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彩色可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0.5分,共25分,请将本选择题答案填至单选题答题卡处)
1.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1839年,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维护了民族尊严的历史人物是:
A.道光帝 B.林则徐 C.邓世昌 D.左宗棠
2.1840年的枪炮声惊醒了沉睡中的中国,从此,中国近代史拉开了帷幕。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收复x疆 B.虎门销烟 C.鸦片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3.落后就要挨打,是历史给我们的启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将有“万园之园”美誉的圆明园毁于一旦的侵略者是:
A.英法联军 B.美俄连接 C.八国联军 D.德法联军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5.左宗棠收复x疆后,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清政府决定设立x疆行省。其设立的时间是:
A.1871年 B.1875年 C.1876年 D.1884年
6.近代史上,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的到来,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7.有人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侵占的屈辱进入20世纪的。能印证这一说法的、爆发于19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其口号是:
A.自强 B.求富 C.民主 D.科学
9.下列选项中,属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的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汉阳铁厂 D.福州船政局
10.1895年,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戊戌政变 C.百日维新 D.强学会的成立
11.“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为维新变法流血牺牲的历史人物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光绪帝
12.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不包括:
A.民族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13.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于:
A.檀香山 B.广州 C.南京 D.东京
14.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蓬勃展开,其主要阵地是:
A.《民报》 B.《新青年》 C.《万国公报》 D.《中外纪闻》
15.标语或口号,往往浓缩着一个时代的特征。下列口号或标语,不属于五四运动时期的是:
A.取消“二十一条”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打倒列强,除军阀
16.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她诞生于:
A.19 B.19 C.1926年 D.1931年
17.成立于北伐战争前夕,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基础的学校是:
A.福州船政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18.1926年,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开始,其主要对象是:
①吴佩孚 ②袁世凯 ③孙传芳 ④张作霖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9.八月一日是中国的建军节,与这一节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秋收起义 D.长征
20.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湘赣边革命根据地 D.大别山革命根据地
21.“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诗句中的军队是指:
A.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B.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C.新四军 D.八路军
2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这一诗句形容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23.长征途中,打乱了敌人追缴计划的事件是:
A.四渡赤水 B.夺取遵义 C.巧渡金沙江 D.强渡大渡河
24.召开于长征途中,被称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一大 C.巴黎和会 D.遵义会议
25.遵义会议中,确立了以哪位人物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A.王明 B.毛泽东 C.李德 D.博古
26.“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一曲悲怆的《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这种境遇,最早发生在哪一事件之后:
A.五四运动 B.九一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27.为了逼蒋介石抗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
A.西安事变 B.淞沪会战 C.红军长征 D.重庆谈判
28.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于: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9.,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在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屠杀了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人数达到了:
A.10万人 B.20万人 C.25万人 D.30万人以上
30.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渡江战役
31.台儿庄战役,歼敌一万多人,是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其指挥者是:
A.林彪 B.彭德怀 C.李宗仁 D.蒋介石
32.1940年,为粉碎敌人对地后抗日根据地的封锁,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发动了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B.渡江战役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33.抗日战争中,中共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是:
A.北平B.南京 C.延安 D.重庆
34.召开于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 国民党一大 C.中共二大 D. 中共七大
35.八年抗战,最终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1945年:
A.8月15日 B.9月2日 C.9月9日 D.10月25日
36.近代史上,台湾曾经被日本割占,长达: A.100年 B.80年 C.60年 D.50年
37.1945年8月,毛泽东以“弥天大勇”,来到国民党战时陪都,参加了:
A.西安事变的谈判 B.重庆谈判 C.中共七大 D.中共一大
38.全面内战的爆发,是在国民党进攻哪一解放区后:
A.中原解放区 B.陕甘宁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晋冀鲁豫解放区
39.1947年,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转战陕北 B.渡江作战 C.保卫平津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40.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傅作义与哪一城市的和平解放有关:
A.南京 B.重庆 C.北平D.天津
41.“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年,渡江战役中,被解放的城市是:
A.徐州 B.锦州 C.南京 D.北平
42.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的状元实业家是:
A.张謇 B.左宗棠 C.荣宗敬 D.聂耳
43.在政府以法令形式强制推行后,男子剪掉辫子和女子停止缠足的做法逐渐被人们接受。这种情况最早应该发生在:
A.辛亥革命后 B.戊戌变法后 C.新文化运动后 D.五四运动后
44.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A.《申报》 B.京师大学堂 C.《民报》 D.商务印书馆
45.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其设计者是:
A.詹天佑 B.张謇 C.侯德榜 D.严复
46.有一部译著,它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中国的思想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此书的译著者是:
A.魏源 B.康有为 C.严复 D.梁启超
47.魏源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编写的书是: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天演论》 D.《三国志》
