(5)荷叶像碧绿的大圆盘。(6)小猫的眼睛像两颗绿宝石。

十二、拓展:

1、描写春天的词语: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风送暖、万象更新、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雨如油、春暖花开

2、描写春天的古诗及诗句: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春思》: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

3、竹子浑身都是宝。我们可以用它来(搭竹楼)(编竹篮)(做竹椅)(做笛子)(做筷子)……

篇6: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复习题

一、拼音写汉字。(12%)

bōwénbēnténgmàozitòngkuàijiāoàoqínshī

rónghuàfāngǔnróngyìxīyángyǒuyìpiāodòng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拼音(连线)。(6%)

【tiāotiǎo】【rēngrēn】【zhàzà】【shànshān】【cèchè】【sànsǎn】

挑战扔掉轰炸扇动清澈散裂

三、比一比,再组词。(12%)

四、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词语。(8%)

尖尖的;()长长的;()扁扁的;()圆圆的;

()的沙滩;()的'浪花;()的牙齿;()的大海。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

1、冰心奶奶是我国著名作家,()和文学翻译家。他的著名作品有和。

2、它们轻轻地飞起,那么(),那么(),那么(),那么()。

3、仰(yǎng)头看,天变成了海。那云,就是()的波流;那鸟,就是()的鱼群。

很多小朋友都有这样的苦恼:学习效率不高、成绩提不上去、老是被父母和老师责备。下面为大家准备了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字词

A:加偏旁再组词

至()()舌()()竟()()

B:换偏旁再组词

例:辨(分辨)燥()待()

辫(辫子)()()

晴()访()阅()

()()()

C:多音字注音,组词

例:好hǎo(好像)磨()尽()

hào(好奇)()()

几()看()

()()

D:看拼音写词语

sūxǐngjiāonènyuèdúwǎnjùxiūjiàn

()()()()()

六、照样子,用横线“”画出不同类的一个词语来。(5%)

例如太阳月亮星星宇宙流星

1、彩笔铅笔毛笔笔管圆珠笔

2、和风骄阳细雨四季弯月

3、浅绿灿烂乌黑嫩黄粉红

4、啄木鸟尾巴羽毛脚爪翅膀尖

5、月季花白雪花迎春花鸡冠花牵牛花

七、仿照句子写句子。(4%)

例如小金鱼是那么漂亮,那么可爱

1、山坡上的野花是那么(),那么()。

2、()是那么(),那么(),那么()。

八、补充完整下面的古诗。(2%)

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

篱落()一径深,

树头花落()。

儿童急走(),

飞入()无处寻。

看拼音写汉字(10%)

chuāndàizhāohuhúdiécūzhuàngshǐjìn

()()()()()

jiǎzhuāngguāncháyǒuqùfènlìyǒngqì()()()()()

选择正确的读音,在字音下打“——”(7%)

假(jiàjiǎ)装好(hàohǎo)奇朝(zhāocháo)霞似(shìsì)乎

白发(fāfà)照相(xiāngxiàng)摇晃(huānghuǎng)

辨一辨,组一组(5%)

峰()瓣()钓()绿()耍()

蜂()辫()钩()录()要()

篇7:语文第一单元复习

复习赠言: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一、词语拼音

隐秘 痴想 铁青 凝成 诱惑 喧腾 (渲染、寒暄) 一瞬间 攀上 朦胧

训诫 耸立 迂回 凝视 啜泣( 点缀、辍学) 纳罕 瘦骨嶙峋 心惊肉跳

头晕目眩(炫耀)小心翼翼峭壁 灌木

落在后面 颤抖 头颅 屡次 零落 断续 收敛 宽恕 卑微 一丝不苟

把玩 聒聒 淘洗 终极 迸溅繁密

伫立 凝望 伶仃 稀零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蜂围蝶阵 盘虬卧龙

挑逗 笼罩 发端 嚷 花穗 船 舱

绽开 酝酿 槐树 骚扰 小憩 糟蹋

庸碌 辜负 昂然挺立 擎天撼地

肃然起敬 怡然自得 明察秋毫 藐小之物 鹤唳云端 童稚 沟壑

二、文学常识及整体把握

一、《在山的那边》

1. 作者:王家新

2. 古诗文中写山和海的名句。(后)

