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试题>高二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评检的测试题

高二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评检的测试题

2022-05-29 06:27:1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吃瓜瓜排排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高二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评检的测试题,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高二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评检的测试题,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二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评检的测试题

篇1:高二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评检的测试题

高二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评检的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商代的文化成就远远高于夏,战国的文化成就大大超过了春秋,这说明

A、经济的发展导致了文化的繁荣

B、商代和战国重视文化的发展

C、商代和战国时期文化氛围好

D、上层建筑常常同经济基础脱节

2、四大发明属于哪一方面的进步()

A、生产关系B、上层建筑 C、生产力D、文化事业

3、下列人物取得的成就被外国学者称为“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世界面貌”的是()

A、李时珍、毕升B、毕升、蔡伦

C、蔡伦、郭守敬D、李时珍、郭守敬

4、发明于11世纪的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传播作出巨大贡献的重要发明是 ()

A、指南针用于航海 B、雕版印刷术的成熟

C、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D、火药的广泛使用

5、(?广东文基)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A B C D

6、(原创题)《屈原》电视剧摄制组其中有拍摄屈原书房的一个场景,屈原书房的布置中有可能的是()

A、书桌上摆放着一本《儒林外史》

B、墙角放有司南

C、书柜中有印制的书籍

D、墙上挂着《洛神赋图》

7、13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中国雪”的记载被翻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它)“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中国雪”是指()

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

8、(改编题)中国古代的一位书法大家曾经对一种书法形式作出如下的描述“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不殊。”与这位书法家的描述相符的书法形式是()

A、小篆B、隶书C、楷书D、草书

9、(改编题)毛泽东非常喜爱屈原的《离骚》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抒情长诗B、楚辞是当时流行于南方的新诗歌体裁

C、《离骚》风格浪漫,充满奇特幻想D、楚辞创作采用质朴的现实主义手法

10、清朝赵翼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国古代在“李杜”之后各领风骚的文学形式有()

A、楚辞、元曲、明清小说B、南戏、元杂剧、京剧

C、宋词、元曲、明清小说D、宋词、明清小说、京剧

11、《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种创作风格反映了该作品属于()

A、爱国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12、梅兰芳是江苏近代文化名人(右图),著名的戏曲艺术表演大师,他所代表的剧种()

A、由元代散曲演变而来

B、由杂剧和汉剧融合而来

C、兴盛于康乾时期

D、被誉为中国戏曲艺术的国粹

13、有人将明清时期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晨光和传统科技的晚霞”。这里的“晚霞”是指()

A、集大成的古典科技巨著相继问世 B、官方编撰的大型图书成就突出

C、早期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出现 D、中国古典小说蓬勃发展

14、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的作用

C、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新技术

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

15、战国时的惠施每次外出游学身后都跟着五辆装满竹简的大车,所以后人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这种状况得以改变始于()

A、秦以后B、汉代以后C、隋唐以后D、两宋以后

16、下列关于唐代诗歌发展的描述不正正确的是()

A、唐诗的繁荣离不开唐代政治经济发展 B、科举制的确立对唐诗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C、唐诗的内容和风格丰富多样D、唐代流行“长短句”

17、(?山东寿光二模)《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这段描述的科技成就是 ()

A、火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造纸术

18、唐诗兴盛的原因有()

①社会经济繁荣②民族融合和频繁的中外交往③科举取士和帝王提倡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③

19、下图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一副图片,(图片根据出土文物整理而成,其中的仰韶人指的是生活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距今约5000~60的早期人类。)对这幅图片的说明最恰当的是 ()

A、在夏朝建立前,文字就在中国产生了

B、仰韶人的刻划符号很可能是后来甲骨文的雏形

C、仰韶人的文字是象形文字

D、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文字的国家

20、我国古代的许多发明为人类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图所示是其中哪一项发明外传的示意图()

A、司南B、造纸术C、《九章算术》D、浑仪

21.宋词的出现和繁荣,主要原因是()

A、国家的分裂B、城市经济的发展

C、文化事业的繁荣D、科举制的推动

22、明清小说繁多,其中属于四大名著的有()

①《三国演义》②《红楼梦》③《聊斋志异》④《儒林外史》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3、乾隆时期,北京百姓“所好惟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这段话不能说明的是()

A、清朝前期,各种地方戏曲发展B、昆曲逐渐脱离群众

C、北京成为各种剧种竞争的场所D、京剧已形成

24、(2008?琼海高二月考)蒲松龄在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中写了许多妖鬼狐仙的故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说明 ()

A、蒲松龄对现实生活了解不多

B、妖鬼狐仙的故事确实存在

C、清朝时期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蒲松龄只能以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D、清朝时期市民阶层开始形成,这类故事符合他们的口味

25、(2009?山东莒南一中质检)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 ()

A、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C、促进了艺术的改革与创新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26、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B、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C、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D、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戏剧

27、下列书法家中,楷书、行书、草书成就均突出的是()

A、王献之B、王羲之C、颜真卿D、怀素

28、(2008?烟台高二期末)右面图标是北京奥运会的体育运动标识,它是在中国古代某种字体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这种“字体”是 ()

A、甲骨文

B、隶书

C、楷书

D、篆书

29、古代中国成熟的文字最早出现在()

A、商代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D、魏晋时期

30、元明清时期的写意画如《墨梅图》《牡丹礁石图》《墨兰图》等,主要反映了哪个阶层的情趣追求()

A、平民阶层B、贫苦农民C、皇室贵族D、士大夫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

材料一 “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现代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自中国……”,但是他也指出:“欧洲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与其相似的现代科学。”

??李约瑟

材料二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的杠杆。

材料三 ……上以此求,下以此应,将一生有用之精神,尽销磨于八股五言之中……

??郑观应

材料四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世宗实录》

请回答:

(1)试分析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辉煌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后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3)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发展的状况。

(4)依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出现上述状况的主要历史原因。

32、阅读下列材料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请回答:

(1)从词的风格上看,该词属于哪一派别?擅长这一风格的词人在两宋时期还有哪些?

