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 > 作文大全>安平桥作文450字

安平桥作文450字

2022-05-31 08:56: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无路可通窄门”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安平桥作文450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安平桥作文45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安平桥作文450字

篇1:安平桥

我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位于晋江安海镇,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平桥位于中国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和南安市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因安海镇古称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桥长约5华里,俗称五里桥。安平桥属于中国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历时十四年告成。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该桥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1961年安平桥成为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目录桥梁简介保护整治故事传说历史文化桥梁简介

安平桥全长2255米,桥面宽 3~3.8米,共361墩。桥墩用花岗岩条石横直交错叠砌而成,有3种不同形式:长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单边船形一端成尖状,另一端为方形,设于较缓的港道地方;双边船形墩,两端成尖状,便于排水,设在水流较急而较宽的主要港道。桥面用 4~8条大石板铺架。石板长5~11米,宽0.6~1米,厚0.5~1米,重4~5吨,最大则重25吨。 桥上筑憩亭5座,东端为水心亭,西端为海潮庵,中部的中亭规模最大,面宽10米,周围保存历代修桥碑记16方。亭前伫立2尊护桥将军,躯高1.59至1.68米,头戴盔,身着甲,手执剑,雕刻形象威武,系宋代石雕艺术品。在三亭中间,还有2座雨亭。桥面两侧有石护栏,栏柱头雕刻狮子、蟾蜍等形象。桥两侧的水中筑有4座对称的方形石塔,还有1座圆塔。桥的入口处筑有1座白塔,高22米,砖砌,五层,平面呈六角形,空心。

保护整治

近年来,因各种自然与人为因素,安平桥遭到一定程度的环境破坏,其水域,特别是两个桥头和中亭的水环境已遭到相当大的污染。桥体经上世纪80年代维修至今,受自然影响加上近年几次大的台风,桥体石栏及桥板多处受损,瑞光塔(白塔)常年封闭,铁栏围内杂草丛生,有碍观景。 现已建成五里桥生态湿地公园头(有湖有岛),依傍着五里桥,周遭建设亭子,石子小路,增加植被,水体亦得到整治,整体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系水头居民饭后散步的好地方,成为泉州一个新兴的风景。

故事传说

很早很早以前,安海这地方常年遭洪水和海潮的双重侵袭,百姓苦不堪言。百姓祈神拜佛,也无法改变这种苦难。有人说这是东海和南海的两条孽龙在作祟。 这事让一位在此修炼的道人知道了,他想为民除害。有一天他见到这两条孽龙在海滩上嬉戏,等到它们玩累了在睡觉时,道人就做起仙术镇住孽龙。然后决定将它们挑去填常年水患的安海港,于是道人化出两个大畚箕和一把大铁铲,把这两条孽龙铲到畚箕上。顿时海滩上留下了两个大窟窿,后来水流积聚就变成了现在的“龙湖”和“虺(hui)湖”。“龙湖”是黑龙住过的地方,所以这个湖的泥土是黑色的。“虺湖”是赤龙睡过的地方,因此这个湖的淤泥是赤色。 再说道人挑着这两筐孽物走到一处叫大山后的地方,由于跨越溪涧时,步子迈得过大,一下子将扁担压断了,两条孽龙从梦中醒来,趁着道长不及下手,变作两堆土,真身飞上天去了。这两堆土就成了现在的“黑麒麟山”和“赤麒麟山”,有人说这两座山推去填“龙湖”和“虺湖”正好丝毫不差。道长看没收拾好这两条孽龙,就闷闷不乐地回灵源山继续修炼。 若干年后,安海地界大雨下个不停,九溪十八涧的大水翻过了石壁峡,直冲安海港而来。得道成仙的道长在灵源山顶望见那两条孽龙又在作怪,便运功吐出一条七彩锁链,从安海镇跨过海湾,直到南安的水头镇,孽龙见状吓得魂飞魄散,马上潜入水底,逃到大海去了,大水也退了。百姓们见到长虹惊退了孽龙,怕以后它们又卷土重来。有人就提议用长条大石,一段一段地铺砌起来,建造一条天长地久的锁蛟玉带,一来镇锁孽龙作怪,二来便于两县百姓往来。这意见马上得到人们的支持,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很快这条长达五里的跨海大石桥终于建造起来了。 从此,孽龙再也不敢来兴风作浪。各地商旅船只,相邀而来。于是商业日益发达,庄稼则年年丰收,百姓们安居乐业,这座桥就被称作“安平桥”,因为桥长五里,又俗称为“五里桥”。

