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lingjuny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举世瞩目的北京第29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终于开幕了!
看完开幕式后,被开幕式那瑰丽、壮观的场面,新异、独到的创意所深深震撼。
整个开幕式《美丽的奥林匹克》文艺表演从8月8日晚20:14开始,到21:16结束,时间约为一个小时。
开幕式文艺表演从名演员一边击缶、一边吟诵孔子脍炙人口的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开始,从一幅中国画卷的纸张制作、文房四宝到落墨着色、装裱成轴的全部完成过程中正式拉开帷幕。再现古代中国礼仪之邦盛世气象的中国最有名的五幅长卷《游春图》、《清明上河图》、《大驾卤簿图》、《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乾隆八旬万寿图卷》将上篇《灿烂文明》推向高潮。
文艺表演的下篇《辉煌时代》在钢琴演奏家郎朗和一名孩子美妙的旋律中开始。1000名演员用身体搭建的“鸟巢”配合空中飞来的小女孩牵着的风筝,寓意着中国人民过上幸福和谐的美好生活。2008名太极演员排成圆阵,体现“天圆地方”的中国哲学观念。最后,文艺演出在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主题曲《我和你》(《you and me》)中结束。
整个开幕式文艺表演场面壮观,创意独特,品质时尚,配以现代高科技的声光效果和精心组织燃放的焰火,令人眩目震撼不已。
整个开幕式文艺表演,既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和当今中国富强、民主、文明的美好形象,又较好地诠释着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让我们一起共襄北京奥运盛典,让我们在五环旗下共同演绎“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共同奏响“团结、友谊、和平”的伟大乐章,共同实现“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北京奥运理想!
祝北京第29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取得圆圆满满的成功!
篇2: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第三十届伦敦奥运会在世人的期待中盛大开幕了伦敦奥运会正式揭开大幕。持续一个多小时的文艺演出既像一出戏剧,又好像一次摇滚音乐会,整个开幕式演出贯穿了数不清的英国元素。牧歌中的炊烟,莎士比亚的诗句,劲爆的摇滚……
整场开幕式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一是开幕式的场景很有创意,在体育场上没有什么极为华丽的舞蹈,也没有过于绚丽的烟火,却是一片安详宁静的田园风光。这完全不同于北京奥运会,伦敦碗里俨然形成一座小型村庄——有人在放牧,有人在休息,水车轻轻地转动,羊儿们静静地吃草,还可以看到大树,小山,还有草地。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让我们感觉很是亲切。二是主火炬的创意,彻底颠覆了人们以往的想象:没有用名人点然主火炬,而是用象征美好的花瓣,由代表希望、充满阳光的七个体育青年点燃,同时也把不息的奥运精神传递给了世人。三是圣火火炬手进入体育场时,特意安排建筑工人们也亮相镜头,建筑工人们在短短四年内,用血和汗给了全世界一个莫大的惊喜,我们应该感谢他们!
最有趣的地方是:看似优雅的交响乐团中,竟然出现了一个一只手敲钢琴,一只手玩手机的身影——憨豆先生!憨豆先生放回手机,却忽然要打喷嚏,以手捂鼻,令人捧腹。之后,由于要卫生纸擦鼻子,憨豆先生竟做出了更搞笑的举动——一手用雨伞敲钢琴,另一手拿纸巾,擦完鼻子后又不慌不乱扔到了紧邻的钢琴上,音乐结束,憨豆先生不但没有收尾,反而一直在敲琴。突然醒悟的憨豆先生赶紧匆忙收尾,但紧张的他却又放了一个屁。这诙谐的英式幽默引得伦敦碗内盛满了笑声。
北京奥运会看的是场面,伦敦奥运会看的是创意!