3. 体裁:诗歌

4. 象征手法的运用(理解诗中山、海等重点词句的具体含义)。

5. 诗歌主旨的把握。

1.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

3.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6.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7.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9.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0.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1.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12.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3.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1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二、《走一走,再走一步》

1. 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体裁:散文

2. 识记鼓励人克服困难的名言警句

3. 体裁:哲理散文

4. 领悟文中所含的生活哲理。

5. 景物描写的作用:A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B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C展示人物性格;D推动情节的发展;E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战胜困难的例子:

张海迪高位截瘫,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斗争,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海伦・凯勒集盲聋哑与一身,在老师的帮助鼓励下,克服困难,成为一名作家。

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

遭受耳聋打击的贝多芬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有志者,事竟成。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张海迪)

《短文两篇》

1. 《蝉》作者:小思 《贝壳》席慕蓉

2. 体裁: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3. 领悟两文的道理

4. 写作手法:欲扬先抑、托物抒怀

5. 有关生命的名言: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紫藤萝瀑布

1.作者:宗璞(原名:冯钟璞、代表作《三生门》、《弦上的梦》等)

2.古诗文中咏花的名句。

3.了解时的相关背景。

4.体裁:散文

5.背诵文章的主旨句

6.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7. 表现手法:对比、托物言志

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

1. 对比(十多年前的紫藤萝与现在的紫藤萝的对比)

2. 衬托(《爱莲说》)

3. 铺垫(《社戏》)

4. 伏笔(《走》中八年来我一直有病杰利看起来有点不放心)

5. 照应(《紫》开头与最后一节、第二课最后)

6. 象征(《在》中山、海等)

7. 欲扬先抑(《蝉》中有惹人厌烦到感动)

8. 托物言志(《紫》一文)

9. 侧面烘托(《紫》第一节)

五、童趣

1.作者:沈复(朝代、身份、字、号)

2.体裁:散文

3.了解文意,识记重点文言词语(成语、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4.概括文中的物外之趣。

5.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6.领悟文中的童真童趣,重温童年生活的乐趣,学会珍藏美好的记忆。

(一) 常规词语

[余]我。 [童稚(zhì)]幼小。稚,幼小。 [秋毫]秋天鸟类新生出的纤细羽毛。比喻最细微的事物。毫,细毛。 [故]所以。 [物外]超出事物本身。 [私]暗自,暗暗的。 [拟作]比作。拟,比,比拟。 [舞]飞舞。 [昂首]抬头。昂,抬。 [项]颈,脖颈。 [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徐]慢慢地。 [观]看,观赏。 [果]果真。 [唳(lì)]鸟鸣。 [怡(yí)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定神]使精神安定。 [以为]把当作。 [砾(lì)]碎石、碎瓦。 [壑(hè)]坑谷、深沟。 [神游]游览于假想境界中,愉快而满足。 [兴]兴趣。 [盖]有原来的意思。 [为(wèi)]被。 [方]正。 [鞭]用鞭子打。 [数十]几十。 [驱]赶,驱逐。

(二) 通假字

[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三)成语

[明察秋毫]明,视力。察,看清。本来形容目光敏锐,连最微小的东西也看得清。后形容人洞察事理。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怡然称快]形容内心十分快意。

[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夏蚊成雷]夏天蚊子的声音像雷声一样,形容蚊子很多。

二、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清代文学家。

三、整体把握

本文围绕物外之趣记叙了童年时的几件趣事:一观蚊如鹤之趣;二是神游山林之趣;三鞭打癞虾蟆之趣。

表现了儿童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喜欢探索自然奥秘的心理和情趣。

篇8: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目标】

1.复习第一单元内容;(重点)

2.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对人生和生命的感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重点)

3.掌握一些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难点)

【过程】

一、内容要点:

第一单元以人生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有诗歌,有散文;有现代文,有文言文;有中国作品,有外国作品。

《在山的那边》,“山”与“海”的形象富有象征意义。这首诗抒写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奔向理想。

