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 > 作文大全>作文技巧

作文技巧

2023-01-12 07:54:1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我想打boss”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作文技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作文技巧,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作文技巧

篇1:作文技巧优选

作文技巧优选

1、练好状物基本功,作文才能有进步。

2、主要事情要突出,围绕中心写事例。

3、开头结尾概括写,事迹过程要具体。

4、前设伏笔后照应,结构严谨不松懈。

5、其实,这是阅读理解最有技巧的地方。基本上每个题目都会固定的回答格式。主要说明这个词在这一句中或这一段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很关键,不能随意更换。

6、也就是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感觉。

7、分析内容,总结人物特点。

8、答题时看准题目

9、技巧四:开头结尾要简练,最好首尾两行半除了忌八九行的行文外,“大头作文”也不行。

10、写游记,忆游踪,游览历程要写清。

11、任何问题都要以文章的中心思想为基础,不要偏离了主题。

12、熟悉新颖有意义,选材时候要记牢。

13、作文四步曲

14、抓住形状和特点,按照顺序写出来。

15、扩展资料

16、技巧五:动笔之前要拟题,漂亮标题如美女考试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来拟定题目,题目不宜太长和太短。

17、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如与别人交谈的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例如:他诚恳地说:“对不起,老师,我错了。”

18、作文,是一个词语,意思有两种,其一是撰写文章,其二是指学生的写作练习。有这么一个公式:作文=1/2语文。这个公式充分验证了当前教育界流行的一句话——得作文者得天下。

20、安排材料列提纲,全盘考虑需慎重。

21、抓关键字、词、句,体会文章中心思想。

22、常写勤练不停笔,作文定会写成功。

23、认真阅读文章

24、现在学生写不好作文,根源应该不在技巧或套路,或许在内容空洞、缺乏独立思考。之前因为写作问题将孩子送去家对面读卓越大语文,老师告诉想提高写作能力,重点在于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并且表达出来。强调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通过思维训练帮助孩子提升写作水平,也许会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心理感受,进行独立思考后写出来。现在每期之初老师应该会给孩子多个选题,在期末结束前提交作文或研究报告,这种方式或许挺不错的,至少孩子写作愿意思考,也有所进步。

25、用字用句须认真,中心思想贯全文。

26、围绕中心来剪裁,详略应有巧安排。

27、积累“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最好的方法是坚持写观察日记。同学们写日记的通病是记流水帐,自己觉得没意思,也就懒得写了。建议你们照老舍先生教的方法写:“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下来……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能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

28、写动物或植物

29、作文来源于生活,材料要靠观察获。

30、写作文,写什么?先把材料来定下。

31、神态描写:与外貌描写是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他皱着眉毛,一种厌恶的神情。神态描写也叫表情描写。

32、注意回答格式

33、围绕中心选材料,典型生动又新颖。

34、技巧九:适当克隆和“抄袭”,考前备料攒信息考试前,同学们已翻阅了大量的范文,积累了一些考试作文的结构法、素材。

35、要写物,看清楚,形态特点和用途。

36、主题鲜明有意义,使人读后印象深。

37、写得到底怎么样,文章完了要检查。

38、用词准确句通顺,标点符号正确用。

40、常练笔。经常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

41、中心思想是灵魂,一文只有一中心。

42、表达感情要自然,融入情思感肺腑。

44、写作文最主要的就是审题立意得当、不能跑题,其次要组织好文章结构框架,第三是选材恰当,最后是多修改、勤练笔、多背诵。写作文要善于观察、注重思维训练、多积累、多练笔、写出来的东西反复推敲。

45、技巧八:想好主题和文体,非驴非马不可取写作文,要么是记叙文,要么是议论文。

47、紧紧抓住文章的主旨

48、所见所闻和所感,都是作文好材料。

49、直接间接要记住,定点动点灵活用。

50、技巧十:篇幅争取要写满,多写一点是一点一般来说,中考高分作文要求都在680—720字之间。

51、找好中心巧构思,表达方式细策划。

52、作文之前要审题,明确要求再动笔。

53、中心思想歌

54、细致观察是前提,写得活泼又生动。

55、肖像描写(外貌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例如:她有着乌黑的头发,粉红色的外套称托出她那水灵灵的脸蛋。

56、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例如:他心想,如果我有了理想,那就可以为此奋斗了!

59、学写文章忌笼统,细节具体才生动。

60、在做阅读之前将思绪放平,仔细的阅读这篇文章,尽可能的去了解文中的意思,慢慢摸清文章的主旨。因为文中极有可能出现后面题目的答案,我们要做的就是细心,一字一句的研读,将文中关键的语句记下来,方面之后我们在回来寻找。

61、抒发感情要真实,文章画龙又点睛。

62、技巧二: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八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规定五到七断为宜。

63、神态描写:与外貌描写是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他皱着眉毛,一种厌恶的神情。三个步骤:

64、单一比较有技巧,动用视听嗅触觉。

65、段不离文。段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对语段的阅读理解不能离开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离文章的中心。否则,对语段内容或作用的'理解就会发生偏差。

66、开头结尾下工夫,突出中心要具体。

68、字不离词。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相当普遍。在理解词语中某个字的意思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到这个词语中去考察,即字不离词,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这个字的意思。

69、多阅读。广泛阅读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前提条件。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多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70、总体、细节不能忘,还有触发和自觉。

71、一言一语要准确,作文一定有进步。

72、作文阅读理解的技巧:

73、学会点题中心明,题目内容有联系。

74、多看多听多思考,坚持练笔准提高。

75、写好两个人

76、作文时,要记清,中心思想先确定。

77、:写好作文还是要从平时着手

78、句不离段。也就是说,对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离开具体的语段,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果离开具体的语段,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许多句子只能狭隘的理解甚至于不知所云。只有结合具体的语段和语言环境,才会知道这句话在全文中占着什么样的位置。

79、技巧六:作文首尾要打眼,丰富多彩出亮点。也可以是一个超常的搭配。总之,要能使评卷老师精神为之一震。

80、定好材料别动笔,再要问个为什么。

82、语言生动又活泼,选词用语下工夫。

83、技巧七:动笔之前不要慌,想了题目列提纲在具体操作的时候,要给自己充足的构思时间5-8分钟,不要急于动笔。

84、:在有东西可写的基础上运用五感法

85、:行文逻辑是重点

86、在回答阅读理解的题目是一定不要跑题,在这个位置,出题的老师很容易玩文字游戏。所以要认真阅读题目,不要把中心思想写成某一个词语的意思。还有一点重要的就是不要过分解读题目。一般小学的阅读理解不会问很深入的问题,有些同学可能读的课外读物很多,会有一些其他的解读。尽量不要把这些角度带到回答中,只要去回答题目表明的意思就好。

87、景物描写要具体,动态静态表分明。

88、词不离句。在综合阅读题中,常常要求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至于某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更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而不能离开句子作单独解释。

90、动作描写(行动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例如:他迈着步子,踏步向前进。

91、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

92、作文材料不难找,留心观察最重要,

93、人物语言细致写,要从双方来落笔。

94、开头别致又扣题,结尾言尽意无穷。

95、多问几个怎么样,故事情节写详细。

96、作文是考试中的得分大户,也是失分大户,很多同学拿起笔来不知道写什么。其实平时可以从细节处开始练习,注意多观察周围的现象,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感想,哪怕只是只言片语。练习作文的过程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先是一两百字的小片段,然后三四百字,最后是八九百字的完整作文。经过有意识的训练,最后拿到题目后就能够快速下笔,能够有话可说,有文可作。

97、技巧一: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切忌字迹潦草。

98、观察有序条理明,拟定提纲再写出。

101、技巧三:字体大小也关键,千万不要写出边框线考试作文的卷子上,都是用黑颜色印刷的方格。同学们必须使用规定的考试黑色中性笔做文字题及写作文。

102、作文之前要审题,两人之间写联系。

103、作文阅读理解的方法:

104、条理清楚不错乱,详略恰当段分明。

105、一篇文章的结构是最重要的,在审题之后就要列提纲,按提纲来写不容易偏题,结构也不容易散架。

106、写好之后读几遍,一字一句抄写清。

107、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性格、道德品质及思想感情,人物描写使人物特点更突出。

108、写动物,写植物,细致观察看清楚。

109、在各级语文考试中,作文分数在语文卷面分中所占比重最高,而且所占分数比重还在逐渐加大。作文能力综合了语文学科的各项能力。它不仅是学生语文素质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思维和语言的功能讲,它也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能力。

篇2:材料作文审题技巧

基础讲解

知识储备

依据所提供的材料,例如:一段文字、一幅图表、一组素材等,按要求写作,叫材料作文,是一种很传统、在平时的写作学习中经常用到的常规训练模式,应储备下列知识:

1.材料作文的特点。

2.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

3.材料作文的基本写法。

4.材料作文的材料类型。

5.材料作文的分类。

关键提示

审题是材料作文的难点,写材料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读懂材料。

2.看清要求。

3.选好角度。

4.精心布局。

5.注意语体

1-1 材料作文由命题人提供(或指定)语言材料,并附注了相关的要求。考生须经阅读、分析、提炼、联想,并根据材料的内容和提示、要求去立意表达,完成写作任务。写材料作文一般有五方面的技巧:(1)初步审题,整体把握,明确要求。(2)吃透材料,确定话题,选定中心。(3)优选体裁,组织素材,新颖拟题。(4)精心构思,组织语言,从容行文。(5)通览全文,润色语句,修整文面。

