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训练之写“事”类作文
“毛毛雨”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中考作文训练之写“事”类作文,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中考作文训练之写“事”类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中考作文训练之写"事"类作文
【知能解读】[中考名题一]
走进网络、拥抱自然、关注热点、研究课题、参加竞赛、服务社会、善待他人、学做家务……生活处处是课堂。这些多姿多彩的课堂能开阔视野,增长才干;能锻炼体魄,磨练意志;能使心灵得到净化,智能得到开发……
请以“这也是课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名师指路]这是一个标准的命题作文。看“走进”“拥抱”“关注”等词,知道应该是以写“事”为主,注意题目中的那个“也”字,它告诉我们选材范围最好定在“课堂”之外。
可以描绘一次失败的经历。例如“我”曾经认为只有校园内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直到经受了一次挫折和失败后才认识到外面广阔的世界也是课堂。也可以描述一回成功的体验。虽然“我”平时没有意识到“我”所关注的对象的特殊之处,忽然有一天发现从中受到了教益和启迪,于是明白了许多。还可以客观地描述一种状态。例如从自然、书籍、网络或者同学的交往中得到了许多,意识到自己的种种不足,并且认真总结自己的心路历程,表述“我”对“课堂”的理解。
[中考名题二]题目:风雨中,________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体不限;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名师指路]这是一道典范的填空型半命题作文。“风雨中”限定了故事发生的大环境,也暗示了作文应该表现的主题:要想成功,无不先经过风雨的洗礼,世间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
“风雨”环境的设定,可以在自然环境之外,更有像下面的诸多情况:你很想迈进文学的殿堂,但是几经奋斗总不能如意;你无私地关怀着朋友,到头来他(她)却离你而去;你希望得到老师的笑脸,但老师总不能走进你的生活……这些生活的风风雨雨,更需要我们笑着面对人生,面对失败和悲伤,用自信、自强扬起生命的风帆。
奠定了这样的感情基调之后,在补充题目和作文内容的选择上,还要尽量摆脱一些相对集中的话题,如一般同学可能考虑风雨中“找到友情”,你不妨构思风雨中“失去了朋友”,让内容更新颖一些。如果能够将自然界的风雨与生活中的“风雨”有机融合,让作文情景交融,效果会更佳。
[中考名题三]一个中国学生到日本一个果园参观,看到每棵收获结束的果树上都留着几个果实,学生很纳闷。农场主人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原来这些果实是给鸟儿留下的。
请以《留下》为题写一篇文章,字数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文体不限。
[名师指路]一看这道作文题,我们耳边也许会情不自禁地响起那首熟悉的歌曲:“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我们的审题、选材,不妨就从这首歌曲着手。“留下”是一个动词,我们可以从环保与保护动物的角度入手:生活中,如果我们多留下一片绿地,也许家园就多了一份美丽的春色;如果我们对动物多留下一丝关爱,也许我们会收获一份温馨。我们的思路继续扩展,延伸到社会:我们诚信待人,或许留下的就是美好的赞誉与幸福;谁自私狭隘,或许留下的更多是唾弃和悲哀……
由上面的构思,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一个主题:生活需要爱心,需要付出,也需要公平。围绕这一主题,选择适当的材料写故事、编童话,作文并不困难。
[中考名题四]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结果往往靠不住,“坐吃山空”“望洋兴叹”的情景总时有发生;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大事的成就,或者小事的做成,靠的是坚忍不拔,靠的是踏实苦干,靠的是勤奋学习,靠的是团结合作,靠的是……
请以“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等等。
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但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字数不少于600字。
[名师指路]这是典型的话题作文,不过既然是写“经历、体验”等,当然以写事言理型的作文为佳。我们不妨采用添加法缩小和明确“靠”这个话题的选材范围。
正面立意,可以写同学、师生之间的一次成功的合作,或者同学、老师、父母给予“我”的帮助,让“我”感觉到了人间的真情可以依靠。也可以写“我”某次艰辛成功的历程,靠信念、意志终于成功。反面立意,不妨选择不自强不自立的一味依赖依靠导致的一次惨重的教训,让“我”认识到只有靠自己、靠实力,才能立足于这个社会。
本题可写材料及范围均甚为广阔,更要注意有创新意识,靠“新”靠“奇”取胜。
[中考名题五]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有种种交往,如师生之间的交往,同学之间的交往,朋友之间的交往,亲人之间的交往……请以“交往”为范围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等。
注意:⑴题目自拟,⑵文体自选,⑶不少于500字,⑷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否则扣分。
[名师指路]本题只限定了写作范围,也属于话题作文的范畴。题目已经提示可以写经历、体验,那么善于叙事的同学不妨就记叙自己在和人们交往过程中的得失悲欢的故事,抒发交往中的真情实感。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班级、学校、家庭、甚至网络,无处没有与别人交往的需要和空间,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搜寻记忆中最深刻的事情、最真实的情感,用积极的笔调,描述出人际关系的一片晴空。注意以情感人,在叙事中洋溢感情,在情感中凸现主题。
结合以下要点努力会让你的作文更加优美:①深刻隽永的立意,②新颖独特的材料,③巧妙别致的构思,④生动传神的细节,⑤诗情画意的环境,⑥丰富多彩的修辞,⑦标新立异的个性。
篇2:中考英语作文:英语作文:写人叙事类
中考英语作文:英语作文:写人叙事类
写人叙事类 首段:
(1) 朋友: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I have a friend just like that who often offers me much warmth in my life. Let me introduce him to you.
(2) 父母:If you ask me who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to me,without doubt,the answer is my ... . Let me introduce him to you .
(3) 老师:In both my life and study,my ... teacher is special to me because he is not only my teacher but also my friend who has made a great difference to my character.
