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老师改卷心得知乎
“一只小黑羊”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高考老师改卷心得知乎,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高考老师改卷心得知乎,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高考老师改卷心得知乎
从考生答卷情况来看,印证了学生反映试题比较容易的事实,统计情况后试题难易比例为:理科试题,基础题占39%,中等题占51%,难题占10%;文科试题基础题占43%,中等题占47%,难题占10%。但是,专家组及评卷老师普遍认为学生做得比他们想象的差。对试卷的抽样调查,均分:理科87.6分,文科87.98分,这比去年的要高。去年理科抽样调查分数为76.5分,文科为68.3分。
高考的评分标准与平时有什么不同吗?这对平时学生的解题格式有什么规范吗?
高考阅卷的特点是:试卷多、时间紧、工作量大。为了保证速度,高考评卷细则的制定尽可能地便于操作。拿数学的主观题来说共有90分,解答过程多种多样,结果的表现形式也不唯一,尽管评卷前细则的制定非常详细,但它都不可能包含学生的所有解法。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每个题的总分值都精细地分配为1分或2分,给解题的每个环节。这样评卷老师在学生试卷中寻找这些得分点。只有见到这些采分点才给分,否则写得再多也无用。因为评卷规定:不能灵活给分,更不能酌情给分。例如文科第20题中列方程组求待定系数,若学生列出方程组但未解对是零分,因为列方程组不是得分点,系数的值才是得分点,这与平时学校评卷的标准不一样。平时评卷列方程组有分,是比较重视过程,而高考则是重视结果,甚至不考虑过程,这样便于评卷中操作。
对教学有什么启示?
从专家组、评卷教师对学生的试卷评定分析后感到,平时教学应重视下面几个方面:
重视对概念、定理的理解性教学。概念不清、理解不透是本次答卷中失分最多的一个原因。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特别是教学新知识时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这一教学理念是新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特点,要求师生共同实践、体验。
加强计算能力养成。计算出错是学生痛失分数的一大问题。比如:很多学生将二次函数配方出错,甚至有些学生在一个12分题的解答过程中一开始就算错,结果后继部分非常认真地书写,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不得分。
务求卷面整洁,注重对学生正确书写习惯的培养。高考阅卷是一种机械式的评卷工作,这就要求试卷务必给人一种干净、整洁的好印象。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明年实行网上阅卷,书写更要按要求、按规定书写,必须写在指定位置。今年有的考生将某题写在其他题的位置,按照规定均被判为0分。
网上阅卷是指将阅卷老师所评题的做答位置的内容扫描至网上,供老师评定,老师看不到其他内容。这对考生的规范书写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今年首次将题卷分离,就是为明年网上阅卷做准备。
篇2:高考老师改卷心得知乎
高考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虽然已经不是“穿皮鞋和穿草鞋的分界线”了,但广大萃萃学子经过高考,确实开始走不同的人生道路。而每一年的高考中,总有一些学生由于大意和经验不足,丢掉了本不该丢掉的分数,实在令人惋惜。
有多年高考改卷经验的老师总结出了学生高考失分的十大原因:
1.用笔不规范。高考答题只能用黑色签字笔和2B铅笔,不能用圆珠笔或其他笔来答题。
2.改正答案时原来的擦不干净,特别是选择题,结果机器扫描时把两个答案都扫描进去,单选题就变成了多选题。
3.书写不规范,字太小,字体潦草,字写得歪歪扭扭。
4.书写越位严重,答案超出答题范围机器扫描不进去,答到另一题的范围也不行。所以在答题前就估计好,字太小太大都不行,太小老师看不清,太大不够地方写。
5.不按照要求来答题。
6.运算过程不完整。
7. 审题不仔细,答非所问。
8. 答题缺乏科学语言。
9.复查时没看清要求,把原来正确的答案改错。
10. 心理过分紧张,时间把握不准,特别是理综考试。建议理综考试时间分配为:物理1小时,化学50分钟,生物30分钟,检查10分钟。
篇3:高考老师改卷心得知乎
一、阅卷场所出现的问题主要是:
1、信息完全答非所问,即使语言完美也不给分。
2、信息基本完整,有个别语言失误,可考虑给满分。
3、信息不完全,有语言失误,各给0.5分;如果信息不完全,但语言很完美,完全没有语法、发音等方面的失误,也可考虑在信息上扣0.5分,但语言可给满分。
4、信息的字词与所给的参考答案不一致,但内容基本对等,可考虑给满分。
5、答案中关键词出错或遗漏,使信息传递失败,影响交际,则不给分;如果出错或遗漏的不是关键词,不影响信息传递,则可给0.5分。
6、样卷做一定参考,但可根据各情况灵活处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适当从宽。
如:
题目1:我为什么不能和朋友们一起开车?
