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馒头哥自我介绍节选
“燕麦多加酸奶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学馒头哥自我介绍节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学馒头哥自我介绍节选,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篇1:馒头哥自我介绍参考
馒头哥自我介绍参考
南昌创世纪中学初中毕业
抚州临川一中读过高一
南丰一中混了3年高中
北京吉利大学混了4年大学
一个绿皮本科证的败家子
穿不起jack jeans 买不起阿玛尼 脚上登的是55的迪奥 腿上80的牛仔裤 身上70的单衣 300的'外套
没有打过耳洞. 抽烟喝酒打牌上网都会 就是不沾 黄赌毒.
除了单身戒指 极少带首饰... 喜欢抽的是白沙和芙蓉王.. 喜欢喝白酒.一般低于100的不喝..红酒无所谓.洋酒不喝 啤酒常温1瓶 凉的3瓶.. 酒量差. 喝醉了就话多..
一共喜欢过4个女孩 . 没有一个肯做我女朋友.
..留着一坨头发.. 烦恼了十多年它们也没有全离我而去.. 所以我不喜欢剪头发..
身上最值钱的只有钱包.和手机.. 每样都比我全身行头贵个1位数.
喜欢认识简单的朋友.. 讨厌目的性极强的人..
讨厌打发蜡. 喜欢画淡妆的女孩..
朋友不多 .. 只有几个.. 拿手指就能数个遍.
家中无权无势..嘴上功夫不俐落. 能抗煤气罐上5楼. 再上一层就不行了.
所有的女孩看到我 请绕路.. 跟这种人是没有前途的..
自我介绍完毕 .. 谢谢我的朋友们.
篇2:半个馒头
半个馒头_作文
中午,小明在家里吃饭。他拿起一个馒头,放到嘴里啃着。刚吃到一半,小明就嚷起来:“哎呀,这么硬,不好吃!”他说完,就把半个馒头狠狠地扔在地上。
饭后,小明拿起了作业。今天的作业是抄写《锄禾》这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小明不禁背了起来。背着背着,他眼前不由得浮现出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地劳动的情景:烈日当空,大地被烤得似乎要燃烧起来。地里一个戴斗笠农民伯伯紧握着锄头在锄草。农民伯伯的额上布满着汗珠,在阳光下,汗珠如同一颗颗珍珠不停滴在禾草上......小明想:“《锄禾》这首诗不正是教育我们不要浪费食物了......”小明忙对馒头说:“馒头,我知道我太不好了,我向你认错,我向农民伯伯认错。以后一定改,行吗?”
小明把馒头擦了擦,洗了洗,放进橱子里。小明不但把馒头洗净了,而且把自己的心了洗尽了。
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有浪费食物的坏习惯呢?如果有,那可要赶快改正过来哦!
中午,小明在家里吃饭。他拿起一个馒头,放到嘴里啃着。刚吃到一半,小明就嚷起来:“哎呀,这么硬,不好吃!”他说完,就把半个馒头狠狠地扔在地上。
饭后,小明拿起了作业。今天的.作业是抄写《锄禾》这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小明不禁背了起来。背着背着,他眼前不由得浮现出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地劳动的情景:烈日当空,大地被烤得似乎要燃烧起来。地里一个戴斗笠农民伯伯紧握着锄头在锄草。农民伯伯的额上布满着汗珠,在阳光下,汗珠如同一颗颗珍珠不停滴在禾草上......小明想:“《锄禾》这首诗不正是教育我们不要浪费食物了......”小明忙对馒头说:“馒头,我知道我太不好了,我向你认错,我向农民伯伯认错。以后一定改,行吗?”
小明把馒头擦了擦,洗了洗,放进橱子里。小明不但把馒头洗净了,而且把自己的心了洗尽了。
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有浪费食物的坏习惯呢?如果有,那可要赶快改正过来哦!
篇3:馒头记叙文
“馒头,老面馒头,豆沙馒头,玉米馒头。”一声叫卖打破了我做作业的思绪。听到此声,馒头的香甜开始勾起我的馋虫,于是我攥着一元钱跑到了楼下。
卖馒头的是个个子不高的中年人,满脸古铜色,老式的自行车、破旧的喇叭。他见我来了,便一脸讨好的样子。装得真好!他又问我要哪个馒头,我一边挑又一边注意他的面部表情,脸上的笑容像是堆起来的。哼!这不是见钱眼开么?他的表情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厌恶。我匆匆挑好几个馒头,付了一元钱。霎时,那喇叭的声音变得叫人无法忍受,我三步并作两步快步上楼。
第二天,那卖馒头的又来了,这次的我依然以鄙夷的眼光注视着他。正当我买好馒头准备像上次一样快步上楼时,那像雷声的喇叭声却没有响起,正在奔跑的.我突然怔住了。他骑了一会,那声音才响起来,可奇怪的是:这次声音小了许多。这使我诧异了,这是巧合,还是……
不会的,这一定是一个巧合!一个普普通通以卖馒头来维持自己生活的人,为什么要给我这个与他毫不相干的人关爱?对,他一定是想讨好我!被我发现了吧,我才不会上你的当呢!
