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开心☆王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5篇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现在就由我来介绍我家的端午节吧!
端午节的习俗是吃粽子,赛龙舟。这天早上,我跟妈妈学习包粽子。妈妈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然后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空心的圆雉形。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了三片子想把它卷成圆锥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妈妈见了就在旁指点:“左手捏住粽叶的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妈妈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接着,妈妈在空心圆锥形里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味勺舀了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的时候不是把粽叶刺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妈妈说;”摇动筷子的时候要轻一些,把粽叶捏紧一些。你看……”妈妈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些样子了。最后一道工序是捆绳。只见妈妈两手握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返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和爸爸着两只小馋猫一闻到香味就围着锅子,问妈妈:“妈妈,妈妈,什么时候能吃呀?”妈妈总会笑着说;“你们这两只‘小’馋猫!”
瞧,这就是我们家的端午节!
篇2: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每到端午节,人们就会举行一些好玩的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等。端午节的儿歌,我想应该有许多小朋友唱吧:“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许多地方的人都用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子上、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到了端午节的时候,我们都会洗澡,吃鸡蛋,吃粽子。插艾草、蒜头,穿新衣服。端午节也称端阳……我还知道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每次端午节,妈妈都会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滋生。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端午节充满传奇,充满色彩。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篇3: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重五节、端阳节。
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我的家乡青岛过端午节的时候,大人们早早的就把粽子包好了,有豆沙馅的、枣泥馅的、花生馅的、肉丁馅的,再煮上一些鸡蛋,那鸡蛋散发着淡淡的粽叶的清香,好吃极了。
再就是人们会在早晨的时候,采摘一些艾蒿插在门框上,据说可以驱邪。
还有就是大人会把一些红、黄、蓝、绿、橙五彩线绳系在孩子的手腕、脚腕上,寓意能够长命。
篇4: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又到端午节了,今天早上爸爸把我早早的叫了起来,我疲倦的说:“干什么?让人再睡一会嘛!”爸爸说:“今天是端午节,要早早起床。”我一听是端午节,一下子从床上跳了起来,说:“太好了,太好了!我终于盼到这一天了!”
我很快洗涮完毕,妈妈拿来了粽子、彩蛋、香包、花线,我一看,哇塞!这么多好东西啊!我问爸爸:“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那系花线和戴香包又是为什么呢?”爸爸说:“为了避邪呀!”一会儿,我们还要折柳枝呢!我一听几口就吃完了粽子和彩蛋,戴上香包和花线,和爸爸一起去摘柳枝。回家以后,我问爸爸:“摘柳枝干什么呀?”“要把它插在门上面呀!”爸爸边说边插起来,我也学着爸爸的样子插柳枝,可是我个子矮,只能站着小板凳插,等插玩后我已经大汗淋漓了。
中午,我看见路上的孩子都戴着香包,我低头看了看我的香包,是匹小马,头伸的长长的,脚也伸的长长的,像是在飞奔。我感觉过端午节真是高兴。
篇5: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我的家乡在闽侯上街,那里的节日多姿多彩,其中最热闹的就是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的端午节,每家每户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节日中。每年过端午节时,我的家乡都会举办龙舟比赛。这一天,我们吃过午饭不约而同的来到清阳河旁。来观看龙舟比赛的人真是人山人海。热闹极了。
比赛开始了,只听到一声锣响,龙舟就争先恐后地出发了。伴着震耳欲聋的鼓声和呐喊声,参赛队伍都齐心协力想超越他们的对手。
有的龙舟像离弦的箭,有的龙舟像奔腾的巨龙,还有的像飞驰的赛车。它们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站在船头的人用力敲响他们锣鼓鼓动他们的斗志,而龙舟上健儿们奋力的挥动着木浆,站在船尾的人镇静地掌舵,龙舟笔直平稳地往前冲。
快到终点了,大家竭尽全力地往前划,只见落在后面的一条龙舟像一条觉醒的巨龙一样飞快地往前直冲,船上的健儿们一口作气地超越其他对手。在阵阵震耳欲聋的鼓声和呐喊声中,他们终于夺得冠军。原来他们开始时一直都在保留体力,到了最后再冲刺啊!要想赢得龙舟比赛,除了平时要加强锻炼,还要掌握比赛的技巧。
就这样赛龙舟在阵阵的欢呼声中结束了,这就是我们家乡的赛龙舟,你也来介绍一下吧!