1-2 材料作文由作文材料和题目两部分组成,材料对作文内容的限制远甚于话题作文,如是记叙文,须根据材料提供的情景写人记事,扩写、续写也都须以材料为本;如是议论文,须选择材料所包含的角度提炼观点,发表看法,材料提供的写作角度又远小于话题作文;而话题作文所附的材料,在于引出作文的话题,材料只起提示话题内容的作用。

1-3 材料作文主要有以下若干种:

(1)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

(2)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3)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

(4)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

(5)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

(6)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

(7)揭露社会生活中某一丑陋现象的一幅或几幅组合而成的漫画……

1-4 写材料作文时,一定不要急于求成,要根据材料的内容核对作文的要求来做材料作文。认真阅读和研究所提供的材料,这是写好材料作文的第一步,也可以说是关键的一步。在把握材料的基础上,应该把材料深加工,提炼出作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在确定了作文的主题后,也不能马上动笔写作文,还要确定作文的题目。

1-5 写材料作文要注意三个方面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一方面是不能全部照抄所提供的材料,要把提供的材料变成作文的题材,同时,还要有合理的想象;另一方面,要注意不要脱离材料,作文时,容易按自己的主观想象作文,不使用提供的材料,就会造成写出的作文不符合要求;第三方面,应该注意要敢于创新,既不要被材料所束缚,又要有所突破。

篇3:材料作文审题技巧

材料作文审题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要弄清题意,二是要明确要求,如例2。可采用下列步骤:(1)读懂材料: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的不同意蕴,找出你感受最深的细节,抓住材料的中心。(2)看清要求:要同读材料一样,逐字逐条细细品味,把握其精神实质并据此作文。(3)选好角度:①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擅长写的文体)和对材料的理解程度,选择自己最易写的、最好把握的角度人手。②要注意求异创新。应从那些不被人重视,又有价值的方面进行突破,写别人没写出来的旨趣,给人耳目一新之感。(4)精心布局:材料相同,所拟的题目也大体相似,有的题目已拟好,要“新”就得靠“新”的思路、“新”的结构,根据所定的文体,可按下列方法安排作文的结构:若写成记叙文,可采用“纵式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横式结构”(即从不同方面选择不同材料,分别叙述,材料之间是并列关系。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若写成议论文,可按“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的模式,或稍作调整去写作。若写成说明文,可采用“特征式结构”(即是什么、怎么样、对象特征)和“顺序式特征”(空间方位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前者多用于写实体事物说明文,后者多用于写事理性说明文。(5)注意语体:相同的材料可以写出不同体裁的文章。在表达时,一定要根据所写的文体运用得体的语言加以表达,力求明晰畅达,自然得体。

2-2 看图作文写作程序

看图作文是一种变“图”为文的作文方式,主要训练和考查学生的观察思考力、想象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其写作程序是:(1)读题目:了解题目要求,明确所规定的体裁。(2)析图:要根据确定的写作文体来看图、读图。若写说明文,就要看图的结构,诸如画面的主体、背景、细节、层次以及文字、对话等。若属记叙文,要着重观察每一幅图或多幅图之间的关系,全面了解图中的“情节”。若写成议论文,就要着力探求画面的深层含意,依“图”论理,并联系实际,引申联想,立意构思。还可以从如下角度“析图”:A.看“情节发展”——组合图;B.看“事物的.变化”——立体图;C.看“人物的对比”——人物图;D.看“背景映衬”——讽喻图;E.看“比喻手法”——讽喻图。借助类比联想、喻意探求、比较综合,分析图文的整体意念。(3)立意、构思、表达,要依体

而定。要灵活处理,依据确定的文体,拟好提纲,按照提纲作文,并注意修改。

2-3 材料作文注意事项

(1)不要忽视题目限定的条件。如例1,如果不按要求,照抄材料原文,没有写出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就难写出有创意的作文。(2)不能抛弃所给的材料,任意发挥,更不能与材料的旨意相悖。(3)所供图表和材料是作文的基础,把握其中所含的信息,立意表达要切合图文(材料)。

3 利用材料作文形式写作文,简单地说,它有利于培养分析问题能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唤起考生的写作欲望。同时,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提示

1.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写好命题作文的关键是审清题目,尤其是要练好点睛审题法,也就是找题眼的方法。题眼有时是一个虚词,有时是一个实词,对于独词的作文题,一定要抓住它的象征义或比喻义。作文水平的提高功在平时,在日常的学习中,要养成勤观察、勤积累、勤动脑、勤动笔的习惯,有了好的素材,立刻记下来,有了新的感触,立即写下来,使写作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2.要善于借鉴教材中的写法。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专家精选的经典之作,在学习中,要认真体味,要借鉴、模仿,学习切合自己写作实际的手法和写作技巧。3.要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激发自己的写作兴趣。

4.无论作文题目的长短、深浅、熟悉或陌生、抽象或具体与否,所命的作文题目,具有展现自我、展示个性、关注生活、关注热点的倾向,且题目和要求具有互补性、暗示性、标志性的特点。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思路,作文要有新意,要展示其真知灼见、真情实感,有“领异标新二月花”之妙。

5.命题作文是我们熟悉的一种作文形式,大概有这几种方式:一是直接命题,二是结合阅读材料命题,三是进行有关内容和写法方面的提示后再命题。这后一种方式,与话题作文有些相似,只不过话题作文需要自己拟题,而命题作文有现成的题目罢了。虽说半命题作文这一形式比起全命题来,给考生以更宽广的思维与写作空间,学生有话可说,而且也易写出特色文、个性文,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它的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半命题作文命题范围的宽泛性,给“背作文”“套作文”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提供写作材料或话题,有所限制又限而不死的命题形式将会是各地今后命题的总的方向。另外,在提供材料并有必要限制的前提下,让自己命题并且不限文体的做法,也将会得到更多的应用与推广。

三围整和

1-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提出的总目标是:

写作时能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运用合理的文体、表达方式,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1-2 掌握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1-3 不写错别字,能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

1-4 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2-1 写作的基本程序是: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表达——修改。

2-2 (1)注意文题中表明文体的标志性词语。如题目中含“记”“忆”“访”“见闻”“赞”“颂”“抒怀”“畅想”等词语,即写记叙文或抒情散文;题目中含“议”“说”“谈”辩”“驳”“评”“析”“看法”“启示”等词语,即写议论文;题中含“用途”“功能”“介绍”“说明”“解说”“制作”“方法”等词语,即写说明文。

(2)遇到没有标志词的文题,可通过试加标志词的方法辨明,也可从文题的含义辨明。一般说来,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命题,应写记叙文;要阐发某种主张,论述某个道理的题目,应写议论文;要求介绍、解说宏观事物、事理等知识的,应写说明文。

2-3 常用的审题方法:

①扩缩法:就是将字数较少的题目加上适当的限制性的语言,使之变得具体易写;将字数较多的作文题目,抽出主干词或中心词。②标志法:通过辨识题目中标示文体的词语来明确作文的体裁,若文题中有象征性、形象性、抒情性意味的词语,多写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议论的散文,如“美在我身边”“绿”“绿色”等。③寻“睛”法:就是寻找作文题的“题眼”,题目中关键字眼。是偏正型结构的题目,题眼大多在偏的部分,如“难忘的一天”,“难忘”是题眼;是一个句子的题目,谓语多为题眼,如“我也给美丽做了道加法”,“做”就是题眼。用独词作题目的,它的表意重心往往在这个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本质特点上,抓住它的本质特点,或写出它的象征意义,或写它的比喻意义,或写它的引申意义,这“特点”即为题眼,如“路”。

2-4 立意力求“新”“真”“深”,并借助下列方法:

①大中取小。有一类作文题目十分宽泛,可写的材料很多,比如“生活”“变化”等,写这类题目要善于缩小,把众多材料浓缩到一点,找准切入点,还要善于化抽象为具体,加上适当的限制或设置副标题,如“关心”可变换成“我学会关心他人”“妈妈关心我的成长”等等,并据此构思。②小中见大。“小中见大”是指题目小而具体要写出有深刻意义的主题,比如《今日家事》就应从一件家庭琐事反映社会变革的重大主题。

3 本专题可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如例1。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写作兴趣,从而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篇4:小升初作文技巧

做到以上两点,一篇文章已经初步成形,但难免会有一点小错误,如果你不细心阅读,就不会发现了,最终导致错别字扣分,这样是很亏的。如果你想避免就要反复阅读,反复斟酌。几遍下来,你会发现不少问题呢!这时,你可不能犯懒,要把文章再抄一遍,继续修改。但如果碰上春蕾杯这类的.大赛,就不可能修改好几遍了,这需要在落笔的时候就想好下一句写什么,平时如果多练习,就不会犹犹豫豫,不知怎么落笔了。

以上就是我提供给大家的小升初作文写作技巧。总而言之,“多观察,重积累,细斟酌”是写好文章的一把金钥匙,一旦你找到了它,你就会打开作文王国的大门,感受到写作带给你的无限乐趣了。

篇5:作文拟题技巧

作文拟题技巧

一、添加法:

《幸福》

加前:珍惜幸福,把握幸福,寻找幸福,体味幸福,感受幸福

加后:幸福的感悟、幸福的内涵、幸福快车、幸福的真谛

前后加:把幸福留在心底、关于幸福的思考、我与幸福同行、奉献是幸福的常青树

《我》

加前:自强的我快乐的我开朗的我妈妈眼里的我

加后:我是书虫我是球迷我是快乐的女生

前后加:请为我鼓掌其实我真的很棒真我风采

二、修辞法:

1、巧用比喻:

《练字虎山行》,练字的过程枯燥无味,作者用擒猛虎作比,形象生动,很有感染力。

《人生之网》,人生中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不是一张沉重的网吗?这个题目带给人深思。