主体段:
1.外貌:... is very beautiful but a little fat with long hair and big eyes.
2.性格:...is an outgoing woman who always gets along well with people around her./ ... is very kind to others and easy to get on with./is so ready to help others that we all like to make friends with him.
3.爱好:She is especially good at cooking and often cooks different delicious foods for me.
4.事例: (1)Linda is like an angel. Whenever I meet trouble, she will always be there. When I fail my test, She always encourages me to face the fact bravely and then tries to help me to check the reason why I fail. At the same time, she shares her good ways of studying with me.
(2)My Chinese teacher, Ms Li, not only teaches us how to learn, but also teaches us how to be a person. I remember I made a serious mistakes in Grade seven, that was to copy others’ homework. Ms Li knew that. Instead of being angry with me, she told me the importance of study and encouraged me to study hard to become a talented person in the future.
(3)Last term, I failed my exam. I was so that that I cried sadly in my room. When my mother came from work late, she talked with me patiently and cheered me up. That evening, when I woke up at night, my mother was still working. I was deeply moved. Then I made up my mind to study harder than before.
尾段: As a sunshine teenager, Xiao Hui is a good example for us to learn from./I will treasure the friendship forever. Now I understand my father’s love to me. I will never forget what my father did for me and try my best to make him pleased. He is an excellent teacher I will never forget and love him forever.
篇3:中考“时事评论”类作文导写示例
中考“时事评论”类作文导写示例
时事评论属于议论文,所以议论文写作的常规方法仍适用。比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正反对比,比喻说理,辩证论理等论证方法都可以灵活运用。
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概括为:小女孩替母亲扫大街被誉为“最美的环卫工人”。据此可以谈对待“苦难与不幸”的内容。可以谈教育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谈论道德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对小女孩“孝”“有责任感”的赞扬,另一方面可以是对社会“缺乏责任与爱心“的批判。
【最新素材】
①一个乡村女教师三十年如如一日,省吃俭用,自费买砖,手提肩背,将一座学校背上了山。结果背媒体高度赞扬,却丝毫没有提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责任;感动中国的苗家赤脚医生李春燕为方圆百里的乡亲看病,被高度赞扬,却丁点不提乡村医疗问题。我认为这种对待苦难的观点是一种畸形文化的滋生,是逃避现实的一种美化手段,是对苦难的一种扭曲的理解。
②更有甚者,对贫穷大学生捐了几个钱,就要被人在电视机上痛哭流涕感恩戴德,来扬名自己。这种对待苦难的行为是应该被唾弃的。毫不客气地说这是一种对待受苦人的人格的蹂躏与糟蹋。
③如今的一些孩子,别说让他们帮父母去扫大街,恐怕在家中帮爸妈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都会满腹牢骚吧!孩子们经常会想着某天自己的生日时,猛玩一阵,开个大大地生日派对。可谁又想过父母的生日呢?谁又想过为父母的生日好好地祝贺一番呢?不至一次地看到报纸报道孩子不堪父母没有能耐,赌气离家出走……
④如今的大人们,看待自己的孩子可谓“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心怕打了”。没有如此的“溺爱”,会有今天孩子“软、硬、差”的体质吗?没有如此的“溺爱”,会有今天孩子攀比吃穿的行为吗?
⑤ “如果我们没有把事情做好,会让很多新加坡人遭殃。”40岁的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部长林勋强说。就如同其他新加坡政治家及高级文官一样,林勋强出身清寒,极珍惜新加坡今天的成就,也对新加坡有着极高的休戚与共感。整个新加坡政府有6万多名文官,主要分成4个等级,其中有200多个管理职文官属第一等级,站在金字塔的最顶端。对于新加坡的未来,他们负有最高的责任。新加坡财政部公共服务署副秘书长陈文发相信,新加坡政府是全世界最诚实的政府。新加坡人民也相信,他们有一个最干净的政府,绝对没有桌下交易。
【名人言论】
①没有谁比从未遇到过不幸的人更加不幸,因为他从未有机会检验自己的能力。 --------塞涅卡
②极度的痛苦才是精神的最后解放者,惟有此种痛苦,才强迫我们大彻大悟。 --------尼采
③薄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犹茂。 -------顾贞观
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俄·普希金
⑤让珊瑚远离惊涛骇浪的侵蚀吗?那无疑是将它们的美丽葬送。一张小红脸体味辛苦所留下来的东西!苦难地过去就是甘美的到来。 --------歌德
⑥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别林斯基
⑦痛苦能够毁灭人,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毁灭。创造就需苦难,苦难是上帝的礼物。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⑧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 ——毛姆
⑨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必须做,但你不一定喜欢做,这就是责任的涵义。——马克思
⑩救救孩子——鲁迅
【作文】
正确对待苦难是一种美德
中国人喜欢赞美苦难,美化苦难,这种观点把一切需要解决和改良的问题都转化为一个无私奉献的道德自律问题,这是一种毫无血性的评论。它把一个人无法选择的行为,把别人的痛苦变成饭后谈论的资本。鲁迅先生曾称这种文化培养出的道德为“瞒和骗”。所以,我们认为这种“苦难美学”不值得追捧。
然而当今社会的许多现象令我们不理解。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因当环卫工人的妈妈生病,只能替母亲清扫大街,结果却被评为“最美的环卫工人”,丝毫没有联系到社会和环保部门的责任;一个乡村女教师三十年如如一日,省吃俭用,自费买砖,手提肩背,将一座学校背上了山。结果背媒体高度赞扬,却丝毫没有提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责任;感动中国的苗家赤脚医生李春燕为方圆百里的乡亲看病,被高度赞扬,却丁点不提乡村医疗问题。我认为这种对待苦难的观点是一种畸形文化的滋生,是逃避现实的一种美化手段,是对苦难的一种扭曲的理解。千年古训已被当今社会浪潮冲刷得变了形状,退了颜色。而滴在我们身上的血和泪却成了我们美好苦难的牺牲品。我们需要正确的理解苦难,对待苦难。
那么,怎样正确对待苦难呢?周国平曾说:“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本质的悲剧,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我认为这是理解苦难与对待苦难最好的诠释。就像那句话说得那样: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那么观看受苦的人也没有评论的权利。一个人只有真正领略平常苦难的绝望,他才会明白,一切美化苦难的言辞是多么虚伪,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是多么做作。更有甚者,对贫穷大学生捐了几个钱,就要被人在电视机上痛哭流涕感恩戴德,来扬名自己。这种对待苦难的行为是应该被唾弃的。毫不客气地说这是一种对待受苦人的人格的蹂躏与糟蹋。正是这种对待苦难的行为造成了更多的苦难。所以说正确对待苦难是一种美德,也是人性种最本质的要求。
正像罗曼·罗兰说的:“只要有一双诚实的眼睛一同为我哭泣,就值得我为生命而受苦。”对待苦难,我们只需要一双诚实的眼睛,一种最基本的美德。然而,为什么这种美德已慢慢地在人群中消隐?
