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燕子过海课文内容

燕子过海课文内容

2022-07-02 08:13:4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无所事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燕子过海课文内容,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燕子过海课文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燕子过海课文内容

篇1:《燕子过海》 之一

躺着------沉重◆

《燕子过海》教学设计之一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2:燕子过海

小学生作文:燕子过海正文:

冬天快到了,一群燕子要从寒冷的北方飞到温暖的南方。中间要经过茫茫的大海。

它们在大海上飞呀飞,突然一直老鹰飞过来,把原本整齐燕队得拆散了。当它们回过头来,已经有两只小燕被抓了。其于的燕子拼命地飞才逃过了老鹰的魔爪。

飞了一半路程,它们已经精疲力尽了,在加上大海上没有事物,它们很快就飞不动了。它们飞的'很低。看看海上有没有小鱼小虾没有小鱼小虾可以充饥。

突然,天气变暗。一阵大风掀起了大浪。燕子们赶紧飞高。这时,天上又打了一声响雷。燕子们吓地乱飞,都说:“好吓人,好吓人!”“哗”的一声天上下起了暴雨,燕子们赶紧往前飞,想逃出这场灾难,可是,风太猛,雨太急,许多燕子纷纷掉进了大海里,被大浪吞没了。剩下的燕子在领头燕的带领下,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终于战胜了风雨,继续往前飞。

终于,一个月后这些燕子飞到了南方,它们非常高兴。一路上战胜了那么多困难,也变得坚强了。

篇3:燕子过海

燕子过海

燕子过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教学的本质是“复杂的会话”,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与文本、老师、同学及环境的对话过程。本设计试图变传统语文教学片面强调教师、课文的单因素为强调教师、学生、课本、环境四因素的整合,使语文教学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使课文的教育性、审美性在学生完全自觉的情形下产生。

二、教学目标:

1、感悟燕子过海的辛苦和艰难,对燕子产生喜爱、敬佩之情。

2、理解有关燕子过海辛苦、艰难的句子,并能感情朗读。

三、教学准备:

有关燕子的图片、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燕子吗?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燕子,好吗?

你们说得真不错,能告诉我,燕子大概有多大?(孩子们用手比划着)那么,谁见过海?海有多大?能说说怎样的海吗? 谁能用手比划一下海有多大?

设计意图:将词语的积累、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是呀,燕子是这么的小,而海却如此的'大,这么小的燕子要过大海,你们看过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燕子是如何过海的?

(二)初读感知

1、 听师读课文,看看燕子是如何过海的,听后说说你觉得燕子过海怎样?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很有情的朗读教材,教师有机地进行范读,激起学生学习的情感,让孩子进入学习情境。)

2、请学生说说感受(很辛苦、很艰难、很不容易、……)

3、那么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相信你们的感受会更深。

读前让学生自己提出读课文的要求,并让学生读后同桌互相学习生字。

读后再请同学谈感受。

课文哪句话具体写出燕子过海怎样的?找出句子读一读。(板书:辛苦、艰难)

(三)品读课文,感悟升华

1、 自己轻声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句子中你体会到燕子过海的辛苦、艰难。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学习,这才能真正地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安排这一环节的意图就在于此。)

2、 重点句子分析、品悟。

(1)学习重点句1:它们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昼夜地飞呀飞。

A、从哪些词语看出燕子过海非常辛苦、艰难。

a、学习重点词“不分昼夜”

b学习生字昼,并找个反义词,说说什么叫不分昼夜地飞呀飞?

c、它是怎样飞的呢?我们来感受感受,当小燕子扇动翅膀飞半分钟,说说体会;

d、用艰难劳累的语气来读。(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B、学习重点词二:从寒冷的北方到温暖的南方,

找出重点词说说为什么?

寒冷的北方到温暖的南方到底有多远?

课件展示:介绍路远。

朗读(指名读――生自练――齐读――评议)

(2)学习重点句2: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就像雨点一样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

A、找出重点词,说说为什么?

