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中医医师考试大纲—方剂学
“lxfwww”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执业中医医师考试大纲—方剂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执业中医医师考试大纲—方剂学,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执业中医医师考试大纲—方剂学
第一单元 总论
细目一: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要点:
1.方剂的组成原则。
2.方剂的变化运用。
细目二:剂型
要点:
常要剂型的性能特点及应用。
第二单元 解表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辛温解表
要点:
1.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
裁运用。
2.九味羌活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三:辛凉解表
要点:
1.银翘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桑菊饮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四:扶正解表
要点:
败毒散、再造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第三单元 泻下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寒下
要点:
大承气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细目三:温下
要点:
1.温下剂的配伍特点。
2.温脾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3.大黄附子汤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四:润下
要点:
1.麻子仁丸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2.济川煎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五:逐水
要点:
十枣汤、舟车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服用方法及其意义。
第四单元 和解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
和解剂的适用范围。
细目二:和解少阳
要点:
1.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蒿芩清胆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和主治证候。
细目三:调和肝脾
要点:
1.四逆散、逍遥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2.痛泻要方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四:调和肠胃
要点:
半夏泻心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作用。
第五单元 清热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
清热剂的适用范围。
细目二:清气分热
要点:
1.白虎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2.竹叶石膏肠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三:清营凉血
要点:
1.清营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犀角地黄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四:清热解毒
要点:
1.凉膈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黄连解毒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3.普济消毒饮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五:气血两清
要点:
清瘟败毒饮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六:清脏腑热
要点:
1.龙胆泻肝汤、左金丸、玉女煎、芍药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
伍意义。
2.导赤散、泻白散、清胃散、白头翁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七:清虚热
要点:
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当归六黄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八:清热祛暑
要点:
六一散、清暑益气汤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篇2:06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方剂学
一单元 总论
细目:方剂与治法
要点:
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常用治法
细目二: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要点:
1.方剂的基本结构
2.方剂的变化形式
细目三:剂型
要点:
常用剂型及其特点
第二单元 解表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辛温解表
要点:
1.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2.九味羌活汤、香苏散、止嗽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三:辛凉解表
要点:
1.银翘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桑菊饮、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四:扶正解表
要点:
1.败毒散、参苏饮、加减葳蕤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麻黄细辛附子汤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三单元 泻下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寒下
要点:
1.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2.大陷胸汤的组成药物、功效及主治证侯
细目三:温下
要点:
1.温下剂的基本配伍规律
2.温脾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3.大黄附子汤的功用及主治证侯
细目四:润下
要点:
麻子仁丸、济川煎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五:逐水
要点:
十枣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服用方法及其意义
细目六:攻补兼施
要点:
黄龙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侯及配伍意义
第四单元:和解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
和解剂的适用范围
细目二:和解少阳
要点:
1.小柴胡汤、大柴胡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载运用
2.蒿芩清胆汤、达原饮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三:调和肝脾
要点:
1.四逆散、消遥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2.痛泻要方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四:调和肠胃
要点:
半夏泻心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第五单元 清热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
