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 > 作文大全>迎客松作文

迎客松作文

2022-10-13 08:40:2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哆啦A梦要努力”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7篇迎客松作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迎客松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迎客松作文

篇1:迎客松作文

我为松,定常青。遇过妖,避过精。迎云雨,顶烈风。电闪雷鸣无动终,疤痕累累不觉疼。和尚拿我来练功,一早树下念天经。我也沾光有了灵,这才下凡世上行。――题记

“芸芸众生,唯我独尊,”我站在成功的巅峰,令多少后“松”小辈为我折腰。它们同样想出名!于是,名贵的花盆,肥沃的营养土,适宜的温度气候,婀娜的姿态便成了名松的流水线。不是我自大,试问:有几个超过了我? 面对后辈的盲目,我只想讲述我艰难的成功之路。

和所有普通的.松树一样,我曾是一粒毫不起眼的种子,随风浪迹天涯,不经意间,落在贫瘠的悬崖石缝里。没有温暖,只有冰寒刺骨;没有肥沃的土壤,只有坚硬的石头。没有人知道我是怎样生根发芽的,没有人知道我是怎样汲取水分,为了阳光,我努力再努力,尽管我好累好累。

成长的日子并不总是一帆风顺。记得那天我震得厉害,我感觉快要抓不住了,面对突如其来的风暴,那一刻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死亡,感受到惊心动魄,感受到孤独无依。但我终于挺住了。

“苦难像条狗,赶也赶不走”,多少个冷月陪伴的夜晚,我都在独自品尝这酸楚的感觉。我总在想,如果有一天我长大了,一定要记住这些穿越我成长过程的苦难。忘不了曾有厉风袭来,千刀万剐的疼痛,忘不了曾有大雪压来,千钧一发的危险,忘不了贫瘠的土地里,怎样消耗体能汲取生命的源泉,忘不了残酷的环境里,怎样扼住命运的喉咙……

幽咽的冷风起于青萍之末,这是说不尽的灾难。松花雨季在深渊中踽踽独行,又在旧日的轻叹中悄然归去。我知道,只有容纳这艰涩,才能一角洁白。所以我在劫难逃,惟愿能够不留片云,不动纤尘。 灰林涌起的季节,与寒凉同步。凝月流风,落叶纷纷飞,在天际崖间逡巡。 我要感谢这些苦难!

贫瘠的土地扎实了我的根基,严寒的环境成就了我坚强的意志,曾经难以承受的雨雪重负压出了我非同凡响的丰姿,那危险陡峭的崖壁也为增添了无限风采。

如今,听到广为人知的“迎客之道,了然我心”,我真的很激动,不为别的,就为了苦难为我造就的惊世姿态!

篇2:迎客松作文

周日晚上,我认真看了安徽“古树名木”线上科普直播活动,认识了很多古树名木,对黄山迎客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迎客松长在悬崖峭壁上,枝叶大多往同一个方向伸展,这让它看起来像是枝干上戴着一顶长长的帽子,又像是人伸出的一只臂膀,充满了美感。当山崖间吹过山风时,“沙沙沙沙”,挨挨挤挤的枝叶随风摇曳,发出阵阵响声,像是热情地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黄山游客。

黄山迎客松已经1300多岁了,但它还是一位“宝宝”,拥有24小时的守松员,每天都被享受着“特级护理”,连一根枝条和一根松针都不被放过。如果说熊猫是国宝,那迎客松就是树宝吧!

作为树宝,它可当之无愧。迎客松可见识过来自全世界的朋友,它是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友谊的象征,很有意义。

小朋友,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要和我一样喜欢迎客松啦?让我们一起关注它,爱护它吧!

篇3:黄山迎客松

黄山迎客松位于玉屏楼左侧,倚狮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径0.64米,树龄至少已有8,一侧枝丫伸出,如人伸出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雍容大度,姿态优美。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

目录地理位置形态特征守松人刘刚国画收缩展开地理位置

黄山迎客松屹立在黄山风景区玉屏楼的青狮石旁,海拔1670米处。树高9.91米,胸围2.05米,枝下高2.54米。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地欢迎五湖四海的宾客来黄山游览。游客到此,顿时游兴倍增,纷纷摄影留念,引以为幸。

形态特征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 ,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迎客松的知名度可谓高矣。上至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下至车站码头,随处都会发现它的身影,就连宾馆的屏风,庭院的'影壁,也有迎客松的姿容。登堂入室的迎客松,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象征。迎客松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黄山游览。此松是黄山松的代表,国之瑰宝。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陈列的巨幅铁画《迎客松》就是根据它的形象制作的。 迎客松是黄山松的誉称,系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黄山、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牯牛降自然保护区以及与浙、赣交界山地,海拔600―700米以上地带均有分布。黄山松,其外形与我国华北、西北的油松极为相似,故过去一直被当作油松。1936年我国植物学家们来这里进行实地考察后,经鉴定认为,黄山松针叶短、微细,树脂道的数量、位置与油松截然不同,是一新种,定名为黄山(Pinushwangshanensis)。1961年著名林学家郑万钧等将黄山松与台湾松合并为一种,改其学名为(Pinus taiwanensis),仍保留“黄山松”这一中名。

守松人

黄山早就对迎客松实行了“特级护理”,管理人员说,“迎客松是稀世珍宝,照看它要像带小孩一样精心,哪怕是一根枝条和一根松针都不能疏忽”。在迎客松边上一间不到6平方米的小屋里,常年居住着专职护理员,使它成为全国唯一的配有“警卫”的树木。护理员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观察迎客松的树干、树皮和松针的变化以及病虫害和天气变化情况,并做好详细的日记。一有异常情况立即汇报,并配合技术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此外,管理员还要给迎客松浇水、培土、施肥;整个白天都站在迎客松的保护栅栏外看护,规劝游客不要吸烟、不要接近迎客松。据了解,黄山现有古树名木800余株。其中,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有103株,隶属17个科、计31种。对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54棵名松古树,配有专人负责看护。