(2)宋词作家中还有哪些派别?词为什么会取代唐诗而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25、A26、C27、B28、D 29、A30、D

31、(1)政治上的统一;制度上的先进;封建经济的持续不断的发展;相对开放的对外政策;劳动人民的勤奋和创造。

(2)促进了西欧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3)16世纪后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开始落后于西方。

(4)科举考试(八股取士);文字狱;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束缚;重经验轻理论探究的影响。

32、(1)豪放派。苏轼、辛弃疾。(2)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更便于抒发感情。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词更适应市井生活,受到市民阶层的欢迎。

篇2: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204030006读作(),最高位是(),其中“4”表示()个()。

2、经过一点可以画()直线。

3、9997800000≈()亿。

4、最小的自然数是()。

5、十万有()个万,一千万是()个一百万,()个一百亿是一千万。

6、在○填上“<”、“>”或“=”。

235618902456189450÷9○45÷91080000○108万20×30○500

7、一周角=()平角=()直角

二、判断题(在括号里写“√”或“×”)(10分)

1、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两个锐角之和不一定大于90度。()

3、一条射线长5000米。()

4、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5、比最大的八位数多1的数是一千万。()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5分)

1、在8和9中间添()个0,这个数才能成为八亿零九。

A.6B.7C.8

2、晚上九点整时,时针和分针组成角的度数是()。

A.30度B.180度C.90度

3、过三个点中任意两点画直线,最后可画()

A.三条B.一条C.三条或一条

4、640×50的积等于()。

A.320×10B.800×40C.640×5

5、王老师有72元钱,他买24元一本的词典,可买()本。

A.5B.4C.3

四、计算:(共46分)

1、直接写出得数。(14分)

130×5=2×380=540÷3=240÷40=

30÷30=7+3×6=90×9×0=77÷11=

50×6=0÷54=299+78=20×30=

156-99=200×40=

2、用竖式计算。(18分)

118×16=312×25=460×20=

308×50=660×20=385×24=

207×40=900×28=460×70=

3、用简便方法计算。(6分)

499-327278+507654-304

五、列式计算(8分)

(1)320的`23倍是多少?

(2)70里面有多少个7?

六、操作题。12分

1、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并写在()里。(2分)

2、请画出下面图形的高。(3分)

3、过A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3分)

4、看下图,求出各角的度数。(4分)

七、解决问题。11分

1、学校音乐室共有85个座位,图书室的座位是音乐教室座位数的10倍。学校图书室共有多少个座位?3分

2、小强每天早上跑步16分,他的速度大约是125米/分。小强每天大约跑步多少千米?4分

3、商场开展促销活动,一条裤子180元,买3条赠一条。一次买4条裤子,现价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篇3:三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三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听力部分(40分)

Ⅰ、仔细听,选出你所听到的单词,并将序号填在题前括号内,每小题读两遍。(10分)

( )1.A.girl B.boy C.teacher

( )2.A.five B.six C.seven

( )3.A.ear B.eye C.mouth

( )4.A.black B.white C.brown

( )5.A.book B.chair C.desk

Ⅱ.仔细听,选出你所听到的句子,并将序号填在题前括号内,每小题读两遍。

(10分)( ) 1.A.I feel sad . B. I feel happy .

( ) 2. A. I hurt my leg . B. I hurt my arm.

( ) 3. A. She is my friend. B. He is my friend.

( ) 4. A.Stamp your foot. B. Shake your leg.

( ) 5. A. It’s a chair. B. It’s a cat.

Ⅲ.仔细听,判断你所听到的内容与所给句子是否一致,一致的打“√”,不一致的打“×”,每小题读两遍。(10分)

( ) 1. Open the door.

( ) 2. See you later.

( ) 3. How many crayons do you have?

( ) 4. This is cool.

( ) 5. I have a tail.

IV.仔细听,判断你所听到的内容与图片是否一致,一致的打“√”,不一致的打“×”,每小题读两遍。(10分)

1 ( ) 2 ( ) 3( ) 4 ( ) 5 ( )

笔试部分(58分)

Ⅰ.从方框中选择恰当得单词填在横线上。(10分)

hands , Jenny , black , doctor , window

1、Open the ____________.

2、Clap your ____________.

3、Let’s see the ______________.

4、My eyes are ___________.

5、My name is ___________.

Ⅱ . 选出不同类的单词。(8分)

( ) 1. A. warm B. cool C. green

( ) 2. A. eye B. nose C.left

( ) 3. A. ten B. five C. hand

( ) 4. A. pen B. hand C. ruler

III.选择填空。(8分)

( )1.—What colour is it? —It’s________

A.red B.big C.good

( )2.—________. —Nice to meet you ,too.

A. Hello . B. Nice to meet you. C. Hi.

( )3. —______________? —It’s a book.

A. What’s this? B. Where is the book? C. What colour is it?

( )4. —How do you feel ? —______________?

A.I feel tired. B. It’s a book . C. Six .

IV. 按要求完成句子.(4分)

1. my , leg , hurts (用所给单词仿照例句写句子)

>例: My head hurts .

2. are eyes His black (连词成句)

.

V.从方框中找出问句的`正确答语,将序号填到括号内。(10分)

( ) 1. What colour is your hair?

( ) 2. Are you okay?

( ) 3.What’s the matter?

( ) 4. 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

( ) 5. How are you ?

A. My head hurts. B. Six.

C. I’m fine, thanks. D .No, I’m sick.

E. My hair is black.

VI.给下面每幅图找出表达意思的句子,将序号填在括号内。(8分)

( ) ( ) ( ) ( )

A. Li Ming has six chairs.

B. Wave your arm.

C. He is tired.

D. This is my right ear.

VII.阅读短文,对的在题前括号内打“√ ”,错的在题前括号内打“×”。(10分)

My name is Danny. My hair is black. I have three hairs. My eyes are black. I have two hands. My hands are green. I have eight fingers. I walk to school. I feel happy.

