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 > 作文大全>薛法根:跟着贾老师教作文

薛法根:跟着贾老师教作文

2023-01-23 08:17:5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李向清”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薛法根:跟着贾老师教作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薛法根:跟着贾老师教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薛法根:跟着贾老师教作文

篇1:薛法根:跟着贾老师教作文

薛法根:跟着贾老师教作文

模仿,是人的一种成长方式。从呀呀学语,到蹒跚走路,乃至做事做人,无不从模仿起步。我教作文,也是从模仿贾志敏老师的作文课开始的。

1990年,还在作文课堂里暗自摸索的我,上了一堂作文公开课《织女塑像》。由于不谙学生的写作心理,将观察作文与想象作文混搭,将静态描摹与叙事创作掺杂在了一起,致使教学目标含糊不清,学生无所适从,一头雾水。

“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咬住作文教学不放,到处寻找可以学习的名师课例。在上海师范大学吴立岗教授的推荐下,我“认识”了贾志敏老师,拷贝了三盘《贾老师教作文》的录像带。我如获至宝,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便是看《贾老师教作文》。《学写作文并不难》、《怎样遣词造句》、《在生活中捕捉作文的材料》等20节作文课,我看了一遍又一遍。课堂上,贾老师气定神闲、儒雅睿智,或表演,或示范,或点评,似有神来之笔,信手拈来。我越看心里越敞亮,越看心里越通透。透过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我渐渐摸到了贾老师教作文的“诀窍”:

用生动有趣的例子揭示写作的秘密。在《句子的意思要表达清楚》一课中,贾老师用“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的故事揭开了“标点位置的秘密”,进而用病句“一叠厚厚的人民币”揭开了“词语位置的秘密”。在说说笑笑中,学生学到了标点使用、词序排列等写作要领。贾老师的肚子里,似乎装了数不清的`新鲜例子、不计其数的经典范文,一开口,便抓住了你的耳朵,不由你不听。

用师生合作的表演再现故事的现场。《作文要有具体内容》一课中,贾老师和学生合作表演了“小明‘骗’爸爸吃桔子”的情景,把故事梗概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后,贾老师用一连串的提问启发学生如何写具体、如何有详有略。就是一个小小的桔子,经贾老师的“看形状、察颜色、掂份量、闻气味、数桔瓣、品滋味”,一下子变得丰富起来,这种写作指导的现场感,让你不会写都难。

用敏锐妥帖的点评规范学生的语言。贾老师的耳朵似乎特别灵敏,学生一念作文,他就能捕捉到遣词造句中细微的差错,不失时机地加以点拨、修正,这种功夫简直让我惊呆了。在常人看来似乎没有问题的语句,他都能“挑出一点儿刺”来,而且,经过他分析讲解之后,常常让你心悦诚服,释然开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已经成为贾老师作文课上一道无与伦比的风景。

这样的教学诀窍每有发现,我都兴奋不已。细细琢磨之后,我跃跃欲试,将贾老师的作文课移植到自己的课堂上,“依葫芦画瓢”,逐节逐节模仿。起先有点生硬,不太自然;慢慢地,我得心应手;后来,我上得越来越有滋味。贾老师那一招一式背后的作文教学思想,也不知不觉融入了自己的思想与言行中。像贾老师那样上课,本来沉闷枯燥的课堂变得活跃了,本来笨嘴拙舌的学生变得聪明了。俨然,我翻版了一个“贾志敏”。

及至1992年春天,我才在学校礼堂里,见到了生活中真实的贾志敏老师。他上的那堂《两个苹果》作文课,时常在我脑海里闪现。1993年10月,我按照素描作文理论设计的《奇妙的魔术》教案,获得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在泰兴市颁奖典礼上的示范教学,受到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也就在那时,我懂得了:你所敬仰的老师,即使不天天呆在我们身边,也可以时时留在我们心底。

那三盘录像带,至今仍保存在我的书房里,历久弥香。

篇2:薛法根作文课堂实录

薛法根作文课堂实录第一课时

师:今天我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场地里学习,面对着摄像机和这样一个环境,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谁来谈一谈?