《走一步,再走一步》,通过一件小事,写怎样面对困难,是成功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要学会分解困难,从而战胜困难。

《短文两篇》中的《蝉》,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先抑后扬,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它启示我们,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贝壳》也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出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它启示我们,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仔细、精致,一丝不苟。

《紫藤萝瀑布》触景生情,富于哲理,写人在遇到不幸时,要豁达、乐观、积极、进取。

《童趣》极富于想像力,表现一种独特的精神体验——“物外之趣”。

“综合性学习”中的活动,以介绍自我为中心,旨在更进一步了解自己,展现自我风采与个性

二、基础知识:

1.听写

啜泣

宽恕

收敛

伫立

嶙峋

痴想

2.解释

忍俊不禁

一丝不苟

小心翼翼

3.积累

吟咏花木的诗句:

——含“花”的诗句:

雪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杏花:(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桂花:(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菊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含“树”的诗句: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曹操:《观沧海》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

——花木象征义

莲——纯洁高尚

牡丹——富有高贵

银杏——古老文明

松柏——坚强伟大

芝兰——正气清远

百合——团结友好

紫荆——兄弟和睦

竹子——正直虚心

杨柳枝——依依不舍

并蒂莲——夫妻恩爱

梅花——坚贞不屈

万年青——友谊长存

吉祥草——鸿运祥瑞

寿星草—延年益寿

桂花—高尚不俗

红豆——相思

橄榄枝——和平

黄月季——胜利

含羞草——知耻

夭桃——淑女

铁树——庄严

菊花——高洁

三、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走一步,再走一步》片断,回答文后的`问题。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1.请概括选文叙述的事件。

指导、引导、教我一步一步爬下悬崖

2.当“我”迈第一步时,那种恐惧心理克服了没有。

请你仔细阅读第七段,从文中找几个关键词语来证明白己的看法。

(没有解除恐惧心理。“似乎”、“小心翼翼”、“探”几个词语都能表现这一点。“似乎”,表了“我’’对迈出第一步信心不足;“小心翼翼”和“探”,则表现了“我”依然恐惧的心理。)

3.从最后两段文字中找出“我”心理状态变化的语句。导致“我”心理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我”成功迈出第一步,“顿时有了信心”;成功迈出第二步,则“信心大增”;完全爬下悬崖之后,“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他的心理状态是在获得成功的行动中变化的。)

4.文中的这位父亲是值得赞赏的。你认为他哪一点最值得赞赏

请说明理由。

(例如:他具体指导儿子第一步应踏在哪块石头上,引导儿子成功地迈出第一步。理由:这使儿子产生了自己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激励儿子独立走向完全成功。)

5.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识字、写字,要整段、整篇地背诵文章,你有没有背不过、写不完的感觉?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你有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想法?

(例如:字要一个一个地认,书要一段一段地背。只要克服一个一个小困难,学习任务总是会完成的。)

阅读下面《紫藤萝瀑布》片断,回答文后的问题。

每一穗花都是上

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联系后文,回答:“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 (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

2.如何理解“香气似乎……轻轻地笼罩着我”这一句话的含义及其作用?

(这淡淡的浅紫色的芳香,带着点淡淡的哀愁,亦不乏宁静,作者由这梦幻的芳香引入回忆。)

3.为什么要插入“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这一段?

(写这紫藤萝也曾遭遇不幸,为后面点题作铺垫。)

4.谈谈对文末“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句话的理解。

(作者通过看花,感受到花多年后重新开放的生命的喜悦,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生命的

长河是无止境的”“加快脚步”表示抓紧时间,珍惜生命。)

三.阅读下面《童趣》,回答文后的问题。

余忆童稚时……驱之别院。

1.“拔山倒树而来”一句中的“山”指(土砾),“树”指(丛草)。

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为之怡然称快”和“兴正浓”都是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突出“物外之趣”)。

3.从选文看,发现或产生“物外之趣”的条件是什么?