1、( ) My name is Jenny .

2、( ) I have three hairs.

3、( ) My eyes are black.

4、( ) I have ten fingers.

5、( ) I walk to school.

篇4:七年级上册政治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政治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12小题共计36分)

1.得不到友情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这两句话说明了( )

A.友情可以使孤独者得到幸福

B.友情可以使沙漠变成绿洲

C.友情可以使社会变成温馨的家园

D.生活需要友情

2.许多同学渴望自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有一些性格内向的中学生,与对方相处时,即使有热情,也不愿向对象袒露自己的真实情感,将心灵之门紧闭。下列行为,属于青春期闭锁心理的是( )

①总认为自己很差,不敢和同学们交往

②有什么烦心事,愿意和同学朋友说一说

③不管遇到什么事,总是把心里话写在日记本上

④不愿和同学交往,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读右图,对右图的正确理解是( )

A.陈峰的语言和态度是不平等待人的表现

B.陈峰的语言和态度是对人不宽容的表现

C.陈峰的语言和态度是耍小聪明的表现

D.陈峰的语言和态度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

4.在寻求友情的过程中,正确的做法是( )

①乐交诤友,愿听忠言

②讲哥们儿义气

③理解宽容

④关爱帮助

⑤以自己为中心

⑥交友圈小,仅限于两三人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⑤⑥

D.③④⑤

5.雯雯有个缺点,就是上课的时候爱说话,经常影响到同学们的学习,有的同学想给她提意见,指出她的缺点错 误,但是雯雯个性很强,自尊心过重,作为她的好朋友,你应该( )

A.直截了当地向她提出批评建议

B.为了不刺伤她的自尊心,还是不要批评她为好

C.无所谓,我不批评她,还有老师和同学会给她指出来

D.在适当的场合,委婉地向她提出批评建议

6.你的好朋友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A.忌妒他,暗地里说他坏话?

B.不再搭理他,谁让他考得比我好?

C.认真分析原因,找出与好朋友之间的差距,努力赶上他?

D.疏远他,结交新的不如我的朋友?

7.长大后,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歌词反映了老师( )

① 教给我们的永远是真理

②具有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

③教导我们如何做人

④教给我们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漫画《如此听课》,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学会倾听是讲礼貌的表现

B.上课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C.漫画中学生的言行是不可取的,是不尊师的行为

D.手机成为影响学生听课的干扰

9.以下 对于消除师生之间隔阂的措施,你认为正确的有( )[来源:学.科.网Z.X.X.K]

①尊重老师的人格和劳动

②学会与老师沟通,坦诚交流

③只要是老师说的都是对的,都要服从

④学会关心老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尊师重教是一个个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师的美好传统。作为一个中学生,尊敬老师最重要的是 ( )

A.尊重老师的人格 B.帮老师做家务事 C.对老师要有礼貌 D.尊重老师的劳动

11.王刚的父母在他们家附近开了一个小吃部,正上中学的王刚经常到父母店里去帮忙,以致影响了学习。有一天,王刚在课堂上睡觉,受到了老师的严厉批评,并让他请家长。你认为王刚怎么做合适( )

A. 不与老师沟通,继续我行我素 B. 背后说老师坏话

C. 主动与老师交流,告诉老师实际情况,寻求老师帮助

D. 谁也不告诉,离家出走

12.6月,李强和几个同学去滑冰,不小心把脚扭伤了,秦老师对他非常呵护,关心备至。吃饭的时候不让他去食堂,直接送他回寝室;每天给他端水送饭;回答问题的时候也不要他起来,生怕他的脚碰到了什么地方,使病情又严重了。秦老师还特别强调我们下课的时候文明休息,不许在教室里疯打,也就是说少接近他,还要求我们多关心他,多帮助他,让他感到班集体的温暖。秦老师的行为表明( )

①师生之间有浓浓的爱?

②师生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

③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真挚的?

④师生之间还是要讲师道尊严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64分)

13. (14分)陈明同学因母亲不幸病逝,父亲瘫痪,内心受到极大打击。她的性格变的孤僻,学习成绩下降。同班的同学们知道后主动接近她,为她补课,帮她做家务照顾有病的父亲,在同学的热情帮助下,陈明同学从悲伤消沉的阴影中一步步走出来,性格变的开朗了,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初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使她最不能忘记的是她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从以上材料你看出朋友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什么作用?(7分)

(2)我们怎样才能结交更多的朋友,获得真挚的友谊?(7分)

14. (14分)材料一:小敏常常到网吧玩游戏,结识了网吧的一帮哥们。一天他们相约去外面找钱,在行窃时被人当场抓获并扭送公安机关;小英本来对政治不感兴趣,成绩一般,但她在同桌的帮助下,政治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最近被吸收进了学校的政治奥赛培训班。

材料二: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 小敏、小英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6分)

(2) 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8分)

15. (16分) 老师伴我成长

为增加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师生感情,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准备召开一次共筑师生情感桥梁的主题班会,邀请全体任课老师参加。请你一起参加这次班会,并完成相关任务。

(1)为营造尊师爱师的气氛,请你为本次班会搜集几条尊师格言或设计两条尊师标语,在教室内张贴。

(2)请你为本次班会设计三个活动环节。(要求体现师生互动)(8分)

(3)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来做班会的总结发言,写出发言提纲。(8分)

16. (20分)【共筑师生情感桥梁】

材料一:5月20日,佛山某中学发生了一起师生斗殴事件。教计算机的蔡老师,在篮球场值班,负责让学生们离校回家。放学后,三名在打篮球的初二男生仍未离开,蔡老师于是上前要求三人回家,在这过程中,双方发生争执。其中一名男生指着老师鼻子骂粗口。蔡老师被激怒后推了其中一名学生,双方随后动手。冲突持续了十多秒钟,随后双方被一位体育老师拉开。