《我渴望老师的“阳光”》以“阳光”喻暖人的关爱,简洁含蓄,如将喻体换成“热情帮助”之类,则索然无味。

《心灵激起生命的浪花》,巧妙地展示生命与心灵的互动关系,简洁生动明快。

《不可多得的教师》把“挫折”比作教师。

《我发现女孩也可以做“太阳”》《家,我们成长的避风港》

2、借代:

一考生紧扣母亲乌黑发丝中的白发展开叙写,揭示岁月无情、母爱无价这一真谛,给文章拟题目《黑白债》,借色彩代本体,又亮出线索,寄托深情。又如《人生需要掌声》,这一标题借“掌声”代“鼓励”,也很有创意。

3、层递:

《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读书的兴趣、方法和作用在递进中表达得简练生动。

4、比拟:

《没有你,我该怎么办?》《小树又快活了》《读水千遍真有趣》前者运用拟人辞格让小树具有人的感情,后者把“水”拟作能“读”之物,用的是拟物辞格。又如《让爱导航》《让睫毛载来爱,载来幸福》等

5、对偶:

以“环保”为话题——《一头白发,满山青葱》

以“读书与做人”为话题——《躺着读书,站着做人》

《朋友最真,友情最贵》《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

6、对比:

《躺着读书,站着做人》“躺着”与“站着”形成姿势上的对比,使得标题包含哲理,令人回味。

7、双关:

《我最需要一剂良药》文中“良药”既能治腿疾有能治心病,一语双关,内蕴丰富。

8、设问:

如说明文的题目《地球是圆的吗?》《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议论文的题目《老实人总是吃亏吗?》《什么样的青春最美》《“顺境出人才”吗?》等,用设问来引起读者的思索。《错?对!》先问后答,以简驭繁,又穿插标点,构思巧妙。

9、反问

《我是谁?》——发出了“消除移植给我的记忆”的强烈呼唤。《雪化了真的就是水吗?》——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就有不同的答案。《鱼乎?熊掌乎?》,题目就是悬念,文章说明“取鱼还是熊掌,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看完全文,不禁为作者构思赞叹。

10、顶真:

《读书乐,乐读书》《活读书,书读活》这两例运用顶真兼回环辞格,风趣地展示读书之趣、读书之乐和读书之法。

11、反语:

《我发现了家中的“贼”》家中几次“失窃”,“作案者”原来是瞒着别人给灾区寄钱的一家人的三个成员,题中用“贼”,贬词褒用,凸现一家人的高尚品德,幽默风趣。

12、仿拟:

《我是服务的小行家》《读书就是爱自己》前者仿歌词“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后者访广告语“爱你就是爱自己”,鲜活生动,点明主题。

13、引用:

如《腹有诗书气自华》《蓦然回首》《道是无情却有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横看成岭侧成峰》《为伊消得人憔悴》《我的未来不是梦》,《从头再来》,《让我欢喜让我忧的》、《都是惹的'祸》、《我是一只小小鸟》《世上只有妈妈好》《好人一生平安》《同桌的你》《常回家看看》以“读《爱无止境》、《我心永恒》《知识就是力量》《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做生活的强者》

14、反复:《“我”为我服务》前面的“我”为克隆人,两个“我”重复,设置悬念,新颖醒目。

15、通感:《绿色可听》(青海西宁)作者沟通视觉和听觉,“听”出了窗外绿色世界的欣欣向荣,视觉独特,别出心裁。

16、夸张:《世界很小是个家》,用了夸小的方法,只要人人都有爱,无论哪里都是温暖的家。《一花一世界》,世界不是因此而精彩吗?又如《一场秋雨一场寒》。

17、双关:以“心灵的抉择”为话题《溜留之间》——巧用谐音,一语双关,对人处在困难中如何对待的两种可能选择作了精当的概括。

18、反常法:以“竞争”为话题——《感谢我的敌人》、《珍惜我的痛苦》。

三、迁移法:将其他相关话题迁移过来,如:《幸福》

享受亲情快乐天使珍惜拥有过生日我与爸爸比童年

总结规律:拟好话题作文题目歌诀

文好题一半,拟题须思量。话题作文好,佳题不可少。添加最方便,修辞更奇妙。比喻和拟人,新颖又独到。方法用得好,积累少不了。

篇6:作文立意技巧

关于作文立意技巧

所谓“立意”是指作者确立文章或作品内容所表现的主题思想。立意也叫中心思想,或称主旨、主题,它是统帅文章的“纲”。立意就是要为诗文确定一个正确、深刻、新颖的主题思想,这是诗文成败的关键。在历年的中考作文评卷过程中,立意一直是阅卷老师关注的焦点。这是因为各省的作文评分标准中都明确地指出了对立意的要求。一篇文章,不管你的语言多么优美,只要你的立意偏离了要求就只能得到一个最低分。可见,在中考作文的写作过程中,立意切不可等闲视之。那么临考写作,在立意的确定上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抓住“正确”不放松

文章立意首先要考虑“正确”。所谓正确是指文章的主题要符合生活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国家的政治原则,体现出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不片面、不偏激、不灰色、没有低级情趣等等。所以,在考场写作时,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按照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观点客观公正的分析事物,反映事物。决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反映偏激的思想。从考场实际情况看,完全不正确的立意是很少的,大多数的立意不正确都是体现在“片面、偏激、消极”等方面。

二、纵向开掘求“深刻”

深刻是对文章“立意”的又一重要要求。一篇文章光是做到立意正确是远远不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得分的高低与立意的高低是紧密相连的。就考场作文而言,绝大多数考生都能做到立意正确,但是能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达到深刻这一目标的就很少了。所以要想获取高分,就必须在立意的深刻性上下功夫。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避免第一构思。为什么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实质,由单向到多向。所以,面对考题,你的第一意识往往是浅层的`感性认识,只是对文题的简单认识,而非对事物的内涵产生的理性认识。这种浅层的认识无法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所以,面对考题,你必须从第一构思入手,纵深思考,深入挖掘,多问几个“为什么”。下面我们围绕一个考题,具体谈一谈怎样让立意深刻。河南省中考作文是以“友善”为话题。围绕友善写作,有许多同学仅仅停留在了友善的表面,写友善的作用,写友善的好处,这些都是浅层的思路,缺乏深刻性。在歌颂友善的同时我们不妨想一想:友善无处不在吗?世界真的就是一个只有友善的世界吗?有没有令人深思的反倒?这样多问几个问题,你的思路不会豁然开朗。一位考生一篇满分作文《美丽的世界》,文章没有一味地赞美友善,而是从一些社会现象出发引导人们去反思没有友善的社会是多么令人寒心。启示录深思,韵味十足,非常深刻。

三、人无我有求“新颖”

在每年的中考中,总有为数不少的考生步别人的后尘,嚼别人的剩馍,立意虽然正确,可是一写就是陈词滥调,结果篇篇文章面目相似,好似一个馍子制造出来的。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还有许多考生的思考方式有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只会单向思维,不会多向思维,只知正向思维,不会多向思维,只知眼前“山穷水尽疑无路”,却不知走过去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的作文怎能获得高分?殊不知,大千世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正是因为有了“不同”,这个世界才显得多姿多彩。所以,当你面对文题的时候,你要问一问自己,我立意独特吗?我的立意别人有吗?我能不能从另一个角度再想一想呢?其实,有的时候问题就这么简单,只是这么一想,一反思,你就可能从平庸走向新颖。20广东省作文以《__的我》为题目,一篇满分作文命名为《克隆的我》,文章围绕“克隆”这一新鲜话题表达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篇文章完全打破了常规的思路,走出了自己的新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另一篇满分作文则命名为《虚伪的我》,将笔触指向自己的缺点,大胆披露自己的“阴暗面”,视觉独特之极,很有新意。

四、学习几种立意的小技巧

1. 多维立意

所谓多维立意是指审视思维客体时,从多角度、多侧面、多空间的思考,从而决定自己文章的主旨。万事万物,由于观察者所站角度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人们不应单一的、片面地看问题,要视野开阔,能从多角度立论。同一事物,同一材料,不同的角度所作出的判断、所得出的主题不尽相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不同的判断归结到一起,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一。

2. 融旨于景

这是一种散文写作的立意方法。是指作者把表现的主旨融合在所写的景物中,借景物来抒发作者的情致。如年宜昌满分作文《为自己撑起一片天》,采用的就是融旨于景的方法。文章通过描写高山上的雪松、沙漠里的白杨与环境拼搏的情景,表达了自己笑对失败、笑迎人生挑战的积极生活态度。

3. 融旨于物

融旨于物的立意方法适用于记叙文的写作,是指借助于某种事物来表现文章的主旨。这种立意方法常常通过对平凡事物的精雕细刻,以显示深远的寓意。借某事物寄情托志是“融旨于物”的主要特征。如2003年云南省中考作文题之一是要求以“__真好”为题写作。一个考生命名为《做一片云真好》,文章融旨于物,借“一片云”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自己的情感。文中“一片云”的特性就是作者性情的体现。这种写法摆脱了常规写法的单调乏味,精巧而自然。又如2003年南通中考满分文《兴趣》借花抒情,文章围绕“桂花”这一物展开描写,表达自己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4. 反用其意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类问题。是指借旧事物翻出新意,给人以新的启迪和感受,使读者耳目一新,收到好的艺术效果。如2003年荆州市题要求以“给__的一封信”为题写作。一考生命名为《给诸葛亮的一封信》,文章“旧瓶装新酒”,围绕“失街亭”这一事件,巧妙联系当今世上官僚主义严重、弄虚作假盛行等不良之风,借古讽今,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个性十分突出。