刘刚国画

刘刚,1975年生,山西寿阳人,号寿水人,茧居斋主,毕业于晋中学院艺术系美术教育和中国画专业。现为山西省工笔画协会理事,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太原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华文化研究院艺术顾问,博宝艺术网加盟艺术家。多次参加国内有关书画展,并多次获奖。作品在三晋都市报、生活晨报、山西科技报、山西教育等省级刊物发表,被搜狐资讯、中国书法网、中国美术协会网、艺术国际、维普期刊等刊登。 刘刚先生迎客松系列国画更从艺术的角度体现了黄山三绝之一“迎客松”的特点,从各个艺术角度刻画了迎客松的拟人化性格。 迎客松作为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友谊的象征,早已蜚声中外。我国国家领导人曾在人民大会堂的巨幅“迎客松”国画前,接见过无数友好使者,同世界各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迎客松作为国之瑰宝,是当之无愧的。

篇4:迎客松散文

迎客松散文

这几年来,曾游历过不少名山丽水,也见过不少各具情态的古树,却不知为何,我却只钟情于黄山峭壁上的迎客松。

撑起岁月的竹篙,划过年华的长河,时间停靠在三年前的彼岸。

紧张着,期待着,盼望着,人群的声音近了。

春日的阳光下,陡峭的崖壁上,是有谁在肆意微笑?远远望去,那是扎根在岩石缝里的古树,沉默着撑开苍劲的枝干,淡看世间,人流不息。

迎客松,在黄山已矗立了八百年多了罢。与普通的树不同,它粗壮的根深深地扎在岩石缝里,绵延数十步。光滑的树干被岁月的苍穹刻出道道粗糙丑陋的疤痕。平顶的树冠下,断枝截面的年轮密密匝匝。针形的树叶呈墨绿色,深沉而又优雅。它一侧的枝桠向外伸出,整棵树,就如同黄山的主人,热情地伸出手臂,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另一只手则插在口袋中,雍容大度,体态优美。它又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额头上的条条皱纹,见证了一路风雨,多少春夏秋冬的轮回。

轻轻闭上眼眸,阳光暖暖的气息,树叶的清香,还有那崖壁上不知名花儿的芬芳,都在湿润的.空气里酝酿,扑面而来,叫人陶醉其中,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若说春日的迎客松是一位巨人,那么到了冬季,它就成了隽秀飘逸的俊美公子。

雪花飘飞,寒风呼啸,连绵的黄山,成了一副水墨画。当冬日的第一缕暖阳洒向大地,洒向迎客松的时候——

它的针叶越发显得青黑了,伸出的枝桠上,撒了一层薄薄的雪,纯白而又洁净,仿佛是给迎客松镶上了一道银边,在高峻的山峰上,显得尤为亮眼。若此刻恰好吹来一股风,你可以看到,朵朵雪花被风携走,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墨绿肌肤。这墨绿与纯白交相掩映,成为寒冷的冬日里,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你可以想象到,这样一位俊美缥缈的公子,生活在这样一个纯洁美好的冬季。早上,他享受着无比温和的阳光,灿然一笑,染得山水皆成了羞色。傍晚,他静静看着日落西山,打着哈欠,恬静入梦······

数百年的守望,数百年的春花秋月,迎客松,它就这样矗立在黄山之巅,不急不躁,笑迎着自己的如诗年华。

世间纵有百树,吾独爱迎客松。

篇5:黄山迎客松作文

黄山迎客松作文

那次去黄山旅游之后,黄山的很多景色都记在我的脑海中,特别是黄山迎客松。

那天,我随着父亲跋涉在黄山的路上,脚下踩着凹凸不平的泥石板楼梯,脸上拂过带着清新泥土味的微风,听着手中拐杖轻敲楼梯时那厚重的颤声,不时的有几声鸟鸣在耳边徘徊,好自在!

在惬意的环境下,我们边走边欣赏沿路的风景。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在峭壁上迎风飞舞的松树。那是怎样的一道风景啊!一排排松树在大自然斧砍刀削的千仞绝壁上,如一队精神饱满的士兵,昂着高高的头颅,挺着壮实的胸脯,枝枝叶叶间散发着磅礴的生机,挺直的树干中透露出逼人的傲意,俯视着深渊,直刺苍穹!

是怎样的环境才能造就出如此不屈的'灵魂?是冰寒炎热的摧残,是水源的严重缺失,还是生命之土的荒无?试问:没有泥土的依靠,他们是如何在险峻的峭壁上经受住寒风炎日的摧残;没有水分的滋润,他们又是如何向人们展示这磅礴的翠意?我无语以对,只能忍住心中的激动,继续向更高峰攀爬。

“哒,哒……”随着拐杖的敲打声,时间已过了三个小时,我们也渐渐接近了峰顶。然而,在这些荒峰野岭的极顶,依然生长着不屈不饶的松树。有些地方只有两三颗甚至一颗孤松,昂然地刺在石上,散发着夺目的光彩。在蓝宝石天空颜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遒劲、苍郁。

但是,不要以为他们全都非常的漂亮。大多数的松树的枝干被狂风吹析,暴露着断技残干,但另一些枝叶仍很苍郁;有的被酷热与冰寒打败,只剩下赤裸的枯骸,却依旧尊严地挺立在绝壁之上。

看着这些松树,一股尊敬之情从心底油然而生。是什么使得你站立在峰顶上而不摇曳?我对着松树默默地发问,应该是在众多松树的磨难中流传下来的坚强品质吧。

坚信自己一定会像迎客松一样坚强!