材料二:政治课上,老师发现一男同学小寒正聚精会神地看一部网游小说,便走过 去将书拿走了。老师说:还学不学习?不学滚出去!这个男同学也没说什么,政治课又继续进行。下课后这个男同学却从口袋里掏出50元钱来,摔在课桌上,很没好气地说:那本书你没收好了,我给你50元钱,你去给我买一本来!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

⑴请你探究上述事件中,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是什么?(6分)

⑵请描绘出你心目中理想师生关系的图景。(6分)

⑶请你为上述不能与老师和谐相处的同龄人提几点温馨建议,使其与老师和谐相处。(8分)

第三单元测评答案

1-5 DADAD 6-10 CBCBD 11-12 CA

13.(1)朋友能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在人生的旅途上,朋友伴我们同行,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

(2)保持积极开朗的心态,敞开心扉,积极的去交往。交友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给予和分担必须是相互的,这样才能做到双赢甚至多赢;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我们就会交到更多朋友,获得更为持久、真挚的友谊。在原则面前一定要坚定,不能以牺牲为原则维持所谓的友谊.

14.(1) 小敏发展变化的原因是交往不当造成的,是不分是非善恶、只讲哥们义气、交损友的结果。而小英的进步是因为友情的力量,互帮互学、相互激励、共同进步,是交益友的结果。

(2)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交什么样的朋友,对其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我在积极寻找友情的过程中,应注意慎交友,努力做到善交益友,乐交净友,不交损友。

②建立真正的友谊必须以分清正确与错误、正义与邪恶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保友谊的纯洁性,使友谊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15.(1)示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个人的智慧不是一个器具,等待老师去填满;而是一块可以燃烧的煤,有待于老师去点燃。[法]考留达克。

(2)第一环节:夸夸我的老师;第二环节:和老师说说心里话;第三环节,师生一起进行联欢。

(3)示例:亲爱的老师,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倾注着您的心血。您引领我们进入知识的殿堂,把探索未知世界的金钥匙放在我们的手上;您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不断校正着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航向在此,我代表八年级(1)班的全体同学向您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我们衷心地感谢您!

16.⑴学生不能站在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不懂得尊重老师;教师教育方式不当,没有做到与学生人格平等,互相尊重。

⑵如:师生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学生的良师,更是学生的朋友。

⑶①主动与老师交流交往。主动、热情、诚恳的与老师进行思想、感情上的交流, 向老师倾诉烦恼,袒露心扉,寻求帮助,以得到老师更多的理解和帮助。

②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与老师发生矛盾时,要学会冷静思考,通过恰当的方式与老师坦诚交流,用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篇5: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一、(本大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根据拼音,写出的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潺潺流淌、滋润甘chún( )的清泉,那是仁厚的土地母亲从自己血管里挤给生民的玉液qióng( )浆。有了水,chán( )弱的植物就会蓬蓬勃勃,焦渴的动物就会起死回生。有了水,就有了大山的wěng( )郁,湖海的浩荡。

A.纯 琼 谗 蓊 B.醇 琼 孱 蓊

C.醇 穹 孱 翁 D.纯 穹 孱 翁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桥墩 序幕 雕刻 就地取材 B.口吻 衬托 矫健 前瞻后顾

C.回廊 寂寞 芭蕉 别出新裁 D.殿试 肃穆 啜泣 迥然不同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删去后不影响句意的一句是( )

A.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B.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C.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D.《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4.将下面的句子调整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灞桥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的灞水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桥长386米,一共有64个桥洞。 ②灞桥,由于当时地处长安附近,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就是连接长安和长安以东广大地区的交通要道。 ③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而又久负盛名的一座石梁桥。 ④解放后,为了便于载重车辆通行,桥面由原来的石板改为钢筋水泥板。 ⑤唐人送别亲友,也多送至灞桥,有“灞桥折柳赠别”的习俗,故又称销魂桥。 ⑥修建于汉朝,后几经毁建,如今的灞桥是清道光十三年(1833)修建的。

5.用“|”划分文段的层次,并提取其中的两句话作为分层的理由。

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不过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二、(本大题共40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6.全段首句与其他句子间构成___________ 关系。(1分)

7.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______。(2分)

8.假山堆叠的特点是:___________。说明此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3分)

9.池沼的特点是:___________。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布置石头或种花草的目的是:___________。(3分)

10.“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中“艺术”与“技术”不能互换的原因是: ___________。(2分)

11.这段文字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___________,这种说明方法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①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

②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而且要具有画意。窗外花树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乃模拟枯木竹石图。重姿态,不讲品种,和盆栽一样,能“入画”。拙政园的枫杨、网师园的古柏,都是一园之胜,左右大局,如果这些饶有画意的古木去了,一园景色顿减。树木品种又多有特色,如苏州留园原多白皮松,怡园多松、梅,沧浪亭满种箬竹,各具风貌。可是近年来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品种搞乱了,各园个性渐少,似要引以为戒。宋人郭熙说得好: “山水以山为血脉,以草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草尚如此,何况树木呢?我总觉得一个地方的园林应该有那个地方的植物特色,并且土生土长的树木存活率大,成长得快,几年可茂然成林。

③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立峰是一种抽象雕刻品,美人峰细看才像。九狮山亦然。鸳鸯厅的前后梁架,形式不同,不说不明白,一说才恍然大悟,竟寓鸳鸯之意。奈何今天有许多好心肠的人,唯恐游者不了解,水池中装了人工大鱼,熊猫馆前站着泥塑熊猫,如做着大广告,与含蓄两字背道而驰,失去了中国园林的精神所在,真太煞风景。鱼要隐现方妙,熊猫馆以竹林引胜,渐入佳境,游者反多增趣味。过去有些园名,如寒碧山庄、梅园、网师园,都可顾名思义,园内的特色是白皮松、梅、水。尽人皆知的西湖十景,更是佳例。亭榭之额真是赏景的说明书。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人临其境,即无荷风,亦觉风在其中,引人遐思。

④远山无脚,远树无根,远舟无身(只见帆),这是画理,亦造园之理。园林的每个观赏点,看来皆是一幅幅不同的画,要深远而有层次。“常倚曲阑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具体点说:建亭须略低山巅,植树不宜峰尖,山露脚而不露顶,露顶而不露脚,大树见梢不见根,见根不见梢之类。但是运用上却细致而费推敲,小至一树的修剪,片石的移动,都要影响风景的构图。真是一枝之差,全园败景。拙政园玉兰堂后的古树枯死,今虽补植,终失旧貌。至此深深体会到,造园困难,管园亦不易。一个好的园林管理者,他不但要考查园的历史,更应知道园的艺术特征,等于一个优秀的护士对病人作周密细致的了解。

(选自《说园》,有删改)

12.文章开篇说中国园林是“一个综合艺术品”,文章从哪几个角度说明了它“富有诗情画意”?(3分)

13.②③段中的画线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4.精读第②段,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1)用原文回答: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有哪些特点?

