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景点导游词讲解
“穿礼服的鸭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南京景点导游词讲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南京景点导游词讲解,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南京景点导游词讲解
南京风光之美,在于山环水绕,既有龙蟠虎踞的山川形胜,又融以“十朝古都”之文化,其自然景观与悠久历史相得益彰。全市共有著名的风景名胜点50多处,文物古迹近200处。可分为十大风景区,即钟山风景区、秦淮风光带、城西风景区、大江风貌区、栖霞山风景区、南郊风景区、汤山古文化旅游区、两湖风景区(含溧水无想寺旅游度假区)、两浦风景区(含珍珠泉旅游度假区)、城中风景点。
1、钟山风景区
南京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是国务院公布的44个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南京东北郊,全区包括50多个可供观光游览的景点,以中山陵和玄武湖为中心,中有紫金山、玄武湖、明代城垣等,具有山、水、城、林、楼浑然一体的多层次景观,景色优美,气势磅礴。
中山陵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坐落在紫金山第二峰的南麓。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根据他生前的愿望,于1929年6月1日安葬于此。除陵墓的主体建筑外,在其四周还有一些纪念性的建筑物,是由当时各界人士和海外侨胞为缅怀孙中山而投资修建的。
音乐台在中山陵广场东南侧,建于1932年,台面为半圆形,高约3米,台后大壁高11.3米,宽16.7米,用以汇集音响。观众席为扇形,建筑布局为我国首见。
美龄宫位于明孝陵四方城以东200米处的小红山上,1933年竣工,原定为国民政府主席的寓所,后改作去中山陵谒陵的高级官员的休息室。1947年,国民党政府从重庆迁回南京后,此处为蒋介石官邸,因蒋常与宋美龄来此休息和度假,被称作美龄宫。
明孝陵位于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下,东邻中山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也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孝陵布局宏伟,规制严谨,孝陵神道开了弯而且长的先例,并且影响了明清两代。现存下马坊、碑亭、石兽、望柱、翁仲石人、“治隆唐宋”碑殿、方城和宝城等古迹,纵深2.62公里。
灵谷寺位于钟山东南麓,原址在钟山西麓独龙阜上,始建于南朝梁代(5),为埋葬名僧宝志大师遗骨法函所建,“灵谷寺”一名,是由朱元璋亲自拟定的,今天的灵谷寺为清同治六年所修,寺内有玄奘法师纪念堂,藏有世界上极为珍贵的玄奘法师顶骨舍利。明代建造的无梁殿(现为灵谷公园景点)为国内砖结构无梁殿之首。
中山植物园位于钟山南麓,原名总理陵园纪念植物园,创建于1929年,是我国第一所国立植物园,占地187公顷,共收集培育了3000多种植物,是我国四个重点植物园之一,也是进行植物学研究、观赏和植物学知识普及教育的基地。
紫金山天文台位于紫金山第三峰,原名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34年建成,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天文台陈列着从北京古观象台运来的浑仪、简仪、圭表、小天体仪、小地平经纬仪和漏壶等古代天文仪器。
玄武湖位于南京城东北,紧邻市中心区,古称“桑泊”。全园面积472公顷,山城环抱,碧波荡漾,为金陵美景之精华。有东晋著名的文学家、科学家郭璞衣冠冢、南朝梁昭明太子“梁园”故址等名胜古迹。
台城位于玄武湖南岸,鸡鸣寺之后,全长253.15米,为六朝时皇宫禁城。“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历代文人墨客来到金陵,总忘不了去台城凭吊一番,留下了不少难忘的诗文。现在的这段古城,是朱元璋扩建都城时所建。
鸡鸣寺坐落在北极阁东端,鸡鸣寺寺址所在,三国时属吴国后苑之地,早在西晋永康元年(3)就曾在此倚山造室,始创道常东晋以后,此处被辟为廷尉署,南朝后这里成为真正佛教胜地。
南朝梁武帝萧衍于大通元年(527年)在台城(宫城)隔路相对的‘鸡鸣埭’建造同泰寺,寺东有一口古井,相传为陈朝景阳井,陈后主叔宝与妃子张丽华、孔贵嫔曾在此坠井避难被隋兵发现而当了俘虏,据说张丽华被隋将拉出井中时,唇叩井栏,留下了千年抹不掉的胭脂痕迹,至今以帛拭栏,石脉尚显胭脂红。一口枯井,一方石碑,却洗不去历史的耻辱和嘲讽,所以又名辱井。因古迹连年遭雷击、战祸,屡建屡毁,现己不存。
但后人将今鸡鸣寺边的一口古井误称为‘古胭脂井’,实并非彼辱井。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又命尽拆故宇旧屋,加以拓展扩建,依山而建寺院,题额为“鸡鸣寺”。清代康熙皇帝南巡时曾为寺院手书“鸡鸣古迹”四个大字。
