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鉴定学
“y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鉴定学,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后的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鉴定学,供大家阅读。
篇1: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鉴定学
中药定定学部鉴中分药鉴定知识学执业药师必备是的中药学专知识业的重组成部要。分 据根执 药业的职责与师业执活动需要的中,鉴定药学部分的试内考主要容包括 1中.药定鉴学的务任2.我 历代与国药中鉴密切定相的重关本要著草作3.影 药材响质量因素的 4.药中定的鉴据、依中检验药作工的一程序、般药中鉴的方法及定中鉴药的定容 内.《5国药典》(中2100 年)一版部凡例附和中与药材鉴定有录关的定规 .6类药各及饮材片鉴常用定的名术词 7语.210 种用药材及其常片的饮来、源产、地采收加、工化学成分、实性鉴定(真括性包 鉴别状、微鉴别、显理鉴化)别、安性全检(包括测毒、有害成分,有重属及有金害素元,留残农药 黄曲霉,毒等素的量检限)、质查评价(量包括验鉴别、纯度检查经、出浸物含量测、定)等,“*”带材药的伪品及主其鉴别特征要,7 种附药1内容的 8。60. 常用药种及其材片饮的来、源学化分、真实成性鉴定(包括状性别、鉴微鉴别显 点、要化鉴别)、理安性检测(全括包性毒成分重、金及有属害素元黄曲、毒霉素限的检查量、)量质价(评包括验鉴别、经纯度查、检浸出、物量测含定)和等 5种附药容内。 9.2 种常用5材药其及片饮的源来、真实性鉴(性定鉴别)状质量和评(价包经验鉴括别、浸物出、量测定含) 10.等0 组2性状相似易中药混鉴的定总 论
单大 一、元中
单元小
目
细要
(点)1中品药种混
中药
鉴学的 药定鉴 任定务 学定 主要的因原1 .证考整理中药品和种发掘,祖国药遗学 乱产复杂现象的和
义和任务
(2)解决中药品 种
乱和混杂复问第一文库网 题的途径 1)鉴(中药定 品种真伪的 .鉴2定中的药真伪优劣确,中药质保 量2)鉴定(药中品 种的劣 优1制定药质中 标准的量原 则() 2中《药国典》 .研3和究制定药规中化质范量准标药材 饮片及量质标准的基 内本容 和要 求()中药1资的 源4.寻和找扩新药大源(2 )找寻和扩大 新源的方法药真实 鉴性的常定 .1中的药真性实定 鉴方用法 1()成书代年、
二、中
代中古鉴定药 药鉴 定知与本识草著学发 展作 简史 面方学的术值价品种对 药质量材 一()药材的 药材响 品种、质与 种量的质 培 因素栽2. 药的材质种的影 响种 对药质质材 量.药1的品种 的影响 (材)2在中鉴定药历 重代本要草作 著数 者作、收载 药总物
三影
、培栽药材质量 对3药.的栽材培的影 响产地与材药量质 .1产地与药材质量的系关(二)药 材 的地产 2道地药.材产 地采 收与材药量 质.采1收药材与质量产量的关系 、的系 关适采宜期收确的 2药材的适.宜收期 定采 1(
)植物药采 的原则收(2 )动物药采 的3.各类药的材一采收原则 收原则 (般)3矿物的采 收药则 原.4采中的收意事项 注.1产地工加的目 (的四)材的 产药加地 2工常.的产用加地工法 注意事项方产 加地工的目 拣、的切片 、洗 、、蒸煮、、烫揉、搓发汗 干燥、(1 《)中国典药 》四中 、一)中(药 药的鉴鉴定的 据依定 2. 方地品标药 区、准直 辖市药中 (1)各材、自省治 1国家.药品标 (2)部颁药准品 准标的关系 要主道药材的
地
(三药)的 材采收
标准 (2)省各自、治 、直区辖中市药炮 制范 (规1)检品理受与 样取 (二中)检药( 2检) 验验作工的般 一序程 验检告报书 4()议与异仲 裁1(凡)的例作 (用2)称与编排 (名3)照品、对 1.对例 凡药照材、对照提 取 、标物准 品()三中国《 药典(2》00 年版)1部中一 药材鉴定相与 的内关 容2.附录 ()精4确度 (1药材)饮片 和样法取(2)杂 检查质 法()3水检分法 (4查)分灰检法查 ()5浸物出定测法 ()挥6油测定发 (法)来源1鉴定的 四(中药鉴)1 来.源鉴定法定 方法的 (2)来源鉴定的目的 药检中工作的一般验程序 ()3检验录记
及容 (内)原植物3鉴 定的骤步(1 )材的形状药、大小、泽色表、面特征 、质地、面 特征、气断味、、水 试火试、(2 )饮 的片状、形 2性.鉴状法 大小定、表面征、特 色、泽质、地断折 面、气、味 3()材药饮片 和状性别鉴词名术 语()显1制微片方 法(2植物细胞壁)和细 胞后物性 质含的鉴 3别显微鉴.定 (法3显微测量 )()4微临时显 制片用封藏常液 试(5扫描)电显子 镜微和偏显微光 镜的用应( )物理1常数 4.的理化定法 鉴定
测
()2一般理化 鉴别 3()色谱法(4)分 光光度法 5)(谱色、光谱 和谱联质用分析 法 ()D1N 分子遗 A标传技记术( 2)中药指纹 图5.其鉴他方定法和术简介技谱 (3) 药生中活 性物测法 定实真鉴性的常 定1中药.的真性鉴定实 用法方(1 ) 源性内有、毒有害物质及检测 (2)外源性有害 2. 中药安全性的测 物检及质检 测重金(属 及害有素元 、残(五) 中药 留农鉴药 黄、霉毒 曲定内的容素 二、氧化硫) 1()经验鉴 别(2 纯度)查 检杂 质(、分、灰分、水3 .药中质量评价 色的检查、酸败度 度)等(3) 药与相关效
的
量分析 定含叶( 的量查检、浸出物 测、定量含定)测(1 根类)中药 性状的特 (征)双子2叶物植 .性1鉴状 别和子叶植单根物 横切面征特主及要区别 (1 )双叶植子物 根组的构织造 常、见的常构造 异2.微显鉴 (2)别子单植物叶 根的织组构造( )根类中3显 药 微
鉴别意注项 (事)1 双叶子植物、单子叶植物 蕨和类 植物茎根性 的状征特 .性1鉴状别 (2) 双子植叶、物单叶植物根子 横茎面切特及主征 区别要(1)双 叶子植 根茎物的织构造组 、.2显微别鉴常见 异常构的造 ()2单子植叶
物
根
的组茎织造构 3(蕨类)植物 茎的根组构造织 4()茎类中根 药微鉴别注显意 点1)(源来产地、、收加采 工2(化)成学分 ()真实3性定鉴 1狗.脊、马绵贯(附:众萁紫贯)众细辛、大黄、、何首乌*、(性*、状微、理 牛膝、川显、附乌、子芍、白黄连防、己、胡索延元胡)、(鉴别化) 蓝板根(附:南蓝板根、)苦参、*根(葛:附葛)粉甘草 、(4)全安检性测 *黄、芪*附:红(芪)、人参(附:红参)、西洋参*、三*( 毒性分、成金重七 *、白芷当归、川芎、防、、风柴胡*、龙*胆紫、草丹参、、属有及元素、害残 黄、玄参、芩地、黄巴戟天、天*粉花、桔、梗党参木香、、留农药 )白术苍、、泽术、半夏*泻石、蒲菖*附(藏菖蒲):、贝川( ) 5质评量 (经 价母*浙、母、贝麦冬附:(麦山冬、)知母、山药、*黄姜 、鉴别、验度纯浸、郁 、金麻天*出 物、含测量) (定)6带*”“药材 的品伪其主要及鉴别 特征(1 )来 (源2)化成分学2.虎 、商杖陆太子参、威、灵仙、赤、地芍榆远、志、活、羌 3)(真性鉴实 前胡(定:紫花附胡前)北、参沙徐、长卿胡、黄连茜、草、(性 鉴别、显微状
南
参沙、木川香香附、天南星、百部、射干、附:川射干() 别鉴要点 、理鉴 别化) ()4质 评价量 经(
验
鉴别纯、度浸、物、含量出测) (定)5“带*药材的 ”品及其主要伪 鉴别征特 1(来)源 2()实真鉴定性( 性鉴别)状 .3牛川膝银、柴、草胡、升麻、北豆乌根、山根、白豆蔹、藁 3)安全(检测性本 、艽、白秦前白、薇续、、紫断、菀三棱黄、精、竹、玉楼、土茯苓、重冬、莪术天白、(及性成毒)分 4)(质量评价 (经 验别鉴吸、光、浸度物、含出量 测) 牛定与川牛膝膝北;根与豆山豆;根葛、粉山与天花药粉人 参;与洋参;西白与前薇;熟地白黄与酒精;桔黄梗与南参;沙鉴别要点 木与川木香;香莪术三棱与 ()茎类中1与药 类中药的形木、颜状色表面、特征 1、.性状定 气鉴味、2)(质草与茎 木质茎区的别(1 茎)类中的药 组构织 2造.显鉴定微 2)木(中类的药 组织造 1.木通*构(:附木川)通沉香*、钩藤 (1、来)、产源、地
采收工加 ()2学化分成 3()真性鉴定实(性状 显微、理、化 别)鉴(4) 质 评价 量( 经验别、鉴纯度、浸物、出含量测)定( )5带*” “
药材 伪的及品主其鉴 别特要征 ()来源1 ()2学成化分(3) 实真鉴性 定性(状别鉴、显 2微大血.、藤木、苏血藤鸡鉴别 要、理化点 别鉴) 4( 质量评)价( 经验鉴别、纯、浸度 物出、含量定测 )1()来 源(2)真性实鉴 (性定鉴别状) .3降香通、(草3 质量评价 )( 验鉴经、别浸物、含出测定)量 通与木川木通;木苏、香与降香 沉1.状性鉴 定别要点 鉴形状表面特征、
、
折
断面、气、味( 1)类皮中药的组织 构 造2显.鉴定微 2)(类皮药中的粉末特征 ( 1来源)产地、、收采加 (2)工化成分 学(3)实性真鉴 定(状性显、微、理鉴别)化1 牡丹皮、厚朴.肉桂、杜仲、黄、(柏:关黄柏附)秦、皮 *(4) 量质评 (价 经鉴别验纯、度浸 、物、出量测定含 )(5)“*带药材” 的品及其伪主鉴 要别特 (1)来源 (征)2化学分成(3)真 性鉴实定( 状鉴性别、显 2.微桑皮、白加香皮、地骨 皮别鉴点要、理化鉴别) (4) 质量价 (经 评验鉴别、浸出物、含量定)测 ()来1 源3合欢.、白皮皮鲜 2(真)实性定
鉴
(
状性鉴别)(3) 质量 评价( 验鉴别经、浸物出 、量测含)定地骨皮与 香皮加鉴 别点 叶要中药的药类用1. 用药部 位位部颜色、叶 、序叶片2 .性状鉴定 形状、表特面、征地质、、气味 的表皮、叶肉叶 3、.显鉴定微中脉的显 鉴微别特 征1)来(、产地源 采、收工 (2加)化学分 (成)3真性鉴定 (性状、实显、理 微化鉴) 别.1大叶青附:(蓼青大)叶、泻番*叶( )4 质量价 评经( 验鉴、别度、纯 出物浸、量含定测 )(5带)*“”药的 伪材品及主要鉴其 特征别(1) 来 2.石韦源淫羊藿(、附巫山:羊藿淫)枇杷、叶罗、布麻叶 2(化)学成分
()3实真鉴定性( 状性鉴、别显 鉴微要点别 、化鉴理 )别 4( 质)评量 (经价验鉴别 浸、出、物 含测量) 定1()来 (源)真实2性鉴 (定性状别) 3.侧柏鉴、紫苏叶叶艾叶、3()质量 价评( 验鉴别经浸、出、物含量测定) 大叶青与大蓼叶青 别鉴要点 花类中的药用药 1药.部用位,部 位序花的型、形类2.性 状定鉴 、状颜、表色面 特、气、征 花瓣味雄蕊、特别( 3显微.定 是鉴花粒粉、)雌蕊的 显微特 (征1来)源、地、采收加产 工.辛1、丁香、夷洋金花、银花金附:(银花)、红花、山黄蒲 、2)化(学分成 红西* (3)真实性花鉴定 (状、显性微、理
化
别鉴 (4))安性全检测(重金 及属有 害元) (素)5质量评 (经价 验别、鉴度、浸纯出 物含量测、) (定)6带“”药*的材 品及伪主其要鉴 别征 (特)1源来(2)化 成学 (分3)实性真鉴 ( 定
性状别、显微 鉴.槐花、款2花、菊花 鉴别冬点要 、理化 鉴别 ()4 质)评价量 经 验(鉴别浸、出、物含量测) 定实果中药类的药 1.用部药 位用位 形状、部色颜、面 表2.性状鉴定 征、特、气 外果皮味中、果皮、.3微显鉴 内定果皮微显别鉴 特 种征类子药中的药 .药用部位 用部位
1
