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网络IP规划
“jbcys018”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大型网络IP规划,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大型网络IP规划,希望您能喜欢!
篇1:大型网络IP规划
要求:
1、 科学性
2、 合理性
3、 可扩展性
4、 便于管理
资料:二进制 :128 64 32 16 8 4 2 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案例:一所大学现在需要建设网络,为了学校信息中心的人员的方便管理,需要对IP有一个合理的规划,现有15个学院+一个校领导域,共需建设16个子网,以及在每个学院设置台PC机器的IP地址,现在为了后续网络拓展,需要提前预留一半的IP地址,假设每个学院又要设置8个学院的子网(举例:机房1、机房1、机房3、实验室、科研室、学院领导网、研究生),方便学院部门管理。预计在网络ID为172.16.0.0/16配置IP。
分析:1、16个二级子网
2、每个子网2000个IP地址
3、每个二级子网又划分8个三级子网(有256太机器)
4、 网络ID:101011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
子网掩码: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
解决方案:
1、 现在需要预留一半的IP地址:我们需要设置一级子网,那就将网络的一半IP地址预留:
(1)现在网络ID中的网络号是:172.16(16位)主机号是0.0(16位)
主机数:2的16次方个
(2)想再将网络ID中的主机号一分为二,现在向主机号中借一位变成网络号,那么现在就变成2个一级子网:172.16.0.0/17 172.16.128.0/17,网络号之间的间隔是27=128(7为第三组中的主机数)
一级子网网络1:101011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
一级子网网络2:10101100.00010000.10000000.00000000
子网掩码: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
现在每个子网络中的网络号是:17位 主机号是15位
主机数:215个
(3)现在将一级子网1:172.16.0.0预留,将一级子网2:172.16.128.0分配
2、 现在在一级子网2:172.16.128.0中划分16个二级子网,每个二级子网中有2000多台机器,
(1)现在网络ID中的网络号是:172.16.128(17位)主机号:15位
主机数:215个
(2)要在一级子网上划分16个二级子网,需要向主机号中借4位(24=16)变成网络号,成为16个二级子网,网络号之间的间隔是23=8(3为第三组中的主机数)
二级子网网络1:10101100.00010000.10000000.00000000 172.16.128.0/21
二级子网网络2:10101100.00010000.10001000.00000000 172.16.136.0/21
二级子网网络3:10101100.00010000.10010000.00000000 172.16.144.0/21
二级子网网络4:10101100.00010000.10011000.00000000 172.16.152.0/21
二级子网网络5:10101100.00010000.10100000.00000000 172.16.160.0/21
二级子网网络6:10101100.00010000.10101000.00000000 172.16.168.0/21
二级子网网络7:10101100.00010000.10110000.00000000 172.16.176.0/21
二级子网网络8:10101100.00010000.10111000.00000000 172.16.184.0/21
二级子网网络9:10101100.00010000.11000000.00000000 172.16.192.0/21
二级子网网络10:10101100.00010000.11001000.00000000 172.16.200.0/21
二级子网网络11:10101100.00010000.11010000.00000000 172.16.208.0/21
二级子网网络12:10101100.00010000.11011000.00000000 172.16.216.0/21
二级子网网络13:10101100.00010000.11100000.00000000 172.16.224.0/21
二级子网网络14:10101100.00010000.11101000.00000000 172.16.232.0/21
二级子网网络15:10101100.00010000.11110000.00000000 172.16.240.0/21
二级子网网络16:10101100.00010000.11111000.00000000 172.16.248.0/21
子网掩码: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
现在每个子网络中的网络号是:21位 主机号是11位
主机数:211个(2048个)
现在主机号中共有2048个IP,除去网络号和广播号,足够满足方案中的要求,
(3)现在将二级子网1:172.16.128.0/21举例,进行三级子网的划分,满足学院的要求。
3、 现在在二级子网1:172.16.128.0/21中划分3个三级子网,每个三级子网中有256多台机器,
(1)现在网络ID中的网络号是:172.16.128(21位)主机号:11位
主机数:211个
(2)要在二级子网上划分8个三级子网,需要向主机号中借3位(23=16)变成网络号,成为8个三级子网,网络号之间的间隔是20=1(0为第三组中的主机数)
三级子网网络1:10101100.00010000.10000000.00000000 172.16.128.0/24
三级子网网络2:10101100.00010000.10000001.00000000 172.16.129.0/24
三级子网网络3:10101100.00010000.10000010.00000000 172.16.130.0/24
三级子网网络4:10101100.00010000.10000011.00000000 172.16.131.0/24
三级子网网络5:10101100.00010000.10000100.00000000 172.16.132.0/24
三级子网网络6:10101100.00010000.10000101.00000000 172.16.133.0/24
三级子网网络7:10101100.00010000.10000110.00000000 172.16.134.0/24
三级子网网络8:10101100.00010000.10000111.00000000 172.16.135.0/24
子网掩码: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现在每个子网络中的网络号是:24位 主机号是8位
主机数:28个(256个)
现在主机号中共有256个IP,除去网络号和广播号,足够满足方案中的要求。
以二级子网1:172.16.128.0/21中划分3个三级子网为例,进行划分学院中三级子网,其他二级子网的划分方法以上类推。
现在这个大型网络的IP地址很合理、科学的配置完整。如果本网络以后扩展院系或添加院系,只需在预留的一级子网络中提取相应的IP地址。如果院系的IP不够,也可以在预留的一级子网络中提取相应的IP地址。原理一样。
注:文中的一级子网网络、二级子网网络、三级子网网络都是为了方便理解IP规划的思路,没有此概念!它们统称子网!