鸡鸣寺观音楼的观音与众不同,为一尊倒坐观音菩萨像(面朝北而望),佛龛上的楹联道明原因:“问菩萨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1990年重建“药师佛塔”,这是鸡鸣寺历史上的第五座大佛塔,初被火焚只留下钢筋水泥骨架。塔内每层中间还有四个佛龛,为明代金丝楠木雕,原为北京中南海旧物,每个龛内供奉有一尊楠木的药师佛像。今有数十佛门女尼常住鸡鸣寺,因而它是我国东南沿海惟一的一座尼庵。
篇2:南京景点导游词讲解
各位游客,您们好!欢迎各位亲莅国防园参观游览。
南京国防园始建于一九九二年八月,总占地300亩。现在大家看到门楼上五个镀金大字是江泽民总书记在建园前专门为公园题写的园名。
国防园的所在地,远在公元前333年楚威王修建的金陵邑城堡;其后,东吴孙权鉴于石头山地势险要,为扼守建康门户,于公元2在金陵邑旧址上筑石头城,建烽火台;东晋义熙年间,又建造“入汉楼”,成为建康军事重镇;唐末再修石头城,到明朝,朱元璋又扩建了中外闻名的南京城墙,对石头城进行了加固和修复。
现在山的西面脚下有一公里多的城墙,是历史的原物。城墙上有块巨石,因大自然的风化,酷似狰狞恐怖的鬼脸,所以这段石城遗址又名鬼脸城,是著名的石城风景区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七五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同志专程陪同朝鲜首相金日成前来参观。
昔日的军事重地,召集已成为南京市著名的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她由国防教育馆、军兵种馆、英模馆、国防科技馆、重兵器场、模拟演练场和军体娱乐园等组成。“国防教育馆”名有原军委副主席刘华清题写;“军兵种馆”名由国防部长迟浩田题写;张爱萍、江渭清、杜平、向守志等领导也分别为国防园题了词。
右侧大草坪上的双拥模范城纪念碑,是南京市1993、1994、三年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后,收集了邓小平同志的手迹专门铸成的。石塑的两手紧握,象征军民携手并进;她像一个嘴巴,象征军民唇齿相依。
现在,我们看到的展览馆二楼,正是新近对外开放的“神舟”号飞船展示厅,厅内展出我国发射回收成功的“神舟”号载入飞船模型,它按照原物尺寸的三分之一,由国家航天工业总公司特为南京制作,这是全国首次公开展出的“神舟”号仿真模型,是寻常人不易看得见的。这个模型与“神舟”号飞船原物一模一样,这次可以请大家亲眼目睹并仔细参观拍照留念。这个展览馆内还同时展出了大量的长征火箭和宇宙飞船的大量实物照片及文字资料。这种参观机会也是不多的。
在展览馆的后面一座馆,正是大家最感兴趣,也是最有刺激的新近开放的“太空遨游馆”。它通过国家航天部特制的大型动感平台和宽银幕电影,运用高科技的声、光、电、3d动画和仿真模拟等手段,使观众随着座椅左右、上下、前后摇摆振动,加上配合默契的银幕视觉技术,您就仿佛逼真地乘在太空飞船里,进行紧张而又舒畅、惊险而又飘渺的“太空遨游”,使您产生身临其境,前所未有的感觉。“遨游太空、其乐无穷”。各位游客请不要失去这个难得的机会,不妨去亲自体验一下。
篇3:南京景点导游词讲解
同学们,我们要在这里下车了。好了,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广场。
当初,孙中山先生去世之前就已经流露出长眠于此的愿望。在孙中山先生去世那天,就成立了丧事筹备委员会,由他的夫人宋庆龄和他的儿子孙科负责。当时对他老人家的陵墓设置还是比较有争议的,有人说,孙先生他是一个帝王,他的陵墓应该根据帝王的陵墓来建造,象这里有明孝陵,孙权的陵墓等等;而又有人说,孙先生是继往开来的,他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王社会,建立了民主共和,他应该不同于以前的帝王,所以他的陵墓应该要特殊一点的。最后没有办法,只好向全社会征集这个陵墓的设计方案。终于山东人青年设计师吕彦直,他设计了这个警钟型的方案被评为一等奖。
好,我们现在所站的位置是当时警钟型的下摆,那在我们的后面就是孝经鼎,是当年中山大学师生集资捐赠的。当年孙中山先生去世有遗言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需警钟长鸣”从空中往下看,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不同于其他帝王陵墓的地方。
比如说其他帝王陵墓都会有石人,石兽之类的牺牲或者翁仲,那我们的孙中山先生当然不可能有这样的东西啦。好了,各位先来看一下这个半月型的警钟型广场,这里有8棵南京市的市树雪松。这8棵雪松就代表了给孙中山先生守陵的8个士兵。当年国民党在南京被解放的时候都南撤,惟有给孙中山先生守陵的士兵没有撤,一直守到等共产党的士兵来了之后交接为止。那么有人猜测到底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到底在不在这个地方,说在广东也好,说在钟山也好,这个有很多种说法,那他的陵墓他的遗体一定是在这里的无疑。
在这个广场前方,有一个牌坊,那这个牌坊依然是沿袭了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风格了。牌坊是用来歌功颂德的。那么这个牌坊上方有两个字博爱,是孙中山先生亲笔手书的,其实也是对老人家高度的概括和写照。好,大家请看,这个博爱坊中间两根柱子是有一点不同的。第二根中间是接上去的,曾经中山陵也是遭受过日本人的轰炸,这里就是后来补上去的。
