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笑支撑起一个家作文
“刘耀文刘耀文刘耀理”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用微笑支撑起一个家作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用微笑支撑起一个家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用微笑支撑起一个家作文
用微笑支撑起一个家作文
这个特别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难,也凝聚了人间最真的情感。
一诺千金四十年。四十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以及怀着五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老朱太善良了,他没有犹豫,毅然接受了。从此,灾难像是六月的雨,经常把他淋得浑身湿漉漉的。
1986年,朱邦月单腿残疾后,病退。从那以后,他出行便离不开拐。寂寞的雨巷,每天你都会看到一个拄拐的老人,手提菜篮,他匆忙的脚步让你看了揪心,真替他担心,雨巷这么滑,他会不会跌倒。他挥动着拐杖,微笑着从雨巷的深处走出来,你总是能看见他那一脸灿烂的微笑。他的笑不是做作,不是苦笑,是执着的,发自内心的笑。
没等朱邦月的腿疾痊愈,妻子和两个儿子都得了绝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1991年,母子三人的病情开始加重,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靠单腿的朱邦月照料。
朱邦月第一次感到,命运是如此的不公平,折磨为何还要来糟践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男儿有泪不轻弹,可这一次泪水在他脸上绽开了花儿。可是每当看到躺在床上的母子三人,朱邦月又咬紧牙关,默默地给自己加油鼓劲,毕竟日子还得过下去,笑容又洋溢在他的脸上。
说来容易,干时难。日子一天天过去,儿子一天天长大,而朱邦月却在一天天地消瘦。早晨起床后,朱邦月先装上假肢,然后开始打扫卫生,洗米做粥,帮母子三人起床,帮他们洗脸刷牙,喂早饭。随后,他还要上街买菜,为全家人准备午饭。傍晚,他要轮流给三个人擦洗身体。晚上,还得想着夜里起床给他们逐一翻身,让他们睡得舒服些,可他自己一晚起床数次,从来没有睡过安稳觉。
这样的日子,朱邦月一过就是二十年。
对于他的这份坚持我已经佩服地五体投地,不要说二十年,就算让我照顾个小孩子一天,我都难保证从始至终有耐心。二十年的不离不弃,悉心照料让每一个人都为之感动,他是我的榜样,是使我奋斗不止的英雄模范。
挫折一次又一次地撞开他的家门,朱邦月用笑着一次又一次地轻轻地把门关上,生怕惊醒梦中的母子。
朱邦月头发白了,可他仍面带微笑,应为他知道,他是一家人生命的烛光,点燃着一个家庭的希望,他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
虽然生活艰难,但,此处仍有光明。
篇2:母亲用勤劳和坚强撑起一个家散文
母亲用勤劳和坚强撑起一个家散文
母亲一生虽然平凡,但他勤劳,热心,孝敬老人的性格深深影响着子女,她是我们兄妹在人生的旅途上,学习的榜样。
母亲董爱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由于过早的操劳,岁月的沧桑已过早地爬满了母亲的脸庞。母亲虽然普通,身上却有许多的优点,勤劳,节俭,坚强——他和父亲结婚后,由于家里比较贫穷,父亲只身来到平顶山的煤矿上干活,家里的重担一下子落到母亲一个人身上。那时候母亲天不亮就起床,做好一家人的早餐后,背起锄头就上地里干活。晚上一家人都进入了梦乡,母亲还在油灯下缝缝补补。常常一觉醒来,母亲依然在忙碌着。