篇6: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我的家乡在江南,是个鱼米之乡。这里有许多美好的传统习俗,就拿端午节来说吧,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也是家人过得最热闹的节日之一。端午节又称端五、端阳。每年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插艾旗、挂蒲剑,吃粽子,赛龙舟,还要喝雄黄酒呢,等等。听说这些习俗还都有一个个小小的故事呢!
就拿喝雄黄酒这个故事来说,它源于白蛇传这个神话故事。事情是这样:许仙和白娘子是一对相亲相爱的夫妻,端午节时许仙让白娘子陪他喝酒,可没想到白娘子是一条蛇精,喝了雄黄酒以后就现出了原形,离奇曲折的神话故事就展开了。这个故事也说明了妖魔鬼怪只要喝到雄黄酒就会现出原形。因此端午节的雄黄酒能帮助人们识别和降除妖魔的习俗也就被延续下来。
还有吃粽子、赛龙舟那是纪念爱国爱民大诗人屈原的。插艾旗、挂蒲剑是消灾辟邪的。艾旗,中华医学上说有杀菌保健康的功效,蒲剑据说有斩除妖魔的法力。除此以外儿女们还要携带礼物回家看爸妈。祝他们身体健康生活快乐。
总之,家乡的风俗习惯还有很多很多。这些习俗都充分反映家乡人们祖祖辈辈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爱中华传统的习俗,我更爱有着优秀传统习俗的中华民族!
篇7: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今天是端午节,我和妈妈要去姥姥家过端午,吃粽子。
吃过早饭,我们就出发了。到了姥姥家,妈妈和姥姥在家泡糯米,洗红枣。我和姥爷划船去白洋淀摘苇叶。我们专摘大苇叶儿,不一会儿就摘够了。回到家姥姥先把苇叶洗干净,再用开水煮到翠绿,捞出就可以包粽子了。姥姥和妈妈包粽子,我在旁边也学着做。先把长长的苇叶折叠,围拢好,把糯米、红枣、蜜枣放进去,包出四个角用线捆好,这样一个粽子就做成了。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很不好看。姥姥看着我的“杰作”直发笑。可是我不灰心,终于包出了一个我比较满意的粽子。
粽子包好后就开始下锅了。先用大火煮一小时,再用小火煮半个小时就可以吃了。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焦急的等待着。因为从锅里飘出的棕香,馋的我直流口水。当热气腾腾的粽子出锅时,我高兴极了。我包开赶紧咬一口吃,真是又香又甜。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特别高兴。
今年的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果实,我很开心、很难忘。
篇8: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夏天到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也到了。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在这天,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还有赛龙舟的活动。
每年的端午节也是我们全家聚会的日子。端午节前一天,奶奶和妈妈就会去买粽子、发芽的蚕豆、腌鸭蛋、大蒜……回家后,奶奶把所有的东西放到一口大锅里,再在锅中加满水放到火上煮。不一会儿,空气中就飘满了粽子、大蒜的清香。爸爸呢,在门头上挂早已准备好的菖蒲和艾草。姨妈、姨父、舅舅、舅妈、哥哥、姐姐们陆陆续续地回来了,我盼望已久的美食终于端上桌了。呀,真丰富!粽子有豆沙馅的、花生馅的、火腿馅的,还有切成片,用油炸得金黄金黄的白米粽。切开鸭蛋淡绿色的皮,露出了黄黄的、流油的蛋黄……全家人围坐在桌边吃着美食、聊着天,真开心啊!
