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秋为话题的高三作文
“宝治钧”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以中秋为话题的高三作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以中秋为话题的高三作文,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以高三为话题作文
人们常说,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因为人只有将脚印深深地留在泥土里才会真正感悟到星空的浩瀚,宇宙的广大。只有这样你才会感受到来自大地的力量助你前行。
将脚印留在泥土里的人,每一步都很扎实,他不会摔倒;将脚印留在云端的人,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踩空,重重摔落于地,粉身碎骨。
清朝的陈廷敬少年之时便颇负盛名。他本单子一个敬字,然高中之时,榜上有两个陈敬,顺治帝又中意他的才气,便被顺治帝赐一“廷”字。这是莫大的荣誉,倘若此时陈廷敬飘飘然便极有可能立刻坠于云端,万劫不复。可这个年轻人深悟“稳”这一字,他这一“稳”便“稳”了几十年,终成一代名“相”,皇帝最信任的大臣。这时他更明白如何走稳人生这最后一步,便告老还乡,载誉而归。
而与他共朝堂的明珠却不如陈廷敬一般稳了。他仗自己权大势大,俨然将自己当成了一个宰相,欺君罔上,陷害忠良,贪污受贿,终是落得个财产充公,不得再入朝堂的下场。
想两个同样为君效力之人,同样的权倾一时,一个不得善终,一个却万古流芳,在我们唏嘘的同时,又不得不承认,脚踏实地之人更稳,能走更远。纵观古今,权倾一时之人多半不得善终,因为他们太过飘飘然,便从云端一头栽下。而保全自己的人,大都脚踏实地。他们将脚印留在泥土里告诫自己,天空不该属于我。
而如今在社会上的官员,还未权倾一时却先学会了借用权势贪污受贿。上任之前还是人民的公仆,受贿之时可曾想过为民效力?稍有权势就想行走于云端,可曾想过踩空一脚的后果?
成功的人,哪一个不是一步一步向前?无论艺术家,贝多芬一类,还是科学家,袁隆平一类,亦或是作家莫言一类。哪一大家的成功是起于云端?哪一个不是将脚印深深印入泥土中?哪一个不是扎实的前行?
把脚印留在泥土里,如此你才会明白自己的渺小;把脚印留在泥土里,如此你才会明白自己的位置;把脚印留在泥土里,如此你才能感觉到大地带给你的力量,你才会越行越远。
篇2:以高三为话题作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敬佩的人,他们就像夜空中那闪烁着耀眼光芒,数也数不尽的星星。他们真的是大名鼎鼎的“明星”,还有的是一颗不起眼的“小星星”……这颗“小星星”就是一个身戴红领巾的小女孩。
夏天到了,太阳像火球一样烤着大地。一放学,我大步流星地冲向小卖部里买雪糕。买完后,我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我一边吃雪糕,一边蹦蹦跳跳地回家。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前面的小区里挤满了人。人群里有穿着西装的商人,有刚买菜回来的妇女,还有穿着校服的学生。我出于好奇心,走进了人群里。原来,这里是为了癌症妈妈筹款。只见筹款箱里塞满了大大小小的钞票。
这时一个个子不高,穿着破旧的衣服,脖子系着一条洗得发白的红领巾的小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见这个小女孩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个筹款箱,手紧紧地握着皱巴巴的5块钱。我心里想:这个小女孩拿着5块钱在这干嘛呢?突然她不假思索地把钱塞进筹款箱。旁边的妈妈说:“这5块是你这星期的早餐钱,你捐出去你吃什么?小女孩坚定地说:“只要能够帮助别人,我宁愿饿着肚子也没关系。”妈妈听了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亲了亲小女孩,说:“你真是我的引以为荣的好女儿啊!”
