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二代”高考户籍受限成心病 取消期待时间表
“浅草”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篇“流二代”高考户籍受限成心病 取消期待时间表,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流二代”高考户籍受限成心病 取消期待时间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流二代”高考户籍受限成心病 取消期待时间表
“流二代”高考户籍受限成心病 取消期待时间表
各省市高考报名即将开始。日前,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专家在内的15位学者联名提请国务院和教育部,呼吁取消高考和招生工作中的考生户籍限制,再次将随迁子女,也被称为“流二代”孩子异地高考的问题推向到风口浪尖。而教育部也回应,具体的政策和方案正在制定中,这让不少学生、家长充满了期待。20高考究竟会不会真的取消户籍限制,随迁子女该去哪里报名,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猜想。
“流二代”高考
户籍受限成心病
一提起高考的户籍限制,便会听到许多叹息。“我儿子去年参加高考,因为户籍受限,只能在高三上半学期的时候转回原籍一所学校,高考报名、转学遇到了很多困难。更让人揪心的是,孩子从小学就在西安上学,回去之后因为陌生的环境,不同的教学方式,孩子很难适应,情绪一直很低落。为此,我也搬回老家陪孩子,可仍然无力扭转他的学习状况,最终未能考入理想的大学,这给原本优秀的孩子沉重的打击。”家住南郊的杨先生既愤慨又无奈。
和杨先生一样,高女士的女儿高考也受到户籍限制的影响。高女士因为工作调动来到陕西,为了照顾孩子便将孩子转入西安上学,户口也迁了过来,可孩子高考报名时,学校告知户口迁至陕西不满三年,需回原籍报名,可回去后原户口地那边不承认,说户口已转出,不能报名,几经周折,耽误了孩子的高考报名,只能又复读一年。
记者了解到,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有2.2亿人离开户籍地迁居异地工作和生活,他们的孩子即“流二代”,要么被留守在户籍地,要么随迁,但随迁最终还是需要面临回户籍所在地的抉择。为了争取孩子在父母经常居住地接受教育和升学的权利,一些随迁子女家长已连续16次向教育部递交呼吁书和建议书,截至目前,征集签名人数已经达到五万多。
多年未取消
个中原因着实复杂
高考录取的地域不公平更是一个在全国“两会”上被一再重提的老话题。但这一次, 15位学者联名呼吁取消户籍限制的消息一出,还是触动了民众的神经。“早就应该改”、“势在必行”等声音出现在各个论坛、网站上。然而户籍限制带来的是什么?为什么多年未解决,也是一个需要认真审慎的问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谈到,多年来,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声音不断,但始终没有多大进展,主要在于我国高考一直未能在打破集中录取上做文章,这导致高等教育本质上还是计划体制,而各地教育发展也更不均衡,为此,需要跳出传统制度框架。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赵润会老师则认为,户籍限制早就应该取消,没有可含糊的,之所以不解决不是解决不了,解决不好,而是不为。而不为的.原因除过担心引起矛盾问题外,还有一是出于为难情绪,因为它牵涉的问题很复杂,怕弄不好出问题,甚至于有一种错误的认识,改,就会社会失序。二是利益的较量,享受这一制度好处的人,不愿意改。三是制度不完善,核心问题是谁来决策,谁来执行,谁来监督?