篇3: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从圣火传递开始,北京奥运会就开启了“和谐之旅”。在打开画卷的瞬间,千年文化底蕴的深厚积淀便向世界娓娓道来。带着13亿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北京接过了承载着百年梦想的五环旗。当奥运圣火鸟巢的上空冉冉升起,全世界人民的目光聚焦到了这片拥有着古老文化和神奇力量的土地。
奥运选择中国,北京拥抱世界。百年追梦,七年筹备,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的参与,这是奥林匹克运动“和平、友谊、进步”的光辉一页,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
我们沉迷于那金牌带来的闪闪光芒和崇高的荣誉。由衷的为那些给祖国人民带来这一切光辉荣耀的运动健儿们感到骄傲和欣喜。北京奥运会是体育的盛会,也是精神的盛会。许多运动员没能在领奖台上获得最高的荣誉。他们的精神却感动了中国,震撼了世界。一个个感动的瞬间永久的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当本届奥运会第一个首金遗憾失去时,当杜丽泪流满面时,出现了一种声音:“杜丽别哭,咱还有下一场”。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网络声音,持续地回响在奥运赛场的每一个悲情瞬间。我想,这是中国人人文奥运的一个重大时刻。在这一刻,世界从中国人身上读出了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也许从李宁点燃火炬的那一刻,我们的人文奥运已经起跑,飞翔!从此刻开始,我们会更多的去理解运动员的伤痛和失利,同情英雄,爱护英雄,从中国人最心爱的飞人开始。
还有很多感动的时刻,还有很多感动的场景,无论是程菲连续发挥失误后的泪水,还是其他运动员与奖牌失之交臂后的扼腕痛惜,我都热烈地为他们鼓掌,为他们加油,重在参与,旨在精神;他们同样精彩美丽,同样值得尊重和喝彩!
这样的感动不分国界。同样是母亲选手,冼东妹给我们更多的是感动和欢呼,而德国体操的常青树——楚索维蒂娜,给予我们的是感动和悲情,为了给身患白血病的儿子治病,她重新复出,因为“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唯一的办法。”为了儿子,她愿意付出一切。为了能够尽可能多的参加比赛,争取获得奖金的机会,许索维蒂纳每次都会把体操的4个项目全部都报上名,而她本身专攻跳马项目。
为了儿子,从26岁开始,许索维蒂纳朝全能型发展。于是,许索维蒂纳开始了训练、到处比赛的生活而她的丈夫放弃了热爱的摔跤运动,在家照顾儿子。虽然北京她没能赢得金牌,但她却创造力人生的辉煌、爱的奇迹。伊拉克运动员入场时,全场掌声雷动,全世界的人都为他们欢呼,因为他们最后能参赛太不容易。
他们不知能不能活到参加下一届的心酸话语让我们无法忘记。当他们走上奥运会比赛场的时候,他们的精神有如一道道比金牌还要耀眼的光芒,直射我们的心灵,他们世界都感到无比的感动和欣喜。
每个人都渴望金牌的荣誉,但跟让我们感动的是每一个来到的北京赛场上的运动员都用表现告诉世界:我努力过,拼搏过,尽力了!
百年奥运,感动长存!