随机学习“疲倦”并比较疲倦与太疲倦的不同,体会燕子飞行的劳累。并用“疲倦”练习说话

随机学习“燕子像雨点一样落下来”课件演示,体会燕子看见船时的迫不及待。模仿燕子落下来的声音。(设计意图:动静搭配,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孩子模拟动作、模拟声音,让孩子自觉地进入课文情境;学习语言文字,体验语言文字所带的情感。)

随机学习“伏”做伏的动作。比较“伏”与“停”“落”与“飞”

学生扮演燕子,感悟疲倦的燕子为何急匆匆得“落”下来,“伏”在甲板上。

感情朗读。

(有意问)可怜的小燕子,你们为什么伏着啊?

生:因为我们太累了。

师:你们怎么会那么累呀!

生:因为我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因为我们飞了很远的路了……

师:那就别飞了,跟我们的船回去吧。

生:(有的说)好的!(更多的人说)不好!

师:燕子有没有乘着船前进?

(3)学习重点句三:过了一会儿,有的燕子又展翅起飞了,有的却在甲板上停止了呼吸,再也飞不起来了。

A、 说说从哪里你看出燕子没有乘船前进?理解过了一会儿、展翅起飞、停止呼吸

---------------------------

B、这样可爱的小燕子就这样在甲板上停止了呼吸,小朋友的心情怎样?

C、感情朗读。我们怎样把自己心中的难过表现出来?

D、看到展翅起飞的燕子你们心情怎样,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感情朗读。

(四)发挥想象,继续探究。

1、在燕子长达几千几万里的飞行中,这一路都是风平浪静的吗?它还会碰到哪些艰难险阻呢?

篇4:燕子过海作文

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产品越来越多,鸟类王国也不例外,这不,寒冷的

“5、4、3、2、1出发!”燕子们出发了,你们可别以为驾驶飞机有那么简单,燕子驾驶员们要有丰富的驾驶经验才行,因为燕子们要飞越很高很高的山才能到达

就这样,燕子们再经过几个难关之后,终于飞回了温暖的南方。

篇5:《燕子过海》教案

《燕子过海》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燕子过海的辛苦和艰难,懂得要爱护益鸟燕子。

2.学会本课生字11个,理解“寒冷、昼夜、疲倦、崇敬”等词义。

3.运用前两课学到的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读懂描写燕子过海不怕辛苦、艰难和写水手们对待燕子的态度的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按提示用“……怀着……心情(干什么)”写句子。

6 . 能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重点、难点:理解写燕子过海不怕辛苦、艰难和写水手们对待燕子的态度的句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 体会燕子过海的辛苦和艰难。

2.学会本课生字11个,理解“寒冷、昼夜、疲倦、崇敬”等词义。

3.运用前两课学到的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读懂描写燕子过海不怕辛苦、艰难和写水手们对待燕子的态度的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写燕子过海不怕辛苦、艰难和写水手们对待燕子的态度的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燕子过海的辛苦和艰难。

教学准备:地图、地球仪、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每当春天,燕子就会从南方飞到北方;到了秋天,燕子

又要从寒冷的北方飞到温暖的南方去。同学们你知道吗,燕子从北方飞到南方去,会飞过哪些地方?今天,我们来学习《燕子过海》一课,看看小燕子是怎样飞越大海的。

二、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1.听录音。

2.看地图或地球仪,知道燕子过海要飞过哪些地方。

3.请学生简单地说说课文什么地方令人感动。

4.再听录音,说说课文的哪句话写得特别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研究课文的开头。

1.许多同学说课文的开头写得好,我们来读一读,具体说说好在哪里。(运用了设问——自问自答的写法)

2.自问自答的写法在本单元的哪一课学过?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这是我小学的老师》)

3.练习朗读,把大海无边无际、很辽阔的'感觉读出来。

四、学习第2自然段。

1.轻声自读这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理解词语“不分昼夜”。

讨论:燕子干吗要“不分昼夜”地飞呀飞?