历史文化

古书记载

据《晋江县志》记载:“晋江、南安之界,旧日以舟渡,宋绍兴八年,僧祖派始筑石桥未就,二十一年来赵令衿成之,酾水三百六十二道(即分水道为三百六十二孔),长八百十有一丈,宽一丈六尺……” 当时主持建桥的赵令衿筑成天下长桥而高兴地写下一首诗:为问安平道,驱本夜已分;人家无犬吠,门巷有炉熏;月照新耕地,山收不断乡;梅花迎我笑,书报小东君; 据明代编号的《安海志》称,古时安海人善于漂洋过海发展海上贸易,宋元时期,商则襟带江湖,足迹遍天下,南海明珠,越裳翡翠,无所不有,文身之地,雕题之国,无所不到……这都说明宋时安海海外通商之繁荣景况,安平桥之兴更是当时海外交通发达,社会经济繁荣的实物标志。同时也看出泉州劳动人民的建筑智慧。

郭沫若留诗

当代诗人郭沫若干年间特来安平桥参观,留下律诗一首:五里桥成陆上桥,郑藩旧邸踪全消;英雄气魄垂千古,劳动精神漾九霄;不信君谟真梦醋,爱看明俨偶题糕;复台得意谁能识,开辟荆榛第一条!

郑成功家乡

“安平桥”就跨越在郑芝龙(郑成功父亲)家乡南安县和晋江县之间的海湾上,桥的另一头是安海镇。安海古时称为“安平道”,“安平桥”之名就由此而来。宋代改称为石井镇,明代又改称为安海镇,后来郑芝龙开府安海后,又改回古名称为安平。后来郑芝龙的儿子,鼎鼎大名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七岁从日本回中国后就住在安平,郑成功的日籍生母田川松子也在安平遇难。郑成功渡海远征台湾逐走荷兰人后,为纪念他的家乡和母亲,就把荷兰人的统治中心,热兰遮城(Zeelandia)的所在地大员,改名为安平,就是现今台湾的台南市安平区。

历史成就

“安平桥”是宋代当地富商黄护捐资三万缗钱(一缗[mín] ,即一贯,串钱一千文)倡建的,于1138年开工,1152年完工,工程历时十五年。当时中国刚经历过女真族金国入侵,北方沦陷,徽、钦二地被掳,宋朝迁都杭州的大变局。如此政局动汤不安之际,民间仍能进行“安平桥”如此浩大之工程,可见宋代东南沿海经济之繁荣、工商之发达和社会之安定,都可归功于海外贸易的蓬勃。 倡建“安平桥”的富商黄护,就是以经营海外贸易发迹致富的。黄护生于西元1086年(北宋哲宗元佑元年)。从小读书习文,本来有志于仕途,十七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名落孙山。后来改行习商,二十岁时随姑丈高纪昌到广东经商,后又渡海到渤泥(今汶莱)发展。三十岁时衣锦还乡,在安海街坊上开了十二间商铺,主营米粮、蔬果、杂货,次营饮食、海鲜、山珍,成为安海当地首富。 黄护博览群书,爱好篆隶、棋弈、诗谜等文人雅士的游戏,人称谜坛之虎将。喜欢结交高僧,常到龙山寺和高僧品茶论禅,聊一整天都不嫌累。由于黄护为人热心公益,街坊邻居们在1132年推举他为“里正”(里长),他“劝农桑、重工商、兴义学、立药局、辟婴堂、振武林、惩邪恶、禁博赛、整市容、严街鼓、明保伍”,认真建设地方、造福乡里。 1138年,黄护捐资三万缗钱倡建“安平桥”,工程进行到一半,黄护就不幸病逝于1144年(南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享年五十八岁,死后赠封为荣誉县长“晋江县尉”。黄护向来热心公益,除了倡建“安平桥”,生平还捐地兴建了石井书院,和捐资整修安海龙山寺等。 黄护去世后,儿子黄逸继承父志,继续主持“安平桥”的兴建,至1152年终于全桥完工。后代安海镇桐林村黄氏一族,奉黄护为一世祖,郑芝龙的伯母黄慈慎和继母都是黄护的后代。

篇2:安平桥作文

在我的脑海里,有许许多多的桥,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晋江著名的景点之一—安平桥。

记得一年级,爸爸、妈妈、表弟与我去安海的安平桥玩。

安平桥上的石板歪歪扭扭,不过很平坦,赤脚走在上面,那种感觉很舒服。上面有些地方可可哇哇的,因为时代久远,被风雨反馈了。这时,一个不满的声音冒了出来:“哎呀,安平桥怎么那么难看?怎能让如此帅气的张少爷踏在下面呢?”“吐”,安平桥可是“晋江名胜”你呢?我奸笑道。爸爸接过他的话“别看他丑,它有吐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称。它建于南宋时代,到现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我深有感触:原来它有这么久的历史呀。难怪有斑斑驳驳。

我们特意从水心亭走下去,爸爸又开始滔滔不绝了:“疏水道由362个孔,桥墩有361座……”我想:这一切都包含着古代人的智慧和才干呀!

