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说课稿《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ymmmmm”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中学化学说课稿《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中学化学说课稿《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教学目标 :
1熟练掌握酸和碱的定义和化学性质
2掌握盐的定义,理解中和反应。
3巩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4掌握中和反应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中和反应
教学难点 :中和反应的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引导探索法、归纳练习法
教学用品: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引入
简单复习酸和碱的定义和常见的化学性质
二、 课前小测:
1、 写出酸和碱的定义并举例说明(写出电离方程式):
(1) 酸------
例如:
(2) 碱------
例如:
2、 酸和碱分别有哪些化学性质?
(1) 与指示剂反应
1) 酸使__________变红
2) 碱使__________变红,使________变蓝。
(2) 酸与金属(派在_____前)反应
例:铝跟稀硫酸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铁跟盐酸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与金属氧化物(酸)和非金属氧化物(碱)反应
1) 盐酸与氧化铜,方程式:___________
2)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符合下列事实的化学方程式。
(1)用盐酸除去铁锈_____________
(2)漏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内加入适量的稀硫酸_________
(3)把生石灰放进水中,可以把鸡蛋煮熟_____________
(4)石灰水长期裸露在空气中,会变浑浊_______________
3、玻璃棒蘸取酚酞试液在滤纸上画一只小鸟。把滤纸放在浓氨水瓶口上方,滤纸上很快出现一只___小鸟。再把此滤纸放在浓盐酸瓶口上方,小鸟逐渐___。
4、下列物质放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____,质量会减少的是___不会变质的是___.
A、粗盐 B、浓硫酸 C、NaCO3.10H2O D、浓盐酸 E、NaCl F、石灰水 G、NaOH H、CaO
4、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
A、 稀释浓硫酸时,把水慢慢倒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并搅拌;
B、 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滴飞溅,滴管应贴紧试管内壁;
C、 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E、 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滤纸上称量;
F、 将收集满氢气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子上;
三、 引入新课
[趣味实验]“无中生有”:用两支玻璃棒分别蘸上浓盐酸和浓氨水后让两支玻璃棒靠近但未接触,观察现象。
[提问]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
[回答]盐酸跟氨水(是一种碱)会反应
[提问]怎样检验碱是否存在呢?
[回答]用指示剂(无色酚酞变红,紫色石蕊变蓝)
四、 新课讲授
(一)中和反应
[活动与探究]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观察现象。
取2滴上述反应后的无色溶液滴在玻璃片上,使液体蒸发,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
[讨论]玻璃片上物质是氢氧化钠吗?为什么?写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板书] NaOH + HCl =NaCl + H2O
[讲解]NaOH =Na+ + OH- HCl =H+ + Cl-
溶液中的离子进行重新组合,Na+与Cl-结合成NaCl, H+和Cl-结合成HCl.
[练习]Ca(OH)2 + HCl =NaOH + H2SO4 =
[提问]以上反应生成物有什么共同特征?