(2)作者为什么认为“一个地方的园林应该有那个地方的植物特色”?

15.自选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的画线句。(2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14分)

会呼吸的建筑

①当你穿行于城市的钢筋混凝土森林时,当你远途旅行却发现“千城一面”时,越来越多的建筑正在以其优雅的造型、丰富的空间感受和人性化的使用方式努力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其中仿照生物的功能、组织、形象构成来修建的建筑物,就是“仿生建筑”。

②仿生建筑的类型十分丰富,有些仿生建筑不仅拥有与生物相仿的优美外形,而且还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样“呼吸”着,拥有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大大缩短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它们中有的能够像向日葵花盘一样旋转,有的能够像仙人掌一样开花,有的能够像盛开的马蹄莲一样迎风招展。

③众所周知,向日葵从发芽到花盘盛开这一段时间,其叶子和花盘会一直追随着太阳的位置以获得最充足的阳光。向日葵式的仿生建筑也能够随时跟踪太阳的方向进行旋转,太阳落山以后,控制程序会让房屋自动恢复初始位置。其旋转的动力全都来自于自身的“光合作用”,即由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和小型的太阳能电动机提供动力,十分节能。加上其外表面安装了大量的太阳能光电板,它每天生产的电能远远大于旋转所消耗的,于是住户便将多余的电能存入社区电网,冬天或者阴天时再拿出使用,剩余的还能卖钱。“向日葵建筑”中还拥有众多“葵花子”,比如客厅电灯、浴室加热器等,它们的能量都来自于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阳光下,“向日葵”就像璀璨的宝石一样闪闪发光,周围植物的影子由玻璃透到室内去,光影纵横,仿佛置身于树荫之下;黑夜里,“葵花子”们熠熠生辉,五彩斑斓,十分动人。

④仙人掌一般生长在干旱的沙漠里,每次降雨,仙人掌都会竭尽全力吸收、储存水分。城市“仙人掌建筑”也是如此,住户们将各种植物种植在自己大面积的户外阳台上,整个建筑就像一座小型的.光合作用工厂,能够吸收城市中的有害气体,并且释放新鲜的氧气,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为住户提供清新、优雅的居住环境。每当花朵盛开的时候,红、黄、蓝、绿等色彩交相辉映,在白色建筑表面的映衬下,犹如一幅美丽的百花图,加上天光云影的点缀和追逐嬉戏的飞鸟,其中的住户宛如身处森林之中,十分惬意。

⑤花梗是马蹄莲的中轴部分,除了作为结构主体,还作为整株植物的主要能量传送带,可以将水分、养分及时地在根、花、果实之间运输。“马蹄莲建筑”的塔楼作为整支“马蹄莲”的花梗,在其底部设有集热棚,利用温室效应加热空气,将热量通过中心烟囱的内部气流,源源不断输送给整座建筑。此外,塔楼主体的外表面并不平整,像折过的纸张一样,这样能够保证经过气流的最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而且,为了提高顶部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花”被设计成双弧形截面,将风速提高到环境风速的4倍之多。风儿吹过,“马蹄莲建筑”迎风招展,散发着蓬勃的生机。

⑥其实大自然还有很多神秘之处,蕴藏着无限可能,启发着建筑师的设计灵感。

16.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仿生建筑就是“会呼吸的建筑”。

B.“向日葵建筑”能够随时跟踪太阳的方向进行旋转。

C.“仙人掌建筑”可以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D.塔楼是“马蹄莲建筑”的结合主体。

17.第③④⑤段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4分)

18.简要说明第③段加点文字的语言特点。(4分)

19.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20.未来或许会出现怎样的仿生建筑?试举一例。(文中例子除外)(2分)

三、(本大题共10分)

(一)综合性学习。(5分)

你们班想开展一次调查家乡古建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果你是本次调查活动的负责人,请完成下列任务。

2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2分)

22.请你为本次活动确定几种活动方式。(至少写出三种)(3分)

(二)名著阅读。(5分)

23.《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________和________。(2分)

24.鲁迅的《二十四孝图》一文,对古时的所谓“孝”持有怎样的态度?(3分)

四、(本大题共40分)

25.根据要求作文。

以“桥”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少于600字。

篇6: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一、判断题(9分)(请在括号里对的画“√”,错的画“×”。)

1、线段是直线上两点之间的部分。

2、过一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3、一条射线长6厘米。()

4、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可以被看成是线段。()

5、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6、角的两边越长,角的度数越大。()

7、钝角一定比直角大。()

8、小军画了一条4厘米长的直线。()

9、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

二、填空。(38分)

1、直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2、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它有()个端点。

3、射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4、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5、锐角的度数小于()度;大于()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度的角是直角,()度的角是平角,()度的角是周角。

6、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条射线。

7、从一点引出两条()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

8、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是直线,()是射线,()是线段。

9、钟面上9时整,时针和分针成()角;钟面上()时整,时针和分针成平角。

10、把下面这些角分别填入适当的圈里。

9203401150860150121013509006401600390990

11、角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所组成的图形,这一点是角的`( ),两条射线是角的()。

