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作文400字
“TeaForTw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作文400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作文400字,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
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
暑假是个游山玩水的好季节,6月25日,开启了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第一站――中国文字博物馆。这个“国字”头的博物馆,不在集“万千宠爱于一城”的首都北京,而是在中国文字之乡――安阳。
来到中国文字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屹立于馆前广场上的字坊。金碧辉煌、庄重典雅。造型选自于甲骨文、金文中的“字”字。从的`字形结构上看,“字”有在房屋内生子的意思,通过字坊很直观的表现出来了。
跟着讲解员阿姨,我们先来到了序厅,天圆地方的设计中,四周的四面浮雕展示了中国文字和书法的发展史,以及甲骨发现与少数民族文字的盛况。“一片甲骨惊天下”就从这里开始。
18秋,还差几个月新世纪就要来临了。在地下沉睡了3000多年的甲骨文,在这一刻突然醒来,送给新世纪一个惊喜。这一天,一位姓范的商人带了一些龟甲找到了国子监祭酒王懿荣。有着丰厚知识储备的王懿荣,很快就认出了龟甲上的刻痕是比金文更加古老的一种文字,因而“见之狂喜”,开始重金收购。之后,经过无数人保护、认证,甲骨文才有了今天“一字千金”的开挂能力。
今天,我们对甲骨文有破解能力非常有限,我每个都认真的观察,很想破解这些文字背后的故事。商代流行占卜,大事小事,事事占卜,可能就像我们现代人离不开手机一样,他们离不开占卜,这使得大量甲骨保留下来。
接下来我参观了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字,看了他们的课本,原来他们不仅要学国语,还要学方言,从那一刻起,我对操着满口方言的人肃然起敬,原来那是第二门语言,否则,在民族的大融合中,他们的语言也会消失。
后边,参观了钟鼎千秋,是商代、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和金文,有被誉为镇馆之宝的贾伯壶。用图文展示文字从隶书到楷书的演变过程,以及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史。最后是解决了汉字在计算机中的应用问题。历史上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先人的智慧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参观结束后,在博物馆门口遇到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学的团体,我和他们一样,就像一颗颗带着“降落伞”的薄公英种子,会将中国的文字带到世界各地去,在那里生根开花,尽情的展示中华之瑰丽。
篇2: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作文400字
寒冬时节,我市的文字博物馆震撼开馆了,消息传来真是高兴的我合不拢嘴。放寒假了,我就嚷着让爸爸带我和姐姐一起去博物馆一睹风采。当我们来到博物馆正门口,只见两只金黄色的玄鸟各立一边,路过的人们无不惊叹它那奇特而夸张的造型。
经过玄鸟即是字坊,它采用了甲骨文中“字”的字形建造而成。跨过字坊是开阔整洁的馆前广场,两旁各竖立一排甲骨文“碑林”。穿过广场正前即是宏大的博物馆建筑,金壁辉煌气势恢弘令人折服。
在爸爸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大厅,环顾大厅四周,是四块巨大的白色浮雕,大气磅礴。大厅顶部采用穹庐顶的样式。北面的浮雕介绍的是中国文字发展简史,南面的则是一片甲骨惊天下,东面的是中国书法简史,西面的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在接下来的三个小时的参观中时光似乎倒流,开始了中国文字的演变的旅行。在文字发展史的二楼北厅,有一处是反映古人制陶的场景。雕像是那样的栩栩如生,后面的布景是一泓看起来触手可及的清水,远处是飞翔的鸟儿和现场的声光配合将我们带入了迷人的远古时代。
在二楼东厅展柜前我被那各种精美的文物所吸引,久久不舍离开。这里有各式造型古朴、庄重肃穆的青铜器;又有长短不一保存完好的竹简;还有晶莹剔透、质地温润的玉器。这些珍贵文物见证着数千年文字的演变历程。三楼北厅的第四展厅,主要展示民族文字大家庭藏族、朝鲜、东巴、水书、白族等众多少数民族文字,这些文字的展示让参观者啧啧称奇。在三楼的历代书法展览前,我这小小的书法爱好者沉湎其中流连忘返。
三个小时的参观在不知不觉中度过,我们恋恋不舍地走出博物馆,脑海里还浮现着参观时情景。通过参观进一步了解了我国50的文字史,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独具魅力的中国文字,为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民挥了重要作用。激发了我对祖国的热爱,更激励了我好好学习、努力拼搏,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贡献力量,使祖国更繁荣更昌盛!