篇4: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气势宏大、激动人心呀。没有强大的国力支撑,是不可想像的。
张艺谋惯于拍大场面的片子,终于不负众望。
开场文艺表演,将光电、光影、色彩发挥到了极致。高科技的数控发光技术(无线遥控发光技术),结合大量的军人长时间训练,达到的效果非常具有震撼力。
儿童,在此次表演中占了较大比例,是一个亮点,个人比较喜欢。儿童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有利于暂时缓和一些外国敌对势力对中国的不友好。
音乐方面,运用了数种中国古代音乐,比如古琴、打击乐器、京剧等等,较好地介绍了中国传统音乐。美中不足的是,刘欢跟那个外国女歌手唱的歌,词曲似乎不是太好,没有往届奥运歌曲那种感染力。朗朗的钢琴不错,我还是喜欢的。
展示和宣传中国方面,选取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戏曲、琴棋书画、太极、古代飞天、现代载人航天等题材,个人觉得非常不错;各个题材之间的过渡也很平滑自然。原本以为,按常规会有一个为四川大地震的默哀仪式,然而却没有。选取了大地震中的一个英雄儿童,跟姚明一起做为旗手入场,构思巧妙,暂时回避了那个悲伤的场面,以乐观积极的方式来表达国家对这个重大历史灾难的态度。
贵宾席上的各国元首,包括美、俄的头头,全部坐在很拥挤的小椅子上,好多人在摇着纸扇,似乎都在出着汗。然而中国几大常委跟罗格,坐在主席台上面,位置很宽敞,似乎每张椅下有独立空调,不然穿西装不会坐得那么自然。那些外国元首们坐的地方,比我国常委们坐的位置差这么多,有失礼数。至少我是这样认为。
时间控制上,略微超时,搞到了零点之后才结束。这大喜的日子,超一点点时间本无大碍,对次日有比赛任务的运动员来说可能会有些影响。
中国运动员入场服装方面,个人觉得红黄两色虽然强调了喜庆,但有点俗气。
总的来说,个人感觉这次开幕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强大、文明的中国!但是,正如不少媒体指出的那样,中国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办20北京奥运会,而是在会外、会后的那些困扰国家的政治、经济、民生等诸多方面的事情。
篇5: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场精彩的奥运会开幕式,它真是太美了!
开幕式上的节目我都很喜欢,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节目,具体它的名字我忘了,这个节目主要是表现:两千零八个人,身穿碧绿的衣服,衣服上有许多漂亮的晶片,晶片闪烁着,就像很多颗小星星在他们衣服上,一闪一闪的眨着眼睛。那些人走成一个和平鸽的队列形状。人群移动,鸽子的翅膀也一动一动的,就像是一只真鸽子在鸟巢运动场上挥动翅膀。可好看啦!我都看了还想看。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这样的节目吗?喜欢的话就找机会好好看一下吧!
篇6: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一口欧洲最大的钟被敲响了,随着振奋人心钟声通过电视传遍世界各地,奥运开幕式就此开始了。钟上刻着莎士比亚名著《暴风雨》中的句子“不必害怕,岛上已满是声音”。开幕式的主题援引《暴风雨》,被定为“奇妙岛屿”。体育场将被变成英国乡村,演员们将把真实的牛羊带到的草地上,向观众展现一幅田园牧歌的画面。
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加上自己的知识浅薄,说实话,除了许多音乐旋律似乎有点熟悉外,很多次观众喝彩的镜头我看着有点打哈欠,实在看不太懂。回忆上一届的开幕式,那种场面的震撼,表演的精湛,确实是很了不起。
很耐心的等到开幕式结束后,心底深处萌生出某种莫名的`感动。感动来源于记忆中的一个又一个名字,有原本就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亚、007、憨豆,也有一直默默无闻刚听完介绍名字却依旧模糊,还有一大堆贡献完力量就应该回家休息看电视的护士、造馆工人们,他们都出现在镜头前,被狠狠的尊重了。
整体,个人。不同的侧重点都演绎着不同的精彩,我其实更欣赏由小人物交织而成的大场面,虽不华丽,但却感动我,教育我。
最后,感叹一下由各个国家地区筹集的喇叭火炬,这设计真奇妙!
