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扫墓700字作文
“zhizu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清明扫墓700字作文,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清明扫墓700字作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清明扫墓作文700字
唐代诗人杜牧有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年的清明节就是阳光正好,完全扫去了冬日所残留的那一份寒意。
一大家子从各地归来,手拎大包小包的在田间小道上穿梭,去履行一年一次的特殊看望。
“姐姐,这个花好香哦!”稚嫩的童音响起,我不由放慢了脚步,仔细欣赏起身旁这些平凡的小花来。细软的金黄组成一朵,由细长的绿茎与主干相连,一株就已“星光灿灿”。而此时,成千上万株的油菜花相互重叠交错,如一条华被铺盖在地上,厚却轻盈。“嗯,这个叫油菜花,蜜蜂可以采来酿蜜,籽还可以榨出我们平常吃的菜油……”伴着鼻间清香,我为这个从城市归来的弟弟科普起自己为数不多的常识。
不知不觉间,目的地已然到达。点蜡烛,斟酒,放爆竹,烧纸钱,再是跪拜。老一辈们熟练地操作这些流程,我望着碑上那张略带笑意的照片,却不禁出神。
“太太,我又回来看你了。这已经是第三次了吧。”
曾经我也对田中的油菜花充满了好奇,太太就这么带着我在田埂上闲逛,他不太利索的腿脚无法跟上我的步伐,只好扯着嗓子提醒着我:“走慢点!小心前面的石头!那边有河,不要走过去了!”熟悉的提醒仍在耳畔回响,可是,像当时一般故意弄得太太焦头烂额却已经变成了奢望。
太太是十一月份走的。他一个人在家闲不住,稻田里逛,结果不小心摔了一跤,脑内出血。接到消息时太太还在医院抢救,我却不被允许去医院,而是背上书包,开始一天的学习。
终究,回天乏力,等到放学时,与太太已是阴阳永隔。回想起一个多星期前,太太还笑着与我挥手告别,却是最后一面,我始终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现在,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渐渐习惯了太太的不存在,只留下脑海中零星的记忆成为怀念。
微风吹拂,带来点点油菜花瓣的丝丝清香。在这个古今都为之“断魂”的节日里,弟弟已经记不得太太,在一旁东扯西拉地探索这个新鲜的世界。而太太,你还好吗?我很想你。
(桐乡方言中称呼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为“太太”。)
篇2:清明扫墓作文700字
今年,我因今年有时间回乡下,要回去拜山!苦恼的我完全没回乡下拜山的兴趣,可爸妈逼着我不得不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叔叔阿姨们踏着艰难的步伐登山拜祖。我左手提着用雪碧瓶装着稀稀的白粥,右手提着一大袋白馒头。。。。
昨晚梦见您了现在想想,老奶奶您已经离开我们一年多,也许清明节快到了,我又梦见您了。在梦里,我们四代同堂在一起开开心心的聊天,多好丫。但这永远只是梦,可惜梦境的一切都不可能实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但今天却是太阳高照,一路上,我们心情很好,远远近近的鞭炮声连绵不绝,只见田野中满眼的新绿,闻到饱含着花香的泥土气息,远远的老虎山上,一簇簇的映山红特别显眼。
孩童时代,我还是个懵懂的女孩。清明在我心中和踏青无异,一大家人,带着供品、鞭炮来到幽远之地。扫除尘埃、点燃香蜡、摆上供品、磕头许愿——寄托无尽的哀思,抒发美好的期望,一切都如此虔诚。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来了,现在我就来说说这个烈日当空的清明节吧。我和爸爸妈妈、还有两位姑姑在下午1点30分整,顶着烈日,提着一大堆的东西,来到奶奶的墓前。
写在清明时节 一阵春雨过后,春风轻轻吹来,迎来了祭奠家人的清明节。 今天,我去了很多的地方,但是没有去爷爷的墓地。也许是因为相隔太远了。但我还是很伤心,如果可以去,我一定会搀扶着奶奶一同去。
篇3:清明扫墓作文700字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妈妈说要把我给带去,我便兴奋地欢呼雀跃起来,我趴在阳台上望着天空笑了。这时,一轮明月从山顶升起,那弯弯的月牙洁白无瑕,使我想起了一件伤心的事……
