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考试大纲

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考试大纲

2022-06-08 08:11:0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带枪萝莉”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考试大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考试大纲,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考试大纲

篇1: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⒈具有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

⒉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和数据库的原理及其应用。

⒊具有计算机体系结构、系统组成和性能评价的基础及应用知识。

⒋具有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基础知识。

⒌具有计算机应用项目开发的分析、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基本能力。

⒍具有计算机应用系统安全和保密性知识。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⒈计算机系统组成:

⑴计算机的发展。

⑵计算机的分类及应用。

⑶计算机硬件结构。

⑷主要部件功能。

⑸计算机软件的功能与分类。

⑹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⒉计算机工作原理:

⑴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⑵运算器。

⑶控制器。

⑷存储器。

⑸输入与输出系统。

⒊计算机的主要性能:

⑴计算机系统性能指标。

⑵处理机指标。

⑶存储容量能力。

⑷i/o总线能力。

⑸系统通信能力。

⑹联机事务处理能力。

⑺软件支持。

二、数据结构与算法

⒈基本概念:

⑴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⑵算法的描述与分析。

⒉线性表:

⑴线性表的逻辑结构。

⑵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⑶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⒊数组:

⑴数组的定义与运算。

⑵数组的顺序存储结构。

⑶矩阵的压缩存储。

⒋栈与队列:

⑴栈的定义和运算。

⑵栈的存储结构。

⑶队列的定义和运算。

⑷链队列与循环队列。

⒌串:

⑴串及其操作。

⑵串的存储结构。

⒍树和二叉树:

⑴树的定义。

⑵二叉树的定义及性质。

⑶二叉树与树的转换。

⑷二叉树的存储。

⑸遍历二叉树与线索二叉树。

⒎图:

⑴图及其存储结构。

⑵图的遍历。

⑶图的连通性。

⑷有向无环图。

⑸最短路径。

⑹拓扑排序。

⒏查找:

⑴线性表查找。

⑵树形结构与查找。

⑶散列查找。

⒐排序:

⑴插入排序。

⑵交换排序。

⑶选择排序。

⑷归并排序。

⑸基数排序。

10.组织:

⑴顺序文件。

⑵索引文件。

⑶散列文件。

三、离散数学

⒈数理逻辑:

⑴命题及其符号化。

⑵命题公式及其分类。

⑶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⑷范式。

⑸命题逻辑推理理论。

⑹谓词与量词。

⑺谓词公式与解释。

⑻谓词公式的分类。

⑼谓词逻辑等值演算与前束范式。

(10)谓词逻辑推理理论。

⒉集合论:

⑴集合及其表示。

⑵集合的运算。

⑶有序对与笛卡尔积。

⑷关系及其表示法。

⑸关系的运算。

⑹关系的性质。

⑺关系的闭包。

⑻复合关系与逆关系。

⑼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

(10)函数及其性质。

(11)反函数与复合函数。

⒊代数系统:

⑴代数运算及其性质。

⑵同态与同构。

⑶半群与群。

⑷子群与陪集。

⑸正规子群与商群。

⑹循环群与置换群。

⑺环与域。

⑻格与布尔代数。

⒋图论:

⑴无向图与有向图。

⑵路、回路与图的连通性。

⑶图的矩阵表示。

⑷最短路径与关键路径。

⑸二部图。

⑹欧拉图与哈密尔顿图。

⑺平面图。

⑻树与生成树。

⑼根树及其应用。

四、操作系统

⒈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⑴操作系统的功能。

⑵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

⑶操作系统的组成。

⑷操作系统的接口。

⒉进程管理:

⑴进程、线程与进程管理。

⑵进程控制。

⑶进程调度。

⑷进程通信。

⑸死锁。

⒊作业管理:

⑴作业与作业管理。

⑵作业状态及其转换。

⑶作业调度。

⑷作业控制。

⒋存储管理:

⑴存储与存储管理。

⑵虚拟存储原理。

⑶页式存储。

⑷段式存储。

⑸段页式存储。

⑹局部性原理与工作集概念。

⒌文件管理:

⑴文件与文件管理。

⑵文件的分类。

⑶文件结构与存取方式。

⑷文件目录结构。

⑸文件存储管理。

⑹文件存取控制。

⑺文件的使用。

⒍设备管理:

⑴设备与设备分类。

⑵输入输出控制方式。

⑶中断技术。

⑷通道技术。

(5)缓冲技术.