此时此刻,我看着小女孩的红领巾,又看了看自己手里的雪糕,当时羞得满脸通红。作为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帮助有需要的人,当别人有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帮助。想到这里,我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捐给筹款箱。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了很久,但我永远忘不了那个可爱的小女孩,那一条洗得发白却又鲜艳的红领巾。
篇3:以高三为话题作文
高三是每个高中生都必须搭乘的一班车,沿途的风景都不能错过。
高三是每个高中生必须要喝的一杯咖啡,平平淡淡就会迷失自我。
高三是每个高中生都必须钻的一道小门,低头弯腰也是一种智慧。
高三是什么?不由得让我在这即将踏入高三的时刻仔细思索。
是起跑线,还是加油站?但不应是终点。是人生的舞台,还是拼杀的战场?但不能逃避。是演员,还是导演?但不应是观众。而我更欣赏做一名战士,跃马扬鞭,驰骋纵横。
高三应有这样的誓言:“百折应不挠,百炼必成钢。十年磨一剑,君子当自强。”
高三就是一场新龟兔赛跑,我们要有兔子的速度,更要有乌龟的坚持。坚持就是胜利,速度赢得先机,合作才能共赢。
高三如一首诗。但绝不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样静谧恬淡的田园诗;也绝不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那样缠绵悱恻的爱情诗;一定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样慷慨豪迈的边塞诗。
高三像一幅画。既有工笔细描,又有粗笔写意。这幅画会像蒙娜丽莎的微笑那样让人心驰神往;这幅画也会像梵高的向日葵那样收获一轮生命的金黄;这幅画更会像米开朗琪罗的大卫那样挥剑举盾走向人生的沙场。
高三是一支曲。那一定不是田园牧歌,它是进行曲,鼓点铿锵,旋律激昂。那一定不是小夜曲,它是咏叹调,雄浑高亢,荡气回肠。那一定不是独奏,它是交响乐,博大深邃,绚丽辉煌。
高三更像是一场马拉松,神圣的雅典就在前方,坚持就会胜利。责任与使命,理想与意志,都在诠释一句话,爱拼才会赢!
高三不是地狱,因为每一分耕耘都能品味到成功的琼浆;高三也不是天堂,因为严酷的竞争会让许多丑小鸭只能做着白天鹅的梦想。高三是炼狱,痛苦的煎熬之后,才会沐浴幸福的阳光。记住吧!不经过炼狱,怎么会进入天堂!
高三像过河,方法有很多,可以乘船摆渡,可以桥上漫步,可以涉水游过,关键是哪一种方法更适合自我!
高三如登山,每一步都向上,每一步都向前,只有勇敢无畏者,只有挑战生命极限的人,才会登上自己心中的珠穆朗玛!
这就是高三,它不是一阵刮过的清风,也不是一片飘过的白云,它是春天的绿和秋天的黄,它是夏天的葱葱郁郁和冬天的素裹银装。
这就是高三,它不是天上的彩虹,也不是水中的明月,它是梦中的橄榄枝,它是放飞的小白鸽,它是妈妈慈祥的笑脸和老师严厉的目光。
这就是高三,它不是凋零的春花,也不是飘落的秋叶,它是西西弗斯执着的脚步,它是普罗米修斯坚定的目光,它是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鲲鹏和烈火中重生的凤凰。
篇4:以高三为话题作文
寒暑交替,世事轮回,转眼又是一个三年。分享高考成功的喜悦,收获沉甸甸的果实,品尝丰收的美酒,回味奋斗的历程,我有如下感言:
团结协作:高考是一项系统工程。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深谙其理的领导和同事们都非常注重这一点,该让路时,此学科让路于彼学科,培优的、补偏的各得其所。建言献策,毫不吝啬。整个年级组和谐融洽,温暖如家,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赢来理科全部学科成绩均居全区首位的好成绩。
拼搏奉献:作为一名多年奋战在高三岗位上的老兵,经历过三所学校的岗位洗礼,反复比较中发现唯有田稻的高三最为辛苦,白天坐班,从早早自习到晚晚自习,周六上班习以为常,周日也要进行考阅评。师生如此拼搏努力,焉有不胜之理,若非亲临其境,实难体验其累。
求实创新:本届高三生源条件众所周知,面对现实,参照历届高考经验,本届教学工作行动早抓得实,从高一起抓培优辅导,长抓不懈,抓边缘生再提高富有成效,抓特长生培养竭尽所能。教师研学情、钻业务,学生提问题、释疑惑,心理疏导,管理服务,处处体现务实作风。
千日磨砺,一朝及试,三载拼搏,终获大捷。
篇5:以高三为话题作文
日月如梭,我不觉得高三已经到来,可高三这个字眼便已赫然消逝了三分之二,近在咫尺的高考,早已俨阵以待,不等我们回首……
如今的我们少了高一初来乍到的新鲜,淡了高二懵懵懂懂的探索,取而代之的便是穿梭于题海间忙碌的高三,似充实,似疲惫,但步伐还在向前,朝着既定的方向永不止步。
四季轮着转了两圈,语文老师由长发到短发伴我们欢愉,览古观今,畅享唐宋明清;数学老师课上粉笔飞快,滔滔不绝,带领我们徜徉数字的海洋;英语老师踏遍名胜古迹,讲述古今中外的奇幻世界,令我们思绪翻飞,留连往返……而现在的我却不敢想象,当这一切的真真切切成为过去成为回忆,会是怎样?