5. 一字立骨

这种方法是指以一个和主题密切相关、成为勾连全文线索的关键字为立意之本,经纬全篇。使之成为文章的“眼目”。这种写法可使文章线索分明,主题集中。如2003年浙江省满分文《曲径通“乐”处》,通篇围绕一“乐”字做文章,论述了人生之路,一定要保持一个乐观向上的心,遇到挫折、遇到困难要努力克服,奋勇直前,在拼搏中获得快乐。

篇7:初中语文作文技巧

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运用的语言鲜活而富有个性风格,就会使文章大放异彩。写作训练中要学会反复锤炼,努力做到词语生动、句式灵活,修辞方法恰当。概念化的、抽象的、生涩的词语尽可能少用,多用富有色彩、动感和情绪体验,能诉诸人的感官,调动人的形象思维,撞击人的情感世界的词语,学会用近义词和反义词来体现事物细微的差异和鲜明的对比。学会灵活得体地交替使用长句和短句、主动句和被动句等。

锤炼语言,要学着恰当引用。在行文中,可引用诗词佳句来增添文章的文字情趣,增添新意。可妙引经典句式,以此来优化文章语言,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如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没有……就没有……更没有……”等经典句式。还可以妙引流行词句,增添语言情趣。如广告词“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山高人为峰”等。学着巧用修辞,多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使句子生动形象,耐人咀嚼。多用短句和散句,穿插一些长句或整句,使文章的语言灵活而多变,富有诗意。还要学会在突出位置设计精彩语句。在文章开头、结尾、过渡、总结等位置,或者用些精美的排比句、对比句等,或者活用新鲜的时尚语言,或者选用饱含哲思的警言格句,或者借用诗意化的表达。这样,既强化了读者的印象,又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补短”与“避短”虽仅一字之差,却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思想和策略。每一位同学在写作上都有自己的长处,在考前冲刺训练中,只要更加注意发现并发扬自己的`写作长处,就能挖掘出自己更大的潜能,扬起自信的风帆,在中考中就一定能写出有深度、有个性,文质兼优的美文来。

初中语文作文写作立意方法

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主题是文章要集中表达的思想和观点,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也是作者写作意图的集体现。因此,要写好文章,必须要确定好主题。只有 确定了主题,才能围绕要表达的主题去选择和组织材料,也才能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去安排结构,遣词造句。立意要做到正确、集中、深刻、新颖。

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不能多中心、分散、杂乱。对于学生来说,除了要考虑以上因素外,还应注意下面两点:

(1)要确定主观上有见解的主题。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范围和思想认识水平都还有限。如果所确定的主题自己还说不清楚,把握不好,就不可能写得深刻。

(2)要考虑时间的因素。确定在限定的时间、篇幅内能充分展开论述或表现的主题。学生作文有时间上的限制,字数也不可能太多。因此,选择的主题不能过大。如果太大,在一定的时间、篇幅内难以展开,文章就会写得空洞、抽象。

文章的主题确定之后,要从全文的各个方面来加以表现。在文中可以用一句话或一个段落来加以说明,也可以用格言、警句之类的话来表现中心思想。

只有围绕着主题来写,写起作文来才能得心应手,才能写出好作文。

篇8:初中语文作文技巧

一般来说,同学们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当看到某一篇课文,或者某一篇优秀作文时,在羡慕的同时肯定会说,这个问题不是我完全没有思考过,只是缺乏深度和条理,有些观点也找不到充分的依据来证明,所以一旦提笔作文总觉得理不出头绪或者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思维没有达到一定的理性深度。同学们不妨试一试下面的方法:一是把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中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作个梳理,对这些问题先想一想,再拿来与同学,或家长展开有理有据的交流、辩论。二是把自己对事情的真实感知和体验,包括质疑和反面观点求证的过程,也就是自己思维的过程和结论记录下来,整理成以“生活与思考”为主题的文章。三是揣摩优秀作文。面对优秀作文的题目,你先尝试着立意、选材、构思,然后看原文和点评,相互对照。这样,可以帮助自己找到思维过程中,或条理混乱,或简单化、片面化的缺陷,从而克服思维的肤浅和脱离实际,不解决实际问题的倾向,有效地巩固并深化思维的成果,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法和正确的认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变成自己的真知灼见和真情实感。

篇9:英语作文技巧

01长短句原则:工作还得一张一弛呢,老让阅卷老师读长句,非常累!写一个短小精辟的句子,相反,却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如果我们把短句放在段首或者段末,也可以揭示主题:

As a creature, I eat; as a man, I read. Although one action is to meet the primary need of my body and the other is to satisfy the intellectual need of mind, they are in a way quite similar.

如此可见,长短句结合,抑扬顿挫,岂不爽哉?牢记!强烈建议:在文章第一段(开头)用一长一短,且先长后短;在文章主体部分,要先用一个短句解释主要意思,然后在阐述几个要点的时候采用先短后长的句群形式,定会让主体部分妙笔生辉!文章结尾一般用一长一短就可以了。

02主题句原则:国有其君,家有其主,文章也要有其主。否则会给人造成“群龙无首”之感!相信各位读过一些破烂文学,故意把主体隐藏在文章之内,结果造成我们稀里糊涂!不知所云!所以奉劝各位一定要写一个主题句,放在文章的开头(保险型)或者结尾,让读者一目了然,必会平安无事!

特别提示:隐藏主题句可是要冒险的!

To begin with, you must work hard at your lessons and be fully prepared before the exam(主题句). Without sufficient preparation, you can hardly expect to answer all the questions correctly.

03一二三原则:领导讲话总是第一部分、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第二部分、第一点…如此罗嗦。可毕竟还是条理清楚。阅卷老师们看文章也必然要通过这些关键性的“标签”来判定你的文章是否结构清楚,条理自然。破解方法很简单,只要把右边任何一组的词汇加入到你的几个要点前就清楚了。

04多实少虚原则:原因很简单,写文章还是应该写一些实际的东西,不要空话连篇。这就要求一定要多用实词,少用虚词。我这里所说的虚词就是指那些比较大的词。比如我们说一个很好的时候,不应该之说nice 这样空洞的词,应该使用一些诸如generous, humorous, interesting, smart, gentle, warm-hearted之类的形象词。 再比如:走出房间,general 的词是:walk out of the room。但是小偷走出房间应该说:slip out of the room。小姐走出房间应该说:sail out of the room小孩走出房间应该说:dance out of the room。老人走出房间应该说:stagger out of the room 所以多用实词,少用虚词,文章将会大放异彩!

05多变句式原则

1)加法(串联)

大家都希望写下很长的句子,像个老外似的,可就是怕写错,怎么办,最保险的写长句的方法就是可以在任何句子之间加and, 但最好是前后的句子有先后关系或者并列关系。比如说:I enjoy music and he is fond of playing guitar.

如果是二者并列的,我们可以用一个超级句式:Not only the fur coat is soft, but it is also warm.

其它的短语可以用:besides, furthermore, likewise, moreover

2)转折(拐弯抹角)

批评某人缺点的时候,我们总习惯先拐弯抹角说说他的优点,然后转入正题,再说缺点,这种方式虽然阴险了点,可毕竟还比较容易让人接受。所以呢,我们说话的时候,只要在要点之前先来点废话就够了。

The car was quite old, yet it was in excellent condition. /// The coat was thin, but it was warm.

更多的短语:despite that, still, however, nevertheless, in spite of, despite

3)因果(so, so, so)

昨天在街上我看到了一个女孩,然后我主动搭讪,然后我们去咖啡厅,然后我们认识了,然后我们成为了朋友…可见,讲故事的时候我们总要追求先后顺序,先什么,后什么,所以然后这个词就变得很常见了。其实这个词表示的是先后或因果关系! The snow began to fall, so we went home.

更多短语: then, therefore, consequently, accordingly, hence, as a result, for this reason, so that

4)失衡句(头重脚轻,或者头轻脚重)

有些人脑袋大,身体小,或者有些人脑袋小,身体大,虽然我们不希望长成这个样子,可如果真的是这样了,也就必然会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文章中如果出现这样的句子,就更会让考官看到你的句子与众不同。其实就是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宾语从句的变形。

举例:This is what I can do. Whether he can go with us or not is not sure.

5)排比(排山倒海句):文学作品中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此,如果非要让你的文章更加精彩的话,那么我希望你引用一个个的排比句,一个个的对偶句,一个个的不定式,一个个地词,一个个的短语,如此表达将会使文章有排山倒海之势!

Whether your tastes are modern or traditional, sophisticated or simple, there is plenty in London for you.

Nowadays, energy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various sources such as oil, coal, natural gas, solar heat, the wind and ocean tides.

We have got to study hard, to enlarge our scope of knowledge, to realize our potentials and to pay for our life.(气势恢宏)

要想写出如此气势恢宏的句子非用排比不可!

06挑战极限原则:既然是挑战极限,必然是比较难的,但是并非不可攀!

原理:在学生的文章中,很少发现诸如独立主格的句子,其实也很简单,只要花上5分钟的时间看看就可以领会,它就是分词的一种特殊形式,分词要求主语一致,而独立主格则不然。比如:

The weather being fine,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went to climb the Western Hills.

Africa is the second largest continent, its size being about three times that of China.

如果你可以写出这样的句子,不得高分才怪!

篇10:英语作文技巧

从每年的考试情况来看,很多同学能完整地按照要求把文章写出来,但得分却较低。实际上,高考英语书面表达是一个分值颇高且易得分的题型,只是很多同学没有掌握得分技巧。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怎样才能让高考作文“拽”起来。

一、几点重要原则

1.智者利用押题,傻子依赖押题!