形、状色、颜表 2.性状面定鉴 特征 质、地 断、面 气、、味、水试(1 种皮、胚)乳 、的胚显鉴别特 微医学征教育网搜 3.微鉴定 集显理 (整)种子特2的 有内物 含()1源、产来、地采收加工 (2)化成学分 ()真实3鉴性定 (状性显、、微理 鉴化)别( )4全安性测 1检五.味(附子:五味子)南、瓜、山楂木、苦杏、仁决明、(子性成毒分、金 补骨重脂枳壳、吴茱萸、、小香茴山、萸茱连、、翘钱子、属及有马害素、元 枸杞黄、子子栀*砂仁、、豆 曲霉蔻素) 毒(5)质量 评价(经 验别、纯度鉴浸 、出、物量测含定) 6)(带“*”药材 的品伪其及主鉴要 别特 (征)1源来2 .葶子、桃仁、金苈樱、沙子苑子巴、豆酸枣仁、、女贞子 (、2化学成分 )菟丝子牵牛、子瓜、、萎苡仁薏 3(真实)鉴性定
性(鉴状别、显 鉴微别点、要理 化鉴别) 4)安全(检性 (测重金及有害属元 、素黄曲霉毒素 )( ) 质量评5价(经 验鉴、纯度别、出物、含量测定)浸 (1)源 (2来)真实鉴定性( 性鉴别状)3 地肤子、.梅、蛇床子、牛蒡子乌鹤虱、槟、榔、草、益果 智(3) 量质价评(经 验别、浸鉴物、出量含定) 苦测仁杏桃仁与小;茴与蛇香床子 别要点鉴(1 来源、)地产 、收采加工(2 化学成) 分3()真性鉴定 1.实五子味(附:五南子)味、瓜、木楂山、苦杏仁决明子、、(性状显微、理、补 骨、枳脂壳、茱萸吴小、香茴、茱萸山、连、马钱翘、子 杞枸子栀子*、、仁、砂蔻豆化 别鉴) (4)全性安检测 (性毒分成 、金重属及有害 元素、黄 曲 毒素霉) 5( )质评价 量经(
鉴验别纯度、浸 、出、物含量定) 测6(带“)*药材” 伪品的及其要鉴主别特 征1()来源(2 化)成分 学(3真)性鉴实定 (性鉴别、显微 状别要鉴、理点化鉴别 )2葶.苈子桃、、金仁樱子沙、子苑巴豆、酸、枣、女贞仁子 、4)安全性检(测菟丝 子、牵子牛、瓜萎、苡薏仁 (重属金及有 害元素黄、霉毒 素) (5曲 )量质评 (经价验鉴 、别度、浸 纯物出、量含定测 ())来源 12()实性鉴定真 (状鉴别性) .地3子肤、梅、蛇床乌子牛、子蒡、鹤虱槟榔、、果、益草 智3)(质 评价量(经 鉴别、验浸出物、含测定) 苦杏量仁桃与;仁茴小与蛇香床子 别鉴点 要
(1来源)、地、产1.黄麻、槲生(寄:桑寄附)、金生草*钱(附:广金草钱)、收加采 广藿香、荆工芥、母益革、薄、穿心莲荷、青 蒿()化学2成分
3)真(性实定 鉴性状、(微、显理化 别鉴)( ) 4质评量价 ( 验经鉴别纯度、含、量的叶查、检浸出 、含物量定测 )5)(带“*”药的材伪品 其主及鉴要别 征 (1特)来 源2)化学成( (分)真3性实鉴定(性 鉴别状 、显 微2紫.地花丁附(:地丁苦)茵陈、蒲公英、石斛、(*:铁附鉴 要别点 、化鉴 皮石斛) 别)理 (4) 量质价 评(经验 别鉴、出物浸、含测量)定(1 )来源(2)真实 性定 鉴(状鉴性) 别3鱼腥.、半草莲、枝香、薷肉蓉、车苁草前、大、淡竹蓟 叶(3) 量评价质(经 验鉴别、出物浸、含量测 定)紫 花地丁苦与丁:地钱草金广与钱草;荆金与芥香薷鉴 别要点(1)藻 类的同共 1.类中药藻 特征
(2)绿
、红藻、藻 藻门的主褐特要 及代表药征 材1)菌类(的同 共征特( 2)真(菌囊子 、菌子菌担)的主2. 类菌药 中特征要及表代 药材(3)菌 中药常类 的名词用术语地 类的形态衣 特3地衣.中类 征及代药表药 材1)来源、(产、地采 收工加( )化学成2 (3分)实性鉴定 (真状性、显、理 化鉴微别) 1冬虫夏.*、茯苓、草苓猪(4 )质评价 (量经 验鉴别浸、物出 含、测量定 )()带5“”药材* 的品伪其主及要鉴别特征 (1 )来源2 灵. 芝(2化)成学分 3(真实性鉴定
)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要 、点 化理 别鉴) 4)(质量 价评 经 验(别鉴浸、出物 、含量定测 )()1来 源2()实真性鉴 定.3藻海松、萝 性状(别) (3) 鉴质量价 评( 验鉴别经 )()1树的形脂 成2)树脂(在存 的1.树的.形脂、成存在采和 收主要科及表药 代 (材3)脂树采的 收()树脂1的化 组学成2 树.脂化的学组和分成类( )树2脂药材类的分 及主要类 化学成分 ()1树的脂通 3.性树的脂通性 (2树脂与)胶树的 鉴 别.4脂树鉴定 树脂的理化的鉴 (1别)源、产地、来香、乳药、没竭* 采血收工
加
(
2化)成分学( 3真实性鉴定 )(状性、理鉴化别) ( 4)质 评价量(经 验 别、鉴纯度含、量 测) 定5()“*带”药的 材伪及其品主要 别鉴征 特乳香没药 鉴与要点 (别1来)、产源、地采 收工加(2 化学成) (3分真)性实定 (鉴状性理、化鉴 别 ()4安全陛)检测 .1青黛、*冰片(成龙合)[脑:附天然冰片右(旋龙脑、艾 )(重金属有及害片 (左旋脑)龙、五]倍 元子)素 (5) 量质评价( 经鉴别、验纯度含、测定) (量6带)“*药材” 的伪品及其主要鉴别 特 征(1)源 来.海2 金
沙、儿茶 ()化学2成分
()3实性鉴真定 (性鉴别、显微 状鉴要别点、理化鉴 ) (4别 )质评价 量(经验 鉴、别量测含 定)海 沙金蒲与 鉴别黄要点 (1)类根中药的 性特状 (2征)双叶子植 物.性1鉴别状 和子单叶物植 横根切面特及征 主()根一类 中的药鉴定 要区别 (1)子叶植双物根 组织的构造、常 见的 异常造构 、五根 .2微鉴别 显根茎及根的 组构织造类 药中 ()3根中药类 显鉴微注别事意项( ) 双子叶1植、物子单叶物植蕨 类和物根植茎性 (二的)根茎 1.类状鉴性 中药别 ()2双子 植叶、单子叶植物物茎根 横切特征及主面状特征 2)(子单叶植
物
要区
别 ()双1叶植子物根 的茎织组构、造常 的异常见造构( )单2叶子植物2 .微鉴显别 茎的根织构造 组()3类蕨植物 茎根的织组构造( )根茎4中药 显类鉴别注微点意 1()源来、地、产 收加工 (采2化学成分) (3真实)鉴性定 1狗.、绵马脊贯众(:紫萁附贯)众、辛、细黄*大何首乌、*、(性 、状显微理、牛 、川乌、膝子附、白、黄芍、防己、延胡索连元(胡) 、鉴别化)板 蓝(附根:南板蓝根、)参*、苦根(葛附粉:葛、)草 (甘4安)全性检 测*黄、芪(附*红芪:、人)*参附(红参:、西)参洋、三 (毒性*分成 、金 重*七、白芷当、归、川芎、风、防胡柴*龙胆、*紫、、草参丹、三)(用根 及常根类中茎 属药及有元害、素残 芩、黄玄参、黄、地巴戟天*天、花、粉梗桔党、、木香参 、留药)农白 术苍术、泽泻、、夏*半、石蒲菖(*:藏菖蒲附、川贝)(5 质量评) 价(经 *、母浙母贝、冬麦(附山:冬)麦知母、、山药、姜*黄、验别、鉴度、纯 浸金郁、天*麻出 、含物测定量 )6)(带*“”材药 的品及其伪要主鉴 特征 别.虎2杖商、陆太、参子、灵仙、威芍赤地榆、远志、羌活、(、1)来源 胡(附:紫前前花胡、)沙北、参长卿徐胡、黄、茜草连、( 2)学化分成
南沙
、川木香、参香、附天南星、百部、射干(附:川干)射(3 真)实性定 (性鉴状别鉴、显微 鉴别 要、点 理鉴 别化 )(4 质量评价 (经 )验鉴别纯度、、浸 出物、量含测定) 5)带“(*药材”的伪 品其及要鉴主别 特 征1(来) 源()2真性实定鉴( 性状鉴别 ).3牛膝川银、胡、草柴、升麻乌、豆根、北山豆、白蔹、根 藁()安3全检性 本测秦、、白艽前、薇白续、、紫断菀三棱、、精黄、玉竹、重楼、土 茯苓天冬、莪、术白及、( 性毒分) (4成)质量 评价 (经 验鉴别、光吸、浸度物、含量测 出定 )四)性状( 相易似混中的 药别鉴 膝牛与川膝;牛豆北与山豆根; 根
粉葛、山与天花粉药; 人与参西参洋白前;白薇;熟地黄与酒黄与;桔精与梗沙参南;鉴 要别点 香木与川香;木术莪与三棱 (1茎类中药)与木 类药的形状中、( 一)木类 1.茎状鉴定性中药 的定鉴气、味 2)(草质茎与木 质茎的区 颜色、表别面特、
征(1
茎类)中的 药组构造 织2显.鉴定微 2)木类(中药的组 构造 (织)来源1产、、地 收采工加(2)化学 成 (3)分真性实定鉴 性状、显微(理、化鉴 )别 .木通1(*:川附木)、沉香通*、钩藤 () 质量4价评 经(验 鉴、别度、浸纯 物、含量出测)定 5)带(“”药材的*伪 及其品要主鉴 六、茎( 二常)用茎木 木中药 类中药 (类)2化学成分 ()真实性鉴定3 (状性鉴、别显微 2.大血 、苏木藤鸡血藤、鉴别点、要理 鉴 别) (4) 化质量价评 经 (鉴验别、度纯浸、出物含、测定量)(1 )来源3 .香、通降草 2(真实性)定鉴(性 状别鉴) 1)(来源别 征
(特)3质 评价量 ( 验经别、浸出物、含鉴量定测)(三 )状性相似 易中药的 混鉴别 形、表面特状、征1. 状性定 鉴折断、面气味、(一 )类皮 药中鉴的定2.显微 定鉴(2 皮)类药的中粉 特征末( )1来、源地、产收加采工 (2)化成学 分3)(真实鉴性 定七皮、类 药 1中牡.丹、厚朴、肉皮桂杜仲、黄柏(附、关:柏)黄秦皮、*(4 ) 量评质价(经 ( 二常用皮 类中药)验鉴 别纯、度浸 、出物含量测定、)( 5带)*“”材的 药伪及其品主要 鉴别特 征(1来)源( 2)化成分学 .桑2皮、香白皮、地骨加 皮3)(真实性定鉴 性(状别鉴 、显 (性微、状微显、理 鉴化别 (1)皮类)中的药组织 构 造木通与川通;木苏木、香与沉香 降别鉴要
点别鉴要、点 理化 别鉴 )() 质4评量价(经 验别鉴、出物、含量浸定) 测1(来源)(2)真 性鉴实 定(性状别鉴) 3.欢皮合白鲜皮 、3)( 质评价量 经 (鉴验、浸出物别 含、测定量) 三)性状相 似易混中药的(鉴别 叶类中的药药 1用药.用部 位位 颜色部叶、序叶片 (、)一类叶 2中性状鉴.定药的 质 、气、味地鉴 八定 叶类、中 3.药微显鉴 定叶表的皮叶、、肉中脉的显 微别鉴 征 特1)来(、源产、地 采加收工(二)常用 叶1 大.青(叶附蓼:青叶)大、泻叶番* 类药中(3) 实性鉴真 定性状(、微、显理 2()学化成分 形状、表面征特、骨皮地与加香皮 鉴别点要
化鉴)别(4 )量质评价 经 (验鉴、别纯、浸 出物度、量含测定) 5(带“*)药材的”伪品 及主其鉴要 别特征( 1来源)( 2化)学成 分3)(真性鉴实 (性定鉴别状、显 2.石韦、淫微羊(藿附巫山:羊藿淫
)、枇叶、罗布杷叶 鉴别麻点、要化理鉴 别)( ) 质量4评价 经 (验鉴别浸、出、物含 测量定) ()来1 源2)真(性实定 (性状鉴鉴)别 3侧柏叶、紫苏.叶、叶 艾(3)质 量价评( 验鉴别、浸经物、出含 量定测)( )性三状 相似混中药的 易别鉴 类中药花药用的(一) 类中花 类中 花的药鉴 药定2. 性鉴状 花定的类型序、形1. 用部位,药 部位 大叶青蓼与大叶青鉴 别点要
九
、
、颜状色表、面 特征、气、花味、雄蕊(瓣别 3特.微鉴显定是花 粉)、粒雌 蕊显的特征微( )1源、产地来、采 加工 收(2)学化分 成3)(实性真鉴定 性状(显、微理 、化鉴) 别()安全4检性测 1辛.、丁夷香、洋花金金、银(附花山:花)、银花红蒲黄、、(重属及金害 有红西花* 素元 )5)(质 量价评 ( 经鉴别验纯度、、浸(二 常)用 类中药 花出物、量含测) (6)定带“”*材药 伪的及品其主要 别鉴征特 1()来源( )2学成分 (化)3实性真定 鉴性(状别鉴 显微 、2.花槐、冬款、菊花 鉴别要点、花 理化 鉴) (别) 4质评量价( 经 鉴验、浸别出、物
含
测定) 果实类中量的药药1.药 部用位 用部位形 、颜状色、面 表()果实一 中药类的鉴 外果皮定中、皮果 、3显.鉴定 微内皮显微鉴别果 征特 种类子中药的药 .药1用部 用位部 形状位颜色、表面 2.性、鉴状 十、定果实及 种 子中类 药3 .微显鉴定(二)种 子类 药的中鉴定 征、特 质、地面、断、味、气试水(1 )皮种、乳胚 胚、的微显鉴特别征 2(种)子有的特内 含物 (1)源、来地、采产加收工( )2学化成分 三)常(用 果实及子种类中药 1.五味子附:(五南味)子、木、瓜楂山、杏仁、决苦明、(子)3实真性定 鉴骨补、脂枳、吴壳萸茱、茴小、香山萸、茱翘连、马子、枸钱杞、栀子子*、仁、豆蔻砂( 状性、显、理 化鉴别微 (4)安全)检测 (毒性性成、分重金 属 有及元害、黄 2.性素鉴状定 征、气、味