⑹设备分配技术与spooling系统。

⑺磁盘调度。

⑻设备管理。

⒎一种典型操作系统(dos/unix/windows)的使用:

⑴dos的特点与使用。

⑵unix的特点与使用。

⑶windows的特点与使用。

篇2: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PC技术)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具有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

2.熟悉80x86微处理器的结构、原理及其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掌握个人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逻辑组成和物理结构。

4.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原理、配置及其维护管理。

5.熟悉个人计算机常用的外部设备的性能、原理及结构。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特点,计算机分类,pc机的组成与性能评测。

2.数值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整数的表示和运算,实数(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3.文字信息与文本在计算机内的表示:西文字符编码字符集(unicode)。

4.多媒体技术基础:数字声音的类型,波形声音与合成声音,图像、图形的特点与区别,图像、图形和视频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

5.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和组成。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网络体系结构与tcp/ip协议,因特网与ip地址,计算机局域网初步。

二、微处理器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1.微处理器的一般结构:寄存器组,寄存器管理,总线时序,工作模式以及类型提供配置。

2.pentium微处理器的功能与结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寄存器组,工作模式及存储器管理,中断管理,总线时序。

3.80x86系列微处理器指令系统:指令格式与编码,寻址方式,指令系统。

4.80x86宏汇编语言的数据、表达式和伪指令语句。

5.80x86宏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顺序、分支及循环程序设计,子程序设计,robbios中断调用和dos提供功能调用。

三、pc机组成原理与接口技术

1.pc机的逻辑组成与物理结构:主板与芯片组,超级i/o芯片,主板bios等。

2.系统总线的功能与工作原理,isa总线和pci局部总线。

3.主存储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rom和ram,内存条与主存储器工作原理,cache存储器。

4.输入输出控制:i/o寻址方式与i/o端口地址,程序控制i/o方式,中断控制i/o方式。dmai/o控制方式。

5.外设接口:串行接口,并行接口,scsi接口和ieee-1394。

四、windows操作系统的功能与原理

1.操作系统的功能,类型和windows98体系结构,windows api与dll的基本概念。

2.windows的处理机管理:windows虚拟机,windows虚拟机管理程序,windows的进程调度技术。

3.windows的存储管理:windows的内存结构与管理,windows的虚拟内寻。

4.windows的文件管理:windows的文件系统结构,磁盘的存储结构,fat16与fat32。

5.windows的设备管理:虚拟设备驱动程序,通用驱动程序与小型驱动程序,即插即用与配置管理,电源管理,打印子系统等。

6.windows的网络通信功能:windows的网络组件,远程网络通信,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dcom,windows中的internet组件。

7.windows的多媒体功能:windows对多媒体文件与设备的支持,windows的多媒体组件,windows的媒体播放器。

8.windows的配置、管理与维护:安装与启动,注册表,系统配置与管理,系统性能监视和优化,故障诊断。

9.pc机的安全与病毒防范:计算机安全的一般概念,pc机病毒及其防范。

五、pc机的常用外围设备

1.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器、笔输入设备、扫描仪、数码相机,声音输入设备及midi输入设备。

2.输出设备:crt显示其、液晶显示器与显示控制卡,针式打印机、激光印字机与喷墨打印机;绘图仪;midi音乐合成、3d环绕声生成与音箱;视频输出设备。

3.外存储器:软盘存储器;硬盘存储器的组成、原理与性能指标,活动硬盘,磁盘阵列;磁带存储器;光盘存储器的原理与分类,cd-rom、cd-r、cd-rw、dvd光盘存储器。

4.pc机连网设备:modem,isdn与pc机的接入,adsl接入,有线电视网与cable modem,局域网组网设备(以太网卡与集线器),无线接入技术。

六、上机操作

1.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

2.熟练掌握80x86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技术、编程和调试。

3.掌握与考试内容相关的上机应用。

考试方式

一、笔试:120分钟

二、上机考试:60分钟

篇3: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版)

基本要求

1.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

2.能够使用SQL语言实现数据库操作。

3.具备数据库系统安装、配置及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技能。

4.掌握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方法。

5.掌握数据库性能优化的基本方法。

6.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生命周期及其设计、开发过程。

7.熟悉常用的数据库管理和开发工具,具备用指定的工具管理和开发简单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