现在我们到了陵门,首先我们来看瓦的颜色是蓝色的。前段时间我跟大家说过,在中国园林建筑和中国传统中一般来说瓦片是黑颜色的,因为它是五行当中属于水的,水能压火,这样可以防止火灾。在中国人传统的五行观念中,那为什么是蓝色的呢?因为国民党的代表颜色是蓝色,代表青天白日,我们可以看到中间这根陵门的上面是断掉的,为什么会断掉呢?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是日本人炸掉的,还有人说是当时建的时候钱不够了,其实当时设计的时候是有一点点误差,是后来补上去的,后来那些钱是由南京市人民捐款的。去年连战来大陆时就是跟我们一样从这个路过去的。
为什么连战,宋楚瑜等来大陆时第一个去的地方是中山陵吗?因为孙中山不仅是我们大陆的国父同时也是台湾的国父,因为他的一系列理念都是被我们所认同的。连战先生来中山陵时题了四个字:中山美陵。后面写了他的名字,短短的六个字,连战先生写了三个错别字,为什么呢?文化程度不高?呵呵,开玩笑的。
中山美陵的美字少了一横,为什么少一横,因为连战先生觉得两岸尚未统一,美中不足。这个陵字少了一撇,下面是个又字为什么不是反文旁呢?因为他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陆当权政府,我们台湾国民党政府一直是承认一个中国的,而且他是六十年后又来中国的。这个战字少了一点,因为战字分开是占和戈是战争的意思,他没写是说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南京是个让人感觉很沉重的城市,但是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历史文化基础太深太多了。
篇4:南京景点导游词讲解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各位来雨花台风景名胜区参观游览。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在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的北大门,在开始游览之前,请大家听我说一个传说故事。
故事发生在南朝时期梁代天监年间,当时的佛教非常盛行,雨花台一带寺庙林立香烟缭绕。相传一位叫云光法师的高僧,就在这里一处峰高林深,禅境幽远的地方设坛讲经说法。高僧佛学深厚,口吐莲花,滔滔不绝,闻道者,如痴如醉,集聚数日不散。这天,讲经坛上,飘过几朵彩云,突然天光一闪,顷刻间,七彩花儿,如雨坠下,遍布山岗。却道是那云光说法竟使天神动了真情,泪眼婆娑。从此高僧讲经处便留下了雨花台之名。而落下的七色花便幻化为大家熟知的雨花石。
其实,雨花台的真正得名,还得从地质上说起。各位现在站的位置是古长江的河道,那时,滔滔江水,就在我们的脚下翻卷。后来由于地壳变动,江道北移,造成砾石沉积,地质上称为“雨花石层”。其石呈卵形,质含玛瑙,光彩晶莹,五色斑斓,纹络旖旎。由于这里地势较高,达到海拔60米,又盛产雨花石,故称雨花台,当是名符其实的。
由于雨花台是我们南京城南的一处制高点,故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历来有“金陵南大门”之称。自古以来,雨花台又为兵家必争之地。东吴孙策攻破刘繇就在这里。南宋金兵入侵,曾在雨花台扎营;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辛亥革命讨伐清兵,抗日战争“首都保卫战”,都曾在此掀起连天烽火。雨花台饱受战火摧掠,荒芜凄凉,花雨不现。
从刚才的传说故事中,我们一定会联想到雨花台必定是很美的地方,不错,历史上雨花台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地,这里山岗起伏,林木葱茏,流水清泉,鸟语花香,名胜荟萃。历代文人墨客,帝王将相登临览胜,流连忘返,留下了许多脍灸人口的诗词佳作。南宋《丹阳志》载“江南登临之地”即有雨花台,明、清两代又分别被列入“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1927~1949年,雨花台上又书写了一页惊天地、泣鬼神的篇章。数万中华优秀儿女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在雨花台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悲壮的先驱者之歌。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缅怀先烈,追崇前贤,教育后人,启迪来者,1949年12月12日,南京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作出了修建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决议。根据建陵初期确定的“先绿化,后建设”的建陵方针,经过40多年的绿化造林工作,雨花台风景名胜区已栽植雪松、龙柏、银杏、玉兰、海棠、桂花、红枫等观赏树木240余种,近30万株,绿化覆盖率达87%。从70年代末至今,党和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兴建了大规模的纪念建筑群。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规划和建设,雨花台已形成既是庄严肃穆的纪念圣地,又是赏心悦目的旅游景区的基本格局。如今的雨花台景区内庄重、质朴、清新、典雅、优美的环境,横贯中轴、气势恢宏的纪念建筑群,与春夏秋冬,四时美景毕现的自然景观以及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相互交融,美仑美奂。