摘自:jthappy 的BLOG
篇2:企业中ip地址规划
基本功:企业中IP地址的规划
随着这些年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都组建了内部局域网,来实现自动化无纸办公等高效率、低成本的运营和管理,很多新成立的中小企业以及一些以前没有组网的老企业,现在也都纷纷组建企业局域网,企业中“无网不利”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是这些企业由于原来并没有网络管理和规划的经验,很多新上任的网管对IP地址的规划管理不够重视,以至于在以后需要扩展网络或增加服务时造成很多不便,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结构化的编制对日常的维护管理也会逐渐增加难度。所以,本文将对IP地址的分配和管理等方面做一个介绍,让我们先来看看地址分配的几个基本规则。
规则一:体系化编址
体系化其实就是结构化、组织化,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和组织结构为原则对整个网络地址进行有条理的规划。一般这个规划的过程是由大局、整体着眼,然后逐级由大到小分割、划分的。这其实跟实际的物理地址分配原则是一样的,肯定是先划分省市、再细分割出县区、再细分出道路、再来是街巷,最后是门牌。从网络总体来说,体系化编制由于相邻或者具有相同服务性质的主机或办公群落都在IP地址上也是连续的,这样在各个区块的边界路由设备上便于进行有效的路由汇总,使整个网络的结构清晰,路由信息明确,也能减小路由器中的路由表。而每个区域的地址与其他的区域地址相对独立,也便于独立的灵活管理。
注:将多条子路由条目汇总成一条都包含其内的总路由条目,这就是路由汇总或叫路由归纳。路由器在检查计算路由时是比较消耗资源的,路由条目越多,路由表越长,则这个过程耗时越多,所以通过路由汇总减少路由表的长度,对提高路由器工作效率是很有帮助的。能不能进行有效的路由汇总、汇总的效率如何,都跟网络结构中IP地址网段的分布有密切关系。IP地址的部署越连续而有条理,则路由汇总越容易也越有效,所以我们在部署网络时应该重视体系化编址。在子网环境中,当网络地址是以2的指数形式的连续区块时,路由归纳是最有效的。
规则二:可持续扩展性
其实就是在初期规划时为将来的网络拓展考虑,眼光要放得长远一些,在将来很可能增大规模的区块中要留出较大的余地。IP地址最开始是按有类划分的,A、B、C各类标准网段都只能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地址。但现在发展到了无类阶段,由于可以自由规划子网的大小和实际的主机数,所以使得地址资源分配的更加合理,无形中就增大了网络的可拓展性。虽然在网络初期的一段可能很长的时间里,未合理考虑余量的IP地址规划也能满足需要,但是当一个局部区域出现高增长,或者整体的网络规模不断增大,这时不合理的规划很可能必须重新部署局部甚至整体的IP地址,这在一个中、大型网络中就绝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了。
在这里让我们对IP地址、掩码、子网等概念做个简述,以便于理解无类地址划分的意义。
IPv4-网际协议版本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是现行的IP协议。其地址通常用以圆点分隔号的4个十进制数字表示,每一个数字对应于8个二进制的比特串,称为一个位组(octets)。如某一台主机的IP地址为:128.10.2.1写成二进制则为10000000.00001010.00000010.00000001。