当满黑板的知识被一遍遍的擦去,当三年的书本一点点由厚到薄,当手边的稿子散落一地却来不及去捡……也许这一切都满是欣慰。
可现在的我们却要做好准备与它们说再见,我不知道那天我们会是怎样?或欢愉欣喜将书本抛向空中,宣布高三的结束,或相互拥抱告别三年的伙伴但友谊长存,抑或是将那一抹悲凉与不舍尽收眼底,慢慢吮吸这即将散去的稀薄高三气息……说实话,我很害怕。
我极尽可能的逃避这一切的发生,将头埋进被褥,可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幻影重新将我带回,告诉我现实总应该面对,即使它压得我喘不过气,现在我能做到的便只有“珍惜”,很多时候我们常把“珍惜”挂在嘴边,却不知它是怎样的,要怎样去做,便不以为意。
说真的,高三这年真苦。高考,最后只能饮恨而无奈地接受现实,但这个梦想我从没抛弃过,放弃过,这也许是我唯一能进入理想大学的机会。看着笔尖的字透露着略带稚气的倔强,这就是我执着的高三,成绩又怎样,名次又怎样,我经历过,所以我无悔。现在手中握住笔就像握住了武器,我成为一个出征者,距离最后的战场已经不远了,我当奋力一腔热血洒沙场,我征战着征战着……
篇6:以中秋为话题写作文
中秋节是农历的八月十五,又被称为月夕,月节,传统风俗有:祭月,赏月,拜月,观潮,燃灯,猜谜,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也称为中秋节。传统习俗有:祭月、赏月、拜月、观潮、点灯、猜谜、吃月饼、赏桂花、喝桂花酒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
为什么要有这个中秋节呢?因为中秋节的神话传说是嫦娥奔月,后羿常在月下摆酒席,而嫦娥奔月的那天正是八月十五,所以,这天又被称为中秋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中秋节还有许多歇后语,例如:八月十五看桂花——花好月圆我家的中秋节有许多人陪我,他们都是我的家人,我家的中秋节买了70块月饼,还买了老鼎峰橄榄油月饼。我爱中秋节,我爱我家的中秋节。
篇7:以中秋为话题的作文
中秋节,就让人们想起吃月饼,吃花糕,中秋节也让人们想起嫦娥、玉兔、一片桂花树。
中秋节那天,家家忙碌着,有的准备月饼,有的准备桂花糕。月饼真好吃,有五仁馅,豆沙馅,蛋黄馅等等,月饼你吃了一口忍不住吃第二口,满嘴都是豆沙。甜甜腻腻的让你回味无穷,金黄金黄的,酥酥脆脆好吃极了。包装也很精美,我看见嫦娥在月亮上坐着,玉兔在旁边捣药,一大片桂花树,让我又想吃桂花糕。桂花糕金灿灿的,闻起来一阵清香。吃起来让你想把舌头都想吃掉,不过桂花糕很小不够吃,提几下就散了,桂花糕让我想起来一个故事,凄凉而又美丽的神话故事
从很久以前,后羿射了九个太阳。王母娘娘送了他两粒仙丹,吃一颗可以长身不老,吃两颗可以成仙,后羿把这件事跟他的娘子说了。有一天,他出去打猎,他有几个学徒跟他一起出去,有一个学徒跟他请假说肚子疼去不了。等后羿走后,他去后羿家逼后羿的娘子交出仙丹。他娘子不肯,学徒硬逼,情急之下他娘子把两颗仙丹吃下了下去。后羿看见他的娘子飞走了,身体轻轻的要飞上去时她抱着他们兔子飞上上去了。王母娘娘见她不肯到天宫去便让她在月亮上住了下来。每年这个时候来摆上月饼、桂花糕,后期人们称他为“中秋节”,叶寓意着家家团圆。
这真是一个凄凉的神话故事,家里的人们在吃月饼,吃桂花糕,到了晚上,月亮圆圆的,像一个大玉盘。有的人望着月亮吃起了月饼,我喜欢中秋节。
篇8:以中秋为话题的作文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来了,每年在这个节日里都要全家团圆,热热闹闹吃月饼,吃团圆饭,可开心了!