篇5:关于南京景点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现在我们将要游览是近代历史博物馆总统府。接下来,小刘为大家简单的介绍总统府的历史概况,早以前可以追溯到在明代,这里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软禁劲敌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得归德侯府,之后是朱棣二儿子的汉王府,清代设两江总督衙门于此,是清政府统治东南地区的中心。清康熙年间,曹玺、曹寅父子(曹雪芹的曾祖父、祖父)曾在这里任过江宁织造署的职位,表面是专门为皇帝督办生活日用品,其实是暗中监视江南这代官员的有没有什么贪赃枉法之类。太平天国时改为天朝宫殿;清朝后期仍为两江总督府。19,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总统府就设在这里的西花园;1948年5月,蒋介石在此就任“总统”。1949年4月23日百万雄师过大江,将南京解放。解放以后作为了省政协所在,之后正式对外开放。
各位下车前,请把贵重物品随身携带,等车停稳后下车,向马路对面看,大家对总统府大门都不陌生,在许多历史纪录片中都见过。大门建于1929年。原先,门是木结构大门,后嫌其气派而改建。门楼仿古罗马风格,这是一座两层半的建筑,一楼为门房、卫士室,二楼为卫兵宿舍,楼顶为升旗平台。现在看不到挂任何的旗子,因为这个地方曾经做为民国政府之地,为了尊重历史,没有挂国旗,也不可能挂青天白日旗,只有春节,五一,十一,重大节日的时候挂上国旗。
进入大门,大家随着小刘看下整个总统府的导览图,小刘要事先提醒咋们朋友们,大家次来到总统府参光,里面很大,路线比较复杂,很容易迷路了,请一定要跟着小刘走,以前有个游客朋友在里面迷路了,找了40分钟也没有绕出来。我们今天参观总统府的时间为1个半小时,路线是西线-中线,跟着小刘参观完西线和中线只要40分钟左右,剩下的时间大家就可以自由活动,可以拍拍照,参观。到了*点后请大家准时到大门的出口处集合,我会在出口处举着正大的旗子等大家的。咋们的旗子比较好认,国民党是青天白日旗,我们是晴天白字旗。大家一定要跟紧了。
西线:
各位游客,左右两侧是类似朝房式的办公室,清朝官员办公室所在,现在时开辟成了旅游商品区,等会儿参观完了总统府,会有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现在先跟着小刘参观,中间是大堂,这里是太平天国天王府金龙殿旧址。天朝宫殿的所在,又称“荣光大殿”。当年,大殿雕梁画栋,画上龙凤能贴上金的全贴金,极其富丽堂皇,是洪秀全大朝地方,曾国荃攻下南京,东西抢光之后就火烧天王府,烧了三天三夜。后曾国藩进行重新的修建作为两江总督署的大堂。民国时,这敞开的大堂是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场所。大堂内正梁上悬挂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红底黑字匾。上面有六副图,展现中国的近代史:
《天国风云》两个穿龙袍的家伙,一个是洪秀全,一个是杨秀清,为什么是有两人穿龙袍呢,因为洪占领南京后就当起了甩手掌柜,深居简出,大权旁落到了东王杨秀清的手上,杨胁迫洪封他为万岁。后面有个女的是中国历史上个女状元傅善祥,他相当于洪秀清的小蜜了,她姐姐是洪的妃子之一。
《清朝两江总督》:怎么分文武官员:看衣服中间的朝补的图样,文官飞禽。武官走兽。都是南京的云锦织成的。
《临时总府》:1912年1月1日,孙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旁边的大儿子孙科,还有一直支持革命孙中山先生的黄兴。
《林森》就任民国时期主席长一位,12年之久,林是个感情专一的人,他妻子死后,他一直未娶,还到哪都把他的妻子的骨灰带在身旁。他很喜欢收集古董,不喜欢政务,老蒋才会让他坐主席的职位,不会和他政权夺利。老蒋,于右任,民国时期四大书法家之一,行书写的好。
《国共2次合作》老蒋和老周谈判,周住在不远出的梅园新村。
《解放》刘伯承是南京任市长,邓小平,陈毅上海任市长,粟裕。
现在我们先去西花园--煦园参观游览。整个总统府只有西花园还保留了一些清朝时期的建筑风格了。前面说过,总统府的前身是汉王府,明成祖朱棣封次子朱高煦为汉王,也居于此,故又称煦园,古代的男婚女嫁都讲门当户对,我们可以找找看户对和门当在哪里,对了前面的大石头就是户对,古代大户人家,家里越有钱,这个户对就越大,这边是找不到门当的,可以去苏州园林就有这个门当,其实就是门口挂灯笼的那个木钉了, 进去之后,大家可以看到一副鲤鱼跳龙门,龙门就是这个弯弯曲曲的墙,前面这个太湖石很像一只正在往龙墙跳的鲤鱼,据说这鲤鱼可是天上的一致鲤鱼精,看到这个王府风景很美,想下凡来看啊看,也不不知道它是眼神不好呢,还是怎么回事,跳到了墙外去了,今天让我们朋友捷足先登了。走跟着小刘去里面参观。
月门 走过月洞门,我们回头看到两字,是篆字的“纶音”。这是太平天国时期布告碑上的碑额,不知何故嵌到了这里。纶音,本指美妙的声音,后来用以指天国里神仙或佛祖的声音,又被引申为皇帝的旨意。我们继续前行。左边是一座由太湖石堆成的假山,都是用太湖石堆积而成的,有瘦透漏皱臭的特点,其中臭的太湖石,大家有机会可以去扬州的个园看看。
汉白玉石碑 往里面走,内有一块汉白玉石碑。此碑是仿照苏州寒山寺碑复制的。1937年日军攻入苏州,来到寒山寺很喜欢这块碑,争先恐后的与碑合影。汪伪考试院长江亢虎为了讨好日军仿了一块,碑国人所唾骂。之后只能留在了这里了。石碑正面刻唐朝张继《枫桥夜泊》诗:“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碑的背面有清末名学者俞樾考证该诗的碑文。