认识了这一点以后,我有几次看着他在楼下转一圈却无人问津,不禁在屋中哈哈大笑起来。
有一次,我又去买他的馒头。他边递给我馒头边说:“你可是我的老主顾了,来,给你个大的!”我抬头看了看他,那笑容似曾相识。我又看了看手中热气腾腾的馒头:确实比卖给人家的馒头大一些。我又看了看他装馒头的泡沫箱,一个也没有!难道他是专门为我而来的?我吞吞吐吐说了一句:“谢……谢谢!”我拿着馒头跑回家去了。回到家后我的心酸酸的。我吃着馒头想着,回想着他为我做的一切,这时我才如梦初醒,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啊!
以后,我尽量每天都去买他的馒头,而他也会按时到我家楼下。渐渐的,我对他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每次都感受着一个中年男子微微的关怀。每当那熟悉的叫卖声进入我的耳朵时,我便带着一元钱和感情去交换那馒头与关爱。从此,吃他的馒头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久而久之,我们的感情越来越浓了。
然而一场暴风雨使我放弃了等待。正当我在家等待他的到来时,暴风雨来了,就是这场暴风雨摧毁了我坚定的信念,他肯定不会来了。正当我在家吃饭时,雨停了,就是在这时,我隐约听到一个声音:“馒头,老面馒头,豆沙馒头,玉米馒头。”是他,他还是来了!伴随着那熟悉喇叭声,伴随着小路上破旧的自行车上下颠簸,伴随着记忆中那熟悉的脸庞慢慢浮现,朦胧的雨水中已经出现了他的身影。此时的我顾不得饱饱的肚子,拿起一元钱就冲了出去。我见到他了:头发上沾上了不少雨水,裤脚管也已经全湿。他关切地问:“饿坏了吧,给!”我含着热泪接过那热气腾腾的馒头,我真后悔没有等他……
“你明天别等我了,我要回老家收玉米了!”他憨憨地说道。我点了点头,十分不舍地回家了。
后来,在眼前日日浮现的是他的音容笑貌,现在不知他在哪里了。我在想,我们的经历会不会成为一个故事,我还能见到他吗?
夜晚,我坐在桌上写作业,妈妈把两个馒头轻轻地放在了桌上,我顿时眼前一亮:“他来了?!”“这是菜市场的馒头。”听到这,我的嘴里嚼着馒头,心里很不是滋味,像打翻了五味瓶,一阵阵酸楚。
他还会回来吗?嗯,他一定会回来的。
怀着期盼的心情,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日日夜夜。转眼间,夏天也为这思念画上了一个句号,树上只剩几片伶仃的残叶,我的信念也随之凋落。一个声音在呼喊:
“馒头,老面馒头,豆沙馒头,玉米馒头。”
“馒头,老面馒头,豆沙馒头,玉米馒头。”
他回来了?我怀着激动而又盼望的心情往窗头一探,嗯?过时的自行车、破旧的喇叭、熟悉的声音,啊!——是他!他回来了!
“我又回来了。你随便挑!”爽朗的笑声覆盖了秋天凄凉的氛围。我挑了一个珍贵的玉米馒头,目送着他远去……
今天,卖馒头的又来了,我俩像哥俩似的又侃了几句,夕阳的余晖映红了我们的脸颊。
“馒头,老面馒头,豆沙馒头,玉米馒头。”听着听着,一股暖流流向我的心田。
篇4:馒头记叙文
俗话说得好“腊月二十八,家家把面发。”今天是腊月二十八,我和妈妈来到了婆婆家学做馒头。
我一路上得意洋洋,心想:这馒头有这么难包吗?不就是和捏橡皮泥一样吗?
到了婆婆家,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小面团,先给他来了一个舒适的按摩——强龙十八掌。
婆婆看见了,笑得合不拢嘴,亲切地问我:“洋洋,你知道馒头的来历呢?”