篇3: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作文400字
1月3日,我们学校的全体师生一起去了中国文字博物馆。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到了博物馆门前,最引人注目的是金光闪烁的字坊,它雄伟壮观地矗立在大门口。绕过字坊,穿过28片甲骨青铜器组成的碑林,就来到了主题馆。首先我们看到“一片甲骨惊天下”的字样,想到古代汉字是人们的血汗凝结成的,随后我们看到甲骨坑里那一片片的甲骨,大家都是更深入的体会到古人的用心良苦。
抱着对甲骨神秘探究的心情我们来到了二楼的第三展厅,首先看到甲骨的取代品——纸。
走进去,我们看到造纸术的发明者的头像,大家一定猜到了是“蔡伦”,跟着老师的引导我们看到了造纸术的过程和场景,看到造纸术需要那么多程序,特别麻烦,我认识到我们要爱惜纸张,节约用纸。
最后大家步入第三展厅,大步奔跑到电脑室,这可是我们最感兴趣的。我一会描红,一会玩印刷术,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文字的应用越来越方便。
参观结束了,同学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文字博物馆,但里面汉字神奇的变化过程却深深的留在了我的心里。
篇4: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作文400字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文化历史名城——河南省安阳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博物馆。今天,我有幸来到这里参观。
博物馆外观古雅、视野开阔,馆内设施十分现代化,超大屏幕、触摸屏,衣着帅气得特种保安、讲解员,管理有条不紊、非常到位。该馆有四层,馆内藏品非常多,是国家级的博物馆,感觉十分气派。这里没有一般浏览地的拥挤,一切让人看了都非常舒服。
进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面“雄伟”的墙。所谓雄伟,就是因为三面墙上,每面都刻着甲骨文,还是金色的呢!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七扭八歪,有的字像只碗,有的像一张桌子……这些神奇的汉字,看得我眼花缭乱,晕头转向。
中国文字博物馆共分四层,第二层是汉字游戏,有电子书,描红三字经,汉字拼图……。我最喜欢玩汉字拼图。刚开始,不知道怎么玩儿,我很烦躁,调来调去的,本来拼好了这一块,为了把那一块挪对位置,刚拼好的,又乱了,还得重新拼。“乱七八糟的,怎么拼啊?”我有点着急。“你别急嘛!我们先把这一块挪开,看下面的隐藏文字!是‘钟鼎’,我们快找找‘钟鼎’这两个字!”姐姐告诉我。“哦,找到了,在这儿!”我按照姐姐说的找出“钟鼎”这两字。“我们先把它调好位置,再……。”我渐渐熟悉了,觉得这是一个开发智力的小游戏,很不错。后来,我们又玩了电子书,我用手一挥,书就自动翻过去一页,等你观看。好有趣呀!