正确答案:Why can’t I drive with friends?
考生答案:Why I can’t drive with friends?
这种情况语言扣0.5分,信息不扣,得1分。
题目2:这些规则有什么用处?
正确答案:what’s the use of these rules?
考生答案:1.How do these rules help?
2 .Do I have to obey these rules?
3. Must I follow the rules?
4.What’s the benefit of these rules?
5.What’s the advantage of these rules?
6.What’s the function of these rules?
7.What role do these rules play?
二、改卷中错误出现频率最高的是
1、没听到主要信息
2、人称出错
3、时态出错
4、主谓一致上有误。
建议:
1、可以简答的时候,尽量简答。因为多数学生是讲多错多。如:My father went to school by bike when he wasyoung.
2、提问题时如果只有一个疑问词,如what,没达到交际意义,不得分。如不能成句,也尽量多讲关键词。
3、不能有侮辱性文字和性骚扰文字,如果出现,标记试卷,提交到考试院处理。
4、不能急着录音,在录音开始2秒后开始更好,否则出现录不齐答案现象,这是没办法给分的。
5、麦克风不能直接对着口,否则会把呼吸声也录入,直接影响录音效果,导致老师听不清,影响得分。
6、声音要有控制,尤其是不能太小,看录音柱的显示,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个人认为宁大声点也不要小声。
7、录音是不能笑,会影响发音和录音效果,发音不对,不得分。
与会的老师从今天的活动中收获颇丰。因为,面临听说考试,王老师的做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也是我们如何更好地备考的经验所在。
篇4:高考物理改卷心得
在解答理科综合考试题时有没有规律可循?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基本的答题要领是:慢做会的求全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也不浪费,舍去全不会.会做的题慢慢做,保证全对.中档题可以上手,高考按步计分,做一步给一步分.中档题能做一步就做一步.舍去全不会指的是难题,不是说一看不会就舍去.认真看认真思考,确实不会再舍去.
1.检查试卷
进入考场后,应尽快找到自己的座位.在监考发卷过程中要检查一下,答题卡类型及试卷类型应和课桌上所标类型一致,座位号是奇数并有a标号的都是a卡、a卷,座位号是偶数并标有b标号的为b卡、b卷,否则迅速举手找监考更换,不要因此耽误时间.考生拿到高考理综试卷后首先检查试卷,先将试卷浏览一遍,了解全卷共分几页,有多少题,各占多少分,总体难易程度如何等等,使自己对试卷有个大致了解,发现破损、漏页、漏印等问题,要及时举手报告要求更换,然后合理地安排一下全部试卷的答题时间,按自己惯用的策略作答,防止丢题、漏题.开考前不要急于答题,先按规定对答题卡及卷二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内容进行填涂,不给自己留下“后顾之忧”.
2.合理分配时间,注重做题顺序
首先,合理分配考试时间.根据学科分值分配和难易程度来分配时间,一般生物学约需要30分钟,化学约需要50分钟,物理约需要60分钟,余下的10~15分钟作为机动时间,用于重点检查或补做难题.从试卷类型上分,第一卷用时约45分钟,第二卷用时约90分钟,留15分钟当机动时间.要做到合理安排时间,最主要的问题是速度,原则是“稳中求快,准确性第一”.没有准确性的快更不可取,因为对大多数考生来讲,理综考试几乎没有检查的时间.其次,注重做题顺序.由于考生情况各不相同,选择哪种做题顺序要因人而异,但在平时训练中一定要稳定一种方式.