希望中国运动健儿在这次伦敦奥运会中像北京奥运会那样,取得佳绩。
篇7: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久违了4年的奥运会在7月28日又一次回来了。不过这次可不让我和妈妈这么兴奋了。因为这次奥运会的举办地已经不在北京,而是在千里之外的大英帝国首都——伦敦。可有一些人仍热情不减。老爸,便是其中一员。他认为伦敦是一个创意之都,这届奥运开幕式一定很有新意。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我们全家在凌晨4点就坐在了电视机前看开幕式。
看完了以后,我觉得老爸的话确实说对了,英国人的创意的确无以伦比。我觉得他们有不少长处,其中一个就是把两种不同的东西联系起来。医疗制度和童话是英国引以为豪的两大特点。英国的通话世界闻名,我们四年级上册所学的《巨人的花园》便出自英国作家王尔德之手,《小飞侠彼得潘》也是英国的通话,《哈利波特》之母罗琳女士同样是英国人。英国的医疗制度非常不错,世界可与其媲美的国家屈指可数。这两个虽然都是英国引以为傲的东西,但是没人觉得他们能联系起来。可是在伦敦奥运会上,导演却把他们联系起来了。一群医生、护士推着几十张床进场,床上设备齐全,小孩穿着统一干净的睡衣向大家致敬。并且还齐心协力将病床白城N·H·S(国民健康系统)的形状,表明这并不是一家大医院的情况,而是全国大小医院都是如此。如果没有一个完全的健康系统,难道大小医院能如此整齐吗?这充分的表达了英国的健康系统是非常不错的。
接着,护士们开始哄床上的小孩入睡,大家都睡着了,逐渐进入梦乡。一个小女孩在被窝里看《彼得潘》。突然,全场灯光大亮,一群黑衣人从场内冲出,围着病床转。小女孩的床被吊上半空,地面上出现一个巨大的黑影,黑影在地上蔓延,像人一样站起来往上窜,直到和伦敦碗一样高的时候,嗖的一声,一张狰狞的脸露出来—“伏地魔”!伏地魔挥舞着自己的魔法棒,发出一束束电,好像要把小女孩电死。黑衣人推来几张大床,大床上有几个英国童话中的大反派,其中包括了铁钩船长。
不过,噩梦很快就结束了,一群仙女从天而降,与伏地魔与黑衣人展开大战。最终,黑衣人四散逃窜,伏地魔化为青烟,孩子们回到床上,重新进入梦乡。
这才是我最欣赏的地方,导演把两个不同特点的英国特点联合起来表演,并且把这两个特点表演得淋漓尽致,紧密相连,令我不得不佩服领导的联想力。
篇8:东京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我最喜欢看奥运会开幕式了,因为这是一个全球各个民族聚在一起的盛大活动,通过开幕式,我可以逐一了解每个国家的民俗民风,直观地了解,而不是在新闻联播和地理杂志上搜索。
今年奥运会在东京举行,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看台上观众寥寥无几,而且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参加开幕式的每一个人都戴上了口罩,也真是独具一格了。
开幕式晚八点举行,到接近十点每个国家代表团才走完场,可谓盛大至极啊!新冠疫情丝毫没影响各国代表团参赛的热情,看着举旗手尽是帅哥靓女,而且很多运动员在镜头前竟扮起鬼脸,还有的当众跳起舞蹈,我在电视屏幕前都咧开嘴笑个不停!
激动人心的场面令人欲罢不能,我干了一天的活,虽然很劳累,但因为开幕式这么好看,我竟然一个不落地从头看到尾。
当中国代表团出场时,我浑身热血沸腾!运动员一身红装出场,如同火焰熊熊燃烧!中国运动员个个神采奕奕,朝气蓬勃,展现出体育强国大国特有的风范!
美国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有六百多人出场,穿深蓝色衣服,乌泱乌泱的一大群,在所有国家中鹤立鸡群,那种自信如若不是本身具有实力,是任何狐假虎威的装腔作势所学不来的。所以美国还是有很多方面值得中国赶超学习。
美国之后是日本,作为东道国,最后一个出场。日本的体育精神同样不容小觑,我想起前几年欧洲杯日本在足球场上所迸发的爱国主义气概,我竖起大拇指,当仁不让地教大家肃然起敬!
这只是个开幕式,最激烈残酷的比赛还没有开始,但全人类奥运精神永远不会改变:更高,更快,更强壮,更加紧密地团结一致!
祝东京奥运会顺利开局,圆满结束!祝中国体育代表团不负国家人民众望,以优异成绩荣归故里!