48.在我国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的时间是:
A.18 B.19 C.19 D.19
49.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50.抗日战争时期,《义勇军进行曲》传唱大江南北,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其曲作者是: A.冼星海 B.聂耳 C.徐悲鸿 D.郭沫若
二.多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本选择题答案填至多选题答题卡处)
1.历史上留下的诗句或挽联,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之一。“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两组诗句或挽联,形容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张学良
2.关于《马关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有:
A.《马关条约》签订于中国和日本之间
B.《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D.《马关条约》签订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3.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 A.曾国藩 B.康有为 C.梁启超 D.张之洞
4.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到来,中国的国门被打开,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中国的近代化,其中,代表事件有: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5.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有:
A.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 B.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的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6.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口号有: A.自强 B.民主 C.求富 D.科学
7.对五四运动的说法,说法正确的有:
A.它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B.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其导火线
D.五四爱国运动后期,工人阶级的斗争起到了重要作用
8.同学排演南昌起义的历史剧,在指挥现场的一幕中,可能出现的人物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贺龙 D.朱德
9.历史上,国共两党分分合合,下列事件中,属于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事件是:
A.解放战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抗日战争
10.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近代以来,它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八国联军侵华 B.中华民国成立 C.日本法西斯制造屠杀惨案 D.国民党政权覆灭
三.列举题(本题共2小题,7分)
1.列举新文化运动的四位代表人物。(4分)
2.列举解放战争战略决战阶段的三大战役。(3分)
四.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8分)
1.简答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及内容。(5分)
2.1936年,在中共的斡旋下,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请简述:
(1)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中共代表。(1分)
(2)简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2分)
篇2: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答题卡(每小题0.5分,共2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D D C D A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D B D B D C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A D B B A C D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C C D A D B A D C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C A A D A C A B C B
多项选择题答题卡(每小题1分,共10分,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C AC AD ABCD ACD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BD ABCD BCD BD BCD
三.列举题(本题共2小题,7分)
1.列举新文化运动的四位代表人物。(4分)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每位代表人物1分,错字不给分)
2.列举解放战争战略决战阶段的三大战役。(3分)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每个战役1分,错字不给分)
四.简答题(本题共2题,8分)
1.简答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及内容。(5分)
时间:1842年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每点1分,共5分)
2.1936年,在中共的斡旋下,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请简述:
(1)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中共代表。(1分)
周恩来(1分,错字不给分)
(2)简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2分)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1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分,必须加“初步”二字)
篇3:初二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将正确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1.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基座四周,镶嵌着八块汉白玉的历史浮雕,其中有一幅展示的场面与林则徐有关,它是( )
A.武昌起义 B.虎门销烟 C.五四运动 D.戊戌变法
2.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发起“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暑期考察活动,准备考察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的暴行。在下列地方中,你建议他们最好去( )
A.广东虎门 B.山东威海卫 C.北京圆明园 D.江苏南京
3.以“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导演要再现邓世昌率领海军将士英勇杀敌的悲壮情景,应选择的历史素材是( )
A.黄海大战 B.鸦片战争 C.五四运动 D.戊戌变法
4.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
5.19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了一场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运动是( )
A.维新变法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
8.如果你要研究新文化运动的有关问题,主要应该参考( )
A.《新青年》 B.《民报》 C.《万国公报》 D.《申报》
9.五四青年节是为了纪念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新中国的成立
10.红色旅游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之一。某校组织学生参观中共“一大”的旧址,应选择去( )
A.南 昌 B.遵 义 C.上 海 D.延 安
11.1924年,为了培养革命骨干,国民党建立了黄埔军校,校址在( )
A.上 海 B.广 州 C.北 京 D.武 汉
12.“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此歌被广为传唱的历史时期是( )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抗日战争
13.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1周年纪念日。81年前,周恩来、贺龙等打响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 )
A.武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西安事变
15.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上,再现历史场景时不该出现的是( )
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河
C.陕北会师 D.井冈山会师
16.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