12、通过一点可以作( )条直线,两点之间可以作()条线段,从一点出发可以作()条射线。

13、我们学过的角有()、()、()、()和()。

14、3点整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度,是()角。

15、已知∠1+∠2=125°,∠2=35°,那么∠1=()。

16、∠1与46°的和是一个直角,∠1=()度。

17、如果∠1是∠2的3倍,∠1=96°,那么∠2=()。

篇7: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同步试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同步试题

1。西汉建立的时间是

A。公元前2B。公元前2C。公元前2D。公元前2

2。西汉国力进入到鼎盛时期是在()

A。文帝时期B。景帝时期C。武帝时期D。高祖时期

3。把儒家的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始于()

A。西周B。秦C。西汉D。东汉

4。西汉都城即今天的()

A。陕西咸阳B。陕西西安C。河南洛阳D。河南安阳

5。汉武帝接受属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这里所要罢黜的是()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D。道家和兵家

6。汉武帝强化监察制度的目的是()

A。监督地方官员

B。抑制地方豪强

C。防止贪赃枉法

D。强化皇帝权力

篇8: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我国的宰相制度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是( )。

A.秦——明 B.秦——清 C.汉——明 D.汉——清

2.以下不属于东厂职权范围的是( )。

A.监视 B.议政 C.逮捕 D.处罚

3.我国古代的军机处开始设立于( )。

A.明太祖时 B.明成祖时 C.清康熙时 D.清雍正时

4.造成晚清思想家龚自珍在诗中感叹“万马齐喑”的原因是( )。

A.八股取士 B.文字狱 C.军机处设立 D.厂位制度

5.郑成功收复了台湾,赶走了( )。

A.日本侵略者 B.荷兰侵略者 C.英国侵略者 D.葡萄牙侵略者

6.曾两次率军在雅克萨打败沙俄的是(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7.以下是康熙帝在位期间的业绩的是( )。

①平定准噶尔叛乱 ②册封五世__ ③册封五世** ④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以下有关清朝驻藏大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727年设立 B.是中央政府长驻x藏代表

C.独立管理x藏事务 D.监督“金瓶掣签”活动

9.清朝前期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根本目的是( )。

A.让蒙古王公觐见皇上 B.让蒙古王公陪皇帝打猎

C.联络与蒙古王公的感情 D.加强地方与中央联系,以巩固统治

10.清朝前期加强对西北地区统治的措施不包括( )。

A.粉碎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x疆 B.设置伊犁将军

C.在西北各地设立参赞大臣,兼管军务和民政 D.册封__和**,设置驻藏大臣

11.我国历史上曾建都北京的朝代有( )。

①秦 ②西汉 ③元 ④明 ⑤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12.明代北京城的三重结构由外向里的正确顺序是( )。

①皇城 ②宫城 ③京城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13.明成祖修建北京城的目的是( )。

A.明成祖起兵称帝前居住在此 B.为了抵御清军入关

C.为了加强北方的军事防御力量 D.为了显示帝国力量的壮大

14.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 )。

A.《神农本草经》 B.《黄帝内经》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15.被西方人称作中国17世纪科技的百科全书的是( )。

A.《农政全书》 B.《水经注》 C.《缀术》 D.《天工开物》

16.思想性、文学性成就极高,成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颠峰之作是( )。

A.《儒林外史》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17.郑和下西洋时最远到达( )。

A.印度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榜葛剌和红海沿岸

18.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是( )。

A.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B.阻碍了中外文化的发展

C.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D.限制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19.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指( )。

A.“康乾盛世” B.从明中期到清前期 C.从元中期到明前期 D.隋唐时期

20.以下不属于明清时期面临的危机的是( )。

A.近代化因素的萌芽遭到摧残 B.大兴“文字狱”

C.英国推行鸦片贸易 D.统治者对外国的侵略妥协退让

二、改一改(共计10分)

21.以下材料中有五处错误,找出并改正。

为了防范匈奴骑兵南下侵扰,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先后花了近二百年的时间修筑长城。明长城东起辽东,西到嘉峪关,全长五千多千米,无论规模、质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长城是促进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和连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经郑成功等著名将领加固增设,长城沿线声势联结,确保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和安宁。

错误1:( ) 改正:( )

错误2:( ) 改正:( )

错误3:( ) 改正:( )

错误4:( ) 改正:( )

错误5:( ) 改正:( )

三、连一连(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22.将下列作者与作品进行正确连接。

罗贯中 《水浒传》

吴承恩 《红楼梦》

施耐庵 《三国演义》

曹雪芹 《西游记》

宋应星 《天工开物》

23.将下列事件和人物进行正确连接。

朱元璋 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戚继光 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郑成功 抗击东南沿海倭寇

康熙帝 建立明朝

顺治帝 册封五世__为“__喇嘛”

四、列一列(每小题4分,共计8分)

24.列出四项中国古代伟大的工程。(4分)

25.列出中国古代出现的治世局面。(4分)

五、想一想(第26题4分,第27题5分,共计9分)

26.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问题。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抬祖论》

请回答:

(1)“明太祖制义取士”指的是什么?(2分)

(2)为什么廖燕认为“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2分)

27.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问题。

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请回答:

(1)马克思为什么说“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2分)

(2)这种“保存”真的有效吗?最终导致了什么后果?(3分)

篇9: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B D B B B C C D D C C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B C C B D

二、改一改(共计10分)

21.错误1:匈奴 改正:蒙古

错误2:辽东 改正:鸭绿江

错误3:五千 改正:六千

错误4:南疆 改正:北疆

错误5:郑成功 改正:戚继光

三、连一连(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22.将下列作者与作品进行正确连接。

罗贯中 《水浒传》

吴承恩 《红楼梦》

施耐庵 《三国演义》

曹雪芹 《西游记》

宋应星 《天工开物》

23.将下列事件和人物进行正确连接。

朱元璋 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戚继光 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郑成功 抗击东南沿海倭寇

康熙帝 建立明朝

顺治帝 册封五世__为“__喇嘛”