篇9:里约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今年又是一个奥运年,对每一个体育健儿来说,奥运会这三个字意义非凡。这次第三十一届奥林匹克的火炬来到了热情似火的巴西。
好久没有关注体育运动了,再加上网上人们对本次奥运会的各种吐槽,所以我本对此并不在意。但是前不久看到一个视频,回顾了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51块奥运金牌的精彩瞬间,一下子就把我的热情重新带回到八年前,除了感叹时光的无情流逝,我还狠狠恶补了一些关于里约奥运的常识。对于今天的开幕式,我也是早早的起床守在电视机前,与亿万人一起共同目睹了这一伟大而欢快的时刻。
开幕式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体育场举行,马拉卡纳体育场是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市的一座多功能运动场,可容纳20万名观众。北京时间早晨7点,巴西马拉卡纳体育场灯光和音乐切换到巴西另外一个历史,在绚烂的指针中,里约倒计时开幕。在73岁的巴西歌手达维·奥拉悠扬的古典吉他演奏中,现场7万名观众聆听了巴西国歌。马拉卡纳体育场被一块巨大的白色幕布覆盖,夜色中体育场顶部设灯密集,幻化的色彩瞬间在诺大的体育场舞动。第一章的主题为人类的起源,讲述葡萄牙发现这块棕榈之地。第二章工业音符飞跃,大楼平地而起,巴西进入大都会时代,巴西超模吉赛尔·邦辰也惊艳出场。第三章直面流行巴西,也是我认为最有意义的一个章节。现代气息迎面而来,愉快的节奏突然停止,一名女演员呼吁大家要停止争斗,包容一切,用舞蹈继续化解这一切。然而现场播放的一段视频,解释了偌大球场一个小男孩的焦虑,绿色森林变成了钢筋混凝土,二氧化碳过渡排放,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人类面临绝境,上千名舞者涌入中央热情舞蹈、尽情狂欢,小男孩终于找到一株绿色植物,手持新生命,踏上新征程。环保和平的理念展现的别出心裁。
各国代表团入场以后,里约奥组委主席努兹曼致辞,抑制不住颤抖的他表达了其对平等,友谊团结的奥运精神的憧憬。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随后也为巴西人民、奥组委和巴西政府自豪,并送上了祝福。最后,遗憾的是球王贝利并没有点燃主火炬,但是令人欣喜的是奥组委为长跑运动员基普凯特颁发了第一个奥林匹克桂冠奖,着实令人感动。
开幕式一直看到最后,我的感受已和八年前的自己不太相同,而我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也更为深刻。竞技运动虽然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但在此之外,我们看到巴西人民克服种种困难,政治动荡也好,经济萎靡也好,最终是打破质疑,还是热情的张开双臂拥抱了世界,展现最好的巴西元素。从看到难民代表团和奥林匹克桂冠奖的设立,我们就一定能预视到,除了赛场上的争分夺秒,挑战极限,还有更多的平等、爱与期待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就像白岩松所说的,但愿难民代表团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出现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但愿和平,爱与平等能常伴我们身边。
篇10:里约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全球目光聚焦巴西里约,奥运会是集体育精神、民族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于一身的世界级运动盛会,它点燃着亿万人的梦想,代表着“更快、更强、更高”的自我挑战精神,向梦想出发!
奥林匹克是一种自我挑战精神,更是公平、公正、平等、自由的体育竞技精神。一直以来,奥运会都是世界团结、友谊、和平、正义的象征,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作出了贡献。
奥运精神的力量处处可见。本届里约奥运会中,除了来自20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参加比赛之外,还有一支由来自南苏丹、叙利亚、刚果(金)、埃塞俄比亚的10名难民所组成的无国界代表队,而这也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个难民代表队参赛。
作为奥运会历史上最特殊的一个代表队,尽管在专业技能上他们无法与各国精英选手相提并论,但他们能够出现在神圣的奥林匹克运动场上,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标志意义。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他们将是全世界难民希望的象征,也将让全世界更加意识到难民危机的严重性。这些难民运动员将向全世界证明,尽管他们曾经遭受难以想象的悲剧,却仍坚持以自己的天赋、才能和毅力为社会服务。
这支特殊代表队的参赛,恰恰象征着和平友爱、公平公正的奥林匹克精神,将永远值得世人铭记。
换一把尺子看奥运。对于中国选手来说,金牌当然要争,但唯金牌论的时代已经过去,展现不懈努力、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和中国形象,更为重要。对普通百姓来说,当五星红旗升起时,内心依然会澎湃,但对奥运意义的理解,已悄然发生改变。
“一个新世界”,这是里约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口号。对中国体育来说,里约也将见证中国体育的奥运思维和体育意识的全新觉醒。
为了更好地举办奥运会,里约市给市民特别放假3天,很多人选择在家里或酒吧观看巴西国奥足球队的小组赛。酒店保安大叔罗德里格斯告诉记者:“我当然希望巴西能在奥运会拿到更多金牌,但大多数巴西人更想拿到足球这枚分量最重的金牌!”