【简评】
本文观点鲜明,作者画龙点睛,题目就是文章的观点。针对材料所给的材料,猛烈的抨击了社会上存在的这种“美化苦难”的现象。在论证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例证、对比论证、引证等论证方法,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作者行如流水,水到渠成。
谁病了?
因为身为环卫工人的母亲生病,十二岁的女儿只好替母亲去扫大街,这本没有什么。但是随后呢,铺天盖地舆论网评蜂蛹而至,并且称小女孩为“成都最美的环卫工人”。我不禁有些惊诧了,问:这个世界谁病了?
孩子病了。
看着身为环卫工人的母亲为着全家的生计奔波、劳累,结果生病了。每一个有良知的孩子都会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母亲承担一分责任,为家庭分担一丝忧愁。我想每一个有良知的孩子也都会这样做的。结果这样一件连小女孩也未经过思考的事,被大人们搞得纷纷扬扬。还被评为什么“最美的环卫工人”。小女孩的一丝孝心引起如此大风大浪,那么对于其他的孩子定然会有许多不会这样做的。如此一个“最美”,道出了社会上一种“孝心”的缺失。如今的一些孩子,别说让他们帮父母去扫大街,恐怕在家中帮爸妈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都会满腹牢骚吧!孩子们经常会想着某天自己的生日时,猛玩一阵,开个大大地生日派对。可谁又想过父母的生日呢?谁又想过为父母的生日好好地祝贺一番呢?不至一次地看到报纸报道孩子不堪父母没有能耐,赌气离家出走……很多孩子认为自己没有别的伙伴幸福,他们有好吃的、好玩的,有漂亮的衣服穿,又有豪华的房子住,于是他们便埋怨自己的父母了。哪里还想道为父母分忧呢?事情虽小,但这些小事却让我认识道孩子病了!
孩子病了,大人也病了。
为什么孩子会生病,这个问题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答出来的。但是我认为,大人病了,之后孩子才会生病。想想吧,如果成都小女孩的母亲不把病情告诉自己的孩子,甚至不顾自己的死活而给自己的孩子营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让这位小女孩一出生就处在家人“溺爱”的包围之中。小女孩能做出为母亲扫大街的举动吗?如今的大人们,看待自己的孩子可谓“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心怕打了”。没有如此的“溺爱”,会有今天孩子“软、硬、差”的`体质吗?没有如此的“溺爱”,会有今天孩子攀比吃穿的行为吗?当然,这样的说法显得有点绝对,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如今大人们病了。
鲁迅先生曾说:“救救孩子们吧!”是啊,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那么,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尽力改变这病态的习惯,救救生病的人们呢?
【简评】
本文语言幽默风趣,一句“谁病了?”引起读者的兴趣,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结合材料内容,作者揭示了社会上的一种“溺爱”的病态现象。“孩子病了”“孩子病了,大人也病了”两段平行的结构构筑了文章的主体,观点鲜明。结尾更是巧妙,引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引起人们疗救的注意,呼吁解决这种病态的问题。
苦难背后的残酷
成都一个小姑娘才十二岁,为了帮助自己的母亲,主动替母亲承担了本来是她的那份环卫的工作,结果被誉为“成都最美的环卫工人”。
看到这个消息以后,我就知道又是一次把人往架子上抬的活动开始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们这里还是有《劳动法》的,这个应该直接称为使用童工了吧?孩子有这种行为固然应该表扬,但如果当地的环卫部门不出来解释一下自己怎么能让一个孩子承担这份工作,《劳动法》上所有的条文就全是废话了。
几乎所有的美丽后面都有一种痛苦,有些是自找、有些是社会强加。自找就不说了,社会强加的东西值得念叨一下。远的来说,小脚这种东西就是强加的,结果被接受成那个时代的美的标准;近代不用说,一定就是高跟鞋了,这种所谓的美丽都是社会强力阶层按照自己的审美口味强加于人的。12岁的小姑娘成为一个城市最美丽的清洁工,应该是哪一种强加于人的标准呢?
从新闻中还能得知的是,这家人是外来的环卫工人。那么,什么情况下一个母亲能够同意或者默认自己才十二岁的孩子去帮自己承担那份工作?我看只有一个原因:如果没人去扫那片大街,这个母亲就会失去这份工作。社会保障这时候去了那里?当一个母亲不得不做出这个选择的时候,就没人想到过,为什么社会保障就不能泽及这样的母女?