我外公住在太平中平区的一座简陋的房子里。
清明节快到了,妈妈说要和全家人去太平扫墓,却留下了我。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妈妈说要把我给带去,我便兴奋地欢呼雀跃起来,我趴在阳台上望着天空笑了。这时,一轮明月从山顶升起,那弯弯的月牙洁白无瑕,使我想起了一件伤心的事……
据妈妈说:我还没出生时,我外公家本是在太平杉湖岛的,那儿风景优美,是居住的好地方,可是前不久那里发生了一场水灾,我的外婆也不幸病死了。因此,外公家搬到了中平。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来到了太平的墓地,那儿云海茫茫看不清路。还是哥哥聪明,摸着碑上的字一会儿就找到了。过了一会儿,雾散了,我们献上了一束束千姿百态,而充满祝福的鲜花,行过礼后我们下山了。
突然,我猛地醒过来,此时已是九点了。我叫我几声,才知道妈妈、爸爸真的丢下我一个人在家,与家人去扫墓了,我伤心地哭了。仔细想想虽然爸爸妈妈没有带我去扫墓,可是我已经在梦中去过了,相信外婆一定知道我对她的想念。我在心里默默的祝福我逝去的亲人们在另一个世界里要幸福的生活。
《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这个节气,我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放置一束鲜花,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
六十年,整整六十年了,历史的车轮在不经意间前进,然而半个多世纪前热血青年们那一声声誓死不做亡国奴的呐喊,至今仍在我们耳边回荡。那些热血青年们,不惜用鲜血和生命来保家卫国的热血青年们,就是我们永远缅怀的烈士。
篇4:清明扫墓作文700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牧的名诗一样,每年的清明都是伴着蒙蒙细雨而至,它给人的感觉总是忧愁的。
关于清明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妃子为了让自己的儿子重耳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重耳为了自身的安全逃出城外,重耳最后只有几个忠心耿耿的大臣。一次重耳饿晕了,大臣里有一个叫介子推的忠臣,从自己身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后给重耳吃,重耳的病好了。后来重耳做了君主,想要介子推来任命封官,介子推不肯来逃进了绵山上。 重耳为了让介子推做大官,放火烧山让介子推自己出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才熄。并没有看见介子推出来,进山一看,介子推和他母亲抱着一棵树已死去,树上有个洞,里面的衣服上写着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后来重耳把绵山改为介山,每年四月五日定为清明。
我们每年都去祭拜祖宗,今年也不例外。清晨,我们全家人开着车前往坟地扫墓,到了坟地,我们直奔太奶奶的坟墓前。路上爷爷说着太奶奶的生前故事,太爷爷死的早,太奶奶一个人辛辛苦苦养大了爷爷他们几兄妹……这时,大家的眼睛湿润了,我这个小小男子汉的眼泪也快爬了出来。!
我们拿着准备好的祭品,向山上走去,那陡峭的山间小路,使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当到达山顶时,见到了那一块块墓碑。我们将带来的祭品放在坟前,插上三炷香,点燃所有的祭品。我看着那熊熊的烈火,我不禁想到太奶奶那时的艰苦日子:吃不上饭,睡不好觉,衣服打了好多的补丁,在冬天里忍受着寒冷,舍不得花一分钱。那些祭品,让您在天堂中不受贫穷之苦。现在,我们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不愁吃不愁喝,穿着崭新的衣服,我们应该在这优越的条件中,奋发图强,努力拼搏的学习!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已经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这个节日是对祖宗们的一种尊敬与怀念,现在也成为了亲人团聚的节日,希望能世代相传!