和罗德里斯格的想法趋同,中国普通民众也不再沉迷奥运金牌的数字。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至今的32年中,中国第一次在奥运会上拿到金牌,奥运会也于20在北京举办,金牌在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上作用明显,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逐步实现。不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明白,奥运金牌远远涵盖不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全部内容。
为超越自我而付出的艰辛,为公平竞争而坚守的底线,为和平友谊而推进的交流,是除金牌之外更值得珍惜和推崇的奥运元素。我们不再把奥运当作体育人的唯一目标,因为我们开始明白,奥运会固然精彩绝伦,足球、NBA和F1等职业体育,也有着更大的魅力和影响力。
归根到底,体育强国是一个更高的目标。体育强国,既要有尖子选手在国际赛场上争金夺银,更要让普通大众和体育亲密接触。奥运金牌堆不成体育强国,体育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全民健身在大众福祉中的角色、体育产业在整体经济的地位等因素加在一起,才是判断体育强国的综合标准。
篇11:里约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一片神奇的土地
文/周颜丹
本次里约开幕式可真让全民大吃一惊,仅仅几个小时的仪式,就充满了创造力、环保、热情的巴西元素。
如伦敦奥运会一样,开幕式先介绍巴西的历史。在祥和的音乐中,巴西土著过着幸福的生活,但随着三角贸易和各州移民的到来,巴西变成了混合民族的国家---“民族大熔炉”.在融合的过程中有血腥的屠杀,也有政治、文化的交流,制度逐渐完善,最终造就了这个混乱而有序的国家。在整个巴西历史的展示中,他们传递的不是殖民的仇恨和血腥,而是包容与爱。他们包容了各色民族的分歧以及殖民统治的残酷,希望人们能忘记仇恨,爱生活和身边的人,他们将奥运精神演绎到了极致。
开幕式的一大亮点便是超模吉赛尔・邦辰的走秀,在奥运会开始前,就听说超模将会扮演在路上遇到抢劫的女孩,来反映巴西的现状,却在最后关头被否决,最终选择了走秀。这让我想起了开幕式前贴吧发起的投票,关于奥运会最担心什么,接近四分之一的吧友选择了盗抢事件。也许在我们的印象中,巴西就是一个社会秩序差的国家,我们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它。运动员居住环境差,场馆建设慢,抢劫运动员的现象时有发生,随着这一系列事情的发生,我们对它的质疑和批评越来越多,但它一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最后,虽然没有北京奥运会那么“无与伦比”,里约仍靠着不断削减的预算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充满创意与感动的奥运。
另一大亮点就是环保主题,这个主题使得奥运会更具生命力。在赞许声中,也有人说,不过是作秀,也用环保来掩饰经费的紧张。也许这个原因也存在,但应只占了很小一部分,更大的原因是巴西人想把环保行动推广至全世界。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国家做的环保行动能超过巴西。巴西就通过了一项法律,今后在巴西,无论结婚,离婚,生子,还是购车,建房,一律要种树,结婚10棵,离婚25棵,等等。巴西已把环保行动落实在生活中的一件件事中,这就是责任。
正是这片神奇的土地,虽饱经沧桑,但在历史的变迁中,孕育出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包容,善良,热情,有责任感,这样的人什么不能做到?