网络地址分为5类:
1.A类地址:4个8位位组(octets)中第一个octet代表网络号,剩下的3个代表主机位.范围是0xxxxxxx,即0到127。
2.B类地址: 前2个octets代表网络号,剩下的2个代表主机位. 范围是10xxxxxx,即128到191。
3.C类地址: 前3个octets代表网络号,剩下的1个代表主机位. 范围是110xxxxx,即192到223。
4.D类地址:多播地址,范围是224到239。
5.E类地址:保留地址,实验用,范围是240到255。
一些特殊的IP地址:
1.IP地址127.0.0.1:本地回环(loopback)测试地址
2.广播地址:255.255.255.255
3.IP地址0.0.0.0:代表任何网络
4.网络号全为0:代表本网络或本网段
5.网络号全为1:代表所有的网络
6.主机位全为0:代表某个网段的任何主机地址
7.主机位全为1:代表该网段的所有主机
私有IP地址(private IP address):为了节约IP地址空间,并增加了安全性,保留了一些IP地址段作为私网IP,不会在公网上出现,
处于私有IP地址的网络称为内网或私网,与外部进行通信就必须通过网络地址翻译(NAT)。
一些私有地址的范围:
1.A类地址中:10.0.0.0到10.255.255.255.255
2.B类地址中:172.16.0.0到172.31.255.255
3.C类地址中:192.168.0.0到192.168.255.255
无类IP地址:首先要了解Subnet Masks(子网掩码),它用于辨别IP地址中哪部分为网络地址,哪部分为主机地址,由1和0组成,长32位,全为1的位代表网络号。不是所有的网络都需要子网,因此就引入1个概念:默认子网掩码(default subnet mask).A类IP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为255.0.0.0(由于255相当于二进制的8位1,所以也缩写成“/8”,表示网络号占了8位);B类的为255.255.0.0(/16);C类的为255.255.255.0(/24)。
而无类的IP子网不使用默认子网掩码,而是可以自由划分网络位和主机位,完全打破了A、B、C这样的固定类别划分。如这样的地址:192.168.10.32/28,它的掩码是255.255.255.240,最后一位组是11110000,也就是只剩后4位为主机位,前面28位为网络位,由于192.x.x.x属于C类地址,默认24位掩码,也就说这里多用了4位作为网络位。使用这样子网掩码可以得到“2的x次方-2(x代表多占的掩码位,这里是4)”=14个子网,这里减掉的2个为全0和全1的网段,每个子网包含“2的y次方-2(y代表主机位,这里也是4)”=14台主机,这里减掉的2个是主机位全0和全1的地址。这样本来的一个C类子网被划分成了14个可用小子网(在某些情况下,初始的全0网段也是可用的,在Cisco路由器中使用IP SUBNET-ZERO命令之后,你就能使用全0网段,这样可以得到15个可用子网)。可以看到,当需要的每个子网中主机数比较少时,可以用这种办法节约IP资源,得到更多的子网。在实际使用中
无类IP地址:首先要了解Subnet Masks(子网掩码),它用于辨别IP地址中哪部分为网络地址,哪部分为主机地址,由1和0组成,长32位,全为1的位代表网络号。不是所有的网络都需要子网,因此就引入1个概念:默认子网掩码(default subnet mask).