我连忙摇头:“不知道啊。”
婆婆告诉我:“据说有一次诸葛亮的军队在渡泸水时,因毒气熏天,好多士兵都触水致死,军队难以前进。一个手下出了一个主意: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去祭河的河神。诸葛亮想了想:两军交战死伤难免,岂能再无辜杀人呢?于是命杀牛宰猪,外面包以面皮,做成人头之形,投于水中。后来,这种面食就流传了下来。但因为‘蛮头’实在太吓人了,人们就用‘馒’字换下了‘蛮’字,写作‘馒头’。再后来,馒头又分化成不带馅的‘馒头’和带馅的‘包子’,并成了北方人的主食了。蒸馒头或者蒸包子也成过年的一个重要的习俗。”
我恍然大悟,原来馒头和包子是源出同宗啊!看到婆婆今天已经准备好了肉馅,才明白原来我们今天是要做包子。
我边听边看婆婆怎么做包子皮,看了几次后,我觉得十分简单。
我也拿起一个面团,把面团放在桌上,用手掌在面团的边缘向外按,一边按一边转圈,把面团按成面饼,而且外薄里厚,这样就可以撒一点干粉了,这时,婆婆又说:“干粉不要太多,多了蒸不熟;也不能太少,太少了会粘手。”
我心想:做个包子还有这么多说道啊。
婆婆又说:“塞馅的时候要把馅往下压一压,不然馅就会掉出来。”
我看着婆婆的样子,依葫芦画瓢,拿起一张包子皮,放在手上,把一筷子馅放在皮上,再用筷子往下压一压。然后,用一边的面团往外捏,一次,两次,三次……可不知咋的,面皮不听使唤,变成了一个“福袋”,这时,婆婆又哈哈大笑了,接过我手中的“福袋”三下两下就变成了包子。婆婆这招太神奇了,我都看呆了。
这次做包子,让我永生难忘,而且,做包子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我也就成功了三个。
我知道了一切看似美好的成功背后都有一些默默无闻的努力,我长大了也要成为这些努力者!
篇5:黄金馒头
黄金馒头
我是全家的独生女,又是家里的掌上明珠,虽然洗衣、拖地、洗碗样样精通,但还是有点儿千金小姐的脾气。这不,有着雄心壮志从来不肯服输的我,可要大显身手一次------蒸馒头。
老妈出去不久,闲在家里的我简直无所事事,只能翘个二郎腿儿,直勾勾地盯着书本儿消磨时间。可先后过了十分钟,也不见得妈妈回来,我有点儿望眼欲穿了,正想倒怀水解解渴,突然瞟见那盆和好的馒头面团子,越发越高,都快溢出盆沿了。我刹那间有种跃跃欲试的想法,便心一横,手一洗,袖子一卷,决定自己蒸馒头。撸起袖子加油干!
我随手抓了点碱洒在面团上,使出全身的牛劲儿进行揉搓,见面团儿上出现了许多小孔孔,我兴奋不已,连忙抓住面团儿往两边扯,结果令我大跌眼镜,那些小孔孔上仍残留着许多蜂窝状的.小面丝,拉拉扯扯的。我料定是碱放少了,便抓了些碱放在面盆里继续揉搓,可谁知,那面团颜色开始由白向黄转变,或许是碱放太多了?我手忙脚乱,急得抓耳挠腮。嘿!我灵机一动,眼前一亮!《十万个为什么》里,不是说酸碱能中和吗?我喜出望外地往面团上倒进了许些醋,双手一拍,将面团分为三四块,放进锅里,信心满满地蒸起来。
眼看馒头已蒸了十几分钟,我迫不及待又有点儿忐忑不安地掀开锅盖,天哪!我的馒头虽不如雪一般白,但如同捧在手心里的黄金一样耀眼,金黄金黄的,令人垂涎欲滴。我急不可耐地将黄金馒头掰成两半儿,取了一半塞进嘴里,“啊呸呸!”我捂住嘴巴,鼻子、嘴巴、眼睛差点儿拧成了一团儿,这什么味儿啊!一股酸醋的刺鼻味儿弥漫在我的整个嘴巴里。这里,妈妈突然推门而进:“咋了,闺女?发生什么事儿了?快告诉妈妈。”“没……没事儿,你先尝尝这个。”我一边捂嘴苦笑,一边递给妈妈盘子,妈妈却连一口也没咬,就扭头伏下身去,她捏着鼻子怪声怪气地说:“嘟嘟,你这蒸的是什么奇异馒头啊,一股涩味儿,好好的一盆面团都被你浪费了!”妈妈忍着笑,无奈的语气中带有点儿责备,我挠挠头,红着脸,小声嘀咕:“呵呵,我果真把醋和碱放多了。”
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馒头早已成为全家的笑柄,不过这天大的糗事,我以后是再也不敢做啦!
篇6:蒸馒头
蒸馒头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作为吃货的我,今天亲自上阵,在妈妈的指导下开始了今日的“大工程”――馒头制作。
制作馒头,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需要一份“真功夫”。由于我是第一次亲手做馒头,因此显得格外认真,专心致志。
首先,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先将酵母粉撒入纯净水中,等其溶化后再将酵母水与面粉混合在一起。和面可是个大功夫,别看和好的面硬邦邦的,好像很听话似的.,其实不然。当面粉和酵母水混合在一起时,面粉立刻就变得黏糊糊的,仿佛突然成为了一名刚升幼儿园的调皮小男孩,时时刻刻都粘在我的手上,怎么也不肯下来。那种感觉,可真叫一个难受!