五千年的文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甲骨文改变到现在的文字,不知经历了多少变革,只有看过展览以后才能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走出了博物馆,我心里非常高兴,它让我为中国古老悠久的历史文明而骄傲,也为我上了一堂丰富的历史课。
这次难忘的安阳之旅,将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使我终身难忘。
篇5: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作文400字
那是去年阳春三月里的一天,我同父母一同驱车来到向往已久的甲骨文的故乡——安阳,带着敬畏的心情走进了世界上唯一的文字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深深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洗礼。
从远处看去,中国文字博物馆就像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正门口各立一只造型奇特而夸张的凤鸟,广场中央矗立着以甲骨文“字”来设计的字坊,真是匠心独具。从字坊通向主题馆的道路两旁是有二十八片青铜甲骨组成的碑林,形态各异,有的像云朵,有的像花瓶,有的像贝壳……
通过安检来到一楼的“一片甲骨惊天下”展厅,我不由地惊呆了,一排排展台和大厅四周的墙壁上布满了刻着甲骨文的甲骨、卜骨,这些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见证了中华大地悠久的历史和璀灿的文明,述说着中国文字的源远流长。二楼里面是大量造型古朴、庄重肃穆的青铜器,足以让今人汗颜的艺术水准诠释着古人的智慧。值得一提的是,三楼展厅陈列着故宫收藏的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等名家真迹,平日里仅仅被我们当作工具的文字,在大师笔下字字珠玑。
“哦,原来‘吃’字的甲骨文是这个意思啊。”在博物馆里,你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感叹并发出会心一笑。
最让我心仪的既不是甲骨文残片,也不是镇馆之宝的司母戊方鼎,更不是梦幻般的4d影院,而是多媒体厅里那些互动性的游戏,电子翻书、看形状猜偏旁、看形状猜成语等等令我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人气最旺的是打字比赛,四台连在一起的电脑屏幕上同时显示一篇同样的短文,最先录完者获胜,游人们在欢笑声中顿感身心愉悦。
走进文字博物馆,就如同走进一条浩瀚的历史长廊,走进一座博大厚重的文化宝库。出了文字博物馆,大家纷纷感叹没见过的字太多,不认识的字太多,生活中常用的几千字,放到文字博物馆里可以说是沧海一粟。
离馆时已近黄昏,暮色中那座标志性的字坊被灯光照得格外醒目,好似一位伟岸的巨人从历史的深处缓缓走来……作文
篇6: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作文400字
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是甲骨文的发源地。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中国文字博物馆。远远望去,文字博物馆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用红色的砖瓦勾画出它雄伟轮廓。
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甲骨惊天下”几个大字。我们边走边看,知识渊博的爸爸当了我和妈妈的讲解员,给我们讲解了中国文字的发展史,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的文字从甲骨文、金文、陶文、简牍和帛书、造纸、印刷一直到发展演历到现在的信息技术现代化。一路走来,一件件文物让我叹为观止。
在博物馆里,不仅能观看和学习到很多知识,在二楼的互动与影像厅里还可以在电脑上练毛笔字,有小揩、中揩、大揩的毛笔类型;米字格、井字格的宣纸格式;也具备了用不同颜色书写的功能,很神奇吧!我玩得都不想回家了。
这就是中国文字博物馆,一个神奇的博物馆,它是安阳人的骄傲,欢迎你来参观。
篇7: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作文400字
昨天下午我们去参观了中国文字博物馆,主要参观了解了了解了两种文字,分别是:甲骨文和金文。