篇6:黄山迎客松作文

国庆节放假第二天,我和爸爸妈妈去黄山游玩。黄山真美呀!山很高也很陡,山上随处可见奇形怪状的松树。不过最让我难忘的还是“迎客松”。

爸爸说,“迎客松”是黄山松的代表,在黄山1670米处。高10米左右。它的树枝一侧向外伸展,很像一位好客的主人伸展双臂,热情欢迎八方游客。

同行的导游叔叔介绍,迎客松已有1300多年树龄了。它的生长方式很奇特,都扎根在石缝里,土少石多,以顽强的毅力存活了上千年。我当时很奇怪,就问:“那它们的水分从哪里来呀?”导游叔叔说:“从云里雾里呀,黄山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都是阴雨天。”我又问:“那冬天下大雪会把它压坏吗?”“不会。这里会有工作人员为它清除积雪,这样它才能以这么美好的姿态来迎接游客啊。”听了导游叔叔的话,我放心地笑了。

在“迎客松”前拍照的人络绎不绝。我和爸爸妈妈好不容易见缝插针照了两张合影,留下永久的纪念,真开心呀!

离开“迎客松”的时候,我不停地向它挥手,心里想:再见“迎客松”,好好保护自己呀,有机会我一定再来看你。

篇7:黄山迎客松作文

这天,我们一家三口去爬黄山。我们按原计划顺利的进行外旅游。我们要徒步进山,这样可以看许许多多的风景,还可以体验爬山的乐趣。

我们快到峰顶了。我从低处看,真是别有一番风景,我不知不觉就到了峰顶,从峰顶看又是另一番风景。到达了峰顶我兴奋不已,我看到了我盼望已久的迎客了。迎客松果真名不虚传,这株举世闻名的松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经过无数的风吹雨打,依然纹丝不动,挺拔地屹立在黄山山顶。这株松树有笔直的树干;有翠绿的,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全部集中在两根一高一低的.树枝上。从远处看,松树像个专业的服务员在欢迎游客的到来。从迎客松的树枝上垂直向下看,树枝正好对着上山的石梯,这样一来,就更像服务员在招呼游客了。

黄山不止一处景观,还有犹如飞飘的飞来石;石猴一望无际的云海,观海;李四光发现的冰川遗迹……

黄山的奇观,给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奥秘。黄山真不愧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篇8:黄山迎客松作文

当你游览在青山路绿水之中,当你淋浴在阳光雨露之中,当你散在满天应空下,当你小憩在小草野花之中……我想,没有一个人会不会不为创作出这样的杰作而感到惊叹。

在我的记忆中也浏览过许多地方,有秀丽的烟台山,有蔚蓝的月亮湾,有欢快的游乐场,还有险峻的黄山……但是,那次黄山旅游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黄山的迎客松。

黄山的迎客松背靠巍巍的青山,面对万丈深渊。远远望去像把巨大的翠绿的大伞,头顶上有不同的形状,像一位好客的主人在迎接远方的客人。我看着这么大的迎客松,想象着它的生存的经历。

不知从哪里掉下一颗松果,在峭壁上滚着滚着,它在一个石缝中安了家,它把根扎进石缝的土壤中,尽管这里没有足够的水分,足够的阳光,但它不怕风吹雨打,不怕狂风暴雨,不怕闪电打也不怕寒冷,慢慢地,慢慢地,它生根发芽。在扎根安家。月亮太阳从来都不关爱它,星星。也看不起它,就连那小小的`昆虫也嘲笑它。

但是它从不自卑,依然顽强地生长,过了几天,它竟钻出的外壳,冲出了泥土露出了一栽小松苗,它精神斗数,默默地在悬崖上生长,傲然挺立,它要顽强地生长。结出它第一颗生命之果———松果。顽强的它终于结出属于它自己的第一颗生命之果——。慢慢地第二棵,第三棵,第四棵,它终于受人嘲笑的懦夫一变成为了举世齐名的松果——迎客松。

这棵迎客松,它那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震惊,我对它肃然起敬。

生命生命连一棵不会动不会说话的松树都顽强地活下去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地活下去并活得有意义呢。

千磨力劫坚颈,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可耸立在票纱黄三的迎客松,不仅成为了黄山的一道美丽的风景,海告诉我们百折不挠,做一个坚强的人。”

从这一刻起,我告诉自己一定让自己的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决不辜负那仅有一次的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做一个坚强、百折不挠的人。

篇9:黄山迎客松作文

那次去黄山旅游之后,黄山的很多景色都记在我的脑海中,特别是黄山迎客松。

那天,我随着父亲跋涉在黄山的路上,脚下踩着凹凸不平的泥石板楼梯,脸上拂过带着清新泥土味的微风,听着手中拐杖轻敲楼梯时那厚重的颤声,不时的有几声鸟鸣在耳边徘徊,好自在!

在惬意的环境下,我们边走边欣赏沿路的风景。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在峭壁上迎风飞舞的松树。那是怎样的一道风景啊!一排排松树在大自然斧砍刀削的千仞绝壁上,如一队精神饱满的士兵,昂着高高的头颅,挺着壮实的胸脯,枝枝叶叶间散发着磅礴的生机,挺直的树干中透露出逼人的傲意,俯视着深渊,直刺苍穹!

是怎样的环境才能造就出如此不屈的灵魂?是冰寒炎热的摧残,是水源的严重缺失,还是生命之土的荒无?试问:没有泥土的依靠,他们是如何在险峻的峭壁上经受住寒风炎日的摧残;没有水分的滋润,他们又是如何向人们展示这磅礴的翠意?我无语以对,只能忍住心中的激动,继续向更高峰攀爬。

“哒,哒……”随着拐杖的敲打声,时间已过了三个小时,我们也渐渐接近了峰顶。然而,在这些荒峰野岭的极顶,依然生长着不屈不饶的松树。有些地方只有两三颗甚至一颗孤松,昂然地刺在石上,散发着夺目的光彩。在蓝宝石天空颜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遒劲、苍郁。

但是,不要以为他们全都非常的漂亮。大多数的松树的枝干被狂风吹析,暴露着断技残干,但另一些枝叶仍很苍郁;有的被酷热与冰寒打败,只剩下赤裸的枯骸,却依旧尊严地挺立在绝壁之上。

看着这些松树,一股尊敬之情从心底油然而生。是什么使得你站立在峰顶上而不摇曳?我对着松树默默地发问,应该是在众多松树的磨难中流传下来的坚强品质吧。

坚信自己一定会像迎客松一样坚强!