而在西安市第三十中学校长辛军锋看来,户籍限制与国家、社会稳定发展、教育资源等多方面息息相关。限制户籍,就是在限制高考移民,每年都有高考移民的事情存在,一旦取消限制,将给流入地的教育、经济、就业等带来很大压力,更给当地参加高考的学生带来很大的升学竞争。取消户籍限制,可以解决一些不公,但必然会带来新的不公,有可能催生大量的移民将更加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应当在寻求教育公平的前提下,稳妥改革推进,不能全部取消。
权衡利弊
解决问题期待时间表
然而,无论有多少追问,有多少反对或是支持的声音,甚至出现一些十分不文明的互相谩骂,关于户籍限制问题,不管是否取消,到今天已经是不容回避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招生办)附属中学校长周接夏认为,户籍限制是一把“双刃剑”,高考是每个孩子的权利,公平也应该是国家给每个参加高考的孩子的承诺。不管是否取消,都不能剥夺每个孩子参加高考的权利,不管在哪里考,一定要让孩子考,二是建议实现高考招生系列工作的社会化,希望政府主管部门考虑周全,尽快提出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案。
赵润会老师提议,主管部门应端正思想,认识户籍制度改革的紧迫性和严重性,这不光是执政理念的问题,而且是实现现代民主管理的要求,是民心所望,也是社会稳定的需要。其次,建立更加完善的决策制度,让更广泛的人民的意愿得到体现,再次要加大决策和执行的监督,不能一再推迟或搁置。
记者 牛凌
(西安晚报)
中国大学网篇2:呼吁异地高考:期待更多地方取消高考户籍限制
呼吁异地高考:期待更多地方取消高考户籍限制
及时评论
2月29日上午,山东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新闻通气会召开。记者会上获悉,从2014年起,凡在山东省高中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均可在山东省就地报名参加高考,并与山东省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2月29日山东新闻网)
一直以来,各地都实行高考户籍限制政策,即本地只接受户籍考生在当地参加高考,这样就导致广大非户籍考生只能回到原籍所在地参加高考,从而给广大非户籍考生参加高考带来不便。尤其是农民工子女回乡高考,更是给原本就工作繁重、收入低下的农民工增加不小的成本负担。与此同时,广大农民工子女与户籍考生在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上学,但是他们却必须回原籍参加高考,这种政策所带有的歧视意味,也会给农民工子女心理造成不小的伤害。另外,为了避免子女回原籍参加高考带来诸多不便,不少农民工只好将子女留在老家上学,这样也就导致不少农民工及其子女不能享受到家庭团聚的幸福,也不利于农民工子女能在父母的关爱下得到更多的温暖、获得更大的进步。
而山东省出台政策,从2014年起,凡在该省高中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可在该省就地报名参加高考,并与该省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则有利于消除高考户籍限制给广大农民工及其子女参加高考带来的不便,避免因为子女回乡高考而给农民工制造额外的成本负担。同时,赋予非户籍考生在学习地平等参加高考的权利,也因为消除了高考户籍限制所带来的歧视,从而能够让广大非户籍考生免于受到心理伤害。另外,像山东省这样将允许非户籍考生在当地报名参加高考,更多的农民工将会把子女带到身边上学,这样也就有利于更多的农民工子女能够享受到家庭团圆的幸福,并有利于在父母的直接关爱下获得更大的进步。
近些年来,鉴于高考户籍限制政策所具有的不合理性乃至违法性,社会各界人士不断发出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呼吁,教育主管部门也多次表示将积极研究有关异地升学支持政策,但是异地升学政策却一直“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在这种背景下,山东省将从2014年起允许非户籍考生在当地高考,无疑具有破冰意义。不过与此同时需要看到的是,当前并不只有山东省存在一定数量的非户籍考生,在我国其他省市尤其是东部沿海一些发达地区,同样存在为数不少的非户籍考生。这些非户籍考生及其家长同样承受着高考户籍限制给他们带来的不便与伤害。所以,人们期待更多的地方能像山东省这样尽快破除高考户籍限制,允许非户籍考生在当地参加高考,给更多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带来福音。
面对社会各界人士有关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呼吁,有人提出如果取消户籍限制将会带来更多的“高考移民”现象,从而导致产生教育不公问题。其实,当前所以会出现“高考移民”现象,实际上是因为不少发达省市高考录取分数线相比其他地方过低所致,其根源在于部属高校属地化录取这样一种有失公平的高考录取方式,而不在于允许非户籍考生异地高考。所以,各地不应以可能导致“高考移民”现象增多为由拒绝取消高考户籍限制,而应当尽快出台政策允许非户籍考生在本地高考,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与部属高校应当尽量缩小部属高校属地化招生规模,直至在全国范围内对所有考生实行平等录取,这样也就能为在更大范围内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并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正义。
【“流二代”高考户籍受限成心病 取消期待时间表】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