四、学生自主 复习

1.读课文,摘抄精彩句子,以应对语感检测题。

2.复习课后作业和同步训练。

3.结合自己手中的辅导资料、课外书,自主复习。

篇9:高三语文 第一单元复习示例

高三语文 第一单元复习示例

第一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

一.目标点击

1.知识目标

(1)掌握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基础知识。

(2)了解本单元四篇课文的有关内容。

2.能力目标

(1)学习鉴赏科技说明文、科技/论文的一些方法。

(2)学习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写作特色。

二.要点回放

1.有关作者

(1)《数学与文化》

齐民友,1930年生,安徽芜湖人,数学教授,曾任武汉大学校长。

(2)《熵:一种新的世界观》里夫金和霍华德:是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

(3)《千篇 一律与千变万化》

梁思成(1901―1972),中国现代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广东省新会县人。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27―1928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回国后从事建筑教育研究工作,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并担任系主任直到逝世,1940年10月至1947年,美国耶鲁大学兼任教授、联合国总部大厦设计委员会成员。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他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为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1943年写成《中国建筑史》一书。他是“人民英雄纪念碑”重要建筑的设计的领导人之一。著作《梁思成文集》。

(4)《宇宙的未来》

斯蒂芬・霍金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自从患了侧索硬化症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失望和沮丧,开始了他的宇宙学研究。他后来在相对论、“大爆炸”和黑洞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1988年出版宇宙学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在30多年中,他一直孜孜于宇宙起源的研究。现任牛顿曾经担任过的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

2.常见生字词

生字:熵 罄 庑 膨 胀 睇

词语或成语:泽被 呕心沥血 绞尽脑汁 深不可测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夷为平地 告罄 无济于事 万变不离其宗 悠然自得 千篇 一律 左睇右盼 荒谬绝伦 欲扬先抑 杂乱无章 尴尬膨胀……

3.课文内容

(1)《数学与文化》:本文论述了数学作为科学语言的重要地位,分析了数学能够影响人类精神生活的几个特点,即数学的确定性、简单性、抽象性和自我完善性,高度评价了数学在促进人类思想解放、使人类摆脱宗教迷信、不断创新的历史功绩,把数学提到文化兴亡、民族盛衰的高度来认识。

(2)《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本文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出发,将熵的观念引申到能源、环境等领域,对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问题表示了深深的忧虑。

(3)《千篇 一律与千变万化》:本文以介绍建筑创作为主要内容。建筑是时空艺术,“千篇 一律与千变万化”指在时间、空间的综合持续中,建筑创作的重复与变化。重复与变化相互矛盾相互统一。如果只强调重复,作品往往毫无二致;只注重变化,作品往往杂乱无章。一个成功的建筑创作则是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体。

(4)《宇宙的未来》:这篇讲演,从古代巫师的预言,谈到近代宗教预言,再改动到对宇宙未来的讨论,主要探讨了宇宙未来的两种命运:一是继续膨胀下去,一是收缩以至于坍缩成一个点。膨胀还是收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对宇宙的未来作出科学的论断。

4.写法鉴赏

本单元四篇文章是科技说明文和科技/论文,写得都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这于作者高明的写法有关,现.总结如下。

(1)《数学与文化》

语言品味:①准确,本文语言正像数学那样逻辑谨严。

②生动,力求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来阐释,使文章通俗易懂。

③流畅,文章充满激情,笔力雄健,气势飞动,纵横驰骋,无所不宜。

(2)《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论证方法:①引用论证

一是引用权威人士的话,二是引用民间谚语,来增强读者对科学原理的理解能力。

②概括论证

概括可以抓住事物的本质,具有简明扼要的特点。

③分析论证

本文用的最多的就是分析论证法。在简述一个科学道理或提出一个观点后,作者往往将问题分解开逐一论证。

(3)《千篇 一律与千变万化》

分析方法:文章分析严谨而辩证,比较详尽地介绍了一些著名建筑的千篇 一律与千变万化的关系,看法准确精当。

(4)《宇宙的未来》

本文体现了演讲的特点:①生动的导引,开头从古代的巫术和近代的宗教预言谈起,增加了趣味性,深化了演讲的主题――科学地求实精神。

②严谨的推理,本文作为一篇科学演讲,其最终目的是让人信服,而严谨的推理则能增强说服力,作者没有对宇宙的未来作明确的预言,正说明演讲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③幽默的语言,本篇演讲的语言幽默,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使所论述的问题更易于听众接受。