为了和好面,我撸起了袖子,开始用力地揉搓。在和面的过程中,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妈妈平时在厨房中为我们辛苦烹饪的情景:有一次,妈妈为了将菜品准备得更加细腻,一不小心切到了自己的手指。顿时,鲜血直流。然而,母亲仍然忍着剧痛,继续为我们这群“饿汉”准备一顿了丰盛的晚餐……想到这里,我便浑身充满了力气,开始更加用力地揉搓。
最终,在我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地揉搓下,面粉紧紧地“抱”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面团大家庭”。
发完面后,一个饱满柔软的面团呈现在了我的眼前。于是,我便再次开工,将面团揉成了一个“”体态丰满”的圆柱体,接着将其切成十余个大小均匀的“小馒头”,再放入锅中……
经过了半个小时的耐心等待,我迫不及待地揭去锅盖,迎面而来的便是一股扑鼻的清香。仔细观察,刚蒸好的馒头一个个白得发亮,就如同钻石般美丽,诱人。
出锅以后,我邀请爸爸妈妈和妹妹来品尝我蒸的馒头。他们的点评全都一致:美味、筋道、营养、健康,好吃至极。听了家人们的点评,我感到很自豪。当然,品尝着自己亲手蒸的馒头,我还感到无比欣慰。
哲学家曾说过:“不是劳动需要孩子,而是孩子需要在劳动中成长。”的确,这次蒸馒头让我体会到了烹饪的快乐,也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同时体会到了母亲平时为我们全家做饭的辛劳,也锻炼了自己,真是收获颇丰啊!
篇7:馒头,变身
馒头,变身 -作文
一期《消费主张》,我终于实现了祖祖辈辈几代的“成名梦”,馒头,变身
。作为名馒头,我还真是担忧——没办法,这年头,变个身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题记
到底哪个才是你?群众的呼唤。
3月29日,《消费主张》记者走进这所谓的“馒头加工厂”。使上海各大超市蜂拥进货的馒头,到底是怎样一个地方?完全没有正规的设备,工人装货时也根本什么消毒手巾、工作服又从何谈起?于是,当这期节目播出后,引来社会过多瞩目的视线。你看——这不,成名馒头的第一场记者招待会,马上开场!
面对舆论,咱如今也不得不隐姓埋名——没办法,变身压力大啊!不过话说回来,馒头我还真是适合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路线。就小小一个变身,从白变黄、再从黄变黑,这些小技巧对于几经退货的我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走在沸腾的水里,工人倒了点儿色素、再掺点儿其他化学物质,我就这样被重新包装、再用当天的日期被送往客人的嘴里了……说实在的,我长的也算是馒头届的宠儿吧?
诶别拍、别拍!怎么说我也成了名震大江南北的馒头,下次再偷拍我,小心告你侵犯肖像权!
好吧好吧,我大馒头肚里能撑船。咱刚才说到哪儿了?哦对,出名是吧。其实呀,往轻松了说,这如此轰动也是我预料之中,所以现在呢,我心情非常平静。但是这“社会焦点”的头名,嘿嘿,大家都淡定点儿,没办法,是金子总会发光,正如好馒头一定会被公众认可一样!什么绿色安全,在我面前那就是玩笑,
作文
再无公害它也是绿的,谁又能说这家伙不是染色的?……
记者会就在馒头大侠唾液横飞的自我宣传中结束了。到场记者无不惊叹现如今舆论的功力,小小馒头也能身价在几天之内暴涨。作为现场评论员,我只能一笑而过——面对如此蜂拥而至的新闻头条,馒头,你是应该欢喜、还是替工厂忧?
后者的可能性大一点儿吧。脏兮兮的工厂终于被曝光,而记者在采访时,加工人员一语惊人——“宁肯饿死也不吃这馒头!我做的馒头我知道能吃不能吃!”现在,作为权益消费者,我们也只剩下无言了。让加工人员都“嫌弃”的食品,它的质量是没有最差,只有更差吧!而经过调查,买馒头的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面对如此松软可口的小馒头,又怎会无动于衷?或是正是这种市场的信任,才使得加工厂如此变本加厉,在小小馒头上大做文章,一次一次避过了国家的检验。
试问“诚信”二字,从何谈起?消费者与商家间,最起码的信任都不存在,我们是不是应当悲哀——这年头,吃个东西也得左挑右挑,最终拿定主意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带有生产日期的也不一定是当天的;是当天的也不一定是完全清洁卫生的;完全清洁卫生的也不一定是你最初选择的!