A类IP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为255.0.0.0(由于255相当于二进制的8位1,所以也缩写成“/8”,表示网络号占了8位);B类的为255.255.0.0(/16);C类的为255.255.255.0(/24)。
而无类的IP子网不使用默认子网掩码,而是可以自由划分网络位和主机位,完全打破了A、B、C这样的固定类别划分。如这样的地址:192.168.10.32/28,它的掩码是255.255.255.240,最后一位组是11110000,也就是只剩后4位为主机位,前面28位为网络位,由于192.x.x.x属于C类地址,默认24位掩码,也就说这里多用了4位作为网络位。
使用这样子网掩码可以得到“2的x次方-2(x代表多占的掩码位,这里是4)”=14个子网,这里减掉的2个为全0和全1的网段,每个子网包含“2的y次方-2(y代表主机位,这里也是4)”=14台主机,这里减掉的2个是主机位全0和全1的地址。
这样本来的一个C类子网被划分成了14个可用小子网(在某些情况下,初始的全0网段也是可用的,在Cisco路由器中使用IP SUBNET-ZERO命令之后,你就能使用全0网段,这样可以得到15个可用子网)。
可以看到,当需要的每个子网中主机数比较少时,可以用这种办法节约IP资源,得到更多的子网。在实际使用中,如你给一个点对点的连接中两端的设备分配IP地址,如果你严格按照有类别的子网划分去分配地址,那么你只能分一个C类子网给它,一个C类网包含254(即2的8次方-2)个可用地址,而你只使用2个,那么将浪费252个可用地址。
这时如果使用/30的掩码,则一个子网只包含2(即2的2次方-2)个有效地址,这样划分出来的其他子网地址还可利用。
超网(supernetting) :超网是与子网类似的概念(也可以说是相对的概念),IP地址根据子网掩码被分为独立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但是,与子网把大网络分成若干小网络相反,它是把一些小网络组合成一个大网络--超网。可以说超网是一个地址聚合的概念,它和路由汇总有紧密的关系。关于路由汇总和超网的计算方法这里简略说明一下。如,一路由器的路由表中有如下几个条目:
目的IP地址 掩码 下一跳(或网关)
192.168.0.0 255.255.255.0 10.1.1.2
192.168.1.0 255.255.255.0 10.1.1.2
篇3:网络规划方案
网络规划方案
创研港1号楼网络规划方案一、项目概述创研港1号楼为大中小企业提供办公环境,并提供网络服务,针对各个公司对网络的要求,对网络进行合理划分。二、技术介绍本次网络工程主要采用二层和三层交换机的vlan技术,二层交换机与三层交换机的vlan一一对应,这样可以实现宽带共享的功能。三、设备命名规则本工程用到的网络设备有路由器AR750S,二层交换机AT8000S,三层交换机X916。其中AT8000S作为楼层交换机使用,截止目前共用十四台。设备名为switch+楼层数+楼编号(主楼为a,副楼为b)。例如交换机名为switch12a,则是主楼十二层交换机;交换机名为switch3b,则是副楼3层交换机。其中X916作为核心交换机使用,截止目前共用一台。设备名为switchblade。其中AR750S作为防火墙使用,截止目前共用一台。四、接口命名规则接口命名规则遵循设备接口命名规则。AT8000S,RJ45接口名称为eX,X为端口序号。例如:e2,为交换机第二号RJ45接口。光缆接口名称为gX,X为端口序号。例如g2,为交换机第二号光接口。X916为模块化设计,接口名称为portX.Y.Z。X表示堆叠顺序,Y表示模块序号,Z表示模块上的端口序号。例如,port1.1.1为第一堆交换机的第一个模块的第一个接口;port2.3.4,为第二堆交换机的第三个模块的第四个接口。五、ip地址规划便于管理维护网络设备,对ip地址做如下规划:5.1设备管理地址二层交换机(AT-8000S)的管理ip为192.168.200.X/24,X为楼层交换机所在的楼层数。例如:192.168.200.10/24,则表示该交换机为10楼的楼层交换机。核心交换机(X916)的管理ip为192.168.200.11/24。防火墙(AR750s)的管理ip为172.16.1.254/24 5.2用户地址&vlan地址因为核心交换机(X916)的vlan与楼层交换机(AT-8000S)的vlan一一对应,所以vlan的ip地址决定了用户ip的网段、掩码、网关等信息。用户ip:172.16.X.Y/24。X为公司进驻的顺序+10;Y为大于1的任何数字(公司内部自定)。例如:172.16.11.2/24,这是创研港进住的第一家公司;172.16.25.1/24这是创研港进驻的第15家公司。用户的网关为vlan的.ip。六、vlan规划6.1三层交换机vlan规划vlan的编号以公司进驻的顺序+10;vlan的名称以公司所在的房间号为准;vlan ip:172.16.X.1/24,X为公司进驻的顺序+10。6.2二层交换机vlan规划二层交换机(AT-8000S)不能定义vlan名称和ip,只能定义vlan编号,所以编号为公司进驻的顺序+10。七、路由协议路由协议为配置在核心交换上的默认路由。八、网络安全当确定网络架构之后要更改二层交换机,核心交换机及防火墙的账户、口令。不要让无关人员接触到网络设备。定期进行网络设备的维护和检查。九、配置举例XX日,一家名为Lenovo的公司进驻创研港一号楼,是第56家进驻公司,在303房间办公。这家公司需要两个网口上网。