中午我们和奶奶在一起吃团圆饭。晚上,我们跟着大姑父,一起来到饭店吃饭,刚刚上来了一盘大闸蟹,我们馋得直流口水,抓起一个大闸蟹,就要吃,这时妈妈给我使了个眼色,我羞红了脸,爸爸却哈哈大笑,于是我慢慢地掰开闸蟹壳里面黄灿灿的蟹黄,我拿筷子挟了一口,嗯——香极了!
太好吃了,于是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我和姐姐边吃边喝,这时,大姑父的朋友来了,他举起白酒祝福我们,但我还埋头吃着那闸蟹却不知道有人来了,妈妈动了动我,我赶紧拿起红酒装模做样的祝福,眼看着我和姐姐一杯一杯的把酒喝完了,我们俩心里美滋滋的。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又到一家人说再见的时候了,每次一有爷爷奶奶我都很开心,一到分别时我却很伤心,最后,我们依依不舍得走了,各回各家了。
十五的月亮就是圆,旁边有着金星伴月,爸爸拿来了月饼让我去供月,我给月亮磕了三下头,心里默默地想着,嫦娥姐姐,我给您供上了您最爱吃的月饼,您就饱餐一顿吧!这也代表了小小的心意,您在月亮上不孤单,因为有我们陪伴,我也祝天下所有人都能团团圆圆、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
篇9:以中秋为话题的作文
天气渐渐凉了,叶子黄了,田野里,庄稼都收割了,马上就要过中秋节了,我突然起我很久没有回去的老家,脑海里回忆起儿时过中秋的一幕:
老家门前有一棵杨树,树上有一个鸟巢,里面住着一窝小鸟。老家的墙是用红砖垒成的,很低,我轻轻的推开门,听到一个熟悉而苍老的声音:“谁呀?”是奶奶的声音,我走过去说:“奶奶是我!”“是我的孙女呀,让我抱抱,都长这么高了呀!”汪汪汪……小狗也扑倒我的怀里,热情地舔着我的脸,小尾巴欢快地摇着。
老家的院子很大,中间还有一棵柿子树,奶奶总是怕别的小孩儿爬墙偷摘柿子,在墙上镶了五颜六色的玻璃。树下有一张古色古香的桌子,一个用了很多年的板凳。桌子上摆满了一盘盘可口的饭菜,其中必有一盘月饼。
我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我一边跑一边往后看,突然,我一抬头,不经意间看见月亮在跑,于是我把好朋友叫过来,说:“你看,月亮刚才跟着我跑,要不咱俩一个人往跑东,一个人往西跑,看月亮跟谁?”我向东跑说月亮跟我跑了,他向西跑也喊月亮跟他跑了,奇怪的是只有一个月亮,怎么会跟两个人跑呢?想着想着,我笑出声了。
突然,妈妈的喊声把我拉回到了现实。我多么想回到从前呀,回到那个有月亮的中秋夜晚。
篇10:以中秋为话题的作文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
有些遗憾的是今年的中秋节没有能欣赏到皎洁的月。一直下着雨,一定是月亮也在为思乡的游子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而难过吧。不过有什么关系呢?心团圆就是最好的团圆了。
早在半个月前,叔叔就约好今年中秋节去他家吃团圆饭。
这会儿才午饭后不久,离吃晚饭时间还早呢,我就迫不及待的催着爷爷奶奶去叔叔家。一路上,汽车从我身旁疾驰而过,行人也是匆匆赶路,都想早点回家呢。我坐在车上哼着歌。
当我踏进叔叔家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大大的圆桌。上面摆满了丰盛的菜肴。哇!这么多好吃的,馋的我口水都流出来了。仔细看,有,我喜欢的香菜粉皮、红烧肉、牛肉,还有青菜豆腐、芹菜萝卜······,红绿相间,真诱人啊!
