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传承端午节文化习俗的满分作文
“q123126”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有关传承端午节文化习俗的满分作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有关传承端午节文化习俗的满分作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有关传承端午节文化习俗的满分作文
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为了纪念屈原,都要划船到江里把米饭给鱼儿吃,免得鱼儿吃了屈原的尸体,可是担心米饭太小了鱼儿看不见,人们就用叶子把米饭包成了粽子,人们把粽子扔进江里,鱼儿大口地吃了起来。直到现在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船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我最喜欢吃粽子了,粽子有绿豆味、红豆味、豆沙味等口味的,但是我最喜欢吃奶奶亲手做的桂花粽子,吃一口真是好吃啊! 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节,这样我就能天天吃粽子,天天和小朋友玩了。 端午节真像一个快乐而美味的节日啊!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有茶道、剪纸、古代绘画、书法等。但我最喜欢的是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 每到端午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准备包棕子,为什么要包棕子呢?那是为了纪验爱国诗人屈原。听说端午节还有一个动听的故事呢! 从前,有一个国家,国王身边有个叫屈原的大臣,非常聪明,常常献计给国王,打败外国,让老百姓过上平静的生活。但好景不长,一天,国王身边一个大臣对国王说:“陛下!陛下呀!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国王连忙问道:“爱卿,什么事那么着急呀!”大臣连忙说:“陛下,屈原背叛您,和外国联手,准备杀死您。”国王一听,大惊失色,连忙派人去追杀屈原,屈原跑到了一条河的前面,已经走投无路了,就跳河里,死了。后来,国王知道屈原是被冤枉的,就让大家做一种叫作“棕子”食物,丢到河里,不让鱼儿伤害屈原的尸体,也是为了向屈原道歉。所以现在每年的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包棕子,就是从那个时候流传下来的。从那时起民间就有吃棕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戴香包的习俗了,一直延续到现在。 我喜欢传统节日,喜欢端午节,我更喜欢端午节故事里的屈原。
中国传统文化——端午节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在这一天有许多的活动,如包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草、熏苍术、喝雄黄酒……据说是为了辟邪。至今,端午节在中国人民心中仍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赛龙舟。端午节这天,我和妈妈一起回到外婆的老家上虞看赛龙舟。只见岸上人山人海,河里也有秩序地停着数十只龙舟,不仅每条龙舟的装扮各有特色,而且龙舟上的人穿的衣服颜色也各不相同,唯一相同的是他们个个精神抖擞,士气十足。 “啪“的一声枪响,龙舟像离弦的箭冲了出去,龙舟比赛开始了。只见锣鼓手坐在龙舟前端,一声声号子,一锤锤鼓点,有时快有时慢,而划船的人听踩着鼓点跟着节奏划着浆,河面的水随着桨的划动而频频跳动,另有一把舵者坐在船尾把持方向,龙舟在众人的配合下飞速地前进着。大家你追我赶划向终点。 岸上的人也为他们助兴,高呼“加油,加油!”并用照相机拍下这精彩的瞬间。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大声喊着:”加油,加油!”这时一条大红色的龙舟在快要到终点的时候突然加速,一下超过了其他龙舟。其他龙舟见了纷纷加速追赶。我的心也随着一下提到嗓子口,双手不由自主地捏紧了拳头,担心大红色的龙舟被别人赶上。“哦”一声欢呼,大红色的龙舟冲过了终点,夺得了第一名。紧接着第二条、第三条……在人们此起彼伏的欢呼雀跃声中,龙舟比赛结束了。 赛龙舟比赛真是有趣极了。端午节这个传统的节日,因为有了这些活动而显得更加有意义了。
篇2:2022文化传承往年满分作文
2月10号上午,小记者们在下孙文化村宗祠开展了一场“文化与传承”的主题活动。虽然天空飘着蒙蒙细雨,但阻挡不了大家兴奋的心情!