这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端午节。
篇9: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在我的心中,端午节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吃粽子了。
在我的记忆里,奶奶包粽子是最拿手的,左邻右舍都比不上她的手艺。每逢端午节前夕,奶奶总要带着我去集市上挑竹叶,回到家奶奶把竹叶洗涤干净、晾干,接着准备糯米、花生等包粽子的原料;包粽子是奶奶的拿手好戏,三下五除二,一个锥形的粽子就出炉了,里面的馅更是花样百出,当香味飘出来,把我们这些“小馋猫”馋得直流口水,使劲的用鼻子闻着那股粽香味。
端午节这天,我一边吃粽子,一边听奶奶讲一些关于端午节的故事。现在,我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重大传统节日。
如今端午节已然临近,可奶奶已经去世,我是多么的想念奶奶,想念和奶奶一起包粽子过端午节的情景。
篇10: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最快乐的事就是能吃到香香的粽子。
今年的端午节到了,妈妈吃完饭,把朱萸草挂在门上,传说它是避邪祈福的。挂完后,妈妈开始包粽子了。
妈妈先把粽叶折成三角形的窝状,再放入糯米、花生、鸡蛋等食物,然后包成一个个小粽子。妈妈的动作好娴熟啊!一会儿工夫,竹竿上就挂满了粽子。“什么时候才吃粽子呀?”我在一边直嚷嚷。妈妈微笑着说:“很快很快,你这只‘小馋猫’!”
只见妈妈提起一串粽子,放到锅里煮起来。过了一会儿,一股香喷喷的气味从炉子上飘了过来,馋得我直流口水,我忙叫爸爸、爷爷、奶奶、姑姑、姥姥一起吃粽子。
爷爷拿起粽子一边吃一边问:“小馋猫,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我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嘛!”大家听了全笑起来,齐声说:“小家伙,知道得还不少!”
今天真开心啊!
篇11:写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有许多习俗,如:吃粽子、收集早晨的露水洗眼睛、洗脸……
粽子是用糯米和粽叶做的。糯米要用水泡两、三天。粽叶要水洗干净,再用剪刀把粽叶的尖尖和头头剪掉,再把粽叶弄成漏斗一样的形状,底底不能通着洞,再把糯米放到漏斗一样的粽叶里,用筷子把糯米压紧,再把粽叶盖上,用线绑起来。最后把粽子放在干净的水里面泡上两、三天,再放到锅里煮,要煮一、两个小时才能把粽叶里的糯米煮熟、煮透。煮好以后,要把粽子拿出来凉一会儿,再把线解开,把粽叶扒开,就可以看到白生生、香喷喷的粽子。吃粽子可以撒上白糖、红糖或蜂蜜。咬一口,香香的、甜甜的、黏黏的,非常可口。
有些人在端午节天刚刚亮的时候,会到田野里收集荷叶和花上、树叶上、禾苗上的露水回来。如果你的眼睛不好,就用荷叶和树叶上的露水洗一洗眼睛,眼睛就变得很明亮,如果你的皮肤不好,就用花上和禾苗上的'露水洗一洗皮肤,皮肤就会像花朵一样美丽。为什么端午节早晨的露水这么神呢?据说,在端午节的前夜,月宫里的嫦娥会让玉兔把药撒向人间,让人们洗去疾病。
我多么希望端午节快点来啊!