2.书面表达整篇背诵绝无必要,可以以看读为主,关键是从中汲取一些常用的词汇和表达,并能得体熟练地运用。考场上应变能力很重要!

3.英文写作模仿很重要。有时也很有效。但不能过于牵强,尤其是对一些长难句的刻意模仿使用。

4.文似看山不喜平,起承转合一定要有!

5.“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几个亮点足矣:有道是:浓妆淡抹总相宜,作文写得简洁到位要比长篇大论更显功力。

6.心不为形役。不要身陷逐字逐句“英汉对号”式的字面翻译,要把表达的主动权始终握在自己手里。

二、善用万能句以不变应万变

历届高考,书面表达考得最多是提示作文,即提供一定的情景内容,要求考生完成100词左右的短文。

从命题方式看,有短文提示、要点提示、图画提示、情景提示以及图表提示等;体裁以应用文为主,记叙文为辅:题材为广大中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从提供要点的情景方面看,历届高考书面表达题均属供料小作文,采用文字供料或文字说明加图画(图表)的方式供料。

备考时,同学们要利用有限的时间把以前背的范文整理一下,从中选出不同体裁、不同题材的范文各一篇(范文以高考真题的高分作文为佳),把它们重新记忆,一定记牢。这样,高考时不管什么样的文章都可套用背诵好的格式。避免考场上因紧张而无章可循。

最后阶段,还要总结一下写作时常用且能出彩的固定句型、句式,比如强调句型、定语从句、名诃性从句等,牢记英语的五个基本句式,背诵平时老师总结的万能句。以不变应万变。

考场答题前,应仔细审题,研究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画(图表)材料和作文要求。分析、提炼要点,理顺要点,确立基本的写作思路,不要忽略任何一个词。关键的词更不能遗漏,构思好写几个方面,缺一不可。

写作时,尽量用学过的英语句型和词组。少写长句和复杂句以免弄巧成拙、漏洞百出。但目前高考有关书面表达的评分标准要求作文中应有“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因此同学们在书面表达中不能都写小句、短句和单句,还要正确运用高级词汇和复杂结构。恰当运用过渡词,使写出来的文章含金量更高,更具可读性。

三、高分作文六大特性

1.条理性。指的是合理安排文章结构。首先,在文章思路、组织材料、叙述顺序等方面要有一定的条理性。其次。根据需要,安排好段落,各段之间要层次分明,也要重视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开头语往往是总起句,结尾语往往是总结句。

2.准确性。指要求写出语法正确的句子,包括时态、语态、用词和句法等,要准确、地道地表达。必须要牢牢掌握一些常用句型或习惯表达,避免中式英语,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中英用法的差异,养成用英语思维写作的习惯。

3.流畅性。指根据整篇文章思想的需要,有效采用不同的连接手段,使文章层次清楚、行文连贯。

4.简洁多样性。简洁性就是语言简洁,不重复。多样性就是能随情景内容的变化写出句式多样的语句。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评价标准。

5.思想性。新标准对写作的要求,增加了情感因素,在准确流畅表达写作要点的同时,适当增加句子的感情色彩,增加一些人情味,使文章读起来更亲切,完全达到与读者进行交流的目的。

6.美观性。指的是卷面书写规范、清楚、干净、整洁。

四、怎样才能有‘拽”的感觉

1.高考写作的实质——变相考查句型与词汇的灵活应用

英语写作不同于语文作文的写作,如果说语文作文是一个自由发挥的舞蹈,那么高考英语写作就是带着枷锁在跳舞。我之所以这样来形容,是因为高考英语写作的内容都已经通过文字、表格、图片这三种形式给定,内容方面,不需要学生进行发挥,大家所需要发挥的就是不要老去给这个不变的内容穿毫无变化的校服(简单句),而要去穿一些不一样的衣服,让它显得不那么单调,让阅卷老师能看到不同,而那些所谓的衣服也就是多变句型与词汇。

2.写作的评分标准——怎么去迎合评卷老师的胃口

我了解到目前很大一部分学生的作文都处在15分左右,写作满分25分,15分也就是个及格分,那么15分和20多分的作文到底差在哪里?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15分的作文中规中矩,该对的都对,包括内容要点的完整,语法与词形的正确,但是全都是简单句子的堆砌,没有任何亮点。而20多分的作文在句型词汇方面就做了很好的包装,它的句子穿的衣服已经不是校服,而是李宁、耐克,或者是阿迪,所以让人觉得很“拽”,而高考英语写作要的就是这种很“拽”的感觉。

3.写作提分的三要素——句型。连词。高级词汇

句子是我们写作文最大的单位。有了漂亮的句子。用好的连词将其连句成段,再加上一些如星星般亮点词汇的点缀,一篇好的高考英语作文就诞生了。而这三个因素中最容易把握的是句子,最难的是高级词汇,限于大家的词汇还比较有限。一篇文章中出现那么一两个就够了。我们应该把重心放在句型上,因为这个最容易把握。

但是大家又有这样的困惑,学校里老师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句型啊,动辄成五十上百句的,大家背得挺多,但是面对考试的时候,发现背的那些怎么也用不上。其实不是那些东西没有用,而是它们太干了,就好比一根干骨头,大家嚼起来很没有味。也不知道该把它们往哪里放。

在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一种比较切实可行、迅速提高的练习方法,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只要大家按照这个方法来,就一定会有收获。

找出历年真题,一周只需要写两篇。但是要这么来写。

1.把你要写的内容要点用九到十句的汉语表达出来。

2.逐一地进行翻译,不是用简单句。而是要刻意地去想:

(1)可以用什么样的复杂句;

(2)怎样去避开不会的表达,转义。

例如:

这本书是如此的有趣,以至于我读了一遍又一遍。

1.This book was so interest,ing that l read it again and again,

2.This was such an interest,ing book that l read it again andagain,

3.This was s0 jnteresting abook that l read it again and a—gain

4.So interesting was thisbook that l read it again and a—gain

这四句译文当中无疑评卷老师最欣赏的是第四句,因为它用了倒装。

4.如何备考

其实这种思维大家都有。但是没有成为一种思路,让它能在考试中起到作用,那是因为大家练得少。英语写作处在一种很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大家要分数。但另外一方面大家一个学期里写的作文也就是期中期末的两篇。毫不夸张地说,有的学生上了三年的高中可能只写了六篇作文,所以练习是很重要的,要是现在不练而把高考当练习。那么作文只拿14、15分也合情合理了,到那时你不要骂评卷老师不公平,而应该问问自己备考的时候为什么不多练几篇。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希望大家可以挤出时间来练写作。

篇11:作文开篇技巧

作文开篇技巧

告诉你一些开篇的技巧

□文/罗小军

最近几天,我挺痛苦的。这事还得从上周的作文课说起。那天,我口若悬河地在讲台“开坛授艺”,从标题的拟写到材料的选择,从情节的构思到语言的美化,从段落的安排到文字的书写,均细细道来,恨不得将写作的“百般兵法”一股脑儿塞给同学们。也许是太过兴奋,我竟然忘记了讲授“开篇技法”。没想到,同学们的问题还真出在这上面了。在以“可爱的同学”为题的作文中,虽然同学们的文章亮点各不相同,但失误竟然是惊人的相似。一半的文章下笔便说“时间过去很久了,可我一直忘不了那个可爱的同学”,三成的同学用“我最可爱的同学是某某”开篇,剩下两成,不是东扯西拉,便是语言嗦。为了减轻自己的内疚之情,我熬了三个晚上,写成了这篇文章。

在电视或电影里,不少同学应该是见过凤凰的。老师问你,看过之后,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估计很多同学会争先恐后地说:“是凤凰的头”。是的,凤凰的头虽然小巧,却是那样俊秀,那样美丽。见一次,便能让你终生记住。作文也是一个道理,精美的开篇,正宛如那小巧俊美的“凤头”,能够收到下笔生辉的效果。下面,老师就以“可爱的同学”为题,告诉大家几种开头出彩的技巧。

技法一:修辞式开篇。在作文里,不一样的修辞手法,有不一样的魅力。如用比喻,文章会形象生动;用拟人,情感会丰富动人;用排比,句式会整齐有力。当然,你若能紧扣文章标题,将精美的修辞呈现在开篇的句子里,更会下笔动人。如同样写作“可爱的同学”,一篇佳作是这样开头的:“在我的记忆里,她就像一片白云,那么纯洁;她就像一缕春风,那么温暖;她就像一轮明月,那么耀眼。与她在一起,我的生活真是春暖花开。”作者巧妙地将同学比作“白云”,“春风”,“明月”,既赞扬了同学的纯洁美好,也展示了她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可谓巧妙。

技法二:疑念式开篇。一部电视剧,要是没有波澜,没有悬念,估计看不了三分钟,你便会换台;一篇记叙文,情节若是平铺直叙,没有一点起伏,也会令人生厌。

要写出一篇好的记叙文,不在情节上下一番功夫是不行的。这种波澜与悬念,不仅可以用在文章中间,还可以用到文章的开篇。如同样写“可爱的'同学”,可以如此下笔:“清晨走进教室,我不由自主地扫视了一下娟。她依然早早地到了,不同的是,看到我进来,她没有了往日的笑容与问候,几乎没有正眼看我一下。我静静地坐到位子上,泪水不听使唤地溢了出来。”谁也没想到,写“可爱的同学”,这位作者却从相互之间的矛盾写起。就在大家诧异之时,文章又自然地回忆起了平日里快乐的交往。直到结尾时,作者才将真相推到我们面前。如此开篇,情感丰富,格外诱人。

技法三:情景式开篇。当别的同学满足于用上面的方法开篇的时候,你不妨另辟蹊径,来一段情景交融的景物描写:“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窗外的桃花发疯一般地争着开放了。一朵一朵,一簇一簇,将整个院子渲染得像一个美丽的花园。每每这个时候,我的思念总会像这春天的花儿一般,不由自主地绽放。我可爱的同学啊,你在他乡还好吗?”开篇时能让读者看到如此漂亮的文字,这样的文章怎么可能不吸引人!