这时,我看见了长方形的敦,便情不自禁地说:“长方形的敦有308座,半船的敦可以缓和海潮的冲击,”双头尖的船伐,可缓冲水域加缓和海潮冲击。妈妈抢走了我的话。

我们走在桥上,看着湖面,两岸的景物映在湖面,夕阳快下山了,余晖洒在湖面,金光闪闪。

美丽的安平桥,我还会来看你的!

篇3:安平桥作文

我是一颗榕树种子,童年时充满着许多幻想:我会被吹倒哪呢?吹到恬静的小山村里,春天,孩子们爬到我那强壮的树干上,我的叶子帮他们挡住那些毛毛春雨。夏天,我为老人们挡住火辣辣的阳光,我的片片绿意,让他们在炎热的夏天感到丝丝清凉。秋天,我那粗长的树须,被孩子们系成秋千,看着他们快乐的玩耍。冬天,我的叶子虽然簌簌地飘落,但我那翠绿的身姿依然是一道屹立的景色。吹到公园的草地里,虽然没有乡村生活的恬静,但可以和那些奇珍异草相伴,也是令人愉快的。吹到深山老密林里,听那些几百岁的参天老树讲着森林里的奇趣故事,那也不错!可我万万没有想到,我被吹到了寸草不生的安平桥——一座座落在福建南安的著名石桥。

我在安平桥的石缝里慢慢长大,我艰难的生长,好辛苦!安平桥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他禁不起岁月的折磨,渐渐被人们踩出了许多坑坑洼洼,桥的护栏也被一些人恶意破坏了。最令我厌恶的是浑浊不堪的河水,整天被那些小工产的排泄物污染,被人们乱扔垃圾,这些对河水造成了多大的污染啊!人们在河边乱砍树木,使大量水土流失,破坏了河里小鱼小虾的生态环境,那里就几乎没有什么鱼了。我对自己生长的地方是多么失望啊!

如今,你知道安平桥是什么样子吗?我猜你怎么也想不出来。人们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把一家家工厂全部迁走了,河水清了许多。住在河边的居民把沿河两岸种上了许多树木,让水土不再流失。孩子们把精心饲养的小鱼小虾放到河里,希望他们在那里繁衍生息。而我呢?自己那强壮的树干上虽然没有孩子们坐在那里,粗长的树须也没有被系成秋千,但是我被挂上了许多红布条,风一吹过,他们摇摇摆摆地,好漂亮!有一天我惊奇地发现,岸边的泥巴里还有几只小小的螃蟹。而安平桥上破损的护栏,已被修补的天衣无缝,只有地上石板的坑坑洼洼,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安平桥又焕发了青春!

现在,我认为安平桥是禁得起岁月考验的,只要人们爱它,精心保护它,它一定会永远呈现出勃勃生机!

篇4: 安平桥导游词

安平桥俗称五里桥,在晋江安海与南安水头交界海湾上。宋绍兴八年(1138年)始建,十三年后建成。它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是国家第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全桥长2255米,宽3-3.8米,桥墩361座,桥上有水心亭、楼亭、中亭、雨亭、宫亭等五座。桥东头有白塔,高22米,五层六角空心砖塔,外涂抹白灰。高塔长桥,相映成趣。

桥墩筑法,用长条石和方形石横纵叠砌,呈四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三种形式,尚存331座,状如长虹,为中古时代世界上最长的梁式石桥,故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赞。

长桥的两旁置有形式古朴的石塔和石雕佛像,栏杆柱头雕刻着惟妙惟肖的雌雄石狮与护桥将军石像,皆为南宋的石刻。整座桥上面的东、西、中部分别置有五座“憩享”,以供人休息,并配有菩萨像。两翼水中筑有对称方形石塔四座,圆形翠堵婆塔一座,塔身雕刻佛祖,面相丰满慈善。

中亭二尊护桥将军,躯高1.59至1.68米,头戴盔,身着甲,手执剑,雕刻形象威武,这都是宋代石雕艺术的精华。在桥头有砖塔和观音堂,塔高达22米,为五层六角形空心建筑,南宋时所创建。

1961年3月,五里桥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拨巨款重修巳倾圯塌断的桥墩桥板,修复三座桥亭、桥塔和桥栏。掘除桥两侧淤积,恢复水映长桥美景,桥下游处今辟了公路和闸桥,交通更加方便了。

篇5: 安平桥导游词

安平桥桥墩用花岗岩条石横直交错叠砌而成,有长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3种不同形式,单边船形一端成尖状,另一端为方形,设于较缓的港道地方;双边船形墩,两端成尖状,便于排水,设在水流较急而较宽的主要港道。桥上筑憩亭,东端为水心亭,西端为海潮庵,中部的中亭周围保存历代修桥碑记,亭前伫立护桥将军,头戴盔,身着甲,手执宝剑,雕刻形象威武,系宋代石雕艺术品;在三亭中间,还有2座雨亭;桥面两侧有石护栏,栏柱头雕刻狮子、蟾蜍等形象;桥两侧的水中筑有对称的方形石塔,还有圆塔。桥的入口处筑有白塔,平面呈六角形,空心。