特
霉毒曲素 )5)( 质评量价 经 验(鉴别、纯度、浸出物 含、测定量 )6)带“*(药材的” 品及其主伪要鉴别 特征(1 来源 )2)化(成学 (分)真3性实鉴 定(状性别、鉴显微 鉴别要点 理化鉴 、) 别2.葶苈子桃仁、金樱子、、苑沙、子豆巴、枣酸、女仁子贞、(4) 安全性测 检菟子、丝牛牵、瓜子萎、薏苡 仁(金重属有害 元素、黄及曲霉毒素) (5 质)量价 评(经 验鉴、别度、纯浸出物 、含测量)定(1 )源来(2 )实真鉴性 (定性状鉴别 3).肤地子、乌梅蛇床子、、牛蒡、子鹤虱、榔、槟果、草益 智()3 量评质 (经 验鉴价别浸、物、出 含量测) (四)
定性状相苦 仁杏桃仁与小;茴与蛇香子 似易混中床药 的别鉴点要
鉴别
(1 来源、)地、产采 加收 (工)化学2成分(3 )真实性鉴 定性(、状微、显理 化别)鉴( )安全4检测 性1.五味子附(:五南味)子木、瓜山楂、、杏仁、决苦明子 (毒性成分、、金重补 脂、骨壳枳吴、茱萸、小香、山茱茴萸连翘、马钱子、、属有及元害、黄 枸素子、杞栀子*、砂仁、豆蔻 曲毒素霉 ()) 5质量评 价( 经验别、鉴度纯浸、十、果 及种实 子类中药 出 物、含量测定 )6)带“*(药”材的 伪品其主及要 鉴特征别 1(来源)(2)化 成学 分3(真)性实鉴定(性状 鉴别 、微 显()常三用 2果葶苈.、桃子、仁金子樱、苑沙、子巴豆酸、枣、仁贞女子、实种及类中子菟丝子 牵牛、子、萎瓜、苡薏 药仁( )安4全检性测(重金 及属有 元素害黄曲、毒霉 素) ()5 量评价 质(经 )别 别鉴要点、理鉴化
验鉴别、纯度、浸物出、含测量定) 1)来(源(2 真实)性定鉴 (状鉴性别)3 地肤.子乌梅、、床子、蛇蒡子、牛虱鹤槟榔、草、果益、(智3 )质量价 评经(验 鉴别、出物、浸含测量定 (四))性状 相易混似药的中 鉴别 (1)来源产地、、收采加 (工2)学成分化(3)真 性鉴定实(性状、微、理 化鉴别)显1. 麻黄、寄生槲附(桑:寄)、金生草钱*附:(金钱草广) 、(4 )量评质价 ( 十经一、草全中类药 一()用全 常类草中药广藿香 、芥荆益、母革、薄荷、心莲穿青、验蒿别、鉴纯度、含叶量 的检查 、浸 物、出量测定) (含)带5*”药“的材 伪及品其要主鉴别特征 (1)源 2来紫.花丁(地附苦:地)丁、陈茵蒲、英公、斛*(附:石铁(2 )化学成分 皮斛) (石3)真性鉴定实 性状鉴别、(显 微苦 杏仁与仁桃小;香茴蛇床子 鉴别与点要
鉴别要点、
化理 别) 鉴(4 )量评价质 经( 鉴验别、浸物出、含量 定测 (1)来)源(2)真实 性鉴定( 状鉴性别) .3腥鱼、半草枝、莲香薷肉苁、蓉、车前、草大、淡竹叶 (蓟3)质 评价 (量经 鉴验、别浸物、出 含测量) 定(二性状相 )似易混中药 鉴的别( )1藻的类同 共征 1特.类中药 (2)藻藻、红藻、绿褐藻门 的主特要 征代及表材 十二、(一药)藻菌、、藻地菌地 衣类药中 衣的类 鉴定 药中 2.菌中类 药1)菌(类的共同特征 ( 2真菌()子囊菌 担、子)的菌主 特要征及代表 材药( )3类中药菌 常的名用术语 词医学育教网搜集 紫花地丁 与苦丁:地金草钱广与金草钱荆芥与;香 鉴薷别要
整点理 衣地的形类态特3 地.类中衣药征及代表药 (1)来材源产地、、采收加工 2 (
)化学分成(3 真)性实定鉴(性 状、显微、理鉴化)别1. 冬虫夏*草、茯、苓苓猪 4)( 量评质 (经 价鉴别验浸出物、、量测定) 含5)带(*“药材的” 品及其伪主要鉴 ()二常藻用 、、菌地类中 药衣别特征 (1) 源 来()化2学分成 ()真3实性鉴定 (状性别鉴、显微2 灵. 芝鉴别要点 、化鉴 别理)( 4 质)量评 价经 (验别鉴浸、出物 含量测定) (、)1源来(2)真 实鉴性 定.3海藻松萝、(性鉴别)状 3)( 质量价评(经
验
别鉴)( 1树脂)形成的(2) 脂树存的 在.树1的脂成形存、和采收 在主要及科代药 材 (表3)树脂采收的(1)树脂的化 学(一树)类 中药脂 .树2的脂化组成学分类 的鉴定 和组 成2)树(脂类材 药的分及类主要化学 成 分1)树(的脂性 通.树3的脂通 性三、十 的别鉴树 脂类 药中4 树.脂的鉴定 树的理化脂别鉴 1(来源、)产、地 收采加 工2()学成分 (3)化真性实定 鉴性(状理、化鉴(二)常 用树乳香、没药、血* 竭类脂药中 4() 量评价 质( 经鉴别、验纯度含 、测定)量 5)带(*”“药的材伪 及品主其鉴要 别征 别特)( 2树)脂树与胶
(
三性)状相 似易混中药 鉴的别 ()1来、源地、产 收加采 (工)化2学分 成()真3性鉴实定 (状性理、化 鉴别 ()4安)全陛测检 1.黛青*冰片(、成龙合)脑附:天[冰片(然右旋脑)、龙艾(重 金属及有害 片(左旋龙)脑]、倍子 元素五 ()) 质量5评价(经 验别、鉴度、含纯 四、十 一(常用) 其 其类他他 中 类中药 量测药)定(6 带)*“”材药的 伪品其及要鉴主 特征别学医育 网教集整搜 理1)来源( 2)化学成分( 3)(真实鉴性定 (状鉴别、性微显2.海金沙、茶 儿鉴要别、点理化鉴 ) 别4( 质量评价 () 验鉴经别、含量 定)测 乳香没与药 别要鉴点
(
)性状相 似易二中混药的鉴别 金沙海与蒲 鉴黄要别点
矿物类
药
()一矿物的矿 物的主要性质性质
矿物
水的中存形在,矿式物透明的度、颜、光泽色硬、度、解理 断、、口磁、性气味、汞 合物化、类铁化物合、类化合钙物、类化砷合类物、1.离子分阳类 法铝化合类物铜、化合类、物化合物铅、钠类合物类、化 化镁物类
合(二)物矿类中 的分类 药.阴2子离分法 类2(《)国药中典(》01版)一部矿 类物中药分 的类方法 1(性)鉴定 1状.物矿中类的药真实十 六矿 、鉴性 定类物药中 (三)物类 矿2.矿类中物的安全 药中的药定鉴 性测 检(3理)化定鉴 (1)源性外有元害素限量检查的( )2身自毒性成分含量范的 (1围)验鉴经 3别.物矿类中的质量药 2()度检查 纯评价 3( )
含量定 测(1)来源、产地、收采工加( )常四用矿1 .砂朱雄黄、石、膏、类物 硝芒 中药(4 安)全性测检(性成分毒重金属及砷、盐 )5(质量评)(经价鉴验、别纯度含量、测定)(3)真 实鉴性定(状性、理化别鉴 ()2)化学成分(2)显 微定鉴 1()硫合物化、硫酸类类、碳盐酸类、盐氧化物、类化物类卤
1)来( 2源自.然铜、赭石、石信、()2学成分化炉甘石 滑、、石黄 (硫3真实)性鉴定(状性鉴别理、鉴别化)(4 )质评价量经(鉴验、含别测量定
)
篇2:执业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部分
中药鉴定学部分主要包括常用中药材及其饮片的真伪鉴别、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鉴定学知识考试内容的总体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中药鉴定的依据、一般程序及方法; 《中国药典》版(一部)凡例和附录中与中药鉴别有关的规定;各类中药材的概述 和常用名词术语以及120种中药材及其部分饮片的鉴定。
熟悉: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中药产地、采收、加工、储存养护的概况及其对中药质量的影响;60种中药材及其部分饮片的鉴定;36种中药材的常见伪品(或掺伪品、混淆品、劣质品、代用品、人工合成品、培育品)的来源及主要鉴别点。
了解:中药鉴定学的发展概况;中药材拉丁名的命名原则;中药鉴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4o种中药材及其部分饮片的鉴定。
【考试内容】
一、总 论
1.掌握中药鉴定的依据。
2.掌握《中国药典》20版(一部)凡例和附录中与中药材鉴别有关的规定,如精确度、药材取样法、杂质检查法、水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等。
3.掌握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
4.掌握中药鉴定的常用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
(1)来源鉴定 掌握中药来源鉴定的步骤、方法及内容,包括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药用部位,矿物的类、族、矿石名或岩石名。
(2)性状鉴定 掌握中药性状鉴定的方法、特点、步骤及内容,包括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气、味、水试、火试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3)显微鉴定 掌握中药显微鉴定常用的制片方法,试剂选用,细胞壁及细胞内含物的鉴别。
(4)理化鉴定 掌握中药的化学定性分析法,微量升华法,荧光分析法,显微化学分析法,色谱法,分光光度法。
(5)含量测定 掌握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挥发油测定法及浸出物测定法等。
5.熟悉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6.熟悉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中药采收、产地加工、贮藏等知识和技能。
7.熟悉显微测量的方法和显微常数测定的种类。
8.熟悉中药中常见有害物质的种类及相应的检测方法。
9.了解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历代主要本草著作的作者、成书年代、收载药物总数和在中药鉴定方面的学术价值及近代中药鉴定学的发展概况。
10.了解中药材拉丁名的命名原则。
11.了解扫描电镜、偏光显微镜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12.了解物理常数测定、膨胀度测定、色度检查等。
13、了解《中国药典》中中药材质量标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4.了解中药鉴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二、各 论
1.掌握各类中药材概述中的内容。
2.掌握动物类中药按药用部位人药的情况,动物界分类的等级和分类的基
本单位及分类的主要依据。
3.掌握矿物类中药的性质及分类方法。
4.掌握120种中药材各品种项下内容(【附注】部分除外)。
5.熟悉我国动物类中药的资源及应用情况,动物的命名及中药种类较多的动物门。
6.熟悉60种中药材的来源、性状鉴别要点、有效成分或主要化学成分及其部分饮片的鉴别。
7.熟悉36种中药材的常见伪品(或掺伪品、混淆品。劣质品、代用品、人工合成品、培育品)的来源及主要鉴别点。
8.了解动物类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历史,矿物类中药的应用概况。
9.了解40种中药材的来源、性状鉴别要点及其部分饮片的鉴别。
篇3:执业药师中药鉴定辅导
问:本次内容有何特点?
答:主要是大黄、何首乌、牛膝、川牛膝和商陆这几个药都有异常构造,在药材性状和显微鉴别上应注意存在部位和特点,常考。
1.大黄