篇12:写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今天是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我做梦都想过端午节。听奶奶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
每逢到端午节人们首先要把由红、黄、蓝、白、绿、黑做成的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手腕上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最热闹的就是包棕子了,各家都有自己的包法;我最喜欢看妈妈包棕子了。先把绿油油的棕叶洗得干干净净,在热水里煮一下,再用热水把糯米淘一下,然后把煮好的花生,红豆和糯米混到一起,左手托着粽叶洒卷成漏斗型状的,右手舀起混合的材料放进去,然后包的严严实实的,最后放进锅里煮。不一会儿粽子的香味就飘满了整个房间,等不到煮熟我已经垂涎欲滴了,不一会儿开锅了,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粽子,感觉真是幸福无比。我不光吃到了美味可口的粽子,更感受到无比的快乐。
端午节这一天过的真快乐,我多么想留住这宝贵的一刻呀!
篇13:写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端午节主要是为了纪念古时楚国诗人屈原投江而死。这一天,我一边吃粽子一边在电视里看龙舟赛。
说到粽子,我家年年都包,这是我们过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端午节的前一天,家家都忙着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这一天,奶奶是大忙人,我是小忙人。因为奶奶包粽子的手艺最好,叫她帮忙的人也很多,而我是奶奶的心头肉,自然要在一边帮忙喽。每次奶奶包粽子的时候,总是左手拿着粽叶,把粽叶卷成一个空心的锥体,然后用右手抓糯米,把米放进空心的锥体里,把肉馅放在中间,直到把糯米装满为止。接着,奶奶用粽叶紧紧裹住锥体,用一根稻草把粽叶紧紧扎住。我呢,就在旁边帮助奶奶剪去多余的稻草。就这样,奶奶包了很多粽子,然后把粽子放在锅里去烧。可惜,我没等到粽子熟了,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上奶奶等我起床后,把已剥好的粽子放在碗里等我吃。哇!香喷喷的粽子可好吃啦,我一口气吃了两个呢!除了粽子,桌上还有咸鸭蛋,鲜鸡蛋等,足够我一家吃个痛快!
我喜欢端午节,不是因为有粽子吃,还有爷爷肚子里有许多关于端午的'有趣故事,从战国时吴国大将军伍子胥掘墓鞭尸到越王勾践演习水师;从东汉时期的烈女曹娥到楚国诗人屈原……爷爷真不愧是一位读书人,他说他的故事能一直让我听到老呢!我
爱端午节,它既让我快乐又让我感到神奇。
篇14:写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的来历是这样的: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人们为了屈原的尸首不被鱼虾吞食,人们便做了粽子,来喂鱼虾。就这样五月初五就有了包粽子的习俗。
我们家有一个包粽子高手--奶奶。今年,我十岁了,还不会包粽子,我下定决心叫奶奶教我包粽子。
第一个粽子我先看。只见奶奶熟练的把粽子叶卷成圆锥形,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做了起来,可卷来卷去还是个直筒。奶奶见了就在一旁指点我说:“左手要捏住棕叶的.一角,右手将棕叶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奶奶的指点下,我卷好了棕叶。后来奶奶教我在里面放上糯米、肉、干贝,直到把它填满,我又用绳子捆了两圈。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第一个粽子包好了。
粽子放在高压锅里面蒸半个小时,一股香味扑鼻而来。啊!它真好吃。大概一半是粽子的美味,另一半是自己劳动的快乐吧!
篇15:写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端午节,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但过法却不一样,丰富多彩、五花八门。
想知道我的家乡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吗?请跟我来吧!
端午节到了,大街上,车水马龙,到处悬挂着“欢庆端午”的条幅,商店里的大促销活动又开始了。柜台前,为庆祝端午做准备的人络绎不绝。
每到过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准备许多好吃的粽子。会包的一定会亲自动手包一些个儿大、馅儿多的粽子;实在不会的也会买些粽子来解馋。粽子有肉松馅的、火腿肠的、黄瓜馅的等,我全都爱吃。所以,每次端午节从老家回来时,我的小肚子都是饱饱的。
端午节那天的饭桌上,不仅有我喜欢的粽子,还有爸爸的最爱――雄黄酒。有的大人还把雄黄酒洒在厨房的边边角角,据说可以防止蚊虫滋生。
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绿豆糕,一边说说笑笑,拉拉家常,真开心!