8.了解数据库技术的最新发展。

考试内容

一、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及规划

1.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

2.数据库开发方法与实现工具。

3.数据库应用体系结构。

二、数据库设计及实现

1.概念设计。

2.逻辑设计。

3.物理设计。

4.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三、数据库存储技术

1.数据存储与文件结构。

2.索引技术。

四、数据库编程技术

1.一些高级查询功能。

2.存储过程。

3.触发器。

4.函数。

5.游标。

五、事务管理

1.并发控制技术。

2.备份和恢复数据库技术。

六、数据库管理与维护

1.数据完整性。

2.数据库安全性。

3.数据库可靠性。

4.监控分析。

5.参数调整。

6.查询优化。

7.空间管理。

七、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及新技术

1.对象数据库。

2.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

3.XML数据库。

4.云计算数据库。

5.空间数据库。

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120分钟,满分100分。

1.全国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

2.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历年真题

3.三级(数据库技术)样题

4.4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试卷

5.4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试卷

6.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样题

7.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考试大纲

8.计算机三级考试数据库技术试题(2016)

9.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预测题

10.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练习题

篇4: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计算机软件可划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以下( )软件系统不属于系统软件。

A.操作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程序语言系统

D.客户管理系统

2.以存储程序原理为基础的冯・诺依曼结构的计算机,一般都由五大功能部件组成,它们是( )。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运算器、累加器、寄存器、外部设备和主机

C.加法器、控制器、总线、寄存器和外部设备

D.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总线和外部设备

3.个人计算机简称PC机,这种计算机属于( )。

A.微型计算机

B.小型计算机

C.超级计算机

D.巨型计算机

4.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以下( )是最贴近硬件的系统软件。

A.服务程序

B.操作系统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语言处理程序

5.微型计算机产品至今已经经历了多次演变,其主要标志是( )。

A.体积和重量

B.用途

C.价格

D.微处理器的字长和功能

6.在关系数据库中,表是三级模式结构中的( )。

A.外模式 B.模式

C.存储模式

D.内模式

7.TCP/IP是一组( )。

A.局域网技术

B.广域网技术

C.支持同一计算机(网络)互联的通信协议

D.支持异种计算机(网络)互联的通信协议

8.软件测试的方法可归纳成三种,它们是

I.动态测试

II.静态测试

III.程序正确性证明

而真正实施的方法则是( )。

A. I

B .I和II

C.II

D.I、II和III

9.软件设计中,可用于详细设计的工具有( )。

A.业务流程图、N-S图、结构图和伪码

B.数据流程图、PAD图、结构图和伪码

C.程序流程图、PAD图、方框图和伪码

D.数据流程图、PAD图、N-S图和伪码

10.下列特性中,属于分时系统特性的是( )。

I.交互性

II.独立性

III.可靠性

IV.及时性

A .I、II和IV

B .II、III和IV

C .I、III和IV

D.I、IIT和III

11.在下面的两个关系中,职工号和部门号分别为职工关系和部门关系的主键(或称主

码)。

职工(职工号、职工名、部门号、职务、工资)

部门(部门号、部门名、部门人数、工资总额)

在这两个关系的属性中,只有一个属性是外键(或称外来键、外码、外来码)。它是( )。

A.职工关系的“职工号”

B.职工关系的“部门号”

C.部门关系的“部门号”

D.部门关系的“部门名”

12.美国国防部安全标准定义了4个安全级别,其中最高安全级提供了最全面的安全支持,它是( )

A .A级

B .B级

C.C级

D.D级

13. SQL语言的GRANT和REVOKE语句主要用来维护数据库的( )

A.安全性

B.完整性

C.可靠性

D.一致性

14.若执行下面列出的操作,( )操作不能成功执行。

A.从EMP中删除行(#39;010#39;,#39;王宏达#39;,#39;01#39;,1200)

B.在EMP中插入行(#39;102#39;,#39;赵敏#39;,#39;01#39;,1500)

C.将EMP中雇员号=#39;056#39;的工资改为1600元

D.将EMP中雇员号=#39;101#39;的部门号改为#39;05#39;

15.信息安全就是要防止非法攻击和病毒的传播,保障电子信息的有效性,从具体的意

义上来理解,需要保证( )方面的内容。

I.保密胜(Confidentiality)

II.完整性(Integrity)

III.可用性(Availability)

IV.可控性(Controllability)

A. I、II和IV

B .I、II和III

C. II、III和IV

D.都是

篇5: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按管理层次可分为( )。

A.战略层、战术层、业务层、事务层

B.高层、中层、基层

C.决策层、职能层、事务层、操作层

D.管理层、技术层、操作层

2.以下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中,( )是不正确的。

A.操作系统管理着系统的各种资源

B.操作系统应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界面

C.操作系统是资源的管理者和仲裁者

D.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应用软件

3.数据库技术的奠基人之一E.F.Codd于1970年发表过多篇论文,主要论述的是

( )。

A.层次数据模型

B.网络数据模型

C.关系数据模型

D.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4.数据字典是对数据定义信息的集合,它所定义的对象都包含于( )。