“开饭喽”。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我们举起杯,向长辈们祝福,爷爷奶奶脸上乐开了花。
最后,看见婶婶端来了一盘子螃蟹,我高兴的蹦起来。一则脑筋急转弯也突然闪现在我的脑海:“等等,大家先别吃螃蟹,我有个问题考考你们。一只50公分的红螃蟹和一只30公分的黑螃蟹赛跑,谁会赢?”爷爷奶奶抢着回答:“肯定是红螃蟹啦。”我忍不住大笑。还是爸爸和叔叔聪明:“红螃蟹是煮熟了的,黑螃蟹会赢。”
我们吃着、说着、闹着、笑着······
雨还在继续下着,我拉着爷爷奶奶的手走在回家的路上,还沉浸在刚才的喜悦之中。
篇11:以中秋为话题的作文
时间过的真快,不知不觉就迎来了八月十五——中秋节。
这一天,太阳才刚刚下了山坡,月亮还没爬上树梢,妈妈早早地就把一个大团圆月饼拿出来,馋嘴的我本想拿上一块吃,可却被妈妈挡住了。妈妈说:“今天是中秋节,等月亮出来才能吃。”。我只好坐在家里,等待着月亮的出来。我一会儿出去看看,一会儿出去瞧瞧,惹的妈妈笑我是个“馋嘴猫”。“月亮出来啦,月亮出来啦,可以吃月饼啦”!我开心地在院子里大叫。妈妈用刀切成几份,我拿了一个最大的,美滋滋地吃在嘴里。这时,不知谁家放起了鞭炮,噼里啪啦的。我和爸爸妈妈在院子里边吃月饼边赏月,起初,圆盘似的月亮好像挂在树梢上似的。慢慢地,月亮爬上了天空,只见它一会儿爬到这儿,一会儿又爬到那儿,真像个调皮的孩子。
我们打开电视,看起了中秋晚会,中秋晚会的主题是“芜湖月,中华情”。我们有说有笑,开心极了。
今年的中秋节玩得真开心,希望明年的中秋节快乐。
篇12:以中秋为话题的作文
十年寒窗苦,不闻天下事。今日已是家家合欢的中秋团圆佳节,可叹的是,她竟是在下午从他人口中得知。乍听之下,尚不觉什么,只悲哀自己竟做了那眼不瞎耳不聋,却全般装饰之人。心中不由升腾起易安那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怅然。
时至傍晚,她陪着姐姐在老家。周围之人尽是陌生,她也就静静坐着,泛彼柏舟,亦泛其流。又许是因昨夜凌晨方入眠,现如今不觉又来几分倦意,也就在松软的沙发上睡了。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及至许久,从朦朦胧胧中苏醒时,已值晚宴。户外炮竹轰鸣,便是这声响吵醒她的。
餐桌上,大人们热切的不知谈论着什么,口中喷出的香烟雾气氤氲满室,半真半切,似梦非梦,恍然间大梦千年。
曾听闻,秋天的秋字,沾了感情,染了心事,就成了哀愁的愁字。这愁丝埋在心底,轻易不视人,只在今夜,结了个蛹,破茧,化蝶。
姑姑问她,要不要回家?她想了想,开口拒绝了。离家的心情,她一人尝便是了,又何必自私的为了自己而让他人——她最亲近的姑姑、姐姐——度不了这个圆满的节日呢?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她想,这句话就是无错的。
她离家太匆匆,甚至未曾对家人说声中秋快乐。也是了,那时,她都不知今日是中秋。此刻,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虽不应景,但却应情。
轻轻推开大门,她走进院子。银白色的柔和的月光充斥在小院里,快要满溢出来,中庭地白树栖鸦也不过如此了。天上零星挂着几颗星星,灿烂的烟火却将辽阔的夜空渲染的热闹而又繁华。晕黄的月是最美丽的圆,月上略显蓝色的应该就是人们常说的桂树了吧,不知道那吴刚是否依旧不知疲倦的砍伐?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而今恰是中秋之境。她自幼遍览诗集,结识了不少名家才人,却因天性,独钟那婉约凄艳之句,偏爱重光幽禁时那字字句句。
出了小院,温暖的灯光照着大街,街上虽不是人流如潮,但也是极多的。小孩子手拿烟花,和同伴们玩得极为开心,那光影映照下的笑容是世上最美好的素颜。
见了这些,她凄苦的忧思好像也淡了些,神色间多了分明快,淡淡的微笑挂在嘴角,脚步从容自在。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她渐行渐远,忽然瞥见一位眉清目秀的男子,忽然心中浮现马致远的小令。他孤寂的倚在路灯下望向这边,循着目光看去,正是那热闹的人群所在之地。
她想,他们或许同是天涯沦落人,同期盼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即使依旧掩盖不了对亲人的思念——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天已然黑了,她在回到小院之前,又望了望天上的明月,皎洁明丽,像是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可惜,月自故乡明,她还是想看看故乡的那轮玉盘。
这年的中秋,她第一次在外地度过,但她庆幸,今后的日子还长,她还可以在以后的每一年里,陪着父母赏月,放孔明灯……
她也庆幸这次别离,让她懂得了珍惜。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天都黑了,你还在外面溜达什么?还不快进来取取暖。”
“嘻嘻,知道了!”