清热剂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细目二:清气分热
要点:
1.白虎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2.竹叶石膏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三:清营凉血
要点:
1.清营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载运用
2.犀角地黄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及及化载运用
细目四:清热解毒
要点:
1.凉膈散、普济消毒饮、防风通圣散、仙方活命饮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黄连解毒汤、清瘟败毒饮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及化载运用
篇3:执业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方剂学
第一单元 总论
细目一: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1.方剂的组成原则
2.方剂的变化运用
细目二:剂型
常用剂型的性能特点反应用
第二单元 解表剂
细目一:概述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辛温解表
1.麻黄汤、桂柱汤、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且化裁运用
2.九味羌活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三:辛凉解表
1.银翘散的组成药物、功月、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桑菊饮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四:扶正解表
败毒散、再造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第三单元 泻下剂
细目一:概述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寒下
大承气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细目三:韫下
1.温下剂的配伍特点
2.温脾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3.大黄附子汤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四:润下
1.麻子仁丸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2.济川煎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五:逐水
十枣汤、舟车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服用方法及其意义
第四单元 和解剂
细目一:概述
和解剂的适用范围
细目二:和解少阳
1. 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蒿芩清胆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三:调和肝脾
1.四逆散、逍遥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2.痛泻要方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四: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第五单元 清热剂
细目一:概述
清热剂的适用范围
细目二:清气分热
1.白虎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2.竹叶石膏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三:清营凉血
1.清营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犀角地黄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四:清热解毒
1.凉膈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黄连解毒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3.普济消毒饮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五:气血两清
清瘟败毒饮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六:清脏腑热
1.龙胆泻肝汤、左金丸、玉女煎、芍药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导赤散、泻白散、清胃散、白头翁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七:清虚热
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当归六黄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八:清热祛暑
六一散、清暑益气汤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六单元 温里剂
细目一:概述
温里剂的适用范围
细目二:温中祛寒
1.理中丸、小建中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2.吴茱萸汤、大建中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三: 回阳救逆
1.四逆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2.回阳救急汤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四:温经散寒
当归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七单元 表里双解剂
细目一:概述
表里双解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解表攻里
1.解表攻里剂的基本配伍
2.大柴胡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3.防风通圣散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三:解表清里
葛根黄芩黄连汤的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第八单元补益剂
细目一:概述
补益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补气
1.四君子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2.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生脉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三:补血
1.四物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2.当归补血汤、归脾汤、炙甘草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四:气血双补
八珍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
细目五:补阴
1.六味地黄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2.大补阴丸、一贯煎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3.左归丸、七宝美髯丹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六:补阳
1.肾气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2.右归丸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九单元安神剂
细目一:概述
安神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重镇安神
朱砂安神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三:滋养安神