四、列一列(每小题4分,共计8分)

24.故宫、长城、大运河、赵州桥、都江堰。

25.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五、想一想(第26题4分,第27题5分,共计9分)

26.(1)八股取士。(2分)

(2)明代的八股取士是想通过它来钳制人们的思想,使通过这种考试的人成为统治者忠实的奴仆;秦朝的“焚书坑儒”同样是为了钳制人们的思想,以巩固统治。(2分)

27.(1)因为与外界的隔绝(闭关政策),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2分)

(2)没有。它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3分)

篇10:高二下册物理第三单元过关检测试题

高二下册物理第三单元过关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满分40分。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有的有几个是正确的。将正确选项的序号选出填入题后的括号中。全部选对的得4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在狭义相对论中,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1)一切运动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都不能大于真空中的光速

(2)质量、长度、时间的测量结果都是随物体与观察者的相对状态而改变的

(3)惯性系中的观察者观察一个与他做匀速相对运动的时钟时,会看到这个时钟比与他相对静止的相同的时钟走得慢些

A.(1)(3)是正确的 B.(1)(2)是正确的

C.(1)(2)(3)是正确的 D.(2)(3)是正确的

2. 如图1所示, 夏天,在平静无风的海面上,向远方望去,有时能看到山峰、船舶、楼台、亭阁、 集市、庙宇等出现在远方的空中。沙漠里有时也会看到远处的水源、仙人掌近在咫尺,可望而不可及,这就是蜃景。下列有关蜃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海面上上层空气的折射率比下层空气的折射率要小

B.沙面上上层空气的折射率比下层空气的折射率要小

C.A是蜃景,B是景物

D.C是蜃景,D是景物

3.关于电磁场的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的磁场一定是变化的

B.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的磁场一定是均匀变化的

C.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的电场也是均匀变化的

D.振荡电场周围产生的磁场也是振荡的

4.根据相对论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A.狭义相对论全面否定了经典力学理论

B.如果物体在地面上静止不动,任何人在任何参考系里面测出物体的长度都是一样的

C.由 可知,质量可转变成能量

D.物体速度越大,质量也变得越大

5.如图2所示,让太阳光或白炽灯光通过偏振片P和Q,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P或Q,可以看到透射光的强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光的偏振现象.这个实验表明( )

A.光是电磁波 B.光是一种横波

C.光是一种纵波D.光是几率波

6.如图3所示,在挡板上开一个大小可以调节的小圆孔P,用点光源S照射小孔,小孔后面放一个光屏MN,点光源和小孔的连线垂直于光屏,并于光屏交于其中心。当小孔的直径从1.0mm逐渐减小到0.1mm的.过程中,在光屏上看到的现象将会是( )

A.光屏上始终有一个圆形亮斑,并且其直径逐渐减小

B.光屏上始终有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并且其范围逐渐增大

C.光屏上先是形成直径逐渐减小的圆形亮斑,然后是形成范围逐渐增大而亮度逐渐减弱的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

D.光屏上先是形成直径逐渐减小的圆形亮斑,然后是形成范围逐渐减小而亮度逐渐增大的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

7.自行车的尾灯采用了全反射棱镜的原理,它虽然本身不发光,但在夜间骑车时,从后面开来的汽车发出的强光照到尾灯后,会有较强的光被反射回去,使汽车司机注意到前面有自行车,尾灯由透明介质做成,其外形如图 4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汽车灯光应从左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左表面发生全反射

B.汽车灯光应从左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右表面发生全反射

C.汽车灯光应从右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右表面发生全反射

D.汽车灯光应从右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左表面发生全反射

8.井口大小和深度相同的两口井,一口是枯井,一口是水井,水的深度正好是水井的一半,两井底部都各有一只青蛙,则 ( )

A.枯井中青蛙觉得天比较小,水井中青蛙看到井外的范围比较大

B.枯井中青蛙觉得天比较大,水井中青蛙看到井外的范围比较小

C.枯井中青蛙觉得天比较大,水井中青蛙看到井外的范围比较大

D.两只青蛙觉得井一样大,水井中青蛙看到井外的范围比较大

9.如图5所示,表示LC振荡电路某时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正在充电

B.电感线圈中的磁场能正在增加

C.电感线圈中的电流正在增大

D.此时刻自感电动势正在阻碍电流增大

10.如图6是研究光的双缝干涉用的示意图,挡板上有两条狭缝S1、S2.由S1、S2发出的两列波到达屏上时会产生干涉条纹,已知入射激光的波长为,屏上的P点到两缝S1和S2的距离相等,如果把P处的亮纹记作第0号亮纹,由P向上数,与0号亮纹相邻的亮纹为1号亮纹,与1号亮纹相邻的亮纹为2号亮纹,则P1处的亮纹恰好是10号亮纹.设直线S1P1的长度为r1,S2P1的长度为r2,则等于( )

A.5 B.10

C.20 D.40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4分,满分12分;将正确、完整的答案填入相应的横线中。)

11.白光从空气中进入玻璃三棱镜时会产生色散现象。 色光向棱镜底边偏折最大;

色光在三棱镜中传播速率最大.激光具有高度的相干性,这是激光的第一个特点,全息照片的拍摄利用了光的 ,这就要求参考光和物光有很高的 。

12.图7所示的(a)(b)两图是由单色光分别入射到圆孔而形成的图样。其中图(a)是光的_______(填干涉或衍射)图样。由此可以判断出图(a)所对应的圆孔的孔径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图(b)所对应的圆孔的孔径。

13.某 振荡电路,线圈的电感量 mH,电容器的容量 F,起初,电容器充电后上极板带正电荷,下极板带负电荷,设电键闭合的时刻 ,那么当 s时,电容器的上极板带__________(正或负)电荷,通过线圈的电流正在_______(增大或减小),此时电容器正在_______(充电或放电)。

三.科学探究与实验 (本题共2小题,满分10分)

