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学心得>一年级教师家访心得

一年级教师家访心得

2023-07-09 08:50:1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沿见”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一年级教师家访心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年级教师家访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教师家访心得

篇1:一年级家访心得

家长对教师的家访表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说老师的家访活动太需要了,他们也想与教师见面,但苦于机会不多,希望这样的活动能继续下去,因为经常与老师交谈,一则可以了解自己的子女的学习情况,二则可以发现儿女的另一面,家长不可能完全知道他们的在校情况,而现在的孩子独立性很强,意识形态正在发生变化,又不愿意跟父母多交流,父母与孩子之间有隔膜,教师的家访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情况。现在学习任务的确有些繁重,学生学习除了完成作业以外,研究性学习至关重要,而在学校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的学习,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巩固提高的要求一下子难以做到,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而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就显得很重要。家访可以了解这些内容。还可以了解家长对子女的学习要求,以便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发挥作用。

本次家访,不仅感动了家长,也感染了学生,他们的学习态度更端正了,至少在短期内。教师在家访工程中,不仅让学生得到了思想的启迪,同时也辅导了学习方法,和应该怎样在上课时和老师积极配合,提高学习效率。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学工作就很容易的开展了。

通过家访,我对学生家庭及其在家学习生活情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我的下一步教学很有帮助。

篇2:一年级家访心得

今年十月为响应湖北省“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我们学校组织全校教师对学生进行大面积的家访活动,我跟另外两位老师共同走访了高104班的三名学生甲、乙、丙的家庭。在家访之前,我对这三名学生的家庭情况完全不了解,所以在家访的前半段我一直做一个倾听者,认真地听另外两位老师跟家长聊天,只是偶尔问几个我想了解的问题。不知道是偶然,还是班主任刻意安排的,在对三名学生家访完后,我突然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特点:在他们的家里亲情已经缺位好久!既然找到了问题,我决定帮他们找回缺位已久的亲情。

甲同学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只在每年的寒暑假期间回来小住,她的母亲在幼儿园工作,一人承担起了照顾她的所有工作。从她的叙述中我能感受到她对父亲深深的依赖和思念。母亲只能照顾她的生活,不能真正走进她的内心。更重要的是,母亲对她的教育简单、粗暴,起不到多大作用。从甲同学本身来看,我也感觉到了长期缺少父爱给她带来的影响--她平时的穿着比较中性,神经比较大条,自律性差,对一些原则性的问题缺乏必要的认识,不认真对待自己的错误和缺陷,习惯养成性很差,做事没恒心。

她的母亲似乎都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更不知道这些问题对她今后人格的形成和习惯的养成有多大影响。我也不好直接道破,说孩子的`这些缺陷与长期缺少父爱有关,怕伤害到她的母亲。毕竟,如果不是出于无奈,没有谁愿意背井离乡!在谈话快结束的时候,我给她母亲提了个建议--以后让孩子多帮母亲分担一点家务,现在孩子读高一,学习还不是特别紧张,可以让她帮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她知道父母的辛劳,同时也能锻炼她的生存能力,末了,我还美其名曰这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其实,我这样建议是因为我看出来孩子内心非常渴望那遥远、得不到的父爱,却忽视了每天都能感受到的、近在眼前的母爱,这样,孩子的心里父爱和母爱都缺失。我让她帮母亲做家务,是希望她能跟母亲多亲近,在做家务的过程中感受到母亲平时对自己浓浓的爱,等孩子感受到母爱了,我再给她母亲打电话,让孩子的父亲平时多给孩子打电话,每次打电话的时候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动态和习惯养成,多跟她说说她母亲独自抚养她的艰辛。

乙同学是个男生,他的爸妈倒是都在黄石工作,但是家庭为孩子创造的环境不好。我们那天去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快八点了,家里只有乙和他父亲,母亲还在上班,要到九点多才能回家。两个老爷们儿在家,没人做饭,那么晚了还没吃饭。我们到他家坐了不到五分钟就感觉到了阵阵寒意,不是天气冷,而是这个家的家庭气氛好冷,连我们这些能言善辩的老师都有点发怵。眼看着谈话都快无法继续了,我赶忙收起一副准备倾听的样子,把孩子从房间喊出来,进行“三方会谈”。从交谈中,我发现乙同学的父母工作很辛苦,父亲是钢厂的普通工人,工作辛苦,体力消耗大,母亲在酒店工作,早出晚归。