篇10:迎客松导游词介绍

迎客松屹立在黄山风景区玉屏楼的青狮石旁,海拔1670米处。树高9.91米,胸围2.05米,枝下高2.54米。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地欢迎五湖四海的宾客来黄山游览。游客到此,顿时游兴倍增,纷纷摄影留念,引以为幸。

迎客松作为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友谊的象征,早已蜚声中外。我国国家领导人曾在人民大会堂的巨幅“迎客松”国画前,接见过无数友好使者,同世界各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迎客松作为国之瑰宝,是当之无愧的。

迎客松是黄山松的誉称,系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黄山、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牯牛降自然保护区以及与浙、赣交界山地,海拔600—700米以上地带均有分布。黄山松,其外形与我国华北、西北的油松极为相似,故过去一直被当作油松。1936年我国植物学家们来这里进行实地考察后,经鉴定认为,黄山松针叶短、微细,树脂道的数量、位置与油松截然不同,是一新种定名为黄山松(Pinus hwangshanensis)。1961年著名林学家郑万钧等将黄山松与台湾松合并为一种,改其学名为(Pinus taiwanensis),仍保留“黄山松”这一中名。

篇11:迎客松导游词介绍

游客朋友们,提到黄山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黄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天下。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黄山的奇松。你知道黄山奇松长在哪里吗?迎客松屹立在黄山风景区玉屏楼的青狮石旁,海拔1670米处。树高9.91米,胸围2.05米,枝下高2.54米。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地欢迎五湖四海的宾客来黄山游览。它不管哪一棵都有它独特的天然造型。所以人们给它们起了许多好听的名字,比如说有:“黑虎松”、“卧龙松”、“龙爪松”、“团结松”。多年来游客到此,顿时游兴倍增,纷纷摄影留念,大家也可以多拍照留念哦!

各位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开始出发了。 看,这就是“黄山四绝”中第一绝:奇松。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是。最著名的黄山松有:迎客松、送客松、蒲团松、黑虎松、探海松、卧龙松、团结松、龙爪松、竖琴松、陪客松,这就是黄山的十大名松。迎客松在玉屏楼左侧,倚狮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径0.64米,树龄至少已有820__年,一侧枝桠伸出,如人伸出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雍容大度,姿态优美。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游客们是不是已经很期待了呢?它们正在迎接我们呢,大家小心点走,慢慢感受它们的热情吧!

篇12:迎客松导游词介绍

游客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世界遗产——黄山风景名胜区。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大家叫我x导好了。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闻名中外。今天我就给大家重点介绍黄山的奇松吧。大家请看,黄山的松树能在岩石缝中生存,生命力极强。它们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黑虎松、龙爪松、连理松、迎客松等很多松树都因为它们的形状而得名呢!迎客松是黄山着名的景点之一,外形更是特别: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等会儿我们还可以在那儿尽情拍照,作为纪念。

黄山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悬崖边上有三大名松,即“迎客”、“陪客”、“送客”。其中,迎客松的名声最响亮。一年四季都保持着青葱,苍劲有力。在树干中部,有一根枝干伸出去,好比一个热情好客的主人张开双臂,欢迎宾客的到来。现在,迎客松俨然成为黄山的代表。

就算没有去过黄山的人一定也知道迎客松长什么样子。因为上到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下至寻常老百姓的家里,都会悬挂印有迎客松的字画,象征着和平友好,也表达着主人对来客们的热情欢迎。

迎客松的出名不仅仅是因为其外形,更是因为它所传达的精神。它代表着自强不息、奋发拼搏、百折不挠、团结奉献的精神。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文人志士为它撰写诗篇,如:

七律·黄山迎客松

黄山愚人

奇松矗立玉屏前,四季伴生云雾间。

根下从无一撮土,青狮石上寿千年。

沧桑阅尽国之宝,岁月轮回对御筳。

举臂广迎四海客,和谐包纳五洲贤。

篇13: 黄山迎客松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提到黄山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黄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天下。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黄山的奇松。你知道黄山奇松长在哪里吗?迎客松屹立在黄山风景区玉屏楼的青狮石旁,海拔1670米处。树高9.91米,胸围2.05米,枝下高2.54米。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地欢迎五湖四海的。宾客来黄山游览。它不管哪一棵都有它独特的天然造型。所以人们给它们起了许多好听的名字,比如说有:“黑虎松”、“卧龙松”、“龙爪松”、“团结松”。多年来游客到此,顿时游兴倍增,纷纷摄影留念,大家也可以多拍照留念哦!

篇14: 黄山迎客松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开始出发了。 看,这就是“黄山四绝”中第一绝:奇松。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是。最著名的黄山松有:迎客松、送客松、蒲团松、黑虎松、探海松、卧龙松、团结松、龙爪松、竖琴松、陪客松,这就是黄山的十大名松。迎客松在玉屏楼左侧,倚狮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径0.64米,树龄至少已有8,一侧枝桠伸出,如人伸出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雍容大度,姿态优美。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游客们是不是已经很期待了呢?它们正在迎接我们呢,大家小心点走,慢慢感受它们的热情吧!