[回答]都生成水和另一化合物(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
[归纳并板书]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
例如:NaCl、CaCl2、Na2SO4、AgNO3、KMnO4、Na2CO3
[提问]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物质叫做什么?(碱)
[归纳并板书]向上述这类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讲解]中和反应不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前面我们学过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
并举例说明。
[回答]
1)化合反应:C + O2 点燃 CO2
2) 分解反应:2KMnO4 Δ K2MnO4 + MnO2 + O2↑
3)置换反应: Mg + HCl =MgCl2 + H2↑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____,改良酸性土壤H2SO3 +Ca(OH)2=CaSO3+H2O
2、处理工厂的废水 H2SO4 +Ca(OH)2=CaSO4+H2O
3、用于医药
HCl + Al(OH)3 =AlCl3 + H2O
HCl + NaHCO3=NaCl + CO2 ↑+ H2O
五、 课堂小结:
(一)中和反应
1、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
2、中和作用-----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NaOH + HCl =NaCl + H2O
Ca(OH)2 +2 HCl =CaCl2 + 2 H2O
NaOH + H2SO4 =Na2SO4 + H2O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H2SO3 +Ca(OH)2=CaSO3+H2O
2、处理工厂的废水
H2SO4 +Ca(OH)2=CaSO4+H2O
3、用于医药
HCl + Al(OH)3 =AlCl3 + H2O
HCl + NaHCO3=NaCl + CO2 ↑+ H2O
六、目标检测:
1、 写出盐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盐----
例如:
2、 写出中和反应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中和反应---
例如:
3、 一张洁白干燥的滤纸上,依次喷洒A、B、C三种无色液体。当喷洒A、时,滤纸无明显变化;再喷洒B时,滤纸上出现一只红猫;最后喷洒C时,小猫渐渐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滤纸上的小猫可能是用__________画的。
无色液体A是____,B是____,C是___;或A是____,B是___,C是____。
4、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Fe + H2SO4 =FeSO4 + H2↑ B、 H2CO3 =H2O + CO2↑
C、NaOH + H2SO4 =Na2SO4 + H2O D、 S + O2 点燃 SO2
5、Zn、Fe(OH)3、KMnO4、CaO、 稀H2SO4、H2O等物质中,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
(4)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
6、某地有间大型火力发电厂(燃烧煤发电),排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其方程式为_________,这种气体会形成酸雨,造成土壤酸化,不利于作物的生长,为了减小土壤的酸性,可在土壤中加入适量________,以中和酸性,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
7、查得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有大量NaOH,若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水体污染,应怎样处理此工厂中的废水?写出你的想法,并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8、人的胃酸过多,会造成消化不良或是胃痛,此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某些碱性物质,如_______或________,以中和过多的胃酸,写出它们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胃穿孔,则不宜用__________方法(填第一种或是第二种)
9、我国西部地区有一个苦泉村,村子里的泉水蒸发得到蓝色的胆矾(CuSO4.5H2O),当地居民用铁锅将水煮一煮就不苦了,久而久之铁锅就变成了“铜锅”,试解释这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课题2
(一)中和反应
1、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
2、中和作用-----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NaOH + HCl =NaCl+H2O
Ca(OH)2 +2 HCl =CaCl2 + 2 H2O
NaOH + H2SO4 =Na2SO4 + H2O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H2SO3 +Ca(OH)2=CaSO3+H2O
2、处理工厂的废水 H2SO4 +Ca(OH)2=CaSO4+H2O
3、用于医药
HCl + Al(OH)3 =AlCl3 + H2O
HCl + NaHCO3=NaCl + CO2 ↑+ H2O
篇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教学目标 :
1熟练掌握酸和碱的定义和化学性质
2掌握盐的定义,理解中和反应。
3巩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4掌握中和反应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中和反应
教学难点 :中和反应的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引导探索法、归纳练习法
教学用品: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引入
简单复习酸和碱的定义和常见的化学性质
二、 课前小测:
1、 写出酸和碱的定义并举例说明(写出电离方程式):
(1) 酸------
例如:
(2) 碱------
例如:
2、 酸和碱分别有哪些化学性质?
(1) 与指示剂反应
1) 酸使__________变红
2) 碱使__________变红,使________变蓝。
(2) 酸与金属(派在_____前)反应
例:铝跟稀硫酸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铁跟盐酸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与金属氧化物(酸)和非金属氧化物(碱)反应
1) 盐酸与氧化铜,方程式:___________
2)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符合下列事实的化学方程式。
(1)用盐酸除去铁锈_____________
(2)漏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内加入适量的稀硫酸_________
(3)把生石灰放进水中,可以把鸡蛋煮熟_____________
(4)石灰水长期裸露在空气中,会变浑浊_______________
3、玻璃棒蘸取酚酞试液在滤纸上画一只小鸟。把滤纸放在浓氨水瓶口上方,滤纸上很快出现一只___小鸟。再把此滤纸放在浓盐酸瓶口上方,小鸟逐渐___。
4、下列物质放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____,质量会减少的是___不会变质的是___.