好了,一个孩子承担了成年人的工作,而原因是这个本来有着正当工作的人,在她生病的时候没有办法得到合理的社会保障,而只能用这么一种方式来保证自己的工作。所有这些打造成了这个“成都最美的环卫工人”。呸,谁有权力把一个根本还不到工作年龄的孩子当作工人呢?
更可怕的是,这个所谓的“最美”后面遮蔽着一个现实:就是我们这里经常用道德杀人。比如说说出“最美”这个词的人,其实是用一种孝道的道德高度,消解了本来应该由社会或者有关部门承担的责任。这算是乾坤大挪移的一种另类形式,把事情的正面意义提炼出来,用来转移问题的视角,从而达到以表彰代替责任的目的。
而这种情况只能让我们这里产生那种缠小脚一样的病态审美能力,但就是产生不了一个完整的保障与救济制度。因为所有的苦难都被从道德上美化了,让人忽略了痛苦与这些美丽背后的残酷社会现实。让人没想到的是,居然在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身上我又看见了这么一次表演。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这个小姑娘确实是最美的,但这种在苦难头上加上光环的做法,却只能说是毫无心肝。
“最美环卫工人”背后荒谬的苦难哲学和道德“杀手”
之前,网上的各大网站论坛就曾一度叫嚣“成都最美环卫工人”,并且引起了轩然大波,两“派“之争,一直未曾间断。一面是感动于“小女孩不畏冬天雪花纷飞,夏天烈日当空,帮妈妈打扫卫生”,称其为“最美”自然是水到渠成。而另一边这个称号看作是继“最美女教师”、“最美女记者”之后又一个“为了便于传播,借词造势”的“艳俗”符号。
口诛笔伐,一顿混战之后,似乎很难找到定论。
但是人们大都表达着这样一种愤慨:成都一个小姑娘才十二岁,因为身为环卫工人的母亲(姨妈)生病,只能替母亲去扫大街,这怎么看也应该是个底层百姓的不幸故事,结果小女孩却被誉为“成都最美环卫工人”!你看看,这一下子现实苦难就变成了浪漫抒情……
因为,若是从几个角度对事情的前前后后进行理性分析的话,都不难发现,女孩的光环背后确实存在着不那么令人信服的东西。而网上反响比较强烈的一种意见则是,让一个未成年女孩扫大街,先要问问有没有违反《劳动法》?这是不是可以被看作是为“童工”,假如说拿新颁布的《劳动法》都不足以说服习惯“扣光环”的人,那么只能说明一点,劳动法的执行力是存在纰漏之处的。所以当我们去看到12岁女孩拖着长长扫把替母扫街的照片时,或许想到更多的是寒酸,至于能不能被扣上“最美丽”都不重要了,甚至显得苍白。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是有人热衷于用“最美的环卫工人”对小女孩做全部的诠释呢?原因大概有二:
其一,中国人一向有一个习惯:喜欢赞美苦难,认为苦难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从而使一个人变得坚强和伟大。以前就总能听到很多人用习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聊以自慰,所以就到现在的“成功人士”都喜欢把自己的过去说得一无所有,若有心思的人几乎都不难发现每一个企业家都是白手起家,告贷无门,最后忍辱负重,不惜腆颜事敌,终获成功。只要能略有点文化底蕴的人大概都会记得亚圣语录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句,它被称作是一个人逆流而上,获得成功的起点。
而那绝不单单是文人诗性之后的感慨,而对于一个普普通通的清洁工来说,这种荒谬的哲学都能行的通。一则报道里就曾这样报道:冬天雪花纷飞,夏天烈日当空。可是无论寒冬酷暑,在大连打工的环卫工人房华,总会带着女儿一起去扫街。房华说:“每当寒暑假我都会带着女儿一起出来扫街,从她5岁开始,现在已经整整5年了。我没有什么文化,但我深知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让孩子吃点儿苦没什么不好的
其二,就是“最美”后面遮蔽着一个现实,这个事实可是是很多人容易忽略掉的,有评论就一针见血的指出:就是我们这里经常用道德杀人。比如说说出“最美”这个词的人,其实是用一种孝道的道德高度,消解了本来应该由社会或者有关部门承担的责任。这算是乾坤大挪移的一种另类形式,把事情的正面意义提炼出来,用来转移问题的视角,从而达到以表彰代替责任的目的。
这种“乾坤大转移”的法术自古有之,“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鲁迅《论睁了眼看》)
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享受苦难真的这么有效吗?“乾坤大转移”的手法是不是真的就给接受光环的人带去了方便和实惠呢?