篇5:清明扫墓作文700字
清明节的早晨,我们开车前往墓地。空中飘着小雨,打在玻璃窗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我打开车窗,窗外立刻飘进来被雨水滋润过的清新空气,我又将手伸出车外,雨滴打在手上,有种凉丝丝的感觉。
我们来到了墓地门口,有几个人在卖花,我左看右看,拿起一朵花又放下另一朵花,犹豫了半天,才选中了一朵黄色的菊花。这朵花颜色很清淡,而且很精神,闻上去,有着一种香甜的味道,风一吹,花瓣都动了起来,发出“莎莎”的声音。
雨停了,太阳透过虚幻的云层照耀着大地,微风轻拂着大地,一切都显得安静,和谐。我手中拿着菊花,一步一步地爬着山,周围频繁地出现扫墓的人,他们有的在鞠躬;有的在献花;有的在清理坟上的垃圾……大约爬了二十分钟,我们来到了太公的墓前。外婆从我手中接过菊花放在灰白色的坟前,这朵黄花在灰白墓碑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精神了。外婆点燃了香,闭上眼睛,鞠了三次躬。接下来轮到外公,妈妈,爸爸,最后是我。
一切仪式结束后,外婆将那枝黄花拿了起来,一把一把地撕下手中黄花的花瓣,发出“刺啦刺啦”的声音。被撕下来的花瓣被风托着,慢慢地,一摇一摆地飘了下来,有的孤单地飘落在了坟前,有的飘落在草丛中消失不见了。
我问外婆:“为什么要把花瓣从这么美丽的花托上撕下来呢?”“因为会有人把完整的花拿回去再卖,所以要把花瓣都撕下来,这样花瓣就能在太公的坟上存放更多的时间了。”外婆一本正经地说道。我心想,外婆一定是想多了,不会有人干这种事的。可是下山的路上,我特意观察了四周。我这才发现,在某些摇动的树后,隐藏着三四个人,他们将自己僵尸般的手去伸向那些可怜的无辜的花儿们。而那些坟头上的花儿,就这样消逝了。
在回家的路上,天空中又下起了小雨。我看着窗外那掠过的一个个小村庄,又想起了外婆手中的那朵花。那花瓣撕碎的“刺啦刺啦”声,像针一样深深地扎进了我的心。
篇6:清明扫墓作文700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清明那天的一个场景。说起清明,大家一定会想到扫墓、做清明馃。下面我就来说一说我前年爬山去扫墓上坟的事吧。
那个清明,我与爸爸、爷爷准备爬山去上坟。我们在家先准备好东西:水、饼干、饮料和上坟用的香、纸、酒菜。准备好了,我们便出发了。因为上坟的山离这儿不远,爸爸便提议走着去。我们上路了,走啊走啊,走了约莫一刻钟,便已经看见了山头。等到了山脚,一个困难正等着我们,通往山上的小桥被大水冲断了。我们想了想,把鞋袜脱在了岸上,赤脚过去了之后,将东西放在对岸的一块平坦的地面上,然后又走回去将鞋袜拿回来,等脚干了后又将鞋袜穿上。
我们开始爬山了,才到半山腰,我们便大汗淋漓了。我的体力渐渐有些跟不上了,落在了后边,爸爸他们都走得没影儿了,把我一个人留在了原地,我有些惊慌失措了,便快速地向前跑,不料一脚踩空,掉落山崖,下滑的过程中我有了一种面临死亡的危机感,手便向前猛地一抓,抓起了一根比较粗壮的树枝,那时我也不知是哪儿来的力量,手一用力,我半个身子便上去了,可是还有半个身子上不去了。我只好大声求救:“爸爸,爷爷,快来救我!”可是他们已经走远了。我只好想办法自救,我放开一只手向前探去,抓住了另一棵树的树桩,手一用力,整个人便上去了,紧绷的精神瞬间松弛了下来,整个人无力地趴在地上,口中喃喃道:“哎吆喂,真是吓死我了……”
后来,爸爸和爷爷上完坟后才发现我不见了。于是下山来找我,走到几乎山脚了才找到我。我对他们说了事情的经过,他们都自责说以后不会把我落下了。经过了这件事,我每年清明上坟都格外小心,以免上一次的事情再次发生。
篇7:清明扫墓小学作文700字
清明扫墓小学作文700字
清明节到了,我、妹妹和妈妈到西山公园去扫墓。我扫的可不是亲戚朋友的墓,而是革命烈士的墓。
早上,妈妈早早地把我叫醒,坐公共汽车到西山公园。一路上,春意盎然。
走进西山公园的大门一看,公园里到处充满着春天的`气息。接着,我们走进了烈士纪念馆。看着满墙的烈士照片,其中有:辛亥革命先驱宁太一;抗日名将左权;红军军事指挥家蔡申熙;新四军联络部长朱克靖;与李大钊同赴国难的唯一女杰张挹兰;留下一封血书感动亿万国人的陈觉和赵云霄
出馆后,我们来到烈士纪念碑前,把纪念碑前的鲜花整理好,把花圈扶正,打扫完垃圾之后,恭恭敬敬地跪下磕了三个响头,表示敬意。
随后,我们来到了左权将军的像前行了个队礼。左权将军手里拿着望远镜,威严中带着慈祥的目光凝视着前方,他好像看着这么繁华的醴陵,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感到特别欣慰,觉得自己的死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今天的家国兴盛与人民幸福,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也是先烈们为之奋斗的美好理想。继承先烈遗志,建设美好家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与责任。让我们携手今天,面向未来,同心同德去完成先烈们未竟的事业,为建设富强安康的醴陵而努力奋斗!