篇12:高中语文作文技巧

捧起一把泥土,我说:“这是我的家乡!”掬起一汪泉水,我说:“这是我的家乡!”

谈起家乡,千万不要以为我“少年不识愁滋味”,不懂恋不尽的家乡情。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我深深地爱恋着自己的家乡──德化。

家乡在我的眼中是个美丽的花园。石牛山上,我领略了日出的壮观;戴云山上,我释放了“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九仙山上,我体验了腾云驾雾的乐趣;岱仙瀑布下,奔涌着“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魄;古老的水车、沧桑的廊桥,传颂着历史的歌谣;风景如画的唐寨山,荡涤着大自然的诗情画意……家乡这如诗如画的美景陶冶着我的情操。

家乡在我的心中是一座颇具模型的瓷都新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通渠大道车辆穿行,大有一番“龙楼凤阁连霄汉”、“车如流水马如龙”的气势。城里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要数西门的陶瓷街。绵长的大街内汇集了成千上万家陶瓷商品行。一走进店里,各种瓷色令人惊叹:乳白瓷、建白瓷、孩儿红……无不清雅宜人、灵光宝气;各种瓷艺品的创意让人称赞:嫦娥奔月、贵妃醉酒、西施浣纱、虎豹狮象、花鸟虫鱼……无不典雅大方、栩栩如生!家乡有1200多家陶瓷企业,陶瓷从业人员八万多人,产品远销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十二家陶瓷企业在全国率先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现在,家乡可谓是山青水秀无污染,千家瓷厂尽开颜。1993年,李鹏总理还亲笔题词:德化名瓷,瓷国明珠!,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将德化命名为“中国陶瓷之乡”;,德化荣获“中国瓷都”称号,成为中国三大瓷都之一。

我爱德化,因为它是我温馨的家园;我爱德化,因为它是我成长的摇篮;我爱德化,因为它在崇山峻岭之间崛起,向各国民族传递着它的创造精神。

可爱的家乡──德化,我为你骄傲!

我为你骄傲作文四:我为你骄傲

“怎么办?还差一元钱!“我躺在由几个简陋木板搭成的小床上焦急无奈地叹息着。

我离那摆在橱柜里梦寐以求的耐克足球只有一步之遥。虽然那足球只有50元的价值,但我省吃俭用半年才凑足49元。这半年里,我早上只一个馒头,强忍着零食瘾。

如果它3天以后不被清仓换掉就好了。我腾了起来,在家里渡来渡去的。无数个脑细胞撞击着。这时,风把窗户吹得吱吱响,我的余光扫到了已经碎了一年也没钱修的旧窗户那儿。在窗台那儿放着一张妈妈忘记拿走的皱皱的一元钱。我环顾四周,没有一个人。妈妈还没回来。谁让她每天起早贪黑去干她那份清洁工的工作。顿时,我被一种力量往哪儿推,我一步一步地走到哪儿。我缓缓地举起右手,往哪儿伸。当我准备拿一元钱时,一个声音在我的耳边响起:‘别拿!那可是妈妈的血汗钱呀!要做诚实的孩子。这是另一个声音却说:“拿吧!反正也没人知道,不拿足球就买不成了,多可惜呀!”声音里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魔力。就这样两个声音争吵起来,一个声音大声地说:“别拿。”一个咆哮着:“拿!”但后者的声音越来越大,在鬼使神差下我做了一见良心不安的事。这时钥匙孔开始转动起来。一双龟裂的手推开了木门。进来一个头发里夹着白丝的妇人。她正是我的母亲,一个身份卑微的清洁工。妈妈径直走向窗台,奇怪地问:“这里的一元钱,你看见没有。”我强装镇定答道:“不知道。”可我的心里却波澜起伏。晚上,躺在木床上的我心神不宁,辗转难眠。我最终起身,轻声地来到母亲床前,艰难地从口袋里掏出那一元钱。()放在母亲床前,刹那间,我仿佛放下一个千斤重的东西,长吸了一口气,倍感轻松。第二天醒来,我的床头摆着一个足球,我高兴地抱着它。发现下面还压着一张纸条,上面画着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下面写着一行不太规范的字:

“我为你骄傲”

不知不觉我的眼眶被什么东西占据了。我拿出了那存了半年的49元钱,决定用49元钱把家里的窗户修好。不要让冬天里的寒风在侵袭患有风湿病的母亲。

篇13:材料作文审题技巧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给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就是题)

不论什么形式、什么文体的作文,首要的就是认真审题。写文章的人在动笔之前对题意(题目、材料的含义)、要求进行认真的研究和领会的过程,就叫审题。命题作文要深刻理解题目含义、要求,抓住题眼;给材料作文要完全消化材料(看图作文也属此类)。审题稍有编差,便全盘皆输。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考试时即使时间不够,宁可字数达不到要求,长文短写,让他扣分,也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认真的地审题。

拿到作文题目,要解决三方面问题:1、确定文章体裁;2、划定取材范围;3、掌握写作重点。以下具体解说:有的题目后面对文章体裁已经有明确的规定,有的题目,有某些能提示文章体裁的词或句式。一般说来,凡文题中有记、纪、述之类字的,要求写成记叙文。如:《记一位革命前辈》、《国庆纪事》、《我的自述》。文题中有涉及时、地、人、事物的,也要求写成记叙文。如:《难忘的七月》、《童年趣事》。

如文题中带有象征性或抒情意味,则写成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的散文。如《春雨点点》、《红烛颂》。凡文题出现谈、论、评、说、议、析、读、感、关于、体会、启示、想到的之类的词义以及选择句式的,通常要求写成议论文,如:《谈立志》、《说勤奋》、《从忠言逆耳想到的》、《学习的主体是老师还是学生?》,如果文题中出现斥、驳、批、揭一类词或以反问句形式出现的,一般要写成驳论性的议论文。

如《开卷一定有益吗?》。有些文题要求阐述事物或事理的,一般写成说明文。如《我们的校园》、《电视机的构造与维修》。

取材范围即写作范围。记叙文要弄清以记人为主,记事为主,还是以写景为主;记什么人,写什么事,描写什么景物;是现在发生的事,还是过去发生的事;用什么人称写作等 。如《校园新风》,写的是校园的新人新事,以写现在为主,写过去是为了对比、衬托,用第一人称写。如果是议论文,要弄清论述的范围,以便组

织论据进行论证,如《谈骨气》。如果是说明文,要弄清说明事物还是事理,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事理的要点进行介绍说明。

文体、范围确定之后,还要抓住题目的关键词语,确定文章的写作要点。一般说来,用一句话做题目的,抓住谓语部分作重点。如《我爱我家》,重点在爱,要写出如何爱,为什么爱。用词组作题目的,抓住修饰性或限制性的词语作重点。如《可喜的变化》,可写一所学校、一个家庭、一条街道、一个工厂的变化,但重点在可喜二字,要写变化怎样可喜。

某些具体明白的题目,甚至还暗示或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审题时要善于判别。如《一个雷锋式的青年》,雷锋式三个字,要求所记叙的青年的思想、言行应与雷锋有本质上的相通之处,提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又如《榜样》,要求写的对象应是先进人物或英雄人物,主要写这个人物的先进事迹或英雄事迹,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又如《团结就是力量》,这样的题目已亮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作文时,只要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写就可以了。

注:有些题目,字面意思大同小异,不大容易掌握,需要认真分析比较。审题是否准确,关键在于能否区分那些小异,不辨毫厘之差,将致千里之失。如:《新人新事》指具有新思想新风尚的人新近做的好事,这好事也充分体现了新思想新风尚;《好人好事》通常泛指一个或几个人做了一件或几件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事,它不一定体现新字。车上让位,拾到东西归还失主,在今天已不能算作新人新事了。应该说好人好事包括新人新事,所以如果以范围宽的好人好事来代替范围相对窄的新人新事,文章就不切题了。

《优秀的园丁》与《辛勤的园丁》两题有共同性,园丁通常比作教师,这样的教师都是好教师。但在园丁上面的修饰语不同,一是优秀的,这是强调教师的成绩表现;一是辛勤的,这是突出教师的工作态度。

试比较《愉快的星期天》、《妈妈的星期天》、《不平常的星期天》;《难忘的时刻》、《难忘的一天》、《难忘的岁月》;《一个有为的青年》、《做一个有为的青年》。

有些题目,灵活性很大,题目的范围相当宽阔,要借助联想,把握它的引申意义或象征意义。例如《路》,它的本义是往来通行的地方,引申义是思想或行动的方向或途径。以《路》为题,既可以写一条具体的路,也可以取其引申义,写一条抽象的路,如:自学成才之路,艰苦创业之路。又如《脚印》从字面看,脚印是脚踏过的痕迹,由于这一点,就很难审清题意。因此难于下笔。要是我们能在另一事物上想到某点与脚印的共同点,展开联想,思路就开阔了。例如由人的脚印联想到人的成长、进步过程,这才算把握住《脚印》这个题目的内涵。因此,碰到《寒冬》、《浪花》、《长明灯》等一类题目时,要审清题意,就要通过联想,深入挖掘它的本义,引申义或象征义。