狄马其实回答的很好:“苦难并不总是导致伟大。相反,在很多情况下,它毁坏了人的尊严,伤害了人的心灵,扼杀了天才的创造力。”中国人在讲到苦难时,喜欢引用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的话:“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但几乎所有的引用者都忽略了前面的几句话:“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谁也不能说,文王不拘就演不出《周易》;仲尼不厄就写不出《春秋》;屈原留在宫中,就不赋《离骚》;左丘眼明,就不会写《国语》;孙子脚好,就不修兵法;不韦仍然是宰相,就不编《吕览》;韩非不囚,就没有《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圣贤高兴的时候就一定写不成?因而,这是把特殊的历史情境当成了普遍的创造规律。 ”(节选)
篇4:写人写事类作文
我长的可漂亮啦,人人见了我都说: 这孩子真会长,专取爸爸妈妈的优点。 我长着高高的个子,身子不胖也不瘦。一张圆圆的脸上镶着水汪汪的大眼睛,两道细细的眉毛像弯弯的月牙一样,圆圆的鼻子下一张小嘴能说会道,这些零部件就凑成了天生孝顺的我。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妈妈爸爸还没下班。我心想他们肯定很寒冷,我该做点什么?智慧的火花一亮,我就来了个雪中送炭。我先烧火把炕烧得暖和起来,可是就是烧不旺。终于旺了。
我又给爸爸泡茶。泡多少才对呢?我把瓶子放了一大半加上热水。终于成功了。等啊,等啊 终于妈妈回来躺在床上可以睡好觉。
妈妈打开锅一看说: 小冒失鬼,怎么光烧火不加水。 做家务真难。爸爸回来了,笑眯眯地说: 孩子长大了也孝顺了。 刚喝茶又说到茶叶不能放多了。
在这次我懂得孝顺爸爸妈妈。他们是孩子心中最伟大的人。
篇5:写人写事类作文
我的朋友猪八戒,他长着又胖又圆的脸,小小的眼睛,爱吃东西的嘴巴,大大的耳朵像蒲扇,身子圆圆的,活像个皮球,四肢又短又粗。
八戒非常贪吃,比如上次走过西瓜地,他头上顶西瓜,背上驮西瓜,嘴里吃西瓜,好不痛快!
他也非常喜欢美女,比如:天上的神仙们看他还有结婚的念头,就打算考验考验他。有三位神仙变成美丽无比的姑娘,有一位神仙扮作老妈妈,还有一位神仙变了一个房子。正巧猪八戒看见了房子,想到有了房子就能要一些 想着想着不由地流起口水来!
八戒走进房子里向神仙们扮演的房主讨饭吃,但是房主却说: 猪八戒,你要和我的女儿结婚才能给饭吃。 猪八戒一听正求之不得呢!
可是八戒怎么也没想到会有三个折磨人的游戏等着他呢!
一个是撞天婚,一个是吃家具比赛,一个是穿珍珠衣。最后一个可把他害苦了,因为把他吊了整整一天一夜。
八戒在我的眼里非常憨厚可爱。你想和他交朋友吗?
篇6:写事类作文400字
每当自己犯错误时,就让我想起那次发生的事。
今天中午我们班和往常一样在教室看课外书,可我看着看着就不想看了,东张张西望望,后来我闲着没事就离开了教室,到了车棚那,发现一些同学在这玩悠悠球,我便和他们玩了起来,忘记回教室了……
当那些同学要走了,我才想起回教室。可惜已经晚了,当我到教室时同学们已经开始默写了所以晚上留校了,留到了五点多都快六点了,老师其实早该下班了,可是老师还在等着我和其他同学完成才走,一点不觉得烦,不像我看了一会儿书,就不看了。此外老师还耐心的教导我,那深深的教导令我刻骨铭心。我看着老师帮我批作业,我的心像被千万根针扎中了似的,我恨不得跑出去大哭一场。在那些时间里我写了反思,把默的词语各抄四遍,订正作业和接受老师的教导,做完这些事,我就回家了,回到家中,我以为爸爸会打我,他们没有打我反而和蔼的教导我,你做错了,而且妈妈看我吃饭不怎么样,就辛辛苦苦包了我爱吃的`饺子。我边吃着含有妈妈心血的饺子,眼泪边在眼眶打转……
那件事让我深深地明白:我们再也不能让家长和老师操心了,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好回报家长和老师,让他们多一些青春少一些白发。
篇7:写事类作文400字
打开我童年记忆的那扇窗,里面有许多小星星在闪烁。但有的太遥远,有的因为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模糊了,但有一件趣事,却像刻在我心里似的,至今都没有忘记。
相信同学们都读过《猴子捞月》的故事吧,但这只是一个故事,不是现实。可是,我的这件童年趣事却与它不约而同的吻合了。
事情还得从我四岁时说起,那天正是中秋节,月亮特别圆。我兴高采烈的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公园赏月,公园里不深的水池是我最爱待得地方。所以,我便缠着爸爸妈妈来到这里,这时,我看到了水中月亮的影子在动,便好奇的用手去碰,“扑通”,正当爸爸妈妈还沉浸在月圆的美景时,一声巨响打乱了他们的思绪,爸爸妈妈马上明白,我又给闯祸了。刚想批评我乱扔东西,却发现我突然“隐身”了。赶忙寻找我。
最后,当他们发现我时。我已经从水里爬出来,浑身湿漉漉的站在他们身边了,没想到,爸爸妈妈将我送回家里后,不但没骂我,还背着我偷偷的笑,我本来还稀里糊涂的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可长大后想起这件事,连我都会情不自禁的笑起来,觉得当初的自己真是太傻,太天真了。
哈哈,这就是我的童年趣事,你们是不是也被当初幼小的我天真的举动逗笑了呢?