在核心交换机上做如下配置:switch#configure t进入全局模式switch(config)#vlan database进入vlan模式switch(config-vlan)#vlan 66name 303创建66并命名为303 switch(config-vlan)#exit退出switch(config)#interface port2.1.2进入端口2.1.2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将端口模式改为trunk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dd 66将trunk应用到vlan66 switch(config-if)#exit退出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66进入vlan66 switch(config-if)#ip add 172.16.66.1/24给vlan201设定ip子网掩码switch(config-if)#exit退出在二层上也要做出相应设置:switch2a#configure进入全局模式switch2a(config)#vlan database进入vlan模式switch2a(config-vlan)#vlan 66创建vlan201 switch2a(config-vlan)#exit退出switch2a(config)#interface range ethernet e1-2进入e1,e2端口模式switch2a(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66将e1,e2加入vlan201 switch2a(config-if)#exit退出switch2a(config)#interface ethernet g2进入g2口switch2a(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将端口模式改为trunk switch2a(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dd 66将trunk应用到vlan66至此,Lenovo公司就可以上网了。 学习的安奈特的。交换机篇4:网络协议第三章IP网际协议
IP首部
IP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最核心的协议,所有的TCP、UDP、ICMP、IGMP数据都是以IP数据报格式传输的,
IP提供不可靠、无连接的服务。
不可靠:不能保证IP数据报能成功到达目的地。可靠性由上层(如TCP)提供。
无连接:IP并不维护任何关于后续数据报的状态信息。每个数据报的处理是相互独立的。IP数据报可以不按发送顺序接收。
IP数据报格式:
IP数据报用bit endian字节序传输。
(1)4位版本:表示版本号
(2)4位首部长度:首部占32bit字的数目。最大为15*32/8=60字节。普通IP数据报该字段值是5,也就是首部为5*32/8=20字节。
(3)TOS:3bit优先权字段(已忽略),4bitTOS子字段,标识最小时延(Telnet,Rlogin),最大吞吐量(FTP),最高可靠性(SNMP),最小费用(NNTP,用户网络新闻)。4bit中只能置其中1bit。4bit均为0表明一般服务。
(4)16bit总长度字段:整个IP数据报的长度,单位是字节。最长可以是65535字节,但大多数链路层会对它进行分片。
(5)16位标识:唯一标识主机发送的每一分数据报,每发一份值加1,因为IP是无连接的,所以这个值在数据报重组时应该要被用到。
(6)TTL:设置了数据报可以经过最多的路由器数。每经过一个路由器就减1,到0就丢弃。
(7)先将检验和字段置0,对首部中美16bit进行二进制反码求和,结果存在检验和字段中,
当接收到一份数据报时,同样对首部中没16个bit反码求和,若计算结果全1则检验正确。否则丢弃该数据包。ICMP,IGMP,UDP和TCP采用相同的检验和算法。
IP路由选择
概念上,IP理由选择是简单的,若源主机和目的主机直接相连或者在一个共享网络上,就直接将IP数据报送到目的主机,否则发往默认的路由器,由路由器转发。
大多数用户系统都可以配置成路由器。
IP层在内存中有一个路由表,当收到数据报并要对它进行发送时,要对表进行搜索。当数据报来自某个网络接口时,IP会检查目的地址是否为本机地址之一或者是广播地址,若是,则数据报被送到由IP首部协议字段规定的协议模块中处理。若不是,则若主机IP层被设置为路由器功能,转发数据报,否则丢弃。
IP路由表每一项都具有:目的IP地址,下一站路由地址,标志,为数据报传输指定的网络接口
IP路由器完成功能(按序):
1. 搜寻路由表,找与目的地址完全匹配的表目。
2. 搜寻路由表,找与目的网络号匹配的表木目。
3. 搜寻路由表 寻找默认表目。
若上面的步骤都没有成功则返回“主机不可达”或“网络不可达的错误”。
为一个网络指定一个路由器而不需要为每个主机指定一个路由器,这样可以缩小路由表的规模。
数据报中的目的IP地址始终不会发生变化,每个链路层可能具有不同的数据帧首部,而且链路层的目的地址始终指下一站的链路层地址。
子网寻址
由于A类B类地址分配了太多的空间给主机,将主机号再分成一个子网号和一个主机号,用子网掩码表明哪个是网络号,哪个是主机号。掩码是32bit值,为1的指定是网络号,0的是主机号。
篇5:电脑技术:IP网络设置基础
一个 Ubuntu 主机可能有很多有不同 Internet 协议(IP)地址的网络接口,接口可能有很多种,如:
Loopback:lo
Ethernet:eth0、eth1 ……
Wi-Fi:wlan0、wlan1、wifi0 ……