甲骨文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它出土于商代后期商王国都城所在地——河南安阳殷墟。百年来在这里先后发现的约13万片刻辞甲骨,记录了商代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的信息,是研究商代社会弥足珍贵的资料。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模型文字等古老文字早已不再使用,唯有甲骨文穿越时空,将生命延续至今。
甲骨文和她的发现地安阳殷墟一起,揭示了3000多年前一个强大王朝背后的故事。威严的宫殿、辉煌的青铜文化和灿烂的文字成就,见证着历史,见证着文明。
金文,是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的总称。金文应用的年代有1200多年。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与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方折有所不同,金文笔道肥粗,圆笔多,转折圆。和甲骨文相比,字形变化更加多样。
在众多的先秦文字中,金文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反映了秦用小篆统一文字前1000多年间中国文字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金文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征战、盟约等事件的记录,以及对祖先及王侯们功绩的颂扬,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个侧面。
看过这些文字之后,我感到了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我不禁自叹,没来文字博物馆之前我对这并没有什么了解,但现在看过之后,我突然了解到了:中国的文字历史是多么的悠久啊!这种感觉就像井底之蛙从井底跳出来的那种感觉。在回来的路上,我的内心在不停的赞叹着。
篇8: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作文400字
中国文字博物馆堪称世界一流,也可以说是安阳之最。它是一个国家级别的博物馆,是一个非常棒的中国文字博物馆。自从它建成之后,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安阳乃中华文明之源,甲骨文乃汉字文化之根。趁着太阳高照,我们安阳少年新闻学校的小记者们星期天一大早,便坐着大巴向中国文字博物馆飞驰。在车上望着天空中的太阳,似乎在向我们问好,蓝蓝的天空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中国文字的骄傲。
李校长在车上就先向我们简单介绍了中国文字博物馆,主要以文字为主题,按整体布局分为序厅,基本陈列厅,专题和特别展厅4个部分,共8个展厅。其中二楼还有猜字谜等一些互动游戏。大家到那里,可以亲自体验,尽情玩耍了……
来到中国文字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牌坊,听说它是根据甲骨文,金文中“字”的写法建造的,故又称为字坊。上面装饰着殷商时期青铜器上的图案,看起来惟妙惟肖。给人一种沉稳,庄重的感觉。它的旁边各有一只金色铜质凤鸟,听校长说它们是由五种动物组成的,鸟的头,雁的翅膀,蛇的'脖子,龟的背,鱼的尾巴。这两只奇特的凤鸟也许就意味着新时期的中国文字必将走向美好灿烂的明天吧。穿过字坊,通向博物馆的路两侧是由28块铜质甲骨组成的碑林,它象征着天上28个星宿,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再往前走,便来到了金碧辉煌的文字博物馆。它方方正正的造型采用了甲骨文与金文所概括的象形文字“墉”字,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字文化的内涵。浮雕金顶采用饕餮纹、蟠螭纹图案,并配以红黑图案的大圆柱,让人感到一种现代风格与殷商宫廷风韵相结合的建筑特色。那一个个大圆柱我们要四、五个同学才能把它搂住呢。
走进大厅,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四面墙上都有高高的白色浮雕。上面雕刻着各种各样的图案。分别是中国文字载体发展史浮雕,中国书法史浮雕,一片甲骨惊天下浮雕,各少数民族文字浮雕。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副是有大唐两字的浮雕,其中的“竹”字有一笔特别长,我觉得又夸张又好玩,深深的感叹于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