篇8:清明扫墓
今天是清明节,天上下着小雨。跟往常一样,我和爷爷、爸爸一起去祭拜死去的公公。
我们在清明节前一天买好钱纸、蜡烛、鞭炮、香。准备在清明节时给公公送去。早上,吃过早餐后。我和爸爸、爷爷就把昨天买好的东西用袋子装好。踏上了上山的路。到了坟地里。爷爷把蜡烛和香点燃,把蜡烛插在墓碑前,然后把香分成三份,我一份,爸爸一份,爷爷自己一份。然后对着公公的坟鞠了三个躬,嘴里还念着:“保佑圆儿将来考上大学,保佑浩宇健康成长。”爸爸随后也对着公公坟前鞠了三躬。然后爷爷把我拉到坟前,也鞠了三躬。然后叫我把袋子里的钱纸全部烧完。我在烧钱纸的时候,一直在心里念叨:公公,我给您多烧点,但愿您在下面过得舒适。烧完钱纸,爷爷把鞭炮摆在旁边,点燃后,我们躲在另一边。放完鞭炮后。我们三个又把公公坟旁边的杂草砍掉。
搞完了。我们三个又向家里走去。在路上,我一直在想,公公这一生都在为我们后代着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做个有出息的人,让公公在下面替我高兴。到家里,奶奶在厨房忙着。到了晚上,吃晚饭的时候,奶奶摆好了碗筷,我准备去夹我的最爱,可是,奶奶叫住了我,然后,把好菜夹到一个碗里,把筷子插在饭里,然后鞠了一躬,鞠躬后还留了一个空座。
吃完饭后,我望着天上的雨,让我想起了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四年级:刘正园
上一篇:寒假里的一天
下一篇:未来的电话机 相关推荐 一个留守儿童的心声作文 我的家乡——汕头作文600字 童年趣事——洗衣机洗菜记作文600字 我的梦想——歌手作文300字 崇廉好家风作文800字 美丽的帽儿山作文600字 哥哥对我的爱作文600字 读书会后作文400字 廉洁在我心中作文500字_廉洁作文500字 我家的小狗 xx,我想对你说 停电的启示作文500字 篇9:清明扫墓
20xx年x月x日是清明节。这天早上我和妈妈来到东关大集上,买了两棵小松树,我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给老爷爷扫墓。
我和妈妈赶完集,我们一家人带着那两棵小松树坐上公交车到了老家,也就是浮来山镇的任家庄。回到老家后,我们吃过午饭,我便和爸爸妈妈爷爷还有大姑家的一个小妹一起去给老爷爷扫墓。我小心翼翼地抱着那两棵小松树和小水桶,爸爸拿着铁锨,来到了老爷爷的墓前。爷爷拿着铁锨在墓旁挖了两个深深的树坑。我怀着好奇的心理把树根很好地栽进坑里,爷爷帮我扶着小松树,我接过铁锨,用力地把土推进树坑里。然后,我提起水,给刚栽好的小树浇水。我一抬头,妈妈早准备好了照相机,给我照了一张相片。此刻我好累,爷爷在一边却笑了。
我们栽完树,坐在坟墓旁边的麦田里休息。听爷爷讲,以前老爷爷得了一种病,叫大脖子病,是因为缺少碘盐而得的,也因这个病而去世的。那时候,老爷爷家里很穷,没钱治病,只能躺在床上忍受病痛。爷爷不分昼夜、端茶喂饭地伺候他,直到老爷爷与世长辞。我听完后已是热泪盈眶。爷爷的孝心令我深深地感动着。
篇10:清明扫墓
清明节到了,我们要给“住”在大山上的爷爷去扫墓。
这一天的天气还不错,没有“清明时节雨纷纷”,也没有火辣辣的太阳和脾气暴燥的大风,是个扫墓的好日子。我有些高兴,因为到山上去一定是很好玩的。于是,我和爸爸妈妈便向目的地出发了。
到了目的地,我看见奶奶、几个姑姑和姑父,还有姐姐都来了。因为奶奶年纪大了,上山很可能出危险,所以妈妈不想让她上山。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我找了一根又粗又结实的木棒,正好可以给奶奶当拐杖。人到齐了,大家就向山上走。我也兴高采烈地走了上去,虽然不下雨,但这山路还是很泥泞的。我像只蹦蹦跳跳的小鹿,一会儿采野花,一会儿走在最前面东张西望。可能是天气凉的缘故吧,花儿寥寥无几。我们沿着山石向前走,终于到了爷爷的坟前。