Token Ring:tr0、tr1 ……
PPP:ppp0、ppp1 ……
其他可用的网络设备还有很多,包括 SLIP、PLIP(串行和并行 IP)、控制某种网络接口流量的“shaper”设备、帧中继、AX.25、X.25、ARCnet 和 LocalTalk。
每个直接连接到 Internet(或任何基于 IP 的网络)的网络接口都用唯一的 32 位的 IP 地址来识别。 IP 地址可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个部分。如果你拿到一个 IP 地址,把网络地址部分全部设为 1,而主机地址部分全部设为 0,则你将得到这个网络的子网掩码。
传统意义上,IP 网络按照网络地址的长度分为 8、16、24 位三个组别。这个系统缺乏灵活性,浪费了很多 IP 地址,所以现在的 IPv4 网络是由可变长度的网络号来分配的。
IP addresses net mask length
Class A 1.0.0.0 - 126.255.255.255 255.0.0.0 === /8
Class B 128.0.0.0 - 191.255.255.255 255.255.0.0 === /16
Class C 192.0.0.0 - 223.255.255.255 255.255.255.0 === /24
IP 地址不在这个范围内的被用作特殊目的。
每一个组别中都有保留给本地网络(LANs)使用的地址范围。这些地址不会和 Internet 上的发生冲突。(同理,如果主机被分配到这类地址的话,这些主机就不能直接访问 Internet,需要通过一个作为代理的网关或网络地址转换服务(NAT)才能访问 Internet。)这些地址范围在下表中列出,包含每个组别中这些地址范围的数目。
network addresses length how many
Class A 10.x.x.x /8 1
Class B 172.16.x.x - 172.31.x.x /16 16
Class C 192.168.0.x - 192.168.255.x /24 256
IP 网络中 IP 地址的第一个值就是网络本身,最后一个值是该网络的广播地址,
其余所有的 IP 地址都可以分配给网络中的主机。通常 IP 地址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都会留给该网络的 Internet 网关。
路由表包含了关于内核如何把 IP 包发送到它们目的地的信息。这儿有一个位于本地网络(LAN),IP 地址为 192.168.50.x/24 的 Debian 主机的路由表。另一台主机 192.168.50.1(也在 LAN 中)是公司网络 172.20.x.x/16 的路由器,主机 192.168.50.254(也在 LAN 中)是负责访问 Internet 的路由器。
# route
Kernel IP routing table
Destination Gateway Genmask Flags Metric Ref Use Iface
127.0.0.0 * 255.0.0.0 U 0 0 2 lo
192.168.50.0 * 255.255.255.0 U 0 0 137 eth0
172.20.0.0 192.168.50.1 255.255.0.0 UG 1 0 7 eth0
default 192.168.50.254 0.0.0.0 UG 1 0 36 eth0
第一行说明传送目的地是 127.x.x.x 的话,则会通过 lo 回环网络接口来路由。
第二行说明传送目的地是 LAN 的话,则会通过 eth0 来路由。
第三行说明传送目的地是公司网络的话,则会通过 eth0 来路由,最后发送到网关 192.168.50.1。
第四行说明传送目的地是 Internet 的话,则会通过 etho 来路由,最后发送到网关 192.168.50.254。
路由表中的 IP 地址也可以用名称表示,这些名称从 /etc/networks 或通过 resolver(C Library)来获得。
除了路由之外,内核能实现网络地址转换(NAT)、流量控制和包过滤。
篇6:举例说明ip欺骗渗透网络
传说中也只有凯文米特尼克曾经成功的实现过,IP 欺骗是个非常困难的事情,
举例说明ip欺骗渗透网络
,
不过这个一般人是可望不可即的但是特殊条件下,则可以比较简单的实现 IP 欺骗,并利用这个来做一点点事情,比如入侵有 IP 地址限制的系统。 某人已经渗透进入了一个网络, 举个例子来
篇7:如何查看电脑网络ip地址
有很多网友不知道怎么查看自己电脑的IP地址,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几种简单的小技巧。
步骤
1、第一种:点击你的电脑桌面左下角的“开始”找到“运行”点击运行, 在出现的对话框里面输入“cmd” 点击确定然后就会出现一个黑色的命令行窗口,你会看到“>” 后面有一个光标在闪动,输入ipconfig然后按下回车键, 会出现一串数据,红色区域就是自己电脑的IP了。
是不是很简单呢。
2、第二种:打开我的电脑,找到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中找到网络连接,选中本地连接,看到在左下方显示了本机IP了。
1.电脑如何查看ip地址
2.如何查看电脑上的ip地址
3.如何查看电脑ip地址
4.电脑上如何查看ip地址
5.如何查看本电脑ip地址
6.win10如何查看电脑的ip地址
7.怎么查看自己电脑的ip地址
8.苹果电脑怎么查看本机IP与MAC地址
9.windows查看ip地址快捷方法
10.本机ip地址怎么查看