生1:比较紧张。

师提示:我想……

生1:我想,这里是拍摄的地方,会出现在电视里,非常紧张。

师:比较紧张!不过千万不要紧张!好吗?

生2:比较兴奋。

师:你的心里此刻在想什么?用我想来说话。

生2:我想,上课的时候会很开心。

师:那你们猜一猜邱老师此刻在想什么?用“邱老师想”来说一说。

生3:邱老师应该在想……

师:邱老师想——

生3:邱老师想也是很开心罗,很兴奋。

师提示:那你觉得邱老师今天在这里最大的想法就是把课上得——

生3:上得好!

师:上得很精彩,是吗?

生3:对!

生4:我希望邱老师这堂课能比平时上得更好一些,邱老师也是这样想的。

师:恩,邱老师也是这样想的。

【评】开课前的聊天简洁有效,不仅仅化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而且为开课作好了有效的准备,可谓“直奔中心”。教师切入巧妙,其时学生并没有感觉到这已经是今天教学的话题,所以他们显得轻松愉快。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任何一种教育现象中,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教育效果就愈大。”这是教师“无痕教育”思想的体现。

开始上课

师:(走回讲台)下面我们开始上课,上课!

生齐:老师,您好!

师:请坐下!刚才在上课以前,同学们用“我想”、“邱老师想”说话时所表达的其实就是人的心理活动。把心理活动继续下来的写作手法就叫做——心理描写(板书:心理描写、齐读)心理描写能展示人物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使笔下的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心理描写很重要,但在写作文的时候又常常被我们忽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它、掌握它。老师先出示几段心理描写的例子,请同学们读一读。(播放课件)

【评】课一开始,目标指向十分明确。简短的开课让学生明白心理描写在表现人物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样就能提醒学生接下来的课可得认真听,好好学。师生劲往一处使。

生齐: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划横线的部分(手指投影)就是心理描写。是用第几人称写的?

生:第一人称。

师:“我”是第一人称,“你”是第二人称,“他/它”是第三人称。这很简单,是用第一人称来写的。请继续看投影。(师播放投影)请科代表来读一读。

科代表读: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了。(教师板书:第一人称)

师:这段也是用第几人称写的?

生齐:第一人称。

师(手指课件):我们把这种作者采用第一人称“我”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的方法叫——

生:——“内心独白”,常用“我想”、“我对自己说”、“我告诉自己”等词语引出。(师板书:内心独白)

师:再来看一个例子,请第一方阵的同学读一读,要读出感情来!

生齐读: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师:这段是用第几人称写的?

生:第三人称。

师:再看一段,刚才第一方阵的同学读得很响亮,很流利,希望第二方阵的同学能读得更好!

生齐读: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填饱肚子。孩子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师板书:第三人称)

师:这也是用——

生:第三人称写的。

师(手指投影):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采用第三人称对文中人物进行心理描写的方法叫——

生:旁观分析。写作时常用“他想”、“他回忆”、“他感觉到”等词语引出。(师板书:旁观分析)

师:这两种方法是用得最多,最频繁,最容易掌握的心理描写方法,同学们一定要掌握。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同学们可以了解一下。(师幻灯展示新例文)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象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师:同学们,在小女孩的面前真的有一大火炉存在?

生:没有!

师:这是小女孩擦燃火柴以后产生的——

生:幻想!

师:幻觉(板书:幻觉),我们把这种借助幻觉的描写来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心理描写方法叫做“幻觉”。这种方法大家如果有兴趣,有能力,等会儿也可以尝试用用它。下面,我们进行实战来演习、检验一下同学们有没有掌握这三种方法,先来读一读(手指板书)。

生:内心独白。

师:声音不够响亮,再来!