父亲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爷爷不在了,奶奶身体不好。靠着父亲的接济,两个叔叔也都相继成了家。父亲微薄的工资还要顾我们这样一个大家,即使这样,母亲也从来没说过什么,反倒给奶奶说,长兄为父,照顾兄弟姊妹,养活老人应该的。
后来,哥哥姐姐到入学年龄了,父亲在城里也安住了脚,接我们全家去平顶山生活,一家人终于可以团聚了,母亲很开心。可是年迈的奶奶说什么也不愿离开故土。让她和叔叔婶婶生活在一起,她又不愿意。
母亲性格温和,从没和奶奶吵过嘴,红过脸。这么些年奶奶一直跟我们生活在一起习惯了。无奈,父亲只好带着姐姐哥哥走了,留下我们四口人在家,每天母亲忙碌着农活,照顾着家。村里谁家有事总让母亲去帮忙。只要有人开口,母亲再忙也会放下自家的活去。所以村里的人对母亲都极为尊重。逢年过节有人来串门,母亲总是把平时只给奶奶一个人吃的好东西,让大家都尝尝。
又过了几年,奶奶去世了。奶奶的去世让母亲哭得几乎昏过去。好长时间母亲都接受不了奶奶不在的现实。父亲和母亲这次真的是要团聚了。好景不长,生活就像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才刚刚露出幸福的颜色,就被突然降临的.狂风暴雨打湿,父亲患了重病,几经治疗后散手而去。我们兄妹四个觉得生活一下子没有了着落,跪在父亲的坟前大声哭喊。母亲拉着我们的手说;“孩子们,别哭了,以后的日子有妈妈呢。只要有妈在,你们该干啥还干啥,尽管放心吧。”那时,我们兄妹几个都在上学,母亲就凭着微薄的抚恤金和打零工把我们兄妹拉扯大,一个个成家立业。当时,父亲的单位看母亲一人拉扯几个上学的孩子,确实太难了。就让母亲去车子棚看车子,每轮一次班就是一天一夜,无论刮风下雨,寒来酷暑。下了班的母亲顾不上休息,又出去给人干零活。母亲不在家时,兄妹几个就互相照应,有时热心的邻居也会帮忙。那几年,因为没有钱,母亲一个人吃饭时,从不炒菜,盐水里面滴上几滴香油,就是母亲的一顿菜。而对我们,母亲总是说,小孩子长身体时,要多吃菜。我们劝她也吃,母亲总说她不爱吃。还是孩子的我们就真的认为母亲不爱吃菜。不知什么时候,母亲满头的青丝变成了满头的白发。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母亲却更老了。随着我们的小家庭的成立,明显感到了母亲的孤寂与落寞。我常常试探性地问母亲,要不给你找个老伴吧。母亲就很生气地说;“嫌我老了,碍你们的事了,我有手,会养活我自己。”弟媳和嫂子也劝她安享晚年,可她还是闲不住。
今年母亲快七十五岁了,可还是操劳,不是替这家带孩子,就是帮那家干家务。母亲总说;“我这辈子没啥大本事,只要能干得动,就让我干,说明妈对我们这个家还有用,能多干一点,你们上一天班回来就少干一点。”
母亲虽然平凡,但她勤劳,坚强,善良的性格必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我敬佩我的母亲,她用勤劳和坚强为子女撑起了一个家。
篇3:感人的作文素材:幼小肩膀撑起一个家
关于感人的作文素材:幼小肩膀撑起一个家
关于感人的作文素材:幼小肩膀撑起一个家
母亲早逝,父亲精神失常,姐姐在外求学……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拉烈镇崇业村弄后屯12岁的女孩蓝晓萍用双手撑起一个贫病交加的家庭。
蓝晓萍6岁那年母亲因难产离世,留下她和姐姐蓝婉屏、妹妹蓝云萍与父亲相依为命。蓝晓萍说,她经常在梦里见到母亲,母亲总是在梦里给她绑头发。“醒来才发现,那是妹妹压到了我的头发。” 随着三姐妹慢慢长大,家里的生活渐渐有所好转,不料父亲爸爸在今年春节前突然精神失常,让一个本来就贫寒的家庭雪上加霜。从那时候起,蓝晓萍天早上要照顾父亲和妹妹吃早餐,然后把父亲安顿在家里,带着妹妹蓝云萍上学;下午放学回家后放羊、砍柴、做家务,里里外外照顾着这个家。