A、粗盐 B、浓硫酸 C、NaCO3.10H2O D、浓盐酸 E、NaCl F、石灰水 G、NaOH H、CaO
4、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
A、 稀释浓硫酸时,把水慢慢倒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并搅拌;
B、 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滴飞溅,滴管应贴紧试管内壁;
C、 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E、 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滤纸上称量;
F、 将收集满氢气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子上;
三、 引入新课
[趣味实验]“无中生有”:用两支玻璃棒分别蘸上浓盐酸和浓氨水后让两支玻璃棒靠近但未接触,观察现象。
[提问]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
[回答]盐酸跟氨水(是一种碱)会反应
[提问]怎样检验碱是否存在呢?
[回答]用指示剂(无色酚酞变红,紫色石蕊变蓝)
四、 新课讲授
(一)中和反应
[活动与探究]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观察现象。
取2滴上述反应后的无色溶液滴在玻璃片上,使液体蒸发,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
[讨论]玻璃片上物质是氢氧化钠吗?为什么?写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板书] NaOH + HCl =NaCl + H2O
[讲解]NaOH =Na+ + OH- HCl =H+ + Cl-
溶液中的离子进行重新组合,Na+与Cl-结合成NaCl, H+和Cl-结合成HCl.
[练习]Ca(OH)2 + HCl =NaOH + H2SO4 =
[提问]以上反应生成物有什么共同特征?
[回答]都生成水和另一化合物(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
[归纳并板书]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
例如:NaCl、CaCl2、Na2SO4、AgNO3、KMnO4、Na2CO3
[提问]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物质叫做什么?(碱)
[归纳并板书]向上述这类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讲解]中和反应不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前面我们学过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
并举例说明。
[回答]
1)化合反应:C + O2 点燃 CO2
2) 分解反应:2KMnO4 Δ K2MnO4 + MnO2 + O2↑
3)置换反应: Mg + HCl =MgCl2 + H2↑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____,改良酸性土壤H2SO3 +Ca(OH)2=CaSO3+H2O
2、处理工厂的`废水 H2SO4 +Ca(OH)2=CaSO4+H2O
3、用于医药
HCl + Al(OH)3 =AlCl3 + H2O
HCl + NaHCO3=NaCl + CO2 ↑+ H2O
五、 课堂小结:
(一)中和反应
1、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
2、中和作用-----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NaOH + HCl =NaCl + H2O
Ca(OH)2 +2 HCl =CaCl2 + 2 H2O
NaOH + H2SO4 =Na2SO4 + H2O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H2SO3 +Ca(OH)2=CaSO3+H2O
2、处理工厂的废水
H2SO4 +Ca(OH)2=CaSO4+H2O
3、用于医药
HCl + Al(OH)3 =AlCl3 + H2O
HCl + NaHCO3=NaCl + CO2 ↑+ H2O
六、目标检测:
1、 写出盐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盐----
例如:
2、 写出中和反应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中和反应---
例如:
3、 一张洁白干燥的滤纸上,依次喷洒A、B、C三种无色液体。当喷洒A、时,滤纸无明显变化;再喷洒B时,滤纸上出现一只红猫;最后喷洒C时,小猫渐渐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滤纸上的小猫可能是用__________画的。
无色液体A是____,B是____,C是___;或A是____,B是___,C是____。
4、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Fe + H2SO4 =FeSO4 + H2↑ B、 H2CO3 =H2O + CO2↑
C、NaOH + H2SO4 =Na2SO4 + H2O D、 S + O2 点燃 SO2
5、Zn、Fe(OH)3、KMnO4、CaO、 稀H2SO4、H2O等物质中,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
(4)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
6、某地有间大型火力发电厂(燃烧煤发电),排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其方程式为_________,这种气体会形成酸雨,造成土壤酸化,不利于作物的生长,为了减小土壤的酸性,可在土壤中加入适量________,以中和酸性,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
7、查得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有大量NaOH,若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水体污染,应怎样处理此工厂中的废水?写出你的想法,并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8、人的胃酸过多,会造成消化不良或是胃痛,此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某些碱性物质,如_______或________,以中和过多的胃酸,写出它们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胃穿孔,则不宜用__________方法(填第一种或是第二种)
9、我国西部地区有一个苦泉村,村子里的泉水蒸发得到蓝色的胆矾(CuSO4.5H2O),当地居民用铁锅将水煮一煮就不苦了,久而久之铁锅就变成了“铜锅”,试解释这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篇3: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一)中和反应
1、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
2、中和作用-----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NaOH + HCl =NaCl+H2O
Ca(OH)2 +2 HCl =CaCl2 + 2 H2O
NaOH + H2SO4 =Na2SO4 + H2O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H2SO3 +Ca(OH)2=CaSO3+H2O
2、处理工厂的废水 H2SO4 +Ca(OH)2=CaSO4+H2O
3、用于医药