篇15:迎客松的作文600字

关于迎客松的作文600字

山里的老雪松,落了颗松子。

松子钻进了土里,石缝里,开始了生命的旅程。它并不顾忌,这儿方圆百里都是悬崖峭壁啊。

它长出一小课苗儿,嫩绿的。石缝里的杂草见了,对冒出来的苗儿说:“哟,以后我们这儿你就数老幺啦!”小苗儿不屑一顾:“我才不是你们这种低贱的杂草呢!”杂草一听,故意打击它:“别耍小孩子气啦,看你那模样,长的`病怏怏的,我都为你到底能活多少天担心咯。”小苗儿才不理它呢。几天后,来了一场夜雨,田里的麦子又高了一截,唯独小苗儿滴水没沾。“嘿,连老天爷嫌弃你哩。”杂草又嘲讽到。

“哼,不管怎么样,让你骂个狗血淋头,我也要做高大的松鼠,因为我有雪松和迎客松两种血统!”小苗不以为然的说。“那老松树能给你点儿什么,我看你做它孙子都不配!”杂草又是一阵冷嘲热讽。小苗儿“哼哼”了一声,不理它。

秋天。

老松树的叶子差不多全掉光了,光秃秃的像一把大扫帚。小苗儿经过土地滋润和坚持不懈,长成了一棵完整的树,但松子一个没结。杂草又来笑它:“看吧,你连个果子都结不出。”“你有资格说我吗?”松树厉声问到。杂草不做声了。只能望着盛气凌人的松树。

冬天来了,杂草冻得缩进了石缝,那松树早已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直入云天。一点不畏惧雪的摧残。几队探险员来到这儿,松树热情地朝他们挥手。“啊!我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雪松!”“那是迎客松!”“世界奇观啊!”探险队员个个惊叹不已。啊,松树终于成功了!它的后代谨记着这一棵松树的格言:努力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篇16:迎客松的回答寓言故事

关于迎客松的回答寓言故事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迎客松在玉屏楼左侧,倚狮石破石而生,树龄已有八百多年。人们都喜欢在迎客松旁边摄影留念。

山鹰在迎客松上空盘旋,感慨地说:“黄山上的松树多得数也数不清,他们形态各异,各具特色,人们为什么对你情有独钟?是因为你有八百多年的树龄,还是因为你雍容大度、姿态优美?”

迎客松微微一笑,对山鹰说:“八百年以上树龄的松树还有许多,雍容大度、姿态优美的.松树也有不少呢!”

山鹰疑惑不解地说:“那么,人们为什么特别喜欢你, 见到你就像见到久别的亲人一样欣喜若狂?”

迎客松在微风中晃动着向一侧伸展的枝丫,说:“不论春夏秋冬,不管刮风下雨,我总是伸出自己的臂膀,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每一位客人。不管客人来自何方,不分尊卑,我都一样热烈欢迎,让大家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山鹰恍然大悟,说:“哦,我明白了,你之所以格外惹人喜爱,是因为你长年累月始终热情地伸展着自己的手臂。无论男女老少,他们都为你满腔的热情和彬彬有礼的举止所感动。”

彬彬有礼是高贵品格中最美丽的花朵。

篇17:安徽迎客松导游词介绍

迎客松在玉屏楼左侧、文殊洞之上,倚青狮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径0.64米,地径75厘米,枝下高2.5米,树龄至少已有8,黄山“四绝”之一。其一侧枝桠伸出,如人伸出一支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另一只手优雅地斜插在裤兜里,雍容大度,姿态优美。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

迎客松的知名度可谓高矣。上至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下至车站码头,随处都会发现它的身影,就连宾馆的屏风,庭院的影壁,也有迎客松的雅姿。登堂入室的迎客松,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象征。

迎客松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黄山游览。此松是黄山松的代表,国之瑰宝。

松树可以生长在各种不同的土壤上。因针叶灰分含量低,能忍耐贫瘠土壤,但以种在疏松肥沃土壤上的生产力高。湿润地区的松树大多适宜酸性土壤。而有些松树,如白皮松和油松,则能适应含钙量多和pH高的土壤。松树根系有菌根菌共生。主要为外生菌根的菌丝体形成鞘,包围着短的侧根,有利于根系对水分和养料的吸收。因而诱发菌根发育对有些松树造林的成败至关重要。大多数松树不能生长在盐渍土上,因而不能靠近海滨生长。但是有些松树如由日本引种到中国的黑松,具有较强的抗盐能力。

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陈列的巨幅铁画《迎客松》就是根据它的形象制作的。

篇18:安徽迎客松导游词介绍

黄山松的生长方式很奇特,它们都扎根在岩石缝里,没有泥土,枝丫都向一侧伸展。不错,漫山遍野的黄山松就是生长在这样的一种环境。它们的根大半长在空中,像须蔓一般随风摇曳着,为的是能够更好的迎接雨露,拥抱阳光。这里山峰陡峭,土少石多,无法留住很多水分。但它们却都能长得那么苍翠挺拔、隽秀飘逸!那么,是谁在滋养着这些无本之木?是云?是雾?

还是黄山独有的自然环境?为了生存,黄山松别无选择。它以惊人的坚韧、刚强突破了生命的底线,创造了奇迹。生命能够承受的底限到底是多少?也许十分,也许百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即便是自诩为世上最高级的动物的人类,也无法具体地回答这个问题。而黄山松却以它的隽秀飘逸告诉世人:生命的承受力是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属于黄山的标志性景观。

这棵闻名中外的名松通过了古树专家的“体检”,生长状况良好。

中国著名古树专家丛生教授专门来到黄山风景区,对迎客松等重点名松的生长状况进行了检查。丛生教授在对迎客松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后认为,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迎客松生长旺盛,状况良好,树干牢固度进一步增强,树体生长已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尤其是2至3年生的松针宿存率已高达40%,松针年生长量平均在2公分以上。

黄山早就对迎客松实行了“特级护理”,管理人员说,“迎客松是稀世珍宝,照看它要像带小孩一样精心,哪怕是一根枝条和一根松针都不能疏忽”。在迎客松边上一间不到6平方米的小屋里,常年居住着专职护理员,使它成为全国唯一的配有“警卫”的树木。护理员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观察迎客松的树干、树皮和松针的变化以及病虫害和天气变化情况,并做好详细的日记。一有异常情况立即汇报,并配合技术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此外,管理员还要给迎客松浇水、培土、施肥;整个白天都站在迎客松的保护栅栏外看护,规劝游客不要吸烟、不要接近迎客松。据了解,黄山现有古树名木800余株。其中,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有103株,隶属17个科、计31种。对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54棵名松古树,配有专人负责看护。