安平桥全长20xx米,桥面宽3至3.8米,共361墩。桥面用4至8条大石板铺架,石板长5至11米,宽0.6至1米,厚0.5至1米,重4至5吨,最大则重25吨;桥上筑憩亭5座,中部的中亭面宽10米。周围保存历代修桥碑记16方,亭前伫立2尊护桥将军,躯高1.59至1.68米,桥两侧的水中筑有4座对称的方形石塔,还有1座圆塔;桥的入口处筑有1座白塔,高22米,砖砌,五层。

安平桥的桥板,都是二三支的石料每条都是重数千斤以上的,当时科学还不发达,没有起重机等机械设备,仅仅靠手工操作及简易工具;运输方面,没有载重卡车,陆路肯定行不通。所以该项石料,都从金门辖下的大百屿采取,用船由水道运来。而这样沉重的石板,怎样架设,也是大难点,当时的工匠使用巧妙的方法,就是从水路运输利用海运载到桥墩的位置,当潮水高涨的时候,船也随潮高而将石板轻易地托起,与桥墩对齐固定,到了潮退的时候船随潮水下降了,这样石板就安放桥墩上,解开了绑扎石板的麻绳,船也就可以脱离了后驶开;如果潮水上涨未能达到需要的高度时,即把杉排排地垫进船下,使船只浮升至适当的水位时,把石板移动安置在桥墩上待潮水下退时,把船和杉排解开分离;而在水浅的区域或海坪上,架设时把石料卸在桥墩边利用绞绳的旋转器(安设在桥墩上),用绳把石料缚住,沿着架设的斜辑吊装到桥墩上;这两种方法就是请人周亮工《闽小记》所谓“激浪以涨舟悬机以牵引”的施工方法。

篇6: 安平桥导游词

今天,我见到了安平桥。

安平桥坐落于晋江安海和南安水头镇的交界处,全长共2255米,所以人们又称它为“五里桥”。

我们的车在一个写着“桥顶”的亭子前停下,下车后,我们开始徒步过桥。我们一行16人便拥挤着进了亭子。出了亭子,眼前一片开阔,桥面挺宽的,这整座桥全是由这种花岗岩石铺成,它既坚固又耐磨,从南宋时期算起,它到今天有871岁,期间明清两代均有修缮,现为国家拨款依旧重修并保留现状,是现存最长的唯一一座梁式石桥。我们索性数起了这些长条形的石板,桥宽由6条花岗岩石铺成,每条长3米,全长五里,得有多少条石板铺成啊,想到这里,大家不由得惊叹了起来:光是凿这些石头得费多少劲,它们又是如何从大山石窟里运出来,如何在大海两岸铺设起这座桥梁,大家不由得啧啧称赞起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来。

再看这些桥面,由于表面凹凸不平,石条与石条之间开了一条条的缝,起先我们都走得有点小心翼翼,加上赤热的太阳光毫无保留地把它秋日的火种泼洒向大地,我们面前仿佛徐徐展开一条星光大道,大家不觉欢呼雀跃了起来。踏着大道,我们脚步轻盈了起来,一眼望去,这果真是一座笔直如一的桥,我跳了跳,踮了踮,还是难以看到它的尽头,想想,还真是应了那一句:“天下无桥长此桥。”

桥两侧,是与桥齐平的芦苇,有些翠绿,有些干枯。再看碧波粼粼的湖面,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只可惜了湖面有些受污染了,湖水青一片,黑一片,紫红色的,咖啡色的这些色块交替出现,还时常有一些碍眼的矿泉水瓶、杂物等垃圾,真是令我们心生不满。稍远处点,那是白鹭的天堂。那片湖就显得干净了一些,绿地也不少,尤其一片小树林成了它们嬉戏的天地,只见一只白鹭擦破了这片宁静,它们便突地腾空而起,从一个地方出发,不一会儿又降落在另一个离起点不远的地方,我想它们也知道只有在这里,才是它们的天堂。

“出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我想我们的环保问题已危在旦夕了。很快,我们便走到了湖中心。湖中心了建起了一座亭,叫水心亭。亭的一侧修了一座庙,里面供奉的是关公佛像,我进去拜了三拜。走出庙,我看见庙两侧守护着两尊“护桥将军”,它们头戴盔,身着甲,手执剑,那威武的样子俨然是守卫的英雄豪杰。

其实,这座桥不仅记录了它繁荣而风霜的过去,在湖心亭这里,它的现代化气息也被点缀了一笔。你看,沿着护桥将军下了石阶,寺庙对面是个开阔的上花园,园中心是一尊滴水观音,观音下面是放生池,里面的金鱼自由自在地游动着。花园的一侧是一条鹅卵石大道,另一侧是一排排的健身器材。老师建议我们在这里休息一下,大家便玩开了。