篇13: 以中秋为话题的作文
中秋佳节,又是一个团圆喜庆的日子,圆圆的月亮带着深厚的祝福送到每家每户,为人们带上了团圆的快乐。
“叮咚!叮咚!”调皮的小表弟用两根筷子敲击着碗,大声嚷嚷地说:“好饿啊!快开饭吧!”“可以的,亲!但要给好评哦。”三婶捧着热气腾腾的鱼汤笑着走过来。我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喝了一口,学着周杰伦的台词,说:“哎呦!不错哦!”三婶瞬间眉开眼笑,高兴地上了一盘我最喜欢的“西红柿炒蛋”,叫得弟弟们直喊偏心,各种羡慕嫉妒恨的眼光齐刷刷地向我飞来。后
面的美味串烧一道比一道香,更是让全家赞不绝口。
就要开始博饼啦!大家一个个磨拳擦掌、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开始博了起来。“当!”小弟弟一马当先,博了一个一秀,奖品是一块肥皂。姑姑吓唬着说:“回家你要洗衣服哦!”小弟弟嘟着嘴,生气地说:“我才不要呢!”“当!”堂哥也得了一个一秀,收起奖品,他诶了口气。终于轮到我啦!“当!”见只有一个四,正要去接一秀的礼物,佩芸姐姐一叫:“是一二三四五六!是对堂!”我急忙仔细一看,高兴地大喊:“oh!太好了!”轮到大姐了,我却仍然沉浸在兴奋中无法自拔,直到“当!”的一声,我才清醒。“哇!是五子登科!”姐姐开心地说。“今晚的状元是我的啦!”大姐夫笑着说:“那可不一定!因为、还有我。”“当!”大姐夫博了四个四,两个二。“哈哈!我厉害吧!”姐夫自豪地说。真是神了!说中就中!好一对状元夫妻啊......
这真是一场不同凡响的中秋派对啊!
篇14: 以中秋为话题的作文
在九月二十六日,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国庆小长假。
这个假期可以说是双喜临门,因为中秋节的假期也包含在了里面。中秋,是大团圆的日子,当然也是吃货的口福日喽!小时候,中秋节无疑是吃月饼、赏月、还有和家人聚在一起玩儿的日子。可是你们知道在八月十五为什么月亮会圆,还有为什么就“中秋节”以及中秋节的四大典故吗?月亮在八月十五会圆的原因是,当月亮与太阳的精度相差一百八十度时,从地球上看,月亮与太阳正好相对位置的时刻,(如同两个人正好脸对脸哦!)才能看到圆月。
中秋节的由来是来自《周礼》一书中,早先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学人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一轮皓月,观赏祭拜,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中秋节四大典故之一是嫦娥奔月,另外还有“祝捷饼”月饼雏名、杨贵妃为“月饼”起名、月饼与“杀鞑子”。这些典故是不是引起了你的兴趣呢?一轮明净如水的月,流淌着温婉的遐思,泼洒着浅淡的水墨,向世人徐徐舒展了一轴包含盛情的画卷,给人以美好的回忆与向往。
不知何时中秋月色渗透进了窗明几净寒棂,落在书案上浸染那一卷诗句和杯盏里的佳酿,墨砚映着婵娟,也变得几分清凉:一束柔毫描月圆,增添愁绪,临窗飘溢着酣畅淋漓的墨香;又将一帘幽梦,抛向了枝头,隔着朱楼小榭,高唱满月的独奏,演绎人间的美好祝福。设上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一边赏着明月,一别品尝着这些东西,也会别有一番风味,心情也会变得愉悦起来。
这几天的小长假,还真是涨姿势呢!