黄山松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据《徽州府志》记载,徽墨的宗师奚廷硅曾用黄山松松烟为原料,制做出“丰肌腻理、光辉如漆”,经久不褪,香味浓郁的佳墨。因此,深得南唐后主李煜的厚爱,并赐给“国姓”,奚廷硅改称李廷硅。黄山松的材质较马尾松为优,可供建筑、桥梁、家具及木纤维工业的原料,并可采割松脂。

篇19:安徽迎客松导游词介绍

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到著名的黄山景区来旅游观光。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属中国南岭山脉的一部分。黄山山系中段是黄山的精华部分,就是我们要游览的黄山风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千米,位于黄山市境内。黄山在唐以前叫黟山,黟是黑的样子,因为山上多是青黑青黑的岩石,古人就给它起了这个名字。传说中华民族的先祖轩辕黄帝在完成中原统一大业、开创中华文明之后,来到这里采药炼丹,在温泉里洗澡,因而得道成仙。唐朝著名皇帝唐明皇李隆基很相信这个说法,就在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下了一道诏书,将黟山改名黄山。意思是,这座山是黄帝的山。从那以后,黄山这个名字就一直到沿用到现在。1990年,黄山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0_年,被评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各位游客朋友,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年代中,大自然的无穷神力塑造了黄山那绝美的风采和种.种奇特的景观,令人倾倒,令人心醉。黄山的美,首先就美在它的奇峰。这里奇峰竞秀,峰峰称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韵。黄山奇峰到底有多少,还没有一个确切数字。历史上先后命名的有36大峰、36小峰,近年又有10座名峰入选《黄山志:K这80多座山峰中绝大多数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其中莲花峰最高1864米,光明顶次之1841米,天都峰排行老三1829.5米。这三大峰与风姿独秀的始信峰1683米并称为黄山“四大奇峰”。各位若能登上其中之一,也算不虚此行了。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知道,黄山最著名的景观,当推“黄山四绝”,它们分别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松奇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奇在它无比顽强的生命力,你见了不能不称奇。一般说,凡有土的地方就能出草木和庄稼,而黄山松则是从坚硬的花岗岩石缝里长出来的。黄山到处都生长着松树,它们长在峰顶,长在悬崖峭壁,长在深壑幽谷,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千百年来,它们就是这样从岩石迸裂出来,根儿深深扎进岩石缝里,不怕贫瘠干旱,不怕风雷雨雪,潇潇洒洒,铁骨铮铮。你能说不奇吗?其次是,黄山松还奇在那特有的天然造型,它的针叶短粗稠密,叶色浓绿,枝干曲生,树冠扁平,显出一种朴实、稳健、雄浑的气势,而每一处松树,每一株松树,在长相、姿容、气韵上,又各各不同,都有一种奇特的美。人们根据它们的不同的形态和神韵,分别给它们起了贴切自然而又典雅有趣的名字,如迎客松、黑虎松、卧龙松、龙爪松、探海松、团结松,等等,它们是黄山奇松的代表。

各位游客朋友,怪石是黄山胜景的第二绝。各位请看,在黄山到处都有奇形怪状的岩石,它们的模样儿千差万别,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都活灵活现,生动有趣。在121处名石中,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有“飞来石”“仙人下棋”“喜鹊登梅”“猴子观海”“仙人晒靴”“蓬莱三岛”“金鸡叫天门”等。这些怪石有的是庞然大物,有的则奇巧玲瑰;有的独立成景,有的是几个组合或同奇松巧妙结合成景。还有些怪石因为观赏位置和角度变,模样儿也就发生了变化,成了一石二景,如“金鸡叫天门”又叫“五老上天都”,“喜鹤登梅”又叫“仙人指路”就是移步换景的缘故。

各位游客朋友,说完怪石,我们再来说说黄山的第三绝:云海。虽然在中国其他名山也能看到云海,但没有一个能比得上黄山云海那样壮观和变幻无穷的。大概就是这个缘故,黄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黄海”。这可不是妄称,是有历史为证的。明朝有位著名的史志学家叫潘之恒,在黄山住了几十年,写了一部60卷的大部头书——黄山山志,书名就叫《黄海》。黄山的一些景区、宾馆和众多景观的命名,都同这个特殊的“海”有关联,有些景观若在云海中观赏,就会显得更加真切,韵味也更足了。这些也都证明,“黄海”这个名字是名副其实的。

各位游客朋友,最后再来说说黄山的第四绝:温泉。我们经常游览的温泉是前山的黄山宾馆温泉,古时候又叫汤泉,从紫石峰涌出。用它命名的温泉景区,是进入黄山南大门后最先到达的景区。温泉水量充足,水温常年保持在42T左右,水质良好,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有一定的治疗价值,对皮肤病、风湿病和消化系统的疾病,确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只能浴,不能饮;过去说它可以饮用,是不科学的。其实,黄山温泉不止一处。在黄山北坡叠嶂峰下,还有一个温泉,叫松谷庵,古称锡泉。它与山南的宾馆温泉水平距离7.5千米,标高也近,南北对称,遥相呼应,这也够奇的了。

导游词范文介绍

篇20:描写迎客松的诗句

描写迎客松的诗句

1、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

2、此松天格高,耸异千万重。抓拏巨灵手,擘裂少室峰。

3、郁郁高岩表,森森幽涧陲。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

4、地耸苍龙势抱云,天教青共众材分。孤标百尺雪中见,长啸一声风里闻。

5、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

6、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7、两廊诸岳色,九里乱松声。

8、翠盖烟笼密,花幢雪压低。与僧清影坐,借鹤稳枝栖。

9、名华非典实,翦弃徒纤茸。刻削大雅文,所以不敢慵。

10、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

11、却惹空山旧烧烟。枝压细风过枕上,影笼残月到窗前。

12、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13、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

14、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15、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16、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17、有风传雅韵,无雪试幽姿。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

18、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19、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20、一阵雨声归岳峤,两条寒色下潇湘。客吟晚景停孤棹,僧踏清阴彻上方。

21、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

2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3、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