生:内心独白、旁观分析、幻觉(声音既整齐又响亮)。

【评】课文就是一个例子,仅仅让学生品读和体验是远远不够的。好的教学应该在阅读中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工作,邱老师选择典型例句让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也能学会表达与运用。对小学生来说,凭借这个例子学会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是我们教者在恰当发挥教材这个载体的作用。

此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和提炼,学会抓取要害和重点,这不仅仅有利于快速搜集写作素材,还包含着思维科学性的训练。

师:好!下面就到了两军对垒的时候了,第一方阵和第二方阵做好准备。第一轮:辨别方法。抢答:下面语段各用的是什么心理描写方法?答对加100分。老师书“开始”,才能举手抢答。(播放幻灯片)

篇3:薛法根作文课堂实录

薛法根作文课堂实录第二课时

师:读题,默默地读。

生默读题目:我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在失败面前,我是绝不会气馁的!从失败中站起来的勇士,才是真正的英雄!”

师:准备—开始—(生小手如林)最快的是赖鑫绍。

生1:内心独白。

师:(师在黑板上为相应的方阵加100分)为什么?第几人称?

生1:第一人称。

师:第二题。(播放课件)

生默读题目:王明咽着口水想:要是有一碗香喷喷的米饭吃就好了!即便是能吃上一根火腿肠、一块饼干,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浑身无力啊!

师:准备—开始—(生小手如林)最快的是付彦君。

生2:旁观分析。

师:答对了,加100分(师在黑板上为相应的方阵加100分),为什么是?

生2:因为用的是第三人称。

师放幻灯片,学生第三题:张强望着红色的跑道,仿佛看到自己第一个跑到了终点,观众为他鼓掌,教练冲他竖起大拇指,队友们送来一束束鲜花,裁判长将那枚沉甸甸的金牌套在了他的脖子上。

师:开始——。最快的是刘宴霖。

生3:幻觉。

师:幻觉,是吗?是“仿佛看到”!这是产生的幻觉。(师在黑板上为相应的方阵加100分,并播放下一张幻灯片,学生看题:亮亮拧紧水龙头,看着地上的积水想:这么多水流在地上多可惜啊!要是人人都不关紧水龙头,那将会浪费多少啊?)

师:开始!(生举手)最快的是欧子轩。

生:内心独白。

师:内心独白,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评】通过竞赛方式,让学生与心理描写不断“磨合”,渐入佳境,不断感悟,由内而外体会什么是心理描写。儿童世界的本质就是游戏:儿童通过游戏认识生活,通过游戏习得能力,通过游戏满足情感需要……教者尽量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情绪中参与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便会更加明显。

师:这一场下来,第一方阵、第二方阵各得到两百分,不分上下,平分秋色。下面进入第二环节。认真观察表演,根据表演选择一种心理描写方法说一段话。每组选一个代表说,由老师评出奖项,一等奖加300分,二等奖加200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邱老师的表演,思考用哪一种心理描写的方法来说,说什么?(拿道具盒子),表演开始:这一天,王老五拣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盒子……

(师表演:拿着盒子上下打量,抓耳挠腮,慢慢打开盒子,当盒子打开时,面现惊讶、惊喜的神情。)

师:表演结束。王老五在打开盒子前和打开盒子后心里在想什么?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打算通过心理描写突出这个人的什么特点?(板书:突出人物特点)这个人是怎样的性格?下面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相互交流一下。(生小组交流,教师下位指导巡视。)

师:时间到!(生快速安静下来。)谁来说一说?(生纷纷举手,师环顾全班。)黄钰仪,有请你。

生1: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贪财的人。

师:哦,非常贪财的人。王老五拣到了盒子,他想……

生1:他想,这个盒子真漂亮,我要打开来看看里面是什么?

师:看看里面是什么?贪财的人最希望里面是什么?