篇15:以中秋为话题的作文
盼望以久的中秋节到来了。 早晨,我起的特别早,都六点了,大地还在沉睡当中。虽然是秋天,可寒意还挺浓,一阵风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走在大街上到处可见月饼的足迹。卖月饼的还真是多不胜数,这时,走来了一位大哥哥,他在讲电话,说:“中秋节不回广州了,我在这过节就行了。”我的心里感到有针刺了一样,因为今天是中秋节,是和家里人吃团圆饭的日子。我感到我比那为哥哥幸福得多。 以是晚上八点了,往窗外望去,看到似圆非圆的月亮让我想起一句话:“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突然,一绺绺轻烟似的白云,遮住了那迷人的月,一瞬间,那迷人的月又带着温和笑容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仿佛在和我们玩捉迷藏。月亮高挂天边,大地散发出奇妙的清凉气息。 这时天空响了几声,轰隆、轰隆的响......原来是原来是烟花啊!真美,炮声震耳欲聋,月亮就是自己的蜡烛用它的亮光照亮黑暗、照亮人们的前方。月亮为我们铺平陡的山路。月亮就是为我们挡风挡雨的红矾船。 不知不觉的已十点了,月饼也吃完了,也该说在见了。 我爱你迷人的月,我爱你中秋节。
中秋之夜
今天是中秋节,是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
俗话说: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可是今年我们可没有这么幸运了,从早上起天空中就飘洒着蒙蒙细雨,天阴沉沉的。看来我们今天晚上无法看到那皎洁的明月了。 到了夜晚,我们一家人围成一桌吃着团圆饭,开开心心地聊着天,我和弟弟吃着圆圆的月饼,不时地望着夜空,不禁想起了去年的中秋之夜。 去年的中秋,一吃完晚饭,我和姥爷等一家人便迫不急待地来到了汉江边赏月。“出来了,出来了”我兴奋地叫起来。月亮从云层中露出头半张脸,害羞得像个小姑娘。慢慢地,圆圆的月亮升起来了,像一个大玉盘,月亮犹如一个穿着白色纱裙的仙女,将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明月嵌在天幕上,从月光中我仿佛看见了嫦娥姐姐在孤单地哭泣,她双手抱着玉免想念着自己的亲人。这时,姥爷叫住了我,“快看那里,好美呀!”原来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形成了一个水中月,江水倒映着周围的灯光,再衬托着美丽的圆月,真像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看到此景,我忍不住作诗一首:中秋赏月月儿圆,湖水映色月极鲜。悠悠长河似画卷,我们一家共婵娟。众人一听,连夸我说“不错嘛,兴致蛮高,还能作诗了。”我得意地笑了……多么难忘的中秋夜啊!
这个中秋节虽说有些遗憾,没有见到嫦娥姐姐,但我过得同样愉快,一家人其乐融融过节,团团圆圆吃饭才最重要。
篇16:以中秋为话题高二作文
中秋赏月,是人生的一大美景。一年中,有十二次圆月,而唯独中秋节的月亮,牵动着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心。一轮洗尽铅华的中秋月以它惯有的沉静月月年年地向人世间波洒着充满诗意的理性光辉。
中秋月,它背负着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洇浸着几多离愁,几多相思,年年如是,岁岁依旧。中秋赏月成了人,特别是文人与月的一场天上人间的对话,成了人对月的一次心灵解读。也成为中国人对情感尽情释放的一个节日.