第一个活动是进行“开笔礼”。中国是礼仪之邦,崇尚“礼”。古人人生有四大礼,分别为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和状元礼。开笔礼是以前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形式的俗称,在这里寓意我们以全新的姿态来迎接新的一年。仪程有四项:正衣冠、行拜师礼、朱砂启智还有启蒙开笔。
穿上了汉服,感觉大家都变成了斯文的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排得整整齐齐,认真地向孔老先生行了拜师礼,然后提笔在地下练字,知道了“青砖练字”的故事,懂得要勤俭修身。
这其中还出现了一个搞笑的小插曲:引导老师说她读一句三字经,学生们跟着念一句。结果当老师念了第一句之后,大家自然而然顺势背诵了下去,引得家长们莞然而乐。
简单而庄重的开笔礼完成之后,老师便带领我们参观了湘湖文化展览馆,一起感受文化的熏陶。展览馆里设有“序厅”、“历史厅”等八个厅,集中展示了湘湖悠久的历史风貌,深厚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湘湖有著名的特产,如柔滑的莼菜,肥嫩的杜父鱼等。名人更是数不胜数,其中贺知章最为大家所熟知。湘湖的山山水水,为历代文人喜爱,他们歌咏湘湖,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
这一次活动,印像深刻!
篇3:端午文化习俗的内涵和传承作文
端午文化习俗的内涵和传承作文
端午文化之旅
这个周末,我们放三天假,老师说有一天是端午节,我突然想到我学过的一篇课文《端午粽》,原来是这一天呀,令我垂涎的粽子,我也突然明白了课文里的含义和节日的意义。
我知道的端午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妈妈还在网上给我搜索了很多端午节的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是大家都是在这一天过的节日。
我们纪念的端午文化
为了让我明白端午的由来,妈妈搜了不少知识,让我懂了很多。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为了纪念屈原,不让龙吃他,就向江里投粽子。
我听到的端午文化
端午节有很多小知识,听,这些你都会吗?
1、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哪国人?
A秦国B魏国C楚国D赵国正确答案C
2、古人端午节涂饮雄黄酒的意义是?
A解毒B纪念白蛇C驱邪避瘟D吉祥幸福正确答案C
3、端午节的习俗?
A吃粽子B登高采菊正确答案A
4、端午节是哪一天
A农历六月初五B阳历六月初五C阳历五月初五
D农历五月初五正确答案D
5、屈原投江是哪条江
A金沙江B、长江C、珠江D、汨罗江正确答案D
6、在我国一些地区,端午节要在门上插什么东西来祛毒?
A薰衣草B艾草C苇叶D荷叶正确答案B
7、北方人一般用什么材料包粽子?
A、新鲜竹叶B、苇叶C乾竹叶正确答案B
8、粽子多是做成角形的,这是为什么?
A、象征牛祭祖B、象征剑勇猛C象征果实丰收
D、象征塔健康正确答案A
我读到的端午文化
我和妈妈一起读了唐诗宋词里的一首端午诗!
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我看到的端午传承
我打开电视,在电视上看到很多台都有端午的特别节目:端午晚会、赛龙舟、包粽子,记得我们学校,还办了一台晚会我们的节日―端午诗会。妈妈告诉我,人们都在纪念节日,传承我们的节日文化。
我尝到的`端午内涵
在电视上、超市里、书本上,我看到粽子都是用青青的叶子包裹的,外面用绳子缠住,今天爸爸的同事送来的几个粽子很特别,你看,三层叶子包裹着,竟然没有用绳子系,把尾端穿进去,这样就把馅包的严严实实,真不可思议。关键,特别好吃,甜甜的、粘粘的,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么小的一颗粽子,里面有糯米、花生、蜜枣、葡萄、红豆这么多东西。妈妈说里面的东西自己随意搭配,还记得过年时,舅妈在四川那里买来咸味的粽子,里面有肉馅的,种类就更多了。
每一个节日都值得纪念,都值得学习,这样我们的知识就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就永远传承下去。
【有关传承端午节文化习俗的满分作文】相关文章:
1.传承文化名人名言
2.传承文化演讲稿
3.端午节习俗作文
4.传承孝文化作文
10.传承经典文化作文400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