A.吴起镇会师 B.井冈山会师 C.会宁会师 D.延安会师
17.1931年的一个夜晚,沈阳北郊上空弯月高悬,突然一声巨响,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被炸,打破了东北大地的宁静……此段描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18.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生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
A.歌颂祖国 B.追求理想 C.抗日救亡 D.抨击时弊
19.207月7日,是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 )
A.50周年 B.63周年 C.71周年 D.82周年
20.中国有一座城市,它因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因30万同胞在此无辜遇难而痛恨,它就是( )
A.北 京 B.南 京 C.天 津 D.上 海
21.毛泽东曾提笔写道“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抗日战争期间,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
22.中共“七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的指导思想是( )
A.新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马列主义 D.邓小平理论
23.武汉中山公园内的“受降堂”,如实记载了日本侵略军在华中地区投降的一幕。依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这一幕应出现在( )
A.1943年 B.1944年 C.1945年 D.1946年
24.抗战胜利后,被日本割占50年之久,回到祖国怀抱的地区是( )
A.香 港 B.澳 门 C.台 湾 D.东 北
25.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的是( )
A.挺进大别山 B.淮海战役 C.百团大战 D.辽沈战役
26.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它也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的演变。这座城市获得解放是在( )
A.辽沈战役后 B.淮海战役后 C.平津战役后 D.渡江战役后
27.三大战役采取了独特的作战方针,在辽沈战役中,我军采取了“关门打狗”的作战方针,其中“门”是指
A.沈 阳 B.长 春 C.锦 州 D.大 连
28.自古以来,“状元”是最受到羡慕的尊称,中国近代史上就有一位被称为“状元实业家”的商人,他是( )
A.张 謇 B.荣宗敬 C.范旭东 D.周学熙
29.中国人独立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
A.吴淞铁路 B.京张铁路 C.新口铁路 D.京汉铁路
30.“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这首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是( )
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 》
C.《国际歌》 D.《英雄交响曲》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道材料题和1道问答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诗词:(14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
(1)这首诗描写的是中国革命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
(2)在此事件的艰苦历程中,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生死攸关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会议。请说出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会议名称。(4分)
(3)此事件给后人留下了一种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被称为什么精神?这种精神的具体内涵有哪些?请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和弘扬这种精神?(8分)
3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这就是西安事变。 —摘自岳麓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78页
材料二:1936年12月12日,蒋介石被扣押后,有人说:“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我们应该杀了他,报仇雪恨!”有人说:“国难当头,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应该和平解决,蒋介石只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放了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什么?(2分)
(2)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支持材料二中的哪一种观点?为什么要支持?(4分)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4分)
33、问答题(16分)
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3周年,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伟大历史意义。
篇4:初二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A C B C C A C C B B C A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C C B C B C C A D C A B A
二、非选择题
31、(1)红军长征
(2)1935年、遵义、遵义会议
(3)长征精神;坚定的革命信仰,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团结一致、众志成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我们应该在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发扬不怕艰难、克服困难、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的宝贵精神,努力学习等。(言之成理即可)
32、(1)逼蒋抗日
(2)第二种观点;中国共产党站在民族利益的高度,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若杀了蒋介石,只会给日本侵略中国制造机会,不利于共同抗日。
(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3、(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①抗日战争是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得道多助。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③蒋介石领导的正面抗战起了重要作用。④美国和苏联在国际上的支持。⑤世界各国人民和爱国华侨的援助。
(2)意义:①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②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③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篇5: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卷附答案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26题12分,27题18分,28题20分,计50分)
26.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诗中“开元”是哪位皇帝的年号?(2分)
(2)有人说“开元全盛日”出现的原因是皇帝的励精图治。请说出他在政治上的举措。(4分)
(3)列举“开元全盛日”在农业方面繁荣的表现。(6分)
27.我国今天的疆域版图是清朝时期奠定的.。请阅读右边的清朝疆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清朝前期的疆域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至什么地方?(4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以选拔官员的制度。隋文帝时曾令各州推举人才,这些被推举的人才须考试合格才可以做官。隋炀帝设置了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诞生。
材料二唐朝科举制传播邻国,新罗、日本都曾通过考试选官。外国留学生也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的还可以做官。
材料三明朝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考试规定了命题范围,考生作文格式也做了明确规定。
(1)试结合材料一,分析科举制在当时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2)唐朝延续并完善了科举制,试举武则天、唐玄宗时期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4分)材料二中“唐朝科举制传播邻国,新罗、日本都曾通过考试选官”说明科举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明朝科举制规定的考试范围是什么?(2分)规定的作文格式创作的文章被称作什么?(2分)这一系列规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别是什么?(4分)
(4)结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从隋朝到明朝的发展趋势。(2分)
(2)清政府把全国划成25个省级行政区,这种省级行政机构的设立源于哪个朝代?(2分)