在中国人心目中月亮具有的天庭的神秘和怅寥感觉,在中国文化的诗意中,故乡的月圆选择了这个天高气清的季节,让情感的寄托和比喻便更多了一层中国人特有的情结,这种情结是和我们民族大团圆情结一致的,而圆月时节的月亮,便是这样用永远充满新意的`情结,多了些写实的寓意。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等名句,以及关于月亮的一个个或优美或凄伤的传说,还有唐诗宋词的缠绵,中秋读月,总会读出一页页的心酸,一行行的苦泪和万千感慨,因为我们要的是花好月圆。花好月圆,这是属于中国的审美情结,而皎洁之月里的想象,我们早就赋予了它美好的境界。因为我们的赏月往往是在娇艳花簇旁边,因为花前赏月,能够让天上之月非常容易就可以得到一个寓意十分满盈的答案,而且花儿的美好和馨香,会让天上之月给人以贴近人间真实的感觉。
千里清光依旧,万目心思同源。掬一捧月华入怀,你感到了它的凝重,你感到了它的通透,它更是一个绝妙的载体,给了人们无限的寄托。
不必说寂寞素娥,清冷玉蟾的往事,也不提“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的心情,在“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的光景下,单是一声“今夜明月入尽眼,不知秋思落谁家”的哀叹,就道尽了千百年来人们“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所有内涵.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圆月让人更联想到人生诸多不圆满之事,故原本轻灵的月儿每到中秋月圆时,总显得那么沉冷与清幽。
对大多女子来说,家乡是故乡,怎能不思恋儿时在故乡赏月的情景,怎能不思恋和小伙伴月下嬉戏的童趣美好,怎能不思恋一家人在西部故乡月圆之夜的对月无眠?难忘学生时代和好友在阳城街道散步于月辉下的甜美,更难忘和知己嵩门待月的心灵相通气脉构和,等等如诗如画的往事怎一个“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了得!中秋读月,读不尽的思念,读不尽的哀怨啊!这思念,这哀怨,可是因“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而生,还是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亲情而来?问月,月不语。但不管怎样,这思念、这哀怨定然有一个个幸福,甜美的原因,不然,这年年中秋怎么让人如此地盼它,想它;这冷冷圆月怎么让人如此地念它,赞它?
其实,人世间的一切思念哀怨又何尝不是一种令人羡慕,幸福的事呢?
诗人说,故乡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今天,当我解读中秋明月,叩问愁为何物,思为何物的时候,难道不能说心有思念?心有思念,心便不会老;中秋有明月,中秋便不会老!让亲情岁岁年年陶洗情感的新鲜,让游子在秋高气爽之夜与一轮圆月传递思念的情感,让炎黄子孙在地球村这个大家庭里在此夜传递团圆的信念,使得思念之情永远清晰,使得情感之真和情感之挚永远激荡在血缘的亲情之中、气脉构和的友情中和龙的传人的血液中。
篇17:以中秋为话题的作文
月亮又悬上了梢头,清冷的光辉已覆上了大地,才知晓时间已翻飞过白露,跨过了秋分,迎来了中秋。
入夜,天上挂有皎洁的满月,我泡上一壶清冽的桂花茶,悠闲地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静静地吹着风,甚是美哉。一轮明月和着黑夜,随着从壶里弥散开来的缕缕茶香,品尝着碟里精致的月饼,欣赏着诗词歌赋,更是妙哉。
中秋的明月是富有情怀的。李白在《静夜思》中这样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忆昔,他独身站在窗前,凝视着同样寂寥的明月,想着远隔千里的故乡,在这月朗星稀的夜晚,故乡远在天边却又近在咫尺。又思,苏东坡在《水调歌头》中落笔:“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是夜,虽与亲人天各一方,可晴朗的月亮寄托了彼此的离人思绪。
这时的月被那淡然的雾笼罩了星星点点,若有若无,更显现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绝代韵味,而月下人的心里也不知何时涌起了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朦胧情愫。
中秋的明月是满含愁绪的。其中离国之愁是最深沉、最凝重、最伤感的。它是李煜笔下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无言独上西楼。”寥寥数语道尽凄婉之神,他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
那月已完全被覆盖了,雾也越来越厚重,万物失去月光的润泽后也失去了活力,心中阴霾渐渐聚拢,一阵烦躁沉闷不可言说。
中秋的明月是饱含希望的,是皮日休笔下的:“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在桂树枝下,房屋前后檐下,去寻觅那被露水包裹的桂子,那是月宫送给人间万物的包含美好希冀的中秋之礼。
此时的雾早已离去,那轮被薄雾洗涤后的圆月不见羞涩,不见朦胧,不见迷茫,明月的清辉又涌入了世间,心中的阴霾也一消而散,逐渐明亮起来。
念往昔,多少文人墨客为你——中秋婵娟,泼墨毫就,留下数不胜数的绵绵情思。我突然觉得,中秋佳节,对月抒怀,真是人生一大美事,我不觉信步走到书桌前......
又是一年中秋时,又是心绪翻飞时……
【以中秋为话题的高三作文】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