24、震泽平芜岸,松江落叶波。在官常梦想,为客始经过。

25、不如酸涩棠梨树,却占高城独放花。

26、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27、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28、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

29、客吟晚景停孤棹,僧踏清阴彻上方。

30、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篇21:迎客松的养殖方法

松树的养殖技巧

种植育苗地选择

育苗地应选择土壤疏松、土层深厚的沙壤土,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的地块为好。白皮松根系具有菌根菌共生,菌根菌对促进苗木生长具有良好作用,即可以促进苗木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提高苗木的抗旱、抗病能力。因此,白皮松育苗地宜连作。

种子沙藏及催芽

采用冬季室内层积沙藏及催芽。沙藏催芽应在土壤上冻前进行。选择干净且门窗完好的房屋进行全面消毒,把已消毒且湿度为60%左右的纯沙堆放室内,用纯布袋将种子与沙按1:3的比例装好,使沙和种子体积占布袋总体积的30%~40%,然后将布袋平摊层埋沙中,沙堆上覆草帘,注意通风保湿防冻。翌年当种子有40%~50%裂口时即可播种。

育苗方式采用容器育苗或高低床育苗。苗床育苗采用条播,每亩播种量40~50公斤,播后覆盖塑料薄膜或稻草,覆盖的稻草应用1%浓度的福尔马林或多菌灵溶液消毒。

苗期管理

播后25天~30天幼苗带壳出土,约15天壳自行脱落,此期要防止鸟兽破坏。种壳脱落后应加强立枯病的预防,每周用多菌灵、硫酸亚铁2次~3次交替喷洒幼苗。用硫酸亚铁的浓度为0.3%~0.5%水溶液,前面一人喷药,后面一人紧跟喷水冲洗,否则容易发生药害。幼苗生长过程中要适时适量浇水,注意松土除草。

白皮松幼苗生长缓慢,第一年苗高仅4厘米~5厘米,第二年10厘米左右,4年~5年生苗高30厘米~40厘米,生苗高1米左右。苗木在培养过程中要经过2次~3次移植才能培育成大苗。通常1年~2年生苗进行第一次移植,再培育1年~2年上山造林。5年生苗进行第二次移植,8年~10年生苗进行第三次移植。经过第三次移植后,就可以应用于园林绿化。

松树的生态习性

气候条件

由于原产地地理分布的差异,在原产中国的松树中,樟子松、新疆五针松、偃松最耐寒,对热量要求最低。红松对热量要求也较低。赤松、油松、白皮松、华山松、高山松、黄山松、巴山松为暖温带和亚热带高海拔地区树种,对热量要求中等。马尾松、云南松、乔松和思茅松分布于更靠南的地区,要求较高的热量。南亚松是热带松树,对热量的要求最高。对湿润条件的要求,五针松一般高于二针松,但也因种而异。例如同为五针松的红松和华山松,前者比后者要求更湿润的条件;同为二针松的赤松和马尾松对湿润状况的要求高于油松和云南松。这与地理分布上随经度而发生的替代现象有关。

土壤要求

松树可以生长在各种不同的土壤上。因针叶灰分含量低,能忍耐贫瘠土壤,但以种在疏松肥沃土壤上的生产力高。湿润地区的松树大多适宜酸性土壤。而有些松树,如白皮松和油松,则能适应含钙量多和pH高的土壤。松树根系有菌根菌共生。主要为外生菌根的菌丝体形成鞘,包围着短的侧根,有利于根系对水分和养料的吸收。因而诱发菌根发育对有些松树造林的成败至关重要。大多数松树不能生长在盐渍土上,因而不能靠近海滨生长。但是有些松树如由日本引种到中国的黑松,具有较强的抗盐能力。

耐阴性

大多数松树尤其是二针松是喜光树种,耐阴性弱。其外形表现是树冠稀疏,自然整枝高;生理上表现为补偿点低;在成林特性上多为先锋树种。当原始林遭到破坏或火灾后,它们很易发展起来而占据裸露空间。如中国南部地区常绿阔叶林破坏后,很易由马尾松或云南松代替。但这些松林并不稳定的,当它们形成适当的森林环境后,又为一些比较耐阴的基本成林树种出现的主要是山杨和桦树等阔叶树,而后才出现红松,并由于红松具有耐阴和长寿的特点,最后又恢复它的优势地位。除了红松与山杨、桦树的互相更替外,还有蒙古栎(柞树)与红松互相更替的现象。

抗旱性

松树具有旱生结构:叶狭窄,角质层发达,表面积与容积之比小,气孔下陷,厚壁组织充分发育。在生理上,它们和中生的阔叶树种相比,更能忍耐缺水而不受伤害。在生态上,松树是旱生植物。在不同气候区分布的各种松树多半都能生长在多石的、土层浅薄的干旱生境。一般来说,二针松抗旱性比五针松强。过多的土壤水分对松树生长不利。

松树的养护管理

(1)浇水:罗汉松耐阴湿,生长期要经常浇水,但不宜渍水。夏季要常喷叶面水,使叶色鲜绿,生长良好。

(2)施肥:成型的盆景不宜多施肥,春季适当施1~2次稀薄饼肥水,秋季停止施肥,以免萌发秋芽,对越冬不利。

(3)修剪:罗汉松可常年进行修剪,主要剪去徒长枝、病枯枝,以保持优美树形。开花时最好及时将花蕾摘去,以免结果消耗养分,影响生长势。

(4)翻盆:可2~3年翻盆一次,以春季3~4月进行为好。翻盆时换去1/2旧土,并结合剪去枯根,将须根舒展开,如植株增大可换以较大盆钵。此外,还可结合翻盆,逐步提根,附以山石,塑造提根式或附石式盆景。

(5)病虫害防治:常见病害有煤污病、叶斑病,可用0.5%~1%波尔多液,在梅雨季节前一个月,每10天喷药l次,连续3次,即可起到防治效果。主要虫害有大蓑蛾、红蜡介壳虫、红蜘蛛等,可用敌敌畏1200~1500倍液喷杀之,也可用40%乐果1500倍液喷杀。