来源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及根茎。前两种习称“北大黄”,后一种习称“南大黄”。掌叶大黄主产于甘肃、青海、西藏、四川。唐古特大黄主产于青海、甘肃、西藏及四川。药用大黄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采挖后,刮去粗皮,加工成卵圆形或圆柱形,或切成块、厚片干燥。性状特点: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质坚实,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颗粒性。横切片根茎髓部较大,其中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显微特点:根茎横切面髓部宽广,有异常维管束,每个异常维管束形成层呈环状,外侧为木质部,内侧为韧皮部,射线呈星状射出,韧皮部中有大型粘腔液,内含黄棕色物质。粉末:含大型草酸钙簇晶、大型网纹导管和淀粉粒。成分:含蒽醌衍生物。游离蒽醌衍生物有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等,为大黄的抗菌成分。结合性蒽醌衔生物为游离蒽醌类的葡萄苷或双蒽酮苷,系大黄的主要泻下成分,双蒽酮苷为番泻苷a、b、c、d等,双蒽酮苷作用最强。鞣质为收敛成分。理化鉴别:(1)取本品稀乙醇浸出液,滴于滤纸上,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棕色至棕红色荧光(蒽醌衔生物),不得显持久的亮蓝紫色荧光。(2)粉末微量升华后,可见黄色菱状针晶或羽状针晶。
附注:同属植物藏边大黄、河套大黄、华北大黄、天山大黄等根和根茎与正品大黄主要区别是:不含双蒽酮苷番泻苷类。药材根茎的横切面除藏边大黄外均无星点。药材在紫外灯下显蓝紫色荧光。
2.何首乌
来源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主产河南、河北、广西、广东。性状特点: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表面红棕或红褐色,凹凸不平。切断面黄棕色,皮部散有“云锦状花纹”(异常维管束),中央形成层环明显,有的有木心。气微,味微苦涩。显微特点:块根横切面在木栓层的内方和韧皮部的外侧组织中有异常维管束,维管束单个或复合型,均为外韧型。中央为正常维管束。薄皮细胞含有草酸钙蔟晶。成分:含蒽醌类,主为大黄酚、大黄素等。另含卵磷脂。理化:粉末微量升华后得黄色柱状结晶或针簇状结晶,遇碱液显红色。
附注:同科植物翼蓼和毛脉蓼的块根,前者习称“红药子”,后者习称“朱砂七”,与正品的主要区别是:断面无“云锦花纹”,紫外灯下显紫红色或淡红色荧光。而何首乌显亮蓝色荧光。
3.牛膝
来源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产地:主产河南。加工:晒干后,用硫黄熏数次。性状特点:呈细长圆柱形。表面灰黄或淡棕色。质硬脆,易折断,断面淡黄色,角质样,可见黄白色小点(异常维管束),断续排列成数轮同心环。气味,味微甜涩。显微特点:根横切面异常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维管束外韧型,束间形成层除最外轮明显外,向内各轮均不明显,中央有正常维管束。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砂晶。成分:含皂苷及羟基促脱皮甾酮、牛膝甾酮等。理化鉴别:根的横切面在紫外灯下显淡蓝色荧光,水浸液用力振摇产生持久性泡沫。
4.川牛膝
来源:为苋科植物川牛膝的根。性状特点:根呈圆柱形,较粗壮。表面棕黄或灰褐色。质坚韧,不易折断,切断面黄白色或棕黄色,有多数淡黄色小点(维管束),排列成数轮同心环。
5.商陆
来源商陆科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的根。商陆主产河南、湖北、安徽。垂序商陆产于山东、浙江、江西。加工:采收后切片晒干或阴干。性状特点:外表黄白或淡棕色。横切片弯曲不平,切面形成多个凹凸不平的同心性环纹,俗称“罗盘纹”,气微,味甘淡,久嚼麻舌。显微特点:根横切面异常维管束断续排列成三轮,维管束外韧型,形成层连接成环;中央有正常维管束。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针晶束。成分:含三萜皂苷元、加利果酸、去羟加利果酸、商陆皂苷元及皂苷。其中商陆皂苷有促进小鼠白血球吞噬能力;加利果酸等为抗炎成分;组胺为降压成分。
6.银柴胡
来源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性状特点:呈类圆柱形。表面淡黄色或黄白色,有多数凹陷的须根痕点,习称“朱砂点”;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残基,习称“珍珠盘”。
7.太子参
来源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块根。主产江苏、山东、安徽。夏季采收后晒干或沸水中略烫后晒干。性状特点:呈细长纺锤形或长条形,表面黄白色,凹陷处有须根痕,质硬而脆,断面粉性或角质样。显微特点:块根横切面 为正常构造;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成分:含皂苷。
篇4:执业药师中药鉴定模拟题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模拟题
执业药师是负责提供药物知识及药事服务的专业人员。考试工作由人事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负责,日常工作委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承担,具体考务工作委托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实施。
一、最佳选择题
1.来源于樟科植物的药材是
A.厚朴
B.桑白皮
C.地骨皮
D.肉桂
E.香加皮
2.杜仲主产于()
A.四川、贵州
B.广东、广西
C.四川、浙江
D.浙江、广东
E.广西、浙江
3.以皮厚、肉细、油性足、内表面色紫棕而有发亮结晶物、香气浓者为佳的中药材是()
A.厚朴
B.肉桂
C.合欢皮
D.地骨皮
E.香加皮
4.黄柏的主产地是()
A.四川
B.广东
C.河北
D.东北
E.广西
5.来源于毛茛科的药材是()
A.地骨皮
B.牡丹皮
C.合欢皮
D.香加皮
E.桑白皮
6.下列不是牡丹皮主产区的是()
A.安徽
B.四川
C.河南
D.山东
E.湖北
7.肉桂的断面特征是()
A.断面红棕色,纤维性强
B.外侧呈棕色而粗糙,内侧红棕色而油润,中间有一条黄棕色的线纹
C.断面黄白色而油润
D.断面黄白色,纤维性强
E.断面白色,中间有一条黄棕色的线纹
8.企边桂为()
A.56年生幼树的干皮不经压制,自然卷曲成筒状
B.生以上肉桂树的干皮将两端削成斜面,突出桂心,压制成浅槽状
C.老树最下部近地面的干皮,压制成扁平板状
D.老树枝皮或粗枝皮,不经压制,自然卷曲成筒状
E.老树根皮或粗枝皮,不经压制,自然卷曲成筒状
9.不属于黄柏炭性状特征的是()
A.呈丝条状
B.表面焦黑色,内部深褐色或棕黑色
C.偶有焦斑
D.体轻,质脆,易折断
E.味苦涩
10.不属于盐杜仲性状特征的是()
A.呈小方块或丝状
B.表面黑褐色,内表面褐色
C.折断时肢丝弹性较差
D.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肢丝相连
E.味微咸
11.关黄柏的主产地为()
A.山海关
B.辽宁
C.内蒙古
D.河北
E.黑龙江
12.桑白皮的药材来源为()
A.桑科桑的干燥根皮
B.桑科桑的带叶枝梢
C.桑寄生科桑的干燥根皮
D.桑科桑寄生的带叶茎枝
E.槲寄生科桑的干燥根皮
13.味极苦,嚼之有黏性的中药材是()
A.黄芩
B.黄柏
C.黄连
D.厚朴
E.黄芪
14.药材黄柏的采收加工方法是()
A.选取栽培1年以上树龄的树,剥取树皮,除去粗皮,晒干
B.选取栽培5年以上树龄的树,剥取树皮,除去粗皮,晒干
C.选取栽培10年左右树龄的树,剥取树皮,除去粗皮,晒干
D.选取栽培10年以上树龄的树,剥取树皮,堆积“发汗”,晒干
E.选取栽培5年以上树龄的树,剥取树皮,堆积“发汗”,晒干
15.肉桂的主产地是()
A.广东、广西
B.云南、四川
C.安徽、湖北
D.四川、江苏
E.河北、山西
16.纤维性强,难折断,纤维层易成片地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扬,该中药材为()A.秦皮
B.桑白皮
C.牡丹皮
D.合欢皮
E.肉桂
17.地骨皮来源于()
A.桑科植物桑的根皮
B.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根皮
C.萝蘼科植物杠柳的根皮
D.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根皮
E.木犀科植物白蜡树的根皮
18.合欢皮来源于()
A.芸香科
B.豆科
C.桑科
D.五加科
E.茄科
19.香加皮的香气成分是()
A.杠柳苷K
B.4-甲氧基水杨醛
C.杠柳毒苷G
D.苯甲酸
E.牡丹酚
二、配伍选择题[1~2]
1.黄柏来源于()
A.毛茛科
B.木兰科
C.樟科
D.芸香科
E.木犀科
2.厚朴来源于()
A.毛茛科
B.木兰科
C.樟科
D.芸香科
E.木犀科
[3-5]
3.药材桑白皮的形状为()
A.呈扭曲的卷筒状、槽状或板片状
B.呈卷筒状或半筒状
C.为长条状块片
D.呈半筒状或浅槽状
E.反曲状
4.药材合欢皮的形状为()
A.呈扭曲的卷筒状、槽状或板片状
B.呈卷筒状或半筒状
C.为长条状块片
D.呈半筒状或浅槽状
E.反曲状
5.石榴树皮的形状多为()
A.呈扭曲的卷筒状、槽状或板片状
B.呈卷筒状或半筒状
C.为长条状块片
D.呈半筒状或浅槽状
E.反曲状
[6~8]
6.折断面呈平坦状的药材是()
A.牡丹皮
B.桑白皮
C.杜仲
D.苦楝皮
E.肉桂
7.折断面呈颗粒状的药材是()
A.牡丹皮
B.桑白皮
C.杜仲
D.苦楝皮
E.肉桂
8.折断面呈层片状的药材是()
A.牡丹皮
B.桑白皮
C.杜仲
D.苦楝皮
E.肉桂
[9-11]
9.牡丹皮饮片呈()
A.圆形或卷曲形的薄片
B.弯曲的丝条状或单、双卷筒状
C.不规则的碎块
D.块或丝状
E.丝条状
10.厚朴饮片呈()
A.圆形或卷曲形的薄片
B.弯曲的丝条状或单、双卷筒状
C.不规则的碎块
D.块或丝状
E.丝条状
11.黄柏饮片呈()
A.圆形或卷曲形的薄片
B.弯曲的丝条状或单、双卷筒状
C.不规则的碎块
D.块或丝状
E.丝条状
[12-13]
12.秦皮的气味是()
A.气微,味苦
B.香气浓郁,味辛辣,微有麻舌感
C.气香、味微苦、带辛辣感
D.有腥气、味微苦
E.气清香、味微苦而带黏性,嚼之呈棉絮状
13.厚朴的气味是()
A.气微,味苦
B.香气浓郁,味辛辣,微有麻舌感
C.气香、味微苦、带辛辣感
D.有腥气、味微苦
E.气清香、味微苦而带黏性,嚼之呈棉絮状
[14-17]
14.断面较平坦,粉性的中药材是()
A.黄柏
B.牡丹皮
C.厚朴
D.肉桂
E.杜仲
15.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的中药材是()
A.黄柏
B.牡丹皮
C.厚朴
D.肉桂
E.杜仲
16.断面不平坦,中间有1条黄棕色线纹的 中药材是()
A.黄柏
B.牡丹皮
C.厚朴
D.肉桂
E.杜仲