(3)图A地区,西汉时就已归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清政府在平定回部贵族叛乱后,是如何对该地区进行管辖的?(4分)与回部叛乱相反,蒙古的哪一部众不远万里摆脱沙俄控制,返回该地区,谱写了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2分)
(4)图B地区正式归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哪一朝代?(2分)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
题号14151617181922232425
答案
1.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三次结束分裂局面、完成大一统是在隋朝,具体事件是
A.隋文帝建立隋朝B.杨坚夺取北周政权C.隋炀帝灭陈D.隋文帝灭陈
2.隋朝开凿大运河在当时最大的意义在于
A.满足隋炀帝游玩江南的愿望 B.实现了南水北调
篇6: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写在题后括号内。每题2分,共40分。)
1、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 )
A.抗日战争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D.改革开放
2、某班表演历史短剧《上甘岭战役》,小刚在剧中扮演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他扮演的是: ( )
A.董存瑞 B.邱少云 C.黄继光 D.罗盛教
3、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 )
A.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4、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6、具有历史震撼力的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发生在 ( )
A.““””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期间
7、下列与周恩来有关的外交成就和外交活动是 (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出席APEC会议 ④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 )
A.互助组 B.农业合作社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
9、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10、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实践这一构想的地区有: ( )
①香港特别行政区 ②澳门特别行政区 ③台湾 ④x疆维吾尔自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1、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的一步是在 ( )
A. 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 B. 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C. “汪辜会谈” D. 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八项主张
12、上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历史事件,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对手工业的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3、他,曾经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 ( )
A.邓稼先 B.杨利伟 C.王选 D.袁隆平
14、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_______的发展战略,把_______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 )
A.科教兴国 高等教育 B.科教兴国 九年义务教育
C.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 D.可持续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
15、在建国后开展的哪一运动中,党和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建设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
A.土地改革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
16、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名为拓荒牛,这座城市就是在改革开放中, 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请问这座城市是指: ( )
A.上海 B.珠海 C.深圳 D.厦门
17、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其中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 )
A.杨振宁 B.李世光 C.邓稼先 D.袁隆平
18、中国运动员走出国门,最先赢得世界瞩目的体育项目是 ( )
A.排球 B.射击 C.乒乓球 D.举重
19、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下列哪项成果变成了现实。 ( )
A.计算机网络 B.电视 C.报纸 D.课本
20、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区域自治 D.共同发展
二、改错题(共12分)
21、1951年x藏和平解放,全国获得了统一;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错误 改错
错误 改错
22、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北海军区海军建立;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神舟一号”。
错误 改错
错误 改错
23、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毛泽东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1971年10月,中国在世贸组织合法席位的恢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错误 改错
错误 改错
三、分析探究题(20分)
24、为纪念改革开放35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回顾历史】
(1)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4分)
【伟大转折】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次大讨论的结果是什么?有什么作用(4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2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以惊人的勇气和魄力,迎接着世界的挑战。简要写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2分)
【总结成就】
(5)“20世纪的最后,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2分)
(6)新中国成立后,他领导中国人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二点)(4分)
【展望未来】
(7)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2分)
四、材料题(第25题11分,第26题16分,共26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共11分)
材料一: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该法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而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的法律。
材料二:2月27日台湾领导人决定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适用,同时表示在条件许可时,会推动台湾公众制定新“宪法”。
材料三:204、5月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访问大陆,这一系列访问为海峡两岸的进一步沟通送来了缕缕春风。
请回答: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历代中央政府曾采取措施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试以古代史上相关史实加以证明。(至少举两例)(4分)
(2)我国政府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
(3)有人认为,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大人的事情,与青少年无关。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3分)
(4)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请针对“台独”分子写一句话。(1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共16分)
材料一: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 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上述三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2分)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三项) (6分)