馒头,变身!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那么让我仔细擦擦眼睛片——原来是你。
篇8:做馒头
听着隆隆的礼炮声,我们终于迎来了新春。在这喜气洋洋的节日里,当然少不了美食,这不,我们一大早就来到了外婆家,做起了馒头。
刚走进大门,一股浓郁的面香就迫不及待地钻进我的鼻子里。这里在干什么呢?哦,原来阿姨们在和面呢!见此情景,我便兴致勃勃地加入了。只见她们将白花花的面倒进木盆里,又在上面洒了些小麦色的酵母粉,然后用棒子调均匀。可面粉宝宝就是不听话,一个接一个地跑出来,跳到脸上,头发上,害得我成了“大花猫”。最后倒上水,调匀后将面倒在洒上面粉的木板上,戴上手套,开始和面。阿姨们说力气越大越韧。于是我使出了吃奶的劲头,一块面才和好。“哈,果然很韧!”我拉了拉面,弹性很好。
全部的面都和好后,真正的技术活儿――包馒头。
那一团团面儿活像一个个胖娃娃的脸蛋儿真是可爱极了!阿姨们说我没做过馒头,不要把好好的面团糟蹋了。我才不听呢:“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这有什么难的,看我的。”我拿起一块面团,摊在木板上,使劲地压,终于压成了薄薄的皮儿,在里面灌上我最喜爱的芝麻馅,包起来,柔成团儿。“哈哈,完成!”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可不一会儿,胖娃娃哭了,是冷了?饿了?是破了!只见馒头上破了个大口子,辛辛苦苦包好的馒头,变成了一滩芝麻糊,呜呜,真不甘心。
经过上次的教训,我终于知道不能小看做馒头的学问,于是我仔仔细细地观察阿姨们做馒头。只见她们把面团摊在手心,托住面团的底部,另一只手配合着捏,这样捏出来的皮,十分均匀,根本不用担心馒头会破。“哦,原来是这样!”我茅塞顿开,于是学着再做了一个。哈,这回做的还真不赖,胖娃娃开心地“笑”了!
今年是虎年,我决定做一个老虎形的馒头,于是,我先包了一个普通的馒头,然后在上面捏了两只耳朵,接着把芝麻和进面团里给老虎安上了眼睛、鼻子、嘴以及那个威风凛凛的“王”字。嗬,一只活泼可爱的小老虎大功告成了!
馒头既是美食,过年做馒头增加了过年的气氛,还让小朋友更加了解了中华民簇的传统节日和民俗风情。
篇9:馒头经典散文
馒头经典散文
“馒头、馒头”画面中一条浅棕色的博美对着镜头,对着叫它的老奶奶嗷嗷嗷的回答了几声。馒头是一只很讨喜的狗狗,内涵段子播出这个小视频后,网上点击率蹭蹭蹭的朝上涨。
馒头这个名字取的很有意思,一听着就能勾起人的食欲。
我爱吃馒头,对馒头的喜好从小时候一直持续到大。不过,我不太喜欢吃街上卖的馒头,惨白惨白的颜色,就像被吸血鬼吸干了血的人脸。颜色过白的面粉里面大多是掺了吊白块,这种做法曾被媒体爆过光,这样的馒头看着就感觉不安全。馒头最安全的颜色是黄中泛着微黑,就是被称为全麦的那种。不同的时代对食物的要求不同,过去人爱吃白面,那时黑面多白面少,当时白面被称为‘富强粉’,‘富强粉’是青白色的,吃起来没有黑面那么重的面味儿,不过,相比起掺了吊白块的面粉却不知要好到哪里去了。至少‘富强粉’吃起来还有些面味儿,掺了吊白块的馒头,吃起来味同嚼蜡,嘴里一边在嚼着,心里一边在嘀咕着,生怕吃出点儿啥问题来,吃的实在让人放心不下。
为了找到看起来安全的馒头,我经常在不同的地方观察着看。看来看去,自己又试着吃,终于在吃了单位食堂的馒头后找到了安全感。食堂馒头蒸的有时白有时黄,吃起来口感萱软有一股面的轻甜香郁。这种口感只在小时候吃着母亲蒸的馒头才有。母亲每次蒸的馒头都开花,圆圆的馒头,顶端层层叠叠的裂开,一个个馒头看着就像是一朵朵白色的玫瑰花。那时我爱吃馒头到了一定的境界,晚上刚出锅的馒头,热气还在装馒头的笸箩顶上盘旋萦绕,我的手已经迫不及待的伸到馒头上,抓起一个馒头就往嘴里塞,馒头的热气烫的舌头都疼,我一边吃嘴里还一边吸溜着,母亲在一旁笑骂我吃馒头的惨状活像饿死鬼投胎。早上起来,我拿着一个还没在锅里热过的大馒头,一大口一大口的啃着,就像怕谁抢似的,每次看到我狼吞虎咽的吃馒头,母亲总提醒我慢点儿吃。有时候碰到母亲蒸花卷,里面卷点儿油放点儿盐,还没出锅香味就填满了整间屋子,鼻端也盈满了花卷的香味。这样的花卷我也很爱吃,可吃的时间长了就吃不出那种喜欢的味道,在吃回馒头还是觉得馒头比花卷香,相比起来我还是对馒头情有独钟。
给狗取‘馒头’的名字并不是首创,我还见过给狗取名叫方糖的`。给狗取食物名称的主人,如果经历过困难时期一定是挨过饿的人。现在的人以食物给狗取名,狗主人一定是个超级吃货。说到给狗取名‘馒头’,最合理的解释就是那只狗的主人喜欢吃馒头。说真的,第一次看那个视频的时候,博美主人一声声‘馒头’‘馒头’的叫着,‘馒头’嗷嗷嗷回答都不是令我关注的要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源自于与我有着共同爱好馒头的狗主人的好感。爱屋及乌,顺带着对那只叫‘馒头’的狗也有了挥之不去的好感。