我喜欢家乡的端午节!
篇16:写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我家乡的端午节可热闹了!“爸爸赛龙舟,奶奶包粽子,爷爷撒白糖,妈妈插艾叶,小伙伴们乐呵呵。”这是我家过端午节时必唱的儿歌,也是我家过端午节的真实写照。
据说,端午节可以叫做端阳节或重五节,很多习俗都与“五”这个数字相联系。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锁。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叶、石榴花、蒜头、龙船花。我家也不例外。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其实,我感兴趣的要数包粽子、吃粽子了。每逢农历五月初五,奶奶就会大显身手――包粽子。记得去年的端午节前夕,奶奶像往年一样在包粽子,我的心里痒痒的,于是学着奶奶的样子试着学包粽子。虽然只包了一只粽子,比起奶奶包的粽子也逊色多了,可奶奶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我也不时露出甜蜜的微笑。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起自己包的那一只品尝起来,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在一堂语文课上,我终于看到了关于端午节的许多资料,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及其相关习俗,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为了学习屈原的崇高精神和爱国情怀。
我期盼着今年的端午节赶快到来!
篇17: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小学生优秀作文
我的家乡在江苏高邮,这里有全国闻名的双黄蛋,端午节也别具特色。
每年五月初五前两天,外婆早早地准备好了雄黄、七彩丝线、粽叶、糯米、艾叶、香蒲等好多东西。
端午节早晨,爸爸把艾叶和香蒲插在大门上,说是为了辟邪。
外婆帮我把七彩丝线系在手腕和脚脖上,还在脖子上也系上一根,说能够让不好的东西离我远一点。
快中午时,包好的粽子和鸭蛋一起在锅里煮熟了。放凉后,轻轻闻闻,鸭蛋和粽子都散发出淡淡的棕叶香。我连忙把鸭蛋放进蛋网里欣赏起来。姐姐说,她小时候还会和小伙伴一起比赛碰蛋,看谁的蛋最硬呢。
中午吃饭时,我们吃了香喷喷的粽子,吃了点外婆用雄黄酒泡的白萝卜。奶奶说,《白蛇传》里的白娘子就是在端午节这天和雄黄酒现出原形的,所以端午节这天吃雄黄酒泡的萝卜也可以驱灾辟邪。
家乡的端午节真有趣呀,如果再有龙船划就更精彩了。
篇18:家乡端午节优秀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传统的节日期——端午节。
相传,古代有一位爱国诗人屈原,因为反抗坏人的残酷迫害,于五月初五那天投江自杀了。百姓们便组织小船到江中寻找屈原的尸体,同时,为了不让诗人被鱼虾吃掉,就把粽子投到江里喂鱼虾,好让鱼虾吃饱不去吃诗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五月初五这天叫做端午节。
又因为五月初五有两个“五”,所以民间有许多跟“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的。人们用蓝、白、黄、黑、红五种线系在儿童的手腕和脚上,称“长命缕”。小孩子系上这种线会给他们带来好运。
在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的门上插菖蒲、艾草等东西,让这些东西给人们带来平安;在这一天,大人们为我们准备了水,在水里放了些艾草,给我们淋浴,希望我们一年不生病。
端午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也是一个热闹的节日。我家乡的端午节也一样。
关于端午节,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伟大的诗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死后,人们非常伤心,为了不让河里的鱼虾去吃屈原的尸体,于是就用蕉叶包住饭团丢进河里喂鱼。从此,每当端午节的时候就要吃粽子,看赛龙舟比赛。
端午节的时候,我们都要吃粽子。粽子的类别有很多,而且每种都很好吃。包粽子也很讲究。首先,把粽子叶卷成漏斗形然后把糯米和配料放进去,裹成一个圆锥形,用绳子扎起来,蒸熟之后就可以吃了。端午节那天,全家人围在一起吃粽子,可热闹了。端午节时人们还会赛龙舟。随着鞭炮声的响起,龙舟手们划着船桨,龙舟越来越快,龙头不停地晃动,飞快地向前行驶。仔细看看,龙舟上画着美丽的花纹,非常精致。龙头上顶着两只大龙角,下面是两只醒目的眼睛,嘴巴叼着一只小花篮。眼看一只龙舟就要超过前面那一只了,离终点已经很近了。前面一方也不服输,一口气冲过了终点。全场一片欢呼声,最紧张的就是我们这些观众了,龙舟赛真精彩啊。
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如果有机会,你也来和我们一起度过快乐的端午节!