最后,审题还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要做到全面、认真。对题目下面的附带说明、要求,甚至连题目的标点符号都要认真地领会和研究,否则,也会出偏差。如《傻子不傻二三事》其中的双引号并非起引用或强调的作用,而是正话反说,实指值得赞颂的人,不傻二三事指的是值得赞颂的二三事,如果有同学写精神病人的种种作恶表现,就会令人哭笑不得。第二,要注意读者的身份,《给爷爷的一封信》和《给孙子的一封信》同样是书信,文章在语气上就必然有所区别,才会显得恰当,得体。

篇14:材料作文审题技巧

基础讲解

知识储备

依据所提供的材料,例如:一段文字、一幅图表、一组素材等,按要求写作,叫材料作文,是一种很传统、在平时的写作学习中经常用到的常规训练模式,应储备下列知识:

1.材料作文的特点。

2.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

3.材料作文的基本写法。

4.材料作文的材料类型。

5.材料作文的分类。

关键提示

审题是材料作文的难点,写材料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读懂材料。

2.看清要求。

3.选好角度。

4.精心布局。

5.注意语体

1-1 材料作文由命题人提供(或指定)语言材料,并附注了相关的要求。考生须经阅读、分析、提炼、联想,并根据材料的内容和提示、要求去立意表达,完成写作任务。写材料作文一般有五方面的技巧:(1)初步审题,整体把握,明确要求。(2)吃透材料,确定话题,选定中心。(3)优选体裁,组织素材,新颖拟题。(4)精心构思,组织语言,从容行文。(5)通览全文,润色语句,修整文面。

1-2 材料作文由作文材料和题目两部分组成,材料对作文内容的限制远甚于话题作文,如是记叙文,须根据材料提供的情景写人记事,扩写、续写也都须以材料为本;如是议论文,须选择材料所包含的角度提炼观点,发表看法,材料提供的写作角度又远小于话题作文;而话题作文所附的材料,在于引出作文的话题,材料只起提示话题内容的作用。

1-3 材料作文主要有以下若干种:

(1)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

(2)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3)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

(4)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

(5)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

(6)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

(7)揭露社会生活中某一丑陋现象的一幅或几幅组合而成的漫画……

1-4 写材料作文时,一定不要急于求成,要根据材料的内容核对作文的要求来做材料作文。认真阅读和研究所提供的材料,这是写好材料作文的第一步,也可以说是关键的一步。在把握材料的基础上,应该把材料深加工,提炼出作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在确定了作文的主题后,也不能马上动笔写作文,还要确定作文的题目。

1-5 写材料作文要注意三个方面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一方面是不能全部照抄所提供的材料,要把提供的材料变成作文的题材,同时,还要有合理的想象;另一方面,要注意不要脱离材料,作文时,容易按自己的主观想象作文,不使用提供的材料,就会造成写出的作文不符合要求;第三方面,应该注意要敢于创新,既不要被材料所束缚,又要有所突破。

2-1 材料作文的审题

材料作文审题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要弄清题意,二是要明确要求,如例2。可采用下列步骤:(1)读懂材料: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的不同意蕴,找出你感受最深的细节,抓住材料的中心。(2)看清要求:要同读材料一样,逐字逐条细细品味,把握其精神实质并据此作文。(3)选好角度:①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擅长写的文体)和对材料的理解程度,选择自己最易写的、最好把握的角度人手。②要注意求异创新。应从那些不被人重视,又有价值的方面进行突破,写别人没写出来的旨趣,给人耳目一新之感。(4)精心布局:材料相同,所拟的题目也大体相似,有的题目已拟好,要“新”就得靠“新”的思路、“新”的结构,根据所定的文体,可按下列方法安排作文的结构:若写成记叙文,可采用“纵式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横式结构”(即从不同方面选择不同材料,分别叙述,材料之间是并列关系。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若写成议论文,可按“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的模式,或稍作调整去写作。若写成说明文,可采用“特征式结构”(即是什么、怎么样、对象特征)和“顺序式特征”(空间方位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前者多用于写实体事物说明文,后者多用于写事理性说明文。(5)注意语体:相同的材料可以写出不同体裁的文章。在表达时,一定要根据所写的文体运用得体的语言加以表达,力求明晰畅达,自然得体。

2-2 看图作文写作程序

看图作文是一种变“图”为文的作文方式,主要训练和考查学生的观察思考力、想象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其写作程序是:(1)读题目:了解题目要求,明确所规定的体裁。(2)析图:要根据确定的写作文体来看图、读图。若写说明文,就要看图的结构,诸如画面的主体、背景、细节、层次以及文字、对话等。若属记叙文,要着重观察每一幅图或多幅图之间的关系,全面了解图中的“情节”。若写成议论文,就要着力探求画面的深层含意,依“图”论理,并联系实际,引申联想,立意构思。还可以从如下角度“析图”:A.看“情节发展”——组合图;B.看“事物的变化”——立体图;C.看“人物的对比”——人物图;D.看“背景映衬”——讽喻图;E.看“比喻手法”——讽喻图。借助类比联想、喻意探求、比较综合,分析图文的整体意念。(3)立意、构思、表达,要依体

而定。要灵活处理,依据确定的文体,拟好提纲,按照提纲作文,并注意修改。

2-3 材料作文注意事项

(1)不要忽视题目限定的条件。如例1,如果不按要求,照抄材料原文,没有写出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就难写出有创意的作文。(2)不能抛弃所给的材料,任意发挥,更不能与材料的旨意相悖。(3)所供图表和材料是作文的基础,把握其中所含的信息,立意表达要切合图文(材料)。

3 利用材料作文形式写作文,简单地说,它有利于培养分析问题能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唤起考生的写作欲望。同时,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提示

1.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写好命题作文的关键是审清题目,尤其是要练好点睛审题法,也就是找题眼的方法。题眼有时是一个虚词,有时是一个实词,对于独词的作文题,一定要抓住它的象征义或比喻义。作文水平的提高功在平时,在日常的学习中,要养成勤观察、勤积累、勤动脑、勤动笔的习惯,有了好的素材,立刻记下来,有了新的感触,立即写下来,使写作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2.要善于借鉴教材中的写法。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专家精选的经典之作,在学习中,要认真体味,要借鉴、模仿,学习切合自己写作实际的手法和写作技巧。3.要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激发自己的写作兴趣。

4.无论作文题目的长短、深浅、熟悉或陌生、抽象或具体与否,所命的作文题目,具有展现自我、展示个性、关注生活、关注热点的倾向,且题目和要求具有互补性、暗示性、标志性的特点。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思路,作文要有新意,要展示其真知灼见、真情实感,有“领异标新二月花”之妙。

5.命题作文是我们熟悉的一种作文形式,大概有这几种方式:一是直接命题,二是结合阅读材料命题,三是进行有关内容和写法方面的提示后再命题。这后一种方式,与话题作文有些相似,只不过话题作文需要自己拟题,而命题作文有现成的题目罢了。虽说半命题作文这一形式比起全命题来,给考生以更宽广的思维与写作空间,学生有话可说,而且也易写出特色文、个性文,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它的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半命题作文命题范围的宽泛性,给“背作文”“套作文”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提供写作材料或话题,有所限制又限而不死的命题形式将会是各地今后命题的总的方向。另外,在提供材料并有必要限制的前提下,让自己命题并且不限文体的做法,也将会得到更多的应用与推广。

三围整和

1-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提出的总目标是:

写作时能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运用合理的文体、表达方式,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1-2 掌握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1-3 不写错别字,能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

1-4 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2-1 写作的基本程序是: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表达——修改。

2-2 (1)注意文题中表明文体的标志性词语。如题目中含“记”“忆”“访”“见闻”“赞”“颂”“抒怀”“畅想”等词语,即写记叙文或抒情散文;题目中含“议”“说”“谈”辩”“驳”“评”“析”“看法”“启示”等词语,即写议论文;题中含“用途”“功能”“介绍”“说明”“解说”“制作”“方法”等词语,即写说明文。

(2)遇到没有标志词的文题,可通过试加标志词的方法辨明,也可从文题的含义辨明。一般说来,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命题,应写记叙文;要阐发某种主张,论述某个道理的题目,应写议论文;要求介绍、解说宏观事物、事理等知识的,应写说明文。

2-3 常用的审题方法:

①扩缩法:就是将字数较少的题目加上适当的限制性的语言,使之变得具体易写;将字数较多的作文题目,抽出主干词或中心词。②标志法:通过辨识题目中标示文体的词语来明确作文的体裁,若文题中有象征性、形象性、抒情性意味的词语,多写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议论的散文,如“美在我身边”“绿”“绿色”等。③寻“睛”法:就是寻找作文题的“题眼”,题目中关键字眼。是偏正型结构的题目,题眼大多在偏的部分,如“难忘的一天”,“难忘”是题眼;是一个句子的题目,谓语多为题眼,如“我也给美丽做了道加法”,“做”就是题眼。用独词作题目的,它的表意重心往往在这个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本质特点上,抓住它的本质特点,或写出它的象征意义,或写它的比喻意义,或写它的引申意义,这“特点”即为题眼,如“路”。

2-4 立意力求“新”“真”“深”,并借助下列方法:

①大中取小。有一类作文题目十分宽泛,可写的材料很多,比如“生活”“变化”等,写这类题目要善于缩小,把众多材料浓缩到一点,找准切入点,还要善于化抽象为具体,加上适当的限制或设置副标题,如“关心”可变换成“我学会关心他人”“妈妈关心我的成长”等等,并据此构思。②小中见大。“小中见大”是指题目小而具体要写出有深刻意义的主题,比如《今日家事》就应从一件家庭琐事反映社会变革的重大主题。

3 本专题可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如例1。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写作兴趣,从而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篇15:撒谎技巧作文

撒谎技巧作文

有时候,撒谎也是要有技巧的,技巧不好,便能让人一眼看透。撒谎时,最最重要的`是眼睛,如果你是正宗的“厚脸皮”的话就没什么关系了,只要懂得随机应变就行了。

以下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羊儿们为上课迟到和村长的一段对话,他们是怎样为迟到撒谎的呢?