穿过浮雕,我们便自由参观,在一楼展厅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甲骨文碎片,这不,上面还刻着许多文字呢,可惜我看不懂。最吸引我的是有一个很大的甲骨文复原模型坑,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甲骨文模型。除此之外,展厅还有很多甲骨文,大部分都是出土于商朝晚期,但形状却各不相同。这里面处处都有甲骨文的足迹,处处都有令我们骄傲的地方,都令我们兴奋不已。一楼我们就参观完了,但甲骨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承载着历史,也蕴郁着希望,作为中国迄今发现最成熟的文字,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来到二楼展厅,也是关于中国文字发展史的。我看到在展厅的一角动画模型,有两个古人捧着陶碗,坐在湖边,听导游说他们是最早想在陶碗上刻下自己心里想的或是记载着当时发生的一切。不知为什么,我看到云在天空中飘动,水在湖里流动,我被美景深深的吸引了,似乎我也在画中游。接着,我们便来到了一副很逼真的模型前,是两个大臣向一个人奉献甲骨文碎片,脚下还有熊熊燃烧的炉火,我虽没搞清是什么意思,但看到这副有趣的画面,我也感到非常开心。然后,来到一副图画前,是三块甲骨文碎片,上面有日月两个字,我能分辨出来,其他我就不认识了。旁边各有两个动物,分别代表日月两字。另外两片好像都是牛,马怎样吃草的意思,我就不多说了。再往前走,陈列着司母戊鼎和一些青铜器制品,上面不仅有精美的纹路,更重要的是都和文字有关,上面珍贵的铭文也使这些青铜器具有了很高的科学,艺术及观赏价值。
走着走着,我还发现陈列柜里有许多小盒子,里面有许许多多小方块。上面有很多字,我想,古人拼的时候是多么不容易呀,怪不得他们说是活字呢。我还发现了许多竹简,保存的完好无损,令我非常吃惊。听说这些是复制的,玻璃管里装的才是真的。此外,还有一些工具,有铲子,凿子之类的,听说是挖掘甲骨文碎片用的工具,有些至今还在用呢。还有几台硕大的印刷机,也让我领略了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迅猛,都让我不由的为他们鼓掌。在展厅中我不仅看到了甲骨文、金文、陶文、玉石文字、简牍帛书、以及汉字信息印刷术、汉字信息处理等相关内容,更让我对中国文字发展史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最吸引我的便是互动厅的游戏了,我拿一支笔在屏幕上写了好多字,有钢笔字,毛笔字,还可以描红画画呢。另外我还在一台电脑上和几个小朋友比拼呢,虽然输了,但我玩的仍很开心。最后,还进行了猜字迷的游戏,如:儿女皆行——?;三张好纸——?,大家猜猜看。这里的游戏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呀,在玩的过程中又真正让我领略了一次中国汉字深厚的文化底蕴。
正当我们玩得开心时,李校长让我们集合了,我又忍不住伸手隔着橱窗摸了摸那些珍贵的文字,真是一步三回头啊,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展厅。来到馆外,又禁不住抱了抱那又红又粗的大柱子,那粗粗的柱子好像在问我:这里好玩么?是不是证明了我国的汉字历史源远?你是否会为我们的祖国而感到自豪呢?我觉得我今天在这里十分快乐,希望大家有机会也来这里游赏。这里实在是丰富多彩,让我难以忘怀。
篇9: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作文
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作文
来安阳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中国文字博物馆,本地人要预约,外地人不用掏钱也不用预约,真爽啊,省了好多钱。O(∩_∩)O~~
这儿有一个字,它是“字”的甲骨文,看见后面建筑上的白点了吗,那是鸽子。
馆内有五个展馆,呈现了由甲骨文到现代文字的'变化过程,它们涵盖了历史、人物、书法、纸张、文物等等方方面面,把文字的变化过程的全部面貌都异彩纷呈地呈现了出来。令我印象最深刻A一种字是是鸟虫书,这种字体是加以鸟虫形象的艺术字体,流行于楚、吴等地。
鸟虫书。
馆内还有许多高科技仪器,有一种仪器最好玩,它用动态的手法展现出某一字的变化过程。
转完了各个展馆,我惊叹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以后,我会更加爱国。
篇10:参观文字博物馆作文
星期六的下午,老师带着我们去参观文字博物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只金光闪闪的凤鸟,它们好像在迎接从四面八方而来的客人。经过凤鸟,就是高大的“字坊”,跨过“字坊”,28块铜质甲骨片整整齐齐的竖立在广场的两旁。继续向前走就可以看见许多黑红相间的柱子和雄伟壮观的主体馆。我想:外面就这么漂亮,里面一定更漂亮!