桐音馆 假山的西北是“桐音馆”。门口有两棵梧桐树,雨滴打在梧桐树叶上的声音很好听,而得名‘桐音“。古代的琴梧桐树做的,春秋战国有个琴师俞伯牙有一次乘船坐船顺流而下,弹着《高山流水》这首曲子的时候,路边有个砍材的材夫听了这曲子,很喜欢,俞伯牙高兴的吧钟子期引为了知音,过几年俞伯牙再来看钟子期,但钟子期已经去世了,俞伯牙很伤心,就把琴摔断了从此不在抚琴了。这个就是有名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了。所以了这里是主人款待知心好友的地方。也是洪秀全和部下在这商讨国事的地方,取上下同心之意。”桐音馆“三字为林散之先生题写。
鸳鸯亭 鸳鸯亭,鸳鸯亭走一走,就能长长久久。也是情侣约会的好地方啊。这个地方生儿子的几率比较高,不是凭空捏造的哦,你看那边那个不就是送子观音嘛,儿子都为亭子里的情侣准备好了,能不生儿子嘛,大家赶紧去拍拍照。前面这个大石头组成了什么字,大家可以猜猜啊,像一个繁体的”寿“字。这个”寿“字假山下面少了一点。每走过这里一次,可添上这一点,那可以一次寿,人们说寿字底下走一走,包您活到99。
太平池:我们来到了西花园西部的水池边。水池形如巨大的花瓶,池壁所砌的青砖都是太平军从明故宫城墙上拆来的。花瓶是中国的传统摆设,是一种吉祥物。过去客厅案桌上必放置花瓶,取意为平静、平安、平和、太平等。太平军将水池砌成瓶状,应是取平等之义。
不系舟:面就到了不系舟。这是一座建于水中的石舫,故称”不系之舟“。它是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两江总督尹继善为迎接皇帝南巡而建造的。上面雕刻的蝙蝠、梅花鹿、山猫(兽)分别喻意福、禄、寿、其他还有牡丹、万年青、仙鹤等,都是长寿富贵之意。石舫门柱上有木雕彩塑狮子两个,额部有”王“字。匾额原为乾隆所题,已无存,现为书法家费新我左书。历代的帝王都是把自己的江山和老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和水,“水亦载舟,水亦覆舟。”就是说,要善待百姓,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可是,乾隆称其为不系舟,是说自己的江山社稷稳如磐石。千秋万代。 来
忘飞阁据说有两只喜鹊,看到这里风景太美了,乐儿忘返了。这里是赏晨曦的佳处,也是早读的好地方。(忘飞阁东南有一草棚名棕榈亭。棕榈亭以树木原干为柱,棕榈为盖,本色本样,未髹油漆,十分古拙。亭中置一块巨大的扁平太湖石,形如屏幢,中有一圆形大洞,仿佛嵌入一镜,故称“一鉴石”。在唐代,魏徵是一个敢于直谏的大臣。他死后,唐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魏徵死后,我就少了一鉴了。“一鉴石”借此意得名。从棕榈亭向东就到了桐音馆的后面。这里有一大型太湖石假山。此山堆砌颇具匠心,石径萦纡,高处石梁空架,行若古栈;低处幽径回旋,如入荒谷;内有拱门数重,石洞透光,不辨远近高低。山顶湖石,形态各异,若从不同方向细观,可寻出数种动物形状。假山中有道光皇帝亲书“印心石屋”碑。此碑原在西南角的望亭中,后来移到这里做了假山的垫脚石,被发现后即嵌在假山里。此碑是道光帝为陶澍写的题词,褒奖他在治黄治淮上的功勋。)
位于池西的夕佳楼,取名夕佳,意为黄昏赏景佳地。夕阳西下,一楼看不到什么美丽的夕阳,四周都是建筑,想看只得去二楼看啦,里面没有楼梯,怎么上二楼啊,往旁边的楼上看。楼梯在这啊。
还记得我们一进来时,看到龙身了,叫大家留意龙头的,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找龙头,找到龙头一生都不忧愁。
下部为方室,即“印心石屋”碑亭。正中有一方砖壁,一面为二龙戏珠浮雕,另一面嵌道光年间两江总督陶澍故里“资江印心石屋山水全图”和陶澍呈给道光的谢恩奏折。
天发神谶碑夕佳楼后廊壁上嵌有一碑,称“天发神谶碑”。它原为东吴孙皓发现的。因发现时即断为三截,故称“三段碑。据说是孙浩用来虎弄老百姓的,因为东吴的政权到他那代时,可以说快保不住了,当时的老百姓比较的迷信,好虎弄啊,欺骗老百姓说,他做皇帝是上天的指示,不可违令的,要支持他,但是后孙浩的江山还是没有保住。
御碑亭 北行可见御碑亭。内存乾隆赐萨载和书麟这两位两江总督的诗碑,其一已断,但字迹明晰。乾隆皇帝是位好皇帝,而且文采也好,到哪里诗题到哪里。
孙中山的办公室现在我们往前走,在右手边有一个院落,大家可以看到里面有一幢黄色西式平房,这就是孙中山的办公室,原为清末两江总督花厅。辛亥革命成功后,1912年元旦当选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乘专车由上海到南京,当晚十时在原两江总督署的大堂暖阁举行宣誓开间的仪式,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职,总统府就设在现在的西花园。右边是孙先生的休息室。有铁床,衣帽架,沙发茶几。第二间办公室,办公桌上有文房四宝,电话,台灯,第三间,小型会议室。左边是大型会议室
旗子: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1月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虽倡导使用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中华民国国旗,但是革命党革命时期很多省都用五色旗。因此五色旗在国民心中具有崇高地位,各界一致认同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由红、黄、蓝、白、黑组成,分别象征中国汉、满、蒙、回(穆斯林)、藏五大民族。象征五族共和。这个旗子一直用到1928年后,才用晴天满地红取代,但是后来还有很多的亲日的军事集团用这个旗子。