3.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这一段,边听边想像:你脑

海里有没有出现一幅美丽的图画?你觉得课文的哪些词语用得特别好?

(①风平浪静:没有风浪。

②“蓝色”一词写出了颜色。

③“寒冷”、“温暖”是一组反义词,用在句子中很具体。)

4.读读写写这些好词语。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五、学习第3自然段。

1.自读这一段,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燕子实在是太疲倦了。

2.理解重点句:

“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像雨点一样地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

①出示句子,齐读;

②比较读,说说加点字作用;

A“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像雨点一样地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

B“燕子一定是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像雨点一样地飞下来,停在甲板上休息。”

播放录音

出示句子

③交流:

(“太”写出疲倦程度深;“落”说明已经飞不动了;“伏”是说燕子已经疲倦到连站都站不动了,只能伏在甲板上休息

④让学生做“伏”的动作

⑤对比读,体会

3.那为什么燕子只休息“一会儿”就又“展翅起飞”了呢?

4.理解“崇敬”的意思:

讨论:水手们为什么“崇敬”小燕子?

你是怎样学懂这句话的?

5.再读读这一段,看看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如:停止了呼吸的燕子,已经没有知觉了,水手们为什么要“轻轻放”)

六、小结,朗读。

1.小结:

每当春天,燕子就会从南方飞到北方;到了秋天,燕子又要从寒冷的北方飞到温暖的南方去。一路上,它们要历尽千辛万苦,飞过辽阔无边的大海。在过海时,有的勇敢的展翅飞翔,有的却永远不能飞起来了,它们回到南方真不容易!这些小燕子为了回到南方不怕辛苦,不畏艰难,真值得我们赞美和学习!

2.感情朗读。

七、作业布置。

1 抄写词语4遍。

2 作业本1、2。

3 感情朗读课文3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燕子过海的辛苦和艰难,懂得要爱护益鸟燕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按提示用“……怀着……心情(干什么)”写句子;

4 . 能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对祈使句和设问句的作用理解

教学难点:仿写句子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感情朗读课文1、2、3自然段。

2.说说课文插图的内容。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读这一段,思考:这些话是谁对谁说的?

2.为什么作者让我们不要伤害燕子?

3.读下面的话,与课文最后一段比较读,体会:

“因为燕子在到达目的地以前飞过大海十分辛苦、艰难,所以我们不要去伤害它们。”

“当你看见燕子飞来的时候,请不要伤害它们吧!你可知道,在到达目的地以前,它们飞过大海,是多么辛苦、艰难!”

(文中第一句是祈使句,带有命令的口气,要求我们爱护燕子;第二句是感叹句,带有对燕子不怕辛苦、不畏艰难的赞美。)

4.感情朗读。

5.当你看见燕子飞来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你还想对有可能伤害燕子的人说些什么?

6.读读背背这几句话。

7.朗读全文,选择自己最感动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三、仿写

1.仿写第一段的设问句。

2.用“有的……有的……”写句子。

3.用“……怀着……心情(干什么)”写句子。

四、课堂作业

1.完成作业本上的第3、4题。

2.听写第4自然段(作业本第6题)。

篇6:燕子课文内容

苏教版燕子课文内容

燕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呢?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苏教版燕子课文内容吧!

苏教版燕子课文内容

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第二自然段写燕子在春光烂漫时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第三自然段写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的情景。第四自然段写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行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及“燕子”这一春天使者的喜爱之情。

苏教版燕子课文

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阳春三月,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了,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带着剪刀似的尾巴,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下。还有几只横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就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有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哇!