17.断面颗粒性,外层灰棕色,内层紫褐色 或棕色,有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亮星 的中药材是()
A.黄柏
B.牡丹皮
C.厚朴
D.肉桂
E.杜仲
[18-20]
18.肉桂内表面颜色是()
A.紫褐色
B.深黄色
C.鲜黄色
D.红棕色
E.棕褐色
19.杜仲内表面颜色是()
A.紫褐色
B.深黄色
C.鲜黄色
D.红棕色
E.棕褐色
20.黄柏断面颜色是()
A.紫褐色
B.深黄色
C.鲜黄色
D.红棕色
E.棕褐色
[21-23]
21.迎光可见有闪烁的小亮点,并有羊膻气,味微苦的中药材是()
A.肉桂
B.杜仲
C.白鲜皮
D.秦皮
E.厚朴
22.切面不平坦,气香浓烈,味甜、辣的中药材是()
A.肉桂
B.杜仲
C.白鲜皮
D.秦皮
E.厚朴
23.切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气微,味稍苦的中药材是()
A.肉桂
B.杜仲
C.白鲜皮
D.秦皮
E.厚朴
[24-25]
24.内表面呈暗黄色或淡棕色的中药材为()
A.肉桂
B.杜仲
C.黄柏
D.白鲜皮
E.厚朴
25.内表面呈类白色的中药材为()
A.肉桂
B.杜仲
C.黄柏
D.白鲜皮
E.厚朴
[26-28]
26.合欢皮的性状特征是()
A.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不平坦,略带层片状
B.断面不平坦,外层黄棕色,内层灰白色
C.断面呈纤维性片状,淡黄棕色或黄 白色
D.断面较平坦,粉性
E.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
27.白鲜皮的性状特征是()
A.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不平坦,略带层片状
B.断面不平坦,外层黄棕色,内层灰白色
C.断面呈纤维性片状,淡黄棕色或黄 白色
D.断面较平坦,粉性
E.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
28.地骨皮的性状特征是()
A.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不平坦,略带层片状
B.断面不平坦,外层黄棕色,内层灰白色
C.断面呈纤维性片状,淡黄棕色或黄 白色
D.断面较平坦,粉性
E.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
三、综合分析选择题
[1~3]
岳某,男,46岁,反复腰痛腰酸两年,近两周来腰酸痛明显,并觉少气乏力,腿膝无力,手足不温,夜尿清长。
中医诊断:肾虚腰痛(肾阳亏虚)。方药:右归丸加减。
炮附片10g、肉桂5g、熟地15g、山药15g、山茱萸15g、枸杞12g、盐杜仲12g、菟 丝子15g、当归12g、茯苓15g、牛膝15g、车前子15g。
1.方中以树皮人药的中药共计有()
A.1味
B.2味
C.3味
D.4味
E.5味
2.方中有一味药气香浓烈,味甜而辣,此药是()
A.山茱萸
B.肉桂
C.熟地
D.枸杞
E.当归
3.方中盐杜仲的性状特征是()
A.呈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外表面淡灰棕色或灰褐色
B.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橡肢丝相连。气微,味稍苦
C.表面黑褐色,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橡胶丝相连。味微咸
D.内表面暗紫色或紫褐色,光滑质脆,易折断。味苦
E.表面黑褐色,折断时肢丝弹性较差。味微咸
[4~6]
李某,女,32岁。长期心情抑郁,自觉心悸头眩,夜间少寐,心烦易怒。一年前有月经不调,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饮食减少,近期诸症加重。
中医诊断:阴虚火旺之郁证。
方药:滋水清肝饮。
山茱萸12g、生地15g、山药15g、茯苓10g、牡丹皮9g、白苟12g、栀子9g、黄柏6g、酸枣仁15g、珍珠母30g。
4.上方中,某味药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可见发亮的结晶。切面淡粉红色,粉性。气芳香。此味药是()
A.山药
B.牡丹皮
C.白芍
D.黄柏
E.珍珠母
5.方中牡丹皮主产于()
A.安徽
B.海南
C.辽宁
D.内蒙古
E.湖北
6.下面关于关黄柏描述,正确的是()
A.主产于四川、贵州等省
B.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
C.外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
D.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内表面黄色或黄棕色
E.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
[7-9]
某药材为木犀科植物的干燥枝皮或干皮。主产于辽宁、吉林、陕西、四川等省。枝皮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间呈斑状,平坦或稍粗糙,内表面黄白色或棕色,平滑。断面纤维性,黄白色。干皮外表面灰棕色。质坚硬,断面纤维性较强。
7.该药材的原植物有()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E.五种
8.该药材干皮皮孔的特征为()
A.红棕色圆形或横长的皮孔
B.灰白色圆点状皮孔
C.灰白色斜方形皮孔
D.灰棕色横向突起的皮孔
E.灰白色圆形或横长的皮孔
9.该药材是()
A.香加皮
B.秦皮
C.白鲜皮
D.厚朴
E.合欢皮
[10-11]
某药材属于皮类中药,来源于芸香科。药材呈板片状或浅槽状;外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较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
10.该药材的`原植物是()
A.杠柳
B.合欢
C.白鲜
D.黄檗
E.黄皮树
11.该药材主产于()
A.辽宁、吉林等地
B.四川、贵州等地
C.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
D.广东、广西等地
E.安徽、福建、浙江等地
四、多项选择题
1.牡丹皮根据产地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
A.连丹皮
B.刮丹皮
C.全丹皮
D.削丹皮
E.凤丹皮
2.皮类药材中内表面可见发亮的小结晶的中药材是()
A.黄柏
B.杜仲
C.肉桂
D.厚朴
E.牡丹皮
3.肉桂的加工品有()
A.桂通
B.企边桂
C.板桂
D.桂皮
E.桂碎
4.肉桂的性状特征是()
A.均成卷筒状或复卷筒状
B.外表面灰黑色
C.内表面红棕色,指甲刻划可见油痕
D.断面外侧棕色而较粗糙,内面红棕色 而较油润,中间有一条黄棕色纹线
E.有浓烈的特殊香气
5.牡丹皮的特征是()
A.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
B.外表面有多数横长皮孔样突起
C.内表面常见发亮结晶
D.断面较平坦,粉性,淡粉红色
E.气芳香、味微苦而涩
6.厚朴的性状特征是()
A.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明显椭圆形皮孔和纵皱纹
B.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
C.断面颗粒性,外层灰棕色,内层紫褐色或棕色,有油性
D.断面可见多数小亮星
E.气香,味辛辣、微苦
7.下列关于杜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来源于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
B.药材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有弹性的肢丝相连
C.外表面淡灰棕色或灰褐色,内表面淡黄棕色或黄白色
D.呈卷曲筒状或半筒状
E.气微,味稍苦
8.下列关于地骨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来源于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干燥根皮
B.呈筒状、槽状
C.外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粗糙,易成鳞片状剥落
D.体轻、质脆,断面外层黄棕色,内层灰白色
E.有特异香气,味微苦
9.下列哪些是秦皮的性状特征()
A.呈槽状或卷筒状
B.外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
C.内表面黄白色或棕色,平滑
D.质硬而脆,断面纤维性
E.气微,味苦
10.下列哪些中药采用“发汗”的加工方法()
A.厚朴
B.杜仲
C.玄参
D.牡丹皮
E.黄柏
11.厚朴根据采收部位不同可分为()
A.筒朴
B.靴筒朴
C.鸡肠朴
D.枝朴
E.干朴
12.下列哪些是白鲜皮的性状鉴别特征()
A.呈卷筒状
B.折断时有粉尘飞扬
C.断面不平坦,略呈层片状,迎光可见有闪烁的小亮点
D.外表面灰白色或淡灰黄色,常有突起的颗粒状小点
E.有羊膻气,味微苦
13.下列关于黄柏的描述正确的是()
A.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黄檗的干燥树皮
B.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
C.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
D.断面深黄色,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
E.味极苦,嚼之有黏性
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D2.A3.A4.A5.B
6.E7.B8.B9.C10.D
11.B12.A13B14.C15.A
16.B17.D18.B19.B
二、配伍选择题
[1-2]DB[3-5]ABE
[6-8]AED[9-11]ABE
[12-13]AC[1417]BADC
[1820]DAB[2123]CAB
[2425]CD[26-28]CAB
三、综合分析选择题
[13]BBE[4-6]BAD
[79]DAB[10-11]EB
四、多项选择题
1.AB2.DE3.ABCE
4.CDE5.ABCDE6.ABCDE
7.ABE8.ABCD9.ACDE
10.ABC11.ABCD12.ABCDE13.BCDE
精选解析
二、配伍选择题
[6-8]解析:本组题考查皮类中药的折断面的特征。
牡丹皮平坦状;桑白皮质韧,纤维性强,难折断,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扬;杜仲折断时有肢质丝状物相连;苦楝皮层片状;肉桂折断面常呈颗粒状突起。相关内容除以配伍选择题出现外,还可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建议考生牢记皮类药材的折断面性状特征。