人是个奇怪的动物,对事物的喜好千差万别,可总有一个深入人心的理由使人对这件事物产生了由衷的好感。
篇10: 馒头和棉衣
馒头和棉衣
寒冷的冬天,一个卖馒头的和一个卖棉衣的同时到一座破庙中躲避风雪。天晚了,卖馒头的.很冷,卖棉衣的很饿,但他们都坚信对方会有求于自己,因此谁也不先开口,过了一会,卖馒头的自语道:“吃一个馒头。”卖棉衣的也说:“穿上一件棉衣。”
又过了一会,卖馒头的又说:“再吃一个馒头。”卖棉衣的说:“再穿上件棉衣。”
就这样,卖馒头的一个一个地吃,卖棉衣的一件一件的穿,谁也不愿向对方求助。到最后,卖馒头的冻死了,卖棉衣的饿死了。
人若敬我,我便敬人;人若爱我,我便爱人;人若求我,我便求人;人若予我,我便予人。卖馒头的和卖棉衣的所奉行的,就正是这样一种人生哲学。
篇11:烀馒头
烀馒头
进入寒冬腊月,烀馒头该提上议事日程了. 一年忙到头,全家老小尽喝的是糁儿粥,就是来了客人,也才吃到一顿稀饭,这种日子真的过够了--年轻的主妇经常抱怨.
作 者:史有根 作者单位: 刊 名:三角洲 英文刊名:DELTA 年,卷(期): “”(6) 分类号: 关键词:篇12:馒头案
馒头案
下午回家吃完晚饭后,我出门准备去值班,刚到楼下,就看见一个大概20出头的年轻男人,学生打扮,耷拉着头蹲在地上,面前用粉笔在地上写了一行字:太饿了,找不到工作,几天没吃饭了,好心人给点钱买东西吃吧!
作 者:灿哥 作者单位: 刊 名:作文大王 英文刊名:ZUOWEN DAWANG 年,卷(期): “”(9) 分类号: 关键词:篇13:杂粮馒头
原料:面粉300克、玉米粉50克、黄豆粉50克、酵母4克、白糖适量。
杂粮馒头制作工艺
1、将面粉、玉米粉、黄豆粉、白糖放入容器中混合均匀,酵母放入少许温水中溶解成溶液后倒入混合好的面粉中,再加入适杂粮馒头工艺
篇14:杂粮馒头
量的温水,将其充分地揉成光滑的面团后盖上保鲜膜放置于温暖处发酵,当面团发酵至未发酵前体积的两倍大时即可;
2、将发酵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充分地揉压出里面的空气,再揉搓成条;
3、再分成约100克重的剂子;
4、将每个剂子再揉压一至两分钟后整理成馒头生坯;
5、做好的馒头生坯再静置20分钟进行第二次发酵(需盖上湿润的纱布);
6、蒸锅内放入适量的水,将饧好的馒头放在铺好纱布的蒸屉上,盖上锅盖,大火蒸20分钟后关火,再等5分钟后打开锅盖取出。
制作注意
1、和面时水的温度以35摄氏度左右为宜,水要一点点地分次加入,以便更好地掌握用水量;
2、判断面团是否发酵好的方法为;用手指沾上面粉插入面团中,手指抽出后指印周围的面团不反弹不下陷,说明发酵得刚好、如指印周围的面团迅速反弹,说明发酵的时间还不够;如果指印周围的面团迅速下陷,那么面团则发酵过度,可以再放入泡打粉揉匀来挽救;
3、将面团分成小剂子后须用一块略为湿润的纱布盖起来,以免发干;在馒头做好后进行第二次发酵的时候也要用湿润的纱布盖好,防止发干;
4、将馒头生坯放入蒸锅时馒头之间要留出一些空隙,以免蒸好后馒头膨胀粘在一起;
5、蒸馒头时适宜冷水上锅,开水上锅容易造成馒头夹生的现象;可在蒸锅的锅盖上压上重物,锅边用毛巾围好,以免漏气;
6、馒头蒸好后不要立即打开锅盖,要等5分钟后再打开锅盖取出,以免一关火就打开锅盖使馒头塌陷。
原料介绍
1、面粉
又名小麦面粉、小麦粉。
小麦经磨制加工后,即成为面粉,也称小麦粉。面粉按加工精度和用途不同分为等级粉和专用粉两大类:
(1)等级粉:按加工精度不同可分为特制粉、标准粉、普通粉三类;
(2)专用粉:专用粉是利用特殊品种小麦磨制而成的面粉;或根据使用目的的需要,在等级粉的基础上加入食用增白剂、食用膨松剂、食用香精及其他成分,混合均匀而制成的面粉。专用粉的种类多样,配方精确,质量稳定,为提高劳动效率、制作质量较好的面制品提供了良好的原料。
面粉中所含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其次还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营养分析:面粉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铁、磷、钾、镁等矿物质,有养心益肾、健脾厚肠、除热止渴的功效。
2、玉米粉