篇19:三年级端午节优秀作文
明天可是一年一度的“吃货节”,全中国人都要在这天中吃粽子。好吧,其实是端午节了。我们包粽子、赛龙舟,就是为了纪念我国古时候爱国诗人屈原。人们把粽子扔进河里,就是为了不让河里的鱼咬屈原,这个河叫汨罗江。仁义香草园就在搞活动哩!
我早就已经迫不及待了,因为香草园里面有两个帅气的机器人。这里游人如织,景色万分壮观,尤其是这里的月季花和薰衣草呢!薰衣草的花米粒般大小,但是散发出浓郁的香味,让人无比陶醉呀!姹紫嫣红的月季花一层一层十分美观,有红月季、白月季、紫月季、粉月季。各种颜色的月季花和薰衣草,把草地装扮得无比美丽!
不止这些呢!这里有抓鱼鳅,抓得越多才有更好的奖品。还有迷宫游戏,碰碰球大作战,当然还有赛龙舟大比拼,看谁在最快的速度达到终点线……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香草园,我爱我的家乡!
篇20: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端午节为每年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重五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和夏节。这个节日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但是后来有人把它定为我们汉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并且定下了吃粽子,插艾草,赛龙舟和喝黄酒的等活动的风俗。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因为不能面对残酷现实而投江身亡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下的。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终因报国不能如愿,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出自他的著名的作品《离骚》,表达了他知道尽管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也要上上下下追求理想的远大抱负。所以解放后人们又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此来纪念屈原。
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上插“艾草、菖蒲、石榴花、蒜头、龙船花”等“无端”。人们还会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酒,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的孳生。
关于端午节,人们还编出了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节日啊!
篇21: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端午节的脚步声近了,这个特殊的日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象征,每到农历五月初五,不管在中国的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然而,一说到粽子,我就联想到它那可爱的模样,更让我不得不提起它让人垂涎三尺的美味。我很想知道一个个可爱的粽子是怎么被外婆“变”出来的,我便恳求外婆收我这个徒弟,外婆被我的诚心打动了,决定破例收我当徒弟。
我们万事俱备,开始包粽子了。先把箬叶折叠围拢成一个窝状,中间放进糯米和自己喜欢的陷,包出棱角,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三角形状。外婆说,粽子包得好不好,关键看是否有三个匀称的角,在煮的过程中是否会露馅。
外婆看着我奇形怪状的“杰作”发笑说:“你包得是什么怪物啊?”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这叫做创新,呵呵!”我和外婆看着我做的四不像“杰作”,情不自禁地笑了。
最后,我们的“杰作”入锅了。看着一个个身穿绿外衣的“小家伙”们,有秩序地躺在锅里,我觉得太可爱了!等待的时间总是那么漫长,锅里时不时地飘出香气来,馋得我直流口水。终于,粽子从锅里“解放”出来了,我高兴地蹦了起来。吃着美味可口的粽子,而且还是自己亲手包的,真是一种享受啊!