我们现在西花园参观完了,我们去中轴线参观下:
礼堂 我们现在去礼堂参观,总统府礼堂。是民国时重大典礼的活动场所。这里曾是蒋介石做总统和李宗仁做副总统登机的地方,1948年5月份。大家可以看到墙上有照片是当时照的。蒋穿着中山装,李穿军装,本来两人想仿西方总统登机的着装,穿燕尾服。想搞点新意,叫裁缝去做了,蒋事后想算了,还是穿军装好,和李通了气,但是在登机那天,李着军装,蒋却穿中山装,李又没有办法回去在换,后来照了照片,李觉得像个蒋的随从一样的,李被蒋气的半死,本来两人的关系就是死对头,这样更是火上加油啦,更不合了。
上面挂了两幅画,一边是《国父》,后面是形成了中国的版图雄鸡的图样,可以找找蒋在哪里,蒋中正就是,宋庆龄,宋美龄,宋子文,黄兴。等等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都在上面啊。另一幅《占领总统府》是油画家陈逸飞所画的,1949.4.23,百万雄师过大江攻下总统府,扯下青天白日满地红,挂上红旗,怎么不是五星红旗呢,因为五星红旗是解放之后才设计出来的。(1949年7月份全国征集国旗设计图案,2992份,后选用了曾联松先生五星红旗,红色代表革命,黄色土地的颜色,代表光明,代表我们是黄种人。大星星是代表党,4小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围绕着大星星,一心向党。)
内红门,只有总统来办公时这个大门才开。其他人员从两边的侧门走。
内外宾的会议室:外宾会议室接待过马歇尔将军,司徒雷登等等国外军事家,和重要首脑。比内宾会议室周恩来国共合作时。外比内设备好很多啊
总统府办公大楼: 这栋大楼叫子超楼,建于1934年,1935年底完工,1936年开始启用。民国时,任国民政府主席时间长的是林森,他的字叫子超,所以将此楼命名为”子超楼“。”。此楼外表看起来不怎样啊,但是却是当时豪华的大楼了,主要是里面很多的东西是国外进口的,跟着小刘到里面去看看。 一楼是文书局,秘书办公室所在,二楼朝北两间为秘书长办公室。秘书长管文书局、政务局、印铸局、日常事务、重要文稿等。紧挨秘书长办公室的是副总统办公室--李宗仁办公室。李与蒋政见相左,派系不合,李不想想天天对着蒋的这张不讨他喜欢的脸,故此办公室形同虚设,李一直在傅厚岗官邸办公。
老蒋和李不合,在选副总统的时候,蒋想让孙的大儿子孙科来当,结果投票之后,结果让人大失所望,孙科只得一票,李当了副总统。老蒋很讨厌李。南面套房为蒋介石的办公室,办公桌斜放的原因是蒋介石本人疑心甚重,生怕有人暗算他。而且总统办公室正对着副总统办公室,蒋李一致政见不合,矛盾由来已久,副总统办公室里的李宗仁一举一动皆在蒋介石的眼皮底下,原因在于蒋本人是搞军事政变出身,也怕别人模仿他。
蒋共有三间。一间为办公室,临窗有一巨形写字台,一张特制的皮转椅,顶悬法国产的精美吊灯。办公室东间为蒋介石的休息室,配有卫生间里面的用具是美国进口。西间为书房和接待室。
三楼是新复原的国务会议厅,1948年5月,蒋介石召开次国民大会,并被选为总统,故此楼又称“总统府办公大楼。“正北墙上有一汉白玉条石,上有林森亲笔书写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横额上有孙中山像和中华民国国旗。南面墙上是蒋介石着大元帅戎装礼服像。屋顶有法国制造的吊灯,室内清一色长桌配高靠背皮椅。正中朝南是蒋介石的专席,此椅比其他的要大得多。蒋将权力牢牢的握在手中,他的权利就是高于一切了。这个地方一般两周开一次会议。国务会议组成人员一般为:正副总统、五院院长、当然委员和另设委员。主要讨论制订立法原则、施政方针、军政大计、财政计划预算、任免官员和总统交议之事等内容。
好了朋友们,总统给大家就介绍到这,现在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大家可以自由活动,请大家到*点准时在总统府的出口处集合,小刘就在那里等大家。谢谢!
补充资料:
大堂为商讨军机和拜祀的地方。正中上方悬挂乾隆御赐当时两江总督尹继善的”惠洽两江“额匾。两侧放置总督职衔牌,公案旁有两把杏黄伞,这是封疆大臣出行仪仗中必不可少的。公案后屏风为朝阳、仙鹤和海潮图案。大堂两旁有一对联:”虽贤哲难免过差愿诸君谠忠言常攻吾短;凡堂属略同师弟使友行修名立方尽我心“,为当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所撰写。其意为:就连圣贤人也有差错失误、我愿下属你们常针对我的不足提意见;我希望下属如师弟个个功成名遂,我方安心。两旁耳房,分文左武右,为休息室。 史料陈列馆门上横匾”清风是式"由乾隆所题,赐予总督于化龙。里面介绍了1842年以来近代史上11位有影响的总督。分四部分内容,即战争、洋务运动、仿制西学和辛亥风雨。另外,对总督仪仗也做了介绍。 出了两江总督史料馆向北,我们就来到天朝宫殿历史文物陈列馆,馆名由胡绳题写,分为天王宫殿(天王宝座)、天王书房和天王内宫三部分,是请苏州古建专家和工匠依当年形制仿建的,并用模型向人们展现了太平天国时天王宫殿的全貌。展览共分五部分,即定都天京、社会风情、兴政建制、天京内讧和天国倾覆,系统介绍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12年的兴衰史。 现在我们就去总统府参观蒋介石和李宗仁当年办公的地方。左右两侧是类似朝房式的办公室,中间是大堂,今天的游览就到这里,谢谢!