在中央电视台2015“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录制现场,都安瑶族自治县拉烈镇崇业村弄后屯蓝晓萍和蓝云萍姐妹从航天英雄杨利伟手中接过“最美孝心少年”的奖杯,成为广西都安县第一对获此殊荣的“姐妹花”。
2015年11月10日,记者走进大山深处拉烈镇,沿着蓝晓萍、蓝云萍姐妹和她们的姐姐蓝婉屏的生活足迹,切身感受她们身处逆境不低头、乐观生活争上游的不服输的精神,更被三姐妹与患病的爷爷、爸爸相依为命的孝心善举所感动。
母亲去世,三姐妹共渡难关
在蓝婉屏、蓝晓萍、蓝云萍三姐妹中,妈妈的形象是美丽的,因为妈妈2011年9月因难产去世的时候,姐姐蓝婉屏已经10岁,她们清楚地记得妈妈的容颜和为家里操劳时的身影。妈妈去世后,刚刚在崇业村小学读3年级的蓝婉屏就和爸爸一起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爸爸外出打工的时候,蓝婉屏就要为年迈的爷爷和6岁的晓萍、3岁的云萍做饭、洗衣。而父亲爸爸也因为牵挂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一直就在拉烈镇附近打工。
大山深处的群众做饭还是以烧柴为主,姐姐婉屏就经常和爷爷一起上山,爷爷砍柴的时候,她就在附近一边放养家里饲养的5只羊,一边捡拾山坡上的枯枝,然后和爷爷一起背回家。
蓝晓萍的家位于一座山坳里。
蓝婉屏回忆说:“妈妈刚刚去世的时候,觉得十分的孤单和凄凉,但2个妹妹还小,只能和她们一起面对生活,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我们三姐妹能够生活在一起,就是最快乐的事情。”
因为崇业村小学只有1到4年级,2013年秋季开始,姐姐蓝婉屏到离家7公里外(按山路计算)的.尚育小学读书,每周只能周五下午回家,周日下午又要返回学校,已经10岁的蓝晓萍就从姐姐手中接过照顾爷爷和妹妹日常生活的担子。
“我很惦记两个妹妹,每到周五放学后,我都会走3个多小时的山路回到家里,分担妹妹们的家务,给她们放放假。”蓝婉屏说着,有点不好意思地抿嘴笑了。
不幸降临,爸爸爷爷先后患病
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10月24日,爸爸因患有肺结核住进了都安县人民医院,同年11月11日出院,并到结核病门诊持续进行抗痨治疗。因疾病,爸爸无法承受繁重的体力劳动,一家人的经济来源陷入和困境,巨额的医疗费用也让这个原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2014年2月10日,爸爸病情恶化,再次到医院进行住院治疗,后因无能力继续支付新农合报销后那部分医药费,在病情稍有刚好转、尚未完全控制的情况下,就于同年的2月26日出院,回家一边调养,一边打工维持家里的生计。
这个时候,懂事的三姐妹生活更加节俭,周末的时候,每日的三餐变成了两餐。婉屏周日下午回学校的时候,还不在家吃晚餐。“当时饿着肚子回学校,就是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婉屏说。
在婉屏到尚育小学读书后,晓萍就默默地承担着家里日常生活的担子,每天做完作业后,就和妹妹云萍一起去放羊、捡柴,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家务。
2014年12月底,平时很健谈的爸爸变得沉默起来,有时说话前言不搭后语,并且记忆力急剧减退,开始并没有引起三姐妹的注意。后来,爸爸的病情逐渐加重,并且出现昏迷,2015年的1月27日再度被送到都安县人民医院,经医院诊断患上了脑萎缩。由于脑萎缩难以根治,爸爸2015年2月17日出院后,生活基本无法自理,在晓萍上学后,虽然爷爷已经73岁了,但还能帮着照顾患病的爸爸,让蓝晓萍少了些许的担心。
屋漏偏逢连阴雨。2015年3月中旬,爷爷发现自己的左手和左腿有些僵硬,行走也不灵便,后来只能依靠拐杖行走……
【用微笑支撑起一个家作文】相关文章:
10.一个甜蜜的微笑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