HCl + Al(OH)3 =AlCl3 + H2O
HCl + NaHCO3=NaCl + CO2 ↑+ H2O
篇4: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酸和碱的反应》这节课是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8章课题3的内容。本课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酸碱的组成;二是酸碱中和反应;三是中和反应的应用。本节课安排在常见的酸和碱之后,学生们在有了酸、碱性质的基础之上再来学习本节课就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同时为下一章盐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这种安排有助于学生对新旧知识的重新构建。
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重要性质,是贯穿酸、碱、盐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纽带,既建立了酸和碱之间的联系,又为盐与复分解反应奠定了基础。同时还为高中学习中和滴定做准备,尤其重要的是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中和反应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的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综合起来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
过渡:这是对教材的认识,下面说一下本班学生的情况。
二、说学情
学生通过“常见的酸和碱”的学习,知道了酸和碱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认识了酸碱的一些化学性质;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了一些经验,为本节课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接触的化学变化一般都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他们习惯于根据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许多酸碱溶液混合后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因此学生对中和反应能否发生会抱有疑惑,这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难点,也正是探究活动的切入点。
过渡: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酸碱的组成,知道酸、碱溶液中的共同特点;理解酸碱中和反应。
2.通过探究活动的过程,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实验,培养善于观察、总结、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逐步树立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
过渡:下面我再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和原理的理解。
【难点】
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和原理的理解。
过渡:好的教法和学法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下面谈一下本节课的教学和学法。
五、说教法和学法
1.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分组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善于观察、总结、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求证,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的迁移和探究法设计实验证明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采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演示进行有效结合,通过分析酸、碱电离出的离子,引导学生总结出酸、碱各自在性质上有相似性的原因。
2.本节课主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有:实验探究学习法与合作学习法。实验探究学习法既让学生设计实验又让学生动手检验自己的设计方案,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合作学习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有利于学生在集体中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
过渡: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这节课我准备分为四个环节进行,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巩固提高,小结作业,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下面我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更好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使学生更快的进入到学习的状态。我采用温故知新的导入方法:提问学生酸、碱各自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学生回答后,进而提出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从而导入本节课。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1.酸、碱的组成
这部分内容我会采用小组实验的方法进行,让同学们参考[实验8-13],设计实验方案,之后小组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会不断的进行纠错指正,并提醒实验安全的注意事项。
实验完成后,学生会观察到“用蒸馏水和酒精溶液实验,灯泡不亮;其余4种溶液,灯泡均亮了”的现象。之后会让学生小组之间讨论,分析酸和碱溶液能导电的原因。在学生回答是酸和碱溶液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之后,我会借助多媒体微观展示酸碱能够导电,是因为酸碱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带电的离子的动画,并讲解酸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碱由金属阳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构成。最后提出问题:酸溶液和碱溶液相混合,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由此引入“酸碱的中和反应”。
2.酸碱中和反应
这一部分主要采用的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做出解释与结论。
首先我会借助[实验探究二],取3ml稀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有没有反应发生。学生确定无明显现象后,我会给出相应的提示信息:“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酚酞遇碱显红色,遇酸不变色”,来启发学生设计实验验证上面实验的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案。最终学生小组讨论确定[实验探究三]的实验方案:
(1)取3mLNaOH溶液与试管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
(2)逐渐往NaOH溶液中滴稀盐酸、振荡。
(3)向上述刚好褪色的溶液中再滴2滴NaOH溶液,振荡。
(4)再次滴入微量稀盐酸,振荡。
之后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后,溶液变红,随着盐酸的滴加,红色逐渐变浅,最后变为无色。向恰好褪色的溶液中再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又变为红色,再滴入微量稀盐酸,红色又变浅”。最后得出结论:酸与碱发生了反应。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会做出相应的补充说明:指示剂颜色变。说明碱溶液与滴入的酸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改用其他酸(如稀硫酸)和碱(如氢氧化钾溶液)来进行上述实验,结果会怎样?此时学生就会很轻松的回答出具有相同的实验现象。最后引出中和反应的概念:像上面这种酸跟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在新课讲授环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既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第三环节:巩固提高
在这个环节我会请同学们观察前面两个酸碱中和反应,说一说有什么规律?以此来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第四环节:小结作业
在小结环节我会采用抢答的方式来总结酸碱的化学性质。
课程的最后,我会设置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课下结合课本和查找有关资料,谈谈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
篇5: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初中化学教案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初中化学教案
一、本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3.了解pH的变化范围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
4.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酸与碱的反应认识中和反应的特征,通过生活实例了解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2、通过测定酸和碱溶液的pH,认识到了解溶液的pH有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2、通过pH的测定,让学生认识到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生活中有重要意义。
3、通过本课题的探究实验,让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的过程,形成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
二、本节教材分析
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而且,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
本课题从实验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关于中和反应的应用,教材从酸碱性的角度说明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并引出了溶液的酸碱度──pH及其应用。
本课题内容与实际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联系,教材安排了2个活动与探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
三、教学设计思路
元素化合物课要以实验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实验和设计实验来感受、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发现和发展的过程,初步学会化学思维方法。本课题的教学设计精心改进课本上的一些实验,让实验的设计与组合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化学事实,揭示反应规律。通过实验设置情景,使实验内容具有更多的思考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动他们的思维欲望。设计与实验同步的问题组,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有效地训练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本课题的设计面向社会,紧密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联系环境保护。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化学的视角发现、解释和解决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和培育学生品德。
四、分课时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中和反应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教学难点:中和反应原理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演示实验:用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观察现象,并触摸试管。(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热量触摸试管不明显,故改为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
【提出问题】滴入试管中的氢氧化钠和硫酸有没有发生反应。
【学生讨论】可能有以下情况:
1、无反应,因为无现象。
2、已经反应,试管发热。(物质溶解也可以放热,不一定反应)。
【引发探究】试管发热证明反应发生,这一证据不太充分,有无更好的办法证明确实已发生反应。
【设计实验】氢氧化钠是碱、硫酸是酸,可用酸碱指示剂变色来指示反应是否完成。
【实验探究】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酚酞试液,再滴硫酸,直到变为无色为止。继续演示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学生讨论】上述几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生归纳】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学生讨论】讨论下列生活中利用中和反应的实例,归纳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一块稻田土壤酸性太强,不利于水稻生长,怎样降低土壤的酸性?
(2)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有些胃药中含有氢氧化铝,它在人的胃内起什么作用?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被蚊虫叮咬后,叮咬处很快肿成大包,这是因为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用什么溶液涂抹可以消除肿痛?