篇8:浅析校园局域网网络规划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校园网络建设已逐步成为学校的基础建设项目,更成为衡量一个学校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发现、协作学习、因材施教、动建构等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主要阐述了校园局域网网络建设的必要性、设计思路及网络规划。
篇9:浅析校园局域网网络规划
一、引言
1.1论文的研究背景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越来越快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人进行交流、查阅信息、进行联机游戏等。组建校园局域网络,在小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交流信息已成为一种时尚,建立校园网及管理信息系统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加强校园内部信息上、下传递及各部门的资源共享,并实现校园网与Internet互联,成为校园实现现代化管理教学的必要条件,也为学生的学习和实习创造一个基地。例如:认为网络建设越高档越好,在建设中盲目追求高投入,对校园网络建设的建设缺乏综合规划及开发应用;认为建好了校园网络,连接了Internet,就等于实现了教学和办公的自动化和信息化,而缺乏对校园网络的综合管理、技术人员和教师的应用培训,缺乏对教学资源的开发与积累等等。所有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校园网络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中所应发挥的实际效益。校园网就是利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标准建立起来的用于学校管理和交流、服务的大型应用网络,通常采用远程拨号接入和Internet/Intranet接入。高校校园网是指在高校里利用计算机网络完成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目前,我国的校园网和课件建设与国外相比,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建设上均有明显的差距。网络传输速度慢,网络性能差,造成学生学习时的无奈等待;传统教学方法与网络学习之间观念存在差距,使学生面对网络教学的主动性不够;缺乏优秀的网络课件等等。因此,必须加强校园网网络硬件建设和课件建设,重视网络中心的职能建设,促使高校远程教学服务质量的提高,保证校园网与巨大的市场需求相适应,使校园网持续有效地发展。
1.2建设校园网局域网的目的.和意义
我们通常认为计算机是思维的工具,是人脑的延伸,但单个计算机的容量和功能毕竟是有限的,无法与蕴藏着巨大潜能的人脑相比。而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将古今中外全人类的智慧汇聚到覆盖全球的巨型网络系统之中,创造了一个每时每刻都在急剧发展的全人类的“大脑”。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拥有信息时代学习与创新能力的人就拥有充满机遇和希望的新世纪。现代教育技术如何研究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文化环境,如何驾驭新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培养受教育者具有适应新时代的学习与创造能力,不仅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标志,而且将成为个体乃至整个民族跨入新世纪的“通行证”。可见,建设校园网络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根本途径,丰富多彩、健康清新的校园网络文化将成为学校培养学生思维方式、道德品质、创造能力的新环境,成为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崭新平台。
二、校园局域网网络设计
2.1 设计思想
网络就是将相同或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计算机通过连线和各种外围设备连接在一起,以实现网络中各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流及资源共享的系统。计算机网络一般由工作站、服务器、外围设备和一组通信协议组成。在计算机网络中,服务器是为网络中各用户提供服务并管理整个网络的,是整个网络的核心。校园局域网(简称LAN)应该以满足以下功能为设计原则。①方便的数据共享、传输和数据保护功能。②应用程序的多客户共享能力。③能够与网络上的其他用户方便的交互工作。④共享外围设备。
2.2 网络规划
1)校园局域网物理拓扑结构选择:设计校园局域网时,网络物理拓扑结构的选择受多方面因素的约束,也是影响网络布局、故障诊断技术、安装费用、使用的电缆类型的重要因素。这里根据我校现有终端分布情况及网络水平需求,谈谈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