爷爷的坟是一个大大的、半圆形的土包,土包前是一块墓碑,墓碑上刻着红色的名字。墓碑前是一张方方正正的石桌,是用来摆放东西的,妈妈将石桌上的落叶打扫干净,然后拎起沉甸甸的篮子,把食物都放在石桌上。爸爸撑起伞来,我也连忙将一路采来的野花放在爷爷的墓前。大人们一个接一个上前祭拜,嘴里还念念有词,轮到我了,我走上前,诚心诚意地鞠了三个躬,接着,我又学着大人的样子,双手叠起来,一本正经地拜了三拜,口中喃喃有词道:“保佑我聪明健康,天天向上。”说完就毕恭毕敬地退了下去。看我那郑重样儿和像与菩萨说一样的话语,大家都笑了。可我觉得一点儿也不好笑,可能是因为太认真了吧。祭拜完了以后,爸爸收下伞,姐姐用水把火苗扑灭,怕引起森林火灾。接着,奶奶又把食物分给大家吃,大家一边吃一边说笑。我趁这时候向远处眺望,啊,太壮观了!一座座大山像一个个好朋友一样手拉着手,紧紧地挨在一起。又像一位位战士一样笔直地站立着,守护着自己的地盘。那一棵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挨在一起,远远望去,绿色连成一片,正是“层峦叠翠,苍翠欲滴”啊!我情不自禁地做了一个深呼吸,一股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真舒服!我被深深地陶醉了,可时间不允许,我们得下山了。
下山时,我们小心翼翼地走着,怕出什么意外。因为“上山容易下山难”嘛。最后还是平安地下了山。
清明,表现了后人对故去的人的尊敬。让爷爷在这美丽的大山里安息吧!
篇11:清明扫墓
昨天,我和爸爸母亲去滨海古园看外婆。
因为我母亲耽误了时间,所以我们到10:50分才出发。当我们到了A30往滨海的出口时,道路上堵成停车场了。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去滨海古园扫墓的人太多了,当我们到达时已经下午3:00了。正好我带了背诵古诗11、12的纸,在堵车的时候背。背完了以后,感觉已经饥肠辘辘,母亲去买了点吃的。我一边吃东西,一边看风景。虽然乡村的风景没城市的风景好看,但是我看到了城市里没有而乡村里有的金灿灿的油菜花。
到了滨海古园,我们看到了宣传环保的地点,我问叔叔:“我能去签名吗?”叔叔回答:“你可以去签名,还可以拿一个环保袋。”我签好名了以后,母亲说:“宝宝,把我的名字也写上。”我又把母亲的名字也写上了。爸爸来电话了,说:“我在给外婆扫墓的地方。”“我们马上来。”母亲回答,“我们去租桶。”那时候,我母亲已经哭了。在外婆的墓碑前,我给外婆上了三炷香,还给外婆献了一束花。
我的感受是:我是外婆带大的,我很想念她,我还常常去翻看小时候和外婆在一起的照片和录像。爸爸说:“通过清明扫墓,我们表达了对先人、亲人的思念,也释放了感恩的情怀。”
篇12:清明扫墓
4月4日是清明节,大家都很熟悉。
清明节我们都有一个习俗——上山祭祖。
这天,祖父早早地起床了,他忙开了。祖父准备着蜡烛、香、颜料、祭祀用品……我和祖父终于出发了!一路上的认可真多啊!祖父对我说:“你看,这些人都是去扫墓的,山上可热闹了!”听了祖父的话,我已经有些“蠢蠢欲动”了。经过了坎坎坷坷的路后,我们终于到了。
山上的路可真难走啊!我一步一步地慢慢走,祖父跟在我的后面走。山上的景色可真美啊,听,丁冬的流水声,姿态各异的山花……山路越来越陡峭,我也越来越累,气喘吁吁的。我们沿着小径走上山,一路上,上山下山的人数不胜数。经过我们的“跋山涉水”,终于到了我太祖父的墓前。我看见墓上长满了野草、野花,祖父立刻用割刀割草。而我在给太祖父的墓描字。
这描字可不是简单的活!我生怕颜料会滴下来,就小心翼翼地描着。祖父割完草后,来到太祖父的墓前,拿出蜡烛、香和祭祀用品,摆在太祖父的墓前,点上蜡烛、香,祭拜起来。我跪在祖父旁边,祭拜太祖父,我希望太祖父的在天之灵保佑我学习更上一层楼。忽然,我看见了许多山花,我马上跑到了那儿,摘起山花来。
我摘了许多山花,转头望去,下面的景色尽收眼底。啊!我们的祖国可真美丽啊!