篇8:训练小狗-写事作文
训练小狗-写事作文
我有一只非常可爱的小狗,它叫小黄,它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身上有和老虎一样的斑纹,显得很威风。我从小就很想当驯兽员,所以,我就开始训练小黄,小黄是一只很有灵性的狗,我相信它肯定能成为我心目中的英雄狗。
训练开始了,我先把小黄带到操场上,然后命令它坐下。可它不听,我只好走过去轻轻地摸摸它的.头,对它说:“小黄,乖,快坐下,等会儿给你肉吃。”可它还是无动于衷,不买我的帐。这时我发火了,生气地对小黄说:“小子,你竟然敬酒不吃吃罚酒,看我怎么收拾你。”我拿起一根棍子,在它旁边的地上打来打去,它见了,吓得赶紧坐下。经过我反复训练,这下它终于能听懂我的命令了。
接着开始进行第二项训练,那就是游泳,我先叫小狗和我一起来到水池边,然后命令它下水游泳,可它一见到水,就吓得到处乱蹿,我只好先给它热热身,我先把水池里的水撒一点在它身上,让它先试一下水温,再把它抱进水里,它在水里吓得脚和腿都不听使唤了,不停地挣扎。过了一会儿,它好像觉得自己浮了起来,就这样,它开始会浮在水上,而不会沉去了。
我要进行第三项的训练“叼棍子。”我把小黄带到操场上,然后捡起一根棍子,向远处用力一扔,叫小黄把棍子捡回来,可小黄动也不动。我知道它不想去,所以就拿棍子吓唬它,它见了,赶紧冲向前去,顺着气味找到了棍子,然后张开嘴巴,用牙齿咬住棍子,把棍子给叼了回来。也许是小黄知道了我的意思,再也不敢偷懒了。
经过半年的努力,我终于把小黄训练成我心目中的英雄狗了,我自己还学会了很多训练狗的本领。我是多么的喜欢这只温顺的、听话小狗啊。
篇9:中考写“他”类作文
中考写“他”类作文专题大全
【专题精练】
[文题之一]
甜甜的一张笑脸
你的记忆中也许有过甜甜的一张笑脸,它也许令你感激不已,也许令你回味无穷。请用上面的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应试指导]
这是一个可以写他的文题。内容可写赛场上对手的笑脸,商场里服务员的笑脸,旅途中陌生人的笑脸等等。全文可只写一次笑脸,这就要写出波澜。可先让事情向相反的方面发展,比如极写对服务员的陈见,比赛时的意外,旅途中的麻烦,势蓄足后再推出、特写那张笑脸,顺势写对方对我的.友好、帮助和关心。要写好我对那张笑脸的细腻感受、无穷回味。全文可几次写同一张笑脸。以几次大同小异的笑脸的描写作为串起内容的线索,作为抒发感情的依托。
[文题之二]
在______的影响下
从小到大,你在生活中受到的方方面面的影响可谓多矣。其中,一定有一些人、事、物对你的影响挺大、印象较深吧。请你将上面的文题的横线部分补充完整,如选填雷锋、妈妈、老师、同学、书、《语文报》、电脑然后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应试指导]
这可以写成一篇写人的文章。如《在奶奶的影响下》:①奶奶吃我吃剩下的馒头,奶奶拣起餐桌上的饭粒往嘴里喂。――我学到了节俭。②奶奶爱吃香蕉,可总是要等到我们吃不完快烂掉时她才吃;奶奶大口地抢吃弄咸了的菜,可她患有高血压,最不能吃咸。――我感受到了体恤。③奶奶从不责骂我们,也不对任何人发火,即使是你犯了不该犯的错误,她也是从好的方面给以劝慰。――我体会到了宽容奶奶身体力行的影响,是我生命的财富。
篇10:中考作文训练之——立好意
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所以,也有人说:“千古文章意为高。”足见一篇文章的立意的重要性。
那么,什么是立意呢?
简单地说,就是一篇文章的主题,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明确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我们在选材,布局,语言的选择,感情的倾向上才有方向性,我们才不至于打乱仗。
那么,就初中记叙文来看,一般都有哪些立意方向呢?
一般来说,初中生的记叙文大都是表现出赞同、赞美、欣赏、歌颂什么,或者是反对、批判、揭露、讽刺什么,当然也有表达自己的怀念、感叹、倾诉、情趣等等的。应该说,写文章的立意是比较自由的。但是,中考作文的立意并不是绝对自由的,它是有很多的限定的,它也是有很多的评价标准的。作为一名学生当然也应该有一个受教育的方向,而在中考作文中也体现了这个方向性,所以,我们的中考作文立意也符合这些方向标准。
所以,好的立意应该力求做到:
一、方向要正确
所谓正确,就是立意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健康、积极向上。立意正确是写好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文章的重要标准。一般来说,我们的立意要与我们目前国家社会倡导的公德相一致,要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一致。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提倡以人为本、爱国、诚信、环境保护、无私奉献等等。决不能表现一些厌世消极的思想,或者是为那些腐败分子、迷信分子歌功颂德。
二、情感要鲜明
情感的鲜明是指在文章中的情感指向要明确,该批判的批判,该歌颂的歌颂,并且在你的语言中要饱含感情。最好不要出现那些让读者都想不透的模棱两可的情感倾向。这不仅仅会减弱对主题的表现,也会伤害到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也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感情的鲜明最忌的是故作姿态,夸大其辞,没有分寸,这样反而会让人感觉作呕。所以说,我们的感情表达真实可信才会感人,才会打动人。
三、思考要深刻
深刻的思考就是要求我们能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思考出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能在一般人认识上再进一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并能给人以启示。思考的深刻需要我们对眼前的事物作仔细深入的思考,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并能用文章的语言表达出来。
深入的思考也不能随意引申,更不能无原则地提高和升华。它必须结合生活实际,要具体、真实、可靠。在提示本质的基础上,还应该进一步提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并总结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这可能更多地关涉到议论文。
对于记叙文的深刻更多地是关于人生社会的启示与感悟。
四、思维要创新
思维的创新是指克服以往的思维定势,打破常规去思考、分析,找到我们自己独特的创见,给人以启迪。
考场作文不论以何种形式出现,一般都会给考生以思想驰骋的余地,我们就可以突破常规的思维习惯模式,从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方向思考,进行有积极意义的创新思考,拿出与众不同的立意,再用自己充满个性化的语言,向我们真实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察、感受、思考和认识,让读者也从中得到启示。
但是,创新决不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标新立异的胡编乱造,它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这样才能让人感到入情入理而眼前一亮。
我们明确了立意的方向,那么,在初中记叙文中一般有哪些具体的立意内容呢?