再往前,还有一半的路要走,老师让我们依体力而行,谁能走到桥尾,谁就是获胜者,体力不支的,也不必勉强,我们一哄而散,便比赛起跑步来。自然有先来后到的,也有半途而废,但大家一样玩得很开心。

好不容易,我们走完桥,又原路返回。大家一路上说说笑笑,谁都那么开心,谁都有收获。

篇7:描写安平桥的作文

家乡的桥安平桥。安平桥位于中国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和南安市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因安海镇古称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桥长约5华里,俗称五里桥。

安平桥属于中国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历时十四年告成。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该桥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1961年安平桥成为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我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位于晋江安海镇,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平桥由条石铺设而成,坚固耐磨。桥面宽三四米,厚1米多,桥栏边站立着许许多多的小狮子,桥墩高3米多,有许多拱桥,当雨季来临,水从这里流出,让桥不会被冲垮。可是由于年代久远,安平桥的桥面凹凸不平。

我们踏着大道一眼望去像一条长龙卧波,真是应了那一句:“天下无桥长此桥”。很快,我们便走到了湖中心。湖中心有一座凉亭,叫“水心亭“。亭的一侧修了一座庙,庙的两侧站立着两尊“护桥将军”:他们头戴盔、身着甲、手持剑,那威武的样子俨然是安平桥的英雄。

我们沿着“护桥将军”的甬道下了石阶,来到寺庙对面开阔的上花园。花园中心是一尊“滴水观音”,观音下面是“放生池”。在“放生池”里面的鱼儿自由自在的游动着。花园的另一侧是一条“鹅卵石大道”。 另一侧是一排排健身器材。这些都给古老的安平桥增添了一股现代化的气息。

我再往前走,还有一半的路要走,才到桥的终点。妈妈让我依体力而行,谁能走到桥尾,谁就是获胜者,体力不支的,也不必勉强。我们一听之后,便比赛起跑步来了。自然有先来后到的,也有半途而废的,但是大家一样玩得很开心。

好不容易,我们走完此桥,又原路返回。大家一路上说说笑笑,每个人都那么开心,谁都有收获:觉得不枉此行,安平桥是家乡人民的骄傲!

篇8:安平桥大变样作文600字

安平桥大变样作文600字

周末,在广州上学的堂姐回来了,突然想到安平桥去逛逛,我自告奋勇当小导游。

走进安平桥公园,午后的安平桥畔,清风盈盈、碧波粼粼,环顾四周,只见满目绿意,桥、亭、木栈道交相辉映。我习以为常,堂姐却好一阵“大惊小怪”:“哎呀,变得真漂亮!难怪这么多人喜欢到这里来。”我闲闲地提醒她:“去年年底,咱安平桥拿下了国家4A级。景区内景观可是经过了多次升级哦。”堂姐闻言,更是兴奋不已,睁大双眼,拉着我四处“找亮点”,手机“咔嚓咔嚓”个没完没了——文化长廊、植物介绍牌、石头彩绘、特色雕塑……就没有哪个景点,她不拍照的。

走在安平桥上,堂姐一个劲儿地感慨变化可真大。看我很不以为然的样子,她笑了:“回去,给你看看几年前的照片。那时,还没有这个公园呢,桥两侧的水面狭窄得很,水还脏兮兮的。我爸带着朋友一家来走安平桥,我也跟着。我们一路从水头的听潮楼,走到安海的望高楼。结果,有个小弟弟童言无忌,说什么:那头的,好看,人也多;这边,水脏,也不好看,所以人也少。”

“哈哈,好耿直的小弟弟。”听了我的'话,堂姐白了我一眼:“谁尴尬谁知道”。我吐吐舌头,正想转移话题,抬眼一看:天啊!湿地边好多白鹭!它们有的站立着,慵懒地晒着太阳;有的低头捕食临岸的鱼虾;有的在湿地上空低飞嬉戏玩耍;还有的栖在树上枝头,静静的,像一朵朵美丽的白花……

“咔嚓,咔嚓”,堂姐又是一阵猛拍。“我得把这些照片传给他们看看。鸟类是最具敏感性的,白鹭成群来这里聚集,说明这里环境、生态、空气好。”她边说着,边对着浅滩边的水面来一张特写:“瞧瞧,多清呀,水里成群的小鱼清晰可见呢。”

从安平桥回来后,堂姐精心选了九张照片,发了条朋友圈:“天蓝地绿水清岸美,宜居安海生态最美!”