我们好奇的走进博物馆。博物馆里的东西真多啊!有天圆地方、一片甲骨惊天下和蔡伦造纸……最吸引我的当然是蔡伦造纸啦。因为老师说:这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一张薄薄的纸要经过沤竹、浸灰水、打浆、蒸煮、荡帘抄纸、焙纸和揭纸这么多的工序才能完成。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它,不能浪费。
时间到了,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博物馆。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多读书,等长大了一定要知道里面所有的东西。
篇11:参观文字博物馆作文
中国的文字有着悠久的发展史,而我的家乡安阳正是中国最早文字——甲骨文的发源地。这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爸爸妈妈和我来到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体味和探究汉字的一步步演变历程。
驱车到中国文字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金玉辉煌的高大建筑,那样华丽、那样宏伟。外表刻画很多中国特有的各种图腾,让人强烈感受到中华特有的文化气息!步入广场,两旁全是一些刻着甲骨文的龟甲,龟甲上的文字,承载着中华五千年厚重的历史,也孕育着希望,正是这一个一个古老的甲骨文字,逐渐演化成我们今天通用的汉字。
进入博物馆大厅,这里十分宽敞,首先看到的是由江泽民爷爷亲笔题写的七个大字:中国文字博物馆。来到这里,仿佛真的进入了一个文字的殿堂。一楼分展厅主要向我们展示甲骨文的发掘与作用。进入甲骨展厅,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个挂在墙上的甲骨文发掘资料,考古学界一共发现约13万片刻辞甲骨,记录了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方方面面信息,为解读殷商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展厅里还陈列着许多出土的刻辞甲骨,还有发掘甲骨的相片与宝贵的记载书籍,吸引不少游客止步观赏。
一楼展厅向我们展示了甲骨文的发现、发掘、认知的全过程。而二楼向我们讲述了文字的发展演变及记录方式的变迁。从资料中,我了解到原来最初的甲骨是用来占卜的,后来也用来记事。文字最初刻在甲骨上,后来刻在青铜器上,再后来人们把文字刻在玉器上,刻在竹简上,后经时代进步,发明绢书、特别是蔡伦发明造纸术后,文字的记录进入新的纪元时代。这就是文字的刻录。说到文字的发展,就不得不说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的事了。战国时期,形成了齐、燕、晋、楚、秦五大文字体系,秦始皇以秦篆统一六国文字,是文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很快篆被隶所取代,后又由隶分变为章草、楷书、行书。二楼除了展厅,也设了互动、实践的多功能厅。我还尝试了猜字谜、写毛笔字、拓印等项目,此外,我还亲手翻了翻词典,一本厚厚的仿真大词典,它会随你的手势向前翻、向后翻,让读者在快乐中收获了丰富的知识。
三楼的主题是现代书法展与成体汉字。来到三楼,我们首先进入现代书法展厅,这里陈列着许多名家之作,那一幅幅作品,如行云流水,带给人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今天的参观之行,让我感受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篇12:参观文字博物馆作文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中国文字博物馆。远远望去,文字博物馆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用红色的砖瓦勾画出它雄伟轮廓。
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甲骨惊天下”几个大字。我们边走边看,知识渊博的爸爸当了我和妈妈的讲解员,给我们讲解了中国文字的发展史,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的文字从甲骨文、金文、陶文、简牍和帛书、造纸、印刷一直到发展演历到现在的信息技术现代化。一路走来,一件件文物让我叹为观止。
在博物馆里,不仅能观看和学习到很多知识,在二楼的互动与影像厅里还可以在电脑上练毛笔字,有小揩、中揩、大揩的毛笔类型;米字格、井字格的宣纸格式;也具备了用不同颜色书写的功能,很神奇吧!我玩得都不想回家了。
这就是中国文字博物馆,一个神奇的博物馆,它是安阳人的骄傲,欢迎你来参观。
篇13:参观中国博物馆作文400字
今天,我去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实践活动——参观中国海防博物馆。中国海防博物馆位于岱山本岛黄嘴头东南面,那里地势险峻,博物馆就在那里依山沿海而建。
一路上,太阳火辣辣的,但我还是兴致勃勃的。终于到海防博物馆了,我向前望去看见博物馆的城墙被涂成了迷彩色的,好像一个穿了一件迷彩服的哨兵在放哨。上面刻着“中国海防博物馆”七个金灿灿的大字,不禁让人肃然起敬。依山沿海而建的绿色城墙,掩映在茂密的丛林中把整个博物馆围在了里面。
走进博物馆,里面有许多图片和战舰模型及飞机模型,还有一个很大的海防模盘,让我看得眼花缭乱。在这里我不仅了解了我们舟山的海防知识还认识了民族英雄郑成功和他的战舰,参加甲午战争的定远舰和致远舰。虽然他的战舰比不上外国的战舰先进,但是在他率领的军队奋勇拼搏下,最后终于收复了台湾,他的壮举令我敬佩不已。
走出博物馆,在博物馆的上面停着一架锈迹斑斑,“伤痕累累”的战斗机,旁边的几门高炮一字排开,它们都对准对面的上空严阵以待……我不知道它们参加过多少战斗,但是我可以想象当时的战斗有多么激烈。站在飞机旁边,我仿佛自己就是一名马上要冲入云霄参加战斗的`飞行员了。
参观结束后,我坐在回家的车上回想今天的参观过程,不仅让我懂得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还提高了我的海防意识:我们要时刻警惕,居安思危。
参观中国木雕博物馆作文
大年初一是个晴天,我兴高采烈地跟着姐姐和舅舅去木雕博物馆参观。木雕博物馆位于中国木雕之都———东阳。
一到博物馆门口,我就被那酷似中国馆的外观给吸引了。我必须仰起脖子才能仔细端祥它的外貌,真是太气派了。进到展馆里面,,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巨雕。它十分大,有一面墙那么大;它十分精致,雕刻出来的每一个人都栩栩如生;它十分高,有两层楼那么高。就这么一幅巨雕,要花多少时间才能雕刻完成呀!