三.方法指津

本单元学习的是科技说明文和/论文,这些文章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质兼美,给人以启迪。学习的方法是提要钩玄,提要钩玄是韩愈所倡导的一种阅读方法,它的意思就是要在阅读中抓住文章的要点,领会其精神实质。

提要钩玄的方法,具体有指出重点,剖析难点,概括内容,提炼观点,分析观点等,这就需要把阅读、理解、分析、判断、概括、推理等能力融合起来,在当代社会知识爆炸、信息激增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尤其适用。

四、考点例析

[考点]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关于现代文阅读的要求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例析]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

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大的地区;热带流行的疟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蔓延,使欧洲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在英国,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的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可以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能。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全球气温将为―40℃,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16℃。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如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比1850年工业革命时增加一倍。

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全球我们必须树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气环境观念,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的这片蓝天。

(20全国高考卷第7、9题)

1.下列对“温室效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的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保温效应。

B.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C.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间中能够影响地表气温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D.指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中散失,在特定密闭空间中产生的保温效应。

[分析]

此题重点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能否在上下文语境中迅速准确地理解词语的含义,是阅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志。本文始终围绕着“全球变暖”这一气候现象来展开论述。其中涉及“温室效应”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温室效应,考生对此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此题答案应该选A原文中说:“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这一定义有四个关键词,即“透射阳光”“密闭空间”“热交换”“保温效应”。B项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只有“热交换”一个条件,可以排除。C项也与原文意思不符也可以排除。D项只有“热交换”和“保温”两个条件因而也不是正确选项。而A项保留了全部四个条件,只是前后顺序作了调整,“透射”改为“接受”意思基本一样,所以应选A.

2.下列对“全

篇10:七年级语文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七年级)

七年级语文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人教版七年级)

一、基础积累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mén溃  )胧   huàn(  )想   诱huò(  )   pān(  )上

痴(    )想   隐秘(    )   喧(    )腾   瞬(    )间

训jiè(  )   qiào(  )壁   chàn(  )抖   yū(  )回

chuò(  )泣   lǚ(  )次   头yūn(  )   目xuàn(  )

收liǎn(  )   guō(  )噪   宽shù(  )   bēi(  )微

tén溃  )萝   bèn溃  )溅   挑dòu(  )   一suì(  )花

船cān溃  )   zhù(  )立   鹤lì(  )   土lì(  )

āo(  )tū(  )   lài(  )há(  )ma(  )  miǎo(  )小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隐秘(   )   幻想(   )   依然(   )   一瞬间(     )

3、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关的词语。

(1)、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        )

(2)、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

(3)、头发昏,眼发花。(       )

(4)、因遭到困难、失败而意志消沉。(       )

(5)、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

(6)、(时间)短。(       )

(7)、禁不起挫折;不坚强。(       )

(8)、残存的迹象。(       )

(9)、指蜜蜂、蝴蝶成群地飞舞,多形容花香。(       )

(10)、形容传说中的美酒。(       )

(11)、形容树木枝干盘旋的样子。(       )

(12)、忍不住笑。(       )

(13)、春天的花已凋谢。(       )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明察秋毫--                   项为之强--

徐喷以烟--                   果如鹤唳云端--

怡然--                       以丛草为林--

方出神--                     素帐--

兴正浓--                     驱之别院--

5、根据原文填空。

(1)、我常(   )在窗口痴想。

(2)、山那边的山啊,(   )着脸。

(3)、是用信念(   )的海。

(4)、一颗从小(   )来的种子。

(5)、余忆童稚时,        ,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6)、《童趣》中写观察蚊子时间长久的句子是:               ,

(7)、《童趣》中写观察丛草、虫蚊、土砾时,表现丰富想象力的句子是:            ,           ,           ,            。

二、课文阅读

1、请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第8-9页“我从石架向下望,……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起鼓励作用的语句是                              ;

起指导作用的语句是                                        。

(2)、当“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时,“我”愈来愈强烈的心理感受是什么?