一般来说:
一、符合当今社会公德和时代精神的
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提倡以人为本、爱国守法、诚信、环境保护、无私奉献、敬业、自强、与时俱进等等。
二、表达个人感情的
如:爱戴、崇敬、怀念、赞美、爱好、情趣、愿望、讽刺、批判、抨击等等。
三、思考生活内涵的
主要是指对某人或某事的感悟与启迪。
四、追求个性表达的
主要是表达个人独特见解的。
立意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盲目跟别人的风,无论是怎样的题,选择立意时,一定要选自己熟悉的平时训练过的内容从小处切入。切忌一时心血来潮写一些不熟悉的东西,勉为其难,这是写不出优秀作文的。
立意训练
一、根据所给的材料立意
1、以南亚大海啸立意。
2、非洲野牛每头重达六百多公斤,群居有时达几百头上千头。而非洲狮每头只不过重一两百公斤,一群有时也只不过一二十头。可是,这些野牛常常被这些狮子所攻击,并且屡屡得手,每每一头野牛被群狮围住攻击,其它野牛一般都只是安然地吃自己的草,不会去管别的野牛的死活。
请根据以上材料立意。
3、以姚明在NBA越打越好立意
4、以历史人物李白立意
二、根据所给的文题立意
1、以“阅读__”为题,先完成文题,然后立意。
2、以“感受青春”为话题立意。
3、以“心中的__”为题,先完成文题,然后立意。
4、以“美好”为话题立意。
篇11:中考作文训练之——点好题
作文中点题是考场作文避免偏题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即便是内容有些偏,但,只要你点题点得好,也能达到一种扶正的效果。而一篇文章有一个好的结尾点题,也的确能让读者体会到那种照应之美,同时又能品味到那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久久不能忘怀。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巧妙的点题很值得玩味。
首推当是简媜的《夏之绝句》,结尾一段:“而每年每年,蝉声依旧,依旧像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平。”这个结尾并没有说到蝉声有什么深奥的内含,只是说“蝉声依旧,依旧像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平”,一个“平平仄仄平”就是一种绝句的节奏,是一种韵味,这真是一种近乎完美的点题,完全就是一种音乐的节奏感,不需要用语言的意义来表达什么,只需要你用自己的心灵去昤听,去感受夏日那种生命紧凑而又明快的节奏感,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当然,还有很多其它的点题,先就不一一举例。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就初中生考场记叙文应该如何做好点题。
一、点题的时机。
在一篇文章中如何点题,什么时机点题一要看作者对整篇文章的构思,还要看行文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看作者本身的语言组织能力,能否将点题与文章的内容做到有机的结合,达到一种完美的统一。也并不是想什么时候点题就什么时候点题的。点得好,相得益彰,点得不好,弄巧成拙。
1、开头点题。
如《白杨礼赞》一开头就是:“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我赞美白杨树!”
《菜园小记》开头:“种花好,种菜更好。”
《夏之绝句》开头:“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
《挖荠菜》开头:“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提醒幸福》开头:“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
《心中的鹰》开头:“天上再也看不到翱翔的鹰了。”
《鹤群翔空》开头:“不久,南侧群山的上空深处,浮现出一排黑芝麻般的小斑点,清晰可辨。今天第一个鹤群映入眼帘。”
《背影》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从这许许多多文章的开篇点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开篇点题既有开门见山,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你所写作的内容中,使你的文章能尽快入题,同时又有一种悬念感,吸引读者怀着迫切心情去读下文,还有一点就是能很快地表明作者写作此文的感情倾向。
开篇点题对考场作文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入题手段。
2、文中点题
如《白杨礼赞》,当写过高原景色让人单调,突然发现“白杨树”,让人感到惊奇,兴奋,这时来一次点题:“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当写了“白杨树”的自身的特点后,又一次点题:“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提醒幸福》,当写了我们总是习惯在提醒中过日子,但所提醒的总是灾难,却忽视了提醒幸福,于是开始点题:“请从此注意幸福。”
当列举了生活中好多平时被我们忽视的东西就是一种幸福后,又一次点题:“幸福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请记住这一刻!幸福就会长久地伴随我们。”
《菜园小记》更是时时点题,“说是菜园,其实是果园”,“我们种的那块地,在那园里是条件最好的”,“种菜是细致活儿”……
从这些文中点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文中点题,可以使行文紧凑,思路清晰,层次清楚,能让读者很容易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与意向。特别是在考场作文中,能让你的行文紧扣文题,避免偏题,更能让阅卷教师轻而易举地把握你的文章脉络,明确文章的主题。
3、结尾点题
如《提醒幸福》的结尾:“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
《敬畏生命》的结尾:“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阴,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鹤群翔空》的结尾:“过了一会儿,由圆形队的先端开始拉长伸直,速变成竖线,停止上升。从排头依次掉头向北,敏捷地变为一缕长长的细丝,加快速度,一路向北飞去。”