端午节可真有意思,我不但学会了包粽子,而且还品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比吃了蜜还甜。等到明年的五月初五,我一定要再露一手,到时候欢迎你们来我家,品尝我包的粽子,包你们吃了这一个还想再吃下一个。
篇22: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小时候的我,以为端午节就是吃粽子,长大后,老师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一位爱国爱民的伟大诗人――屈原,他因受小人谗言,遭国君放逐,“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世人皆醉,唯我独醒”,是他悲怆无奈之情的吐露,哀莫过于心死,他抱起一块石头,投入汨罗江中……
家乡的端午节保留了浓浓的文化氛围,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空气里满满的都是粽子的香味,嗅起来像幸福的味道,一层一层地剥开粽叶,一口一口地吃下各式美味的.粽子真是极大的享受!包在粽叶里的糯米团黏黏的,很有嚼劲,里面包的也许是蛋黄,也许是肥肉,有时候我会和伙伴们打赌,谁猜对了就可以再吃一个,我的运气总是很好,也因此总把肚子吃得圆鼓鼓的。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项目,家乡的小河在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最为热闹,河堤两岸站满了围观的群众,人头攒动,河上一艘艘装扮靓丽的龙舟已蓄势待发,锣鼓喧天,节日的氛围十分浓烈,比赛的号角一响,每艘龙舟上的壮汉们都手握划桨,使劲全身力气地奋力往前划,一下一下,彰显力的美,锣鼓的节奏和人们的心跳都随着龙舟的前行不断加速,当最后决出胜负时,一片欢呼声,让整条小河都沸腾了……
我爱家乡富有文化气息的端午节!
篇23: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天气变明媚,树叶放绿,家乡的端午节到了!
端午节来临之前,街上就开始热闹起来了。街上的行人增多了,人人脸上洋溢幸福的微笑。大街小巷到处可以听到“卖粽子啦!”的叫卖声,可以看见许多人推着各式各样的车,车上装着粽子在街上行走叫卖。五彩缤纷的葫芦挂满了大街小巷,很多人高高兴兴地买葫芦拿回家,挂在屋里屋外。关于端午节的一些小饰品也出现在街面上,可谓物美价廉,即经济省钱又实用好看。
到了端午节那一天,家乡热闹非凡。人们早早就起来了,街上汇成的长龙,各式车辆往来行驶,人们成群结队,呼朋引伴高高兴兴去野外采艾蒿。有的人甚至跑出几十里的野外去采,也有人还折几枝柳枝。当太阳出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前各种能插艾蒿的地方都满了,上面挂着几个葫芦,也有柳树条上挂了几只小葫芦。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
听说端午节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我们作为一名学生,一定要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24: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端午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每当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就在江湖上举行踏青,赛龙舟等,不知道大家过端午节和我们绛县这里过得一吗?
我们这里还没到端午节,大家就忙上忙下,有得卖糯米,有的买蜜枣,有的买花生豆,还有得买粽子,粽子叶可以是绿的,也可是黄的。买完东西回来大家就开始包粽子。先把糯米洗了,再把蜜枣放上粽子叶,再把花生豆洗了,最后把花生和糯米放到粽子叶上,然后把粽子包成三角形的,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粽子包好以后,把它煮熟,这样粽子就可以吃了。
我好喜欢家乡的端午节啊!
篇25: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逢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吃。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听大人们说呀,这是为了纪念一位著名的爱国大诗人,他叫屈原。
那你们知道粽子是怎么包出来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首先把新鲜又绿油油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卷一个小筒,把其他的`粽叶插到小筒里围一圈,用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轻轻地捞起糯米放在小筒里面,并加上蜜枣、葡萄干、花生米,包起来用绳子捆紧,最后把美味的粽子煮上几个小时,熟透了就可以吃了。我们这些小馋猫,还没等粽子熟呢,口水都流出来了,因为那香味早已传遍了整个大街!好不容易等到粽子熟了,咬上一口尝尝,你会越吃越想吃,即使闻一闻,那香味都直往心里钻。
伴随着粽子的香味,我们高高兴兴地度过了端午节。
【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相关文章:
8.端午节作文三年级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