答:                                                       。

(3)、文段中“这似乎能办得到”的“这”指代什么?

答:                                                      。

(4)、“我”从“恐惧”到“信心大增”再到“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说明了什么?

答:                                                      。

(5)、“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是因为什么?

答:

(6)、阅读文段后,谈谈你从文中领悟到了一个什么哲理。

答:

2、请阅读《贝壳》,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为什么说“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答:

(2)、作者由贝壳的生命引发了哪些感想?请概括回答。

答:

(3)、作者说“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那么,人怎样做才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

答:                                                      。

(4)、体会下列语句的含义。

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答:

3、请阅读《紫藤萝瀑布》第16-17页“这里除了光彩……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里除了光彩……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的主要内容。

答:                                                      。

(2)、找出文中描写十多年前紫藤萝花少、花稀的句子。

答:

(3)、文中的第②为什么说“紫色的瀑布”“不断地流者,流者,流向人的心底”?

答:

(4)、第③段中这两个词各指什么?

“生命的酒酿”:                     “它”:

(5)、文中能揭示中心的句子是:

(6)、文中说“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此句对你有何 启示?

答:

4、请阅读《童趣》,回答下列问题。

(1)、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时有物外之趣。

译:                                                   。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译:                                                   。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译:                                                   。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译:                                                   。

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译:                                                   。

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

(2)、请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通      是         意思。

(3)、作者小时候把什么当做云、鹤?从中可见作者小时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答:

(4)、学了本文后,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答:

(5)、课文的描写充满童趣,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处,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答:

三、课外阅览

(1)关于理想,名人的论著很多: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有的人终身向幻影追逐,只好在幻影里追求满足。(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走不到的。(纪伯伦《沙与沫》)

请写出两则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

答:①

②                                                    。

(2)、关于磨难的格言有很多,你能写出两则来吗?

厄运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宝藏。         (巴尔扎克《驴皮记》)

不幸可以提供意想不到的可能,使人认识生活。(亨利希曼《亨利四世》)

答:①

②                                                    。

四、学科融合

请你调整思维方式,参照例题完成下面的公式。

例:1(里)+1(里)=1(公里)  2(月)+1(月)=1(季度)

3(   )+4(   )=1(   )     4(   )+9(   )=1(   )

5(   )+7(   )=1(   )     6(   )+18(   )=1(   )

彩霞

篇11: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用略读和精读像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段。

3、品读原著,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汤姆·索亚历的优秀品质,并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4、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语言综合素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介绍背景

1、引导谈话:《哈利波特》这部小说有看过的同学说说哈利波特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2、引入: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就塑造了一个与哈利波特一样家喻户晓的青少年偶像英雄汤姆·索亚。(板书课题)

3、组织交流:对于《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及其作者马克·吐温大家知道多少?

二、学习“梗概”

1、布置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⑴梳理本课的字词,自主掌握。

⑵《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故事是围绕什么线索展开的?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

⑶汤姆·索亚经历了哪些冒险?从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特点?

2、读书过程中不明白的地方,交流解决。

3、提问:这部书中讲述的故事是围绕什么线索展开的?你能说说它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

4、汤姆·索亚与孩子经历了哪些冒险?你觉得哪个最有趣?

5、从“梗概”中你了解到了汤姆·索亚的哪些特点?

三、学习“精彩片段”

1、布置学生学习“精彩片段”,思考:文中讲了什么内容?出现了哪些人物?哪些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2、提问:“精彩片段”讲了什么内容?它出自“梗概”中的哪一部分?

3、片段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哪些是书中的主要人物呢?

4、结合具体事例分析汤姆的性格特点?

5、组织交流精彩语段,并让学生做好摘抄。

四、交流谈话,深化认识

1、你觉得这本书值得一读吗?

2、汤姆·索亚这个人物形象对于我们现代青少年健康心理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小学语文第一单元的复习方案】相关文章:

1.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2.语文单元复习

3.小学语文第二册 第一单元

4.语文 -第一单元

5.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复习

6.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复习

7.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8.语文小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9.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10.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

下载word文档
《小学语文第一单元的复习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