进入历史厅,我感觉自己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8000多年前的跨湖桥。木雕的发展共分为四个阶段:刳木伊始、攻木为业、浑雕细琢和登峰造极。跨湖桥的木雕处于第一阶段刳木伊始。那里的人们用尖锐的石头当刻刀,刻出的东西虽然不太好看,但还是可以做装饰品。到了明清时代,木雕工艺比以前就精湛许多了,雕刻出来的人物、动物都显得楚楚动人。
出了历史厅,我们来到了生活厅。在生活厅里,我仿佛置身于一大户人家家里。那里的门、窗棂、横梁和床都雕刻着精美的花、草、人物等。在生活厅里,我还看到了皇帝的宝座“九五至尊”。尽管不能近距离地观看,但远远望去也觉得非常大气,我竟然幻想着皇帝正端坐在上面。宝座边还有两个屏风,一个“百鸟朝凤”,另一个“国色天香”。这两个屏风上雕刻的鸟惟妙惟肖,十分逼真!
参观完木雕博物馆,我惊叹于这些能工巧匠,突然想到馆里介绍里的一句话:“木雕根植于土,铭心于木”,只有认真、细心、投入地去刻,才会雕出精美的作品。我们读书也一样,只有付出努力才会有收获。
篇14:参观文字博物馆作文500
星期六,我和爸爸、妈妈去了文字博物馆。来到文字博物馆,我首先看到了许多甲骨文。甲骨文被石框中的玻璃夹着,像两排士兵整齐的站在那儿,欢迎我们的来到。
进到博物馆里面,我抬头一看,看到了一个密密麻麻的蜘蛛网,仔细一看,原来是博物馆的房顶。这时,爸爸说,这个房顶可以节约能源,你看,不用点灯就很亮,因为有太阳光。然后我们直奔三楼,想玩互动游戏。我们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找,进入第一个房间,我就被它的景象迷住了。我首先看到了竹简,就是用竹子做的书。接着我看到了许多小长方体,每一个小长方体上有一个小字,还是反的。我问爸爸,那是什么?爸爸告诉我,这是活字印刷术。
看着这些活字版,我心里想,古时候的人真聪明,能创造出这样的好东西。我要是有这样的活字版就好了,写字的时候就不用一个一个写了。不过,还是有点麻烦,还得一个一个找。我们还看到了过去的一些印刷机器,还看见装活铅字的柜子旁边站着一个阿姨,好像在拿铅字。走近一看,原来是个假人。“真像啊!”我赞叹道。
这时候,喇叭响了:“离五点还有30分钟,请大家及时离场。”我们来到一楼,看了一会儿大屏幕播放的宣传片,我看到了整个文字博物馆的外观图片,像个大元宝,散发着金光。
在参观文字博物馆的时候,我碰到了三个好朋友,还一起高兴的玩了一会儿。五点博物馆清场了,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文字博物馆。没有玩成互动游戏,真遗憾哪!
【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作文400字】相关文章:
4.参观蛇岛博物馆
5.参观博物馆有感
10.参观中山舰博物馆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