乙同学课外时间长期一个人在家,即使父亲偶尔在家,父子俩都在各自的房间待着,做自己的事,基本不交流。我能感觉到他的父亲不是不愿意跟他交流,是性格原因。乙的父亲内向、沉稳,乙遗传了父亲的性格,在学校不爱跟同学沟通。这个家庭很特殊,完整的家庭却不能给孩子完整的爱。我在跟乙同学父亲的交谈中特意问他是否知道孩子的理想,他父亲思忖了一会儿,然后无奈地说:“他没有理想,每天回家就知道一个人在房间玩电脑,从来不做作业,也没听他说过准备以后从事什么工作。”乙同学在我们整个家访过程中一言不发,任凭我们怎么启发,怎么跟他互动,他总是一脸麻木。看着这对父子,我心里很难过,亲人之间怎么会如此冷漠?人们每天都在忙什么?为什么连最亲的人相互之间都这么不了解?

其实我也不知道乙同学的梦想,但我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少男少女内心一定有很多关于未来的想法,这就是他们的理想。于是后半段由我主导的家访过程中,我反复用“理想”这两个字眼刺激这对父子。我要让父亲去了解他的儿子,了解孩子的理想,并且努力帮助他完成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同时,我要让孩子内心的理想更坚定,让他知道虽然我们不知道他的理想是什么,但我们相信他的理想是崇高的,有理想的人是值得尊敬的。我们无法改变乙同学父母的工作状况和性格,唯一能做的就是促成他们一家人在精神方面多沟通,希望这样能弥补孩子心中缺位的亲情。

丙同学从小父母离异,父亲离异后没有再婚,他随父亲、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日常生活起居由爷爷奶奶照顾。丙同学是我们走访的三个孩子中心理比较健康,学习习惯比较好的,在与同学平时的交往中也没什么问题。班主任选择他作为家访对象,我想可能是希望通过老师亲自去看望老人和孩子,让孩子心里多点温暖,感受到我们对他及家人的关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积极,更努力。

我很感恩,上帝让这个从小就缺少母爱的孩子这么健康、快乐地成长,也很遗憾,为什么要让这么好的孩子从小就得不到完整的亲情?长期缺位的亲情会否对他今后的人生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就算爷爷奶奶对他再好,也填补不了他内心母爱的空白。

我们在家访过程中,一直强调让孩子多和身边人交往,希望他有积极的心态和健全的心智,还有就是从爷爷奶奶和社区对他的关爱中感受到来自亲人和社会的爱,今后做个懂得感恩的人。最后,我们还一直告诉他,父亲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再组织新的家庭,是为了他健康成长,不想他的心里从小就有阴影,其实父亲心里很孤独,以后要多主动跟父亲聊天。

篇3:一年级家访心得

一年级开学不久,我就注意到班上的xxx,虽说她平时喜欢和同学追逐打闹,大大趔趔,可静下来的时候,脸上有些许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有时又有点倔强。

家访的第一站我就到了他家,她父母平时工作较忙,脾气较暴躁。刚进她家时,她母亲就一个劲地数落女儿如何如何不用功,不听话,喜欢吃零食,顽皮,对女儿极其不满。当我把小琴在校的良好表现向家长反映,特别是提到她很聪明,很要强,课上能积极发言,课后是老师得力的小助手时,她母亲有点惊讶;我又告诉她孩子对母女交流少的不满,以及我对孩子多重性格的担忧,她母亲沉默了,哽咽着告诉我们,今天老师来家访,对孩子那么关心,做母亲的感到羞愧,自己一心想工作,又因家务的繁琐,忽视了与孩子的沟通,忽视了平时对孩子的关爱。“我真的很对不起她。”当着女儿的面,母亲说了这样一句话。女儿哭了,刺激我也红了眼圈。这感人的一幕是家访的意外收获。母女感情的隔膜涣然冰释,此后家长经常来学校或者打电话了解女儿情况,孩子进步确实很大,不能不说是家访的功劳。

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老师看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进步,更希望老师把自己的进步告诉家长。而做家长的又有谁不想听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肯定呢?这样的家访,一定能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让学生自尊自信,增强战胜困难的能力。