篇22: 黄山迎客松的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黄山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xxx。

迎客松屹立在黄山风景区玉屏楼的青狮石旁,海拔1670米处。树高9.91米,胸围2.05米,枝下高2.54米。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地欢迎五湖四海的宾客来黄山游览。游客到此,顿时游兴倍增,纷纷摄影留念,引以为幸。

迎客松作为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友谊的象征,早已蜚声中外。我国国家领导人曾在人民大会堂的巨幅“迎客松”国画前,接见过无数友好使者,同世界各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迎客松作为国之瑰宝,是当之无愧的。

迎客松是黄山松的誉称,系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黄山、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牯牛降自然保护区以及与浙、赣交界山地,海拔600―700米以上地带均有分布。

黄山松,其外形与我国华北、西北的油松极为相似,故过去一直被当作油松。1936年我国植物学家们来这里进行实地考察后,经鉴定认为,黄山松针叶短、微细,树脂道的数量、位置与油松截然不同,是一新种,定名为黄山松。1961年著名林学家郑万钧等将黄山松与台湾松合并为一种,仍保留“黄山松”这一中名。

篇23: 黄山迎客松的导游词

迎客松,是黄山标志性的景点。迎客松,位于黄山玉屏楼旁,至今已有八个世纪的历史。

黄山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悬崖边上有三大名松,即“迎客”、“陪客”、“送客”。其中,迎客松的名声最响亮。一年四季都保持着青葱,苍劲有力。在树干中部,有一根枝干伸出去,好比一个热情好客的主人张开双臂,欢迎宾客的到来。现在,迎客松俨然成为黄山的代表。

就算没有去过黄山的人一定也知道迎客松长什么样子。因为上到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下至寻常老百姓的家里,都会悬挂印有迎客松的字画,象征着和平友好,也表达着主人对来客们的热情欢迎。

据小编了解,黄山迎客松是全国唯一有专门警卫看守的树木。迎客松的护理员每天要留心树木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它们的变化,并且给予相应的措施。白天的时候,护理员们还要站在迎客松的保护栏外面,提醒着游人们注意保护树木,在林区内不要吸烟。

迎客松的出名不仅仅是因为其外形,更是因为它所传达的精神。它代表着自强不息、奋发拼搏、百折不挠、团结奉献的精神。

篇24: 黄山迎客松的导游词

游客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世界遗产――黄山风景名胜区。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大家叫我x导好了。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闻名中外。今天我就给大家重点介绍黄山的奇松吧。大家请看,黄山的松树能在岩石缝中生存,生命力极强。

它们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黑虎松、龙爪松、连理松、迎客松等很多松树都因为它们的形状而得名呢!迎客松是黄山著名的景点之一,外形更是特别: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等会儿我们还可以在那儿尽情拍照,作为纪念。

黄山的奇观说也说不完,看也看不够。现在,请大家尽情去欣赏黄山的美景吧!请大家在游玩的时候不要乱扔果皮和和食品包装袋,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祝大家玩得愉快!

篇25:盆栽迎客松养殖方法是什么

松有多种,迎客松属于其中之一。迎客松的长势较奇特,迎客松对生长在各种不同的土壤上,因真叶灰分含量相对较低,种植在疏松的肥沃的土壤上的生产力较高。迎客松的根系有菌根菌共生,主要为外生菌根的菌丝体形成鞘,更有利于根系对水分和养料的吸收。一般大多数松树不能够生长在盐渍土上,而有些松树的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盐能力。

盆栽迎客松的管理

迎客松在生长期间,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同时,管理员应及时对迎客松进行浇水、施肥、培土。据了解,黄山现有古树名木800余株。其中,树龄在1以上的有103株,隶属17个科、计31种。

篇26:盆栽迎客松养殖方法是什么

迎客松在冬季应每隔五天左右浇一次水,可以不用施肥,以免冻伤可以放置于室内进行养护;其他季节应在迎客松的盆土稍见干燥即可进行浇水,每月进行一次施肥;同时,对其叶面进行喷水雾,应将其放置在室外进行养护,有很好的通风效果,更有利于迎客松的生长,而且可以得到光合作用。注意:不可在阳光下暴晒。

盆栽对土壤的要求

松树可以生长在各种不同的土壤上。因针叶灰分含量低,能忍耐贫瘠土壤,但以种在疏松肥沃土壤上的生产力高。湿润地区的松树大多适宜酸性土壤。而有些松树,如白皮松和油松,则能适应含钙量多和pH高的土壤。松树根系有菌根菌共生。主要为外生菌根的菌丝体形成鞘,包围着短的侧根,有利于根系对水分和养料的吸收。因而诱发菌根发育对有些松树造林的成败至关重要。大多数松树不能生长在盐渍土上,因而不能靠近海滨生长。但是有些松树如由日本引种到中国的黑松,具有较强的抗盐能力。

篇27:盆栽迎客松养殖方法是什么

1、盆景是浓缩石木为盈尺的一种活生生观赏品。为了便于植物生长,平时应放在半阴阳、向南通风而又方便观赏的地方。夏季气温高,不宜久晒。

2、盆景土壤少,蒸发快,浇水比花盆养花要频繁。但也不能积水,积水会引起徒长,整个盆景枝条杂乱无章,影响欣赏。控水可使叶小枝短。

3、成品盆景已经蟠扎成型,我们平常养护很少需要再大的变动,只是对那些徒长枝、病弱枝经常修剪,保持大的型态不变就好。如果是松柏类的盆景修剪,建议不用剪刀用手指掐断即可,剪刀留在枝头上有锈斑,看着火气也重,影响美观。

4、松柏类的植株不要放在卧室。

【迎客松作文】相关文章:

1.迎客松的回答寓言故事

2.**作文

3.作文

4.夏日-作文

5.责任 作文

6.朋友 作文

7.自习课**作文

8.大象作文

9.水仙花 作文

10.诗二首作文

下载word文档
《迎客松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