第一种:按试题顺序做题,先做一卷,再做二卷,这是可行的,因为选择题无论物理、化学和生物,在这个学科当中,都是属于比较容易的试题,而且都是赋分比较高的,难度系数,得分率在0.7,对一般的同学都可以胜任的.这样做的一个优点是可以避免漏做试题,也相对节约时间.
第二种:三个版块(物理、化学、生物)分别集中做答,这样做的一个优点是思维集中,集中一个学科知识和技能综合分析,避免思维跳跃.
第三种:从自己优势学科入手.尽量集中思维时间做.这样可以把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而且可以为其他科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再次,(ⅰ)卷主要为选择题,考生在做答时要稳定心态,速度不宜过快.选择题从试题题干上分析有两大类:一是完整叙述题,只要读完题干,即可分析出答案,解答这类题可以快一点.二是不完整叙述题,解答这类题要把题干和选项仔细分析比较,利用排除法和推理法得到正确选项.考生在检查答案时,如果没有更充分的理由,不要轻易改动第一次的答案.据统计在最后的阶段把错的改对的不超过30%,因为你一开始的时候头脑思维是最清醒的.填答题卡也是有技巧的,最好是做一道,填一道.有的同学习惯把卷子全做完了,再一起填.“这样最容易出错,如果中间你填错一道题的号码,后面就全错了.”(ⅱ)卷题目基本为各学科的综合试题.做题时,首先要读懂试题,通过对试题所有信息的掌握和分析,搞清楚已知什么,求什么;第二,理清解题思路;第三,一步一步准确完整地按要求回答问题.考生在平时练习中要特别注重解答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专用名词和计算单位等的应用都应准确完整,并形成习惯.做(ⅱ)卷时,通常会遇到难题,解题能力强的考生可以继续做下去,对多数考生来讲可以做下标记后先做后面的题,争取时间拿到更多的分数.
3.答题技巧▲冷静沉着
每临大事,必有静气;静则神明,疑难冰释;积极准备,坦然面对;最佳发挥,舍我其谁?!
▲审清题目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审题失误,全盘皆输.考生在高考中因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审题失误所占的比例最大.这种失分不是智力或能力达不到,而是审题不细造成的.比如全国理综试卷(ⅱ)第23题(物理内容)是研究着陆器的平抛运动,题中明确告诉“到达最高点高度为h,速度方向是水平的”,但是有的考生却没有注意到这么明确的条件,将着陆器看成由高度为h的地方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一个比较简单的16分大题,结果一分未得或只得几分.往年有监考老师反映,个别考生接到试卷后匆忙解答,做到一半甚至完成时才发现看错了题目,只好涂掉,重新再做一次,欲速则不达.因此,在答题时,必须将已知条件、求解要求等全部内容逐字看清楚,方可作答,对有的似曾相识的题目,更不能马虎大意,不能凭想当然解题.一般来说,对于较简单或一般难度的试题应阅读两遍;对于题干较长、信息量较大的综合试题,审题应分3步:第一步,先粗读,大脑对题中所述内容有一个大体轮廓.第二遍细读,弄清题中的已知、未知、设问等,大脑建立一幅较为清晰的情景.第三遍选读,排除题目中的干扰条件,挖掘出隐含条件,找出各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遇到似曾相识的“熟题”,先不要急于下笔,这类题往往有陷阱,比如题设条件发生变化等,再看一遍,确认后再下笔.阅读时最好用钢笔点着逐字读,这样不会遗漏有用信息.虽然慢了些,但“磨刀不误砍柴功”,只要路没走错,就有可能到达目的地.