篇4:关于教师家访心得

一年级的学生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有的进步,有的却在退步。

刚开学时黄--是个很乖,很听话男孩子。上课特别认真,字也写得端正。各科学习都很认真,没有哪个任课老师说他纪律不好。可以说得上是个优秀的学生。可是开学一个月后,他上课不再认真,要么和同学讲小话,要么走神。于是我找他谈心,用了各式各样的方式,先是鼓励他,无效后是委婉的批评,最后严厉地批评也没有明显的效果。期末质量检测成绩也不理想。我很疑惑他为什么会退步。在联系了她妈妈后,我和朱敏老师来到了他家。

他妈妈一个人开了烟花店,本来在店里做作业的黄--站在他妈妈旁边,很紧张。我决定先说说孩子的优点。“黄彬彬是个很懂礼貌,又乖巧的学生,以前上课非常认真,举手答问也很积极,老师们都特别喜欢以前的黄彬彬”。当我说起他的这些优点时,他原本局促的表情也没有了,脸上有一种意想不到的开心,他似乎没有想到我会在他妈妈面前表扬他。按照我本来的想法,说完他的优点之后,应该是说要点了,这也是我这次家访的主要目的,总不能我来一趟就仅仅是将孩子大大的表扬一番吧。不过,看到他这样开心,我有点犹豫了,因为他的表情告诉我他其实知道自己的退步了,虽然他还小,可是也有自己的自尊心。

我直接责备孩子并不是明智之举,我转而问他妈妈:“他以前表现这么好,你是怎么教育他的呢?”他妈妈说:“刚开学那会店由亲戚看着,我每天都看着他,陪着他做作业,后来亲戚回去了,我顾及开店,放松了对他的管束,他每天都和小朋友在外面玩,怕是玩野了,他自己回来也说老师批评他上课不认真了。”从家长的回答可以知道,家长其实知道孩子的变化,也知道原因了。我不需要过多在家长面前数落孩子的不是,更多是和她诚心的`交谈。经过交流,我们建议家长最后能自己带着孩子,尤其是要适当限制孩子的玩耍时间,适当地给他做一些培养注意力的训练,把心收回。家长也感受到了我们的诚意,一个劲跟孩子说:“看老师多喜欢你啊,特意到家里来,你要好好努力。妈妈也会像以前一样管你。”黄彬彬也认真的点着头。从她恳切的言辞中看出她的感激之情。

在离开黄彬彬家的路上我想,一次走访对老师来说或者并不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但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是对自己的莫大重视。家校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许多。和家长的交谈也是需要技巧的,在家长面前过多数落孩子并不能解决问题,家长也需要真诚的引导。

现在有不少的父母都忙着赚钱疏忽了对子女的管教,孩子就是家长的疏忽中日渐退步。面对学生的这种变化,作为教师,不能总是觉得学生糊涂,不懂事,在他们的这个年龄段上,老师应该多付出多付出些真心、诚心、爱心、耐心、责任心,走进他的家庭,做好家长的工作,让老师和学生走得更近,和家长走得更近,让孩子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中获益。

篇5:教师家访心得

暑假里我又要踏上家访的征途。家访,对我们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家访,说到底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我首先来到同学的家里,这是一位外来务工的子弟,家长对我的到来感到十分意外和兴奋,我给他们简要介绍了当前教育的理念与发展,汇报了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以及各方面的表现,肯定孩子在本学期踏实努力的学习态度。家长对我们的教育给予了高度评价和鼓励,对于我们学校的发展、班级建设等也进行了交流。

学生于非对我的到来开始非常紧张,站在门口不知所措,以为老师是来向家长告状的,我只字不提他表现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励他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在轻松和谐的闲聊中,孩子越说越高兴,把自己的志向和想法都表达出来了,家长也及时了解了孩子的内心世界。通过这次家访我体会到了电话访问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所以家访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到心应手。

很多家长对老师的到来,接待的非常热情,他们觉得温暖,倍感兴奋,学生本人感到: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师的心中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总是在注视和关心着自己。

在家访中我还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整天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很多家长都反应: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家长放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必须以十分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去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作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此次家访,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一年级教师家访心得】相关文章:

1.家访教师心得

2.一年级教师家访计划

3.初中教师家访心得

4.小学一年级教师家访总结

5.动人的教师家访心得

6.家访心得

7.一年级家访小结

8.一年级家访心得体会

9.教师家访笔记

10.一年级班主任家访工作总结

下载word文档
《一年级教师家访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