篇6:南京景点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光临我们南京。
南京以“博爱之都”闻名海内外,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全省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中心、是国务院确定的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南京地处中国沿海开放地带与长江流域开发地带的交汇部,是长三角经济核心区的重要区域中心城市,是国家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和通信枢纽城市。全市面积65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800多万人,下辖11区。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的中心地带,主要是丘陵盆地地形,城区附近东有紫金山,西有清凉山,南有牛首山,北有栖霞山。紫金山由东向西延伸,从南京城中横穿而过,使南京城南城北形成了两条水系,南为秦淮河,北为金川河。除此之外,还有玄武湖和莫愁湖宛如两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南京的城东和城西。山与水的交织,共同造就了地形险要,山水壮丽的南京城。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美誉,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厚重,各类遗存众多,历史名人辈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交汇地。公元前472年,越国最早在此建城,也就有了南京的第一个名字“越城”。从越城算起,南京的建城史已有近25。在此定都的朝代有:东吴、东晋、南朝时的宋、齐、梁、陈、以及后来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故而南京又被称作“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朝历代为南京留下了许多名字,如:金陵、秣陵、建邺、建康、蒋州、江宁、升州、集庆、应天、天京等,有些名字作为南京的地名沿用至今。南京的得名来源于明朝初年,当时的南京叫应天府,朱元璋曾经打算把都城迁到开封,将开封命名为北京,应天府称南京,后来国都虽然没有迁成,但是南京的名称却一直保留下来。中国的近代史从南京开始,也在南京结束。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在南京下关的江面上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全新时代。
南京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在此融合交流;南京也是中华文化的繁荣地之一,从诗赋、书画、名著、成语,到佛教、戏曲、教育、科技,可以说是百舸争流、百花齐放、群星闪耀。“书圣”王羲之、“画圣”顾恺之、“诗仙”李白、“词帝”李煜、“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以及当代书画家林散之、徐悲鸿、刘海粟、傅抱石等无不与南京息息相关。
篇7:南京景点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今天要参观的是位于秦淮河畔的夫子庙。说起夫子庙,我们还得先来谈谈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秦淮河又名淮水、小江、龙藏浦,是南京文化的古老渊源。它从东水关入城,从西水关出城,流经夫子庙前的这一段长约十华里,因此被称为“十里秦淮”。从古至今,秦淮河的两岸就是一派繁华的景象,唐人杜牧的诗是这样说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首诗说尽了秦淮河的繁华。解放以后,经过南京市政府的大力建设,今天的十里秦淮已成为展现江南特有风貌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
夫子庙共包括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东晋年间,朝廷在这里兴建了学宫;宋代在东晋学宫的旧址上扩建了夫子庙;南宋又开设了科举考场――贡院。然而,夫子庙在历史上曾经五毁五建,最后一次是在1937年毁于侵华的战火,今天的夫子庙是1984年以后重建的。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孔庙前的广场,庙市合一是夫子庙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广场纵向为庙,横向为市,庙市合一,独具氛围。大家看到的这堵红墙称为照壁,具有罩气、遮挡、装饰的作用。它长110米,高10米,是我国照壁之最。长和高的寓意代表着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全长110公里,流经夫子庙前的内秦淮段全长十里。
照壁前方这个半圆形的池子为泮池,南京夫子庙是利用秦淮河的天然河道作为泮池的。古时候孔庙也叫泮宫,庙前半圆形的水池就这样被称为泮池了。
西侧的这座桥叫文德桥,因儒家提倡文章道德而得名。相传,每年的农历11月15日晚,每当月到中天的时候,以此桥为界,月亮的影子被平分为两半,这一奇景就是著名的文德分月。
文德桥畔,广场西侧还有一座聚星亭,取“群星聚集、人才汇粹”之意。迎面这个大牌坊,是“天下文枢”坊,造型为仿古三门四柱,斗拱托顶,它的意思就是说这里是天下文化的中心(因为这里是孔庙的所在)。牌坊南侧有魁星阁,里面原来供奉奎星的画像,魁星是天上主宰文运之星,古代参加科举的文人士子喜欢在考试之前来此,以借文气,期盼科举夺魁。