加油!奥运!加油!巴西!
篇12:里约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聂朋
北京时间8月6日,第31届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炉成功开幕了,纵观这次开幕式,感觉自由散漫有余,气势气韵不足!主办者说这届奥运会开幕式将以“酷”为特点,我认为“酷”的特点是高冷、时尚且有点出其不意式的孤芳自赏!这与巴西民族好乐喜舞的民族性格风马牛不相及,这届奥运会开幕式特点与其说是“酷”,不如说是“浪”.如果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国色天香的大家闺秀,那么里约奥运会开幕式至多就是欢乐无忌的小家碧玉。如果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丰富多彩只是展示了中华文化深层东西的一小部分,而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竭尽全力反映的东西只能以巴西现代文化为主。()历史文化的积淀在这里有了鲜明的对比。当然里约奥运会开幕式还是很不错,并且在一些细节和创意方面也有独到之处。
开幕式表演基本色调是绿色和蓝色,舞台地面屏幕加投影的表现很不错,但音响音效偏弱。
开幕式一开始是演员手拿着亮闪闪的纸进行表演,伴随倒计时,纸阵中也变换着倒计时的数字,然后纸阵变成了敲击的纸鼓,最后一圈焰火沿体育场的轮廓线冲天而起。没想到巴西人将纸演绎出这么好的效果!
体育场开始演绎生命由来和巴西的历史,舞台地面屏幕出现拍岸而来的海浪,然后出现生命发生的过程,几只木偶做的原始虫在爬行。接着出现绿色丛林,绿色树根伸展的画面很美,根隙中渐渐出现飞舞的蝴蝶,增加了画面的动感!亚马逊原住民、欧洲殖民者、贩运黑奴、19世纪中东移民潮……等历史事件的印象与符号先后登场。
在大都会展示中,利用投影仪映现出演员的平面动作,感觉在不同楼顶活动的场面。后来,白衣红裤演员的翻跳感觉有点乱。在巨幅巴西音乐大师画像的注视下,在现场音乐家拨弄的钢琴伴奏中,一位符合西方审美观的世界名模沿着舞台前伸展的几条弧线在走秀,虽然神态可人,但我感觉其皮肤稍显粗糙,脸上笑容与膝盖上的肌肉有点柴,远不如东方女性特别是中国同龄女人细腻!
接下来几首歌的旋律还算优美,但伴舞者跳得有点混乱,既不成规模,也不能呈现出一种大的气势。
但以舞为主的展现感觉还是不错:例如,缈小的舞者在中心翻舞,四个巨大的'投影在周围烘托。加之歌声垫底,其效果非常好;再如,全场热舞,投影在舞者中形成飘动的色块,这是开幕式中最有气势的场面,远看颇为震憾。但拉近镜头细看就不忍卒观,非常地杂乱无章,感觉是一种无序的群舞。
运动员入场式是个很妙的过程,可以看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样肤色的人,穿着各式的民族服装或制服的人,一边行进着,一边展现着其个性与风采!
在各队中,我觉得最美的旗手无疑是中国香港队的女旗手!高挑、秀雅,脸上洋溢着似有似无的迷人微笑!虽然我暂时不知道她的芳名,但我觉得她比西方的名画《蒙娜丽莎》中的所谓西式美人不知美过多少倍!
在运动员入场式中,引导员骑着载满鲜花的三轮车引导各队入场的方式很有创意!也是这次开幕式的亮点!引导中骑者后面往往跟有一个儿童,很有画面感!而且有些骑者非常柔婉,非常迷人,这点非常不错!美中不足的是:骑者与儿童的性别搭配毫无规律。如果能设置成男骑者配女童,女骑者配男童,这样阴阳相配似乎更好些。但引导中也有一个特例,那就是布隆迪队入场时,引导小姐没有骑车,只是徒步举着招牌,不知是什么原因,是不是布隆迪民族有什么禁忌,还是引导小姐没有学会骑车?