[21-23]解析:本组题考查皮类中药的性状特征。
白鲜皮迎光检视有闪烁的小亮点,切面类白色,有羊膻气,味微苦;肉桂断面不平坦,气香浓烈,味甜、辣;杜仲切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气微,味稍苦。相关内容除以配伍选择题出现外,还可以最佳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出现。建议考生牢记皮类药材的性状鉴别。
四、多项选择题
13.解析:本题考查黄柏的鉴别特征。
黄柏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深黄色,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本题常以多项选择题来考查,建议考生掌握川黄柏与关黄柏的区别。
篇5:[中药鉴别]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鉴定
本次药材来源于桔梗科和菊科植物.组织均为正常构造,均含有菊糖和分泌组织。主要区别点是桔梗科含有的分泌组织是乳汁管,无草酸钙结晶,药材气微或香气较弱,主要成分为皂苷类;菊科含的分泌组织是油室,并含小的草酸钙结晶。药材多有较浓的香气、成分大多含有挥发油;但在药用部位、产地、加工、性状上均有明显不同。常考。
桔梗
来源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产地:以东北、华北产量较大,华东地区质量较好。加工:采收后趁鲜刮去外皮或不去外皮,晒干。性状特点:呈圆柱形或长纺锤形,顶端有较小的根茎(芦头),其上有数个半月形的茎痕。表面白色或黄白色。质硬脆,折断面较平坦,皮部类白色,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甜后稍苦。显微特点:根横切面,韧皮部宽广,乳管散在,乳管群常与筛管细胞伴生。粉末,菊糖众多(乙醇装置)呈扇形或类圆形结晶;乳管常互相连接,内含黄色油滴样颗粒状物。成分:含多种皂苷,苷元为桔梗皂苷元、远志酸等。理化鉴别:取本品水浸液,置带塞试管中,用力振摇,产生持久性泡沫。含量测定(检查皂苷):《中国药典》版一部规定,用重量法测定,药材含总皂苷不得少于6.0%;饮片含总皂苷不得少于5.5%。
党参
来源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主产于山西、陕西、甘肃、四川等省及东北各地。加工:采收后晒至半干,反复揉搓3~4次,晒至七、八成干时,捆成小把,晒干。性状特点:党参,呈长圆柱形。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狮子盘头”。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向下渐稀疏,有的达全长的一半。支根断落处常有黑褐色胶状物。质稍硬或带韧性。有特殊香气,味微甜。素花党参,直径可达2.5cm,根头下致密的环状横纹常达全长的一半以上。川党参,长可达45cm,断面裂隙少。饮片 横切面皮部占根的大部分,类白色,形成层环明显,棕色,木部淡黄色,有较多的裂隙,形成“菊花纹”。气香,味微甜。显微特点:根横切面,木栓层外侧有石细胞;韧皮部较宽,散有淡黄色乳管群,并常与筛管交互排列;形成层成环。粉末,石细胞壁不甚厚;节状乳管碎片甚多;可见菊糖;成分:含三萜类化合物蒲公英萜醇乙酸酯等,并含皂苷、菊糖、果糖及微量生物碱。
南沙参
来源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及杏叶沙参的干燥根。性状特点:呈圆锥形或圆柱形。体轻,质泡,断面不平坦,黄白色,多裂隙。无臭,味微甘。成分;含三萜类皂苷。
木香
来源为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主产于云南省。加工:采收后,切段或纵剖为块,晒干或风干,撞去粗皮。性状特点;呈圆柱形,枯骨形或为纵剖片。表面黄棕色,可见不规则菱形网纹。质坚实,体重,不易折断。断面有一棕色环及放射状纹理,并可见散在的褐色油点。气强烈芳香,味苦辛。显微特点:根横切面 韧皮部宽厚,有纤维束散在。薄壁组织中有大型油室散在。薄壁细胞中含有菊糖,有的内含小型草酸钙方晶。粉末 纤维梭状,成束。成分:含挥发油、木香碱、菊糖。油中主成分为木香内酯、去氢木香内酯、二氢木香内酯等。理化鉴别:薄层,对照品为木香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含量测定:《中国药典》20版一部规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木香烃内脂不得少于0.60%。
川木香
来源为菊科植物川木香或灰毛川木香的干燥根。性状特点:呈圆柱形或有纵槽的半圆柱形。表面黄褐色或暗褐色,外皮脱落处可见丝瓜络状细筋脉;根头偶有发粘的胶状物,习称“油头”。体较轻。断面有的中心呈枯朽状。气微香,味苦,嚼之粘牙。成分:含挥发油及菊糖。挥发油中含川木香内酯。
白术
来源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浙江、安徽、湖北等省。加工:挖取后烘干的称烘术;晒干的称晒术。性状特点:呈肥厚拳状团块。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不规则的瘤状突起和断续的纵皱和沟纹。烘术断面淡黄白色,角质;生晒术断面外圈皮部黄白色,略有菊花纹及分散的棕黄色油点,常显油性。气清香,味甜微辛,嚼之略带粘性。饮片:白术,为不规则的厚片。土白术,形如白术片,表面杏黄土色,附有细土末。显微特点:根茎横切面,木栓层其内侧常加有断续的石细胞环;皮层、韧皮部及木射线中有大型油室散在;形成层环明显;导管群放射排列,中部有纤维束围绕导管;中央有髓部;薄壁细胞中含菊糖及草酸钙针晶。粉末,纤维大多成束,长梭形;石细胞类圆形、多角形;导管分子较短小,为网纹及具缘纹孔;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酮、白术内酯a、白术内酯b等。理化鉴别:取本品乙醚提取液,滤过:(1)取滤液10ml挥干后,加10%香草醛的硫酸溶液,显紫色(检查挥发油)。(2)取滤液2ml,置蒸发皿中,待挥散后,加含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溶液1ml,显玫瑰红色,再于100℃烘5min变紫色(区别苍术)。
苍术
来源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产地:茅苍术主产于江苏、湖北、河南等省。北苍术主产于华北及西北地区。加工:晒干后,撞去须根。性状特点:茅苍术呈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偶有分枝。表面灰棕色。质坚实,断面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点,习称“朱砂点”,暴露稍久,常可析出白毛状结晶,习称“起霜”。香气特异,味微甘、辛、苦。北苍术呈疙瘩块状或结节状圆柱形;表面棕黑色;质较疏松;断面久置无白毛状结晶析出;香气较淡,味辛、苦。显微特点:茅苍术根茎横切面,木栓层其间夹有石细胞带1至数条;木质部内侧有纤维束与导管群相间排列;皮层、射线、髓部均散有油室;薄壁细胞含菊糖和细小的草酸钙针晶。北苍术,皮层有纤维束,木质部纤维束较大。粉末,石细胞常和木栓细胞连在一起;纤维呈梭状。成分:均含挥发油。茅苍术油中主要成分为茅术醇、β-桉油醇、苍术素和苍术醇。北苍术油中主成分为苍术素、茅术醇、β-桉油醇等。理化鉴别:取本品乙醚提取液,滤液挥干后加含5%的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0%的硫酸溶液1ml显玫瑰红色,再于100℃烘5min,显绿色(区别白术)。
紫菀
本品为菊科植物紫菀的干燥根及根茎。性状特点:根茎呈不规则块状,其上簇生多数细根,多编成辫状;表面紫红色或灰红色,质较柔韧。气微香,味甜、微苦。⒀
篇6:[中药鉴别]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鉴定2
本讲药材来源于龙胆科、唇形科、紫草科和萝藦科植物。组织中秦艽、黄芩、紫草有异常构造,而均无分泌组织。也无特殊加工方法。药材的性状特征(形状、颜色、气味)均较明显,多气微、味苦或微苦。产地及成分类型各不相同。常考。
龙胆
来源于龙胆科植物龙胆、三花龙胆、条叶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产地:龙胆主产于东北等地区。坚龙胆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等省。性状特点:龙胆 根茎呈不规则块状,周围和下端着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圆柱形,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多有显著的横皱纹。质脆,断面有5~8个木质部束环列。气微,味甚苦。坚龙胆根表面无横皱纹,表皮膜质,易脱落。质坚脆,断面皮部与木部易分离。显微特点:龙胆根横切面:表皮残存。外皮层明显,内皮层明显,每一个细胞由纵向壁分隔成数个类方形小细胞。形成层不甚明显。髓部明显。薄壁细胞含细小草酸钙针晶。坚龙胆无髓部。成分:均含裂环环烯醚萜苷类,如龙胆苦苷。当药苦苷、当药苷等。含量测定:《中国药典》年版一部规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龙胆苦苷不得少于1.0%。
附注:伪品 鬼臼为小檗科植鬼臼的干燥根及根茎。根茎呈不规则块状,上端可见凹陷的茎痕。根圆柱形,表面棕褐色,平坦或显纵皱纹。断面显粉性,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苦。六角莲 为小檗科植物桃儿七的干燥根及根茎。根横切面显微特征可见皮层木化纤维众多,初生木质部五原型。
秦艽
来源于龙胆科植物秦艽、粗茎秦艽、麻花秦艽或小秦艽的干燥根。性状特点:秦艽呈圆锥形,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有纵向或扭曲的纵沟。根头部常膨大,多由数个根茎合着。质坚脆,断面木部黄色。气特殊,味苦而涩。麻花艽 呈圆锥形,下部由数个小根互相交错纠集呈麻花状。质松脆。断面呈枯朽状。小秦艽 主根通常一个,较瘦小。残存茎基有纤维状叶鞘,表面棕黄色,断面黄白色。
徐长卿
来源于萝藦科植物徐长卿的干燥根及根茎。根茎呈不规则柱状,四周生多数细长的根。根表面淡褐色或淡棕色。质脆易折断,有粉性。香气特异,味辛,有麻舌感。
成分:含牡丹酚。
紫草