慢羊羊:“暖羊羊,你先说,为什么迟到?!”

暖羊羊:“村长,我迟到是因为今天坐的公交车和另一辆公交车撞上了。”

慢羊羊:“好吧,那美羊羊你呢!”

美羊羊:“其实,我坐的公交车就是撞上暖羊羊的那辆车。”

慢羊羊(大跌眼镜):“咳,这么巧,那沸羊羊你又是为什么?”

沸羊羊:“因为她们俩坐的车撞上了,引起了交通堵塞,所以我只好绕山路来学校。”

慢羊羊(一脸黑线):“喜羊羊,你又是怎么回事?”

喜羊羊:“我今天骑了一匹马上学,谁知碰上了美羊羊刚才说的交通事故,只好按原路返回,结果马路上晕倒了,我把它葬了以后就绕山路跑来学校。”

慢羊羊(即将愤怒):“懒羊羊,你该不会也是因为马路上晕倒了吧?”

懒羊羊:“不是!”

慢羊羊(松了口气):“那你是为什么?”

懒羊羊:“其实在我碰上交通事故以后,就沿山路上学,谁知喜羊羊的马的坟墓挡住了我的去路,我只好按原路返回,等到交通事故处理好后再来上学。”

慢羊羊(无语)

……

……

篇16:英语作文技巧

英语作文技巧集锦

表示罗列增加

first, second, third,

first, then / next, after that / next, finally

for one thing … for another…,

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

besides / what’s more / in addition / furthermore / moreover / another / also, especially / in particular

表示时间顺序

now, at present, recently, after, afterwards, after that, after a while, in a few days, at first, in the beginning, to begin with, later, next, finally, immediately, soon, suddenly, all of a sudden, at that moment, as soon as, the moment,form now on, from then on, at the same time, meanwhile, till, not…until, before, after, when, while, as during,

表示解释说明

now, in addition,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in this case, moreover,furthermore, in fact, actually

表示转折关系

but, however, while, though, or, otherwise, on the contrary, on the other hand, in contrast, despite, in spite of, even though, except (for), instead, of course, after all,

表示并列关系

or, and, also, too, not only … but also, as well as, both… and, either …or, neither…nor

表示因果关系

because, because of, since, now that, as, thanks to…, due to…, therefore, as a result (of), otherwise, so…that, such…that

表示条件关系

as (so) long as, on condition that, if, unless

表示让步关系

though, although, as, even if, even though, whether …or…, however, whoever, whatever, whichever, wherever, whenever, no matter how (who, what, which, where, when, whom)

表示举例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such as…, take… for example

表示比较

be similar to, similarly, the same as, in contrast, compared with (to)…just like, just as,

表示目的

for this reason,, for this purpose, so that, in order to, so as to,

表示强调

in deed, in fact, surely, certainly, no doubt, without any doubt, truly, obviously, above all,

表示概括归纳

in a word, in short, in brief, on the whole, generally speaking, in my opinion, as far as i know, as we all know, as has been stated, as i have shown, finally, at last, in summary, in conclusion

掌握常用句型:

1. in order to

为了实现他的梦想,他学习非常努力。

he worked very hard in order to realize his dream.

2. in order that

她拼命干活以便到六点时把一切都准备就绪。

she worked hard in order that everything would be ready by 6 o’clock

3. so…that

他们太累了,除了伸懒腰什么都做不了了。

they were all so tired that they could do nothing but yawn.

4. such…that

天气非常冷,以致于街上一个人都没有。

it was such a cold day that there was nobody on the street.

5. would rather do…than do

他宁愿听他人讲而不愿自己说。

he would rather listen to others than talk himself.

6. prefer doing to doing

他宁愿在精心准备后去做报告。

he prefers making speeches after careful preparation.

7. prefer to do…rather than do

比起女人,男人总是宁可在家睡觉也不愿花那么多时间来购物。

compared with women, men always prefer to sleep at home rather than spend so much time shopping.

8. not only…but also

在短短的三年的时间里她不但完成了所有课程,而且还获得了博士学位。

in just three years, she had not only finished all the lessons, but also received her doctor’s degree.

9. either…or

如果考试过关,你可以买一个mp3或去云南玩一趟。

you could either buy an mp3 or go to yunnan for a visit if you pass the exam.

10. neither…nor

他是一个无聊的'人,既不爱娱乐,也不爱读书。

he is a boring man. he likes neither entertainment nor reading.

11. as well as

他善良又乐于助人。

he was kind as well as helpful.

12. …as well

这个小孩活泼又可爱。

the child is active and funny as well.

13. one…the other

你看见桌子上有两只笔吗?一支是红色的,另一支是黑色的。

have you seen two pens on the desk? one is red, the other is black.

14. some…others

每个人都很忙,有些在读书,有些在写作。

everyone is busy in classroom. some are reading, others are writing.

15. make…+adj /n

我们所做的可以让世界更美丽。

what we do will make the world more beautiful.

16. not…until

直到他告诉我发生的事,我才了解真相。

i didn’t know the truth until she told me what happened.

17. as if

他夸夸其谈好像什么事都知道。

he talks a lot as if he knows everything.

18. it is no use (good) doing…

假装不懂规则是行不通的。

it’s no use pretending that you didn’t know the rules.

19. find it + adj to do…

我觉得作听力时有必要作笔记。

i find it necessary to take down notes while listening.

20. it is + time since…

我已经有两年没见他了。

it is two years since i last met him.

21. it is + time when…

我到电影院时已经八点钟了。

it was 8 o’clock when i got to the cinema.

22. it is + time before…

不久我们就会再见面的。

i won’t be long before we can meet again.

23. it is…that…

我最珍视的是友谊。

it is friendship that i value most.

24. it is + n / adj + that / to do…

每个人都必须懂得如何使用计算机

it is a must that everybody should know how to use computers.

篇17:高中英语作文技巧

高中英语作文技巧

英语作文和我们中文语文作文是殊途同归,本质是一样的,只要掌握了方法,有了素材,懂得技巧,就能写出好的.文章,下面来看看写作英语作文需要注意的八条事项。

1.Avoid use of the first person (i.e. I/me/my) unless necessary to specific piece.除非必要,避免使用第一人称:如“我/我的”。

2.Use good grammar and write complete sentences. 使用好的文法,写出完整句子。

3.Move logically from one idea to the next. Don't skip steps. 上下句意要合乎逻辑,

别毫无章法乱跳。

4.Organize your thoughts before writing: brainstorm、make an outline、etc. 下笔前整合思绪:脑力激荡,写出纲要等。

5.Avoid slang、cliche and informal words. 避免俚语、陈腔滥调和非正式用字。

6.Write clearly. Be concise. Avoid wordiness. 写作清晰,务必精简,避免赘言。

7.Write simple sentences. Avoid a fancy style. 尝试简单句,避免花俏的句法。

8.Writing naturally. Read it aloud. Does it sound natural? Does it flow? 自然挥洒,大声朗诵。整篇文章听起来自然吗?通顺吗?

篇18:英语作文技巧

英语作文技巧

表示罗列增加

first, second, third,

first, then / next, after that / next, finally

for one thing … for another…,

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

besides / what’s more / in addition / furthermore / moreover / another / also, especially / in particular

表示时间顺序

now, at present, recently, after, afterwards, after that, after a while, in a few days, at first, in the beginning, to begin with, later, next, finally, immediately, soon, suddenly, all of a sudden, at that moment, as soon as, the moment,form now on, from then on, at the same time, meanwhile, till, not…until, before, after, when, while, as during,

表示解释说明

now, in addition,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in this case, moreover,furthermore, in fact, actually

表示转折关系

but, however, while, though, or, otherwise, on the contrary, on the other hand, in contrast, despite, in spite of, even though, except (for), instead, of course, after all,

表示并列关系

or, and, also, too, not only … but also, as well as, both… and, either …or, neither…nor

表示因果关系

because, because of, since, now that, as, thanks to…, due to…, therefore, as a result (of), otherwise, so…that, such…that

表示条件关系

as (so) long as, on condition that, if, unless

表示让步关系

though, although, as, even if, even though, whether …or…, however, whoever, whatever, whichever, wherever, whenever, no matter how (who, what, which, where, when, whom)

表示举例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such as…, take… for example

表示比较

be similar to, similarly, the same as, in contrast, compared with (to)…just like, just as,

表示目的'

for this reason,, for this purpose, so that, in order to, so as to,

表示强调

in deed, in fact, surely, certainly, no doubt, without any doubt, truly, obviously, above all,

表示概括归纳

in a word, in short, in brief, on the whole, generally speaking, in my opinion, as far as i know, as we all know, as has been stated, as i have shown, finally, at last, in summary, in conclusion

(三)掌握常用句型:

1. in order to

为了实现他的梦想,他学习非常努力。

he worked very hard in order to realize his dream.

2. in order that

她拼命干活以便到六点时把一切都准备就绪。

she worked hard in order that everything would be ready by 6 o’clock

3. so…that

他们太累了,除了伸懒腰什么都做不了了。

【作文技巧】相关文章:

1.初中语文作文技巧

2.初一作文技巧

3.作文拟题技巧

4.初中英语作文技巧

5.中考作文技巧

6.初中作文技巧

7.初中生作文技巧

8.初三作文技巧

9.初中作文结构技巧

10.作文结尾方法技巧

下载word文档
《作文技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