篇9:安平桥景区宣传标语

1、当你伸手采摘,美丽已不存在。

2、地面爱干净,请您手留情。

3、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

4、鸟语花香、你我共享。

5、有了道德的阳光,绿树才会常青。

6、公共场所,测试美德,不设监考,祝您合格。

7、“一游”休上壁,“到此”忆中留。

8、娇娇小草,请足下留情。

9、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请不要弄脏她美丽的衣裳。

10、树靠人养,人靠树护。

11、除了脚印的痕迹什么也别留下,除了照片美丽什么也别带走。

12、你留一片洁净,我还您一个健康。

13、我的胃口特别大,果皮纸屑全吞下。

14、护环境卫生就是爱护您自己的家园。

15、让您的痰吐与谈吐同样高雅。

16、小草刚钻出地面,请自觉保护弱小。

17、保护环境,爱惜生命。

18、捡起一张纸,创造一个美的环境。

19、绿树成荫,花香扑鼻——理想家园靠大家。

20、请脚下留情,别伤害一棵小草。

21、带走的花儿生命短暂,留下的美丽才是永远。敬请脚下留“青”。

22、喜欢你深情的注视,讨厌用刀子表达对我的刻骨铭心。

23、距离产生美,谢绝亲密接触。(保护草坪)

24、手下留情,足下留青。

25、留一点爱给青草,留一份爱给绿地。

26、芳草青青,踏之何忍。

27、让河水更清澈,让家园更美好。

28、把美的记忆带走,把美的心灵留下。

29、莫踏青草,勿采红花。

30、“痰吐”得体,从我做起。

31、爱护绿化,人人有责小草在睡觉,请别打扰它。

32、垃圾箱说:您丢弃的正是我需要的。

33、把脏东西喂给我吧,大地妈妈刚换了件干净衣服——垃圾桶说。

篇10:南星桥与安平桥的对联

南星桥:

淑气风光架岭送登彼岸,

洞天云汉横梁稳步长堤。

安平桥:

暴雨骤倾万斛珍珠浮水面;

长虹多挂一条金带束天腰。

篇11:安平桥旅游景区旅游宣传标语

1、桥长天下无,风光我独有。——作者:颜昌瑞

2、古韵悠悠海丝路,乡愁浓浓安平桥。——作者:冯正权

3、文·品安海镇,景·观安平桥。——作者:黄发清

4、游安平古桥,品海丝文化。——作者:陈林雪

5、天下无桥长此桥——安平桥景区欢迎你!——作者:李文龙

6、游安平桥,走成功路。——作者:蒋国权

7、安平桥,一个留住乡愁的地方!——作者:李则武

8、中国石桥经典,安平文化地标。——作者:黄云霞

9、一桥千秋史,五里诗画卷。——作者:萧文书

10、景秀安平,桥迎天下。——作者:胡得文

篇12:安平桥旅游景区旅游宣传标语

1、文·品安海镇,景·观安平桥。

2、立体山水画,无言生态诗——安平桥景区!

3、千年历史长廊,一桥文化风情。

4、一桥千秋史,五里诗画卷。

5、游安平桥,走成功路。

6、安平桥,心灵的`生态家园。

7、安平桥,一个留住乡愁的地方!

8、中国石桥经典,安平文化地标。

9、品味古桥神韵,领略海丝风情。

10、寻梦安平桥,乐享好时光。

11、比画真实,比梦精彩——安平桥景区欢迎你!

12、一次爱的邂逅,一生美丽回忆——晋江·安平桥。

13、古韵悠悠海丝路,乡愁浓浓安平桥。

14、景秀安平,桥迎天下。

15、桥长天下无,风光我独有。

16、天下无桥长此桥——安平桥景区欢迎你!

17、梦起海丝路,情醉安平桥。

18、游安平古桥,品海丝文化。

19、每一步有精彩,安平桥等你来。

20、相约安平桥,共度好时光。

篇13:桥450字作文

桥450字作文

四年来,每个周末我都要经过一座桥。

原来过了桥是一个很热闹的周末集市,摊位很多,卖什么的都有。桥也被摊贩看上,铺一层塑料布就是宣告了主权,摆一些大众喜闻乐见的东西,比如年历,占卜的看手相的'书,还有一些小物件,比方说指甲刀,钥匙链,摊主大多是一些老太太,手中摇着蒲扇,充满希望地看每一个过路的人,她们并不吆喝。

那时我还是一个小学生,比较有闲心,对年老的一切有一种天生的敬重。每次走过那座桥,我都会观察这些老人,总会想起一些老旧但精致的东西,比如说一张暗红色的桌子。她们一定会有很多故事,而这些是比“马小跳”更吸引我的。

后来我自己寻找到了故事。

首先是集市搬到了一个更热闹的地方,这座桥的人渐渐少了,但我仍是周周不变地从这儿经过,每一次都带着一脑子的幻想。有时是从衰老的脸庞复原回年轻时的摸样,为此我感到了极大的快乐和满足,仿佛古罗马的遗址被我修复;有时也会觉得恐惧,我好象望到了老迈时的自己.