来源于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或紫草及内蒙紫草的干燥根。产地:新疆紫草主产于新疆、西藏等自治区。紫草主产于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紫草主产于内蒙、甘肃。性状特点:新疆紫草(软紫草) 呈不规则的长圆柱形,多扭曲。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皮部疏松,呈条形片状,常十余层重叠,易剥落。质松软,断面呈同心环层,木质部较小。气特异,味微苦、涩。紫草(硬紫草)皮部薄,木部较大。内蒙紫草 皮部略薄,常数层相叠,木部较小。饮片 新疆紫草片(软紫草) 为不规则圆柱形切片或条形片状。紫草片(硬紫草) 为不规则的厚片。显微特点:根横切面 木栓层将韧皮部、木质部层层分隔。木栓细胞及薄壁细胞均含紫色素。成分:均含有羟基萘醌色素类,为有效成分。理化鉴别:取粉末置试管中,将试管底部加热,生成红色气体,并于试管壁凝结成红褐色油滴。含量测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品含羟基萘醌总色素以左旋紫草素计算,不得少于0.80%。
丹参
来源于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产地:主产于安徽、江苏、山东等省。性状特点:根茎粗短,根数条,长圆柱形。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老根外皮易成鳞片状剥落。质硬而脆,断面疏松,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气微,味微苦涩。栽培品粗壮,外皮紧,断面角质状。显微特点:根横切面 木质部8~10数束,木质部纤维常成束存在于中央的初生木质部。成分:含结晶性菲醌类化合物:丹参酮i、丹参酮ⅱa 、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等。隐丹参酮是抗菌的主要有效成分。其水溶性成分中分得原儿茶醛、丹参酸甲、乙、丙等。理化鉴别:(1)取滤液数滴,点于滤纸条上,干后,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亮蓝灰色荧光。将此纸条悬挂在氨水中(不接触液面),20min后取出,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淡亮蓝绿色荧光。含量测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规定,本品含丹参酮ⅱa不得少于0.20%。
黄芩
来源于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产地: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等省区。加工:采挖后晾至半干,撞去外皮,晾干。性状特点:呈圆锥形。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老根中间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或已成空洞者称为“枯芩”。气弱,味苦。显微特点:根横切面 木栓细胞中有石细胞散在。韧皮部有石细胞和纤维,石细胞多分布于外侧,纤维多分布于内侧。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在老根中央,有栓化细胞环形成,栓化细胞有单环的,有成数个同心环的。粉末 黄色。韧皮纤维甚多,呈梭形,壁厚,孔沟明显;石细胞较多,壁厚,孔沟有时分叉;木纤维较细长,两端尖,壁不甚厚。成分:含多种黄酮类衍生物,主要有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理化鉴别:取本品乙醇提取液,滤液加10%醋酸铅试液2~3滴,即发生橘黄色沉淀;另取滤液1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3~4滴,显红色。(黄酮反应) 含量测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按干燥品计算,药材黄芩含黄芩苷不得少于9.0%;黄芩片含黄芩苷不得少于8.0%;酒黄芩含黄芩苷不得少于8.0%。
篇7: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辅导:维管束
异常维管束系复合维管束,由多个外木维管束组成,形成层内方为韧皮部,外方为木质部,射线呈星芒状射出。
根据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位置和排列方式,可以区分出几种不同类型的维管束:
(1)外韧维管束,韧皮部和木质部并生排列,且韧皮部位于木质部之外。大多数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茎和叶的维管束属这种类型。
(2)双韧维管束,一个维管束内有两群韧皮部细胞,分别位于木质部的内外两侧。南瓜属植物茎的维管束属这种类型。
(3)周韧维管束,木质部在中心,韧皮部列于其周围,呈同心轮廓。这种类型普遍见于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的花部的维管束。
(4)周木维管束,韧皮部位于中央,木质部包于其外,少数单子叶植物(如菖蒲、莎草)中可见到这种类型。
篇8: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药理学
药理学部分主要包括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动学、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等方面内容,是执业药师必备的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药理学知识考试内容的总体要求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药物的分类及其各类代表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其用药注意事项。
熟悉:药理学的性质和任务;各类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了解:药理学的发展历程;各类相关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及其应用;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考试内容]
1、绪言
熟悉 药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了解 药理学的发展历程。
2、药效学
掌握 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药理效应、药物作用两重性、对症治疗、对因治疗、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等。
掌握 药物的量效关系及只要术语:量反应、质反应、最小有效量、极量、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效能、效应强度、治疗指数、安全范围。
掌握 受体的概念和特征。
熟悉 受体激动药、拮抗药、竞争性拮抗药和非竞争性拮抗药的概念。
了解 受体的类型及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信号转导。
3、药物动力学
掌握 药物的吸收、分布及其影响因素,p450酶系及其抑制剂和诱导剂,药物排泄途径及其影响肾排泄的因素,血浆蛋白结合率和肝肠循环的概念。
掌握 药动学基本概念及其重要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药-时曲线下面积、生物利用度、时间、药峰浓度、消除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等。
4、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了解 影响药物作用的药物方面和机体方面的因素。
5、传出精神系统药理概论
掌握 受体分类及其主要效应、药物分类及各类代表药物。
熟悉 传出神经分类。
6、胆碱受体激动剂
熟悉 毛果芸香碱对眼和腺体的作用。
7、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掌握 有机磷酸酯中毒机制和解救药物。
熟悉 新斯的明、毒扁豆碱的药理作用特点。
8、胆碱受体阻滞药
掌握 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熟悉 东莨菪碱和山莨菪碱的药理作用特点。
了解 合成扩瞳药、解痉药及骨骼肌松弛药的药理作用特点。
9、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掌握 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熟悉 间羟胺、去氧肾上腺素、多巴胺、麻黄碱和多巴酚丁胺的药理作用特点。
10、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掌握 普萘洛尔药理作用、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熟悉 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特点。
了解 妥拉唑林、酚苄明、吲哚洛尔、阿替洛尔、醋丁洛尔及拉贝洛尔的药理作用特点。
11、局部麻醉药
了解 局部麻醉药的药理作用特点。
12、镇静催眠及抗惊厥药
掌握 地西泮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熟悉 其它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
熟悉 巴比妥类药物的药理作用、药动学特点、不良反应及中毒的解救。
了解 其他镇静催眠药的药理作用特点。
13、抗癫痫药
掌握 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的药理作用、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熟悉 其他抗癫痫药的药理作用特点。
14、抗精神时常药
掌握 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熟悉 抗精神病药的分类及各类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
了解 抗躁狂药和抗抑郁药的药理作用特点。
15、抗帕金森病药
掌握 左旋多巴和苯海索的药理作用、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了解 常用复方制剂的药理作用。
16、镇痛药
掌握 吗啡和哌替啶的药理作用、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熟悉 吗啡的作用机制,依赖性产生原理及其防治。
了解 其他镇痛药和阿片受体拮抗集的药理作用特点。
17、中枢兴奋药
了解 中枢兴奋药的药理作用特点。
18、热镇痛抗炎药
掌握 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熟悉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分类和各类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