玉米的营养价值在谷类食物中是出类拔萃的。每百克玉米的脂肪含量是3.0 4.0克,为精米白面的3 6倍,玉米粉营养成分脂肪特点是:一半以上为亚油酸,并具有谷固醇、卵磷脂、维生素 e等有益于防治血管硬化和促进脑细胞功能的物质,
玉米的蛋白质含量略高于精米白面,纤维素含量则是后者的4 10倍,因此,玉米有刺激肠蠕动、防治便秘的作用。玉米的胡萝卜素含量比大豆高5倍。每百克玉米的含钙量高达22毫克,在谷物中是少见的。
玉米粉有健脾利湿、调中和胃、利尿的`作用,非常适合脾虚的人食用。而现代营养学也认为,玉米粉营养成分中含有大量营养物质。鲜玉米中的纤维素含量为精米、精面的6―8倍,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浓度,进而可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玉米粉中所含的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能转化为维生素a,它具有防癌作用;植物纤维素能加速致癌物质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天然维生素e则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皮肤病变的功能,还能减轻动脉硬化和脑功能衰退。多吃玉米还能抑制抗癌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刺激大脑细胞,增强人的脑力和记忆力。
玉米粉顺滑爽口,在各大超市里,玉米粉经常是抢置一空的。而且种类也特别多,如高筋玉米粉、膨化玉米粉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反而更加倾向于粗粮食品,这也是促使玉米粉经常销售一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3、黄豆粉
黄豆粉知识介绍:黄豆粉
黄豆粉
黄豆粉是指黄豆炒过后磨制而成的粉末,含大量食物纤维。这不是一般的粉未,而是营养价值极高的食物,可以加在汤或蛋糕里。
黄豆粉营养分析:
1. 黄豆中的大豆蛋白质和豆固醇能明显地改善和降低血脂和胆固醇,从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2. 黄豆脂肪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大豆磷脂,有保持血管弹性、健脑和防止脂肪肝形成的作用;
3. 黄豆中富含皂角苷、蛋白酶抑制剂、异黄酮、钼、硒等抗癌成分,对前列腺癌、皮肤癌、肠癌、食道癌等几乎所有的癌症都有抑制作用;
4. 黄豆中的植物雌激素与人体中产生的雌激素在结构上十分相似,可以成为辅助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最佳食物,不但经济、有效,而且绝无副作用;
5. 黄豆中还富含钙质,对更年期骨质疏松也有疗效;
6. 吃黄豆对皮肤干燥粗糙、头发干枯大有好处,可以提高肌肤的新陈代谢,促使机体排毒,令肌肤常葆青春;
7. 黄豆中的皂甙类物质能降低脂肪吸收功能,促进脂肪代谢;
8. 黄豆纤维还可加快食物通过肠道的时间,想减肥者多吃黄豆一定会达到轻身的目的。
黄豆粉补充信息:
据现代研究报道,黄豆还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在国外,意大利的医务人员曾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一些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食用主要为动物性蛋白的标准低的脂肪饮食,而让另一些人食用主要以黄豆为来源的植物性蛋白饮食,3周后互换食谱,这期间, 食用黄豆饮食的人降低了大约20%的血清胆固醇浓度。但停止黄豆饮食后,胆固醇又上升。实验证明,食用黄豆蛋白质对降低胆固醇有特殊作用。
黄豆粉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是更年期妇女、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患者的理想食品,也很适合脑力工作者和减肥的朋友食用;
2. 患有严重肝病、肾病、痛风、消化性溃疡、动脉硬化、低碘者不宜食用。
黄豆粉食疗作用:
性平、味甘;健脾、补血、利水。
篇15: 做馒头
暑假里,我做了一件我自己觉得很有意义的事情:做馒头!