生1:钱!金珠宝贝。

师:接着……

生1:接着他打开了盒子,果然不出所料,里面果然是闪闪发亮的金币。

师:哇,闪闪发亮的金币!看到金币,在王老五的眼前又浮现出了一幅画面。

生1:如果我把它拿走的话,我不是可以成为大富翁了吗?

师:那就可以拥有什么?

生1:拥有了很多的钱?

师:拥有了很多钱用来干什么?可以买什么?

生纷纷说:房子、车子。

师:可以买一个大别墅,打算买什么车?

生纷纷建议:奥迪、法拉利……

生1:法拉利。

师:同学们,她刚才进行的心理描写有没有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生1:有!

师:这是一个非常——

生齐:贪财的人!

【评】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身边的任何细节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产生良好的教育效益。教师运用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其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学生的思路得到充分展开。此处洋溢着自由活泼的气息,体现了教师推波助澜的教学组织艺术。

师:非常了不起,掌声送给她。(生给予热烈的掌声。)第二方阵的是谁?欧子麟,请你来,看你把手举得这么高,请你到前面来。

师: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2:我觉得他是一个拾金不昧的人。

师:拾金不昧的人,继续说。

生2:他想,这个盒子这么漂亮。

师提示把句子说完整:他拣到盒子……

生2:他拣到盒子,想:这个盒子这么漂亮,应该把它交给警察,让它回到失去的主人那里。

师赞许地点点头:让它回到失去的主人那里。打开了它吗?

生2:没有!

师:讲得很好,真是个拾金不昧的人,谢谢你!(看到还有一男生举手想补充)请你继续说一说。

生3:我觉得王老五是一个好奇的人。

师:好奇心很强的人。

生3:对!他看到盒子以后,在想里面是什么?打开盒子一看,应该很惊讶。

师:很惊讶,那他心里又在想什么呢?

生3:他想,得到这些东西以后,我就有漂亮的衣服穿,有豪华的房子住。

师:哦,好奇心很强,同时又有点——

生齐:贪钱的人。

师:大家觉得谁说得最好?

大部分学生说:黄钰仪。

师:黄钰仪说得最好,通过心理描写突出了王老五贪财的特点。当然贪财不是好事,我们不要学他,我们应该学习欧子麟。

生齐:拾金不昧。

师:一等奖,黄钰仪,二等奖,第二方阵(师在黑板上分别为方阵加分)。目前,第一方阵的暂时领先,没关系,后面还有机会。(师播放幻灯片)第三场,学以致用。每位同学都有机会为自己的方阵争得荣誉。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同学,每人加100分。如果方阵的 21个人都完成了任务,就能加多少分?

生:2100分。

【评】《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师此设计在培养学生言语表达的同时,更注意涵养学生良好的德行,恰当地践行了教师“语言与德性同构而教”的教学理念。

师读要求:根据图片写短文,题目自拟,注意通过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要突出人物的特点。请大家观察。(师出示车夫和乘客的幻灯片,风声雨声响了起来。)在这张图片里,骑车的我们可以叫他“车夫”,坐车的可以叫她“乘客”。

师:在这个雷电交加、大雨滂沱的时候,他们各自的心里都在想什么呢?注意,我们在进行心理描写的时候要突出人物的特点。纸就在你的手边,拿起笔来,开始写作。现在开始计时。

时间为15分钟。

(学生开始写作,师下位巡视,进行写中指导和提示。)

【薛法根:跟着贾老师教作文】相关文章:

1.薛法根作文课堂实录

2.薛法根《珍珠鸟》教学设计

3.薛法根田园诗情课堂实录

4.《匆匆》教学实录薛法根

5.薛法根博客教育随笔

6.贾老师的作文

7.跟着岁月斗转星移作文

8.给贾老师的一封信小学作文

9.根话题作文

10.根高中作文

下载word文档
《薛法根:跟着贾老师教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