【师生归纳】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废水
3、用于医药
【板书设计】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一、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H2SO4+2NaOH═Na2SO4+2H2O
HCl+ NaOH═NaCl+H2O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废水 :H2SO4+Ca (OH)2═CaSO4+2H2O
3、用于医药:2HCl+Mg(OH)2═MgCl2+2H2O
3HCl+Al(OH)3═AlCl3+3H2O
【课堂练习】
1、⑴用盐酸可以将铝壶内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除去,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但所用盐酸不能过量,否则,铝壶将被腐蚀,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⑵胃酸过多(主要是盐酸)的病人常常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可改服用NaOH溶液吗? (填“可以”或“不可以”)
⑶用熟石灰、粘土和河砂混合制“三合土”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在一张洁白干燥的滤纸上,依次喷洒A、B、C三种无色液体,当喷洒A时,滤纸上无明显变化;再喷洒B时,滤纸上出现一只红色小猫;最后喷洒C时,小猫逐渐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滤纸上的小猫可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的。
第二课时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教学目标:
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教学难点: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上课始把几束头发分别放入不pH溶液的烧杯中)
【创设情景】用试管取少量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较稀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入酚酞溶液,都显红色。
【提出问题】利用酸碱指示剂,只能试验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但不能试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时仅知道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是不够的,经常还需要知道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溶液的酸碱度,哪么怎样表示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呢?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它与溶液的酸碱度是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酸 pH 酸 pH 碱 pH 盐和水 pH
较稀
硫酸 较稀
盐酸 较稀氢氧化钠 水
较浓
硫酸 较浓
盐酸 较浓氢氧化钠 氯化钠溶液
(注:较稀溶液的配制方法是在50mL的水中滴一滴较浓溶液配制而成,现象区分明显。)
【提出问题】根据实验结果讨论溶液的酸碱度与pH的关系?
【学生讨论】1、酸的pH小于7,酸的浓度越大,酸性越强,pH越小
2、碱的pH大于7,碱的浓度越大,碱性越强,pH越大
3、中性溶液的pH=7,盐和水的pH=7
【师生归纳】酸性溶液的pH<7 酸性越强,pH越小
碱性溶液的pH>7 碱性越强,pH越大
中性溶液的pH=7
【实验探究】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并填写表格。
【学处阅读】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学生活动】观察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板书设计】一、酸碱度: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酸性溶液的pH<7 酸性越强,pH越小
碱性溶液的pH>7 碱性越强,pH越大
中性溶液的pH=7
二、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意义
【课堂练习】
1、棉花、小麦、玉米等农作物适宜生长在偏酸性的土壤中,而大豆不论在弱碱性或弱酸性的土壤中均适宜生长。现测得某块田地的pH约为7.5,此地适宜种植( )
A、小麦 B、棉花 C、大豆 D、玉米
2、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物质 食醋 牙膏 食盐水 肥皂水 火碱溶液
pH 3 9 7 10 13
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注入一种叫蚁酸(具有酸的性质)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痒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一些家庭中的常见物。它是下列中的( )
A、牙膏或肥皂水 B、食盐水 C、火碱溶液 D、食醋
3、下表为一些食物PH,对于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适宜使用的食物是( )
食物 苹果 葡萄 玉米 牛奶
pH 2.9~3.3 3.5~4.5 6.8~8.0 6.3~6.6
A、苹果 B、葡萄 C、玉米 D、牛奶
4、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某地区土壤显微酸性,参照下表,从土壤酸碱性考虑,在该地区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作物 茶 油菜 西瓜 甘草
最适宜的pH范围 4.5~5.5 5.8~6.7 6.0~7.0 7.2~8.5
A.西瓜 B.茶 C.油菜 D.甘草
5、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入稀盐酸至过量,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增大
B、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pH逐渐减小
C、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减小
D、溶液颜色不变,PH逐渐增大
6、下列溶液中,pH最大的是( )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B.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
C.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 D.pH等于7的溶液
7、对酸碱指示剂与pH试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可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B.都可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C.两者只能检验酸碱溶液 D.测试的意义相同,但测试方法不同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H为零的溶液既不显酸性又不显碱性
B.打开盛浓硫酸的试剂瓶塞,就可以看到白雾
C.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是酸性溶液
9、现有50 mLpH=8的溶液,若想使pH变为3,应加入下列哪种溶液( )
A.pH=0的溶液 B.pH=7的溶液 C.pH=14的溶液 D.pH=5的溶液
【中学化学说课稿《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相关文章:
3.酸的和甜的说课稿
6.常见的碱说课稿
10.同学之间说课稿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