1.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甘麦大枣汤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十单元开窍剂
细目一:概述
开窍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凉开
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三:温开
苏合香丸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十一单元固涩剂
1.固涩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2.玉屏风散、四神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3.真人养脏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4.牡蛎散、金锁固精丸、固冲汤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十二单元理气剂
细目一:概述
理气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行气
1.越鞠丸、半夏厚朴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厚朴温中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3.天台乌药散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三:降气
1.苏子降气汤、定喘汤、旋覆代赭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
2.橘皮竹茹汤、丁香柿蒂汤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篇4: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模拟试题--方剂学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模拟试题--方剂学
20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模拟试题--方剂学-12-03 09:11A1型题1.九味羌活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C A.白芍药B.山茱萸C.生地黄D.麦门冬E.枸杞子
2.清营汤的功用是D A.泻火养阴,凉血散瘀B.益气养阴,宁心安神C.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D.清营透热,养阴活血E.泻火解毒,凉血止血
3.芍药汤与白头翁汤的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B A.黄芩B.黄连C.黄柏D.大黄E.秦皮
4.泻白散与清骨散的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B A.桑白皮B.地骨皮C.牡丹皮D.五加皮E.茯苓皮
5.败毒散的组成药物中不包括E A.柴胡、前胡B.羌活、独活C.桔梗、枳壳D.人参、甘草E.当归、芍药
6.回阳救急汤除回阳救急外,还具有的功用是C A.益气养阴B.养血通脉C.益气生脉D.活血止痛E.养血敛阴
7.黄芪桂枝五物汤与当归四逆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E A.生姜、芍药、桂枝B.大枣、桂枝、生姜C.黄芪、桂枝、芍药
D.芍药、生姜、大枣E.桂枝、芍药、大枣
8.具有解表清里功用的方剂是A A.葛根黄芩黄连汤B.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C.凉膈散
D.小柴胡汤E.竹叶石膏汤
9.左归丸与一贯煎相同的功用是A A.滋阴B.疏肝C.补脾D.降火E.益气
10.右归丸除温补肾阳外,还具有的.功用是A A.填精补血B.补益脾胃C,理气健脾D.散寒止痛E.纳气平喘
11.天王补心丹与朱砂安神丸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有E A.酸枣仁B.炙甘草C.玄参D.黄连E.生地黄
12.酸枣仁汤中养肝血、安心神的药物是E A.知母B.川芎C.茯苓D.甘草E.酸枣仁
13.四神丸的组成药物中含有C A.草豆蔻B.白豆蔻C.肉豆蔻D.砂仁E.厚朴
14.玉屏风散的功用有A A.固表B.涩肠C.止遗D.固冲E.补肾
15.真人养脏汤主治之久泻久痢的主要病机是D A.肾阳衰微B.脾胃虚寒C.肠胃寒积D.脾肾虚寒E.肝肾虚寒
16.旋覆代赭汤的功用不包括D A.益气B.降逆C.和胃D.止咳E.化痰
17.定喘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B A.半夏、当归B.麻黄、杏仁C.桑白皮、地骨皮
D.黄芩、陈皮E.苏子、橘红
18.苏子降气汤组成中不包含的药物是E A.当归B.肉桂C.前胡D.厚朴E.葶苈子
19.槐花散的功用有D A.祛湿排脓B.清热解毒C.行气解郁D.疏风下气E.解表散邪
20.大定风珠的组成药物中含有E A.柏子仁B.桃仁C.郁李仁D.杏仁E.麻子仁
21.主治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气血逆乱所致类中风证的方剂是E A.羚角钩藤汤B.地黄饮子C.大定风珠D.天麻钩藤饮E.镇肝熄风汤
22.麦门冬汤中配伍粳米、大枣、甘草的意义有B A.佐金平木B.培土生金C.扶土抑木D.滋水涵木E.益火补土
23.玉液汤的功用有A A.止渴B.止遗C.止痢D.止泄E.止咳
24.增液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C A.党参B.白参C.玄参D.沙参E.丹参
25、小陷胸汤主治证候中有C A.痰白而稀B.干咳无痰C.咳痰黄稠D.痰中带血E.咳嗽痰多
26.保和丸的组成药物中含有E A.陈皮、甘草B.茯苓、白术C.半夏、生姜D.神曲、银花E.山楂、连翘
27.组成药物中含有生黄芪与当归的方剂是C A.仙方活命饮B.四妙勇安汤C.透脓散D.阳和汤E.复元活血汤
28.下列方剂,组成药物中不含有栀子的是E A.茵陈蒿汤B.八正散C.凉膈散D.龙胆泻肝汤E.仙方活命饮
29.四妙勇安汤的组成药物是A A.玄参、甘草、当归、金银花B.陈皮、地丁、川芎、连翘C.连翘、蒲公英、苦参、板蓝根D.野菊花、黄连、地丁、桑叶E.赤芍、苦参、甘草、大青叶答案:A 30.具有解毒消痈、化痰散结、活血祛瘀功用的方剂是B A.四妙勇安汤B.犀黄丸C.仙方活命饮D.大黄牡丹汤E.苇茎汤
篇5:执业中医医师考试大纲—药理学
第一单元 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及体内过程
细目一: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要点: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两重性、量效关系。
细目二:药物的体内过程
要点:
1.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其影响因素。
2.半衰期的概念、多次重复给药及稳态血药浓度。
第二单元 拟胆碱药
细目一:m受体兴奋药
要点:
1.毛果芸香碱对眼睛的作用。
2.毛果芸香碱的应用。
细目二:抗胆碱酯酶药
要点:
新斯的明的作用及应用。
第三单元 抗胆碱药
细目一:阿托品
要点:
1.阿托品的作用。
2.阿托品的应用。
3.阿托品的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细目二:山莨菪碱
要点:
山莨菪碱的作用及应用。
细目三:阿托品的人工合成代用品
要点:
1.常用眼科用药。
2.常用解痉药。
第四单元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要点:
1.药物解救原则。
2.胆碱酯酶复活药的应用。
第五单元 拟肾上腺素药
细目一:去甲肾上腺素及间羟胺
要点:
1.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2.间羟胺的作用及应用。
细目二:肾上腺素
要点:
肾上腺素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细目三:异丙肾上腺素
要点:
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细目四:多巴胺
要点:
多巴胺的作用及应用。
第六单元 抗肾上腺素药
细目一:a受体阻滞药
要点:
酚妥拉明的作用及应用。
细目二:β受体阻滞药
要点:
β受体阻滞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第七单元 h1受体阻滞药
要点:
1.h1受体阻滞药的作用及应用。
2.常用制剂。
第八单元 镇静催眠药
细目一:苯二氮卧式蕈类
要点:
1.苯二氮草类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2.常用制剂。
细目二:巴比妥类
要点:
1.巴比妥类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2.常用制剂。
第九单元 抗震颤麻痹药及抗癫痫药
细目一:抗震颤麻痹药
要点:
1.左旋多巴的作用及应用。
2.安坦的作用及应用。
细目二:抗癫痫药
要点:
常用抗癫痫药的选择性应用。
第十单元 抗精神失常药
细目一:抗精神分裂症药
要点:
氯丙嗪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细目二:抗抑郁症药
要点:
丙咪嗪的作用及应用。
第十一单元 镇痛药
细目一:吗啡
要点:
1.吗啡的作用、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2.吗啡镇痛作用机理。
细目二:人工合成镇痛药
要点:
1.哌替啶的作用及应用特点。
2.其他常用人工合成镇痛药制剂。
第十二单元 解热镇痛药
细目一:阿斯匹林
要点:
阿斯匹林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细目二:其他解热镇痛药
要点:
扑热息痛、布洛芬的作用及应用特点。
第十三单元 呼吸兴奋药
要点:
常用呼吸兴奋药的应用原则。
第十四单元 抗高血压药
细目一:利尿药
要点:
氢氯噻嗪的降压作用及应用。
细目二:β受体阻滞药
要点:
普萘洛尔的降压作用及应用。
细目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要点:
1.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的作用及应用。
2.卡托普利的不良反应。
细目四:钙拮抗药
要点:
硝苯吡啶的降压作用及应用。
细目五:作用于中枢部位的交感神经抑制药
要点:
可乐定的降压作用及应用。
细目六: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
要点:
利血平的降压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细目七:al受体阻滞药
要点:
1.哌唑嗪的降压作用及应用。
2.哌唑嗪的不良反应。
细目八: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药
要点:
1.肼苯哒嗪、硝普钠的降压作用及应用。
2.常见不良反应。
第十五单元 抗心律失常药
要点:
1.奎尼丁的作用及应用。
2.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的作用及应用。
3.普萘洛尔的作用及应用。
4.胺碘酮的作用及应用。
5.维拉帕米的作用及应用。
第十六单元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细目一:强心甙
要点:
1.强心甙的作用及应用。
2.强心甙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3.常用制剂及用法。
细目二:减负荷药
要点:
1.利尿药抗慢性心功能不全作用。
2.血管扩张药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作用及常用血管扩张药。
篇6:执业中医医师考试大纲—针灸学
第一单元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细目一:十二经脉
要点:
1.十二经脉名称。
2.十二经脉的分布。
3.十二经脉表里、络属、走向与交接。
细目二:奇经八脉
要点:
1.奇经八脉名称。
2.奇经八脉的循行。
3.奇经八脉的作用。
细目三:十五络脉
要点:
1.十五络脉循行分布特点。
2.十五络脉的作用。
细目四:十二经别
要点:
1.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特点。
2.十二经别的作用。
第二单元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细目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要点:
1.联系脏腑、肢体。
2.运行气血,抗御外邪。
细目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要点:
1.说明病理变化。
2.指导辨证归经。
3.指导针灸治疗。
第三单元 腧穴的分类
要点:
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第四单元 腧穴的治疗作用
要点:
1.远治作用。
2.近治作用。
3.特殊作用。
第五单元 特定穴
细目一:五输穴
要点:
1.五输穴的概念。
2.五输穴名称及五行属性。
3.五输穴的主治及应用。
细目二:原穴、络穴
要点:
1.原穴、络穴概念。
2.原穴、络穴名称及归经。
3.原穴、络穴的主治及应用。
细目三:背俞穴、募穴
要点:
1.背俞穴、募穴的概念。
2.背俞穴、募穴名称及归属。
3.背俞穴、募穴的主治及应用。
细目四:八会穴
要点:
1.八会穴名称。
2.八会穴的应用。
细目五:郄穴
要点:
1.郄穴名称。
2.郄穴的主治及应用。
细目六:下合穴
要点:
1.下合穴的概念。
2.下合穴名称。
3.下合穴的主治及应用。
细目七:八脉交会穴
要点:
1.八脉交会穴名称。
2.八脉交会穴的主治及应用。
细目八:交会穴
要点:
交会穴的应用。
第六单元 腧穴的定位方法
要点:
1.骨度分寸定位法。
2.自然标志取穴法。
3.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第七单元 手太阴肺经、穴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经脉循行。
2.主治概要。
细目二:常用腧穴
要点:
下列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
第八单元 手阳明大肠经、穴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经脉循行。
2.主治概要。
细目二:常用腧穴
要点:
下列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商阳、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手三里、曲池、臂脯、肩脶、扶突、迎香。
第九单元 足阳明胃经、穴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经脉循行。
2.主治概要。
细目二:常用腧穴
要点:
下列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梁门、天枢、归来、伏兔、梁丘、足三里、
上巨虚、下巨虚、丰隆、解溪、内庭、厉兑。
第十单元 足太阴脾经、穴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经脉循行。
2.主治概要。
细目二:常用腧穴
要点:
下列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隐白、太白、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大横、大包。
第十一单元 手少阴心经、穴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经脉循行。
2.主治概要。
细目二:常用腧穴
要点:
下列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极泉、少海、通里、阴郄、神门、少冲。
第十二单元 手太阳小肠经、穴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经脉循行。
2.主治概要。
细目二:常用腧穴
要点:
下列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少泽、后溪、腕骨、支正、天宗、颧髎、听宫。
第十三单元 足太阳膀胱经、穴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经脉循行。
2.主治概要。
细目二:常用腧穴
要点:
下列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睛明、攒竹、天柱、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大
肠俞、膀胱俞、次髎、委阳、委中、膏肓、志室、秩边、承山、飞扬、昆仑、申脉、束
骨、至阴。
第十四单元 足少阴肾经、穴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经脉循行。
2.主治概要。
细目二:常用腧穴
要点:
下列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涌泉、然谷、太溪、大钟、照海、复溜、俞府。
【执业中医医师考试大纲—方剂学】相关文章:
5.中医执业医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