A.数据流图

B.软件结构

C.程序框图

D.方框图

5.建立在清楚的逻辑基础上,并且它的决策方法和决策过程有固定的规律可循,可事先

规定明确的决策规则的决策是( )。

A.非结构化决策

B.不可编程序决策

C.半结构化决策

D.结构化决策

6.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将信息开发的全过程划分为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阶

段,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形成于( )阶段。

A.开发阶段

B.计划阶段

C.分析阶段

D.设计阶段

7.下列关于进程间通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进程互斥是指每次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临界资源

B.进程控制是通过原语言实现的

C. P、V操作是一种进程同步机制

D.管程是一种进程高级通信机制

8.数据管理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数据库阶段具有许多特点,下面列出的特点中( )不是数据库阶段的特点。

A.采用复杂的数据结构

B.无数据冗余

B.数据共享

D.数据具有较高的独立性

9.下列关于时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硬件必须提供定时装置

B.时钟中断属于强迫性中断

C.通过时钟机制可以运行系统管理和维护程序

D.用户一般通过相对时钟确定当前时刻

10.一个信息系统的长期目标应包括下列( )。

I.支部企业的战略目标

II.支持企业各管理层的需求

III.为企业提供一致的数据

IV.应该适应企业机构/体制改变

V.从子系统按优先次序实现信息系统总体

A.I、II、III

B.全部

C.I、III

D.II、IV、V

11.在数据库技术中,反映现实世界中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是( )。

A.信息

B.数据

C.消息

D.命令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服务器只能用大型主机、小型机构成

B.服务器只能用装配有安腾处理器的计算机构成

C.服务器不能用个人计算机构成

D.服务器可以用装配有奔腾、安腾处理器的计算机构成

13.关系S(S#,SNAME,SEX),C(C#,CNAME),SC(S#,C#)。其中S#为学生号,SNAME为学生姓名,SEX为性别,C#为课程号,CNAME为课程名。要查询选修“计算机”课的全体女学生姓名的SQL语句是SELECT SNAME FROM S,C,SC WHERE子句。这里WHERE子句的内容是( )。

A.S,S#=SC.S#AND SEX="女"AND CNAME="计算机"

B .S,S#=SC.S#AND C.C#=SC.C#AND CNAME="计算机"

C.SEX="女"AND CNAME="计算机"

D.S.S#=SC.S#AND C.C#=SC.C#AND SEX="女"AND CNAME="计算机"

14. J.Martin认为下列( )措施可以解决数据处理部门与最高管理层之间的隔阂。

I.聘请咨询公司

II.为最高管理层放映录像并推荐一本信息系统建设的书

III.开设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

IV.与高层管理人员通信、沟通

A.I

B.II

C.III

D.全部

15.办公自动化简称OA,它的意义在于( )。

A.实现无纸化办公

B.在办公场所用字处理机,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求得更好的效果

C.用PC机处理各种业务

D.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应用到办公活动中,以提高自动管理、处理、决策的能力

篇6: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管理)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应用知识、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2.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基本知识并能熟练的应用。

3.掌握并能熟练运用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4.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理论和关系数据库系统,掌握关系数据语言。

5.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具有数据库设计能力。了解数据库技术发展。

6.掌握计算机操作,并具有c语言编程,开发数据库应用(含上机调试)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应用领域。

2.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知识。

3.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

4.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二、数据结构与算法

1.数据结构、算法的基本概念。

2.线性表的定义、存储和运算。

3.树形结构的定义、存储和运算。

4.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排序方法。

5.检索的基本概念和检索算法。

三、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和分类。

2.进程、线程、进程间的通信的基本概念。

3.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的主要技术。

4.典型操作系统的应用。

四、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2.数据模型概念和主要的数据模型。

3.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操作和关系代数。

4.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5.事务管理、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的基本概念。

五、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库应用

1.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

2.数据库设计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3.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

4.数据库技术发展。

六、上机操作

1.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

2.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技术、编程和调试。

3.掌握与考试内容相关的知识的上机应用。

考试方式

一、笔试:120分钟

二、上机考试:60分钟

【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考试大纲】相关文章:

1.浙江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三级)

2.全国计算机三级软件测试技术考试大纲

3.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上机题库

4.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PASCAL)考试大纲

5.全国专业人员技术职称外语等级考试

6.普通话等级考试范文

7.普通话等级考试试题

8.计算机等级考试答案

9.普通话考试等级划分

10.9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笔试试卷

下载word文档
《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考试大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