穿过棂星门,就是大成门。因为孔子对中国文化做了集大成的贡献,所以孔庙的大门叫做大成门,殿叫大成殿。横额“南京夫子庙”是赵朴初先生手书,直额“大成门”是我国前外交部部长姬鹏飞所提写的。门内甬道两边有孔子八位弟子的汉白玉塑像,两侧的碑廊内珍藏着赵朴初、林散之等三十位近代书法大师的墨宝。
甬道的尽头是露台,它高1.4米,东西长21.8米,南北宽14米,围以石栏,正中有二龙戏珠丹陛石,两侧立有石灯。露台是举行祭祀和歌舞的地方。露台正中是一尊孔子的铜像,前方设有铁香炉,上面刻的“至圣先师”是对孔子的尊称。铜像高4.18米,重2.37吨,是全国孔庙中最大的一尊孔子铜像。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夫子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大成殿为重檐歇山顶仿古建筑,海蓝色竖匾上有大成殿三个大字。大殿高16.2米,东西长27.3米,进深为20.9米,是按照清同治年间的形式复建的。在屋顶正脊上有二龙戏珠砖雕,雕刻十分精美。
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享殿。如入大成殿,迎面看到孔子巨幅画像下方有孔子神像和排位,两侧立有四尊汉白玉雕像,他们是孔子的门生――曾参、颜回、孔子的孙子孔汲,再传弟子孟子,这四位被尊称为四亚圣,又称四配。在这里还摆放着一些乐器,祭器,是祭祀孔子的时候所用的。两边的楹联是由乾隆题写的。大家请看这幅孔子巨幅画像,它高6.5米,宽3.15米,是现代画家王宏喜先生按照唐代吴道子的画本绘制完成的,也是我国最大的一副孔子画像。
在大成殿的四周墙壁有《孔子圣迹图》,这38幅壁画是浙江的200多工匠花了三年多的时间,用鸡血石,玛瑙、黄金、珠宝等名贵的材料雕刻而成的。生动描绘了孔子万世师表的光辉一生。
殿内最高处还有《万世师表》、《与天地参》、《斯文在兹》三块匾额,分别是康熙、乾隆、光绪三位皇帝题写的。
穿过了大成殿,殿外有复原的宋代开凿的玉兔泉古井,井畔立有一块《筹措朝考盘费碑》,记录了两江总督李鸿章,左宗棠捐助考生进京会试费用的一段历史。另一侧还有四块古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刻于南朝时期的《孔子问礼图碑》,碑心刻的画像文字记载了春秋末期奴隶制度即将瓦解之际,孔子为维护奴隶制度从鲁国到周天子所生活的洛阳寻访典章制度,向老子请教问礼的故事。旁边三块是刻于元朝的《集庆孔子庙碑》、《封四氏碑》和《封至圣夫人碑》。
现在我们来到了建于江南贡院。它始于南宋,顺治年间规模最大,为全国之最。科举始于隋唐,止于晚清,长达1300年,在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等级的考试。这是贡院牌坊,上有李渔题的楹联,坊下龙门街立有11块记载贡院历史的碑刻和与江南贡院有关的名人雕像。
我们现在看到的明远楼是贡院中心的建筑,它呈正方形,共设三层,一层为拱券门,门外有一堵八字墙,二层三层四面开窗。明远二字来源于《大学》中:慎终追远,明德而归厚矣,檐下悬挂的两块明远楼匾额分别是康熙和乾隆题写的,中国古代最大科举考场江南贡院这块匾集的是颜真卿的字,八字墙上还有曾国藩的墨宝。这座楼的作用是宣读圣旨,发号施令和监视考场纪律。现在看到的这个沙盘模型,展现的是贡院明清时的全景,当时贡院共有号舍20644间,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科举考场。
现在贡院内还有恢复的四十余间号舍,号舍高6尺,深4尺,宽3尺,面积不超过1.5平方米,里面的陈设很简单,一上一下两块板而已,考生要在里面待上9天考上三场,吃喝拉撒睡考都在此处,白天他们在案板上答卷,晚上就在案板上合衣而眠,走出号舍下来无不面黄肌瘦,可以想象当年考试的艰辛。
号舍所在的巷子叫号巷,它南向成排,以千字文为序,一条号巷里有60-100间号舍。大家西侧的号巷内用蜡像展示了考生百态,东侧为游客体验区。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也当一回考生,没准儿还能中个举人呢。
前方大家看到的“至公堂”过去是主考官办公地,至公二字取意考试“公平、公正、平等”,现在是科考陈列室,分为东中西三个展厅,中间的展厅是科举文化陈列室,内有一尊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雕塑,旁边的这组模型展示了当年状元高中跨马游街的情形,非常得意壮观。四周墙壁上展出的图片资料介绍了中国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
东侧的`状元厅内展出了中国历代状元名录,以及中国封建时代的几位知名状元,尤其是出自南京的状元,其中还有一位是太平天国时期的女状元――傅善祥。在这里,还有一张明代万历年间状元赵秉中的殿试试卷,为今天的专家学者研究科举制度提供了珍贵的佐证。
西侧的是名人厅,里面展出了和江南贡院有关的名人,如考生唐伯虎、吴敬梓,考官曾国藩、左宗棠等人,还有和科举有关的一些图片资料和实物资料。
各位游客,白天的夫子庙繁华热闹,而晚上的夫子庙更是流光溢彩!早在南北朝时,秦淮河上就有金陵灯会,明朝时更是达到了顶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可谓天下一绝。今天的夫子庙沿袭了“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隔窗”的徽派建筑风格,游客来到这里,不仅能够领略传统文化;还能品尝独具风味秦淮风味小吃;探寻秦淮八艳的传奇故事;乘上秦淮画舫饱览两岸风光;或者去探寻乌衣巷、王谢古居、李香君故居、桃叶渡的名人遗踪,都是赏心乐事。接下来,给大家2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我会在停车场恭候各位,谢谢。
【南京景点导游词讲解】相关文章:
4.景点导游词
5.导游词讲解
6.讲解导游词
7.南京导游词
8.安徽景点导游词
9.临沂景点导游词
10.河南省景点导游词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