14.某研究小组的同学根据所学的光学知识,设计了一个测量液体折射率的仪器。如图8所示,在一个圆盘上,过其圆心O做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BC、EF。在半径OA上,垂直盘面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并保持P1、P2位置不变,每次测量时让圆盘的下半部分竖直进入液体中,而且总使夜面与直径BC相平,EF作为界面的法线,而后在图中右上方区域观察P1、P2的像,并在圆周上插上大头针P3,使P3正好挡住P1、P2的像。同学们通过计算,预先在圆周EC部分刻好了折射率的值,这样只要根据P3所插的位置,就可以直接读出液体折射率的值。

(1)大头针P3插在M位置时液体的折射率值 插在N位置时液体的折射率值

(2)若 AOF=30,OP3与OC的夹角为30,则液体的折射率为 。

15.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9(甲)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L1=100mm,双缝与屏的距离L2=700mm,双缝间距d=0.25mm。用测量头来测量亮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亮纹的中心如图9(乙)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

(1)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4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12(丙)所示,则对准第1条时读数x1=_______mm、对准第4条时读数x2=_______mm

(2)写出计算波长的表达式, _____nm.

四、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或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7分)有波长分别为290m、397m、566m的无线电波同时传向收音机的接收天线,当把收音机的调谐电路的频率调到756kHz时,

(1)哪种波长的无线电波在收音机中激起的感应电流最强?

(2)如果想接收到波长为290m的无线电波,应该把调谐电路中可变电容器的动片旋进一些,还是旋出一些?

17.(9分)用氦氖激光器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已知使用的双缝间距离 ,双缝到屏的距离 ,测得屏上干涉条纹中亮条纹的间距 ,氦氖激光器发出的红光的波长 是多少?假如把整个装置放入折射率是 的水中,这时屏上的条纹间距是多少?

18.(11分)在厚度为 、折射率为 的大玻璃板下表面,有一个半径为 的圆形发光面。为了从玻璃板的上方看不见这个圆形发光面,可在玻璃板的上表面贴一块圆形纸片,问所贴纸片的最小半径应为多大?

19.(11分)如图10所示,直角玻璃三棱镜置于空气中,已知 =60, =90,一束极细的光于AC的中点D垂直AC面入射,AD=a,棱镜的折射率n= ,求:

(1)光从棱镜第一次射入空气时的折射角。

(2)光从进入棱镜到它第一次射入空气所经历的时间(设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

参考答案

1.C 2.B 3.D 4.D 5.B 6. C 7.D 8.C 9.BCD 10.B

11.紫,红 干涉原理,相干性。

12.衍射,小于

解析:光照到一个圆孔上光斑周围产生明暗相间的圆环,这是单孔衍射现象,而当孔的尺寸远大于光的波长时,光则直线传播,穿过圆孔后形成边缘清晰的亮斑。

13,答案:负 减小 充电

解析:根据 振荡电路的周期公式 得, ,

则有 。即 ,所以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通过线圈的电流在减小,此时电容器正在充电。

14.(1)小于(2)

解析:(1)大头针P3插不同位置时表明液体对光的折射率不同, AOF为入射角设为 , EO P3为折射角设为 ,由折射定律可知 ,故由于 EOM小于角 EON,故大头针P3插在M位置时液体的折射率值小于插在N位置时液体的折射率值。

(2)OP3与OC的夹角为30,则其折射角为60,所以 。

15.(1)2.190mm,7.868mm;(2)676nm。

解析:螺旋测微器读数特别注意半mm刻度线是否漏出。图(丙)中两个读数分别为2.190mm,7.868mm。第一条与第四条之间有三个条纹间距的宽度,相邻条纹间的距离 ,由公式 ,可得 =6.76 m=676nm。

16.解析:(1)根据公式 得, kHz; kHz。所以波长为397m的无线电波在收音机中激起的感应电流最强。(4分)

(2)要接收波长为290m的无线电波,应增大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因此,应把调谐电路中可变电容器的动片旋出一些。(3分)

篇11: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一、我知道哪一组读音全对,我能用“√”在括号里选出来。(6分)

1.钥匙(yīn shí) 佳节(jiā jié)  衣裳(yi shɑnɡ)()

2.钥匙(yào shí) 佳节(jiā jié)  衣裳(yi shǎnɡ)()

3.钥匙(yào shí) 佳节(jiā jié)  衣裳(yīshɑnɡ)()

二、我能读拼音,写词语。(16分)

yóu piào bēn pǎo  shàn zi jīnɡ xīn

(   )(   )(  )(   )

dà jīnɡ shī sè  qiān hū wàn huàn

(      )(      )

三、我会比一比,组成词语。(12分)

精(  ) 访(  ) 摇(  ) 粮(  )

清(  ) 坊(  ) 遥(  ) 娘(  )

四、我会根据意思填上合适的词语。(12分)

甜甜的_______ 酸酸的________  红红的________

厚厚的_______ 黄黄的________  蓝蓝的________

五、我会写出两个同颜色的词语。(12分)

例:黄( 金黄 )( 杏黄 )绿(  )(  )

红(  )(  )蓝(  )(  )

六、我知道怎样连。(14分)

春天   冷     彩云   闪

夏天   暖     波光   吹

秋天   热     秋风   飞

冬天   凉     蝴蝶   飘

七、我能把诗句补充完整。(8分)

独在异乡为()(),每逢佳节倍()()。

遥知()()登高处,遍插茱萸少()()。

八、我会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8分)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的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我会用“√”选择带点多音字的读音。(占3分)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shān shàn)子,扇(shān shàn)哪扇哪,扇(shān shàn)走了夏天的炎热。

2.我会用“——”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占1分)

3.文中有许多表示颜色的词语,我能把它抄下来。(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习作。(12分)

你的学校美吗?你能选一处,用一段话写下来给老师和同学欣赏欣赏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评检的测试题】相关文章:

1.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2.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3.初中上册英语第三单元试题

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试题

5.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6.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

7.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8.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检测试题

9.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10.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下载word文档
《高二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评检的测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