▲先易后难
答题时,首先做那些自己有把握做对的题目,做题时集中精力,先将这部分肯定能得分的题目拿下来.然后再做那些基本能做但无十分把握的题目,做这部分题考生要定下心来,认真仔细地去做.对个别难题要放到后面去做,不要因为做一道题而耽误了整个答题时间,影响到全局.在前两类题目都完成的情况下,考生即使不能全部做出难题也要争取做出几步,尽可能多取得一点儿分数.
▲争分夺秒
答题要在准确的基础上求快,高考试题的特点是题量大,难度也较大,因此,看准题目后,要力求解答问题准确无误,不仅要做到思路对,方法对,还要做到每一步推导计算准确,格式要规范.如果时间来不及,考生可以适当放弃不会做的题目,把精力放在会做的题目上,争取多得分.要常看钟表,调整答题速度,要在阅卷者能看清的基础上,尽量加快写字速度,给自己节约出更多的检查时间.
▲规范答题
考生解题不规范是参与高考理综评卷的老师时常议论的一个话题.这种失分不是“不会做”,而是“做不好”.具体表现为:文字表达不严谨,化学、生物专业术语不规范,解题步骤不完整,逻辑推理不严密,计算结果不准确,书写太草,涂抹太多,卷面太脏等.理科综合卷计算题要求很明确,必须写出必要的文字表述和重要的过程,但不少考生满纸都是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很难见到汉语表述,怎么能得到高分呢?考生在考前要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参考高考理科综合标准答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敢于舍弃
在高考中,考试过程可能会碰到一两个难题,这属于正常现象.考生首先要减少对难题的恐惧心理,从而增加解题的信心,然后弄清题目的含义和要求,找出已知条件与所问问题之间的联系,确定求解的步骤,进行解题.对于较难的综合题目,要设法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确实不会勇敢舍去,决不浪费时间.
▲全面检查 考过即“放”
对每一道题都要认真检查,对简单的题和得分较低的题千万不能忽视.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要先检查得分高的题.无论对自己的作答多么有把握,都不要提前交卷,不能有攀比提前交卷的心理.当然,也没有必要看到别人提前交卷,自己就慌张.值得一提的是,每考完一科后,不管考试结果是否理想,都不能老停留在对这科的回忆上.已经考过的,不论好差,统统放到一边去,索性什么也不要去想,尽快转移自己的兴奋点,铆足了劲考下一门,这才是明智之举.存在主义的鼻祖让·保罗·萨特说,人是绝对自由的,你自己去选择,并承担全部的后果.我想对大家说的是,命运不是天定的,命运把握在你们每个人自己的手中!我相信你们都能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冲过高考这一关,把握好自己的命运!
篇5:高考物理改卷心得
教研活动由永安一中物理教研组组长沈丽芳老师主持,张东老师发表题为《物理答题如写诗》的讲座。张东老师结合今年参与高考阅卷的实践和体会,首先向各位老师展示了理综物理第25道题的解答过程,并由此解答过程如同诗歌一样整齐干练的特点,引出本次讲座的题目。本次讲座主要从高考评分标准的形成,评分细则,阅卷心得以及物理规范化解题这四个方面展开
张东老师首先对试卷的结构特点和高考阅卷特点进行分析,强调高考物理更多的是考察学生的基本功,高考评分细则中的主要解题方法也是从最基本的方法给出详细的给分标准,所以最基本、最常规的方法有利于得分。
并且从高考阅卷事项,只看公式,不看文字,只看物理公式和答案,不看数学运算过程,等价给分出发提出一些建议。首先,应该把握好“新课标”和“考纲”的基本要求,多花精力抓基础知识。其次,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最基本、最常规的方法。实在性的从思想、方法,解题过程,物理语言和书写方面落实学生解题的规范化。最后,强调要对学生加强答题能力的培养,平时养成好习惯,向规范答题要分数。
此次教研活动让与会教师们受益匪浅,进一步明确了高考评分细则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解题规范,同时使物理教师对今后的物理教学更加明确了方向,给予物理教师更充足的信心,带领学生争创佳绩。