(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2分)它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3)材料三是哪一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总路线?(2分)你如何评价这个总路线?(2分)
篇7: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BCADC BBCBA CADBD CCCAC
二、改错题(共12分)
21、错误 全国 (1分) 改错 大陆 (1分)
错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改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2、错误 北海 改错 华东
错误 神舟一号 改错 东方红一号
23、错误 毛泽东 改错 周恩来
错误 世贸组织 改错 联合国
三、分析探究题(共20分)
24、(1)开国大典(或新中国成立)(2分)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
(2)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3)改革开放
(4)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
(5)邓小平。
(6)探索:①实行改革开放;②提出“一国两制”;③发表南方谈话;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⑤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努力成才。
四、材料题(共26分)
25、⑴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清朝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帝时,统一台湾,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答一点2分 共4分)
⑵“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
⑶不对。(1分)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和平统一的义务,我们青少年也不例外;我们中学生要积极维护祖国统一,同一切破坏国家统一、分裂国家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2分)
⑷ “台独”没有和平;悬崖勒马,回头是岸等。(酌情给分1分)
26、(1)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第一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青藏公路等
(2)1956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3)1958年,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规律(酌情给分)
篇8:八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中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2、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
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B.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历程 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开端
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开放了通商口岸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D.中国战败了
5、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
C.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6、《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中国后,国人在某一茶馆中谈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日本要这么多赔款,中国砸锅卖铁也不够给
B.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还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
C.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办厂的人日子更难过了
D.听说有的青年去了日本,研 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成立了兴中会
7、《辛丑条约》签订后, 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表明
A.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 B.帝国主义完成了对中国的瓜分
C.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8、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9、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发起者是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
10、有资料记载:新政措施颁行后,山西省成立了府务局,负责承办全省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机器生产。材料说明维新变法
A.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近代产业的发展 B.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
C.法令在山西落实得最好 D.促使中国开始引入机器生产
12、是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中华民国的创立者孙中山于1925年在北京逝世。按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1925年应该是民国哪一年
A.民国 B.民国 C.民国 D.民国
13、中山陵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整个建筑朴实坚固,合于中国传统观念,又符合孙中山的气概和精神。孙中山的下列哪些活动和功绩“唤起了民众”:
①成立兴中会;②创建中国同盟会;③提出“三民主义”;④建立了中华民国;⑤推翻了封建帝制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4、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指的是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一一同盟会
C.成立了中华民国 D.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15、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辛亥革命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16、甲午战后,改良派和革命派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相继登场,他们以各自的斗争形式表现出各自的政治面貌。改良派和革命派的主张相同点有
A.推翻清政府,实行民主共和 B.向西方学习,走资本主义道路
C.革故鼎新,实行君主立宪 D.彻底批判封建专制思想
17、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李大钊的演讲与下列文章宣传的思想是一致的
A.《警告青年》 B.《狂人日记》 C.《庶民的胜利》 D.《万国公报》
18、“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他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现象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19、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中如此评论“……新文化运动狂飙,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伦理观念及建构其上的政治意识,……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潮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的观点是
A.新文化运动禁锢人们的思想 B.新文化运动反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批判
C.新文化运动促使了民众的觉醒 D.新文化运动反对大 量引入西方文化
20、下列哪些事件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义和团运动 ④辛亥革命 ⑤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 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1、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为了赔偿日本商人在战争中工厂的损失,清政府接受日本提出的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屈辱条件,清政府长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宣告结束。
22、左宗棠不仅在洋务运动中创办了一些民用企业,更在清末武力收复了被侵占的xq全境,
23、19,北京城一茶馆里有三位当地居民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见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他们说的都符合历史事实。