第一、网络物理拓扑结构的确定,受计算机布局和台数的影响。如果人们只在一间办公室内使用为数不多的计算机,通常选择总线拓扑;而要在一栋建筑物的多个楼层中连接许多分布的计算机,则通常选择星形拓扑。
第二、故障诊断技术一定程度上由用户使用的物理拓扑决定。总线拓扑结构具有自带的物理冗余设计,以防止电缆断裂造成通信中断;星形拓扑则把网络中的各段电缆分开,使某段电缆出现的故障不会使整个网络瘫痪。
第三、各种物理拓扑结构的成本不同。网络成本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网络布局的影响,网络跨越的范围越大,连接网络的工作量就越大,并在安装费用上体现出来。但是,有些费用受到用户选择的拓扑的复杂程度的影响。例如,总线形拓扑在较小的区域里实现起来很简单,但如果要用来建设一个覆盖多个楼层的网络,其布线将成为令人头痛的难题。
第四、要建立一个高速度、低故障、扩展性好、安全可靠的专用局域网,并使整个网络系统提供基于各种协议下得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最高效率地实现资源共享。
综上所述,我校局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采用总线-星型混合型结构;即主服务器和交换机间采用总线型,而交换机和各工作站间采用星型结构。主要考虑以下几点:主服务器和交换机间总线型拓扑便于今后的扩展;星形拓扑使用于物理设备分布范围较大的网络,只考虑各工作站与中心交换式集线器的连接,不必考虑如何把各计算机彼此相连;星形拓扑很容易进行故障诊断,如果某个节点不能正常工作,则故障可能就出现在集线器端口与物理上连接的节点之间的某个地方,可以从终端本身、集线器与终端间电缆,为故障端口提供服务的集线器端口等几方面检查;星形拓扑很容易使用,网络布线容易。如下图所示:
2)使用集线器连接网络节点:星形拓扑的中心设备是集线器(Hub)。集线器是一种包括所有把网络设备彼此连接起来的设备的统称,其复杂程度可以从无源的插接板到专用于连接不同类型LAN的设备,甚至包括把LAN接入WAN的设备。集线器的端口很重要,它能够决定以下几方面。①集线器支持的电缆类型。②一台集线器可以连接多少台PC机,根据需要可选用8、12、16、32口的有源Hub。③当网络停止工作时,集线器能否扩充及能否进行远程管理。星型拓扑网络的速度部分决定于集线器的速度。
3)设计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选用的电缆,光缆,各种连接电缆,以及配线设备等所有硬件设施均应符合ISO/IEC11801:1995(E)国际标准。ISO/IEC11801《客户建筑物电缆通用敷设要求》国际标准规定,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分六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干线(垂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4)实现网络连接:计算机间传输的信息类型(文本、复杂的图形、视频信号或者音频信号),计算机间的距离和电缆的工作环境,都是决定使用电缆类型的因素。电缆可分为铜缆和光缆,常见的铜缆是双绞线电缆。实际使用的双绞线有两种类型: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者的区别是UTP有四对电缆,而STP有两对电缆,STP的双绞线对外面包覆着一层导体,保护电缆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新建的LAN在选择UTP时,常使用第五类非屏蔽双绞线,最高传输速率为100 Mbps,最大连接长度为100m。在本校园局域网的设计实例中的干线子系统和配线子系统,综合考虑技术性能和工程造价后,决定均采用AVAYA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在墙内,楼板内穿镀锌钢管暗敷设。线缆接头采用RJ-45型。如果要加大网络的范围,在两段双绞线之间可安装中继器。
总 结
只有把这部分信息库都建好或者规划好,校园网建起来才会很好地运转起来。如果这部分信息库没有建好,那么校园网建好后也只是一个空壳,空有外表,内在运作不起来,校园网没有充分利用起来,资金投入了没有好的收获。建起校园局域网络后,还要考虑到如何跟外面的广域网联系,主服务器与Internet连接,做成一个代理服务器,校园内部其他的机器通过这个代理服务器登录到Internet上,这样师生们可以通过Internet访问一些校内没有的资源,而社会上也可以通过学校的校园网站了解到学校的情况。总之,只有充分地做好建设校园网的前期准备工作,才能建设好校园网络,才能使校园网络的效益提到最高。
参考文献
[1]李华峰。校园网建设的原则和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07,31:5.
[2]潘晓东。建设高效实用的校园网[EB/OL].中国电化教育网站, 2002.
[3]王竹林。校园网组建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大型网络IP规划】相关文章:
1.网络规划开题报告
4.个人ip商业变现
6.大型策划方案
7.大型年会主持稿
8.大型拓展游戏
9.大型比赛策划书
10.大型公益活动方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