篇6:高考物理改卷心得
一、只看公式,不看文字。
这个应该是与高中物理老师对大家的要求最不相同的地方。高中物理老师要求大家平时解题要养成良好习惯,列公式一定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这是对的,这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点,养成更好的解题习惯。但其实,高考物理大题进行评分时,文字说明是没有分的,也就是说,你写了,不多得分;不写,也不扣分。所以,在高考答题时,对于不确定该写什么文字说明时,不写是最好的选择。当然,能写出最好,这样更利于阅卷老师理解你的解题思路。
二、等价给分。
高考的评分标准中往往会给出一题的多种解答,以及每种解答中每一步骤的给分原则。但是,在阅卷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某个学生用了与评分标准中的每一种解答方式都不一样的解答。此时的阅卷原则是等价给分。也就是说,只要公式是一级公式,也确实能推出正确答案的,就给满分。如果其中的某个公式应用错误而导致结果不正确的,那么,根据标准答案的解答方式来判断这个公式的重要性,再经过商讨给分。
三、只看对的,不看错的。
高考阅卷时,对于必要的公式,高考的阅卷方式是,只要与本题有关的公式都写出来了,而且答案正确,那么就给满分。对于一些不相关的公式,写出来也是不扣分的。换句话说,高考阅卷,是只看评分标准中给定的公式来给分的,其他的如果写了,不给分也不扣分。因此,对于不会做的题目,不要一字不答,而应该是把能想到的与本题相关的公式都写上,只要对了就有分。再综合考虑到第二个评分细则,即使你写的公式与标准答案中的都不一样,也是很有可能得分的。
四、不重复扣分。
这条评分细则应该是又一条容易被学生忽略的。不重复扣分就是指在同一道题目中,如果一个错误犯了两次,那么只按一次来扣分。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某道题的第一问答案应该是1,第二问的答案是它的两倍,也就是2,但学生把第一问结果做错了,答案写成了2,那么自然,第二的答案就成了4,在这种情况下,是只扣第一问的分的,也就是说,第二问给满分。
这也是物理阅卷与数学不一样的地方,物理阅卷认为,错误只在第一问,第二问的过程没错,结果的错误也仅仅是第一问造成的,因此,第一问的分扣掉后,第二问就不再重复扣了。这也提醒大家,即使第一问不能保证做对了,做第二问也不要有任何压力,即使第一问错了,第二问一样可以得到满分。
五、只看物理公式和答案,不看数学运算过程。
这条原则就是告诉我们,在物理试卷中,能不出现数学运算就不要出现,因为只有公式和最后的答案是给分点。应用物理过程推导出的数学运算过程再精彩也是没分的,在草稿纸上进行就可以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2010高考北京卷最后一题的最后一问,由于应用的物理公式在前两问都已出现,最后一问只是应用之前两问的物理公式进行数学推导,而推导过程是没有给分点的,因此,最后一问的8分,给分点仅仅在于最后的答案。答案对了,给满分8分;答案错了,8分全扣。中间的数学运算过程再阅卷过程中根本不看。所以,在高考答题时一定要注意,物理公式一定写全。
近年高考喜欢将物理与数学知识综合应用的综合题作为压轴大题,遇到这种题就要看清楚,如果仅仅是数学运算推导,建议考生先放下,做其他题,有时间再做此题。因为,这种题的数学运算相对复杂,过程还没有给分点,很可能算了半天最后答案算错了而导致没分,还浪费了宝贵的答题时间,这就得不偿失了。
最后还想再说一句,任何评分标准都是人制定的,因此,评分中一些人为因素不可避免。但高考评分相对是最严格也是最公平的,所以还请大家放心。物理的解题思路,相信大家做多了都会有所感悟,解题也自然水到渠成。真达到了这个境界,所有的评分标准就都没有价值了,因为你所写的,就是标准答案。
【高考老师改卷心得知乎】相关文章:
3.高考浙江卷作文
4.高考数学新课标卷
7.乙卷高考英语作文
10.新高考Ⅰ卷高考高分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