2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劳动人民掌权的国家。
25、有一幅对联 :“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该对联的作者有可能参加了新文化运动。
26、19,俄国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是陈独秀。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1862年,洋务派兴办的 _______ 培养了大批翻译人才;甲午战争的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 _______沉着应战,与二百余名战士壮烈牺牲。
28、_______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_______ 。
29、《中外纪闻》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成立的革命团体 _______ 的机关报;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 _______ 。
四、材料解析题、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1、19世纪中期以来,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复兴进行了不懈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材料二:“九十年以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业精力。”
——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10月9日的讲话
材料三: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场运动有何积极作用?(2分)
(2)材料二中的“先生”指谁?“先生”领导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陈独秀等先进分子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发起了哪一场运动?(1分)
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1分)
32、“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透过李鸿章洋务历程,体验洋务自强的艰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6分)
材料一: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 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材料二: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 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1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有哪些?(2分)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的目的(1分),并从近代化角度简要评价李鸿章。(1 分)
篇9:八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中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
题1分,共 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B C D D A B A A C D C C B C D C D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B B B B A B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京师同文馆;邓世昌
28、洋务运动;公车上书
29、强学会;《民报》
四、材料解析问答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⑴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分)
⑵根本原因:清朝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和综合国力衰弱。(答对一点得2分)
⑶落后会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今天的中国要与时俱进,提高综合国力。(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任答一点得1分)。
31、⑴救亡图存(1分),引起的思想变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和全国规模的影响。(1分)
⑵孙中山(1分),三民主义(1分)(或答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或答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都可给分)(1分)
⑶新文化运动(1分)
⑷救国救民,挽救民族危亡,拯救民族危机(1分,任答1点即可给分)
31、⑴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或“见识了西洋火器的威力”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给分) (1分)
⑵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答“吞并美国旗昌行”“同外国经济势力展开竞争” 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给分)(1分)
⑶原因:中国封建制度落后(“惟中国政体落后”、“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给分);日本等列强的侵略(答 “日军侵占”“外国侵略”也可给分)。(2分)
⑷维护清朝的统治或巩固地主阶级统治(1分);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步伐”“近代学习西方技术的先驱”“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给分)(1分)
篇10:八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请注意: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
1.我们之所以怀念林则徐及其领导的禁烟运动,主要是因为
A.他领导的运动巩固了封建统治
B.他领导的运动延迟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C.他领导的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的历史
D.他领导的运动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外侮的坚强决心
2.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纵观历史,中国近代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是由哪国发动的
A. 俄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3.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与右侧漫画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维克多•雨果致巴特雷上尉的信中有这样一段:“……法兰西帝国将一半战利品装入了自己的腰包,……炫耀从圆明园抢来的精美绝伦的古董。我希望有一天,法兰西能够脱胎换骨,洗心革面,将这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掠的中国。……”这历史事件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左宗棠收复x疆期间 D.甲 午中日战争期间
6.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A.宝山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战役 D.台儿庄战役
7.“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事实在同一条约的是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为通商口岸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D.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8.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依据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外国公使可以进入北京
C.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 D.清政府保证严禁 人民的反帝活动
9.中国近代史上,李鸿章是一个遭到人们抨击最多的大臣,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代表清朝签订了许多卖国条约。他代表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签订后,北京市民王先生生活影响最大的是
A.不能再到日本人开设的工厂里上班了
B.去上班不能再经过东交民巷,必须绕道而行
C.原有政府被推翻了,由外国人直接管理北京一切重大事宜
D.市场上只能买到英法等八国的商品
10.下列人物不属于洋务派的是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曾国藩 D.胡适
11.“北京泰和嘉成书画•古籍迎春拍卖会”拍卖康有为的书法作品,如果其中一幅是他手书的体现其核心思想的横幅,下列哪个内 容最符合
A.学西方,立宪政,变法图强 B.学西方,自强求富
C.变革制度,走向共和 D.办实业,兴教育,求发展
12.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 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