然后这些默默的老人也渐渐少了,五个,三个,只剩下了两个,面对面坐着.又过了好几周,等我走过的时候,突然发现两位老人在聊天.

我感到了极大的惊奇和不可思议.

在桥上,我的心中快速地打着算盘.原来她们是对手,卖一样的东西,所以彼此对立,所以说一句话都不肯.后来人少了,她们舍不得离开,或许她们都孤身一人,所以就有了一点相依为命的意思;或许她们住得还比较近;反正后来有一天,一个人先开了口,这样她们就成了朋友,经历应该差不多,共同话题也就应该有不少......

当我快速地走下桥时,觉得这一切都很美好.

篇14:桥作文450字

我曾见过许许多多的桥,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那座桥。

盛夏的一天,风和日丽,老师组织我们到野外郊游。下车后,我和组里同学来到“好娃山”脚下,要想当一次“好娃”,还要经过一座吊桥。

这座桥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险。这桥由约两米来长的不大规则的木板连结而成。木板间的空隙却几乎与板子一样宽,走在上面一不小心就会踩空。这座摇摇晃晃的桥十分难行,设计者于是将一根看似很容易断的缆绳架在桥中间的齐腰处做扶手。

我看着晃悠悠的吊桥,也终于下了决心迈上桥。小心翼翼的我,手抓着中间的缆绳刚走到桥中央,便看见对面一位同学迎面朝我这边走来。我心里不由得害怕起来:“这么窄的桥我们俩怎么能同时过去呢?”于是向对面的同学喊道“你先退回去,等我过去后你再过来。”谁知,由于桥窄,心又胆怯,我俩都不敢回身回到岸上。这时,她继续走了过来,我俩想侧一下身子换个位置。我刚一侧身,没想到因为紧张,一脚踩空了。我只感觉刹那间我的左腿从两块木板间陷了下去。我极力想把腿拔出来,可木板夹得太紧,我怎么也拔不出来。这时,我感到吊桥在左右晃动,我向左右两边看去,岸上的同学都朝桥中间跑来,尽管地方是那么小,同学们仍配合的很好。在我左右的同学使尽全身力气将夹住我腿的两块木板往两边拉,而站在揽绳另一侧的同学搀扶着我,终于,我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将腿从木板中拔了出来。

过了桥,我望着那座依然是那么险的吊桥和桥上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的同学们,似乎看见了一座坚不可摧的桥梁——友谊之桥。

篇15:桥作文450字

周日的中午,在初冬的暖阳下,我和家人怀着轻松无比的心情来到了“黄河第一桥”—伟大的中山桥。

来到伟大的中山桥,一眼望去,桥头的西侧,有一座灰色的大石碑,我跑过去仔细看碑文,碑上刻着“天下第一桥”——伟大的中山桥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这个石碑还爬着一个象征着长寿的石龟。

远望大桥,它像一条钢铁巨龙横卧在黄河之上,像心灵之桥一样打通了南北两岸。这座桥下有四个巨大坚固的桥墩,把铁桥稳稳地托住。两岸的滨河路高楼耸立,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两岸树木摇曳倒映水中。桥下的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不息地向东流去。

我们走上伟大的中山桥,伟大的中山桥长2335米,宽8。7米,它的桥面以前中间通车,两边是人行道。现在,为了保护伟大的中山桥,减轻桥的压力,已经改为步行桥,一律不通车。桥的两边是高高的护栏,左右两边栏杆上镶嵌着迷人的彩灯,每当夜幕降临,霓虹灯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彩,把伟大的中山桥装扮得更加美丽多姿。

伟大的中山桥全部用坚硬的钢铁铸造起来,非常坚固。你看,它经历了近百年的风吹雨打,却依然完好无损,稳如泰山,巍然不动。它坚强不屈,不怕困难的精神使我受益终生。

回想过去,这里河水阻挡,交通不便。看现在,车人分行,川流不息,伟大的中山桥输通了南北两岸的交通,真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多少年来,铁桥就这样默默地守护在黄河之上,它略显沧桑的体态记录了我们城市的成长和进步,伟大的中山桥也成为了黄河之上的一颗明珠。

我爱伟大的中山桥,更爱美丽的兰州。

篇16:桥作文450字

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经常走那座桥,常是姥姥带我到桥另一边的集市上,买些水果、零食什么的;后来,我上幼儿园、小学了,这座桥就成了我上、放学的必经之路,于是,这座窄窄的、已经有些年份的桥,早已成了我最熟悉的景物。

这座桥叫兴华门桥,它曾经热闹过。以往,这座桥吸引了许多做生意的人,纷纷都在桥两旁摆了摊,原本就很窄的桥变得更窄了。每天走在桥上,便能听见各种商贩的吆喝声、小贩与顾客讨价还价的声音;那芝麻糊、烤地瓜阵阵的浓香,环绕着这个热热闹闹的小型“集市”;桥上人来人往,为这座桥增添了生机。夏天的夜晚,桥墩上坐着乘凉的人们,皎洁的夜光洒下,微微的清风吹过,凉爽,惬意。这座桥也因为人们带给它的热闹而变得越发年轻了。