19、全身麻醉药
了解 全身麻醉药的药理作用特点。
20、抗心律失常药
掌握 奎尼丁、利多卡因、普罗帕酮、普萘洛尔、胺碘酮、维拉帕米的药理作用、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熟悉 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特点。
了解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基础及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21、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掌握 地高辛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熟悉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b1受体激动剂、转化酶抑制剂、at1受体拮抗剂的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理作用特点。
22、抗高血压药
掌握 氢氯噻嗪、硝苯地平、普萘洛尔、卡托普利、哌唑嗪、氯沙坦抗高血压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熟悉 可乐定、利舍平及其它常用药物的抗高血压作用特点及主要不良反应。
了解 抗高血压药的分类。
23、抗心绞痛药
掌握 硝酸甘油、硝苯地平、普萘洛尔抗心绞痛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熟悉 其它抗心绞痛药的药理作用特点。
了解 抗心绞痛药物的联合应用。
24、调血脂药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掌握 洛伐他丁、考来烯胺和普罗布烤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熟悉 氯贝丁酯、烟酸及其他常用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
25、利尿药和脱水药
掌握 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熟悉 各类常用药物及主要作用部位。
了解 利尿药的分类。
篇9: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药剂学
药剂学部分主要包括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等方面内容,是执业药师必备的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药剂学知识考试内容的总体要求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药剂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与常用术语;常用剂型的定义、特点、质量要求及质量评价;典型剂型的制备;制剂的处方设计、常用辅料;药物新技术与新剂型的概念、特点和应用;影响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常用稳定化措施;生物药剂学及药物动力学的主要内容;药物制剂的配伍与相互作用。
熟悉:制剂的基本理论;一般剂型的制备;制剂的包装和储存。
了解:药剂学的任务和发展;制剂中的常用设备。
「考试内容」
1.绪论
掌握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
掌握药典的概念和特点。
掌握处方的概念和类型。
熟悉《中国药典》附录中与制剂有关的内容。
熟悉剂型的重要性及分类。
了解调剂学、方剂的概念。
了解药剂学的任务和发展。
了解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2.片剂
(1)掌握片剂的概念、特点、种类和质量要求。
(2)掌握片剂辅料的分类及常用辅料的缩写、性质、特点和应用。
(3)掌握粉碎、筛分和混合的概念。
熟悉粉碎、筛分和混合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了解粉碎、筛分和混合的常用设备。
(4)掌握制粒的目的。
掌握普通湿法制粒和干法制粒的方法。
熟悉其它湿法制粒的方法。
了解制粒的常用设备。
(5)掌握干燥的概念和方法。
熟悉干燥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
了解干燥的常用设备。
(6)掌握制粒压片和直接压片的方法。
掌握片剂成型的影响因素及压片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了解压片的常用设备。
门)掌握固体剂型的溶出理论。
熟悉片剂的崩解机理及影响因素。
(8)掌握片剂包衣的目的和种类。
掌握片剂包衣方法及包糖衣和包薄膜衣的材料与工序。
了解包衣的常用设备。
(9)熟悉片剂的质量检查和包装储存。
了解片剂的处方设计。
3.散剂和颗粒剂
掌握散剂和颗粒剂的概念和特点。
熟悉散剂和颗粒剂的制备方法、质量检查与包装储存。
熟悉粉体学的概念、应用和粉体的性质。
了解散剂的常用设备。
4.胶囊剂、滴丸和微丸
掌握胶囊剂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熟悉胶囊剂的制备方法(软、硬胶囊)、质量检查与包装储存。
熟悉滴丸和微丸的概念、特点与制备方法。
了解肠溶胶囊。
5.栓剂
掌握栓剂的概念、特点和质量要求。
掌握影响栓剂中药物吸收的因素。
熟悉栓剂的常用基质、制备方法、置换价、质量评价与包装储存。
6.软膏剂、眼膏剂和凝胶剂
掌握软膏剂的概念和质量要求。
掌握软膏剂的常用基质、制备方法、质量评价与包装储存。
熟悉眼膏剂的概念、特点、质量要求及制备方法。
熟悉凝胶剂的概念、常用基质、制备方法、质量检查和包装储存。
7.气雾剂、膜剂和涂膜剂
掌握气雾剂的概念、特点、分类、组成和质量要求。
熟悉气雾剂的制备方法与药物的吸收。
熟悉喷雾剂、吸人粉雾剂的概念和质量要求。
熟悉膜剂和涂膜剂的概念、特点、常用成膜材料和制备方法。
8.注射剂和滴眼剂
(1)掌握注射剂的概念、分类、特点及质量要求。
熟悉注射剂的给药途径。
(2)掌握注射用水的概念及质量要求。
掌握注射剂的附加剂。
了解注射用油及非水溶剂。
(3)掌握热原的概念、性质、污染途径及除去方法。
(4)掌握溶解度的概念、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及增加溶解度的方法。
掌握溶解速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5)掌握滤过的概念。
熟悉滤过的原理、方法、影响因素及滤过器。
(6)掌握注射剂的制备过程。
(7)熟悉空气净化的标准、测定方法及洁净室的设计。
熟悉空气滤过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了解空气滤过的常用设备。
(8)掌握灭菌的概念和物理灭菌法。
熟悉d、z、f、f0值的含义。
了解化学灭菌法和无菌操作法。
了解物理灭菌法的常用设备。
(9)掌握输液的概念和质量要求。
掌握营养输液和血浆代用液的概念、种类质量要求。
(10)掌握注射用无菌粉末、冻干制品。
熟悉冷冻干燥的基本原理。
(11)掌握渗透压的调节。
了解注射剂新产品试制的主要工作。
(12)掌握滴眼剂的概念和质量要求。
熟悉滴眼剂的附加剂和制备过程。
了解滴眼剂的药物吸收途径及影响因素。
篇10:全国执业药师考试专业知识(2)中药鉴定学试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当归主产于
a.四川省 b.青海省 c.甘肃省 d.陕西省 e.山西省
2.石决明来源于哪一科动物的贝壳
a.珍珠贝科 b.蚌科 c.鲍科 d.牡蛎科 e.海龙科
3.斑螫具抗癌作用的成分是
a.蚁酸 b.树脂 c.色素 d.斑蝥素 e.脂肪油
4.钩藤粉末中常见
a.草酸钙方晶 b.晶纤维 c.草酸钙簇晶 d.草酸钙砂晶 e.草酸钙针晶
5.下列哪项不是茯苓的性状特征
a.呈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块状
b.外皮棕褐色至黑褐色,粗糙,有明显皱纹
c.体轻,能浮于水面
d.断面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
e.嚼之粘牙
6.测定中药灰分的温度应控制在
a.500~600℃ b.100~105℃
c.250~350℃ d.300~400℃
e.400~500℃
7.下列哪项不是蛤蚧的性状特征
a.头略呈三角形
b.吻鳞切鼻孔
c.背部有黄白色、灰绿色或砖红色斑点
d.尾长与体长近相等
e.四足均有5趾,趾底面有吸盘
8.雄黄主含
a.as2s3 b.as2s2 c.as2o3 d.fes2 e.hgs
9.果皮表皮下有扁圆形壁内腺的是
a.连翘 b.五味子 c.补骨脂 d.吴茱萸 e.枳壳
10.取药材少许,浸入水中,可见橙黄色成直线下降,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的是
a.红花 b.西红花 c.菊花 d.槐花 e.蒲黄
11.有不规则分枝状石细胞和油细胞的药材是
a.秦皮 b.牡丹皮 c.厚朴 d.肉桂 e.杜仲
12.直立百部根的横切面可见
a.形成层成环状 b.内皮层细胞不明显
c.中柱散有外韧型维管束 d.中柱散有周木型维管束
e.中柱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交互排列
13.徐长卿的主成分为
a.三萜皂甙 b.香豆素 c.芍药甙 d.芍药内酯甙 e.牡丹酚
14.大黄的泻下成分主要是
a.大黄素 b.大黄酸 c.大黄酚
d.番泻叶甙a、b、c、d e.芦荟大黄素
15.主成分为小檗碱的是
a.黄柏 b.地骨皮 c.香加皮 d.杜仲 e.桑白皮
16.巴豆油中含强刺激性具泻下和致癌作用的成分是
a.巴豆毒素 b.巴豆醇的双酯化合物
c.巴豆甙 d.巴豆油酸 e.顺芷酸
17.气孔特异,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形或电话听筒形的是
a.细辛 b.广藿香 c.金钱草 d.穿心莲 e.麻黄
18.番泻叶粉末遍碱试液显
a.红色 b.黄色 c.蓝色 d.绿色 e.黑色
19.大血藤的断面特征为
a.皮部白色,有红棕色油点
b.皮部与木部相间排列
c.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
d.髓部偏向一侧
e.形成层环呈多角形
20.紫草粉末放于试管中加热,管壁上产生
a.紫色针状结晶 b.白色羽毛状结晶
c.白色簇状结晶 d.红褐色油滴
e.紫色方晶
【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鉴定学】相关文章:
1.执业药师考试介绍
2.中药鉴定学复习题
4.鉴定工作考试大纲
10.中药学专业知识中药鉴定学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