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国民革命运动
13.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 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D.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14.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16.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包括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17.史学家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成功论、失败论、不彻底论等。下列史实能够支持成功论的是
A.191 2年1月5日,孙中山为争取列强支持,宣布 承认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B.19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下诏退位
C.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18.胡适曾说北京大学是因为三 个兔子(蔡元培、陈独秀、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属相都属兔)而成名的。蔡元培、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活动,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十月革命前,新文化运动的“新”表现在
A.宣传尊孔复古 B.主张以暴力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
C.都提倡民主和科学 D.主张“打倒列强除军阀”
19. 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历史背景的电视剧中不可能 出现的情景是
A.在城市看电影 B.新娘新郎穿婚纱、礼服
C.有钱人拍照片 D.成年男子个个留长辫
20.正确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观点,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A.《海国图志》是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本有深远影响的著作
B.太平军痛打洋枪队体现了中国人反抗外来侵略的大无畏的民族精神
C.在近代历史上,沙俄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D.孙中山是近代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 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康乾盛世” 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19日在新加坡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近代以来,中外实力发展悬殊的原因有哪些?(2分)
(2) 材料二中“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3分)
(3) “三次灾难性战争”后,西方列 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20世纪初又发动了哪次大规模侵略战争?(1分)
(4) 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5) 学习了近代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后 我们应牢记哪些历史教训 ?(2分)
22.近代前期,中国各阶级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10分)
材料一:
致远舰
(注:在中日黄海海战中冲撞日本旗舰)
材料二 : 洋人好比一只鹰,红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这支军队在浙江慈溪的一次战斗中,击毙了洋枪队的头目华尔。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教版)
材料三: 18初,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抵欧美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学习)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6月,光绪帝颁布变法诏书。但仅历时103天就失败了。
材料四: 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
忠于国,为众服务。 ——临时大总统誓词
材料五: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致远舰创办于什么时期?(1分)请写出这一时期最大的军事工业名称。(1分)
(2)材料二中“红头军”指哪支军队?(1分)这支军队的领袖是谁 ?(1分)
(3)材料三中的“变法”有何目的?(1分)其经济措施是什么?(1分)
(4)据材料四概括辛亥革命完成了什么任务?(1分)写出材料中大总统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分)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运动的口号。(1分)
(6)综上所述,近代前期中国各阶层的探索有何共同作用?(1分)
2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探索史、抗争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这句话中的“书”指的是哪一著作?其作者是谁?据材料概括该书的主张。(3分)
(2) 他是江苏南通人,是1894年科举考试的状元,却弃官从商。此人是谁?他创办的纱厂名称是?(2分)
(3) 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的名称是什么?负责设计和修建这一铁路的杰出工程师是谁?(2分)
(4) 请写出我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名称。(1分)
(5) 请写出我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的名称。它是哪一事件保留的唯一成果?(2分)
篇11: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A、夏王朝 B、商王朝 C、秦王朝 D、西周王朝
2、佛教得到很大发展,并且开始向外传播是在公元( )
A、前6世纪 B、前3世纪 C、1世纪 D、2世纪
3、古代印度有一个人,他自己开了店铺,以经营为生,你知道他在当时的种姓制度中属于哪等级吗?( )
A、第一等级 B、第二等级 C、第三等级 D、第四等级
4、佛教教义中含有反对等级制度内容的是( )
A、众生平等 B、消除欲望 C、忍耐顺从 D、不反对奴隶制
5、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 )
①地处大河流域 ②以农业经济为主 ③大致处于北温带 ④处于降水丰沛的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有这样一组描述:他第一个在罗马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他还结束了罗马共和国。他是( )
A、汉尼拔 B、凯撒 C、屋大维 D、伯利克里
7、从11世纪起,欧洲的城市不断涌现。下列关于西欧城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促使了原有城市的复苏和新城市的涌现
B、巴黎和伦敦是新兴的城市,既是政治中心,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C、城市的兴起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早期资产阶级出现
D、西欧城市在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领主与劳动者自身消费
8、阿拉伯人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下列有关阿拉伯文化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①阿拉伯人创造了辉煌的文化,这与他们重视教育和知识有关。
②阿拉伯文化具有鲜明的特性,这与阿拉伯帝国当时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有关。
③帝国时代的阿拉伯人在数学、天文等方面取的了很高的科学成就
④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并将其传播到世界各地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你认为该典籍是( )
A、《韩非子》 B、《孙子兵法》 C、《道德经》 D、《论语》
10、“尊王攘夷”是齐桓公为争霸而实施的政治谋略。这里的“夷”是指( )
A、地处东南的吴、越二国 B、威胁中原的周边少数民族
C、南方强国楚国 D、比较弱的诸侯小国
二、非选择题(6大题,共60分)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伊斯兰教在麦加的科里希特族的男女间传播开来。科里希特贵族把那批属于自己管辖权范围内的伊斯兰教教徒关在监牢里,并尽量引诱他们脱离伊斯兰教。
材料二 穆罕默德在传教中提出“凡加入伊斯兰教皆为兄弟”的口号,并建立麦地那宪章,宣称:一致对外。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伊斯兰教创立于什么时间?最初在什么地方传播? (4分)
(2)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4分)
(3)材料一说明伊斯兰教开始在麦加传播的时候有着怎样的遭遇?为什么科里希特贵族要那样对待伊斯兰教?(4分)
(4)你认为该宗教的创立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有何作用?(2分)
【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