不过后来,我眼中的兴华门桥变得有些孤单了。那些占道经营的商贩们都被赶走了,没有了以往的热闹,桥上多见行色匆匆的学生、行人,只有桥下哗哗流淌的环城河水陪伴着这座老桥。

有一天,站在桥头看风景的人们多起来了,桥南的环城河里,飘荡着一只只“小鸭子”船,游泳爱好者们也每天在河里畅游,兴华门桥复苏了。

篇17:作文写家乡的变化600字 安平桥大变样

阳光暖暖地轻抚大地,平坦宽阔的马路上,爸爸的车稳稳地从镇上向老家的村庄驶去。

我打开车窗,向外望去,只见远处,一座座青山连绵起伏,山脚下,一栋栋漂亮的两层楼房错落有致地立在那儿,阳光下,或红或黄的房顶闪闪发光。楼房前面种着些果树,有时还能看到果树上挂着黄澄澄的果子,可诱人了!果树旁边有一块用水泥铺就的空地,农家晒谷子用的,临近过年,空地上基本都停着一两辆私家车。蜿蜒的平坦车道遍布村庄,衔接大马路,方便出行。马路两旁,种着笔直的行道树,微风袭来,树叶微微响动,似乎在欢迎远方的亲友回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股草木清香,惬意极了!

近两年,回老家的旅途像是一场完美的旅行,舒适而美好,令人迫不及待。想起几年前......

那时,回家是一场心灵的修行。每次回家,到镇上,爸爸都会提前和家里人说,随时准备支援,这段短距离的路真是让人提心吊胆。泥泞狭窄的马路上,时不时会出现一些“埋伏”——大坑小坑,小坑让我们体验电子振动按摩,一不小心车上东西过多,掉进大坑就麻烦了,不仅让你体验失重,还需要下车拯救爱车......真是一言难尽!再加上回家过年的车流量很大,拥堵不堪,如果天公不作美,来点小雨儿,路面湿滑,路上的“惊喜”就更多了!

不仅仅是马路,以前,旁边的山林,山下的楼房就像是单调的黑白默剧。由于人们山林防火意识不强,一场火就能让青秀的山林变成黑黢黢的土地,搭配着白墙黑瓦的老屋,远没有现在山水如画。

“快到了!”爸爸兴奋地喊道!我回过神来,已经看到不远处,我家的房子前,站着笑容满面的爷爷奶奶......

老家的变化太大了!听爸爸说,因为祖国强大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老家的建设也越来越好了!

篇18:作文写家乡的变化600字 安平桥大变样

我的家乡在融安,虽然这里不是鸟语花香,但我还是喜欢这里。我喜欢它是因为这几年它的变化非常大。这时,你一定会问我:“那你的家乡变得怎么样了?”下面,我就告诉你。

以前,融安县城河东那边有一个很大的废飞机场,那里长满了杂草,成了农民放牧的好地方。把这么大的地方浪费掉真是太可惜了!如果你现在来到我的家乡,车子还没有进车站,你就会看见一个大广场,那就是把废机场的那块平地改成的。广场上有五颜六色的'灯,有的像在空中展开的花炮;有的像星星在眨眼睛。晚上,五颜六色的灯在闪烁着光芒,广场顿时成了一个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广场还有喷泉每到假期。喷泉就喷出泉水来,那泉水随着优美的歌声一下子高,一下子底,像一个美丽的少女在跳舞。还有,这个广场内有许多亭子,附近的人们吃过了晚饭,就来到亭子里休息。人们有了一个休息,散步的地方。

以前,融江河两岸没有河堤。每年发大水的时候,河堤被大水冲得到处塌陷,给居住在河堤旁边的居民带来不少害处。现在,政府集资在两岸修建了河堤,河堤都是用水泥做的,人们还在河堤上种上树和花草,来美化河堤老人们早上或晚上到河堤上来散步,河堤和广场一样,也是人们一个休息,散步的地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的家乡的商业也发展了。以前,我的家乡只有一家大商场。后来,又有了一家。现在,家乡已经有了十几家商场了商场里人们需要的东西都有;有衣服,有食品,有日用品。每到星期六,星期天,商场里的人们都在买着自己需要的东西。

啊!我家乡的变化真大呀。

【安平桥作文450字】相关文章:

1.安平桥的作文

2.福建泉州安平桥的导游词

3.介绍福建泉州安平桥的导游词

4.作文写家乡的变化600字 安平桥大变样

5.我设计的一座桥作文450字

6.桥 作文

7.作文桥

8.桥作文

9.桥初中作文

10.太空桥作文

下载word文档
《安平桥作文45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