篇13:清明扫墓
清明的习俗中,要数古代流传下来的扫墓习俗,对后世影响最大。即使在那“破四旧,立四新”的年代,该习俗也没有被忘记、被破除。那么,“扫墓”是指什么呢?所谓“扫墓”,是“清扫墓地”或“扫除墓地”的简称,不是真的要人们去打扫墓穴。这样的习俗,在汉代以前就已经形成。比如,《汉书·严延年传》就有“扫除墓地”的记载,不过并没有确定时间就是清明。
秦汉以前,多是有墓无坟,葬死者的棺木,离地表面很近。因此,“清扫墓地”或“扫除墓地”时,除了打扫卫生让墓地保持干净外,还要用土填补地面的洞穴,防止狐鼠野兔等进入。后来,墓之上堆土形成了坟,但是,堵洞添新土的做法仍然没有改变,扫墓的说法亦流传了下来。古人选择的墓地,一般说来地势都比较高,于是到墓地去就是往上走,即产生了“上墓”的说法。
无论是“扫墓”还是“上坟”,其日期较早是被确定在“寒食”期间,而不是清明时节。寒食在清明的前一天或两天。关于寒食作为一个纪念日的由来,有一种说法认为,是起源于晋文公纪念介子推。根据这种说法,寒食与纪念死去的人确实有关。但是,从汉代到南朝,不少著作都记载了寒食那天的习俗是禁火,未特别提到扫墓。到了唐朝,情况有了变化,寒食上墓不但成为习俗,还被纳入了“礼”的范围。普遍用祭品来祭祀祖先,既流行于百姓之家,皇家也同样遵守。对此,《旧唐书》和《新唐书》均有相关的记载。
然而,寒食扫墓后为何变成了清明扫墓?原因之一是寒食仅在清明前一二日,寒食期间和清明期间在时间上没有太大的差异。原因之二是寒食禁火只是民间习俗,历代王朝没有硬性规定,有的还不让百姓这样做。加之寒食期间北方还比较寒冷,不宜吃冷食,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禁火的习俗,吃起热食来了。寒食不禁火又吃热食,就很容易被淡化、被遗忘。清明是不能忘记的农历节气。特别是农民,他们通常都忘不了“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因此,越到后来,人们越是记住了清明以及清明扫墓,慢慢地忘掉了寒食上坟。经过历代变迁,清明扫墓的内容逐渐定型,包括给坟墓添新土、挂青(实为挂白幡),烧钱化纸和上祭品等等。
篇14:清明扫墓
今天是清明节,因为爷爷是常州金坛人,所以这次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去金坛扫墓。
由于路途很远,所以我们一大早就开车出发了。到了金坛老伯伯家休息了一会儿,我们带上工具就上山扫墓了。
刚开始我们在狭窄的路上走着,两旁的草好像马上就要割到脸上来似的。一路,我们深一脚浅一脚的来到了墓上,由于乡下好像刚下过雨,土地有点是湿,鞋子上都是泥。到了爷爷的老祖宗墓前,长辈们先把墓前的枯叶除掉,然后再把准备好的菜放进盘子里,再把香点燃。而我看到满地的野花就嚷着妈妈给我采花,我一会要这朵,一会要那朵。采来花有红的,有紫的,有淡红的,五颜六色的,美丽极了!我把花放在墓上,远远望去像铺了一层五颜六色的地毯。爸爸在挖土,给坟墓添加新土。爷爷和老伯伯在除草,把坟墓旁边的杂草除得干干净净。不一会儿,坟墓变得焕然一新了。
回家的路上,我看见一棵棵桃树开着粉红的桃花,一片片油菜花好像顶着一把把小金伞似的,真美!难得看到这样的景色我真有点舍不得离开。
这次扫墓我永远也忘不了!
【清明扫墓700字作文】相关文章:
1.清明扫墓作文
2.清明扫墓策划
3.清明扫墓工作方案
4.清明扫墓发言稿
5.清明扫墓感悟作文
6.描写清明扫墓作文
9.清明扫墓见闻作文
10.清明扫墓记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