入场式之后,演员们摇摆装有树种的方箱,然后方箱组合绽开,显现出绿树,并由绿树组成绿色的五环图案,感觉很清新!继而绿色碎屑喷涌而上,画面很美很有创意!
接着,有个人讲话,虽然听不懂,但感觉还是有激情,有感染力的!随后表演的节目刚开始时,老人、小孩、桑巴歌唱及表演散漫、散乱而无美感,曲调缓而弱,不适合在体育场演出。好在后来的桑巴游行出现后才感到视觉效果有所改善,但音调仍是散乱而无韵的。
开幕式最后,点火虽然普通,但点火后的效果却别具一格,非常有艺术性。当运动员点燃圣火盆,圣火盆缓缓上升,直捣花心,引燃了花瓣状的主火炬台,每个花瓣都像一串中式的糖葫芦,花瓣扭曲、旋转,有点像中国的太极图式,非常漂亮!这个设计是本次开幕式的最大亮点,将主火炬台由硬的建筑变成了柔韧美观的艺术装置。这时焰火冲天而起,感觉焰火的晕散度、饱和度更高,更为浓烈!开幕式结束前巴西还点燃了一个与主火炬台一模一样的分火炬台,也是奇妙的花瓣形,只是尺寸更小,以便于观众与运动员合影之用,这样设计非常帖心,也是本次开幕式的首创。
篇13:东京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一场喧嚣、欢乐,又不失温情,以及历史厚重感的奥运会开幕式就这样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能让每个人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的大聚会,充满了激情与欢愉。
百年奥运历史上首次移师南美洲,面对外界的质疑与吐槽,东京人用一场充满南美、桑巴风情的盛会让全世界为之陶醉,“欢乐”应是现场最直观的感受。
当地时间7月23日晚8时,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在东京体育场举行。整场文艺演出将巴西的历史、现在与未来集中呈现在世人面前,而热带雨林等元素的出场,体现出这个南美最大国家与自然、环保的密切联系。
事实上,东京人不光拥有匠心独运的文艺表演,他们还有无比细致的一面,从而让世界看到他们办好一届世界性运动盛会的决心和信心,这似乎与人们对巴西人自由,又略带散漫的印象大相径庭。
作为开幕式最大亮点,不同肤色、不同性别的引导员脚踏用植物点缀的三轮车引导各国运动员入场,让人犹如置身在狂欢节的氛围之中,同时也感受到这个多种族国家独有的热情。
环保奥运,没有奢华的排场,没有炫目的特效,五环是全绿色的,火焰也是这么些年来最小的,但是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真的超过了想象,低调却美丽,祝福所有运动员,期待奥运顺利举行。
“我对东京奥运会有充足信心,”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说,多一分对东京人的理解,奥运会在人们眼中就会多一分美好,多一分和谐,有理由相信,东京奥运会,将是一届成功,又充满南美风情和欢乐元素的体育盛会,对此我深信不疑。
篇14:东京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今天早上,我和家人一块儿看了东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询问过爸爸我知道这是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称2021年东京奥运会,而东京是奥运史上首个主办奥运会的xx城市!这次奥运会参赛国家及地区207个,它的口号是“一个新世界”,口号寓意东京奥运会将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以影响和改变下一代人!
看开幕式的过程中几何图形和音乐是最多的表现形式,让我知道音乐在里约这个城市的重要性,而几何图形我也是通过解说员的解说知道了这和他们国家的历史有很大的关系!在本届奥运会上,我国代表团共有777名运动员参赛,我国女排是代表团的旗手!
看着中国代表团入场时我的心里也是觉得很高兴,也觉得很自豪呢!还有各国代表团入场时看着都很兴奋和快乐!连我们观众都被感染了!虽然开幕式的时间很长,我还是坚持看完了,直到圣火被点燃!看完开幕式,妈妈还让我查了一下有关这次奥运会的很多小知识,所以我也收获满满的!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呢?开学后我们一块儿探讨一下吧?
【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相关文章:
7.奥运会观后感
10.难忘的奥运会开幕式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