我打开装着麦粉的的袋子,一股很香的味道扑面而来,雪白雪白的麦粉。我拿来一个超大号碗,吧麦粉倒到碗里,弯下腰,弓着背,像一个年纪很大的老人;打开水龙头,睡就像调皮的孩子一样,迫不及待地跑了出来。看着差不多了,我拿来筷子,搅啊搅啊,终于变成一团了。
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我努力回忆着上次阿姨教我的步骤,噢!是去把面团做成馒头状。于是,我在板上撒上一些麦粉,再把发好的面团拉出来一点来,此时的面团拉的时候出现了许多小小的洞眼,而且很难拉断;我费了好大的劲,终于拉了出来。可面团脱离了大碗,像强力胶一样粘在了我的手上,怎么甩也甩不掉。我忙抓了一把麦粉撒在剩下的空隙里,我又抓了一把麦粉涂在面团的四周,然后用力一拉,总算甩掉了。我先放在板上,再揉成圆形,再滚成中等的“面团棍”再拿来刀,切成一个一个的小馒头,全都撒上一点面粉。
然后就是蒸馒头了。我拿来蒸锅,在上面涂了一层金龙油,因为这样蒸好了就不会粘住了。我一个一个小心翼翼地放上馒头,生怕弄坏了。放好了馒头,我盖上了锅盖,打开煤气灶,开始煮。
等过了20分钟以后,我打开锅盖。哇!这些馒头都变得肥肥胖胖的,比还没蒸的时候大了好几倍,我尝了一个,还可以。所以我又蒸了几锅,蒸完了以后,头上的汗水早已布满了我的额头,我却感到格外的快乐!
这就是劳动的快乐:自己劳动,丰衣足食!
篇16: 做馒头
今天下午,我们扛着一袋小麦粉,拿着一袋干酵母,昂首阔步地走向一栋小房子。这是干什么呢?哈哈,你不知道了吧,我们要亲手制做馒头。你想看看我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吗?那就赶快把镜头拉过来吧。
爸爸先拿了一个大钢盆,倒了一些面粉进去,远看像一座白色的小山。妈妈又找来了一个小碗,把干酵母用温水调成了乳状的东西。再把酵母侄进面粉里,加上适量的水,就可以开始揉了。揉了好长时间,妈妈都累得冒汗了才停下来。怎么发呢?妈妈也不会,就用白沙布盖在上面,放到太阳底下发酵20分钟。我围着那盆面转来转去,不停地问妈妈好了没有,终了等到了20分钟,我打开一看,天!发得白白胖胖的了。妈妈扯了一小块给了我。我照妈妈的样子,揉了一下,再压成饼状的皮子。接着放馅,最后一捏就好了。可是我怎么都捏不扰,我发现妈妈爸爸捏得很用力,而且还有纹路,很像店里买的样子。于是我也使出吃奶的劲儿,晕,还是爆开了,肉又露了出来,我又去扯了点面一补,呀!难看死了,于是又把它打开,把肉弄下来,重新揉了一下。在妈妈的指导下,我终于学会了,包得比刚才的那个好看多了。我把我的小馒头迫不及待地放进了蒸锅,再加上爸爸妈妈做的,放得满满一锅。我和妈妈带劲地烧火,盼着早点熟。过了大约20分钟,爷爷说可以了,我忍不住去掀盖子,呀!太沉了,掀不动呀。这时爷爷走过来掀开了,一看:哇噻!可爱的馒头宝宝挤满了锅!又大又白!一个挨着一个,好像在说悄悄话。我忍不住伸手拿了一个,好烫!吃了一口,好香呀。
这馒头里包的不仅仅是肉,荠菜,也包进了无穷的快乐呀!
篇17: 做馒头
我的小外婆是个做馒头高手。每次我嘴馋,都会让她做些刀切馒头尝尝。但时间一长,这样特别麻烦,所以我决定放假去小外婆家学做馒头。
放假的第一天,我就迫不及待地来到小外婆家。小外婆耐心地向我讲解步骤。一旁的我在碗里倒入一些白花花的面粉与少量麦黄色的酵母。因为我是第一次做,既有些手忙脚乱,又有些急于求成,所以酵母倒多了,我只好从头再来一遍。经过多次试验,我终于让面粉听我的话,黏在了一起,变成一团了。和好面,我便按步骤把面团放入烤箱,进行加热发酵。
“叮――”,两个小时到了。我打开烤箱,将面团取出来。这时的面团已经比原来大了至少两倍,胖乎乎的,像极了一张肉嘟嘟的婴儿脸。但为了将面团里的空气去掉了。我需要再次和面,不得已将这张可爱的“婴儿脸”放在砧板上揉成了一条胖胖的“毛毛虫”,将它切成长方形。但这个时候面团竟然黏在桌子上不动了,我急坏了。小外婆见状,迅速在面条周围洒上少许面粉,让我重揉两下再切。这时,表弟也遭遇了相同的状况,但他以为面粉越多越好,便抓起一大把,撒在面团上。这下顺了面粉宝宝的心意,它们一个接一个地跑出来,跳到弟弟的脸上,头发上,弟弟瞬间成了“大花猫”,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时间飞逝,很快馒头做好了。虽然我做的馒头不怎么好看,口感也比上小外婆那样松软,但是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学馒头哥自我介绍节选】相关文章:
1.学做馒头作文
3.作文 馒头历险记
4.蒸馒头作文
5.哥舒歌
6.雨哥散文
7.bv哥语录
9.制作花式馒头作文
10.日记包馒头300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