燕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燕子的外形美、飞行美、休息美及春天的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理解新词及课文内容,感悟燕子及春光的美。

教学准备:

师:挂图、配乐录音带

生:预习课文、查找燕子的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检查预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在自然界中有一种动物与春天有着密切关系,它总是早早地向人们报告春天的讯息,知道它是谁吗?(出示挂图)它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主角。(板:燕子)指导“燕”字的.书写。

2、交流观察到的内容,用一两句话说说燕子。

3、交流收集到的有关燕子的资料。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说燕子,交流收集的资料进一步了解燕子,激发对燕子的喜爱之情,为学文做了铺垫。)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导: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郑振铎先生笔下的燕子。播放录音或范读。

2、生交流文中燕子留给你的印象。

3、检查预习。

a、读本课生字并组词。

b、开火车读文,师生相机正音

c、再读全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师生讨论解决梳理所提问题。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指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生交流:每个自然段分别都写了什么?

师相机板书: 外形 赶来 飞行 休息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的问题。

交流自己的收获。(可以读一段课文,可以说说自己读懂的地方。)

(设计意图:切实过好“认读关”,对课文中的燕子形成整体印象。学文从疑问开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学习的主动性。)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很会读书,一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解决了一些疑问,还把课文读熟练了,下节课我们再细细品味文章的美。

五、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新词。

2、练习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 朗读感悟品味课文,积累句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燕子,本课的生字词你都会读会认了吗?

出示生字新词,指生认读:

俊俏 活泼 机灵 荡漾 灿烂

掠过 偶尔 圆晕 映衬 鲜艳

2、这篇文章主要从哪几方面写了燕子?

师相机板:外形→赶来→飞行→休息

二、品味文章

(一)第一自然段

1、指生读此段。交流: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燕子的?(师相机板:羽毛 翅膀 尾巴)

2、问:你最喜欢作者用得哪个词?为什么?你能读出作者的心声吗?(生自由练读)

3、指生有感情地读。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燕子?(师相机板书)

4、完成填空:

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 )的尾巴,这就是( )的小燕子。

5、再默读此段想想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作顺序?师相机总结,指导学生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6、生练习写作,指两生读。师生共同评议。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理解与运用的结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

(二)第二自然段

1、导: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从南飞赶来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指生读此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想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描写春天的?动手划下来。

2、生交流师相机板:雨、风、花、柳、草、芽。

3、自己有感情地读,说说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

4、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你能找出来吗?(出示:……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生自由朗读体会说说读懂了什么。师引导:赶集时你有什么感受?作者把春天的景物比作赶集,你读懂了什么?

(设计意图:“赶集”农村的学生并不陌生,让学生结合生活思考抽象,是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运用。)

5、把体会读出来。

6、师配乐范读。

7、生自练。

8、指生读。师生共同评价。

(设计意图: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在读中体会,在读中发现,再由读表现出来。)

(三)第三自然段

1、生默读此段,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燕子的飞行特点。

2、再读画出描写燕子飞行的动词。

3、交流所画字词,并谈谈体会。

4、练习有感情地读。

(四)第四自然段

1、出示挂图,生观察:电线上的燕子像什么?

2、读文,回答问题。(书中是怎样说的?)

3、体会“几痕细线”“春天的歌”

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齐读此段。

三、回读全文,总结升华

1、生自由有感情地读文章,练习背诵。

2、交流读全文的感受。

3、师总结:

课文从燕子的飞行到春景的描写,燕子的飞行再到休息。每一个画面都描写得那么生动,仿佛眼前便是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美!

四、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2、仿写一种小动物。

五、附板书设计:

3 燕子

羽毛

外形 翅膀 活泼机灵

尾巴

赶来 增添生机 灿漫无比春天

燕子

飞行 轻快 灵活

休息 像五线谱

【燕子过海课文内容】相关文章:

1.燕子过海教案设计

2.三年级教案燕子过海

3.《燕子过海》教学设计之二

4.《燕子过海》教学实录之一

5.燕子过海 (第2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6.红花草课文内容

7.肥皂泡课文内容

8.《尊严》课文内容

9.《猫》课文内容

10.红树林课文内容

下载word文档
《燕子过海课文内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