《白杨礼赞》的结尾:“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金黄的大斗笠》的结尾:“远看,斗笠像个大蘑菇,是那么美。阳光照着它,雨水润着它,它是那么有生气。”
《背影》的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济南的冬天》的结尾:“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驿路梨花》的结尾:“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从上面的这些结尾点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结尾点题既有点题的作用,有时也是点明文章的中心,还能达到照应开头,或者是抒发感情,表达愿望的作用,同时做到结束全文。考场作文中,一个好的结尾点题,能让阅卷老师一眼看出你的作文主题,还能产生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联想,让人感觉很有品味。特别是在考场命题作文中,有些考生的作文主题在行文中表达得不太明确突出,扣题不是太紧,有些模糊,这时结尾点题,点示中心,更有一种扶正的效果。
二、点题的要求。
由于点题的时机或者说位置不同,对点题语言的内容要求和作用也不同。
1、开头点题。
开头点题首先应该做到有入题和引出下文的作用,其次应该有较精练的语词点示文章的主要内容,能让读者初步了解你的文章所要写作的主要内容。
如《白杨礼赞》的开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我赞美白杨树。”
2、文中点题。
文中的点题必须是在一个部分之后,这样的点题必须有对前一个部分的小结作用,或者有启示下文的作用,如果能同时做到点示文章的主题思想更好。
如《白杨礼赞》的文中点题就是一种对前文小结同时又点示文章主题的;而《菜园小记》则主要是启示下文。
3、结尾点题。
结尾点题首先必须有结束全文的作用,然后根据行文的情况或抒发感情,或表达愿望,或提出警示,或进行描写等等。
结尾点题应该是最灵活的,也是最容易出新的地方。希望大家用好这个结尾点题,使自己的文章达到一个高度。
总的来看,点题一定要找到文章的内容、主题与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再组织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达到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三、点题的方法。
从我们初中生的中考记叙文来看,这里主要说的是结尾点题的方法。
1、用议论警示的方式点题。如:《提醒幸福》。
2、用抒发感情表达愿望的方式点题。如:《白杨礼赞》、《背影》。
3、用描写诠释的方式点题。如:《鹤群翔空》、《金黄的大斗笠》。
4、用直接点示文题的方式点题。如:《敬畏生命》、《济南的冬天》。
5、用引用的方式点题。如:《驿路梨花》。
结尾点题的方式是非常之多也是很灵活的,这里只是就本文所举例子的一个小结,如果我们再去翻阅一些名家文章,你会看到更多的更精彩的结尾点题形式与点题语。
四、学生作文点题选。
这里所选的只是一些结尾点题。
1、《把握那一刻》: 把握那许许多多的一刻吧,你会发现自己又多了一份份丰富的人生阅历,又上了一个个人生的新台阶!努力把握吧,努力把握那些令人兴奋、激动的一刻吧,你会有一个美好的人生。(万腊梅)
2、《就向流星许个愿》:今夜,又是一个繁星点点的夜,天边也不时地划过几颗流星,于是,我双手合十,许下一个心愿:希望外公在另一个世界里快乐。(王君桂)
3、《寻找青春的足迹》:也许我们永远也无法找完所有的青春足迹,但在我们的心目中早已印上一个个不懈追求的青春足迹。(刘大格)
4、《青春之歌》:他死了,他的生命在那短短的一瞬间结束了,但他用生命与鲜血谱写了一曲青春的悲歌,历史的篇章上将记住他的泪水与鲜血,青春的旋律也将永远陪伴着他。(刘小欢)
5、《童年的足球》: 我手捧足球,走上阳台,双手轻轻地把那可爱的足球向前一抛,然后纵身一跃,飞身一个踢腿,“嘭”地一声,那足球应声飞向天空。让它带着我的欢乐与梦想一起飞翔吧!(万林)
6、《这就是感恩》:朋友,你说,这不就是感恩吗?(杨亚运)
7、《远逝的小河》:河水依然在流,可是,不知还有没有哪一天能流出我记忆中的美丽。(刘世祥)
8、《夕阳》:我知道了,夕阳坠落之后,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黑暗,不,更重要的是还有无限的希望!(胡洁)
9、《我心中永远的“风景”》:泪眼朦胧中,我似乎又看到了爷爷的身影,那棵老树下,那吹着凉飕飕的风的地方,有着爷爷给我的此生永恒不变的“风景”。(万腊梅)
10、《游庐山》:不知会不会有一天,能让我在这美丽的庐山尽情的游赏。(何宛)
篇12:写事中考作文600字
10月4日这一天我终生难忘,因为那天我们到海边去摸海怪子。我们得到“高人”指导知道哪里的海怪子多,于是我们带了一个大桶,可听人说六到到七点是摸海怪子的黄金时期。之所以把这个时间段称为黄金时期是因为5点退潮,留在海边的海怪子成群的布满整个海边。海怪子暂时先无法离开海边,所以就任人宰割。可爸爸说晚上到海边不吉利,毕竟水火无情。
于是我们三点多钟从家里出发,我兴奋地一蹦三尺,恨不得现在就飞过去。我们眼看海边就到了,可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堵车!眼看海边唾手可及,但又无可奈何。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我们美丽的大海,我们迫不及待地奔向海边,不过那里已经是人山人海,几乎每片区域都有人的脚印,我们一人拿提桶,其它人搜寻海怪子,可我们怎样也找不到一个。
然后我看别人如何摸到海怪子,恍然大悟——用脚踩。使海怪子缺氧,便浮出海面,看哪里冒泡泡就往哪抠,准能摸到一两个。我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大家。
果然,我们的桶渐渐地满了,突然林森乐叫了起来。原来他摸到了有人手那么大的文蛤,我的心直痒痒,所以我使劲地踩,希望踩出一个好东西。可老天爷没有照顾我,我被自己踩的坑陷了下去,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腿拔了出来,可又被螃蟹钳了一下,原来我踩到了一个好东西。看它张牙舞爪地样子,我十分气奋,可又无法动它一根毫毛,眼睁睁地看着它从我眼皮底下溜走。
回来的路上,我精疲力竭。但我仍然在车上兴致勃勃地和大家讨论着这一天的见识,这一天的趣事、收获……说着说着,我竟然渐渐睡着了。
捉海怪子真好玩,这一天让我终生难忘。
【中考作文训练之写“事”类作文】相关文章:
1.中考情感类作文
2.成长类中考作文
3.亲情类中考作文
5.写事作文
10.励志类中考满分作文范本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